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南方高考语文总复习 (7)

合集下载

2015年《南方新课堂》高考语文总复习 专题22 散文阅读课时检测

2015年《南方新课堂》高考语文总复习 专题22 散文阅读课时检测

专题二十二散文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一棵葫芦爬过墙吴德欣①那还是我们家住在乡下的一段日子。

乡政府被叫作“人民公社”,几十个庄子上的男女老少一律叫“社员”,他们去供销社购物,到邻居家赊粮,手里用的工具是一只干瓢。

比如,买一瓢盐,用一瓢鸡蛋换回烟酒糖茶,或借一瓢玉米面。

这里实在有必要提一下,就是被借的那户人家,即便自己揭不开锅,只要罐底能刮出来多少就借给人家多少,是毫不含糊的。

而还粮的社员总要比先前多出来一个“牙印”儿。

细看那些出出入入的瓢儿,有的竟用细麻绳密密实实地补缀起来。

可见当时物资的匮乏、经济的拮据及贯穿其中的亲情。

②我家的水瓢有时候要被我拿出去装沙玩,在稻田里戽水捉泥鳅。

损坏了,我就会把它往家里一丢,再狼狈不堪地躲到外面,甚至一天都不敢露面。

坏了的水瓢也会被我妈用针线补起来。

可用它舀水,就会看见一道水流顺着裂缝滋滋地冒出。

这样坚持用了一个秋天和一个冬天,春暖花开的时节,母亲在墙根栽下了一棵秧苗,我们就经常给它浇水,上一点鸡粪,一心盼着它快快长大。

③一只葫芦能开两只瓢,用来舀水做饭,淘水浇地的叫水瓢,用来盛粮盛盐的叫干瓢,它们是孪生的姐妹,灶前灶后家里家外地忙活着,为老老少少理家过日子。

我们家的葫芦不负众望,藤秧沿着墙体越过了墙头,今天墙这边开花,后天就在墙那边结纽了。

隔几天,我就攀着青砖看见它在墙外一天大似一天。

我对妈说,要不要把藤秧扯过来?我妈说,强扭的瓜不甜,它愿那样随它去。

妈还号召我们勤浇水多施肥,我们不懂,发了一些怨言。

因为一墙之隔是公社的大院,那边也住了一户人家,况且他们顺着葫芦秧搭了一个凉棚,那只葫芦就吊在中央恣意地生长。

时隔多日,我又看见那只葫芦被草绳编织的网子揽底兜住。

他们是不是要占为己有?当我把这个想法当众说出,妈就用竹筷敲起我的头颅,说我的心眼只有针鼻儿那般大。

我心想,等着瞧吧,看咱一家瞎忙乎个啥劲儿?!④秋来了,霜降了,葫芦架也蔫了,墙那边的葫芦落到了咱家。

高考总复习 语文第2编7-5

高考总复习 语文第2编7-5

么”。熟悉和掌握了材料,进入写作过程的第一步,就是
选择材料。作者掌握的材料,能否成为文章中的有用部分, 关键在于选择和取舍。选择材料的基本原则:①围绕和突 出主题;②真实而又典型;③新颖而又生动。
第二编专题突破
语文
高考总复习人教版
2.截取 所谓“截取”,指的是在选择材料过程中如何确立起
点。这种“截取”,通常包括两层意思。①从“完整”的
“四点”——此时、此地、此人,能为此事 ,就可视为
“真”。
第二编专题突破
语文
高考总复习人教版
(四)要精心设计线索 线索,是作者组织材料的思路在文章中的体现,也就
是统摄和连缀各个场面的纽带。线索的类型,主要有以下
几种: ①情节线——以叙事为主的文章,按照故事情节的推 进来结构全文。 ②人物线——以记人为主的文章,人物的思想、品质
一、记叙文 记叙文是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来反映社会生活,
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的一种文体。它以记叙、描写为主要
表达方式,综合运用议论、抒情。记叙文以其质朴的力量 给读者以不动声色的感染,回顾近几年的高考优秀作文, 其中就有很多关注生活点滴,寄寓真情实感的记叙文。要 写好记叙文,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事件。
第二编专题突破
语文
高考总复习人教版
Hale Waihona Puke (二)要妥善处理好材料 记叙文的材料是用来表达中心的具体的人、事,文章
的中心是从具体的材料中体现出来的,要处理好材料与中
心的关系。材料要有详略,表现中心的详写,有关的略写, 无关的不写。具体应当注意以下两点:
第二编专题突破
语文
高考总复习人教版
1.选材 记叙文的写作,首先要解决的是内容问题,即“写什

2015年《南方新课堂》高考语文总复习 专题9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课时检测

2015年《南方新课堂》高考语文总复习 专题9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课时检测

专题九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训练一选用句式1.根据语境,填入下列两句话中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水生追回那个纸盒子,一只手高高举起,一只手用力拍打着水,好使自己不沉下去,对着荷花淀吆喝:“________”好像带着很大的气。

(a.出来吧,你们!b.你们出来吧!)②今天,当我站在古城墙上游目骋怀,才猛然悟到:________他们创造着古城墙新的内涵,创造着古城墙新的形象,并在这创造中重塑了自己。

(a.西安人民完成的岂止是对古城墙的修复?他们分明是在创造。

b.西安人民分明是在创造,他们完成的岂止是对古城墙的修复?)A.①a②b B.①a②aC.①b②a D.①b②b2.填入下面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菲尔丁说:“不好的书也像不好的朋友一样,可能会把你戕害。

”这话没错。

但也不必为此走向另一个极端,夸大书籍对人的品格的影响。

更多的情况是,________A.好人读了坏书受害至深,坏人读了好书受益些微。

B.好人读了好书取其精华,坏人读了坏书取其糟粕。

C.好人读了好书好上加好,坏人读了坏书不可救药。

D.好人读了坏书仍是好人,坏人读了好书仍是坏人。

3.“我们要学习文件”是一句有歧义的句子,接在它后面能消除歧义的一项是( )A.请做好准备。

B.请把电视机关上。

C.小说不要带来。

D.请你告诉小王。

4.填入下面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表达效果最好的一项是( )不管生活给我以什么,我都报之以微笑。

给我以严寒,我就是一朵清新俏丽的红梅;给我以崎岖,我就是一条轻盈活泼的小溪;____________________。

A.给我以风雨,我就是一弯旖旎绚丽的彩虹B.给我以狂风,我就是一波汹涌澎湃的巨浪C.给我以考验,我就是一个坚强勇敢的斗士D.给我以阳光,我就是一只轻舞呢喃的燕子训练二仿用句式1.仿照画线句子的形式,另选对象,写一段话。

要求:字数与画线句子基本相等,意思与整段内容的话题保持一致。

“唯有埋头,乃能出头。

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七选用、仿用、变换句式图文转换练习粤教

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七选用、仿用、变换句式图文转换练习粤教

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七选用、仿用、变换句式图文转换练习粤教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七选用、仿用、变换句式图文转换练习粤教1.〔XX·广东培英中学综合测试〕请将下面一组句子变换为一个长句,可调整语序、适当增删词语,不能改变原意。

〔1〕粤剧,戏曲剧种.〔2〕流行于广东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以及香港、澳门等地。

〔3〕明末清初,弋阳腔、昆腔传入广东后,出现“本地班〞。

〔4〕后梆子腔和乱弹传人,将“本地班〞改以梆子、二黄公为主要唱腔,并吸收广东民间音乐和粤讴、龙舟等曲艺音乐,形成粤剧。

2.〔XX·佛山市均安中学月考〕下面是央视节目“高中的孩子在想什么,你知道吗〞的部分调查结果,请根据数据回答问题中日美高中生倾诉烦恼的对象〔多选题〕母亲兄弟姐妹同性朋友异性朋友]中国32。

7% 23.2% 79.9% 36.2%日本40.3%18.5% 85。

1% 30。

7%美国61.5% 41。

2%69.3%58.0%〔1〕从上面的表格我们可以得知中日美三国高中生在选择倾诉烦恼的对象时有以下相同点:①向朋友倾诉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向家人倾诉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从上面的表格我们可以得知,相对于其他两国高中生,美国高中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XX·广东六校联考〕第七届全国城市运动会定于2011年10月18日在江西南昌举行。

下面是第七届全国城市运动会的会徽,请仔细观察,然后用简洁的语言把它的创意阐述出来。

说明:从内到外的三条弧线颜色分别是绿色、黄色和红色。

4.〔XX·广东六校联考〕张老师教书育人大半辈子,但工作热情不减;虽教数学,文学修养却不差。

为了做好学生工作,他常找学生谈话。

【南方新课堂】2015年高考语文总复习课时检测:专题15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DOC

【南方新课堂】2015年高考语文总复习课时检测:专题15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DOC

专题十五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p ------ j IX1NI; riTTITJ AKTr 55 ffl! 54 44 耆点臬训,基鯨巩固一、而1 •下列句中“而”字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②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③赵岂敢留璧而.得罪大王乎④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⑤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 .况石乎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⑦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⑧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A .①⑦/②④/③⑤/⑥⑧B .①⑦/②③/⑤⑧/④⑥C .①⑥/②④/③⑦/⑤⑧D .①④/②③/⑥⑦/⑤⑧2.下列各句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与“吾尝终日而思矣”的( )A .犹且从师而.问焉B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C.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D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二、何1. 下列句中加点词“何”的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 .哉A .徐公何能及君也B .大王来何.操C. 姜氏何厌之有D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 .也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胡为乎遑遑欲何之A*: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徐公何能及君也< ・何以战“而”字相同的一项是C. 其衰也1.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都不同的一项是 ( )三、乎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B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儿寒乎?欲食乎D. 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乎”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 相与枕藉乎.舟中 ② 曰:壮士,能复饮乎.③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 ④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A •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B •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C .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D .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四、乃1•下列各句中“乃”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三项是 ( )A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B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C.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D. 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E. 使杞子、杨孙、逢孙戍之,乃.还F. 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 G .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谢客就车 H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2 .解释下列各句中“乃”字的意义和用法。

2015高考语文(人教 通用)总复习文档:知识清单 夯基固源之诗歌表达技巧

2015高考语文(人教 通用)总复习文档:知识清单 夯基固源之诗歌表达技巧

1.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

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属于借古抒怀。

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的目的是深化诗歌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

2.联想:由一事物联想到与之有关的另一事物,或把事物中类似的特点联系起来组成一个典型。

3.想象:人们在已有的观念的基础上,经过联想、推断、分析、综合,创造出新的观念的思维过程。

4.衬托或烘托:以乙衬托甲,使甲的特点或特质更加突出。

有正衬和反衬两种。

5.渲染:对环境、景物做多方面的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加强艺术效果。

6.象征: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具有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和感情。

7.对比或对照:把两种不同的事物或情形做对照,互相比较。

8.抑扬:把要贬抑否定的方面和要褒扬肯定的方面同时说出来,只强调其中一个方面以达到抑此扬彼或抑彼扬此的目的。

有先扬后抑和先抑后扬之分。

9.照应:指诗中对前面所写的内容做必要的回答。

恰当运用这种手法可使结构显得紧凑、严谨。

10.动静:对事物、景物做动态、静态的描写,二者相互映衬,构成一种情趣。

11.托物言志:在描摹事物以尽其妙的基础上融入作者的感情,寄托作者的心志。

12.起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

13.虚实结合:指现实的景物、事件与想象的景物、事件互相映衬,交织在一起表达同样的情感。

14.主客移位:就是移情于景、移情于人的写法,也称“对写”。

今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拓展提升】一、表达方式1.记叙: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

2.描写: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做的具体描绘和刻画,往往包括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3.议论: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发表的意见。

4.抒情: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好恶、喜怒、哀乐等主观感情,包括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如“借景抒情”)。

高考总复习 语文第2编7-8

高考总复习 语文第2编7-8

他这种复杂的心情到也值的理解。
第二编 专题突破
语文
高考总复习人教版
圆明园的废墟应该是最难以为人忘怀的吧。英法联 军的火光照亮了整个紫禁城,熊熊的烈火使这“万园之园”
界注意他的存在。巨人集团成为中国第三家在美国上市的
公司,春来草才能自然地“青”。
第二编 专题突破
语文
高考总复习人教版
【点评】
此文选用马云的名言和史玉柱的事例,均
能准确恰当地证明中心,且新颖别致,极富时代特色,避
免了高考作文中经常出现的素材撞车问题,这在考场作文
中是非常难得的。
第二编 专题突破
语文
第二编 专题突破
语文
高考总复习人教版
感叹于先贤的智慧,如果不是明白度过乌云的必要, 司马迁不会在接受身心摧残之后重新站立;韩非不会在受 嘲后重新备起;贝多芬不会耳聋后重新高歌;季羡林不会
在“牛棚”生活后重新欢笑;道尔顿、安藤百福亦不会成
功„„
第二编 专题突破
语文
高考总复习人教版
【点评】
这段文字选用项羽、刘邦、司马迁、韩非
奋不顾身,勇于奉献!
第二编 专题突破
语文
高考总复习人教版
文章巧引妙联,谈锋犀利。作者从对李银河为丈夫王 小波的杂文随笔全编命名谈起,联想到美国,联想到鲁迅,
联想到现实。在表明心迹后,又将目光投向我国2008年初
南方的冰雪灾害、奥运圣火传递受阻的现场、“5·12”汶 川大地震的灾区,让我们看到了沉默的一代人一点也不沉 默、也不含糊的高大身影,让世人放心,沉默的一代人绝 不是垮掉的一代人!
事件等。孔子、司马迁、陶渊明、史铁生、梭罗、海
伦·凯勒„„要触摸这些人类文明史上的伟大灵魂;“纳 谏与止谤”“荆人渡河”,毛泽东的“指点江山,激扬文 字,粪土当年万户侯”„„应思索这些给人以启发和激励 的典故,让这些经典素材激活思维,丰富文章的内容。

2015高考语文总复习写作精品课件:第7节 有文采

2015高考语文总复习写作精品课件:第7节 有文采

这是一篇材料丰富、文采斐然的
议论性散文。文章以独特的视角和别致的写法,诠
释了 “ 人生如水行世 ” 的主题,表达了对上善若水、 如水行世的思考。文章主体部分有机融入范蠢、文
种、夫差、勾践等历史人物,很好地充实了内容,
丰富了内涵。语言富有诗意,古风盎然,多用长短 句构筑了语言的灵动美。文化典故、诗词歌赋的引
三、如何做到“善于运用修辞手法”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修辞无疑是使语言有 文采的重要手段。善用修辞,文章就会显得内容丰赡,
气势充沛,辞采华茂,形象富丽。高考佳作几乎都是
综合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多种修辞句式, 可增强文章的美感指数和文化内涵,增强文章整体之 美。排比句,给人以一泻千里的气势之美;对偶句, 给人以音韵和谐的整齐之美;比喻句,给人以形象生 动的真切之美;设问句,给人以回旋思考之美;反问 句,给人以不容置疑的铿锵之美;比拟句,给人以鲜 活灵动之美。例如:
④⑤⑥ ⑪⑫⑬ 句是陈述句,第①③⑦⑧⑨⑩句是疑 问句,第②句是感叹句,第 ⑭ 句是祈使句。多变的 句式表现了作者对王国维的心灵选择充满了同情、 理解和惋惜之情,表达了作者分明而又强烈的思想 倾向和价值判断。
[考场佳作]
人生如水行世 2013年湖北-考生 行走世间,当如水般潇洒自得,穿山过谷,任 其方圆变化,只坚守心中天地。合,则入;不合, 则出。
人类的血脉,沉淀着先人用生命写给后人的启示。
几百年的风风雨雨,早已荡涤了风波亭上的点点残 血;几百年的潮起潮落,早已淹没了零丁洋里的声 声叹息。然而,岳武穆的满腔热血,文天祥的一颗 丹心,早已深深地印在了历史的书页中,化做了民 族的魂,随着日月的更替,让人们深味着其中的永 恒。(张彦金《距离产生美》)
己的意思表达得详尽明白,感情强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南方高考语文总复习(7)专题十一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训练一简明1.下面的句子拖沓、啰唆、语序混乱,请加以修改,使之准确而简明。

(不超过30字) 荔枝壳上的裂片,有的品种小些,有的品种密些,有的品种大些,有的品种疏些;荔枝壳裂片的片峰,有的品种平些,有的品种尖些;情况并不是一样的,这是由于品种不同所造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一段文字有四处重复累赘,请予删除(只填序号)。

要求:删除后应简明连贯、不损害原意。

应当删除的是:____________3.根据语意,填入空白处最恰当的一项是()余光中在接受采访时说:“一位作家笔下,如果只能驱遣白话文,那么他的文笔就只有一个‘平面’。

如果他的‘文笔’里也有文言的墨水,在紧要关头,例如要求简洁、对仗、铿锵、隆重等,就能招之即来,文言的功力可济白话的松散和浅露。

一篇五千字的评论,换了有文言修养的人来写,也许三千字就够了。

一篇文章到紧要关头,如能‘文白相济’,其语言当有立体之感。

所以我的八言座右铭是:‘__________’”A.文以为常,白以应变。

B.文白相济,见真求新。

C.白以为常,文以应变。

D.白话为本,力求立体。

4.“一群蚂蚁停在一根水中的枯枝上,突然,河流湍急,蚂蚁危急。

而选择避险的方式决定了蚂蚁能否逃生。

”——这样简单的一件事,明明白白的道理,却被下面的文字表达成高深莫测、不明不白的内容:枯枝上的蚂蚁,(1)如果不能顾及各种动态与静态的综合效应,仅仅凭借观念史中原子化个人主义主张行动,群体的集体无意识将使自身解救活动趋于低效甚至完全失败。

(2)如果借助其肢体语言建立集体的意识,并且实现新的规范层面的积极义务与消极义务的统一,进而得到狭义后果论意义上的集体的获救。

请你对上面画线文字进行转换,使表达简单明白。

要求:①化复杂为简单,化艰深为浅显;②每句字数在30字以内;③不要照抄题干内容。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训练二连贯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今天的日子很短,正在自己的脚下悄悄地流逝。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经营好每一个今天就等于经营好昨天和明天。

①今天的事应该今天完成,不能推到明天②脚踏实地,全身心地经营好今天,才会有一个个实在的昨天③因此,面对今天,我们不要太多地怀念过去④接力棒交得好,才能走向辉煌的明天⑤如果总是站在今天望明天,结果明天也会悄悄地溜走⑥今天是昨天和明天的接力处A.⑤①⑥②④③ B .⑤⑥①④③②C.⑥④③②①⑤ D .⑥②③①④⑤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我国是食品生产和消费大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样才能有效解决食品安全领域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切实增强消费安全感。

①强化执法措施,严惩违法犯罪分子②食品产业涉及环节多,哪一环出现漏洞都会给食品安全带来严重威胁③创新食品安全监管机制④坚决淘汰劣质企业,以震慑所有企业使之不敢越雷池半步⑤保障食品安全需要生产经营者诚信自律,更需要严格的法律制度约束和有效监管 ⑥因此,必须保持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的态势,及时消除各环节的隐患A.②⑥①③④⑤ B .②⑤⑥①④③C.⑤②⑥③①④ D .⑤⑥②④③①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循环经济是对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中进行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活动的总称。

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助于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①是转变经济增长模式的一个突破口②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③促进以最小的资源消耗、最少的废物排放和最小的环境代价④通过建立“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和“生产—消费—再循环”的模式⑤换取最大的经济效益⑥也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举措A.①④⑤③②⑥ B .①⑥④③⑤②C.④②③⑤①⑥ D .④⑤⑥③②①4.将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合乎逻辑的一段话,并将序号填入横线处。

①有一些远虑,可以预见也可以预作筹划,不妨就预作筹划,以解除近忧。

②不过,远虑是无穷尽的,必须适可而止。

③有一些远虑,可以预见却无法预作筹划,那就暂且搁下吧,车到山前必有路,何必让它提前成为近忧。

④总之,应该尽量少往自己的心里搁忧虑,保持轻松和光明的心境。

⑤还有一些远虑,完全不能预见,那就更不必总是怀着一种莫名之忧,自己折磨自己了。

⑥中国人喜欢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这固然不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在文中①②横线上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金沙江大峡谷旁有一座远近闻名的纳西古城。

__①__,是纳西人最原始的聚居地。

我们步行了一个多小时,古城出现在前面。

__②__,上面镌刻着“宝山石头城”五个大字。

A.⎩⎪⎨⎪⎧①古城建在一块庞大独立的蘑菇状岩石上②远远地就能看出那拱形城门的别具一格B.⎩⎪⎨⎪⎧ ①一块庞大独立的蘑菇状岩石上建着古城②远远地就能看见那别具一格的拱形城门C.⎩⎪⎨⎪⎧ ①一块庞大独立的蘑菇状岩石上建着古城②远远地就能看出那拱形城门的别具一格D.⎩⎪⎨⎪⎧①古城建在一块庞大独立的蘑菇状岩石上②远远地就能望见那别具一格的拱形城门 训练三 得体1.暑假里,几名高中学生相约去拜访班主任李老师,宛风给老师打电话预约。

请你补写出以下电话内容的空缺部分。

要求:符合情境,简明得体。

宛风: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老师:噢,宛风啊。

宛风: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老师:好啊!欢迎欢迎!宛风: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老师:那就今天下午3点到我办公室吧。

宛风: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老师:好的,再见。

2.下面是某校校庆前夕,四位校友发给联络办老师的短信,其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获悉母校华诞,甚喜,届时定拨冗出席庆典,特此通知。

B.因事务繁忙,恐难以按时光临母校参与庆典,深表歉意。

C.虽身体欠安,但一定准时前往母校列席庆典,谨此奉告。

D.因航班取消,故不能及时赶到母校参加庆典,敬请谅解。

3.2010年12月31日,著名作家史铁生因突发脑溢血逝世。

他捐赠的肝脏在天津成功移植给了一位患者。

请你以这位患者的名义给史铁生写一段感激的话。

要求:①语言简明、连贯、得体;②不写称呼语;③不超过10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请根据所指定的语言环境,将“欢迎对方按时参加”的意思进行转述。

(1)在给兄弟单位的请柬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给下级的通知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办家宴,父母给子女的口头通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训练四 准确、鲜明、生动1.滨海中学计划举办新年学生运动会成果展示,展示内容主要由“文字”“数据”和“图片”组成。

校方请你用形象化的语言分别为“成果展示”前言中的“数据”和“图片”各续写一句话。

要求:①内容扣紧运动会特点;②形式与画线句子句式相同;③每小句在15字以内(不包括标点)。

经过努力,新年学生运动会成果终于如期展示。

展示的内容主要由“文字”“数据”和“图片”组成。

文字是音符,奏响了运动快乐的一曲高歌;数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期待,借助这次展示,在全校进一步形成“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的良好氛围。

2.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城市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

据调查,中国农村目前“留守儿童”数量超过了5800万人,他们中大多需要得到更多的关爱和接受良好的教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