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墨配色原理及工艺共22页文档
油墨调色配方范文

油墨调色配方范文
1.银灰色油墨配方:
-铝粉:30%
-第三叔我30%
-适量的稀释剂
-40%的溶剂
将以上材料按照比例混合搅拌,直到得到均匀的银灰色油墨。
2.青色油墨配方:
-亮蓝色颜料:50%
-黄色颜料:20%
-黑色颜料:10%
-白色颜料:20%
-适量的稀释剂
-40%的溶剂
将以上颜料和溶剂按照比例混合搅拌,直到得到均匀的青色油墨。
3.红色油墨配方:
-红色颜料:60%
-黑色颜料:20%
-白色颜料:20%
-适量的稀释剂
-40%的溶剂
将以上颜料和溶剂按照比例混合搅拌,直到得到均匀的红色油墨。
4.黄色油墨配方:
-黄色颜料:80%
-白色颜料:20%
-适量的稀释剂
-40%的溶剂
将以上颜料和溶剂按照比例混合搅拌,直到得到均匀的黄色油墨。
5.橙色油墨配方:
-橙色颜料:70%
-黄色颜料:10%
-红色颜料:10%
-白色颜料:10%
-适量的稀释剂
-40%的溶剂
将以上颜料和溶剂按照比例混合搅拌,直到得到均匀的橙色油墨。
以上是几种常见的油墨调色配方,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比例的调整和调试,以获得满足需求的油墨颜色。
在调配油墨时,应注意按照比例添
加各种颜料和稀释剂,确保颜色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同时,根据不同的印刷材料和环境条件,需要采用不同的配方来适应不同的产品要求。
油墨主调色

油墨主调色油墨中黄、品红、青三种色彩油墨为油墨的三原色,原则上通过不同比例的调配,可以得到不同色相颜色来满足印刷作业的需求。
采用油墨三原色调配,根据色料减色法原理,有着以下的规律:①当二种原色油墨混合时,若混合比例相当,则可以得到标准间色;若混合比例不相等,则得到各种不同色相的间色,其色相偏向于比例大的一方。
②当二种原色油墨等量混合的颜色中,加入白墨,色相变得明亮鲜艳;加入黑墨则变得深暗。
③当三种原色油墨混合时,若混合比例相等,则可以得到近似黑色;若混合比例不相等,则得到各种不同色相的间色或复色,色相偏向于比例大的一方。
④当三种原色油墨等量混合的颜色中,加入不同比例的白墨,可以得到不同阶调的浅灰色墨。
2、由二种原色油墨等量混合的调配方法称为间色油墨的调配。
间色也称二次色,其色相比原色暗。
间色油墨的混合规律是:黄+品红=红[(W-B)+(W-G)=(2W-G-B)]品红+青=蓝[(W-G)+(W-R)=(2W-G-R)]黄+青=绿[(W-B)+(W-R) =(2W-B-R)]3、由两个间色或由三个原色等量调配得到的颜色方法称为复色油墨的调配。
复色墨也称第三次色,其混合规律为:(如图1所示)红+绿=黄灰[(Y+M)+(Y+C)]=[Y+K]。
黄灰色俗称古铜色。
红+蓝=红灰[(Y+M)+(M+C)]=[M+K]。
红灰色俗称枣红色。
蓝+绿=青灰[(M+C)+(Y+C)]=[C+K]。
青灰色俗称橄榄绿。
4、间色和复色不等量调配①间色不等量的调配品红1+黄1=红,品红1+黄3=深黄,品红3+黄1=金红黄1+青1=绿,黄3+青1=翠绿,黄1+青3=墨绿,黄4+青1=苹果绿品红1+青1=蓝,品红1+青3=深蓝,品红3+青1=青莲②复色不等量调配黄1+品红1+青1=黑,黄1+品红2+青1=棕红,黄1+品红4+青1=红棕,黄1+品红2+青1=橄榄绿,黄1+品红1+青4=暗绿色。
红+黄=橙红+蓝=紫黄+蓝=绿。
油墨的配色

油墨的配色在現實的絲網印刷中,有兩种彩色印刷方式: (1)是網點印刷,(2)是專色印刷.網點印刷可印制色彩豐富且有層次感的印刷品,但色彩較為柔和,一般廣告行業中應用較多.專色印刷可印制色彩厚實鮮艷的效果,且不需要進行分色,而用多色套印,是通過專色油墨進行單色對位印刷印刷就可達到原稿色樣要求的色彩效果.一、色彩基本知識(1)、色彩與光的關系色光物基礎是光,色彩必頇在有光的條件下才能存在.如果沒有光的照射就沒有顏色,便成一片黑暗,所以有光才有色.(2)、光的三原色在日常生活,我們所看到的自然色為紅、橙、黃、綠、青、藍、紫,在整個可見光中,我們最敏感的占波長最長的為紅、綠、藍, 而橙、黃、青三种色光只在紅、綠、藍三种色光之間占有很狹窄的一段位置,實際上也是由紅、綠、藍三种光混合得到,而紅、綠、藍三种光卻不能由其他色光混合得到.所以我們把紅、綠、藍稱為三光的三原色.(3)、色光的混合A、概念:色光的混合為加色法(兩种以上的色光混合產生的綜合效應,稱為加色法.)B、混合規則:原色光等量相加得出.紅光+綠光=黃光綠光+藍光=青光藍光+紅光=品紅光若兩种色光按一定比例混合成為消色時,則兩色光互為補色.藍+黃=白光綠+品紅=白光紅+青=白光即紅、綠、藍三色光的補色為黃、品紅、青.(4)、色料的混合色料的混合是減色法,是反映從白光中減去某些色光而得到某一色的現象,當顏料顯示一定顏色時,意味著顏色物質對白光光譜中的某些色光實現了選擇性的吸收,減去了某些白光的結果.比如:黃色,就是吸收了藍、紫、把射出紅、綠光, 紅光+綠光=黃光,即呈現黃色.減色法物質有反射體和透射體之分,人能從有色物體前面觀察色彩,稱為反射體,從其后面觀察色彩的稱為透射體.(5)、色料的三原色根據色料的混合法則,色料的每一种原色都應反射兩個光譜區的色光,而由光的三原色紅、綠、蘭,及光的混合法則可以得到:品紅、黃、青、三种為色料的三原色,它是混合其他的一切顏色的基礎,它們是同光的三原色的補色一致.二、配色原理(1)、顏色的混合是減色的過程,相加的顏色愈多,減去的色光也越愈多,就愈暗,為此,配色時,最好用三原色,或基本色.有三原色可調配出的顏色為1330种左右,若加上黑色,可調出14640种之多,即幾乎可調出所有顏色.例如PANTON色卡上的顏色.色料的三原色的混合法則為:品紅+黃=紅黃+青=綠品紅+青=藍原色相加得間色,等量的黃、品紅、青相加為黑色.等量間色與間色的混合法則為:紅+綠=紅綠(黃灰色)綠+蘭=綠蘭(青灰色)蘭+紅=蘭紅(紅灰色)(2)、在各品牌油墨的色卡中,都標有三原色,基本色和標准色等,配色時,為甚麼要用三原色或基本色,而不用標准色呢?這是因為,三原色與基本色是合成單一顏料組成,而標准色則是基本色配成的,每一种標准色都是由兩种或兩种以上顏料而得,由標准色配成的顏色不能滿足顏色的三個屬性.即色相、亮度、純度、均不如三原色或基本色配成的好,顏色越多會越配越灰、越暗,顏色就越陳舊, 很不鮮艷.A、色相:是反映顏色固有的色彩相貌,是色與色之間的主區別,即一定的波長的波代表了某一個固定的色相,色相不同,其光波的波長也不同,在電腦分色的測定中用H表示.B、亮度:是反映明暗度.對彩色的亮度有兩种,一种是各顏色之間有明暗程度,這是由于各色光波的波長不同,經過反射,對人眼視網球膜刺激程度不同,在整個可見光譜中,從綠到黃最亮,明度高,所以人們或由于對綠色很敏感,從橙到紅,青到紫,亮度下降;另一种為同色相的顏色,亮度不同,即它們之間或由于明亮度不同,看上去有深有淺,愈接近白光,明度愈大.C、純度(飽和度):是反映色彩接近自然接近色光的程度,越接近自然色,純度越高,反之越低.在電腦分色的測定中用C表示.三、配色步驟拿到一個樣品(樣稿)時,應從下列步驟去做:1、按承印物材質,確定選用哪一類型油墨,然后再選擇油墨的品牌.2、根據樣稿判斷,首先選出主色,主色選好后,再看還有甚麼顏色,即副色.3、配色:取出經徹底攪拌的主色后,再添加副色,在副色的添加中,一定要小心,要一點一點少量加,等調配的顏色與樣品接近時,再用同一個參數(即目數、感光層厚度相同的網版及同一膠刮硬度等)測詴,直到合格.四、油墨小樣調配工藝方法要點:1、分析樣稿,確定主色和副色(色頭),用基准色(三原色)按一定重量的百分比.2、配色過程中采用由淺入深(白、黃、橙、紅、紫、藍、青、綠、黑)的原則,尤其著色力強的顏色只能加予定量的70-80﹪,當色相相接近時,應謹慎添加,准確稱量,主色以100克單位,副色以0.1克,精度稱量添加.3、調色是先選主色,當主色接近時,再加副色,當顏色達到90﹪左右停加,打樣,(必頇注意做到均勻調配,攪拌充分).淺色一般比樣稿深一點,而深色的濕墨比樣稿要淺一點,因為淺色干后比濕墨更淺,深色干后一般呈現深色現象,因干后偏深.4、詳細記錄各色墨的用量數據,名稱,代號等.5、觀看詴樣與原稿比較:注意與標樣(樣稿)同材上同种工藝參數印刷,應在專用比色箱或無直射光的標准箱下進行比色.6、修正再比較,確認.7、放大調配.注意: 不同類型的油墨不能混配,必頇使用油墨的專用溶劑調整黏度等.五、顏色的測定:A、燈源:同一顏色在不同波長的燈光下有不同的效果,所以建議在檢測顏色時要使用標准光源,標准光源有D65,D50.B、在比較顏色時,彩色最好用灰色底,白色用白色底,黑色用啞黑底.C、調好的油墨印刷時,色彩受網版,刮版,承印物等因素的影響,故印刷打樣時,應將調色打樣參數與客戶提供要求相同的網版參數和承印物.六、網印油墨配色中的問題:1、色卡與用戶確定的顏色有差別.因為目前所用的色卡和配色系統是由膠印系統提供的,因此,當絲印過程中印刷參數的變化會引起顏色的變化,故仍需微調處理.其油墨的著墨量影響到配墨顏色.油墨的著墨按平版---击面---凹面---絲印的順序漸增加,如下表:所以在三原色加網印刷的油墨是非常不好印的因為絲印過程中的每一個變量都影響到墨層厚度,從而影響到印刷品的顏色.2、顏色的外觀.顏色的外觀受透射率,反射率,同分异物現象(即在同光源下兩种顏色非常匹配,而在另處一种光源下卻不匹配的現象.)觀察條件,照明,墨層厚度,油墨的不透明度,叠印,承印物性質等變量的影響.3、承印物的影響承印物的表面光潔度、處理、吸墨性和表面顏色等.4、墨層厚度墨厚會引起顏色變化.墨厚受絲網網絲的直徑、繃網張力、網版類型和厚度、膠刮外形及硬度、刮壓力及刮壓速度、刮印角度、網距、復墨板的壓力、速度、外形和印刷機類型不的不同,其墨厚度也不同.5、網板張力及其它因素的變化引起色相的變化.6、光源和觀察條件的標准化具有專門光源的觀察室.通過光譜儀,可測出每种顏色都有自己的光譜曲線7、色差:即不同顏色有不同的色差,可以通光譜檢測出.人眼能分辯的最注色差為IDE,計算機輸出的樣品色差為2DE,黃顏色它與目標色之間有3DE,而灰色與它的目標色之間只能有0。
油墨的调配原理

油墨调配原理在印刷工艺中,彩色复制的原稿种类繁多,所呈现的色彩也五彩缤纷,各不相同,仅用黄、品红、青、黑四色油墨来表现已远远不够,往往需要用原色油墨调配成其他颜色的油墨,或用原辅材料调配成不同粘稠度和色相的油墨,来适应印刷作业的要求。
通常,我们把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原色油墨和辅助材料按照不同比例的混合,改变其原有的物理特性(色相或印刷适性),以适应印刷作业要求的工艺操作,称为油墨调配,简称调墨。
色料三原色的品红色,其呈色是从白光中减去(吸收)了绿光,反射出红光和蓝光,并在人眼的视网膜感色细胞上感觉到这两种色光混合的品红光的结果,所以品红色又称减绿色。
其呈色关系式为:M=W-G=R+B。
色料三原色的青色,其呈色是从白光中减去(吸收)了红光,反射出绿光和蓝光,并在人眼视网膜上感色细胞感觉到这两种色光混合的青光的结果,所以青光又称减红色。
其呈色关系式为:C=W-R=G+B。
油墨调配是印刷工艺操作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它可以分为油墨色彩的色相调配和印刷适性调配。
玛莱宝油墨的色相调配是建立在色料减色法原理的基础上的,它不仅仅是光学现象的表现,而且是色彩变化规律的体现。
我们知道,所谓色料减色法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色料混合得到的一种颜色现象,其呈色效果是从复色的白光中减去一种单色光或几种单色光后的色光。
凡是不能用其它颜色调配得到的颜色,称为原色。
理想的每一种原色能减去白光中相应的1/3一种原色光,反射2/3两种原色光,色料原色就是两原色光混合的结果。
如色料三原色的黄色料,其呈色是色料从白光中减去(吸收)了蓝光,反射出红光和绿光,并在人眼视网膜的感色细胞上感觉到这两种色光混合的黄色的结果,所以黄色又称减蓝色,其呈色关系式为:Y=W-B=R+G。
1、由二种原色油墨等量混合的调配方法称为间色油墨的调配。
间色也称二次色,其色相比原色暗。
间色油墨的混合规律是:黄+品红=红[(W-B)+(W-G)=(2W-G-B)] 品红+青=蓝[(W-G)+(W-R)=(2W-G-R)] 黄+青=绿[(W-B)+(W-R) =(2W-B-R)]2、油墨中黄、品红、青三种色彩油墨为油墨的三原色,原则上通过不同比例的调配,可以得到不同色相颜色来满足印刷作业的需求。
印刷专色油墨调配方法

印刷专色油墨调配方法
印刷专色油墨调配那可是个技术活!就好比厨师做菜,得有精确的配方和手法。
首先,收集所需的原色油墨,这就像准备食材一样,可不能马虎。
确定好要调配的专色后,根据经验和配方逐步加入不同的原色油墨。
哇塞,这过程不就像在玩色彩魔法吗?那可得小心翼翼,一点一点地加,万一加多了可就麻烦啦!
调配的时候要注意啥呢?颜色的准确性至关重要呀!你想想,要是调出来的颜色和客户要求的不一样,那不是白忙活了吗?所以得仔细对比标准色样。
还有啊,油墨的质量也得把关,不好的油墨调出来的颜色能好看吗?
安全性方面呢,油墨可不能随便乱放,要是不小心弄洒了,那可糟糕啦!得放在安全的地方。
稳定性也很重要哦,调出来的油墨不能今天一个样,明天又一个样吧?那可不行!
那专色油墨调配有啥应用场景和优势呢?比如说在包装印刷上,独特的专色能让产品更吸引人的眼球。
这就像给产品穿上了一件漂亮的外衣,能不吸引人吗?而且专色的准确性高,颜色鲜艳持久,比四色印刷可厉害多啦!
我给你讲个实际案例吧。
有一次,一个客户要求印一批高档礼品盒,用了专色油墨调配的颜色,那效果简直绝了!盒子一出来,那颜色鲜艳得让人眼前一亮,客户高兴得不得了。
这就说明专色油墨调配得好,真的能让产品大大加分。
印刷专色油墨调配真的超棒,能让印刷品变得更加精彩。
只要用心去做,一定能调出满意的颜色。
油墨调色配方

油墨调色配方油墨中黄、品红、青三种色彩油墨为油墨的三原色,原则上通过不同比例的调配,可以得到不同色相颜色来满足印刷作业的需求。
采用油墨三原色调配,根据色料减色法原理,有着以下的规律:①当二种原色油墨混合时,若混合比例相当,则可以得到标准间色;若混合比例不相等,则得到各种不同色相的间色,其色相偏向于比例大的一方。
②当二种原色油墨等量混合的颜色中,加入白墨,色相变得明亮鲜艳;加入黑墨则变得深暗。
③当三种原色油墨混合时,若混合比例相等,则可以得到近似黑色;若混合比例不相等,则得到各种不同色相的间色或复色,色相偏向于比例大的一方。
④当三种原色油墨等量混合的颜色中,加入不同比例的白墨,可以得到不同阶调的浅灰色墨。
2、由二种原色油墨等量混合的调配方法称为间色油墨的调配。
间色也称二次色,其色相比原色暗。
间色油墨的混合规律是:黄+品红=红[(W-B)+(W-G)=(2W-G-B)]品红+青=蓝[(W-G)+(W-R)=(2W-G-R)]黄+青=绿[(W-B)+(W-R) =(2W-B-R)]3、由两个间色或由三个原色等量调配得到的颜色方法称为复色油墨的调配。
复色墨也称第三次色,其混合规律为:(如图1所示)红+绿=黄灰[(Y+M)+(Y+C)]=[Y+K]。
黄灰色俗称古铜色。
红+蓝=红灰[(Y+M)+(M+C)]=[M+K]。
红灰色俗称枣红色。
蓝+绿=青灰[(M+C)+(Y+C)]=[C+K]。
青灰色俗称橄榄绿。
4、间色和复色不等量调配①间色不等量的调配品红1+黄1=红,品红1+黄3=深黄,品红3+黄1=金红黄1+青1=绿,黄3+青1=翠绿,黄1+青3=墨绿,黄4+青1=苹果绿品红1+青1=蓝,品红1+青3=深蓝,品红3+青1=青莲②复色不等量调配黄1+品红1+青1=黑,黄1+品红2+青1=棕红,黄1+品红4+青1=红棕,黄1+品红2+青1=橄榄绿,黄1+品红1+青4=暗绿色。
红+黄=橙红+蓝=紫黄+蓝=绿。
水性油墨的调色原理

水性油墨的调色原理
水性油墨的调色原理是通过在乳化剂和树脂的作用下,将颜料分散到水介质中,形成一个均匀稳定的乳液。
乳化剂的作用是使颜料与水分子相互吸引,形成颜料颗粒的乳化胶体,并防止颜料颗粒的聚集和沉淀。
树脂的作用则是增加乳液的粘稠度和抗摩擦性,使颜料能够牢固地附着在印刷材料上。
在调色过程中,首先需要选择适当的颜料,根据需要调制的颜色和色调进行选择。
然后将颜料逐渐加入到乳化剂和树脂的混合溶液中,通过搅拌和混合使颜料均匀分散。
调色过程中需要注意颜料的添加顺序和比例,以及搅拌的时间和速度,以确保乳液的稳定性和均匀性。
调色完成后,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修改,如加入其他颜料或添加剂来改变颜色和性能。
最后,将调制好的水性油墨进行过滤和包装,以便于使用和储存。
印刷油墨的调配方法与原则

印刷油墨的调配方法与原则印刷油墨的调配方法与原则丝网印刷2021.7印刷油墨的调配方法与原则配油墨是彩印工艺中的一项重要工作,这项工作做得如何,直接关系到产品的但是,在工艺实践过程中,仅靠三原色墨要调配出无数种的油墨颜色来,还是不够的。
因为,实际上制造油墨的颜料不是很标准,甚至每批出产的油墨在颜色上免不了存有一定程度的差异。
所以,在实际工作中还应采用如中蓝、深蓝、淡蓝、射光蓝、中黄、深黄、淡黄、金红、桔红、深红、淡红、黑、绿色等油墨适量加入,才能达到所需油墨色相。
油墨的种类很多,但不管如何,除了三原色墨以外,其他颜色都是用以补充三原色的不足的。
任何复杂的颜色,总是在三原色范围内变化的,只要掌握好这个原则,调墨也就不成问题了。
当色彩分析确定主色和辅色墨及比例后,即可进行调配。
但如果调配出的色相有偏差,可用补色理论来纠正其色相。
间色和复色的调配:所谓间色,就是由两种原色油墨混合调配而成的。
如红加黄后的色相为橙色;黄加蓝可得到绿色;红加蓝可变成紫色。
两配,可以调配出许多种间色。
即原色桃红与黄以1∶1混调,可得到大红色相;若以1∶3混调可得到深黄色;若以3∶1混调可得到金红色相。
如果原色黄与蓝等量混调,可得到绿色;若以3∶1混调可得到翠绿色;若以4∶1混调可得到苹果绿;若以1∶3混调可得到墨绿色。
若原色桃红与蓝以1∶3混合调配,可得到深蓝紫色;若以3∶1混调可得到近似的青莲色。
而复色则源于三种原色油墨混和调配而成。
若它们分别以不同比例混调,可以得到很多种类的复色。
如原色桃红、黄和蓝等量印刷质量。
因为色彩鲜艳、光亮度好、色相准确是彩印产品的基本要求,要实现这个要求首先必须准确调配好印刷油墨。
所以,操作者要掌握好色彩知识和调墨工艺。
掌握三原色的变化规律,以便实现油墨准确的调配:任何一种颜色都能利用三原色的不同比例混合调成,油墨的色相变化,正是利用这个规律。
如三原色油墨等量混合调配后可变成黑色(近似)。
三原色油墨等量混调并加入不同比例的白墨,即可配成各种不同色调的浅灰色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