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饮食男女》的影像语言与情感表达
中国饮食文化下的家庭哲学——《饮食男女》影评

中国饮食文化下的家庭哲学——《饮食男女》影评第一篇:中国饮食文化下的家庭哲学——《饮食男女》影评中国饮食文化下的家庭哲学——《饮食男女》影评【内容摘要】《饮食男女》以呈现一个普通家庭的矛盾,来折射出中西文化的碰撞,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以及两代人的家庭观。
以中国历史悠久的饮食文化为线索,展现出社会高速发展下,两代人对于家庭的不同理解。
从而引发现代人对自己家庭的思考与反思。
【关键词】饮食文化家庭观人性欲望中西文化《礼记·礼运》:“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人性中两大欲望:物欲和性欲。
《饮食男女》看似简单描述一个家庭的家庭纠葛,但巧妙地呈现出每个人的欲望,对于家庭、事业、爱情、亲情的不同理解,从而产生家庭矛盾,营造出影片的高潮。
本片是李安于1994年在台湾拍摄的,当时的台湾人有很多是在解放前夕赴台的大陆人,他们虽然当时处在深受西方文化影响的相对开放的台湾,但从小生活在大陆,早已被中国传统的家庭文化所熏陶,保守且重礼,以和为贵,团圆意识强烈的家庭观是他们的家庭追求。
这显然与他们的泛“西化”,崇尚自由的子女的价值观截然不同,这就是本片的主要矛盾之一。
《饮食男女》主要以台湾名厨老朱及其三个女儿为背景,来展示传统中国家庭面临的挑战,每个女儿都是个性鲜明,与家庭都有着不同的矛盾。
首先矛盾最鲜明的是女儿们与父亲关于每周回家吃团圆饭的矛盾。
正如经济学中的基本规律常常告诫我们经济的高速发展常常会使社会的分工更细化,社会压力愈加明显。
这必然导致人们在家庭与工作的秤杆上失衡,从而引发家庭矛盾与隔阂。
每个女儿都有自己的事业和生活,他们希望少些家庭束缚,而每天的家庭聚餐就是一项十分令他们头疼的“工作”。
沉闷的吃饭气氛常常会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女儿们的相继宣布离开家庭,和最终老朱意料之外的举动,这些都使观众惊叹不已。
片中在描述家庭矛盾的同时,也展现出中国历史悠久的饮食文化。
所谓文化,其实是人的生活方式和生存方式的总和,也是人的精神和物质产品的总和。
《饮食男女》影评

《饮食男女》的影评看了李安导演的《饮食男女》、《喜宴》,发现李安导演真的非常有才,把中国式的家庭故事讲的淋漓尽致又憋闷无比,在家庭三部曲里,还有一部《推手》,还未来得及看,却已迫不及待写下这个看上去温柔儒雅骨子里却冷漠刚硬让人抓狂的鬼才导演了!食色,性也。
李安导演在《饮食男女》直接将镜头指向了人性中最原始的欲望。
饮食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几乎所有的事都可以在饭桌上解决,其中也包括中国文化中最忌讳的性,虽然过程是非常隐晦的。
朱爸,一个失去了味觉的大师级厨师,爱人很早前就去世了,他有三个女儿,每个女儿都有自己的苦衷。
每到星期天,朱爸就要精心准备一桌子菜,郎雄饰演的朱爸卖力的在厨房打理着一切,洗菜、热锅、翻炒,从鸡鸭鱼肉到生猛海鲜到手工小笼包,不所不能,令人瞠目结舌,我喜欢在厨房慢条斯理的过程,可在这部电影的开篇,却像是看到了一场厨房里没有硝烟的战争,战争告捷,是一桌丰盛的菜,一家人在一起吃顿大餐,也总有一个人要宣布自己的决定。
这天,刚准备好饭,朱爸就接到了一个电话,是饭店打来的,叫他去帮忙。
这段拍得非常之酷,朱爸一路往里走,摄像机尾随着他,周围是厨房热气腾腾,厨师佳肴乱作一团的场景。
其中朱爸把自己外衣一扔,哗地穿上厨师装,镜头一转再回来,他已经站在厨师之中,指点江山了。
《饮食男女》中最明显也是最重要的一条叙事线就是每周日晚上的家宴。
其中又以二女儿家倩与朱爸的矛盾构成了影片前半部分的多数戏剧冲突在第一次家宴中,朱爸有话要说却几次被家倩打断,这也成了影片的一个悬念。
看完后才知道朱爸难以开口的也许就是他与锦荣的婚事吧在这儿先说一下朱家三姐妹的关系,家珍与家倩的矛盾最深,家珍认为父亲迟早是要跟她的,与家倩矛盾焦点就是谁更了解父母的感情。
其实在这里她们都显现出一种恋父情结。
矛盾的根源也就是这种情结的不同表现形式。
如果细心的话就会发现她们母亲的照片用的正是家倩的形象,也就是说家倩的恋父情结是被动的。
饮食男女影评[范文大全]
![饮食男女影评[范文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9bcc09b6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24.png)
饮食男女影评[范文大全]第一篇:饮食男女影评提纲一、故事梗概二、主题思想1.爱在心口难开2.人生就像一道菜3.中西文化的对碰三、视听语言分析1.蒙太奇的运用——生命历程的剪切2.音乐——中国风的蔓延3.镜头——我们的角色我们的心4.特写——看,那一张张脸5.悬念的设置——福尔摩斯的细品四、结语题目:人生就像一道菜————试评《饮食男女》一、故事梗概老父亲老朱与三个女儿家珍、家倩、家宁一家四口,靠的是父亲一手炉火纯青的厨艺维系着和睦,吃晚餐也就成为了一家人团聚交流的唯一时刻。
而在每一次的晚餐相聚中,三个女儿与父亲的例行宣布自己所发生的重大事件,也让每顿饭都充满了意外。
小女儿的未婚先孕,老大的闪电结婚,二女儿买房被骗,父亲的续弦娶妻等等。
故事的最后,一个完整的家,因为每个人的先后离去,也就像肥皂般的破碎了,反而是最想要逃离开家的二女儿一个人独自的守着旧,继续着父亲以前曾繁忙的厨房,把家凝固起来。
二、主题思想1.爱在心口难开就像老朱对着好友说的,饮食男女,人之所欲。
所以,这部片子到处都充斥着情感,亲情友情爱情。
我甚至觉得这部影片就是在告诉我们,珍惜所拥有的,以及努力去追求自己的幸福。
作为一个单身父亲,独自抚养三个女儿长大成人已经是很不容易了。
而老朱这个大厨房的“活菜谱”,兄弟眼中深藏对女儿的爱的犟老头,早已把对女儿们的爱化成了一道道美味的菜肴。
当女儿一个个离开他的爱护下的老屋时,他仍然精心的做着他的菜,准备着一大圆桌四个人根本吃不完的佳肴,要好好一家人团团圆圆的吃上一大顿。
或许父爱比母爱更难开口,对于这样一个一个父亲三个女儿的特殊家庭来说,父亲的压力该有多大,他会希望女儿们幸福,愁女儿老不嫁,愁女儿嫁了就走了,既当妈又当爸的。
那么再回头看看我们自己的爸爸,父亲的脊背是不是又弯了些呢,父亲的鬓角是不是也有些发白了呢。
没错,父爱如山,沉稳而宽阔;父爱如海,浩瀚而无边;父爱如那一桌丰富菜肴,美到心田,刻在永恒的记忆之中。
饮食男女观后感80

饮食男女观后感80《饮食男女》观后感《饮食男女》是一部由台湾导演李安执导的电影,于1994年上映。
该片以台湾家庭为背景,讲述了一对夫妻和他们的三个女儿之间的故事。
影片以饮食为线索,展现了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纠葛和人生百态。
影片以其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对台湾饮食文化的深刻刻画而备受好评。
下面将从几个方面来谈谈我对这部电影的观后感。
首先,影片中对饮食文化的描绘非常细腻。
在《饮食男女》中,饮食不仅是生活的一部分,更是家庭成员之间交流情感的媒介。
影片中的饮食场景非常丰富多彩,从家庭聚餐到街边小吃,再到餐馆的烹饪过程,每一幕都展现了台湾丰富多样的饮食文化。
通过这些场景,观众不仅可以感受到台湾饮食文化的魅力,还能深刻体会到饮食对于家庭和个人情感的重要性。
其次,影片通过家庭成员之间的饮食交流展现了不同年龄层次之间的情感纠葛。
在影片中,父亲是一位著名的厨师,他通过烹饪来表达对家人的爱和关怀。
而三个女儿则分别面对着自己的爱情和婚姻问题。
通过饮食的交流,观众可以看到不同年龄层次之间的矛盾和和解,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支持。
这种情感的交流让影片更加贴近现实生活,触动了观众内心深处的情感。
最后,影片通过对饮食文化的描绘和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交流,展现了人生百态。
在《饮食男女》中,家庭成员们都有自己的生活和情感问题,他们在饮食的交流中表达着自己的欢乐、忧愁和挣扎。
影片通过这些情感的展现,让观众更加深刻地理解到人生的复杂和多样性。
同时,影片也通过对饮食的描绘,呼吁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不要忘记家庭和情感的重要性,要珍惜和家人共享饮食的时光。
总的来说,李安的《饮食男女》以其对饮食文化的细腻描绘和对家庭情感的深刻刻画,成为了一部经典的家庭题材电影。
通过对饮食的交流,影片展现了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纠葛和人生百态,让观众在欣赏美食的同时,也能深刻体会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这部电影不仅让观众感受到了台湾饮食文化的魅力,也让观众对家庭和情感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中国饮食文化下的家庭哲学——《饮食男女》影评

中国饮食文化下的家庭哲学——《饮食男女》影评
《饮食男女》这部影片是一部以中国饮食文化为背景的家庭题材电影,在电影里,主人公家庭的每一餐都是一种生活文化的体现,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国家庭哲学的深刻内涵。
首先,电影中表现出的“孝道”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影响是深远的。
影片中,主人公家庭的三代人相处融洽,且老一辈的家庭成员对后一代的关爱无微不至。
这种传承的孝道观念让人们相信,无论人们的价值观如何改变,中华文化的传统价值——尊老爱幼、以家庭为重等,将会一直贯穿在每个人的血脉中。
其次,电影中对食物的处理也可看作中国文化中环保与节俭的象征。
电影里的母亲总是精打细算地做菜,反对大家在外面用餐浪费食材,这也反映了中国人戮力于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和对环境保护的重视。
最后,电影中的爱与生命的主题是所有家庭问题的核心。
父亲三十年的沉默、兄弟之间的僵持、儿子与母亲之间的沟通隔阂等等,这一切围绕着爱与生命的价值观展开,影片中每个人物的心灵变化都体现着中国家庭哲学中的传统美德,这无疑让这部影片更加深入人心。
综上,中国饮食文化的家庭哲学在《饮食男女》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电影通过饮食及亲情细节的描绘,展示了一个充满爱和温馨的中国普通家庭。
影片呈现的情感和文化元素对我们来说都是很重要的,在现代社会,保持家庭与文化传承,对个人与社会的发展都有着重大作用。
《饮食男女》影评

《饮食男女》影评二、隐喻的手法“隐喻”在李安的《饮食男女》中无处不在。
不论是镜头作为符号而言,还是故事本身,都有很多精心并精彩的隐喻之处。
叙述表层要给观众留下一个“拟客观”的效果,使人们与故事产生亲近感和认同感,而深层上又不能仅仅满足于故事叙事表层的完成,更重要的是注入自己的人文思考,在这种客观表达和深层注入的两难处境下,隐喻成为李安的一个解决途径。
首先,在片头字幕中,“饮食”两个字用的是宋明的印刷体,工整有力,李安说这代表文明,而“男女”两个字就是写小篆,扭扭曲曲,好像欲火在燃烧一样。
饮食在人类的进化中已经很成熟,而“男女”还存在着尴尬,当然,在中国犹是如此。
父亲老朱是一个代表传统,非常压抑的人,味觉的丧失则是这种人格特征的最好隐喻。
影片开头老朱杀鱼时,决定鱼的生死的那根筷子一下子就捅进去了,可当他的好友温师傅生了一场大病差点没命时,他在杀鱼时停顿了,但下一个镜头带过餐桌时,那只鱼还是被炖好摆在了餐桌上。
大姐由于本身性格的闭塞,故意将一段未曾见光的暗恋描述成了一段被爱人抛弃的经历,而这段经历也成了她日后封闭自己的最好的挡箭牌,而李安为这样一个人物确定了信奉基督教的设定……虽说整部电影除了几个镜头的祷告外并没有过多涉及宗教,但是大姐的性格和基督教的某种“性格”也若有若无地进行了互喻。
李安就是这样一个喜欢小中见大的导演,他往往于细枝末节处精心雕刻一个很完整的影片。
三、仪式化仪式化是李安的一大偏好。
他的仪式有别于张艺谋的刻意经营,比如《大红灯笼高高挂》中的点灯、封灯;《红高粱》中的祭酒和颠轿。
他们所营造的仪式大都是外向张扬的,较多游离于叙述的本体之外,是为了要刻意渲染一个导演想渲染的东西。
李安的仪式化则呈现出另一种风格,这是一种含而不露的文化情结,并且融于叙事链条之内,是叙事本身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这使其画面即使有了“仪式”的存在,却依然流畅自然不做作,完成一种审美叙事和寓意的结合。
《饮食男女》的几次餐桌聚餐,都已经固化成了一种仪式化的东西。
《饮食男女》评价滋味人生,大爱桌前

《饮食男女》评价滋味人生,大爱桌前电影是一种艺术形式,通过影像、音乐、剧本等多种元素,将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展现给观众。
而《饮食男女》这部电影,不仅仅是一部关于食物和饮食文化的电影,更是一部关于人生和家庭的电影。
电影《饮食男女》由台湾导演李安执导,讲述了一位中年厨师的故事。
影片以食物为线索,通过厨师周家的三代人的故事,展现了人生的酸甜苦辣。
这部电影不仅仅是一部关于食物的电影,更是通过食物来表达人生的哲理和情感。
首先,电影《饮食男女》通过食物的烹饪和品尝,传递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和关系。
食物在影片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它不仅仅是一种生活必需品,更是人们交流和表达情感的媒介。
在电影中,周家的三代人通过食物来表达对彼此的关爱和思念,通过食物来传递父爱、母爱、兄弟情等情感。
无论是父亲对孩子们的呵护和教导,还是兄弟之间的互动和支持,都通过食物的准备和分享来表达。
这让我深深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和亲情的重要。
其次,电影《饮食男女》通过食物的味道和口感,表达了人生的滋味和变化。
影片中的食物不仅仅是一道道美味佳肴,更是代表着人生的酸甜苦辣。
从父亲的传统烹饪技艺,到儿子的创新烹饪方式,每一道菜都承载着人物的情感和生活态度。
电影中的食物有时甜美可口,有时苦涩难忘,正如人生中的经历和感受一样。
通过食物的味道和口感,观众可以感受到人生的多样性和变化。
再次,电影《饮食男女》通过食物的准备和享用,探讨了人的欲望和追求。
电影中的食物不仅仅是满足生理需求的工具,更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无论是周家三代人对美食的追求,还是其他人物对食物的渴望,都展现了人性中的欲望和对幸福的追求。
通过食物的准备和享用,观众可以思考人的欲望和追求对人生的影响,以及如何在追求中找到平衡和满足。
最后,电影《饮食男女》通过食物的象征意义,传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珍惜。
影片中的食物不仅仅是一种物质存在,更是一种精神和文化的象征。
通过食物的准备和品尝,观众可以感受到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的追求。
《饮食男女》美食与家族的爱与痛

《饮食男女》美食与家族的爱与痛《饮食男女》是一部由台湾导演李安执导的电影,该片于1994年上映,讲述了一位厨师的故事,通过美食与家族之间的纠葛,展现了爱与痛的复杂关系。
影片以细腻的镜头和真实的情感描绘了人们在饮食和家庭中所经历的喜怒哀乐,让观众在欣赏美食的同时,也深思家庭的意义和人际关系的复杂性。
影片以主人公朱家的三代人为线索,通过三个不同年龄段的男主角,展现了他们在家庭中的角色和对美食的追求。
影片的开头,我们见到了朱家的老祖父,他是一位极富传统观念的人,对于饮食有着独特的见解。
他将饮食视为人生的一部分,通过烹饪来表达对家人的爱。
这种传统的观念在朱家代代相传,影片中的父亲和儿子也都是厨师,饮食成为家族的纽带和情感的表达。
然而,美食并不仅仅是家族的爱,它也是家族的痛。
在影片中,我们看到了朱家的父子关系的紧张和矛盾。
父亲对儿子的期望和压力,让他们之间的关系变得紧张而复杂。
父亲希望儿子能够继承家族的事业,但儿子却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
这种矛盾不仅仅是家族内部的问题,也反映了社会对个体的期望和束缚。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常常面临着家庭和社会的期望之间的冲突,这让人感到痛苦和困惑。
影片中的美食不仅仅是食物的味道,它还是情感的载体和表达方式。
通过食物的制作和品尝,人们之间的情感得到了释放和表达。
在影片中,我们看到了父亲用饮食来表达对儿子的爱,儿子通过烹饪来表达内心的情感。
美食成为了他们之间的桥梁,让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沟通。
这让我想到了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通过食物来表达对他人的关爱和思念。
无论是家庭聚餐还是朋友聚会,美食都是人们情感交流的重要方式。
除了美食和家庭之间的关系,影片还展现了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和脆弱性。
在影片中,我们看到了主人公与他的女友之间的爱情纠葛,以及他与女儿之间的亲子关系。
这些关系中充满了喜怒哀乐,让人感受到了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和不可预测性。
通过这些情节,影片告诉我们,人际关系是需要经营和维护的,它们需要我们付出努力和关心,才能得到回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融合都有深刻 的讨论与反思。 他完整而平和的叙 事方式, 理智客观的视 角 , 以及隐喻含蓄的镜 头语 言表达使其形成
了鲜明的导 演风格。 《 饮食 男女》 作为“ 家庭三部 曲” 的压轴之作 , 戏剧性的起伏跌宕。 关键词 : 影像语言 ; 戏剧冲 突; 蒙太奇; 长镜头 ; 色彩
而家宁抢 眼的浓 烈红唇是热恋 的暗示 , 一喜一悲 , 都是红色 , 都 为爱情。 在家珍被情书影响情感爆 发时 , 破天荒穿上红色上衣并
且红唇去学校 , 这场戏是她人生的一次重大转折 , 画面中的这些 红色在暗淡 的校 园可谓浓墨重彩 ,不仅代表着她 内心压抑多年 的情感释放 ,也可 突显此刻她愤怒而焦虑不安 的情绪 。下一场 中, 朱家倩与前男友雷蒙的最后 交谈 时 , 家倩身后有一幅底色 为 红色的艺术挂 饰 ,而在二人交谈 的反打镜头 中雷蒙却穿深灰 色 衣服 , 在对话镜 头对 切 中, 家倩背后 的红 色明显不协调 , 红色 的 突 兀 暗 喻 着家 倩 对 雷 蒙 扔 抱 有 的幻 想 ,视 其 为 感 情 的宣 泄 对 象
恰到好处烘托 出暖 昧朦胧 的气氛 。 而两人确定关系后 , 小芝伤心
欲绝在家宁面前哭诉 , 她的红色外套 暗示 着对 爱情 的痛苦挣扎 ,
达上 , 例如朱家珍第一次收到情 书时误以为时排球教练周 明道 ,
再 次于放学 等公交时看 到周与第一次相遇不 同 ,第一 次是 以家 珍 的近景对切周 ,而 这次 以家珍面部复杂纠结 的表情特写对切 到周骑车而去 , 这里用更小得景别 与周剪 辑在一起 , 明显强化了 家珍的复杂心理状态 , 暗喻这封情书打破 家宁多年寂寞芳心 。
公室 中, 长镜 头更 是 运 用 到 极 致 , 上一 个 长镜 头 用 运 动 跟 拍 缓 慢
发 展
李安 的电影虽没有夸张的拍摄技法 ,也没有炫 目的视 觉冲 击 ,但是其兼具对 比性与隐喻性的蒙太奇应用却使故事丝 丝入 扣, 引人 人胜。 影片一开场 , 一个远景拍摄忙碌喧嚣 , 车水马龙 的 十字路 口 ,画面紧接着切到一个静谧小巷 中古朴 老宅 的远 景俯 视镜头 ,这里衔接 的两个镜头形成从喧闹到宁静 的强烈对 比反
而委婉地表达人物 内心 的矛盾起伏 ,而这个长镜头 中运用光线 的明显对 比来转折人物的关系改变 ,关灯 时两人在 昏暗暧昧 的
气氛 中激 吻, 开灯后 的互相坦 白消除误会但关 系却 变得尴尬 , 人
物关 系在 一个镜头 中发生更加戏剧性的转变。家倩得知李凯并 非 大姐初恋 。 这两场戏 中 , 都在长镜头运动中不 断变换人物 的场 面调度关 系以及景别来强调家倩复杂的心理波动 。人物关系 的 变化和人 物内心情感起伏与爆发 ,在 同一个场景 同一镜头完成
转折 , 完成了情感 表达 的整体性 与戏剧 冲突 。
三、 色彩含蓄表达情感 , 颇具隐喻性意昧 :
色彩由于独具心理效应 ,其暗示性作用在 电影 中被广泛应 用。 红色有热烈 , 希望 , 爱情的象 征 , 在本片中被 多次赋予 隐喻表 达的意义。 朱家宁初次做客冯国伦 家中 , 二人在红色的暗房安全 灯下终 于第一次牵手 , 感 情发生 突破性进展 。 这里红色的安全灯
差 ,同时说 明故事发生 的大背景是在喧 闹的现代城市 和安 静的
传 统家庭 。在交代人物 出场方面 , 影 片一 开始老朱在厨房 中, 一 系列 连贯流 畅的烹饪美食特写不但 冲击 了观众 的视觉 又体 现了 “ 饮食” 的题 。 展示 了老朱令人眼花缭乱的精湛厨艺后 , 随后衔接 电话通话期 间一个特写摇镜头 ,挂在墙上老朱几 乎贯穿一生的 与名人 的合影 , 尽显其位列烹饪界泰斗 , 而“ 人 间美味” 四个 大字 的可谓概括性 总结老朱 的职业与业界地位 。而 随后 三个女儿各 自回家 的平行蒙太奇运用在短短几分钟 内之 内 ,以丰富细节交 代 了每个人 物的人物 出场背景 , 职业 身份 。 在人物情感的含蓄表
中图分 类号 . J 9 0 5
一
文献 标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 1 0 0 5 — 5 3 1 2 ( 2 0 1 4) 3 0 — 0 1 1 5 — 0 1
、
完整而充满戏剧性 。 之后两人在办 独 具风格的 蒙太奇 手法强化影片 节奏 , 推动故事 会 的疏离用一个长镜头展现 ,
以及心灵的共 鸣者 , 而雷蒙却已移情 别恋只想与家倩维系“ 肉体
关系” 。
切割空间 , 李安却善于利用长镜头表现镜头 内部的 “ 蒙太奇” , 使
人物情绪在不间断的时空完整表达 。朱家 宁与冯 国伦初次见面 时 ,从家宁出 门到他1 " f l z . 人初 见的一系列谈 话直到她满心欢喜
这部影片含蓄表 达的特点决定 了单个镜 头中鲜少直接的情
感 表现 , 因此李安借助蒙太奇丰富了电影 语言 , 加 强了片中这些
暗含心事却 隐忍不发 的人 物们 暗涌 的情绪感染力 。
二、 运用长镜 头巧妙展示人物 心理变化 , 增 强镜头 内 部戏剧冲突
电影是时空交织 的艺 术 , 相对于蒙太奇 , 长镜 头没有人为 的
李安 的《 饮食男女》 在表 面上采取一种客 观的叙事方式 , 将 客观真实得故 事呈 献给大家 ,然 而李安确 实在视 听语 言的运 用
中、 故事 的讲述 中, 传达着他对现 时文化 的思考 , 对 中西文化 、 新
2 O1 4 ~ 1 1
文艺 生活 L I T E RA T URE L I F E
影 视 评 论
浅析《 饮食 男女》 的影像 语言与情 感表达
王若 璇
( 中国传媒 大学 戏剧影视 学院, 北京 1 0 0 0 2 4 )
摘 要: 李安作 为一位世界 范 围内享有盛誉的 华人 导演 , 其早期的 电影 中, 对于 中西方文化 的冲突, 传统 与现代 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