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期末复习资料(语文)
高三期末复习语文试卷及答案

一、基础知识(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毒辣(tuó)青涩(sè)谦逊(xùn)B. 沉沦(lún)璀璨(cuǐcàn)挑剔(tiāo)C. 残羹剩饭(gēng)毛骨悚然(sǒng)轻歌曼舞(màn)D. 摇曳生姿(yáo)美轮美奂(huàn)瞬息万变(shùn)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不仅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也加深了对祖国的热爱。
B.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国的高铁技术已经领先世界,成为国家的骄傲。
C. 他的演讲生动形象,语言幽默风趣,赢得了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D. 为了提高成绩,他每天晚上熬夜学习,导致身体状况越来越差。
3.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星星像一双双明亮的眼睛,注视着人间。
B.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如同一个宝库,让人流连忘返。
C. 他的声音低沉,仿佛能够穿透灵魂。
D. 她的笑容如阳光般温暖,照亮了整个房间。
4. 下列词语中,属于近义词的一项是()A. 沉着与冷静B. 繁华与繁华C. 美丽与绚丽D. 欢乐与快乐5.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他一直坚持锻炼,从不间断。
”B. “我喜欢听音乐,尤其是古典音乐。
”C. “他一边吃饭,一边看电视。
”D. “我最近买了一本书,是关于历史的。
”二、阅读理解(每题5分,共25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阅读材料】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令人敬佩的人物。
他们用智慧和勇气,书写了辉煌的篇章。
今天,让我们来认识一位伟大的科学家——牛顿。
牛顿(1643-1727),英国物理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
他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提出了运动三大定律,对物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牛顿小时候就表现出对科学的浓厚兴趣。
他喜欢观察大自然,对天文现象充满好奇。
江苏省徐州市2022~2023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复习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江苏省徐州市2022~2023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复习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 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 小题,1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5 题。
材料一:微软小冰出版诗集给诸多领域带来新挑战,挑战之一就是将“作者是什么”的困惑再次带到文学理论面前,使之成为必须直面的问题。
小冰在某种程度上似乎验证了结构/ 后结构主义理论:作者不过是一个现代神话,他/ 她只是一种功能性的存在。
在文学批评中,一劳永逸的思维懈怠就是将文学的意义、价值与作者的生平、感情、心理和趣味关联起来,这就不再需要思考文学的复杂性、多样性。
作者作为文本的过去,并非文学价值的根源所在。
我们在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中就能发现,《俄狄浦斯王》的价值、意义、美感并非根源于那个叫索福克勒斯的作者,也并非根源于作者和解释者所处的历史时代,而是源自作品自身结构、语言和各种辅助手法。
文学面向未来,那里作者已死,文本的意义犹在。
即使在面向现实的写作中,作者的意义也是可疑的。
巴尔扎克被誉为最伟大的小说家,而他只不过是历史的书记。
文学就是记录现实、摹写现实,文学的意义就是现实的意义,巴尔扎克越过了他自己,越过了作者,将文学的意义与现实勾连起来。
作为书记员的作者,也就只剩下诚恳、忠实的美德。
罗兰·巴特借助巴尔扎克的《萨拉辛》宣布作者已死,这显然并非随机的选择。
恰恰是巴尔扎克这样的现实主义作家,而非那些前卫的现代与后现代作家证明了,“写作是中性、组合和间接的空间,我们的主体已经从中溜走;写作也是一个否定性的空间,那里以身体书写的确定身份开始,却又以所有身份的消失告终”。
读者、批评家只是在书本的符号交织物中寻找写作安放于其中又在其中被不断否定的意义。
作者作为文本意义的终极指定者,在书写的始发处就是存疑的。
回到文学的原始出发点,从来就不是回到作者动笔写下文本第一字符的时刻。
福柯在《作者是什么?》中恰如其分地举出了两个例证:马克思和弗洛伊德。
高三语文总复习资料集

高三语文总复习资料集古代诗歌鉴赏篇一、古代诗歌鉴赏备考应注意的几个方面1、学会利用已有的信息,如利用标题、注释、作者生平经历等因为标题一般能揭示诗的内容和情感(如《伤田家》,提示了诗的类别);注释、生平经历能揭示诗的背景,鉴赏诗歌若能做到“知人论世”,对诗歌的内涵和情感就一定会有更深入的了解。
如能有效地利用命题中的这些信息,对解读诗人的心境情感、作品的内涵意蕴是很有帮助的。
2、注意合理的鉴赏流程诗是由意象构成意境,再由意境体现诗情的。
意象是诗的基础,意境是诗的画面,诗情是诗的内涵。
鉴赏一首诗必须从意象着手分析意境,再由意境感悟诗情。
“意象→意境→诗情”是鉴赏古诗从局部到整体的合理流程,不可倒置。
可见,①诵读(考试时则是默读,)全诗——②(通过领悟语言)感受诗歌描绘的形象——③(通过联想和想象)理解形象和意境——④进而理解形象并与形象产生共鸣——⑤感悟、评价形象的审美价值(也即作品的主题、社会意义等)——⑥创造自己心中的新的形象,才是诗歌鉴赏的正确步骤。
总起来说就是,先明确写什么,再弄清怎么写,最后读懂为何而写。
以上是鉴赏诗歌的步骤及方法。
为了更直观、简明,列表如下:3、注意分析诗的表现手法古诗常用一些表现手法和修辞方法来表达情感、体现思想,如寓情于景、寓理于景、借景抒情等表现手法及比喻、夸张、拟人、对偶、借代、衬托、反衬等修辞方法,因此鉴赏古诗要注意分析诗中所用的表现手法及其作用。
4、掌握一些必要的典故与惯用意象古诗常用典,用典可收到言简意赅的奇特效果。
典故的复习要力避艰深难懂,但学生接触过的并且是非常熟悉的应掌握,如“武陵人”、“廉颇老矣”、“青衫司马”、“豆蔻词工”、“封狼居胥”等。
古诗中的一些惯用意象有特定的用法,如送别诗常用“柳”、“月”、“长亭”等意象,抒愁写恨常用“流水”、“春雨”、“春草”等意象,表现志向气节常用“菊”、“兰”等意象。
掌握典故含义,把握惯用意象,可以找准理解诗词的切入点。
【高三学习指导】高考语文复习重点资料

【高三学习指导】高考语文复习重点资料编者按:高考前的第一轮复习正在火热进行中,同学们要利用这些复习的时间强化学习,为大家整理了高考语文复习重点资料,在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时,给您最及时的帮助!(1)汉字书写正误判定精选例题:选出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 (B)A.涸泽而鱼锲而不舍濯濯童山沸反盈天B.桀骜锋利烟霏云敛司马青衫鄙夷不屑C.完壁归赵必恭必敬聚精会神泰然处之D.休戚相关迥乎不同昏昏噩噩鞠躬尽碎讲析:C.huì dāng líng jué dǐng,yì lǎn zhòng sān xiǎoD.hùi dāng líng jüé dǐng,yī lǎn zhòng shān xiǎo讲析:解答这类题型的基础是正确、熟练地掌握汉语拼音方案,尤其是有关拼写规则的规定。
作答时,先审查选项编排特点,以确立正确的思考方向。
纵看四个选项会发现,注音写法不全一致的是“会”“绝”“一”“山”四个字。
“会”的区别在标调位置,“绝”的区别在“ü”上两点应否省略,“一”区别在声调,“山”的区别在声母。
发现了这些区别,运用所学的拼音知识,选出正确答案就不困难了。
这类题,也可以用逐项审查的方法排除错项。
A项“yī”标调有误,“sān”声母用错,该项排除;B项“hùi”标调位置有误,该项排除;C项无误,判定为正确选项;再查D项验证:“hùi”标调位置有误,“ü”上的两点应省略,该项排除,证明C项正确。
课堂迁移训练:1.下列成语中拼音全对的一组是 ( )①觥筹交错gōng chóu juāo cuò②腾挪跌宕tèng nuó diē dàng③胜券在握shèng juàn zài wò④潜移默化qián yí muò huà⑤披荆斩棘pēi jīng zhǎn jí⑥悬崖绝壁xuán yiá jué bì⑦赏心悦目shǎng xīn yuè mù⑧望穿秋水wàng chuān qū shuǐA.①②⑦B.③⑤⑧C.②④⑥D.①③⑦2.选出拼音没有错误的一组( )A.斑驳(bān bó) 瑰丽(guī lì) 浸渍(jìn zì)B.倔强(juè jàng) 炽烈(chì liè) 檄文(xí wén)C.炮制(páo zhì) 拮据(jué jǖ) 酩酊(mǐng tǐng)D.绮丽(qǐ lì) 匍匐(pú fú) 琐屑(suǒ xiè)3.选出对下面语句注音正确的一项 ( )子女有赡养父母的义务A.zǐ nǔ yǒu shàn yǎng fù mǔ de yì wùB.zǐ nǚ yuǒ shàn yǎng fù mǔ dè yì wùC.zǐ nǚ yǒu shàn yǎng fù mǔ de yì wùD.zǐ nǔ yǒu shàn yǎng fù mǔ dè yì wù(3)汉字结构分类正误判定精选例题:选出结构相同的一组字( )A.森花舟晨突B.黯恙牧玷荟C.材颈管慈衷D.旗射载明颖讲析:所谓“结构”,有两个层次的含义。
高三语文复习: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含答案解析)

高三语文:语言基础运用一.语言文字应用(共12小题)1.(2019秋•东城区期末)语言基础应用阅读下面文字。
按要求回答问题。
①河到辰州与沅水汇流后,便略显浑浊,有出山泉水的意思,则三丈五丈的深潭皆清澈见底。
深潭为白日所映照,河底小小白石子,全看得()水中游鱼来去()在空气里。
两岸多高山,山中多可以造纸的细竹,迫人眼目。
②白河到辰州与沅水汇流后,因出山泉水的缘故,略显浑浊。
随舢舨逆流而上,也都清澈见底。
阳光铺满平静的水面,那些原本微不可见的白色石子和满是花纹的玛瑙石,仿佛触手可及。
两岸高山重重叠叠,山中可用作造纸的细竹,迎面而来,让人睁不开眼。
(1)依次填入文段①括号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A.明明白白浮B.清清楚楚漂C.明明白白漂D.清清楚楚浮(2)以上两段文字是对湘西同一风光的描写,你更喜欢哪一段?请从语言运用的角度说明理由。
2.(2019秋•西城区期末)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学习的过程中有没有捷径可走呢?(甲)这是许多初学者时常会提出的问题。
(乙)也是许多专家经常要思考的问题。
(丙),学的是什么,又是用的什么方法等等。
(丁),才能有比较靠谱的答案。
(1)将下面句子添加到上面一段文字中,最合适的位置是一定说有或没有,都不恰当。
A.甲B.乙C.丙D.丁(2)为了表意突出,有人在文段结尾补写了下面一句话。
但是这一补写的句子有语病,请找出语病并作修改一般而言,学习应该注重一点一滴积累;所有的学习者和初学者3.(2019秋•朝阳区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①②题。
【甲】春节在古代称为正旦、元日、元旦等,将农历正月初一称为春节是辛亥革命后才开始的。
【乙】从本质意义上说,春节根源于上古先民的时间感受与时间意识。
【丙】古人以天文、物候及人事活动等作为时间变化的重要参照,体现着农人的生活节律。
春节处在年度周期与四季循环的新旧交替时间关口,其节俗丰富、生动春节不仅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世界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的一部分,享受、保护、展示春节文化是中国人的责任与义务。
高三语文复习知识点

高三语文复习知识点(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高三语文复习知识点学海无涯苦作舟”。
高三高考语文复习专题《语言文字运用+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汇编(附答案解析)

高三高考语文复习专题《语言文字运用+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汇编(附答案解析)成语:①祸起萧墙:指祸乱从内部发生。
②炙手可热:形容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
③一衣带水:指虽有江河湖海相隔,但距离不远,不足以成为交往的阻碍。
④下车伊始:比喻带着工作任务刚到一个地方。
⑤开门见山: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直截了当谈本题,不拐弯抹角。
名句:①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②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③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④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陶渊明《桃花源记》)一、语言文字运用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面对中国老龄化程度逐步加深的困境,民政部副部长窦玉沛日前表示,应对老龄化,发展社会养老服务事业________。
②索尼和三星电子的热卖机型和价格差优势,导致日本国内市场的“羹”越分越小,手机市场的再规划也________。
③现任中国足协主席蔡振华抵达仁川次日就________地赶到中国女足与中华台北队小组赛的比赛现场。
A.迫在眉睫刻不容缓迫不及待B.刻不容缓迫在眉睫迫不及待C.迫不及待迫在眉睫刻不容缓D.刻不容缓迫不及待迫在眉睫解析:题目中涉及“刻不容缓”“迫在眉睫”和“迫不及待”三个词语。
刻不容缓:片刻也不允许拖延,形容形势紧迫。
迫在眉睫:比喻事情临近眼前,十分紧迫。
迫不及待:急迫得不能再等待。
答案:B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假如城市化过程中不注意城市之间的相互影响,不考虑污染物稀释扩散结构的话,这种雾霾天气在中国至少还会持续10~20年。
B.杨敬敏本赛季加盟新疆队后,他的场均得分已经飙升到了每场14.4分。
这样的数据已经让他晋升到了CBA一流锋卫摇摆人的行列。
C.不仅谷俊山收受贿赂,查抄的各种财物装了整整四卡车,而且染指二环黄金地段周边军队地产,拥有数十套房,每套面积都在170平方米左右。
2020届高三高考语文复习(共67张PPT)

引发出对宇宙、 春、江、花、月、夜的美景 人生的哲理思考
和无限感慨
第二 部分
从“白云一片去 悠悠”至最后
白云、扁舟、高楼、镜台、 表现游子、思妇
长飞的鸿雁、不眠的思妇、 的两地相望、相
漂泊的游子等组成了一个情 思之情
思更为浓郁的意境
中国古代诗歌 2 春江花月夜 课件 河北省鸡泽县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 高考语 文复习( 共67张 PPT)
中国古代诗歌 2 春江花月夜 课件 河北省鸡泽县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 高考语 文复习( 共67张 PPT)
栏目导航
中国古代诗歌 2 春江花月夜 课件 河北省鸡泽县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 高考语 文复习( 共67张 PPT)
[文脉梳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江畔月下的沉思 ②游子想家
栏目导航
[常识速览]
张若虚(生卒年不详),初唐诗人。开元初与贺知 章、张旭、包融号称“吴中四士”。曾任兖州兵曹。 他在诗风上厌恶六朝以来的空洞艳体,追求自由 豪放、富有理想的高远意境。张若虚一生仅留下 两首诗,也正因这仅有的两首诗,被称为“孤篇 横绝,竟为大家”。
主要作品有《春江花月夜》《代答闺梦还》。
中国古代诗歌 2 春江花月夜 课件 河北省鸡泽县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 高考语 文复习( 共67张 PPT)
栏目导航
中国古代诗歌 2 春江花月夜 课件 河北省鸡泽县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 高考语 文复习( 共67张 PPT)
探究 精研文本
中国古代诗歌 2 春江花月夜 课件 河北省鸡泽县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 高考语 文复习( 共67张 PPT)
2.纤((xqiiāànn))纤纤..尘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文言实词1202.文言虚词183.诗歌鉴赏练习高中语文文言文实词120例爱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爱好)3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爱惜,吝惜)4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爱惜,吝惜)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慕,欣赏)6古之遗爱也(恩惠)7爱而不见,搔首踯躅(隐蔽,躲藏)安1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2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
(安全)3然后得一夕安寝(安逸)4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安抚,抚慰)5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安置、安放)6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哪里)7衣食所安(养生)8既来之,则安之(使---安)被1禹,汤被之矣(蒙受,遭受)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表示被动)3将军身被坚执锐,(通\'披\'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4被发行吟泽畔(通“披”披散)5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被子)6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覆盖)倍,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背叛,违背)2五则攻之,倍则分之(一倍,加倍)3焉用亡邻以倍郑(增加)4每逢佳节倍思亲(越发、更加)本1凡植木之隆,其本欲舒,(草本的根或茎干)2盖亦反其本矣(根本。
基础)3本在冀州之南(本来,原来)4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钞录(版本,稿本)5是无难,别具本间章(臣子给皇帝的奏章或书信)6若止印三二本(量词,书册的计量单位)7此之谓失其本心(天赋的善心)8本未倒置(树根,树梢,引申为主次,先后等)9抑本其成败之迹(推究本源、考查)鄙1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边界地方)2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庸俗,浅陋,鄙俗)3鄙人不知忌讳。
(鄙人,复合词,自称的谦辞)4孔子鄙其小器(轻视)兵1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兵器,军械)2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士兵,军队)3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用兵策略,战略)4左右欲兵之(用兵器杀人)5赢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兵符,复合词,古代调兵用的凭证)病1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疾病)2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困苦,困乏)3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毛病,缺点)4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担心,忧虑)5夫粜,二十病农,九十病末(损害)6今人乃以俭相诟病(责备、羞辱)察1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仔细看,观察)2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详审)3虽不能察,必以情(了解,弄清楚)4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察察,洁白的样子)5明足以察秋毫之末(看清楚)6人至察则无鱼(精明)朝cháo1朝服衣冠(zhāo 早晨)2相如每朝时,常称病(朝见,朝拜)3强国请服,弱国入朝(朝见,朝拜)4于是入朝见威王(朝廷)5两朝开济老臣心(朝代)6期年不听朝(朝政)7坐南朝北(对、向)曾1曾不能毁山之一毛(用作加强语气,有时相当于\'连----都----\'或\'竟\'、竟然\')2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曾经)3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竟然)4是高、曾时为一户(与自己隔两代的亲属)5曾益其所不能(通\'增\',增加)乘chéng 1乘犊车,从吏卒(驾车,坐车,骑马)2因利乘便,宰割天下(趁着,凭借)3自京师乘风雪(冒着)4比至陈,车六七百乘,(shèng量词,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5乘鄂渚而反顾兮(登上)6以乘韦先,牛二十犒师(shèng四)诚1帝感其诚(真心真意)2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实在,的确)3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果真,如果)4帝感其诚(诚心,诚意)除1黎明即起,洒扫庭除(台阶)2为汉家除残去秽(清除,去掉)3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清除,去掉)4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整修,修理)5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拜官授职)6扶辇下除(门屏之间)辞1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言词,言语)2皆好辞而以赋见称(文词,文学)3动以朝廷为辞(藉口)4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推辞)5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告别,辞别)6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古代的一种文体)7大礼不辞小让(讲究,计较)8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辞令,应酬的言辞)9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辞谢,婉言道歉)10近者奉辞伐罪(命令)从1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跟随,随从)2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听从,顺从)3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向---学习)4樊哙从良坐(依傍)5从此道至吾军(由,自)6弟走从军阿姨死(参与)7其从如云(随从的人)8欲不可从(放纵)9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zòng次于最亲的亲属,堂房亲属)10合从缔交,相与为一(通\'纵\'。
东西为横,南北为纵。
合纵:战国时期六国联合反对秦国策略)11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从事,官名)12可以便宜从事,何必禀我(办事)13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从容,舒缓,不急迫)殆1知彼知已,百战不殆(危险)2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近于,几乎)3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大概,恐怕)4思而不学则殆(精神疲倦而无所得)当1木兰当户织(对着,面对)2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抵,相抵)3有大石当中流(阻挡,抵挡)4北邀当国者相见(执掌,主持)5念窦娥葫芦提当罪愆(承担)6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应当,应该)7将献公堂,惴惴恐不当意(恰当,适合,合宜)8犯法当死(判处,判罪)9有狼当道,人立而啼(阻,拦)10一夫当关,万人莫开(占据、把守)11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值,在,正在)12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必然,必定、一定)道1怀其璧,从径道亡(路,道路)2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取道)3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理,规律)4于是废先王之道(主张,思想,学说)5伐无道,诛暴秦(道义)6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说,谈论)7臣之所好者,道也(道理、规律)8道不同,不相为谋(意向)9闻操已向荆州晨夜兼道(走路、赶路)10故园谁道有书来(料想)11道之以政(通导、引导)12道义:道德和正义得1所得表众亦极七八万耳(得到,获得,与“失”相对)2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心得,收获)3未得与项羽相见(能够)4吾得兄事之(应该)5所识穷乏者我欤(通“德”感恩)6得无教我猎虫所耶(得无:莫非,岂不是)7意气扬扬,甚自得也(得意)8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具备)9某亦守法,与公甚相得(融洽)10此言得之(对、合适)度1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量,计算)2度我至军中,公乃入(推测,估计)3度义而后动(考虑)4乃曰\'吾忘持度\'(尺寸,尺码)5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限度,法度)6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制度,法度)7一夜飞度镜湖月(通\'渡\'渡过,越过)8常有大度。
(度量)9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常态)10崔九堂前几度闻(量词、次、回、个)11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谱曲)12春风不度玉门关(过)13三言两语,把一个人度了去了(度引,指度人离俗出生死)非1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不,没有)2而墨子非之(责怪,反对)3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不是)4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除非,除了)5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非常:意外的变故)6觉今是而昨非(不对的,错误的)复1昭王南征而不复(返回。
回来)2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恢复)3明年复攻赵,杀二万人(再,又)4山重水复疑无路(重复)5王辞而不复(回答)6有北面复匈奴之志。
(报复)7沛幸得复,丰未得复。
(免除赋税徭役)8复之以掌,虚若无物。
(通\'覆\',遮盖,盖上)9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复算,追究)负1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背东西,以背载物)2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担负,使……承担)3秦贪,负其强,(依仗,凭借)4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对不起,辜负)5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违背,背弃)6不知彼而知已,一胜一负(失败)7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覆盖)8通家尚负责。
(亏欠,拖受,责通“债”)盖1日初出大如车盖(遮阳避雨的用具)2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器物上的盖子)3覆盖周密无际(遮盖)4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压倒,胜过)5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大概,大约)6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屈原列传》(连接上文,表示原因)7盖钟子期死,伯乐终身不复鼓琴(发语词,不译)8盖亦反其本矣(通\'盍\',何不)9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肯定判断、原来是)故1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事,事故)2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旧,与\'新\'相对)3暮去朝来颜色故(衰老)4累官故不失州郡也(仍然)5君安与项伯有故(老朋友,引申为交情)6既克,公问其故(原因,缘故)7故遣将守关者(故意,特意)8此物故非西产(原来,本来)9故臣复取璧(所以,因此)10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故事:旧事,前例)11病故,物故(死亡)固1江山险固,沃野万里(坚固)8秦孝公据崤函之固(险要的地势)2固请,召有司案图(坚持,坚决)3独夫之心,日益骄固(顽固,固执)4至于颠覆,理固宜然(本来,原来)5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表示让步,固然,诚然)6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安定)7秦数败赵军,赵军固壁不战(坚守、安定)顾1赢得仓皇北顾(回头看;回头)2顾野有麦场(看)3三顾臣于草庐之中(探问,拜访)4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顾惜,顾念)5大行不顾细谨(考虑)6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但是)7顾玩:仔细端详8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不知计所出耳(表轻微转折)9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反而,难道)国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国家,国家的)2六国破灭,非兵不利(诸侯国)3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国都,京城)4逝将去女,适彼乐国(地区,地域)5等死,死国可乎(国事)过1雷霆乍惊,宫车过也。
《阿房宫赋》(经过,通过)2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超过)3一出门,裘马过世家焉(胜过)4以其境过清(过分,过于)5则知明而行无过矣(错误,过失)6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责备)7今公子故过之(访问)8一日,大母过余曰(到,到来)何1却看妻子愁何在(哪里,代词)2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什么,代词)3又何间焉(怎么,为什么,状语)4今日之事何如(何如:怎样,怎么样)5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奈何:怎么办,奈---何:对---怎么办)6如太行王屋何(如--何:把---怎么办)7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多么)8何蓑何笠(hè背、扛)恨1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遗憾,不满意)2此恨绵绵无决期(怨恨)3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感到遗憾)4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