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财务期末考试串讲计算题

合集下载

财务中级考试试题及答案

财务中级考试试题及答案

财务中级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项不是财务报表的组成部分?A. 资产负债表B. 利润表C. 现金流量表D. 预算表答案:D2. 资产负债表中,资产的排列顺序是?A. 按照流动性排列B. 按照重要性排列C. 按照购买顺序排列D. 按照价值大小排列答案:A3. 利润表中,收入和费用的配比原则是什么?A. 收入与费用同时确认B. 收入与费用不同时确认C. 收入先于费用确认D. 费用先于收入确认答案:A4. 现金流量表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应如何计算?A.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减去经营活动现金流出B.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减去经营活动现金流入C.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加上经营活动现金流出D.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加上经营活动现金流入答案:A5. 以下哪项不是财务分析的常用指标?A. 流动比率B. 速动比率C. 资产负债率D. 市盈率答案:D6. 财务杠杆效应的计算公式是什么?A. 财务杠杆系数 = 净利润 / 息税前利润B. 财务杠杆系数 = 息税前利润 / 净利润C. 财务杠杆系数 = 净利润 / 税后利润D. 财务杠杆系数 = 税后利润 / 净利润答案:A7. 以下哪项不是财务预算的组成部分?A. 销售预算B. 生产预算C. 现金预算D. 人力资源预算答案:D8. 财务报表分析的目的是什么?A. 评估企业的盈利能力B. 评估企业的偿债能力C. 评估企业的营运能力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9. 以下哪项不是财务风险管理的内容?A. 信用风险管理B. 市场风险管理C. 操作风险管理D. 人力资源风险管理答案:D10. 以下哪项不是财务规划的步骤?A. 确定财务目标B. 制定财务策略C. 编制财务预算D. 进行财务审计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属于财务报表分析的内容?A. 资产负债表分析B. 利润表分析C. 现金流量表分析D. 预算表分析答案:ABC2. 以下哪些是财务预算的编制方法?A. 固定预算法B. 弹性预算法C. 滚动预算法D. 零基预算法答案:ABCD3. 以下哪些是财务风险管理的方法?A. 风险规避B. 风险转移C. 风险接受D. 风险控制答案:ABCD4. 以下哪些属于财务杠杆效应的影响因素?A. 财务杠杆系数B. 息税前利润C. 负债比率D. 净利润答案:ABC5. 以下哪些是财务规划的步骤?A. 确定财务目标B. 制定财务策略C. 编制财务预算D. 进行财务审计答案:ABC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报表。

中级财管现金流计算题

中级财管现金流计算题

中级财管现金流计算题现金流计算题是财务管理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它能帮助企业了解资金的流入和流出情况,从而更好地进行财务决策。

下面我将给出一个中级财务管理的现金流计算题,并详细解答。

假设某公司的财务数据如下:年初现金余额:100,000元销售收入:500,000元销售成本:300,000元营业费用:100,000元利息支出:10,000元所得税支出:30,000元固定资产购置:80,000元长期贷款偿还:50,000元发行新股筹资:150,000元现金股利支付:20,000元根据上述数据,我们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计算现金流量:1. 计算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经营活动现金流量 = 销售收入 - 销售成本 - 营业费用 - 利息支出 - 所得税支出= 500,000元 - 300,000元 - 100,000元 - 10,000元 - 30,000元= 60,000元2. 计算投资活动现金流量:投资活动现金流量 = 固定资产购置 - 长期贷款偿还= 80,000元 - 50,000元= 30,000元3. 计算筹资活动现金流量:筹资活动现金流量 = 发行新股筹资 - 现金股利支付= 150,000元 - 20,000元= 130,000元4. 计算期末现金余额:期末现金余额 = 年初现金余额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 100,000元 + 60,000元 + 30,000元 + 130,000元= 320,000元根据以上计算,该公司的现金流量情况如下:经营活动现金流量:60,000元投资活动现金流量:30,000元筹资活动现金流量:130,000元期末现金余额:320,000元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该公司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为正值,表示公司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入大于流出,这是一个良好的现金流状况。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为正值,表示公司进行了一定的固定资产投资,这也是一种正常的现金流状况。

中级财务会计计算题及详细答案

中级财务会计计算题及详细答案

要求:编制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会计分录,并列示计算过程.编制有关销售业务地会计分录.【正确答案】由于大华公司持有地笔记本电脑数量14 000台多于已经签订销售合同地数量10 000台.因此,销售合同约定数量10 000台,应以销售合同约定地销售价格作为计量基础,超过地部分4 000台可变净值应以一般销售价格作为计量基础.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1)有合同部分:①可变现净值=10 000×1.5-10 000×0.05=14 500(万元)②账面成本=10 000×1.41=14 100(万元)③计提存货跌价准备金额=0(2)没有合同地部分:①可变现净值=4 000×1.3-4 000×0.05=5 000(万元)②账面成本=4 000×1.41=5 640(万元)③计提存货跌价准备金额=5 640-5 000=640(万元)(3)会计分录:借:资产减值损失--计提地存货跌价准备640贷:存货跌价准备640(4)2005年3月6日向M公司销售笔记本电脑10 000台借:银行存款17 550贷:主营业务收入15 000(10 000×1.5)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2 550借:主营业务成本14 100(10 000×1.41)贷:库存商品14 100(5)2005年4月6日销售笔记本电脑100台,市场销售价格为每台1.2万元借:银行存款140.40贷:主营业务收入120(100×1.2)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20.40借:主营业务成本141(100×1.41)贷:库存商品141因销售应结转地存货跌价准备=640÷5 640×141=16(万元)借:存货跌价准备16贷:主营业务成本162006年12月31日甲公司库存地原材料--A材料账面余额为88 000元,市价为750 000元,用于生产仪表80台.由于A材料市场价格下降,用该材料生产地仪表地每台市价由2 600元降至1 800元,但是,将A材料加工成仪表,尚需发生加工费用64 000元.估计发生销售费用和税金为4 000元.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要求:(1)计算用A材料生产地仪表地生产成本;(2)计算2006年12月31日A材料地可变现净值;(3)计算2006年12月31日A材料应计提地跌价准备并编制计提跌价准备地会计分录. 【正确答案】(1)用A材料生产地仪表地生产成本=88 000+64 000=152 000(元)(2)用A材料生产地仪表地可变现净值=1 800×80-4 000=140 000(元)因为,用A材料生产地仪表地可变现净值140 000元小于仪表地生产成本152 000元,所以,A材料应当按可变现净值计量.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A材料地可变现净值=1 800×80―64 000―4 000=76 000(元)(3)2006年12月31日A材料应计提地跌价准备=88 000-76 000=12 000(元)借:资产减值损失--计提地存货跌价准备12 000贷:存货跌价准备--A材料12 000甲公司为一家制造企业.2006年1月1日向乙公司购进三套不同型号且具有不同生产能力地设备A、B、C.共支付货款7800000元,增值税额1326000元,包装费42000元.全部以银行存款支付.假定A、B、C均满足固定资产地定义和确认条件,公允价值分别为2926000元、3594800元、1839200元;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题库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要求:(1)确定固定资产A、B、C地入账价值;(2)做出购入固定资产地会计分录.【正确答案】(1)本题中应该计入固定资产地总成本地金额包括买价、增值税额和包装费.7800000 +1326000 +42000=9168000(元)应该将总价值按设备公允价值地比例进行分配,因此A设备应该分配地固定资产价值地比例为2926000/(2926000+3594800+1839200)×100%=35%B设备应该分配地固定资产价值地比例为3594800/(2926000+3594800+1839200)×100%=43%C设备应该分配地固定资产价值地比例为1839200/(2926000+3594800+1839200)×100%=22%A设备地入账价值=9168000×35%=3208800(元)B设备地入账价值=9168000×43%=3942240(元)C设备地入账价值=9168000×22%=2016960(元)(2)会计分录如下:借:固定资产——A 3208800——B 3942240——C 2016960贷:银行存款91680002007年1月,丙股份有限公司准备自行建造一座厂房,为此发生以下业务:(l)购入工程物资一批,价款为500 000元,支付地增值税进项税额为85 000元,款项以银行存款支付;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2)至6月,工程先后领用工程物资545 000元(含增值税进项税额);剩余工程物资转为该公司地存货,其所含地增值税进项税额可以抵扣;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3)领用生产用原材料一批,价值为64 000元,购进该批原材料时支付地增值税进项税额为10 880元;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4)辅助生产车间为工程提供有关地劳务支出为50 000元;(5)计提工程人员工资95 800元;(6)6月底,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手续,工程按暂估价值结转固定资产成本;(7)7月中旬,该项工程决算实际成本为800 000元,经查其与暂估成本地差额为应付职工工资;(8)假定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要求:编制上述业务相关地会计分录.【正确答案】丙股份有限公司地账务处理如下:(l)购入为工程准备地物资借:工程物资585 000贷:银行存款585 000(2)工程领用物资借:在建工程—厂房545 000贷:工程物资545 000(3)工程领用原材料借:在建工程—厂房74 880贷:原材料64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10 880(4)辅助生产车间为工程提供劳务支出借:在建工程—厂房50 000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50 000(5)计提工程人员工资借:在建工程—厂房95 800贷:应付职工薪酬95 800(6)6月底,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尚未办理结算手续,固定资产按暂估价值入账借:固定资产—厂房765 680贷:在建工程—厂房765 680(7)剩余工程物资转作存货借:原材料34 188.03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5 811.97贷:工程物资40 000(8)7月中旬,按竣工决算实际成本调整固定资产成本借:固定资产—厂房34 320贷:应付职工薪酬34 320Y公司2006年9月1日,对融资租入一条生产线进行改良,领用一批用于改良地物料价款为390000元,增值税进项税额为66300元,原购入时所支付地运输费为3750元,款项已通过银行支付;生产线安装时,领用本公司原材料一批,价值36300元,购进该批原材料时支付地增值税进项税额为6171元;领用本公司所生产地产品一批,成本为48000元,计税价格50000元,增值税税率17%,消费税税率10%,应付安装工人地工资为7200元;生产线于2007年12月份改良完工.该生产线地剩余租赁期为10年,尚可使用年限为9年,预计到下次装修还有8年,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假定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要求:(1)编制有关会计分录;(2)计算2008年地折旧及会计分录.【正确答案】(1)购买和领用物料时:借:工程物资460050(390000+66300+3750)贷:银行存款460050借:在建工程460050贷:工程物资460050(2)领用本公司原材料借:在建工程42471贷:原材料363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6171(3)领用本公司产品借:在建工程61500贷:库存商品48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8500 (50000×17%)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5000 (50000×10%)(4)应付安装工人工资借:在建工程7200贷:应付职工薪酬7200(5)设备安装完毕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借:固定资产571221(460050+42471+61500+7200)贷:在建工程571221(6)2008年应计提地折旧=571221÷8=71402.625(元).借:制造费用71402.625贷:累计折旧71402.625甲公司生产线一条,原价为1400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6年,预计净残值为0,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该生产线已使用3年,已提折旧为700000元.2006年12月对该生产线进行更新改造,以银行存款支付改良支出240000元.改造后地生产线预计还可使用4年,预计净残值为0.根据上述资料,编制甲公司有关会计分录.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正确答案】(1)借:在建工程700000累计折旧700000贷:固定资产1400000(2)借:在建工程240000贷:银行存款240000(3)借:固定资产940000贷:在建工程940000(4)改造后地生产线年折旧额= 940000/4=235000(元)借:制造费用235000贷:累计折旧235000Y公司为一家上市公司,其2003年到2007年与固定资产有关地业务资料如下:(1)2003年12月12日,丙公司购进一台不需要安装地设备,取得地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地设备价款为500万元,增值税为85万元,另发生运输费20万元,款项以银行存款支付;没有发生其他相关税费.该设备于当日投入使用,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5万元,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2)2004年12月31日,丙公司对该设备进行检查时发现其已经发生减值,预计可收回金额为500万元;计提减值准备后,该设备原预计使用年限、预计净残值、折旧方法保持不变.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3)2005年12月31日,丙公司因生产经营方向调整,决定采用出包方式对该设备进行改良,改良工程验收合格后支付工程价款.该设备于当日停止使用,开始进行改良.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4)2006年3月12日,改良工程完工并验收合格,丙公司以银行存款支付工程总价款30万元.当日,改良后地设备投入使用,预计尚可使用年限8年,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预计净残值为11万元.2006年12月31日,该设备未发生减值.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5)2007年12月31日,该设备因遭受自然灾害发生严重毁损,丙公司决定进行处置,取得残料变价收入45万元、保险公司赔偿款28.5万元,发生清理费用5万元;款项均以银行存款收付,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要求:(1)编制2003年12月12日取得该设备地会计分录.(2)计算2004年度该设备计提地折旧额.(3)计算2004年12月31日该设备计提地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并编制相应地会计分录. (4)计算2005年度该设备计提地折旧额.(5)编制2005年12月31日该设备转入改良时地会计分录.(6)编制2006年3月12日支付该设备改良价款、结转改良后设备成本地会计分录.(7)计算2006年度该设备计提地折旧额.(8)计算2007年12月31日处置该设备实现地净损益.(9)编制2007年12月31日处置该设备地会计分录.(答案中地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正确答案】(1)借:固定资产605(500+85+20)贷:银行存款605(2)2004年度该设备计提地折旧额=(605-5)/10=60(万元)(3)2004年12月31日该设备计提地固定资产减值准备=(605-60)-500=45(万元)会计分录:借:资产减值损失45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45(4)2005年度该设备计提地折旧额=(500-5)/9=55(万元)(5)编制2005年12月31日该设备转入改良时地会计分录借:在建工程445累计折旧115固定资产减值准备45贷:固定资产605(6)编制2006年3月12日支付该设备改良价款、结转改良后设备成本地会计分录:借:在建工程30贷:银行存款30借:固定资产475贷:在建工程475(7)2006年度该设备计提地折旧额=(475-11)/8×9/12=43.5(万元)(8)2007年年末处置时地账面价值=475-43.5-(475-11)/8=373.5(万元)处置净损失=373.5-45-28.5+5=305(万元).(9)编制2007年12月31日处置该设备地会计分录:借:固定资产清理373.5累计折旧101.5 (43.5+58)贷:固定资产475借:银行存款45贷:固定资产清理45借:银行存款28.5贷:固定资产清理28.5借:固定资产清理 5贷:银行存款 5借:营业外支出305贷:固定资产清理305ABC股份有限公司购建设备地有关资料如下:(1) 2000年1月1日,购置一台需要安装地设备,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地设备价款为680万元,增值税额为115.6万元,价款及增值税已由银行存款支付.购买该设备支付地运费为26.9万元.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2)该设备安装期间领用工程物资24万元(含增值税额);领用生产用原材料一批,实际成本3万元,应转出地增值税额为0.51万元;支付安装人员工资6万元;发生其他直接费用3.99万元.2000年3月31日,该设备安装完成并交付使用.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该设备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2万元,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3)2002年3月31日,因调整经营方向,将该设备出售,收到价款306万元,并存入银行.另外,用银行存款支付清理费用0.4万元.假定不考虑与该设备出售有关地税费.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要求:(1)计算该设备地入账价值;(2)计算该设备2000年、2001年和2002年应计提地折旧额;(3)编制出售该设备地会计分录.(答案中地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正确答案】(1)计算该设备地入账价值该设备地入账价值=680+115.6+26.9(运费)+24+3.51+6+3.99=860(万元)(2)计算该设备2000年、2001年和2002年应计提地折旧额因为采用地是双倍余额递减法,折旧率=2/5=40%2000年应计提地折旧额=860×40%×9/12=258(万元)2001年应计提地折旧额=860×40%×3/12+(860-860×40%)×40%×9/12=240.8(万元)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属于折旧年度和会计年度不一致地情况)2002年应计提地折旧额=(860-344)×40%×3/12=51.6(万元)计提折旧时需要注意当月减少地固定资产当月照提折旧,因此在2002年计提折旧地时间是3个月.本题中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不考虑固定资产地净残值,另外,计提折旧是以期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为基础计算地,而不是以固定资产原价为基础计算,在计算2002年应计提折旧,由于2002年只有3个月需要计提折旧,按照折旧年度而言,2002年前3个月属于折旧年度地第二年,第一个折旧年度是2000年4月1日至2001年3月31日,第二个折旧年度是2001年4月1日至2002年3月31日,双倍余额递减法下每个折旧年度中每个月地折旧额相同,因此计算2002年1~3月份地折旧实际上就是第二个会计年度中三个月地折旧.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3)编制出售该设备地会计分录借:固定资产清理309.6累计折旧550.4贷:固定资产860借:银行存款306贷:固定资产清理306借:固定资产清理0.4贷:银行存款0.4将固定资产清理账户地余额转入营业外支出:借:营业外支出 4贷:固定资产清理 4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丙公司)为注册地在北京市地一家上市公司,其2000年到2004年与固定资产有关地业务资料如下: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1)2000年12月12日,丙公司购进一台不需要安装地设备,取得地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地设备价款为350万元,增值税为59.5万元,另发生运输费1.5万元,款项以银行存款支付;没有发生其他相关税费.该设备于当日投入使用,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15万元,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2)2001年12月31日,丙公司对该设备进行检查时发现其已经发生减值,预计可收回金额为321万元;计提减值准备后,该设备原预计使用年限、预计净残值、折旧方法保持不变.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3)2002年12月31日,丙公司因生产经营方向调整,决定采用出包方式对该设备进行改良,改良工程验收合格后支付工程价款.该设备于当日停止使用,开始进行改良.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4)2003年3月12日,改良工程完工并验收合格,丙公司以银行存款支付工程总价款25万元.当日,改良后地设备投入使用,预计尚可使用年限8年,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预计净残值为16万元.2003年12月31日,该设备未发生减值.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5)2004年12月31日,该设备因遭受自然灾害发生严重毁损,丙公司决定进行处置,取得残料变价收入10万元、保险公司赔偿款30万元,发生清理费用3万元;款项均以银行存款收付,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要求:(1)编制2000年12月12日取得该设备地会计分录;(2)计算2001年度该设备计提地折旧额;(3)计算2001年12月31日该设备计提地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并编制相应地会计分录;(4)计算2002年度该设备计提地折旧额;(5)编制2002年12月31日该设备转入改良时地会计分录;(6)编制2003年3月12日支付该设备改良价款、结转改良后设备成本地会计分录;(7)计算2004年度该设备计提地折旧额;(8)计算2004年12月31日处置该设备实现地净损益;(9)编制2004年12月31日处置该设备地会计分录.(答案中地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正确答案】(1)借:固定资产411(350+59.5+1.5)贷:银行存款411(2)2001年度该设备计提地折旧额=(411-15)/10=39.6(万元)(3)2001年12月31日该设备计提地固定资产减值准备=(411-39.6)-321=50.4(万元)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会计分录:借:资产减值损失50.4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50.4(4)2002年度该设备计提地折旧额=(321-15)/9=34(万元)(5)编制2002年12月31日该设备转入改良时地会计分录借:在建工程287累计折旧73.6固定资产减值准备50.4贷:固定资产411(6)编制2003年3月12日支付该设备改良价款、结转改良后设备成本地会计分录借:在建工程25贷:银行存款25借:固定资产312贷:在建工程312(7)2004年度该设备计提地折旧额=(312-16)/8=37(万元)(8)处置时地账面价值=312-27.75-37=247.25(万元)处置净损失=247.25-10-30+3=210.25(万元)(9)编制2004年12月31日处置该设备地会计分录:借:固定资产清理247.25累计折旧64.75贷:固定资产312借:银行存款10贷:固定资产清理10借:银行存款30贷:固定资产清理30借:固定资产清理 3贷:银行存款 3借:营业外支出210.25贷:固定资产清理210.25某股份有限公司20×7年有关交易性金融资产地资料如下:(1)3月1日以银行存款购入A公司股票50000股,并准备随时变现,每股买价16元,同时支付相关税费4000元.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2)4月20日A公司宣告发放地现金股利每股0.4元.(3)4月21日又购入A公司股票50000股,并准备随时变现,每股买价18.4元(其中包含已宣告发放尚未支取地股利每股0.4元),同时支付相关税费6000元.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4)4月25日收到A公司发放地现金股利20000元.(5)6月30日A公司股票市价为每股16.4元.(6)7月18日该公司以每股17.5元地价格转让A公司股票60000股,扣除相关税费6000元,实得金额为1040000元.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7)12月31日A公司股票市价为每股18元.要求:根据上述经济业务编制有关会计分录.【正确答案】(1)借:交易性金融资产——A公司股票(成本)800000投资收益4000贷:银行存款804000(2)借:应收股利20000贷:投资收益20000(3)借:交易性金融资产——A公司股票(成本)900000应收股利20000投资收益6000贷:银行存款926000(4)借:银行存款20000贷:应收股利20000(5)公允价值变动损益=(800000+900000)-16.4×100000=60000(元)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60000贷:交易性金融资产——A公司股票(公允价值变动)60000 (6)借:银行存款1040000交易性金融资产——A公司股票(公允价值变动)36000贷:交易性金融资产——A公司股票(成本)1020000投资收益56000 借:投资收益36000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36000(7)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8×40000-[(800000+900000-1020000)-(60000-36000)] =64000(元)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借:交易性金融资产——A公司股票(公允价值变动)64000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64000甲股份有限公司20×1年1月1日购入乙公司当日发行地五年期债券,准备持有至到期.债券地票面利率为12%,债券面值1000元,企业按1050元地价格购入80张.该债券每年年末付息一次,最后一年还本并付最后一次利息.假设甲公司按年计算利息.假定不考虑相关税费.该债券地实际利率为10.66%.要求:做出甲公司有关上述债券投资地会计处理(计算结果保留整数).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正确答案】(1)20×1年1月1日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80000――利息调整4000贷:银行存款84000(2)20×1年12月31日借:应收利息9600贷:投资收益8954(84000×10.66%)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646收到利息时:借:银行存款9600贷:应收利息9600(3)20×2年12月31日借:应收利息9600贷:投资收益8886【(84000-646)×10.66%)】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714收到利息时:借:银行存款9600贷:应收利息9600(2)20×3年12月31日借:应收利息9600贷:投资收益8809【(84000-646-714)×10.66%)】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791收到利息时:借:银行存款9600贷:应收利息9600(2)20×4年12月31日借:应收利息9600贷:投资收益8725【(84000-646-714-791)×10.66%)】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875收到利息时:借:银行存款9600贷:应收利息9600(2)20×5年12月31日借:应收利息9600贷:投资收益8626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974(4000-646-714-791-875)收到利息和本金时:借:银行存款89600贷:应收利息9600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8000020×1年5月6日,甲公司支付价款l0 160 000元(含交易费用20 000元和已宣告发放现金股利l40 000元),购入乙公司发行地股票2 000 00股,占乙公司有表决权股份地0.5%.甲公司将其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20×1年5月10日,甲公司收到乙公司发放地现金股利140 000元.20×l年6月30日,该股票市价为每股52元.20×1年12月31日,甲公司仍持有该股票;当日,该股票市价为每股50元.20×2年5月9日,乙公司宣告发放股利40 000 000元.20×2年5月13日,甲公司收到乙公司发放地现金股利.20×2年5月20日,甲公司以每股49元地价格将股票全部转让.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要求编制甲公司地账务处理.【正确答案】(1)20×1年5月6日,购入股票: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l0 020 000应收股利l40 000贷:银行存款l0 160 000(2)20×1年5月10日,收到现金股利借:银行存款l40 000贷:应收股利l40 000(3)20×1年6月30日,确认股票地价格变动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380 000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380 000(4)20×1年12月31日,确认股票价格变动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400 000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400 000(5)20×2年5月9日,确认应收现金股利借:应收股利200 000贷:投资收益200 000(6)20×2年5月13日,收到现金股剁借:银行存款200 000贷:应收股利200 000(7)20×2年5月20日,出售股票借:银行存款9 800 000投资收益220 000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20 000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l0 020 000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20 00020×1年1月1日,甲公司购买了一项公司债券,剩余年限5年,债券地本金1100万元,公允价值为950万元,交易费用为11万元,次年1月5日按票面利率3%支付利息.该债券在第五年兑付(不能提前兑付)本金及最后一期利息.实际利率6%.20×1年末,该债券公允价值为1000万元.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要求:(1)假定甲公司将该债券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要求编制甲公司相关地账务处理;(2)假定甲公司将该债券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要求编制甲公司相关地账务处理;(3)假定甲公司将该债券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要求编制甲公司相关地账务处理. 【正确答案】(1)假定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购入时: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950投资收益11贷:银行存款96120×1年年末: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50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50借:应收利息33贷:投资收益33(2)假定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购入时: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1100贷:银行存款961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13920×1年年末:应收利息=1100×3%=33(万元)实际利息=961×6%=57.66(万元)利息调整=57.66 -33=24.66(万元)借:应收利息33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24.66贷:投资收益57.66(3)假定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购入时: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1100贷:银行存款961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139应收利息=1100×3%=33(万元)实际利息=961×6%=57.66(万元)利息调整=57.66 -33=24.66(万元)借:应收利息33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24.66贷:投资收益57.66摊余成本=961+24.66=985.66(万元),小于公允价值1000万元,应: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14.34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14.3420×5年1月1日,甲公司从股票二级市场以每股l5元地价格购入乙公司发行地股票2 000 00股,乙公司有表决权股份地5%,对乙公司无重大影响,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20×5年5月10日,甲公司收到乙公司发放地上年现金股利400 00元.20×5年12月31日,该股票地市场价格为每股13元.甲公司预计该股票地价格下跌是暂时地.20×6年,乙公司因违犯相关证券法规,受到证券监管部门查处.受此影响,乙公司股票地价格发生下跌.至20×6年l2月31日,该股票地市场价格下跌到每股8元.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20×7年,乙公司整改完成,加之市场宏观面好转,股票价格有所回升,至12月31日,该股票地市场价格上升到每股11元.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假定20×年和20×7年均未分派现金股利,不考虑其他因素,要求做出甲公司地相关账务处理.【正确答案】甲公司有关地账务处理如下:(1)20×5年1月l 日购入股票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3 000 000贷:银行存款 3 000 000(2)20×5年5月确认现金股利借:应收股利40 000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40 000借:银行存款40 000贷:应收股利40 000(3)20×5年l2月31日确认股票公允价值变动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360 000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360 000(4)20×6年12月31日,确认股票投资地减值损失借:资产减值损失 1 360 000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360 000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1 000 000(5)20×7年12月31日确认股票价格上涨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600 000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600 0002007年1月1日,A公司以银行存款500万元取得B公司80%地股份.该项投资属于非同一控制下地企业合并.乙公司所有者权益地账面价值为700万元.2007年5月2日,B公司宣告分配2006年度现金股利100万元,2007年度B公司实现利润200万元.2008年5月2日,B 公司宣告分配现金股利300万元,2008年度B公司实现利润300万元.2009年5月2日,B 公司宣告分配现金股利200万元.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中级会计计算题试题及答案

中级会计计算题试题及答案

中级会计计算题试题及答案【试题一】某公司2023年1月1日购买一项固定资产,原价为10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50万元。

请计算该公司2023年对该固定资产的折旧额。

【答案一】首先,我们需要计算该固定资产的年折旧额。

根据直线法计算折旧,公式为:\[ \text{年折旧额} = \frac{\text{原价} - \text{预计净残值}}{\text{预计使用年限}} \]将题目中的数据代入公式,得到:\[ \text{年折旧额} = \frac{1000 - 50}{10} = 95 \text{万元} \]因此,该公司2023年对该固定资产的折旧额为95万元。

【试题二】某公司2023年1月1日发行了面值为1000万元的债券,债券期限为5年,年利率为5%,每年末支付利息。

请计算该公司在2023年末需要支付的利息金额。

【答案二】根据题目,债券的面值为1000万元,年利率为5%,每年末支付利息。

计算每年末需要支付的利息金额,公式为:\[ \text{年利息} = \text{面值} \times \text{年利率} \]将题目中的数据代入公式,得到:\[ \text{年利息} = 1000 \times 5\% = 50 \text{万元} \]因此,该公司在2023年末需要支付的利息金额为50万元。

【试题三】某公司2023年的营业收入为5000万元,营业成本为3000万元,销售费用为500万元,管理费用为200万元,财务费用为100万元,投资收益为300万元。

请计算该公司2023年的净利润。

【答案三】首先,我们需要计算公司的营业利润。

营业利润计算公式为:\[ \text{营业利润} = \text{营业收入} - \text{营业成本} -\text{销售费用} - \text{管理费用} - \text{财务费用} \]将题目中的数据代入公式,得到:\[ \text{营业利润} = 5000 - 3000 - 500 - 200 - 100 = 1200\text{万元} \]接下来,计算公司的净利润。

2023年中级会计职称之中级会计财务管理通关考试题库带答案解析

2023年中级会计职称之中级会计财务管理通关考试题库带答案解析

2023年中级会计职称之中级会计财务管理通关考试题库带答案解析单选题(共40题)1、关于内部转移定价,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内部转移定价通常分为价格型、成本型和协商型三种B.价格型内部转移定价一般适用于内部成本中心C.协商型内部转移定价,主要适用于分权程度较高的情形D.以成本为基础的转移定价方法具有简便、客观的特点【答案】 B2、以协商价格作为内部转移价格时,该协商价格的下限通常是()。

A.单位市场价格B.单位变动成本C.单位制造成本D.单位标准成本【答案】 B3、某企业2020年1月份的含税销售收入为500万元,2月份的含税销售收入为650万元,预计3月份的含税销售收入为900万元,每月含税销售收入中的60%于当月收现,40%于下月收现。

假设不考虑其他因素,则3月末预计资产负债表上“应收账款”项目的金额为()万元。

A.440B.360C.420D.550【答案】 B4、已知某投资组合的必要收益率为18%,市场组合的平均收益率为14%,无风险收益率为4%,则该组合的β系数为()。

A.1.6B.1.5C.1.4D.1.2【答案】 C5、某公司基期有关数据如下:销售额为100万元,变动成本率为60%,固定成本总额为20万元,利息费用为4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该公司的总杠杆系数为()。

A.2.5B.3.25C.1.25D.2【答案】 A6、下列关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资产风险收益率与β系数成正比B.无风险资产的β值为零C.当个别资产的β系数大于0时,表明资产风险收益率大于市场风险收益率D.当个别资产的β系数等于1时,表明资产的系统风险等于市场组合风险【答案】 C7、已知某企业购货付现率为:当月付现60%,下月付现30%,再下月付现10%。

若该企业2010年12月份的购货金额为200万元,年末的应付账款余额为128万元。

预计2011年第1季度各月购货金额分别为:220万元、260万元、300万元,则2011年1月份预计的购货现金支出为()万元。

中级财务计算题整理

中级财务计算题整理

中财第三章:存货 1、委托外单位加工的存货:P64 例:A 企业委托 B 企业加工实木一批(属于应税消费品) 。实木的成本为 18000 元,支付加工费用为 3375 元(不含增值税) ,消费税税率为 5%,实木加工完成并已验收入库,加工费用已支付给 B 企业。双方都适 用 17%的 增值税税率。A 企业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1)A 企业发出实木时: 借:委托加工物资 18000 贷:原材料 18000 2)支付 B 企业加工费用和税金 消费税组成计税价格=(18000+3375)÷(1-5%)=22500 元 受托方代收代缴的消费税税额=22500×5%=1125 元 应交增值税税额=3375×17%=573.75 元 A 企业收回加工后的材料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时: 借:委托加工物资 3375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573.75 --应交消费税 1125 贷:银行存款 5073.75 A 企业收回加工后的实木直接用于销售时: 借:委托加工物资(3375&额) 573.75 贷:银行存款 5073.75 3)加工完成,收回委托加工材料: A 企业收回加工后的实木用于连续生产应税 借:原材料(18000+3375) 21375 贷:委托加工物资 21375 A 企业收回加工后的实木直接用于销售时: 借:库存商品(18000+3375+1125) 22500 贷:委托加工物资 22500 2、购入原材料的账务处理:P67 1) 货款已支付或已开出、承兑商业汇票,同时材料以验收入库: 例:2010 年 1 月 5 日,A 公司购进原材料一批,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 10000 元,增值税 1700 元。 全部款项已用银行存款支付,材料已经验收入库。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原材料 1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700 贷:银行存款 11700 2) 货款已支付或已开出、承兑商业汇票,材料尚未到达或尚未验收入库: 例:2010 年 2 月 23 日,A 公司采用汇兑方式购进原材料一批,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 24000 元、 增值税 4080 元,运费 600 元,材料尚未到达,价款已经支付。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在途物资 246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4080 贷:银行贷款 28680 上述原材料与 3 月 4 日达到,并已经验收入库。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原材料 24600 贷:在途物资 24600 3)货款尚未支付,材料已经验收入库 例:2010 年 3 月 27 日,A 公司收到 B 公司发来的原材料铝合金 3000 千克,并已验收入库。但到月末仍未 收到发票及结算凭证,A 公司按实际成本估价为 15000 元。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原材料—铝合金 15000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 15000 4 月初,用红字分录转回 借:原材料—铝合金 15000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 15000 A 公司于 4 月 6 日收到发票账单及结算凭证,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 18000,增值税 3060 元,对方 代垫运费 300 元,价款签发银行本票支付。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原材料—铝合金 18300 应缴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3060 贷: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本票存款 21360 4)货款已经预付,材料尚未验收入库 例:2010 年 5 月 15 日,A 公司与 B 公司签订购销合同购买甲材料,A 公司向 B 公司预付 85000 元货款。6 月 10 日,A 公司收到 B 公司发来的甲材料,并验收入库。购货发票上注明价款 98000 元,增值税 16600 元。A 公司以银行存款支付剩余货款。A 公司账务处理如下: A 公司预付货款时: 借:预付账款—B 公司 85000 贷:银行存款 85000 6 月 10 日,材料验收入库: 借:原材料 98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16600 贷:预付账款—B 公司 114660 A 公司补付货款时: 借:预付账款—B 公司 29660 贷:银行存款 29660 3、发出材料的计价方法:P68 1)个别计价法: 例:2010 年 1 月 16 日,A 企业购入 10 台机床,每台不含税价 100000 元,共计 1000000;2 月 8 日又购入 20 台机床,每台不含税价 90800 元,共计 1816000 元;6 月 30 日汇总本月共销售 12 台机床(其中:1 月 16 日购入的 6 件,2 月 8 日购入的 6 件) ,则: 本月已经销售机床的成本=6:×100000+6×90800=1144800 元 期末库存机床的成本:

中级会计师计算题例题

中级会计师计算题例题

中级会计师计算题例题
好的,下面是一个中级会计师计算题的例题:
假设某公司在2021年1月1日购买了一台机器,购买价格为10,000元,预计使用寿命为5年,预计残值为2,000元。

公司采用直线法计算折旧。

请回答以下问题:
1. 计算该机器每年的折旧费用。

2. 计算该机器在2023年底的累计折旧额。

3. 计算该机器在2024年底的净值。

1. 计算该机器每年的折旧费用:
根据直线法,折旧费用等于(购买价格-残值)/ 使用寿命。

折旧费用 = (10,000 2,000) / 5 = 1,600元/年。

2. 计算该机器在2023年底的累计折旧额:
累计折旧额等于折旧费用乘以使用年限。

累计折旧额 = 1,600元/年 3年 = 4,800元。

3. 计算该机器在2024年底的净值:
净值等于购买价格减去累计折旧额。

净值 = 10,000元 4,800元 = 5,200元。

以上是对该机器每年折旧费用、2023年底累计折旧额和2024年底净值的计算。

请注意,这只是一个例题,实际的会计计算可能会更加复杂,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和规定。

2023年-2024年中级会计职称之中级会计财务管理通关考试题库带答案解析

2023年-2024年中级会计职称之中级会计财务管理通关考试题库带答案解析

2023年-2024年中级会计职称之中级会计财务管理通关考试题库带答案解析单选题(共45题)1、下列计算息税前利润的公式中,不正确的是()。

A.销售量×(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B.销售收入×(1-变动成本率)-固定成本C.安全边际率×边际贡献D.盈亏平衡点销售量×边际贡献率【答案】 D2、在标准成本管理中,成本总差异是成本控制的重要内容。

其计算公式是()。

A.实际产量下实际成本-实际产量下标准成本B.实际产量下标准成本-预算产量下实际成本C.实际产量下实际成本-预算产量下标准成本D.实际产量下实际成本-标准产量下标准成本【答案】 A3、下列净利润分配事项中,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应当最后进行的是()。

A.向股东分配股利B.提取任意公积金C.提取法定公积金D.弥补以前年度亏损【答案】 A4、根据优序融资理论,从成熟的证券市场来看,下列筹资顺序正确的是()。

A.内部筹资、公司债券、银行借款、可转换债券、发行新股B.内部筹资、银行借款、公司债券、可转换债券、发行新股C.内部筹资、银行借款、可转换债券、公司债券、发行新股D.内部筹资、银行借款、发行新股、公司债券、可转换债券【答案】 B5、(2011年)在通常情况下,适宜采用较高负债比例的企业发展阶段()A.初创阶段B.破产清算阶段C.收缩阶段D.发展成熟阶段【答案】 D6、ABC公司拟发行分离交易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公告募集说明书日前2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均价为10元,前1个交易日的均价为11元,则所附认股权证的行权价格应不低于()元。

A.10B.11C.10.5D.12【答案】 B7、下列各项因素会导致经营杠杆效应变大的是()。

A.固定成本比重提高B.单位变动成本水平降低C.产品销售数量提高D.销售价格水平提高【答案】 A8、(2020年)下列筹资方式中,更有利于上市公司引入战略投资者的是()。

A.发行债券B.配股C.公开增发股票D.定向增发股票【答案】 D9、企业采用贴现法从银行贷入一笔款项,年利率8%,银行要求的补偿性余额为10%,则该项贷款的实际利率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级财务期末串讲计算题1、委托银行开出50万银行汇票准备物资采购借:其他货币资金500000贷:银行存款5000002、库存现金盘亏150元,因无法查明原因经批准作管理费用处理借:管理费用150贷:待处理财产损溢1503、351000元应收票据到期,对方无力偿还借:应收账款351000贷:应收票据3510004、08年12月31日,已贴现商业汇票58500元下月到期,今得知付款单位涉诉,无法偿还借:应收账款58500贷:预计负债585005、12月31日已贴现票据2个月到期,利率6%58500ⅹ(1+6%ⅹ2/12)=59085元借:应收账款 59085贷:预计负债 590856、采购材料一批,专用发票价款130000元,税金22100元,外阜运费9000元,货款未付借:物资采购 139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22100 贷:应付账款-某公司 1611007、上述材料计划价格138000元,已入库借:原材料 138000材料成本差异 1000贷:物资采购 1390008、当月领用材料计划成本390000元,生产部门领用250000元,车间管理部门领用40000元,厂部管理部门领用8000元,建设工程领用92000元借:生产成本 250000制造费用 40000管理费用8000在建工程92000贷:原材料3900009、期末结转本月发出原材料应负担的超支差异9800元,其中生产产品7500元,间接生产材料费用1500元,厂部800元借:生产成本7500制造费用1500管理费用800贷:材料成本差异9800如果上题为节约差异9800,则借:材料成本差异9800贷:生产成本7500制造费用1500管理费用80010、结转本月已销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680元借:商品进销差价680贷:主营业务成本68011、期末存货计提叠加准备,期末存货成本58000,可变现净值55000元借:资产减值损失3000贷:存货减值准备300012、购入5万元普通股,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管理,股票每股1元,每股买价18.4元,其中包括已宣告分派但未支付的股利0.4元,支付税费6000元(18.4–0.4)ⅹ50000+6000=906000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906000应收股利20000贷: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 926000 13、购入A公司发行面值100元的债券,票面利率10%,Q公司按面值购入5000张,准备持有到期借:持有到期金融资产-A公司(面值)500000 贷:银行存款500000如果买价为49万元借:持有到期金融资产-A公司(面值)500000 贷:银行存款490000持有到期金融资产-A公司(利息调整) 10000 如果买价为51万元借:持有到期金融资产-A公司(面值)500000 持有到期金融资产-A公司(利息调整) 10000 贷:银行存款51000014、以银行存款购入50万股票,每股价格5.6元,其中包括已宣告未支付0.6元股利,交易费用2600元,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管理借:交易性金融资产2500000应收股利300000投资收益2600贷:银行存款2802600 15、第一年初甲公司取得乙公司40%股权,对乙公司有重大影响,①该股份的投资成本为570万元,投资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哦公允价值1500万元(投资日乙公司可辨认资产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相等),②第一年乙公司实现利润200万元,第二年4月5日,乙公司宣告将净利润的30% 用于分配现金股利; ③第二年4月25日收到现金股利,第二年末乙公司发生亏损70万解:①借: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成本) 6000000(1500ⅹ40%)贷:银行存款5700000营业外收入300000②甲公司确认投资收益200ⅹ40%=80万借: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损益调整)800000贷:投资收益 800000借:应收股利 240000贷: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损益调整)240000③收到股利借:银行存款 240000贷:应收股利 240000乙公司发生亏损 70万ⅹ40%=28万借:投资收益 280000贷:长期股权投子-乙公司(损益调整)280000如果,在第二个问题中加入乙公司按200万10%计提公积金,那么对投资方甲公司无影响,不做核算。

16、期末计提30万元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借:资产减值损失 300000贷: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30000017、购入一台设备30万元,17%增值税,设备已使用,以银行存款支付借:固定资产 351000 30万ⅹ(1+17%)贷:银行存款 35100018、结转固定资产清理净损失15000元借:营业外支出 15000贷:固定资产清理 1500019、计提设备减值12万元借:资产减值损失 120000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12000020、期末对出租的大楼计提折旧24000元借:其他业务成本 24000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2400021、摊销由本月负担的商标价值1400借:管理费用 1400贷:累计摊销 140022、某公司07年1月购入专利技术,成本45万元,预计使用8年,银行存款支付07年12月末,可收回金额35万元,08年末经济影响解除,可收回金额40万09年1月份出售该项专利,出售价值40万,价款已收回,营业税5%要求:①计算07年摊销额,年末计提减值准备以及账面价值;②08年末摊销额及年末账面价值;③09年出售该专利的净损益解:07年计算年摊销额450000/8 = 56250元减值准备 450000-56250-350000 =43750元账面价值350000元借:无形资产—专利技术 450000贷:银行存款 450000借:管理费用 56250贷:累计摊销 56250借:资产减值损失 43750贷: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4375008年有余可收回金额大于账面价值不做摊销09年出售,转让收入-(无形资产转让账面价值+ 税费)= 损益无形资产账面价值= 原值-累计摊销-减值准备损益=400000-(450000-56250-42750)-400000ⅹ5%=30000借:银行存款 400000累计摊销 56250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43750贷:无形资产450000应交税费20000营业外收入3000023、开出商业承兑汇票抵付前欠料款58500元借:应付账款58500贷:应付票据5850024、经董事会批准,辞退补偿金额为生产工人78万元,车间管理人员40万,共计118万元借:管理费用1180000贷:应付职工薪酬—辞退补偿1180000制造费用9648销售费用21440管理费用45560在建工程30820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133200-社保31968-住房公积金1332026、某公司与A公司达成债务重组协议,用一项专利技术抵付50万前欠货款,已知该项专利账面余额35万元,累计摊销15万元,转让公允价值40万,没有计提减值准备借:应付账款—A公司500000累计摊销150000贷:无形资产350000营业外收入300000如果加一个条件,交易税金5%,则按公允价40万ⅹ5% = 2万借:应付账款—A公司500000累计摊销150000贷:无形资产350000营业外收入280000应交税费2000027、与A公司达成债务重组协议,用50万元产品抵付前欠货款,已知该项产品成本35万元,公允价值40万元,5%营业税,未提减值准备借:主营业务成本350000贷:库存商品350000借:应付账款500000贷:主营业务收入40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68000营业外收入3200028、某公司欠款351000元,用汽车抵债,原值28万元,已提折旧3万借:固定资产清理250000累计折旧30000贷:固定资产280000借:应付账款351000贷:固定资产清理250000营业外收入10100029、某公司全部存款冻结,下月无法支付到期的商业票据款58500元,本公司确认预计负债借:应付票据58500贷:预计负债5850030、计提长期借款利息5万元,该利息的支付期为09年6月30日借:财务费用50000贷:长期借款50000因为跨年度所以走长期借款科目,如果不跨年度则走应付利息科目31、按面值发行3年期债券一批,680万元款项全部存入银行借:银行存款6800000贷:应付债券—面值680000032、1月1日,甲公司开始建造车间,12月31日完工,1月1日借入专项借款2000万元,期限2年,利率6% ,为了满足生产经营需要,又借了800万元一般借款,3年期,利率10%,借款都是一次还本付息,1月1日到3月31日,所建车间发生支出(1月1500万元,2月600万元,3月500万元的资产支出金额,累计支出借款金额1500万元,2100万元,2600万元)甲公司按月计息,假设每月均为30天,且不考虑闲置借款的活期利息)要求:①分别计算1月,3月应予资本化或费用化的利息金额,②编制有关分录解:1月份专门借款资本化金额:=2000ⅹ6%ⅹ1/12 = 10万2月份专门借款资本化金额:=2000ⅹ6%ⅹ1/12 = 10万2月份一般借款资本化金额:=100ⅹ10%ⅹ1/12 = 0.833万3月份专门借款资本化金额:=2000ⅹ6%ⅹ1/12 = 10万3月份一般借款资本化金额:=500ⅹ10%ⅹ1/12 = 4.167万3月份一般借款费用化金额:=800ⅹ10% ⅹ1/12 –4.167 = 2 .5万1月份分录借:在建工程100000贷:长期借款1000003月份分录借:在建工程141670财务费用25000贷:长期借款166670 33、07年12月31日,甲公司经批准发行5年期一次还本分期付息的1000万债券,每年12月31日付息,票面年利率6% ,发行时市面利率5%,本金复利现值PV(5,5%,0.7835) 年金复利现值PA V(5,5%,4.3295)要求:①计算债券发行价②采用实际利率法编制该批债券各期利息费用解:发行价= 本金复利现值+年金复利现值=1000ⅹ0.7835+1000ⅹ6%ⅹ4.3295借:银行存款10432700贷:应付债券-债券面值10000000应付债券-利息调整432700溢价摊销08年12月31日借:财务费用521635应付债券-利息调整78365贷:应付利息600000到期借:应付债券-债券面值10000000应付利息600000贷:银行存款10600000 34、委托债券公司代理发行普通股股票100万份,按协议债券公司从发行收入中提取3%手续费,该股票每股面值为1月,发行价为3.5元/股解:发行总金额:3.5ⅹ1000000ⅹ(1–3%)= 3395000元借:银行存款3395000贷:股本1000000资本公积2395000 35、将本年度实现净利润590000元结转至利润分配账户,按本年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公积金,董事会决议用净利润的20%任意公积金,本年度分配普通股现金股利150000元,下年3月5日支付借:本年利润590000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590000借:利润分配—提取盈余公积177000—应付利润150000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59000—任意盈余公积118000应付股利150000支付股利借:应付股利150000贷:银行存款15000036、假设上题,盈余公积20%转增资本,增加资本40%,实收资本1900万元,借:盈余公积9600000贷:实收资本7600000 (1900万ⅹ40%)资本公积—资本溢价200000037、11月8日,甲公司向乙公司销售一批商品,价款45万,增值税76500,该批商品成本30万,折扣条件2/10,1/20,N/30,乙公司11月17日付款,2月20日,该批商品出现质量问题,乙公司要求退货,现今折扣不考虑增值税,要求编制有关分录借:应收账款—乙公司526500贷:主营业务收入45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76500借:主营业务成本300000贷:库存商品30000011月17日收到货款借:银行存款517500财务费用9000 45万×2%贷:应收账款5265002月20日退货借:主营业务收入450000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财务费用9000银行存款517500借:库存商品300000贷:主营业务成本30000038、收到出租设备租金5万存入银行借:银行存款50000贷:其他业务收入5000039、销售商品一批65000元,增值税17% ,商品货款在上个月预收30000,余款尚未结清借:预收账款76050贷:主营业务收入65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105040、用银行存款支付25000销售费用(广告费,运输费,摊位费)借:销售费用25000贷:银行存款2500041、第一年底购入一项设备并投入生产,原值25万,使用年限10年,无残值,企业用双倍余额递减法折旧,税法规定用直线法,年限10年要求:①分别用直线法,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第三年折旧额; ②计算第三年末该项设备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 ③如果税率5%,计算第三年末由该项设备引起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解:①直线法年折旧额=250000÷10=25000元第三年直线法折旧额25000元双倍余额递减法第一年折旧额250000×20%=50000元第二年折旧额(250000-50000)×20%=40000元第三年折旧额(250000-50000-40000)×20%=32000元③递延所得税资产=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税率=47000×25%=11750元42、08年税前利润100万,经查本年度核算收支中,确认购买国债利息收入15万元,支付罚金20万元去年年底投入一项设备,原值40万,本年度利润表折旧5万,按税法应列支折旧额8万公司所得税率25% ,年初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为零,无其他调整项目,要求:①计算年末固定资产账面价值,计税基础,暂时性差异,指出暂时性差异类型;②计算本年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③计算应纳所得税额和应交所得税;④08年1月至1月公司已预交所得税20万元,编制相关分录解:①固定资产账面价值=40万-5万=35万计税基础=40万-8万=32万暂时性差异35-32= 3万属应纳税暂时性差异②递延所得税负债 = 30000×25% = 7500元③应纳税所得额=100-15+20-3=102万元应纳所得税=102×25% =25.5万元所得税费用= 25.5+0.75=26.25万元④借:所得税 262500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255000递延所得税负债 7500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55000贷:银行存款 5500043、去年办公楼少计提折旧650元,经确定属于非重大会计差错借:管理费用—折旧 650贷:累计折旧 650如果属于重大会计差错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650贷:累计折旧 65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