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生物第一轮课后限时自测题16
2019年高考生物人教版一轮复习练习:第一部分 第一单元 第1讲 走近细胞 Word版含解析

2019年高考生物人教版一轮复习练习:第一部分第一单元第1讲走近细胞 Word版含解析D.都能进行有丝分裂解析:蓝藻能够进行光合作用,而幽门螺杆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A错误;幽门螺杆菌与蓝藻都属于原核生物,细胞结构中均不含核膜和核仁,B错误;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主要在拟核区,C正确;有丝分裂是真核细胞特有的细胞分裂方式,原核细胞一般进行二分裂,D错误。
答案:C4.(2019·黑龙江哈尔滨模拟)下列有关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原核细胞遗传物质是DNA或者RNAB.有的真核细胞无叶绿体也能进行光合作用C.都具有细胞膜但不一定具有磷脂双分子层D.都能合成蛋白质且合成场所是核糖体解析: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是DNA,A错误;原核细胞没有叶绿体,但部分原核细胞含有光合色素(如蓝藻),也能进行光合作用,而真核细胞必须有叶绿体才能进行光合作用,B错误;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都具有细胞膜,且细胞膜都具有磷脂双分子层,C错误;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都能合成蛋白质,且合成场所都是核糖体,D正确。
答案:D5.下列生物中,都属于真核生物一组的是()A.大肠杆菌和根霉B.细菌和草履虫C.蓝细菌和雪松D.衣藻和变形虫解析:大肠杆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A错误;细菌属于原核生物,B错误;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C错误;衣藻和变形虫都是真核生物,D正确。
答案:D6.(2019·河北唐山模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核细胞结构简单,无核膜,但具有染色体B.绿藻、蓝藻都具有叶绿体C.原核生物中既有自养生物,又有异养生物D.SARS病毒、乳酸菌和酵母菌都具有细胞质解析:染色体是分布在细胞核中的物质,原核细胞无细胞核,故无染色体,A错误;蓝藻属于原核生物,其细胞中不含叶绿体,B错误;原核生物中既有自养生物,又有异养生物,如蓝藻、光合细菌和硝化细菌属于自养生物,大肠杆菌属于异养生物,C正确;SARS病毒没有细胞结构,D错误。
2019人教高考生物一轮选练习题(17)及答案

2019人教高考生物一轮选练习题(17)及答案2019人教高考生物一轮选练习题(17)及答案一、选择题1、[2019·山东滨州一模]下图表示酶的催化反应过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该酶促反应过程可表示为a +b →c +dB .适当增大a 的浓度会提高酶促反应的速率C .c 或d 的生成速率可以表示酶促反应的速率D .若探究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b 的数量就是实验的自变量答案:A 解析:该酶促反应过程可表示为b ――→酶c +d ,A 错误;在一定范围内适当增大a 的浓度会提高酶促反应的速率,B 正确;b 的分解速率及c 或d 的生成速率可以表示酶促反应的速率,C 正确;若探究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b 是反应的底物,b 的数量就是实验的自变量,D 正确。
2、下列选项描述的物质不一定是蛋白质的是()A.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B.人体内降低血糖的激素C.细胞内具有催化功能的物质D.细胞膜上能转运钾离子的物质 解析 承担生命活动的物质很多,蛋白质是主要的承担者;人体内唯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是胰岛素,其本质为蛋白质;细胞内具有催化功能的物质是酶,而酶的本质是蛋白质或RNA ;细胞膜上能转运钾离子的是载体蛋白。
答案 C3、(2019·衡水中学一调)下表中,关于生物膜的探索历程对应关系不确切的是( ) 选项实例(实验) 结论(假说) A脂溶性物质更易通过细胞膜 膜是由脂质组成的 B 红细胞膜中脂质铺展成单分子层后是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 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排列为连续的两层击断尾后重新长出尾部属于细胞的增殖和分化,B错误;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产生各种血细胞,并没有形成完整的个体,不体现细胞的全能性,C错误;胡萝卜组织块经过植物组织培养产生完整植物,体现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D正确。
答案D7、下图为某遗传病的系谱图,相关基因用B、b表示。
图中1个体的基因型不可能是()A.bbB.BbC.X b YD.X B Y解析本题首先可以看出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且Ⅱ3号女性患病,其父亲Ⅰ1号和儿子Ⅲ1均患病,故该病最可能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C正确;然后依次代入A、B项也符合题意;若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则Ⅰ2母亲正常其儿子Ⅱ1也应正常,故该病不是X染色体上显性遗传病,D错。
2019人教高考生物一轮选练习题(9)及答案(2021年整理)

2019人教高考生物一轮选练习题(9)及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人教高考生物一轮选练习题(9)及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人教高考生物一轮选练习题(9)及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2019人教高考生物一轮选练习题(9)及答案一、选择题1、[2019·吉林长春外国语学校期末]“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所运用的原理是( )A.单独利用甲基绿对细胞染色可显示DNA在细胞中的分布,从而推知RNA分布B.同时利用甲基绿、吡罗红对细胞染色,可同时显示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C.单独利用吡罗红对细胞染色可显示RNA在细胞中的分布,从而推知DNA分布D.在细胞核、细胞质内可以分别提取DNA、RNA,由此说明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答案:B 解析: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甲基绿和吡罗红必须混合使用,同时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2、下列关于生物体内元素及其化合物的作用表述错误的是( )A.人体严重缺铁会导致乳酸中毒B。
人体内血钙含量过低会发生肌无力,血钙含量过高则会发生抽搐C.蛋白质中的N主要存在于肽键中,核酸中的N主要存在于碱基中D.C、H、O、N、P可构成细胞中的RNA,RNA具备的生物功能不少于三种解析血钙过低出现抽搐,血钙过高才会出现肌无力,故B错误。
答案B3、为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见下表:下面相关分析合理的是( )A。
实验目的是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B。
高考生物(人教)一轮选练习题(10)及答案

2019年高考生物(人教)一轮选练习题(10)及答案一、选择题1、[2019·福建龙岩五校联考]从内地到西藏旅游,很多人开始会出现乏力现象,原因是在缺氧的环境下,细胞呼吸的方式发生了改变,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无氧呼吸增强,导致内环境乳酸增多,pH略有下降B.无氧呼吸增强导致细胞释放的能量减少C.细胞质基质产生的能量增多,线粒体产生的能量减少D.由于氧气缺乏,导致有氧呼吸第一阶段产生的丙酮酸减少,影响了第二、三阶段的进行答案:D解析:人进入高原后,由于氧气含量下降,无氧呼吸增强,产生乳酸增加,内环境pH略有下降,A正确;O2浓度降低,无氧呼吸增强,细胞产生的能量减少,B正确;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由于无氧呼吸增强,有氧呼吸减弱,因此在细胞质基质中产生的能量增多,线粒体产生的能量减少,C正确;葡萄糖酵解产生丙酮酸的阶段不2、下列关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原核生物细胞不含线粒体,也能进行有氧呼吸B.真核生物细胞与原核生物细胞的核基因均可遵循孟德尔定律C.真核生物以DNA为遗传物质,部分原核生物以RNA为遗传物质D.真核生物细胞具有生物膜结构,不具有生物膜系统解析原核生物细胞不含线粒体,也能进行有氧呼吸,如蓝藻,A正确;孟德尔定律适用于真核生物的有性生殖细胞核遗传中,原核生物不遵循,B错误;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都以DNA做遗传物质,只有RNA的病毒遗传物质是RNA,C错误;真核生物细胞具有生物膜结构,也具有生物膜系统,D错误。
答案A3、经诱变、筛选得到几种基因A与基因B突变的酵母菌突变体,它们的蛋白质分泌过程异常,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可以使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蛋白质的分泌过程B.出现不同的突变体说明基因突变具有随机性和不定向性C.推测A、B基因双突变体的蛋白质应沉积在高尔基体中D.无论A、B基因的哪种突变都会影响细胞膜蛋白的更新解析可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蛋白质的分泌过程,A正确;出现不同突变体说明基因突变具有随机性和不定向性,B正确;A基因突变体蛋白质沉积在内质网,B基因突变体蛋白质沉积在高尔基体,因此A、B基因双突变体蛋白质沉积在内质网,C错误;A基因突变体蛋白质沉积在内质网,B基因突变体蛋白质沉积在高尔基体,这样会影响细胞膜蛋白的更新,D正确。
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练习题(7)(含解析)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练习题(7)(含解析)新人教版(word版可编辑修改)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练习题(7)(含解析)新人教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练习题(7)(含解析)新人教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人教生物2019高考一轮练习题(7)李仕才一、选择题1、[2018·湖南六校联盟期末]水和无机盐是生物体不可缺少的组成成分,对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下列对其叙述不正确的是()A.科学家发现火星表面存在冰,可以推测火星可能存在过生命,因为生化反应必须在水溶液中进行B.生物体代谢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及代谢产物,大多能溶于水,有利于物质的运输C.无机盐都以离子形式存在于细胞中,且能维持细胞内外的渗透压D.当人体血浆内NaHCO3含量减少时,会形成酸中毒,这表明某些无机盐有调节细胞酸碱平衡的作用答案:C 解析:火星表面存在冰也就有可能存在过生命,因为生化反应必须在水溶液中进行,A 正确;自由水是细胞内的良好溶剂,许多种物质可以溶解在这部分水中,因而对于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运输具有重要作用,B正确;无机盐主要以离子的形式存在,有些无机盐是某些复杂化合物的组成成分,C错误;血浆中存在NaHCO3/H2CO3缓冲对,当血浆中的NaHCO3含量减少时,会形成酸中毒;当血浆中H2CO3含量减少时,则会形成碱中毒,这说明某些无机盐对于调节酸碱平衡具有重要作用,D正确。
2、埃博拉病毒、乳酸菌和草履虫这三种生物的共同点是()A.都有细胞结构B.都有核糖体C.都有遗传物质D.都能进行有丝分裂解析埃博拉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也没有核糖体,病毒、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都有遗传物质。
2019年高考人教生物一轮基础优练题及答案

2019年高考人教生物一轮基础优练题及答案()氧气浓度 a b c d产生CO2的量(mol) 9 12.5 21 30产生C2H5OH的量(mol) 9 6.5 3 0①a②b浓度时,经无氧呼吸产生的CO2为6.5 mol③c浓度时,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过程中产生的丙酮酸分子之比为3∶1④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产生等量CO2时的氧气浓度介于c和d之间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A解析:①由表中信息可知,a氧气浓度条件下,酵母菌产生的二氧化碳与酒精的量相等,此时a接近于0,d氧气浓度条件下无酒精产生,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①正确;②无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与酒精的量相等,b浓度时,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的量是6.5 mol,因此无氧呼吸产生的CO2为6.5 mol,②正确;③c浓度时,酵母菌产生的酒精是3 mol,因此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是1.5 mol,则有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为18 mol,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为3 mol,在呼吸作用第一阶段中,1 mol葡萄糖产生2 mol丙酮酸,因此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过程中产生的丙酮酸分子之比为(3×2)∶(1.5×2)=2∶1,③错误;④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产生等量CO2时,产生的CO2总量与酒精量之比为2∶1,因此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产生等量CO2时,氧气的浓度介于b和c之间,④错误。
4、下列在叶绿体中发生的生理过程,不需要蛋白质参与的是()A.Mg2+吸收B.O2扩散C.光能转换D.DNA复制答案:B解析:Mg2+吸收需要载体(蛋白质);O2扩散属于自由扩散,不需要蛋白质参与;光能转换为ATP,需要ATP合成酶(蛋白质)参与;DNA复制需要解旋酶、DNA聚合酶等参与。
5、[2019·山西太原模拟]如图表示雄果蝇进行某种细胞分裂时,处于四个不同阶段的细胞(Ⅰ~Ⅳ)中遗传物质或其载体(①~③)的数量。
下列表述与图中信息相符的是()A.Ⅱ所处阶段发生基因自由组合B.Ⅲ代表初级精母细胞C.②代表染色体D.Ⅰ~Ⅳ中③的数量比是2∶4∶4∶1答案:A解析:分析图示可知,Ⅰ为精原细胞;Ⅱ为初级精母细胞,在减Ⅰ后期可发生基因自由组合,A正确;Ⅲ为次级精母细胞,B错误;Ⅳ为精细胞,①表示染色体,②表示染色单体,③表示DNA,C错误;Ⅰ~Ⅳ中,③(DNA)的数量比是2∶4∶2∶1,D错误。
2019人教高考生物一轮选练习题(16)及答案

2019人教高考生物一轮选练习题(16)及答案3、(2019·河北保定摸底)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下列有关细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是()A.除了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真核细胞都有细胞核B.利用伞藻做验证细胞核功能的实验中,不需要做伞藻核移植实验C.原核细胞除拟核没有核膜外,其他结构与真核细胞没有差别D.核膜上的核孔是某些大分子物质出入的通道,具有一定的选择性解析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植物的筛管细胞等都没有细胞核;利用伞藻做验证细胞核功能的实验中,需要做伞藻核移植实验;原核细胞的拟核没有核膜,细胞质中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
答案D4、(2019·山东济南期中,18)有一瓶混有酵母菌的葡萄糖培养液,当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时,其产生的C2H5OH和CO2的量如图所示。
据图中信息推断错误的是()A.氧浓度为a时酵母菌没有有氧呼吸,只进行无氧呼吸B.当氧浓度为b和d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过程会不同C.当氧浓度为c时,2/5的葡萄糖用于酵母菌酒精发酵D.a、b、c、d不同氧浓度下,细胞都产生[H]和ATP解析由图中数据可知,当氧浓度为c时,2/3的葡萄糖用于酵母菌酒精发酵,C错误;无论有氧呼吸还是无氧呼吸都能产生[H]和ATP,D正确。
答案C5、小麦的抗锈病对感锈病为显性。
让杂合抗锈病小麦(Aa)连续自交并淘汰感锈病小麦,所有F3播种后长出的植物中,纯合子占() A.4/5 B.15/17C.7/9 D.19/27答案:A解析:F1淘汰感锈病小麦后,AA占1/3,Aa占2/3;F2淘汰感锈病小麦后,AA占3/5,Aa占2/5;F2自交所得F3中,AA和aa分别占7/10和1/10,故纯合子占4/5,A正确。
6、(2019·潍坊模拟)下列变化过程中,细胞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的是()A.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过程B.T细胞合成淋巴因子的过程C.肝脏细胞癌变形成癌细胞的过程D.人体成熟红细胞的形成过程解析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过程中发生了基因重组;肝细胞癌变时可发生基因突变;人体红细胞成熟过程中,细胞核及其内部的遗传物质消失,故只有T 细胞合成淋巴因子过程中未发生遗传物质的改变。
2019高考生物一轮自导练16含解析新人教版.docx

2019高考生物一轮自导练(16)李仕才一、选择题1、ATP 是细胞内直接的能源物质,可通过多种途径产生,如图所示。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a 过程和b 过程都有[H ]的生成B. a 过程和b 过程都要在细胞器屮进行C. 02由红细胞进入肝脏细胞的线粒体使肝脏细胞内的ADP 含量迅速下降D. ①、②在物质和能量上都可成为互逆反应解析 在动物、植物和人细胞的呼吸过程中,都有[II ]的生成;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产生 [H ],A 正确。
动物、植物和人的无氧呼吸过程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B 错误。
细胞内ADP 和ATP 含量不多,它们之间相互转化并保持动态平衡,C 错误。
ATP 形成过程中的能量来自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而ATP 分解释放的能量用于生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故在能量上,①、 ②Z 间不可逆,D 错误。
答案A 2、 (2018 •湖北联考)下列有关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分离及功能验证实验中,叙述正确的是()A. 叶绿体色素之所以能够在滤纸上分离开的原因是不同的色素分子大小不同B. 实验中要注意不能让层析液没及滤液细线,目的是避免色素扩散进入层析液中C. 将叶绿体色素提取液装入试管,让一束白光穿过该滤液后再经三棱镜对光进行色散,光谱的颜色明显减弱的是绿光D. 提取的叶绿素溶液,给予适宜的温度、光照和C02可进行光合作用B [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大的色素在滤纸上扩散的速度快,故叶 绿体色素能够在滤纸上分离开;实验中不能让层析液没及滤液细线,否则滤液细线中的色素 会扩散进入层析液中;叶绿体色素对绿光吸收最少,白光穿过该滤液后再经三棱镜对光进行 色散,则绿光强度基本不变;光合作用需要多种色素的参与,且需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多种 酶的参与,因此仅仅有叶绿素,光合作用是无法进行的。
] 3、 下图表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部分过程,其中甲、乙、丙、丁组成生物群落。
下列分析 错绿色植物动物和人误的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后限时自测(三十)群落的结构与演替(时间:60分满分:100分)(对应学生用书第299页)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60分)1.(2018·盐城一模)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进化必然伴随着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B.种群密度总是随着种群出生率的增大而增大C.群落中植物的垂直结构是动物分层分布的原因D.火灾后森林中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解析]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因此生物进化必然伴随着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A正确;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都决定了种群密度的大小,因此种群密度不一定会随着种群出生率的增大而增大,B错误;植物能为动物提供食物和栖息空间,因此群落中植物的垂直结构决定了动物的垂直分层分布,C正确;火灾后森林中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D正确。
[答案] B2.(2018·通州区一模)在自然环境良好的情况下,群落演替过程中不可能发生()A.优势种群在不同时期发生更替B.物种数目上升后逐步趋于稳定C.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增强D.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趋于简化[解析]群落演替是优势种群在不同时期发生更替,A错误;群落演替会出现物种数目上升,达到高级结构后逐步趋于稳定,B错误;群落演替过程是物种逐渐增多,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逐渐复杂的过程,会出现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逐渐增强,C错误;群落演替过程,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趋于复杂,不会趋于简化,D正确。
[答案] D3.(2018·河北省衡水中学一模)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对家鼠等有害动物的控制,要尽量降低其K值B.群落的空间结构有助于缓解种间竞争C.在没有自然选择的情况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仍有可能发生改变D.初生演替与次生演替的区别关键是速度的快慢[解析]K值是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下,一定空间所能维持种群最大数量,对于有害动物,要尽量破坏其生存环境,降低K值,A 正确;群落的空间结构表现为垂直分层现象,使生物处于不同的生态位,从而有助于缓解种间竞争,B正确;在没有自然选择的情况下,由于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种群的基因频率仍有可能发生改变,C 正确;演替的种类有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两种,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是指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因此初生演替与次生演替的区别关键是起始状况,D错误。
[答案] D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草原中的植物分布有垂直结构,动物分布没有垂直结构B.在沙丘、弃耕农田上进行的演替是次生演替C.谚语“苗多欺草,草多欺苗”体现的是竞争关系D.若某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弱则其恢复力稳定性强[解析]草原中的动物和植物分布都存在垂直结构;沙丘上进行的演替为初生演替;“苗多欺草,草多欺苗”体现的是草和苗之间的竞争关系;一般情况下抵抗力稳定性弱则恢复力稳定性强,但是北极苔原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都弱。
[答案] C5.冰岛是一个岛国,由火山活动形成,拥有35座活火山以及由此而来的丰富的地热资源。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冰岛形成后,岛上最初出现植被的过程属于初生演替B.岛上某处群落演替到森林阶段,群落中就没有地衣、苔藓、草本植物和灌木了C.冰岛人的活动会使该岛上的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D.有效利用岛上的地热资源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保护生态环境的稳定[解析]选项A,发生于火山、冰川以及沙丘的最初的群落演替属于初生演替。
选项B,群落演替到森林阶段,群落中仍存在地衣、苔藓、草本、灌木等植物,群落演替是一种“优势取代”而不是“取而代之”。
选项C,人类活动能够使群落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
选项D,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就能减少CO2的排放,防止温室效应的出现,对于保护生态环境是有利的。
[答案] B6.如图是某海洋生态系统中的甲、乙、丙和丁四个物种的种群大小与海水深度的关系,其中一种为藻类生物。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最可能是藻类的是乙物种B.甲物种的种群大小与海水深度呈正相关C.四个物种的种群在深海区呈垂直分布D.甲、丙物种竞争剧烈导致丙物种种群变小[解析]浅海区阳光较充足,有利于藻类进行光合作用,而随着海水深度增加,光照减弱,藻类减少,因此最有可能是藻类的是丙物种;从图中分析,甲物种种群的大小随着海水深度的增加而增加,而此呈正相关;在深海区四个物种的种群从大到小的顺序是甲乙丙丁,而不是呈现垂直结构;图中呈现的是甲、丙物种在深海和浅海的种群大小不同,但不能得出二者间存在竞争关系。
[答案] B7.(2018·北京市房山区高三一模)在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枯草浸出液,烧杯中的枯草杆菌以其中的有机物为食。
过几天后放入大草履虫,再过一段时间后,放入双小核草履虫,它们均以枯草杆菌为食。
三种生物在浸出液中数量的增减情况如图所示,据图分析错误的是()A.枯草杆菌和草履虫之间构成捕食关系,两种草履虫之间构成竞争关系B.a、b两条曲线分别表示枯草杆菌和双小核草履虫的数量变化情况C.烧杯内混合培养的每一种生物,均存在种内斗争D.经过足够长的时间后,a、b两条曲线最终趋向动态平衡[解析]两种草履虫都捕食枯草杆菌,所以两种草履虫之间构成竞争关系,A正确。
a曲线表示被捕食者枯草杆菌的数量变化,b 曲线表示随后放入的双小核草履虫的数量变化情况,B正确。
烧杯内混合培养的每一种生物内部都存在种内斗争,C正确。
由于烧杯中加入了一定量的枯草浸出液,营养物质有限,经过足够长的时间后,营养物质消耗完,a、b两条曲线最终趋向于零,D错误。
[答案] D8.(2018·福建省安溪一中高三摸底)巨尾桉具有速生、高产的特点。
某地区将天然林全部砍伐烧毁,大量单一种植巨尾桉,对环境造成不利的影响。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天然林替换成巨尾桉林的过程属于初生演替B.天然林替换成巨尾桉林后物种丰富度增加C.巨尾桉林比天然林的抵抗力稳定性高D.在巨尾桉林中混种其它林木有利于改善该地区环境[解析]由题意可知,天然林替换成巨尾桉林的过程属于次生演替,A错误;天然林替换成巨尾桉林后物种丰富度降低,B错误;巨尾桉林物种比较单一,比天然林的抵抗力稳定性低,C错误;在巨尾桉林中混种其它林木,使物种多样性提高,增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有利于改善该地区环境,D正确。
[答案] D9.早在宋代,我国就产生了四大家鱼混养技术。
下图表示某池塘中四大家鱼及其食物的分布,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四大家鱼在池塘中的分布现象是群落的水平结构B.此图表明四种鱼类在能量流动上的关系为:鲢鱼―→鳙鱼―→青鱼C.鲢鱼和鳙鱼、青鱼和草鱼在混合放养时都是共生关系D.若浮游动物大量死亡,鲢鱼数量在短时间会增加[解析]四大家鱼在池塘中的分布现象是群落的垂直分层结构,而不是水平结构;此图表明四种鱼类在群落结构上有分层现象,没有体现能量流动上的关系;鲢鱼和鳙鱼、青鱼和草鱼在混合放养时,由于食物的不同和分层现象,能合理利用水体的资源,它们之间没有共生关系;由于鲢鱼是植食性动物,所以浮游动物大量死亡,则浮游植物增多,因此鲢鱼数量在短时间会增加,故D正确。
[答案] D10.(2018·湖南省十三校高三联考)科学方法是生物学研究的精髓之一。
下列生物学研究所选择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A.用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的种群密度时,为更好计算个体数量应将样方中的其它植物拔除B.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土壤动物的丰富度时,应防止标志物脱落C.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应统计方格内和四边上的菌体D.用取样器取样法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时,可以用目测估计法统计各种群的数量[解析]调查种群密度时,不需要去除其它植物,A错误;调查土壤动物丰富度采用取样器取样法,B错误;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应统计方格内和相邻两边及其顶角的酵母菌数,C错误;用取样器取样法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时,可以用目测估计法统计各种群的数量,D正确。
[答案] D11.某捕食者与其猎物种群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如果以捕食者数量为X轴、猎物数量为Y轴作图,则图形正确的是()A B C D[解析]由图可以看到捕食者和被捕食者(猎物)符合捕食关系的种群波动;猎物增加→捕食者增加→猎物减少→捕食者减少。
只有图B所示满足这种波动。
[答案] B12.(2018·福州市高三质检)异湾藻是常见单细胞赤潮藻类,科研人员为研究大型海藻对异弯藻的生长是否有抑制作用,将异湾藻与三种大型海藻分别混合培养于适宜的条件下,每天测量异湾藻数量变化,结果如下。
以下分析错误的是()A.对照组为相同条件下异湾藻单独培养B.表中数值为异湾藻种群密度C.异湾藻和鸭毛藻为互利共生关系D.孔石莼和缘管浒苔对异湾藻增殖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解析]从表格可知,三种大型藻类分别和异湾藻混合培养,则对照组应该是异湾藻单独培养,三种大型海藻和异湾藻之间都是竞争关系,只是前两种大型海藻生存能力更强,排斥了异湾藻,所以异湾藻数量越来越少,而鸭毛藻在和异湾藻竞争中失败,异湾藻数量越来越多。
互利共生是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存,彼此有利,若分开则一方或双方都不能生存。
故C错误。
[答案] C二、非选择题(共40分)13.(13分)Ⅰ.大兴安岭沿沼泽至森林方向上依次分布有5种典型天然沼泽湿地(如图所示,图中数据为相应湿地的地下水位与地表距离)。
(1)从草丛沼泽到落叶松沼泽,生物的种类有着显著的差异,这体现了群落具有________结构。
白桦沼泽中所有白桦组成一个________。
Ⅱ.若大兴安岭的草丛沼泽湿地在自然状态下不断退化,其植被变化顺序如图所示。
海三棱藨芦苇群落芦苇柽柳群落旱柳群落草群落(2)海三棱藨草群落被芦苇群落替代的现象称为________演替。
该地区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会发生一系列变化,在调查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时,常用的统计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3)由柽柳群落变为旱柳群落的过程中,柽柳与旱柳的种间关系为________,旱柳的数量呈现________型增长,一定时间后,旱柳的种群数量趋于稳定,该种群的数量最大值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4)旱柳种群具有的特征有________(填序号)。
①死亡率②垂直分层现象③年龄组成④性别比例⑤水平镶嵌分布⑥复杂的种间关系⑦迁入率【解析】(1)从草丛沼泽到落叶松沼泽,生物的种类有着显著的差异,这是由地形变化导致的,所以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叫做种群,所以白桦沼泽中的所有白桦组成一个种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