优化方案2015高中生物 第二章第1节课时1内环境与稳态水和无机盐的平衡课件 北师大版必修

合集下载

高二生物水和无机盐的平衡PPT优秀课件

高二生物水和无机盐的平衡PPT优秀课件
1.水平衡调节的过程。 2.钠、钾离子平衡调节的过程。
知识储备
1.细胞外液主要包括_血__浆_、_组__织__液_、_淋__巴__液__,它是细胞生存 的_直__接_环境,因处于机体的内部,称为机体的内环境。
2. 细胞外液之间、细胞外液与_细__胞__内__液__之间彼此隔开,又能 进行_物__质__交__换__。在不断的物质交换过程中,内环境的化学 成分,温度、pH等理化性质保持_相__对__稳__定__,称为内环境的 稳态。
探究点一
水平衡的调节 (1)引起调节的因素:_细__胞__外__液__渗__透__压__升__高__或__降__低__。 (2)调节中枢:_下__丘__脑_。 (3)感受器:下__丘__脑__渗__透__压__感__受__器__。 (4)主要激素:_抗_利__尿__激__素__。
探究点一
1.如图为水盐平衡调节机理,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为__抗__利__尿_____激素,
2.完善下图,请结合教材内容,总结尿液的形成过程
探究点一
(肾小囊) (肾小球)
( 原尿)





( 尿液)
( 重吸收)
静 脉
血液
肾小球 过滤 不含血__细__胞__ 和大分子蛋
( 原尿 ) 白质
肾__小__管__、集__合__管__ 的重吸收 和分泌
( 尿液 )
不含葡__萄__糖_,
含肾小管分 泌的_K_+_、__H_+_、_ _N_H_3等。
知识储备 学习探究 自我检测
探究点一 水的平衡及其调节
探究点二 无机盐的平衡及其 调节
学习导航
1.完成教材P12数据分析,结合教材P13图2-3,阐明水 的平衡,并概述尿液的形成过程。

【生物课件】第一节 二 水和无机盐平衡和调节2

【生物课件】第一节 二 水和无机盐平衡和调节2

产生 渴觉
大脑皮层
+
下丘脑中的渗透压感受器 + 下丘脑的神经分泌细胞分泌 垂体后叶释放 抗利尿激素 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 + 尿量增加
-
+ + 尿量减少
血钾或血钠含量 保持平衡 血钾升高或 血钠降低
肾上腺
吸钾排钠
醛固酮分 泌量减少
醛固酮分 泌量增加 血钠升高或 血钾降低 吸钠排钾 血钾或血钠含量 保持平衡
10、什么情况下抗利尿激素的分泌量增加、减少 11、什么情况下醛固酮的分泌量增加、减少
8、
例题:
1、某人因患病导致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并出现血 压下降,心率加快,四肢发冷等症状,此时应及时静脉滴 注( ) A、葡萄糖 B、生理盐水 C、胰岛素 D、胰高血糖素
2、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当稳态遭 到破坏,必将引起( ) A、酶促反应速度加快 B、儿童患佝偻病 C、细胞代谢紊乱 D、成年人患肌无力病 3、下列有关人体水分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量饮水,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B、渴觉中枢兴奋同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C、抗利尿分泌激素减少,则尿量增加 D、细胞外液电解质浓度降低,则尿量减少 )
4、一个健康的人若进食较多的糖和食盐,那么他排出的 尿液中所含的葡萄糖和盐分的量是( ) A、盐增多,糖未增多 B、糖增多,盐未增多 C、两者都增多 D、两者都未增多
5、吃食物过咸时,就会产生渴的感觉。产生渴觉的感受 器和神经中枢位于( ) A、下丘脑和下丘脑 B、下丘脑和大脑皮层 C、大脑皮层和下丘脑 D、口腔上皮细胞和下丘脑
6、正常人抽血化验,发现血钾含量增高,此时体内( ) A、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 B、胰岛素分泌量增加 C、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加 D、醛固酮分泌量增加 7、人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是在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 共同作用下,主要通过( ) A、皮肤完成 B、肺完成 C、肾脏完成 D、大肠完成

高中生物人体的稳态 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和调节课件 旧人教 选修(与“调节”相关文档)共20张PPT

高中生物人体的稳态 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和调节课件 旧人教 选修(与“调节”相关文档)共20张PPT

正常成年人每天(24小时)水的摄入量和排出量
摄入量
排出量
来自饮水 1300
来自食物
90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来自物质代谢 300
共计 2500
由肾排出
1500
由皮肤排出 500
由肺排出
400
由大肠排出 100
共计
2500
问:肾脏排尿主要是排出多余的水分吗?
第3页,共20页。
二 无机盐的平衡: 1 钠: 来源:食物
排出:尿液,汗液,粪便
第5页,共20页。
三 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
人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是在 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作用下,主要 通过肾脏来完成的。
第6页,共20页。
饮水不足、失水过多或食物过咸
产生兴奋
大脑皮层 神经传导
渴觉
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
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 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
垂体后叶
释放
抗利尿激素
(+)
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
(1)2.5%的NaCl 溶液10mL注入动脉,使______血__浆__渗__透升压高,刺激
来正自常_食 成_物年_下人_每_丘天_(_9脑02,04小引时)起水的_摄_入_量_和_抗排_出_利量激尿素分泌,尿量减少。本实验也证明___________也
含脑有垂这体种后激叶素。 在临床上常把血钾(指血清中的K+)含量作为诊断某些疾病的指标。
5、因肾上腺腺瘤,腺癌或增生,肾上腺自主性分泌
四5%(水的和N2a无C)机l 溶盐如液平1果衡0m的L预意注义入先颈动将脉狗(箭头的b)后脑,垂尿量体暂时后减少叶;切除,再进行上述实验,请将预期结果的排

最新高二生物必修三第2章第1节第1课时内环境与稳态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精品课件

最新高二生物必修三第2章第1节第1课时内环境与稳态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精品课件

[例1] (海南高考)下列物质中,在正常情况下不应该
出现在人体内环境中的是
()
A.抗体
B.糖原
C.胰岛素
D.氨基酸
[解析] 本题考查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内环境是身体 内,细胞外的液体。抗体是由浆细胞产生的,既可存在于细胞 内,也可以存在于细胞外;糖原存在于细胞内,须分解为单糖 才可进入内环境;而身体外的糖原被摄入后须被分解为单糖才 能被吸收进入内环境,故内环境中无糖原;胰岛素是由胰岛B 细胞分泌的激素,可以存在于细胞内和内环境中;氨基酸可以 通过消化道被吸收进入血浆(内环境)。
水的平衡及调节
[例3] (北京高考)一次性过量饮水会造成人体细胞 肿胀,功能受损。可用静脉滴注高浓度盐水(1.8%NaCl 溶液)对患者进行治疗。其原理是 ()
A.升高细胞外液的离子浓度 B.促进抗利尿激素的分泌 C.降低细胞内液的离子浓度 D.减少细胞外液液体总量
[精讲精析] 饮水过量使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细胞 吸水肿胀。静脉滴注高浓度盐水,可升高细胞外液的离 子浓度,从而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1.下列液体是否构成内环境? ①汗液 ②尿液 ③血浆 ④消化液 ⑤细胞质基质 提示:③属于内环境,①②④⑤不属于内环境。
2.分析血浆、淋巴液与组织液中哪两者成分最相 近,并说明理由。
提示:淋巴液与组织液的成分最相近,因为组织 液中的物质进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液,血浆含有较 多的蛋白质。
3.下列物质哪些不是内环境的成分?并说明原因。 ①纤维蛋白原 ②尿素 ③呼吸酶 ④消化液 ⑤血 红蛋白 ⑥胰岛素 提示:③④⑤不是内环境的成分,③⑤存在于细 胞内,④存在于外界环境。
丢失,而钾盐是不吃也排,也易丢失。但从盐平衡的调 节来看,在血钠降低或血钾升高时,肾上腺分泌醛固酮, 从而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钠的重吸收或对钾的分泌。 由此可见,人体易缺钠,正是因为钠易缺,人体才有保 钠的机制,相对而言,钾盐不但不容易缺乏,还容易过 量,因此肾小管才有分泌钾的功能。

【优化方案】高中生物 第二章第1节课时1内环境与稳态、水和无机盐的平衡课件 北师大必修3

【优化方案】高中生物 第二章第1节课时1内环境与稳态、水和无机盐的平衡课件 北师大必修3
第二章 生物个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二章 生物个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1节 人体的代谢与稳态
课时1 内环境与稳态、水和无机盐的平衡
学习导航 1. 理解并举例阐释内环境的概念。 2.理解并概述内环境稳态的意义。(重点) 3.理解水、盐平衡的原理。 (重点) 4.概述尿的生成、排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物质交 换的媒介
3.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反馈调节 (1)概念理解 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的工作效果,反过 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 (2)类型的理解 正反馈:反馈信息与系统本身的作用效果相 同,使系统的作用效果进一步增强。
负反馈:反馈信息与系统本身的作用效果相 反,使系统的作用效果减弱。 (3)实例:当人体血压因某种因素偏离了正常 范围时,人体就通过负反馈调节,使机体恢 复到正常状态。图示如下:
新知初探思维启动
一、内环境与稳态 1.内环境的概念 (1)体液:人体内的水分和溶解在其中的物质, 总 称 为 体 液 。 体 液 包 括 ___细__胞__内__液___ 和 细 胞 外 液。 (2)内环境:细胞外液是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 因处于机体的内部,称为机体的内环境。细胞 外液包括___血__浆___、组织液和淋巴液。
2.内环境的稳态及其意义 (1)内环境的稳态:在不断的物质交换过程中, 内环境的__温__度__、__p_H___等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 定,称为内环境的稳态。 (2) 意 义 : 内 环 境 的 稳 态 是 细 胞 进 行 正 常 __生__命__活__动___的必要条件。
3.内环境稳态的调节 (1)反馈调节的含义 ①自动控制系统:由__接__收___、__控__制___、受控 和监测等装置构成闭合回路。 ②信息传递的过程:
判一判 1.人体吸收水的主要器官是小肠(√) 2.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产生渴 觉(×) 3.与血钠含量降低相比,醛固酮分泌对血钾 含量升高更为敏感(√)

优化方案高中生物第二章生物个体的稳态第一节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二)体温调节、水和无机盐的调节课件苏教版

优化方案高中生物第二章生物个体的稳态第一节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二)体温调节、水和无机盐的调节课件苏教版
第二章 生物(shēngwù)个体的稳态
(二)体温(tǐwēn)调节、水和无机盐的调节
第一页,共46页。
第二章 生物(shēngwù)个体的稳态
学习导航 1.了解体温的概念、产热和散热的主要器官及体 温的调节过程。(重、难点) 2.了解水和无机盐的代谢过程及其调节过程。(重点)
第二页,共46页。
一、阅读教材 P11~12,完成体温调节 1.体温 人的体温是指人体内部的平均温度,通常用____直__肠__(_z_h_íc_h_á_n_g) 温度、口腔温度和腋窝温度来表示体温。
主题一 体温调节 不论寒冷的冬季还是炎热的夏季,正常人的体温都维持在 37 ℃左右,这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结合 教材 P11~12 的内容完成以下探究。
第十三页,共46页。
完成下列图解,分析体温的来源和散失
氧化分解
汗液
毛细血管 呼气
(1)主要的产热器官是__肝__脏_(_g_ā_n_z_à_n_g)_和__骨。骼肌
第五页,共46页。
4.调节方式:_神__经__(_s_h_é_n_j_īn_g_)_—__体_。液 调节
5.体温调节与酶 当体温过低或过高时,都会影响酶的____活_性__________,代谢 速率变慢,甚至生命活动停止。因此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是 人体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6.人的体温存在个体间的差异,但相差一般不会超过 _____1_℃_______。
(2)主要的散热器官是__皮__肤__(p_í_f,ū) 通过__辐 流__射等__、_传__导__(_c_h_u_á_n_d_ǎo_)和对 方式直接散热,散热的多少取决于__皮__肤__和_环__境__之__间__的__温__差___。
第十四页,共46页。

【完整】高二生物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及调节资料PPT

【完整】高二生物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及调节资料PPT

(2)回忆各种激素的功能:与Na+、K+代谢有直接关系的激素是醛固酮,它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的重吸收和K+的分泌,使尿中
排另出一【N种a是解+的汗析含液量,】减机少体解,只答K增+加的本散含热量题量增需时加分。要泌。熟悉皮肤散失水分的形式及意义。皮肤散失水 【解分析】有因两为工种作环形境式的气:温较一高种,人是体出由汗皮较多肤,人表体层在排蒸汗时发,的也带水走了汽大,量的通无机过盐这。 种形式,正常 肾【小例成囊 3】原年炼尿钢人肾高小每炉管边重天工吸作散收的失工人约,出5汗00较m多,L需水要;补充另水分一,种此时是应喝汗( 液) ,机体只增加散热量时分
①能理解生物学中常用图、表等表达形式的意义,这也是大纲对考生的基本能力要求,平时要注 意适当训练识图能力。
课前热身
1 体内水分的摄入与排出水摄入途径摄入量排出途径排出量 1食物900肾1500 2饮料1300皮肤500 3物质代谢300肺400 4//大肠100
从上表中不难看出水分摄入的主要途径是饮料和食物,排出的主要途径是 肾脏,机体可以通过调节排出与摄入,保证水分的平衡


稿
1
3
后 等
昆山整形医院 100dali
①能理解生物学中常用图、表等表达形式的意义,这也是大纲对考生的基本能力要求,平时要注意适当训练识图能力。
此时体内表现为既缺水,也缺少无机离子,人体产生强烈的口渴感。
要点、疑点、难点
3


机 盐




衡 的
的 调 节


要点、疑点、难点
4 水盐平衡的意义
生物体的器官、组织器官都是浸润在 体液中的,体液中含有多种无机盐,不同 的无机盐具有不同的生理功能,体液中离 子的组成和渗透压的稳定保证了内环境的 稳定,内环境的平衡稳定是生命活动正常 进行的前提保证,当人体因某种原因而导 致人体缺少水和无机盐离子时会影响生命 活动的正常进行。如缺Na+、水影响血压、 渗透压的稳定;缺少K+,则影响到细胞渗 透压、心肌舒张及兴奋性的正常状态等。

优化方案高中生物第二章生物个体的稳态第一节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一)内环境的稳态课件苏教版必修3

优化方案高中生物第二章生物个体的稳态第一节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一)内环境的稳态课件苏教版必修3
第三页,共47页。
一、阅读教材 P8~9 第 1、2 自然段,完成人体细胞的生活环 境 1.单细胞生物通过_____细__胞__膜______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 质交换。
第四页,共47页。
2.内环境 (1)概念:由__细__胞_(_x_ìb_ā_o_)_外_液构成的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 (2)组成及关系
CO2
样,血浆 pH 就维持相对稳定了。 (2)人从水果中摄入的碳酸钠进入血液后,与碳酸反应,生成 ___N_a_H__C_O_3______,该物质通过_____肾__脏__(_sh__èn_z_à_n经g)泌尿系统 排出体外,因此血浆 pH 不会升高。
第三十三页,共47页。
(3)由上述看出,血液中的____H_2_C_O__3____和___N_a_H_C__O_3______ 是一对重要的缓冲物质,它对于维持血浆_____p_H_________ 的相对稳定有重要作用。
第九页,共47页。
四、阅读教材 P10 第 1、2 自然段分析稳态的生理意义 1.稳态的概念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通过_____调_节__作__用_____协调各器官、系 统 的 活 动 , 使 得 内 环 境 的 _____温__度__(w__ēn_d_ù__) 、 ___渗__透__压________、酸碱度及_各__种__(_ɡ_è_z_h_ǒ_n_ɡ_)_化_保学持成相分对稳定 的状态,称为稳态。
第十五页,共47页。
(2)完善内环境成分的关系图,并完成下面问题:
血浆(xuèjiāng)
淋巴(lín bā)
由上图分析:内环境中,组织液和血浆之间的物质交换是 _____双__向_______的,组织液和淋巴及血浆和淋巴之间的物质 交换都是_______单__向__(_d_ā_n_x的ià。n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和监测等装置构成闭合回路。 ②信息传递的过程:
(2)反馈的类型 增强 。 正反馈:反馈信息使输出进一步________ 反馈 减弱 。 负反馈:反馈信息使输出 ________
想一想
你如果参加10000米长跑,跑完后会感到肌肉
酸痛,时间长了这种感觉就逐渐消失了,你 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例1
毛细血管壁细胞和毛细淋巴管壁细胞 ) ③淋巴液 ②血浆和组织液
生活的内环境分别是( ①血液和组织液 和血浆 A.①④
④淋巴液和组织液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思路点拨】 壁”。 【解析】
本题考查细胞生活的内环境 .
本题的题眼是“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 内环境是指细胞外液,它主要包
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液。根据人体的组织
的水和_______ 代谢 产生的水。 ②水的排出途径:消化道、皮肤、呼吸器官 肾脏排尿 是体内水的最主要排出 和肾脏。____________ 途径。
(2) 水平衡的调节:人通过饮水行为和排尿量 的调节,使水的摄入量与排出量相适应,从 而保持机体的水平衡。 体内缺水时,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升高,下丘 脑中的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感受器产生 大脑皮层 产生渴觉 , 的兴奋,一方面传至 ____________, 下丘脑 的某些 激发饮水行为;同时,刺激 _________ 抗利尿 激素合成增加,促进 神经细胞,使 _________ 肾小管 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从而减 ___________ 少尿的排出。
养物质、酶、激素、递质、抗体等)均可看做内 环境成分。
结构特点可知,毛细血管壁细胞内邻血浆,
外邻组织液,故其内环境是②;同理可知, 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④。
【答案】
C
【探规寻律】
内环境成分的确认方法
确认某种成分是否为内环境成分的最简捷方法 是先确认该成分是否存在于血浆、组织液与淋 巴液中,凡是存在于血浆、组织液及淋巴液中
的一切物质(包括水、气体分子、代谢产物、营
【提示】
肌肉酸痛的原因是剧烈运动导致
肌肉细胞缺氧,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 使内环境pH降低,导致肌肉酸痛。时间长了
通过血液中的缓冲对 H2CO3/NaHCO3 使乳酸
的酸性降低,失去了对肌肉的刺激作用,所 以酸痛的感觉消失了。
二、水和无机盐的平衡 1.水的平衡及其调节
(1)水的平衡 饮水 、食物中所含 ①水的来源:主要是 _________
a.图中①为细胞内液,②为血浆,③为组
织液,④为淋巴液,②③④共同组成了内环
境。 b.A端若为动脉的上端,则A处的氧分压要
高于B处,A处的营养物质含量高于B处,但
B处CO2和代谢废物的含量均高于A处。
c.由图中可知:毛细血管壁细胞的生活环境 为血浆、组织液,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生活 环境为淋巴液、组织液,血细胞的生活环境 为血浆,组织细胞的生活环境为组织液。
2.无机盐的平衡及其调节 (1)无机盐的平衡 ①无机盐的来源:食物。 ②无机盐的排出途径:皮肤、消化道和肾脏 . 经肾脏随尿排出是Na+、K+的主要排出途径.
(2)无机盐的平衡调节:(以Na+和K+为例来进
行说明)当_________ 血钾 含量升高或________ 血钠 含量 降低时,
可以直接刺激 _______________ ,使 ________ 肾上腺皮质 醛固酮 的分泌量增加,从而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 Na+ 的重吸收和 ______ K+ 的排泄,维持血钾 _______ 和血钠含量的平衡。当血钾含量降低或血钠 含量升高时,则使醛固酮的分泌量减少,其
第二章
生物个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二章
生物个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 1节
人体的代谢与稳态
课时1
内环境与稳态、水和无机盐的平衡
学习导航 1. 理解并举例阐释内环境的概念。 2.理解并概述内环境稳态的意义。(重点) 3.理解水、盐平衡的原理。 (重点) 4.概述尿的生成、排泄与内环境稳态的关系。
(难点)
新知初探维启动
一、内环境与稳态 1.内环境的概念 (1) 体液:人体内的水分和溶解在其中的物质, 细胞内液 和细胞外 总称为体液。体液包括 ____________ 液。
(2) 内环境:细胞外液是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
因处于机体的内部,称为机体的内环境。细胞 血浆 、组织液和淋巴液。 外液包括________
2.内环境的稳态及其意义 (1) 内环境的稳态:在不断的物质交换过程中 ,
温度、pH 等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 内环境的____________
定,称为内环境的稳态。 (2) 意 义 : 内 环 境 的 稳 态 是 细 胞 进 行 正 常 生命活动 的必要条件。 ___________
3.内环境稳态的调节 (1)反馈调节的含义
接收 、_______ 控制 、受控 ①自动控制系统:由_______
结果也是维持血钾和血钠含量的平衡。
判一判 1.人体吸收水的主要器官是小肠(√) 2.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产生渴 觉 (× ) 3.与血钠含量降低相比,醛固酮分泌对血钾 含量升高更为敏感(√)
要点突破讲练互动
要点突破 内环境与稳态的理解
1.内环境各成分及相互关系
(1)位置关系:(如图甲)

(2)图甲可以简化为图乙,表示出内环境三种 成分的内在联系 图中②③可以相互转化,而④淋巴液是由组
织液渗透形成的,并通过锁骨下静脉流回血
浆。
2.内环境是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物质交 换的媒介
3.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反馈调节 (1)概念理解 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的工作效果,反过 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 (2)类型的理解 正反馈:反馈信息与系统本身的作用效果相 同,使系统的作用效果进一步增强。
负反馈:反馈信息与系统本身的作用效果相 反,使系统的作用效果减弱。 (3)实例:当人体血压因某种因素偏离了正常 范围时,人体就通过负反馈调节,使机体恢 复到正常状态。图示如下:
特别提醒
细胞与外界的物质交换过程是以
内环境为桥梁的,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 质交换,内环境是通过四大系统 ( 循环系统、 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泌尿系统 ) 的直接参与 及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完成物质交 换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