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学期卫生与健康教案

合集下载

五年级下学期卫生与健康教案

五年级下学期卫生与健康教案

五年级下学期卫生与健康教案一、教学目标:2.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卫生保健知识,提高自我保健能力。

3.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关心集体卫生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个人卫生:牙齿清洁、洗手、剪指甲、保持衣着整洁等。

2. 饮食卫生:合理膳食、食品安全、不挑食、不偏食等。

3. 生活习惯:早睡早起、按时作息、适度运动、不沉迷电子产品等。

4. 环境卫生:保持教室卫生、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四、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卫生与健康的基本知识,让学生了解并掌握。

2. 示范法:教师示范正确的卫生操作方法,学生跟随模仿。

3. 讨论法:分组讨论生活中的卫生问题,共同寻找解决办法。

4. 实践法:组织学生参与卫生实践活动,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五、教学评价:2. 学生能关注环境卫生,积极参与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等活动。

3. 学生掌握基本的卫生保健知识,提高自我保健能力。

4. 学生具备关爱他人、关心集体卫生的意识。

六、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一个关于卫生与健康的短故事,引发学生对卫生的关注,导入新课。

2. 讲解个人卫生:讲解牙齿清洁、洗手、剪指甲、保持衣着整洁等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5. 讲解环境卫生:讲解保持教室卫生、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等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关注环境卫生。

7.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卫生实践活动,如洗手比赛、垃圾分类比赛等,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8.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谈谈自己在实践活动中的感受,总结所学知识,反思自己的生活习惯,并提出改进措施。

七、教学课时:本节课安排2课时,第1课时讲解个人卫生与饮食卫生,第2课时讲解生活习惯、环境卫生与心理健康。

八、教学资源:1. 卫生与健康知识讲解PPT。

2. 卫生实践活动所需物品,如洗手液、垃圾分类桶等。

九、教学注意事项:1. 注意讲解生动有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 实践操作时,注意安全,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物品。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五年级下册卫生与健康教案

五年级下册卫生与健康教案

五年级下册卫生与健康教案一、教学目标:2. 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卫生保健知识,提高自我保健能力。

3.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关注集体卫生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个人卫生1. 教学内容:了解个人卫生的重要性,学习正确的洗手、刷牙、洗脸方法。

2. 教学活动:观看个人卫生短片,讨论个人卫生的好处,演示正确的洗手、刷牙、洗脸方法。

第二课时:饮食健康1. 教学内容:了解健康饮食的重要性,学习均衡饮食的知识。

2. 教学活动:讲解健康饮食的原则,分析均衡饮食的必要性,进行饮食健康知识竞赛。

第三课时:环境卫生1. 教学内容:了解环境卫生对健康的影响,学习垃圾分类、环境保护的方法。

2. 教学活动:参观学校环境卫生情况,讨论环境卫生问题,学习垃圾分类和环境保护的方法。

第四课时:体育锻炼1. 教学内容:了解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学习科学的锻炼方法。

2. 教学活动:讲解体育锻炼的好处,演示科学的锻炼方法,组织学生进行体育锻炼。

第五课时:心理卫生1. 教学内容:了解心理卫生的重要性,学习调整心态的方法。

三、教学评价:2. 学生能关注环境卫生,参与垃圾分类和环境保护活动。

四、教学资源:1. 个人卫生短片。

2. 健康饮食图片资料。

3. 环境卫生实地考察。

4. 体育锻炼示范视频。

五、教学建议:1. 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感受到个人卫生、饮食健康、环境卫生、体育锻炼和心理卫生对健康的重要性。

2. 利用直观的教学手段,如短片、图片、实地考察等,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3. 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提高自我保健能力。

4. 鼓励学生积极关注和参与集体卫生工作,培养关爱他人、关注集体的意识。

六、教学内容:第六课时:传染病预防1. 教学内容:了解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学习预防传染病的基本措施。

2. 教学活动:讲解传染病的知识,分析传染病的传播途径,讨论预防传染病的方法。

第七课时:意外伤害处理1. 教学内容:学习意外伤害的处理方法,了解如何进行急救。

五年级下册《卫生与健康》教案

五年级下册《卫生与健康》教案

五年级下册《卫生与健康》教案第1课预防贫血教学目的: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什么是贫血,贫血的原因是什?我们应该怎样预防贫血。

教学过程:1、什么是贫血:是血液中红血球的数目减少,或是红血球所含的血红素不够。

2、讲解贫血的症状以及危害性。

3、造成贫血的原因:最常见的是体内缺乏铁质引起的缺铁性贫血。

此外,还有一种是先天遗传因素造成的,治疗起来比较困难。

4、告诉学生怎么预防贫血:一要普及营养知识,改善膳食结构,多吃含铁的食物。

二要平衡膳食,合理搭配食物,纠正偏食、挑食的不良习惯。

第1课喝酒的危害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喝酒的危害,养成不喝酒的习惯。

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同学们,逢年过节,你们家的餐桌上,除了摆放着丰盛的饭菜外,大概还少不了一瓶酒吧?是的,许多人都喜欢喝酒。

可是你们知道吗?喝酒不是一个好习惯,究竟有哪些危害?下面我们一起来讨论讨论。

(板书:十三、喝酒的危害)二、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课文(小黑板放出)经常喝酒对人体健康有哪些危害?三、理解课文内容:1、简介酒的历史:我国的酿酒业已经有很久的历史,早在四千多年前就出现了酿酒业。

相传,我国最早掌握造酒技术的人是杜康。

2、分析酒的成份:酒除了酒精之外,大部分是水,只有少量的维生素和蛋白质,也有少量的矿物质。

以卫生角度来讲,成年人偶尔喝一点白酒、啤酒、水果酒,可以助消化、增食欲,但不宜过量,成瘾会造成各种危害。

3、想一想,经常喝酒会有哪些危害?(注意引导学生从社会危害和人体健康危害这两方面思考)(学生一边回答问题,老师一边板书)4、除以上的危害外,还有什么危害?(引导学生回答浪费金钱)5、让学生算一算经济帐:(幻灯放出题目)据统计,我国喝酒的人不少于6000000人,如果这些喝酒者每天只喝一瓶啤酒,按4元计算,这样,全国每天因喝酒浪费的金钱是多少元?资助一个失学儿童读完大学,平均每人30万元,可以资助多少失学儿童读完大学?6、小结:喝酒而浪费的金钱是惊人的,而喝酒造成的人体伤害更加吓人:喝酒易引发肝硬化,胃溃疡和肾心血管病变,还会导致死亡。

五年级下册卫生与健康教案

五年级下册卫生与健康教案

五年级下册卫生与健康教案一、教学目标:2.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公共卫生知识,提高自我防护意识。

3.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关注集体卫生的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第二课:讲究个人卫生,保持身体健康a. 学习正确的刷牙、洗脸、洗澡的方法b. 了解食物中毒的原因及预防措施c. 培养学生按时作息、合理饮食的良好习惯2. 第三课:关注公共卫生,共建和谐校园a. 学习预防传染病的知识b. 了解垃圾分类、环境保护的重要性c.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公共卫生管理的意识3. 第四课:运动与健康,快乐成长a. 学习科学的运动方法,了解运动对身体的好处b. 了解如何预防运动损伤,正确处理运动中的不适c. 培养学生热爱运动,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4. 第五课:心理健康,快乐成长a. 学习如何调节情绪,保持心理健康b. 了解同伴关系的重要性,学会与人沟通合作c. 培养学生关注心理健康,积极面对生活挑战的能力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讨论、讲解、实践、观察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卫生与健康知识。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四、教学评价:2. 学生掌握基本的公共卫生知识,提高自我防护意识。

3. 学生关爱他人,关注集体卫生的责任感得到提升。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五年级下册卫生与健康》2. 课件: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等3. 实践材料:如牙刷、牙膏、洗手液等4. 参考资料:相关公共卫生、健康知识的书籍、文章等。

六、第六课:饮食与健康,营养均衡1. 学习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了解各类食物的作用。

2. 掌握平衡膳食宝塔,学会合理搭配食物。

3. 培养学生养成健康饮食习惯,预防营养不良和肥胖。

七、第七课:生活习惯,健康之道2. 了解电子产品的正确使用方法,预防近视和沉迷。

3. 培养学生自觉遵守生活规律,关注健康的生活方式。

八、第八课:自我保护,健康成长1. 学习如何正确应对意外伤害,如摔伤、烫伤等。

五年级卫生与健康教案

五年级卫生与健康教案

五年级卫生与健康教案一、教学目标:2. 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卫生保健知识,提高自我保健能力。

3. 培养学生关心他人,积极参与集体卫生活动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个人卫生:牙齿清洁、面部清洁、头发整洁、勤换衣物等。

2. 饮食习惯:合理膳食、不偏食、不挑食、不吃零食、适量饮水等。

3. 体育锻炼:每天坚持锻炼、合理选择运动项目、运动前后注意事项等。

4. 集体卫生:保持教室卫生、遵守公共卫生规定、参与集体劳动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四、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个人卫生、饮食习惯、体育锻炼等方面的知识。

2. 示范法:示范正确的卫生操作方法,如刷牙、洗脸等。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卫生与健康问题进行讨论,分享彼此的看法和经验。

4.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从中汲取教训,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个人卫生知识讲解与示范。

2. 第二课时:饮食习惯与体育锻炼知识讲解。

3. 第三课时:集体卫生与心理健康知识讲解。

4. 第四课时:巩固所学知识,进行卫生与健康知识竞赛。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卫生习惯,评估个人卫生方面的改进。

2. 通过问卷调查或小组讨论,了解学生对健康饮食和体育锻炼的认识。

3. 评估学生在集体卫生和心理健康方面的表现,如参与度、合作态度等。

4. 收集学生对卫生与健康课程的意见和建议,以便不断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

七、教学资源:1. 教案、课件和教学素材。

2. 卫生与健康相关书籍、文章和视频资料。

3. 卫生用品,如牙刷、牙膏、毛巾等。

4. 健康食品样品和体育用品。

八、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一个有趣的卫生小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

2. 讲解与示范:详细讲解卫生与健康知识,并进行实地示范。

3. 互动环节:学生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卫生习惯和经验。

4. 实践活动:学生动手实践,如正确的刷牙方法、食物搭配等。

九、课后作业:1. 设计一个个人卫生计划,包括每天刷牙、洗脸、整理头发等。

五年级卫生与健康教案下

五年级卫生与健康教案下

五年级卫生与健康教案下一、教学目标:2.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卫生保健知识,提高自我保健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关注身心健康,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教学内容:1. 个人卫生的重要性2. 基本卫生保健知识3. 健康生活方式的培养三、教学重点:1. 个人卫生的重要性2. 基本卫生保健知识的掌握3. 健康生活方式的培养四、教学难点:1. 个人卫生的具体实践2. 健康生活方式的坚持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个人卫生重要性、基本卫生保健知识和健康生活方式。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就卫生与健康问题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教案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提问:“你们知道个人卫生为什么重要吗?”引导学生思考,引出本课主题。

二、讲解个人卫生的重要性(10分钟)1. 讲解个人卫生对身心健康的影响。

2. 举例说明不良个人卫生习惯可能导致的问题。

三、讲解基本卫生保健知识(10分钟)1. 讲解正确的洗手方法。

2. 讲解如何保持口腔卫生。

3. 讲解饮食卫生的重要性。

四、讲解健康生活方式的培养(10分钟)1. 讲解合理膳食的重要性。

2. 讲解适量运动的好处。

3. 讲解作息规律对健康的影响。

五、课堂讨论(10分钟)1. 引导学生就本节课的内容进行讨论,提出疑问。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卫生习惯,互相借鉴。

六、卫生实践(10分钟)1. 组织学生进行正确的洗手实践。

2. 检查学生的口腔卫生情况。

七、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2. 学生反思自己在卫生与健康方面的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课堂讨论和卫生实践,评价学生在个人卫生、基本卫生保健知识和健康生活方式方面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内容:1. 心理健康的重要性2. 应对压力和挑战的方法七、教学重点:1. 心理健康的重要性2. 应对压力和挑战的方法八、教学难点:1. 应对压力和挑战的有效方法九、教学方法: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小学健康卫生教育教案

小学健康卫生教育教案

小学健康卫生教育教案《小学健康卫生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健康卫生的重要性,明白身体健康的基本知识。

2. 学习基本的健康卫生知识和行为规范,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自我保健和自我管理能力。

3. 培养学生正确的健康观念,懂得珍惜生命,重视健康。

二、教学内容1. 健康的定义和重要性2. 日常生活中的健康卫生问题及解决方法3. 身体各部位的清洁与保健4. 饮食卫生5. 运动锻炼的重要性6. 预防意外伤害7. 心理健康与情绪调节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以日常生活中的案例为基础,让学生在生活中去感受和体验健康卫生知识。

2. 讲授法:老师针对具体的知识点做系统的讲解和介绍,让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听讲。

3. 讨论法:通过小组活动或者全班讨论的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四、教学过程第一节:健康的定义和重要性1. 教师简要介绍健康的定义,引导学生思考健康的重要性。

2. 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引导他们就健康的定义和重要性进行交流。

3. 带领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身体健康与生活的关系,培养学生爱护身体的观念。

第二节:日常生活中的健康卫生问题及解决方法1. 通过图片展示和案例分析,让学生认识到日常生活中可能存在的健康卫生问题。

2. 老师指导学生讨论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要求学生自己动手整理出日常生活中的卫生保健小常识手册。

第三节:身体各部位的清洁与保健1. 老师引导学生讨论各个身体部位的清洁与保健问题,包括洗脸、洗手、洗脚等问题。

2. 老师示范正确的做法,并引导学生在课后做总结和实践。

第四节:饮食卫生1. 老师以实例引导学生了解饮食卫生的重要性,让学生能够正确选择食物,养成健康饮食习惯。

2. 引导学生讨论平时应该如何避免食物中毒的问题,让学生注意饮食安全。

...七、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懂得健康思维的重要性,并养成有效的健康卫生习惯。

教案涵盖了健康卫生的各个方面,旨在让学生能够全面地了解和认识健康卫生知识,培养学生正确的健康观念和良好的卫生习惯。

五年级小学健康教育教案

五年级小学健康教育教案

五年级小学健康教育教案
《健康小卫士》
一、教学目标
1. 认识健康的重要性,了解保持健康的基本知识。

2. 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健康习惯。

3. 了解饮食、运动、个人卫生对健康的重要性,学会正确的保健方法。

二、教学内容
1. 什么是健康,为什么健康很重要。

2. 饮食对健康的影响,学会合理膳食的重要性。

3. 运动对健康的影响,学会每天的适量运动的重要性。

4. 个人卫生对健康的影响,学会正确的洗手、刷牙等卫生习惯。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观看健康小动画片,引导学生了解健康的重要性。

2. 学习:分别讲解饮食、运动、卫生对健康的影响,引导学生认识并养成健康习惯。

3. 操练:分组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健康饮食、运动及个人卫生习惯。

4. 总结:对本次学习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健康的重要性及养成良好的健康习惯。

四、教学方法
1. 观看动画片,引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和讨论相结合,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参与性。

3. 小组讨论,让学生通过交流学习。

五、教学要求
1. 学生爱护自己的身体,树立健康意识。

2. 学生了解健康的基本知识,养成良好的健康习惯。

六、课外拓展
1. 为学生提供相关的健康杂志、书籍,让他们通过阅读加深对健康的了解。

2. 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并向家长宣传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通过《健康小卫士》的课程教学,让学生了解健康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健康习惯,从小开始关注自己的健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下学期卫生与健康教案11预防贫血教学目的: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什么是贫血,贫血的原因是什?我们应该怎样预防贫血。

教学过程:1、什么是贫血:是血液中红血球的数目减少,或是红血球所含的血红素不够。

2、讲解贫血的症状以及危害性。

3、造成贫血的原因:最常见的是体内缺乏铁质引起的缺铁性贫血。

此外,还有一种是先天遗传因素造成的,治疗起来比较困难。

4、告诉学生怎么预防贫血:一要普及营养知识,改善膳食结构,多吃含铁的食物。

二要平衡膳食,合理搭配食物,纠正偏食、挑食的不良习惯。

12防治冻疮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冻疮的症状,人体容易发生冻疮的部位、发病原因和预防冻疮的方法,以及冻疮的治疗和护理方法2、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身体耐寒抗病的能力。

教学过程1、出示课题师:(板书课题)请同学们读课题。

生:9.防治冻疮2、讲授新课师:许多同学冬天会生冻疮。

生了冻疮是什么滋味,谁来说说?(学生回答)师:生了冻疮不光是难受,而且在读书、做作业、参加体育运动时都不方法,影响生活和学习。

今天学习的新课,就是教我们如何防治冻疮的。

请大家看一看课文题目,它主要讲了哪两方面?生:主要讲了“防”和“治”两方面。

师:治疗要对症,首先要知道冻疮有哪些症状。

前面同学已经用亲身经历讲了冻疮症状的一些症状,现在我们来看课文第一段,看看和同学们说的是不是相同。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第一段)请一位同学把描写冻疮症状的句子读一读。

(学生朗读)师:请一位同学读第二段,说说人的哪些部位容易生冻疮,为什么会生冻疮?(学生回答)师:知道了生冻疮的原因,我们就可以想出预防冻疮的办法了。

请同学们读第三段。

(学生齐读第三段)师:请同学们将预防冻疮的方法归纳一下。

(学生归纳,教师加以指导)师:一旦生了冻疮,就要及时治疗。

请同学们默读最后一段课文,想想治疗和护理冻疮应怎么做?(学生默读课文“做一做治疗和护理冻疮的方法)师:请同学们按课后“做一做”的内容练习做“防冻疮操”(学生练习做操)3、结束语师:冻疮是很容易发生的常见病,而且生了冻疮会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学习,所以同学们应当预防冻疮的发生。

13喝酒的危害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喝酒的危害,养成不喝酒的习惯。

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同学们,逢年过节,你们家的餐桌上,除了摆放着丰盛的饭菜外,大概还少不了一瓶酒吧?是的,许多人都喜欢喝酒。

可是你们知道吗?喝酒不是一个好习惯,究竟有哪些危害?下面我们一起来讨论讨论。

(板书:十三、喝酒的危害)二、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课文(小黑板放出)经常喝酒对人体健康有哪些危害?三、理解课文内容:1、简介酒的历史:我国的酿酒业已经有很久的历史,早在四千多年前就出现了酿酒业。

相传,我国最早掌握造酒技术的人是杜康。

2、分析酒的成份:酒除了酒精之外,大部分是水,只有少量的维生素和蛋白质,也有少量的矿物质。

以卫生角度来讲,成年人偶尔喝一点白酒、啤酒、水果酒,可以助消化、增食欲,但不宜过量,成瘾会造成各种危害。

3、想一想,经常喝酒会有哪些危害?(注意引导学生从社会危害和人体健康危害这两方面思考)(学生一边回答问题,老师一边板书)4、除以上的危害外,还有什么危害?(引导学生回答浪费金钱)5、让学生算一算经济帐:(幻灯放出题目)据统计,我国喝酒的人不少于6000000人,如果这些喝酒者每天只喝一瓶啤酒,按4元计算,这样,全国每天因喝酒浪费的金钱是多少元?资助一个失学儿童读完大学,平均每人30万元,可以资助多少失学儿童读完大学?6、小结:喝酒而浪费的金钱是惊人的,而喝酒造成的人体伤害更加吓人:喝酒易引发肝硬化,胃溃疡和肾心血管病变,还会导致死亡。

德国每年约有180万人因酗酒而患病;而人口只有七千万的墨西哥就有600万人因酗酒而身心受到摧残,90万人丧失劳动能力;远的不说,就在98年春节期间,我国山西省就发生了一起酒精中毒事件,导致几十人死亡,一百多人双目失明,瘫痪等严重后遗症。

他们就是喝了含有工业酒精的假酒而造成的。

也许你们会说喝了劣质酒才会死人,喝好酒不会有事,错了?请听事例:(由学生讲)在美国芝加哥的一家酒店里,有一名酒徒一连喝了十七瓶当地产的马提尼酒,当场倒地就再也没有醒过来,无独有偶,另一位威斯康星州人叫泰里·巴思,想打破世界饭酒纪录,在五十多人围观下,4小时内喝了46杯威士忌和白兰地,还没打破纪录就一命乌呼了!问:这是为什么呢?(这是酒精中毒)酒精是一种麻醉剂,会使大脑皮层处于兴奋或麻痹状态,严重会导致死亡。

7、放一节交通事故的现场录像,告诉同学们造成这一事故的原因是司机酒后驾驶!8、请谈谈你知道的因喝酒却造成事故的例子。

9、请看小品《酒徒的结局》大概内容:一男士本来很有前途,近来常常喝酒而影响工作,被公司解雇了,下岗后,借酒消愁,喝酒后出言不逊,致使朋友一个个离他而去。

问:看完这小品后,同学们有什么感想?那么,我们又该不该喝酒?为什么?(少年儿童喝酒危害更大,因为少年儿童正在长身体,各器官尚未成熟,此时喝酒,对身体各器官的伤害比成人更大。

)问:如果你们家人,亲人中有人喝酒的,你会怎样做?四、总结:从喝酒的危害出发,动员大家行动起来做一个戒酒宣传员。

五、板书:十三、喝酒的危害社会危害交通事故斗殴发生犯罪人体危害进食少,营养不良机体免疫力下降个性缺陷引发各种疾病浪费金钱14食物中毒的预防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食物中毒的原因、表现和预防的方法教学过程:一、什么叫食物中毒?人吃了病菌及其毒素污染的食物或有毒食物而引起的急性中毒性疾病,称为食物中毒。

二、食物中毒的原因有哪些?细菌性食物中毒是人们吃了被细菌及其毒素污染的食品而引起的中毒。

该类食品多为变质的动物性食品,如鱼、肉、奶、蛋等。

毒物性食物中毒是人误食了有毒的食物而引起的中毒。

该类食物如河豚鱼、毒蕈、发芽的马铃薯、霉变的甘蔗、酸败的油脂或喷有农药的蔬菜和水果等。

三、如何防止食物中毒?预防食物中毒要做到:①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食品要新鲜卫生。

②食品要生、熟分开。

③厨房要有防蝇、防尘和防鼠的设备,避免食品被污染。

④食物要烧透煮熟,,充分杀灭细菌。

⑤饭菜要现做现吃;剩饭剩菜要彻底加热后再吃。

⑥不吃本身带有毒素的食物,如河豚鱼、毒蕈、发芽的马铃薯、霉变的甘蔗等。

⑦避免误食含有化学性毒物的食物,如汞、有机磷、亚硝酸盐等。

四、思考练习:1、填空:常见的食物中毒有_________和_________两种,尤以___________最为常见。

2、说一说:①什么叫食物中毒?②食物中毒的原因有哪些?③如何预防食物中毒?15细菌性痢疾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细菌性痢疾的主要症状和预防方法及食用了被病菌和病毒污染的食物和水会导致传染细菌性痢疾的疾病。

2.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自己的饮食卫生。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让所有的学生做一个小医生,这时有这样的一位小朋友,他刚吃了事物不久,就感觉到肚子疼,头疼,发烧,怕冷,全身不舒服,一天下来去了十几次厕所,开始是比较稀薄的大便,后来就出现,稀薄得像鼻涕一样的东西,并且还有血丝。

现在请问各位小医生,你们知道他到底得了什么病吗?老师进行总结,进而导入新课。

二、学习新课:1.什么是细菌性痢疾?细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在夏、秋两季盛行。

2. 细菌性痢疾的症状:肚子疼,头疼,发烧,怕冷,全身不舒服,一天下来去了十几次厕所,开始是比较稀薄的大便,后来就出现,稀薄得像鼻涕一样的东西,并且还有血丝。

3. 细菌性痢疾的传播途径:主要通过饮食,吃了不洁的食物会导致细菌性痢疾和其他疾病。

4.细菌性痢疾的预防方法:①不吃变质、过期的食物和饮料。

②饭前洗手。

③不喝生水。

④生吃瓜果要洗干净。

⑤餐具要洗净且消毒。

⑥用炊具时,熟识要和生食分开。

⑦病人用过的餐具用品要洗净消毒。

三、巩固新知:1. 安排小老师上台发言的内容和要求,给与学生几分钟,自行准备。

2. 发言演示,比比看,谁的发言最精彩。

板书设计:一、细菌性痢疾二、细菌性痢疾的症状三、细菌性痢疾的传播途径四、细菌性痢疾的预防方法五、智力大比拼课后小结:在知道了细菌性痢疾的传播途径的基础上,首先通过学生们的讨论,让他们自己想出预防的方法和对策,开动学生的脑筋,积极思考,老师进行最后的总结。

这样下来学生的学习效果较好。

16预防中暑教学目的:让学生知道中暑的原因,中暑的症状、急救及预防方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同学们,大家都知道一年四季中哪个季节最炎热吧?2、引入、并板书课题:夏季太阳高照,烈日炎炎。

如果长时间在烈日下曝晒,或者在高温环境下活动,而人体内的热量又散发不出去时,就很容易引起一种急性病。

这种疾病通常叫做“中暑”。

为了避免发生这种疾病,平时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好中暑的预防工作。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十六课《中暑的预防》。

3、板书:16、中暑的预防。

(二)、讲解第一自然段。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P32,默读第一自然段。

2、思考:这一个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中暑原因)。

3、过渡、出示录像。

我们知道了中暑是在高温环境下引起的一种疾病。

那么,一旦中暑会有什么症状呢?请看录像,(播放录像)。

小结:我们从录像看到了小红的中暑症状。

(三)、讲解第二自然段。

1、课文是怎样描述中暑症状的?(四人小组讨论)。

(四)、讲解第三自然段。

1、生活中,假如你的朋友或同学现出现了中暑现象时,你会首先想到什么?(提问若干名学生)。

2、小结:如果在我们的生活中出现了有人中暑的情况,那么,我们要发扬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精神,马上对中暑的人进行急救。

(板书:急救)3、怎样进行急救?也就是说急救的办法是什么?(板书:办法)4、让学生发表意见。

5、幻灯:(讲解急救办法)。

6、还可以用什么方法进行急救呢?(启发学生思考)。

出示十滴水、人丹等药物。

(这些药物都可以解暑)。

第二种方法可采用服药的方法。

小结:刚才大家都做得很不错,通过采取降低体温、服药、指压穴位法的急救,一般都可以使病人中暑症状减轻。

如果经过上述三种急救,病人的中暑还不能减轻,这时就应该尽快把病人就近送医院抢救。

五)、过渡:为了防范于未然,避免中暑的发生,平时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好中暑的预防工作。

1、讲解第四自然段:预防中暑的办法。

同学们能否从中暑的原因中寻找一些相应的预防办法呢?(学生讨论,发表意见)(板书:预防办法)2、齐读“预防中暑”这一自然段。

(六)、巩固练习。

七、小结:今天这节课学习了中暑的预防,从中明白了中暑的原因,中暑的症状及急救方法。

但最重要的是要做好预防中暑的工作。

九、总结对于任何疾病,我们都应采取医疗为辅、预防为主的态度,做好预防工作,我们还应积极锻炼身体,到阳光下去,到大自然去,到大风大浪中去锻炼自己,增强体质,做一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17人工呼吸与心脏按摩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人工呼吸、心脏按摩的基本技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