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智能服装概述
科普:何为智能服装

麦考林/M18/简介正所谓“衣食住行”,作为居于人类本能社会活动之首的“衣”,现在远不止“包裹身躯”那么简单了,亦不只是款式的美观与得体,更是讲究穿着的舒适和个性的表达。
作为“日不落”的服装行业,有着先天的广阔市场,商家岂能放过这一掘金的“大桶”。
人们无需把Mp3、个人计算机,或者空调装在口袋或者扛在肩上,只需把它们“穿”在身上,一身轻松。
一些知名服装公司、计算器业巨头、电器生产商,比如IBM、利瓦伊斯、飞利浦、耐克等,已经纷纷开始研发计算机控制的“智能服饰”。
这种服饰兼具时髦的设计和超强的功能性,十分符合服装业目标消费者的未来需求,这些消费者包括专业人士、年轻族群和运动爱好的人士等等。
美国Sensatex公司计划推出一款运动T恤,它可以监视心率、体温、呼吸以及消耗了多少卡路里的热量。
这种T恤可以在穿衣人心脏病发作或虚脱时及时报警,从而降低突发性死亡的概率。
该公司推出的第一种智能服装外表看来就像一件柔软的罗纹棉针织衫,但实际上导电纤维与棉纤维交织在一起,可以从嵌入式传感器中接收数据,传输到一个信用卡大小的特别接收器当中。
这个接收器置于腰间,可以存储信息,然后显示到移动电话、家庭个人电脑或手腕监视器上,用于监视穿衣人重要的生命特征,及时发出报警信号。
另外,Sensatex公司还计划设计在衣领里安装一个全球定位系统接收器的服装,儿童或老年性痴呆病人穿上后,如果不慎走失可以被轻易找到。
还有一款供婴儿穿着的特制睡衣,在婴儿出现呼吸停顿等情况时会发出警报。
背景电子业和计算器产业兴起一种新潮流——设计出能与衣服“融为一体”的高科技产品。
有媒体大胆预言,在不久的将来,数码产品与衣服的界限会越来越模糊,未来的电子产品能完美地“隐藏”在服装里;而未来的服装则变身为一台能“穿”在身上的计算机。
服装是现代科技进步的载体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经济扑面而来,知识经济的支柱是高新技术和信息技术,这个特征将影响和决定21世纪的服装行业。
智能服饰,科技融入生活

智能服饰:科技融入生活的崭新篇章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智能化的趋势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如今,我们即将见证一个全新的领域——智能服饰的诞生,它将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将科技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
智能服饰,顾名思义,是一种装备有各种传感器、微处理器、无线通信设备等智能组件的衣物。
这些智能组件能够实时收集穿戴者的身体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进而为穿戴者提供个性化的反馈和建议。
通过这种方式,智能服饰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体状态,提升运动表现,改善睡眠质量,甚至在紧急情况下提供预警。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智能服饰在运动健身方面的应用。
许多智能运动服饰能够实时监测穿戴者的心率、呼吸频率、步数、热量消耗等数据。
这些数据不仅可以提供给穿戴者自我评估运动效果,还可以通过无线传输到手机APP或智能手表上,让穿戴者可以在移动设备上实时查看和分析数据。
更为先进的产品甚至可以通过生物力学分析,提供个性化的运动建议,帮助穿戴者更好地提高运动效果。
除了运动健身,智能服饰在睡眠领域也大有可为。
许多智能睡衣采用高科技材料制成,能够实时监测穿戴者的睡眠质量、呼吸频率、翻身次数等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睡眠习惯,进而改善睡眠质量。
同时,智能睡衣的温控功能可以根据环境温度自动调节舒适度,帮助人们更好地入睡。
此外,智能服饰还具备健康监测功能。
一些智能内衣能够监测穿戴者的血压、心率等重要生理指标,并通过无线传输将这些数据传输到手机APP或智能手表上。
这对于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和需要长期监测健康状况的人来说,无疑是一个福音。
除了以上提到的功能,智能服饰还具有许多其他的应用场景。
例如,智能泳衣可以通过传感器监测游泳者的划水深度、速度、疲劳程度等数据,帮助游泳教练和运动员更好地评估游泳表现和调整训练计划。
智能外套可以通过温度调节和防水防风等功能,为户外探险者提供全面的保护。
总的来说,智能服饰的出现将极大地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便捷、舒适和健康。
智能时装穿搭系统研究及设计

智能時裝穿搭系統研究及設計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穿着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不仅需要服装具有一定的美观度和舒适度,还需要配备一定的智能交互功能,来满足人们对于功能性和科技感的需求。
因此,智能时装穿搭系统成为一种热门的研究方向,并在时尚界迅速崛起。
一、智能时装穿搭系统的定义和分类智能时装穿搭系统是指一种通过技术手段来优化穿搭体验的智能穿戴设备。
主要包括着装合理性分析、着装美观度评估、天气预警等个性化穿搭服务和一些新颖的交互方式。
智能时装穿搭系统可以分为便携式和穿戴式两种类型。
便携式的主要优势在于其灵活性和便捷性,可以更加精准地对人体的数据进行采集与分析。
而穿戴式的主要优势在于它能够更好地融合到人们的日常穿搭中,一些功能也可以通过语音或手势控制来实现。
二、智能时装穿搭系统的技术架构智能时装穿搭具有复杂的技术架构,主要包括数据采集、穿搭分类、时尚推荐、数据存储、交互和分析等模块。
数据采集模块是智能时装穿搭系统的基础,其可以通过传感器来获得穿戴者的身体信息,比如身高、体型等等。
在这之后,穿搭分类就会根据采集到的数据,并根据时尚趋势以及穿戴者的个人喜好,为穿戴者推荐最合适的装扮。
这个过程主要依靠机器学习算法和大数据分析,通过对海量的穿搭数据进行建模、训练和优化,来提高系统的推荐准确率。
此外,时尚推荐模块还可以结合当地天气情况,为穿戴者提供天气提示服务,从而帮助他们做出更加合适的穿搭选择。
三、智能时装穿搭系统的发展前景智能时装穿搭系统已经成为时尚界的新宠儿,并且具有极广阔的应用前景。
首先,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时尚的追求,对于智能穿戴设备的需求会越来越强。
此外,智能时装穿搭系统可以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个性化,贴近生活和工作的穿搭建议,从而提高用户的体验感,增加其忠诚度的同时也可以为时尚品牌提供更多的品牌粘性。
另外,在一些场合下,比如舞台表演、主持人等,智能穿戴设备也可以作为一种特别的装饰,更加衬托出主体的特色和风格。
基于微电子技术的智能衣服设计与开发研究

基于微电子技术的智能衣服设计与开发研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化的生活方式已经逐渐被大家所接受。
在这个大环境下,穿戴品也不再局限于纯粹的装饰品,而是被赋予了更多的功能性。
针对这种情况,微电子技术的应用也逐渐被引入智能衣服的设计与开发中。
这篇文章将讨论基于微电子技术的智能衣服设计与开发研究。
一、智能衣服的基本功能智能衣服作为一种结合了传感器、智能芯片、可穿戴设备和纺织品等多种技术的产品,其基本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传感检测功能:能够感知人体的各种生理/环境指标,如体温、心率、血氧、呼吸等,同时也能够感知周围的环境,如温度、湿度、气压等。
2.智能化信息处理功能:通过内置的芯片对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从而得到相应的测试结果和提醒信息。
比如当体温过高或者心率过快时,就能发出提醒信息提醒用户。
3.通讯功能:智能衣服也能与外界进行通信,如和手机、智能手表、云端等设备相连接,提供更加便捷的信息交互方式。
4.生活辅助功能:智能衣服还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提供生活补助功能,如导航、音乐播放、身份识别、支付等。
二、智能衣服的设计与开发针对智能衣服的基本功能,其设计与开发需要针对不同的场景来进行,如户外运动、医疗护理、安全保障和智能生活等。
下面将针对不同场景介绍相应的设计与开发思路。
1.户外运动对于需要运动的人来说,智能衣服可以提供多种功能,如身体数据监测、路线规划、天气预报、音乐播放和紧急救援等。
设计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选用合适的传感器:如自身体温、心率、血氧等生理指标的传感器;同时也需要湿度传感器、气压传感器等环境传感器。
(2)数据传输问题:需要选用高效、快速和稳定的无线通讯方式,如蓝牙、Wifi、4G等传输方式,从而保证传感器数据能够实时地传输到云端或用户的手机、手表等设备上。
(3)人性化的设计:需要考虑到运动中的各种要素,如汗水、磨损等因素对智能衣服的影响,选择合适的纺织材料和加工工艺。
时尚界的创新先锋可穿戴技术的服饰设计

时尚界的创新先锋可穿戴技术的服饰设计时尚界的创新先锋——可穿戴技术的服饰设计时尚界一直以来都是创新的先锋,不断推陈出新,引领着服装设计的潮流。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可穿戴技术逐渐成为时尚界的新宠,为服饰设计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本文将介绍可穿戴技术在时尚界的应用,以及其对服饰设计的影响。
一、可穿戴技术的概念与分类可穿戴技术是指将电子设备或传感器集成进日常穿戴物品中,使其具备交互、传感和通信的功能,为人们提供个性化和智能化的体验。
根据其应用范围和功能特点,可以将可穿戴技术分为以下几类:1. 智能手表和智能手环:智能手表和智能手环是可穿戴技术中应用最广泛的两种产品形态。
它们不仅可以提供实时的时间和日期信息,还能实现心率监测、运动记录、电话通知等各种功能,方便用户随时掌握个人健康和生活信息。
2. 智能眼镜:智能眼镜是近年来可穿戴技术中备受关注的产品之一。
它通过将显示屏或投影设备嵌入眼镜中,实现信息显示、导航、拍照录像等功能,为用户提供全新的视觉体验。
3. 智能服装:智能服装是将传感器和电子设备融入到服装中,使其具备监测身体状况、调整温度、改变颜色等功能。
智能服装不仅可以提升穿着者的舒适度,还能根据环境和个人需求调整服装的功能和外观,实现个性化的穿着体验。
二、可穿戴技术在时尚界的应用随着可穿戴技术的快速发展,它在时尚界的应用也日益广泛。
各大时尚品牌纷纷推出结合可穿戴技术的服装产品,为消费者带来全新的时尚体验。
1. 智能服饰设计:时尚界的设计师们开始将传感器、LED灯、发光织物等材料应用于服装设计中,制作出具有创新性和科技感的时装作品。
这些智能服饰可以通过手机App或遥控器调整颜色、光效,实现服装的个性化和互动性。
2. 智能配饰设计:除了服装,可穿戴技术还广泛应用于配饰设计中。
例如,智能手链、智能项链等配饰产品不仅可以增添时尚感,还可以监测健康数据、提醒日程安排等。
3. 时尚与功能的结合:时尚界的设计师们意识到,可穿戴技术不仅要满足功能性需求,还要具备艺术性和审美性。
智能温度调节服装使用说明书

智能温度调节服装使用说明书尊敬的用户:感谢您购买我们的智能温度调节服装!为了让您更好地使用这款产品,我们特别编写了本使用说明书,以帮助您正确操作和享受其功能。
请仔细阅读以下内容,并按照说明操作,以确保您能充分体验到智能温度调节服装的优势。
1. 产品概述智能温度调节服装是一种基于先进技术的创新产品,它采用了智能调温系统,能够根据环境温度自动调节服装内部的温度,以保持您的舒适感。
它适用于各种场合,如户外运动、办公、休闲等,为您提供温暖和舒适的穿着体验。
2. 使用方法2.1 充电在初次使用前,您需要确保智能温度调节服装充满电。
插入充电器适配器并将其连接至服装上的充电接口。
待指示灯亮起并显示充电完成后,即可拔下充电器适配器。
2.2 开关与调节智能温度调节服装的开关位于服装的侧边或胸前位置,通过按下开关,您可以开启或关闭服装的智能调温功能。
同时,您可以通过长按开关来调节温度档位,通常为低温、中温和高温。
灯光指示会随着档位的调节而亮起相应颜色。
2.3 穿着与保养在开始穿着智能温度调节服装之前,确保它处于关闭状态。
穿戴时,请注意服装的尺寸与你的体形相符,以确保穿着舒适。
同时,我们推荐手洗或干洗服装,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
3. 使用注意事项为了确保您的安全和产品的长期使用,请遵守以下注意事项:3.1 防水保护智能温度调节服装可以在轻度防水的情况下使用,但请注意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雨水中或大量水分的浸泡。
禁止用湿手触摸开关或拔插充电器。
3.2 温度调节功能禁用当发生以下情况时,请不要使用智能温度调节功能:服装表面受损,存在裂纹或破损;发生过短路事件;电池电量低于警示线。
3.3 电池维护与更换为了确保智能温度调节服装的正常使用,我们建议您定期充电并保持电池处于良好状态。
如需更换电池,请参考我们的售后服务或联系客服获取指导。
4. 常见问题解答在使用智能温度调节服装的过程中,您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以下是一些常见问题的解答:4.1 为什么服装无法开启?请确认电池电量是否充足,是否正确连接充电器适配器进行充电。
AI在智能服装中的应用

AI在智能服装中的应用智能服装是指通过集成各种传感器、芯片和智能算法,使服装能够获取、分析和应用与穿着者有关的数据,并提供相应的功能和服务。
而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作为一种智能算法的代表,已经在智能服装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探讨AI在智能服装中的应用及其对穿着者生活的影响。
一、智能健康监测智能服装可以配备心率传感器、睡眠质量检测器、体温监测器等传感器,通过测量和分析穿着者的生理数据,帮助人们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
AI技术可以对这些数据进行智能分析,并给出预警或建议,提醒穿着者注意身体健康。
比如,在高温环境下工作的工人可以佩戴智能服装,当体温超过安全范围时,AI系统会自动发出警报,提醒工人及时休息和降温。
二、智能运动辅助AI在智能服装中的应用还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进行运动锻炼。
智能运动服装可以通过内置的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和计步器等设备,实时监测穿着者的运动状态和姿势,并将数据传输到AI算法中进行分析。
AI系统可以根据这些数据,给出针对性的运动指导,比如提醒穿着者姿势不正确或运动过度,从而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
三、智能环境适应智能服装中的AI技术还可以实现智能环境适应。
例如,通过搭载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等设备,智能服装可以实时感知环境温度和湿度的变化,并根据穿着者的需求,自动调节服装的温度和湿度。
这将为人们提供更加舒适的穿着体验,无论是在炎热的夏季还是干燥的冬季,都能够享受到宜人的温度和湿度。
四、个性化定制AI在智能服装中的应用还具有个性化定制的潜力。
AI技术可以通过对穿着者身体数据、购物偏好等信息的分析,提供个性化的服装设计和购物建议。
穿着者只需提供自身身高、体重等基本信息,AI系统就能根据个人需求和时尚趋势,为其设计定制服装。
这不仅满足了人们对独特和个性化的追求,还提供了更好的购物体验。
五、智能安防与隐私保护智能服装中的AI应用也有助于提升安全性和隐私保护。
智能服装市场分析报告

智能服装市场分析报告1.引言1.1 概述智能服装是指集成了各种智能技术的服装,可以实现智能化功能,如监测身体健康状况、提供运动数据分析、实时定位等。
随着人们对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关注不断增加,智能服装市场正在迅速发展。
本文将对智能服装市场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现状、发展趋势、应用领域以及市场前景、挑战和机遇,以期为相关行业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建议。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文章结构部分将主要介绍本报告的整体框架和布局,包括各个章节的主题和内容概要。
首先,我们将对智能服装市场现状进行全面的分析,包括市场规模、市场竞争格局、主要品牌和产品特点等方面的内容。
接着,我们将深入探讨智能服装的发展趋势,包括技术创新、消费需求、产业链整合等方面的内容。
最后,我们将重点关注智能服装的应用领域,包括运动健康、时尚美容、医疗保健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对这三个方面的分析,我们将为读者提供全面深入的智能服装市场报告,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行业现状、未来趋势和发展机遇。
1.3 目的:本报告的目的在于对智能服装市场进行全面分析,包括市场现状、发展趋势、应用领域、前景分析以及智能服装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通过对市场进行深入了解,我们可以为相关行业提供可靠的参考和决策依据,同时也可以帮助企业制定更加有效的市场策略和产品规划。
我们希望通过本报告的撰写,能够为智能服装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益的信息和见解,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1.4 总结:智能服装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其在未来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空间。
通过对现状、发展趋势和应用领域的分析,可以看出智能服装在健康监测、运动健身、时尚潮流等领域都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然而,智能服装在技术、成本、用户隐私等方面仍面临着挑战,但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机遇。
未来智能服装将会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更多的便利和乐趣。
我们对智能服装市场充满信心,期待着其更加美好的未来。
2.正文2.1 智能服装市场现状:智能服装市场目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消费者对健康与生活方式的关注增加,智能服装的需求在不断增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子智能纺织品的概述摘要:先进的纺织技术,计算机工程和材料科学促进了新型功能纺织品的发展。
服装设计师把电线和光导纤维加入传统纺织品中,使衣服可以在黑暗中发光或者发热保暖。
同时,电子工程师把导线和传感器植入衣服中,用来记录使用者的行踪和对外界环境刺激的反应。
文章介绍了电子智能纺织品的概念及发展阶段,对其在医疗、娱乐、体育、军事等方面的应用做了简单介绍,并探索目前电子智能纺织品在基础研究和产业研究方面的局限性,最后对电子智能纺织品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思考。
关键字智能纺织品发展应用前言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作为与人类密切相关的纺织品已不仅仅只具有御寒、保暖和视觉美观的功能,人们对纺织品的功能性、智能性有了更高的要求。
纺织品正朝着多功能化、智能化、电子化方向发展,同时也扩大了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智能纺织品则是纺织领域和纺织品设计领域的研究热点。
电子智能纺织品作为智能纺织品的一种,是电子技术与现代纺织技术融合的新型智能纺织品[1]。
近几年来,国外许多纺织研发机构开始致力于电子信息智能纺织品的研发,美国、日本、欧洲和比利时等一些国家在这方面的研究已处于领先地位,他们现已开发的大多电子信息智能纺织品,将柔性电子元件植入纺织品内部,传感器、柔性纺织开关、柔性电子线路板、导电纱线等与纺织品融为一体。
然而,电子智能纺织品目前基本停留在产品开发阶段,电子智能纺织品的理论研究也尚未形成体系。
探索电子智能纺织品在基础研究和产业研究方面的局限性,最终提出电子智能服装的发展方向,其研究结果对今后的理论研究或产品开发起到重要作用[2]。
1.电子智能纺织品的概念及发展阶段1.1 电子智能纺织品的概念电子智能纺织品是智能纺织品中比较特殊的一类纺织品,它不只是电子组件及电子电路与纺织品结合,而是基于电子技术,将传感、通讯、人工智能等高科技手段应用于纺织技术上而开发出的新型纺织品,它是把电子组件及电子电路以纺织品形态呈现,导电性纱线可用来传输电流及讯号,而导电性织物可作为电容器、传感器、加热器等。
它可以收集机密信息、监控重要的统计数据,并把这些信息通过无线远程输手段作进一步处理[3]。
1.2电子智能纺织品的发展阶段最早的电子智能纺织品采用的是传统的面料和一些普通的电子元件,如传感器、电阻、二极管、芯片等通过对面料和服装结构的设计把电子元件附加在纺织品或服装上。
1997年,飞利浦公司和Levi公司成功地创造出世界上第一套可穿戴电子智能服装,此套智能服装包含了娱乐(诸如音乐)以及通信(诸如移动电话)的功能,但这套服装不可以折叠、也不可以洗涤。
此外,在制作上基本只能以手工操作的方式进行,不便于大规模商业化生产,导致这类服装成本高昂。
由于传统的电子元件如刚性印刷电路植入服装内会造成不舒适感,电路不能随着织物一起变形。
另外,在不移除电子元件的情况下也无法方便地对衣物进行清洁。
因此近年来科学家尝试将电路植入织物中,使其能像织物一样产生形变,甚至可清洗,这样也具备了很高的集成度。
随之,电子智能纺织品的发展迈向了第二个阶段。
把传感器、处理器、存储器等电子元件微化,将其与纤维结合,制作成特种纤维,如导电纤维等,再用这些特种纤维编织成面料,制作成服装。
通过这种方式做成的服装,根据使用目的的不同,可以在纤维中加入不同的电子元件,从而使服装具有了不同的功能。
把具有传导性的光纤与一般纤维交织,变成了具有感应装置的布料,通过这种方法可制成轻柔型感应装置或开关,服装的可穿性就大大提高。
2002年,德国半导体设备制造商Infineon Technologies公司在日本发布了可穿戴的“MP3播放夹克”。
这种MP3播放夹克采用了可穿戴电子技术,将微电子芯片植入衣服纤维之中。
2005年,德国半导体设备制造商Infineon Technologies公司改进了“MP3外衣”设计,MP3外套的左手前臂袖子多了一排“纺织键盘”,由电线连接的导电织品做成[4]。
2010年,英国Eleksen与Spyder公司一起开始销售带有ElekTex电子织物嵌人物的运动服,ElekTex保持了传统织物的性能,例如材料可以揉软、扭折和擦洗。
普通的导电材料与服装材料织成的电子智能织品磨损很快,易脆,穿在身上不舒服。
因此ProeTEX项目以创新的方式把自然纤维和纳米技术生产的纤维结合在一起,制成的服装柔软且电流传导率大大提高。
虽然目前传导性纤维、纳米技术的发展已经使电子智能纺织品在纺织品的质地、外观以及穿着舒适性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是在电子智能纺织品成为电子产品与服装领域的消费主流之前,仍需克服很多问题,如灵活性、使用寿命、可洗性与稳定性,而成本也是重要的因素之一 [5]。
2.电子智能纺织品的应用随着人们对电子智能纺织品研究的深入,各种功能的产品已经被研发出来并且应用到生活中的各个领域,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2.1 医用电子智能纺织品Taccini.N 等人研究出了一种用于心肺疾病监测的智能内衣,这种内衣包含三个压阻织物传感器,通过无线蓝牙技术把电信号传给相应监测的家人或医生,就可以得出病人的健康状况;美国太空总署艾姆斯研究中心研发出利用铜与氧化铜导线紧密交织织物,并且在这种面料的每个交织结合点上放置了纳米的铂金薄膜,从而形成抗阻存储电路。
将纺织品与纳米电子技术结合从而形成电子纺织品,可以监测老年人或在恶劣环境中工作人员的生命信号,如呼吸、血压、脉搏、体温等数据,然后通过传感器技术将这些数据传送给医务工作者;Coyle等人利用聚吡咯开发出了一种织物弯曲传感器的手套,通过利用手指弯曲到手指伸直这一过程显示器图像的变化,我们可以用来评估人们身体各关节的运动,并且可以利用这种技术评估中风后身体肌肉的恢复情况,通过这种监测关节的弯曲的方式有望用于自动评定病人身体恢复情况。
瑞士一家公司研制的防止老年人摔倒的防撞服装及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州VivoMet rics健康信息与监测公司研制的几乎可以监测30多种生理变化的救生衬衫以及预防婴儿猝死综合症生命衣的开发以及其它一些医用保健电子智能纺织品的开发,如下图(1),极大地提高了人们对疾病的监测[6]。
图1智能服装(预防老人跌倒)2.2 娱乐用电子智能纺织品Sunwoo等人利用FSB技术成功研究出了一种智能连帽外套,这种外套通过导电纱线把帽子和外套连接,内部由导电纱线缝上两个芯片,它们分别是光/感器和MP3播放器软件,当穿着者穿上连帽外套时,MP3播放器就会播放音乐,当脱下时,音乐就会停止,并且音乐音量会随着周围环境的亮度变化而变化。
当穿着者在比较暗的环境中时,音乐音量会自动减小,当穿着者从黑暗环境中走出来时,音乐音量又会恢复正常;香港理工大学利用聚吡咯涂层织物传感器开发出了一种跳舞衣,可以监测人肘部和膝部的传感器放在跳舞衣的肘部和膝部,当跳舞者动作变化时,传出的变化信号就会使相应连接电脑的音响传出相应的音乐。
2.3 体育用电子智能纺织品随着竞技比赛的增多以及人们对自身的重视,对体育用电子能纺织品的研究也逐渐增多。
Shirley Coyle等人研究出了一种测试人运动时呼吸速率的传感器,它是把导电的聚吡咯涂在改性的海绵上,或用碳处理后制成传感器通过、导电纱线与处理器连接,并通过无线传输系统传到电脑上,进行分析判断。
这种传感器可以很好地反馈运动员的的训练耐力及训练效果,建议继续用同种方式训练还是改变训练方式以及是否适合继续训练。
通过利用这种传感器改善呼吸方式对身体健康特别是压力过大者都是很有帮助的。
澳大利亚一个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可导电的聚合物传感器研究出了一种智能胸衣,这种智能胸衣可以监测人胸部的运动,根据胸部运动情况来自行调节背带的松紧以及罩杯的软硬情况,从而把胸衣调节到运动时的最舒适状态,这对喜爱运动的女性尤其是女性运动员都是相当有利的。
拉普兰大学与一些机构合作,开发了一种包括罗盘、加速度计和全球定位系统(GPS)等传感器的滑雪运动服装。
它可提供穿着者的运动情况、健康信息及位置。
如果穿着者不幸出现意外状况,它们会即时向监测穿着者情况的办公室发送其所在位置坐标和生理数据的信息,以便及时救援。
2.4 军事用电子智能纺织品电子智能纺织品应用最广泛的领域除了医疗领域就是军事领域。
美国佐治亚州理工学院将塑料光纤植入衬衣,制成了一种智能衬衫,它可以协助医务工作者监测士兵的各项生理指标以便了解他们的身体情况,在战争中,如果穿着者被子弹击中以致T恤出现破洞,T恤中的光信号便不能传至另一端,于是监测士兵状况的医务人员就会监测到已经受伤的士兵,并会通过了解周围情况及时安排救援;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的研究人员设计出了一种声阵织物带,它可被装配在降落伞、帐篷或伪装网上并通过内置的麦克风接收处理数据,并可将结果传输到外界或相应系统,这种织物带用于对军用车辆及坦克移动的侦查。
嵌有生化、超微感应器的智能化作战服具有很多特殊功能,士兵的多项身体机能如血压、心率、体温等都可以通过它监测到,并可辨别止血位置然后自行止血,同时还能抵御火焰、化学试剂及其它战场灾难的侵害。
我国对智能作战服也进行了深入研究,如在作战服中嵌生化传感器用以监测士兵的心率、血压和体表温度等生命体征,甚至可通过嵌入超微感应器辨别伤者体表的出血部位,并在作战服中植入微电脑,结合远程控制技术使该部位周围的军服收缩,起到止血的功能;智能降落伞在跳伞士兵失去控制能力时能够自动打开,并根据所检测到的空中和地面具体情况改变飞行方向和速度等等。
近日,欧洲航天局(ESA)与丹麦智能纺织品专业开发商Ohmatex公司签署了一份协议,将共同开发和测试一种智能袜子装置,以描绘大腿肌肉的代谢活动。
该项目旨在开发一种特殊的袜子,即将近红外传感器和基于纺织品的EMG (肌电)电极进行集成,EMG传感器可通过织袜机或针织横机与袜子进行结合,而近红外传感器NTE可能被塑于袜子上。
Ohmatex公司将利用其丰富的纺织传感器开发经验评估找出最佳的开发方案。
如果开发成功,将有助于监测和维护执行探月等航天任务的航天飞行员的健康,减少其肌肉受损的可能[8]。
3.电子智能纺织品的局限性电子智能纺织品要投入到大规模生产中,仍需解决许多技术难题,需要在以下方面重点突破。
需制定出统一而又为学术界公认的电子智能智能纺织品定义和划分标准。
电子智能服装发展仍需在其灵活性、使用寿命、可洗性与稳定性、成本等方面增强科技力量研究,这也是其产业化和市场接受程度高低的关键所在。
电子元件和纺织品的连接技术仍是难点。
目前国内外开发的电子智能纺织品在人体穿着或工程应用方面离传统纺织品还有一定的差距,包括舒适性能、美学性能、质地等。
今后的研究应在织造理论学和电子元件组装技术上突破,将两种产品有机融合,使得电子智能纺织品更加满足人们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