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题
2020届广东省广州市高三年级3月阶段训练(全国I卷)理综化学试题(解析版)

广州市2020届高三年级阶段训练题理科综合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试室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用2B铅笔将考生号及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K-39 Fe-56一、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硫及其化合物说法错误的是()A. 实验室常将硫磺撒在汞的表面以除去不慎洒落的汞B. 葡萄酒中添加适量SO2可以起到抗氧化的作用C. 硫酸钡可用作消化系统X射线检查的内服药剂D. “石胆……浅碧色,烧之变白色者真”所描述的“石胆”是指FeSO4·7H2O【答案】D【解析】【详解】A.常温下,硫磺能与汞反应生成硫化汞,从而防止汞挥发,A正确;B.葡萄酒中添加SO2,可减少葡萄中单宁、色素的氧化,B正确;C.硫酸钡不溶于水不于酸,不能被X光透过,可作消化系统检查的内服药剂,C正确;D.“石胆”是指CuSO4·5H2O,D错误;故选D。
2.工业上可由异丙苯()催化脱氢得到2-苯基丙烯(),下列关于这两种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 都是苯的同系物B. 都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C. 苯环上的二氯代物都有6种D. 分子内共平面的碳原子数均为8 【答案】C 【解析】【详解】A. 2-苯基丙烯不是苯的同系物,A错误;B. 异丙苯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B错误;C. 采用定一移一法,可得出异丙苯、2-苯基丙烯苯环上的二氯代物都有6种,C正确;D. 异丙苯分子中与苯环相连的碳原子为饱和碳原子,其所连的4个原子一定不在同一平面上,所以分子内一定共平面的碳原子数为7个,D错误;故选C。
四川省泸州市2020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诊断性考试理综化学试题(带答案解析)

(4)硫酸铜溶液含有一定的硫酸,呈酸性,加入适量NH3·H2O调节溶液pH,产生浅蓝色沉淀,已知其成分为Cu2(OH)2SO4,试写出生成此沉淀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
(5)继续滴加NH3·H2O,会转化成深蓝色溶液。从深蓝色溶液中析出深蓝色晶体的简便实验是滴加____________。
①Fe3O4(s)+4C(s)=3Fe(s)+4CO(g)ΔH1=+678kJ·mol-1②CO(g)+ O2(g)=CO2(g)ΔH2=-283kJ·mol-1
③C(s) + O2(g)=CO(g)ΔH3=-110kJ·mol-1④Fe3O4(s)+4CO(g)⇌3Fe(s)+4CO2(g)ΔH4
A.图像中,m=5,V0=20
B.若将c(BaCl2)从0.1 mol· L-1变为0.2 mol· L-1,m值将减小
C.a点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c(Cl-)>c(Na+)>c(Ba2+)>c(OH-)
D.向b点溶液中滴加Na2CO3溶液至 ≥30时将生成BaCO3
8.一水硫酸四氨合铜晶体[Cu(NH3)4SO4·H2O,相对分子质量为246]是一种重要的染料及农药中间体。常温下该物质可溶于水,难溶于乙醇。某化学兴趣小组通过以下实验制备一水硫酸四氨合铜晶体并测定其纯度。回答相关问题:
III.产品纯度的测定
(6)精确称取mg晶体,加适量水溶解,然后逐滴加入足量NaOH溶液,通入水蒸气将氨全部蒸出,用V1mL0.200mol·L-1的盐酸完全吸收。以甲基橙作指示剂,用0.200mol·L-1NaOH标准溶液滴定过剩的HCl,到终点时消耗V2mLNaOH溶液。产品纯度的表达式为______。
2020届安徽省皖南八校高三第三次联考(全国I卷)理综化学试题(解析版)

安徽省皖南八校2020届高三第三次联考(全国I卷)理综一、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中的“香”体现了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B. 《本草纲目》中“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用器承滴露”,涉及的操作是蒸馏C. 《抱朴子》中“丹砂(HgS)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涉及的反应是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D. 李商隐的《无题》诗句中的“春蚕到死丝方尽”中的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答案』A『详解』A.香,体现了物质的挥发性,说明物质的沸点低,易挥发,说明分子在不断的运动,不能体现分子由原子构成,故A错误;B.由“蒸令气上”可知,与混合物沸点有关,蒸馏分离混合物,故B正确;C.丹砂(HgS)烧之成水银---即红色的硫化汞(即丹砂)在空气中灼烧有汞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gS 加热Hg+S,此为分解反应;积变又还成了丹砂——即汞和硫在一起又生成硫化汞,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g+S=HgS,此为化合反应,故C正确;D.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故D正确;答案选A。
『点睛』丹砂(HgS)烧之成水银---即指红色的硫化汞(即丹砂)在空气中灼烧有汞生成;积变又还成了丹砂--汞和硫在一起又生成硫化汞,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然后分析。
2.化合物1,1二环丙基乙烯是重要的医药中间体。
下列有关该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 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共平面B. 其同分异构体可能是苯的同系物C. 一氯代物有4种D. 可以发生加成反应、氧化反应和加聚反应『答案』D『详解』A.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两个三元环,环上的碳原子均为饱和碳原子,饱和碳原子呈四面体,故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上,故A错误;B.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8H12,苯的同系物的通式为C n H2n-6,不符合苯的同系物的通式,故B错误;C.该分子中存在三种等效氢,故一氯代物有三种,,故C错误;D.该有机物含有碳碳双键,可以发生加成反应,加聚反应,氧化反应,故D正确;答案选D。
2020届福建省莆田市3月高三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测试理综化学试题(解析版)

2020年莆田市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测试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唐本草》和《本草图经》中记载:“绛矾,本来绿色,……正如瑁璃烧之赤色”“取此物(绛矾)置于铁板上,聚炭,……吹令火炽,其矾即沸,流出,色赤如融金汁者是真也”。
其中不涉及的物质是()A. FeSO4·7H2OB. SC. Fe2O3D. H2SO4【答案】B【解析】【详解】由信息可知,绿矾为硫酸亚铁的结晶水合物,即FeSO4·7H2O,加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Fe元素的化合价升高,S元素的化合价降低,Fe的氧化物只有氧化铁为红色,则“色赤”物质可能是Fe2O3,故生成氧化铁、二氧化硫、三氧化硫和水蒸气,三氧化硫与水结合可生成硫酸,不涉及的物质是S,答案选B。
【点睛】硫为淡黄色固体,在题目中并未涉及,做本题时要关注各物质的物理性质。
2.“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NaClO。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长期与空气接触会失效B. 不能与“洁厕剂”(通常含盐酸)同时使用C. 1L0.2mol/LNaClO溶液含有0.2molClO-D. 0.1molNaClO起消毒作用时转移0.2mole-【答案】C【解析】【详解】A.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气,长期与空气接触发生反应生成次氯酸,次氯酸不稳定分解,导致消毒液失效,故A正确;B.“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NaClO ,“洁厕剂”通常含盐酸,二者同时使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氯气而失效,不能同时使用,故B正确;C.1L0.2mol/LNaClO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为0.2mol,NaClO属于强碱弱酸盐,ClO-水解生成HClO,导致溶液中ClO-的物质的量小于0.2mol,故C错误;D.NaClO具有氧化性,起消毒作用时Cl元素化合价降低,由+1价变为-1价,则0.1molNaClO转移0.2mole-,故D正确;答案选C。
2023届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卷(三)理综化学试题(解析版)

2023届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卷(三)理综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P-31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化学与生活、生产、科技等息息相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冬奥会火炬“飞扬”以耐高温碳纤维为外壳,吉祥物“冰墩墩”以聚乙烯为原材料,碳纤维和聚乙烯均为有机高分子材料B.大豆富含蛋白质,豆浆煮沸后蛋白质变成了氨基酸C.纳米级的铁粉能通过吸附作用除去水体中的Cu2+、Pb2+等重金属离子D.制作五星红旗用的芳纶为合成纤维8.氯羟喹能够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其结构如图1所示。
下列有关氯羟喹的说法,错误的是图1A.氯羟喹属于卤代烃,难溶于水B.分子中氮原子的杂化方式有sp2、sp3两种C.该物质能发生取代、加成、消去、氧化反应D.该分子存在对映异构体9.科学研究人员在金星大气中探测到了只属于PH3的光谱特征,据此推断金星大气层或存在生命。
已知P4与足量的KOH溶液发生反应P4+3KOH+3H2O 3KH2PO2+PH3↑可制备PH3。
H3PO2为弱电解质,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molP4熔化时需要克服6mol非极性键B.每产生22. 4L PH3时,该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3N AC.常温下,1L0. 1mol·L-1的KH2PO2溶液pH>7,含有的H2PO2-离子数小于0.1N AD. PH3的沸点大于H2O的沸点10.科学家为了解决电池的导电性问题,合成出了一种高效化合物,其结构如图2甲所示。
2020届四川省宜宾市普通高中高三高考适应性考试(三诊)理综-化学试题(解析版)

2020届四川省宜宾市普通高中高三高考适应性考试(三诊)理综-化学试题(解析版)1.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有机玻璃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和二氧化硅B. 硫酸亚铁与维生素C混用有利于铁元素吸收C. 汗水浸湿的衣服晾干后的白色斑迹主要是氯化钠D. 通过石油的裂解可以得到乙烯、丙烯【答案】A【解析】【详解】A.有机玻璃的主要成分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A错误;B.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可防止亚铁被氧化,可在口服硫酸亚铁片时同服维生素C,可增强治疗缺铁性贫血效果,B正确;C.汗水含氯化钠,故汗水浸湿的衣服晾干后的白色斑迹主要是氯化钠,C正确;D.通过石油的裂解可以得到乙烯、丙烯等基本化工原料,D正确;答案选A。
2.N2分子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的一系列转化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在反应过程中作催化剂B. 催化剂a表面发生了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C. 催化剂a、b增大了该历程中的最大能垒(活化能)D. 催化剂b表面发生的反应为:4NH3+5O24NO+6H2O【答案】D【解析】【详解】A.由示意图可知,在催化剂a表面氮气和氢气发生化合反应生成氨气,氨气做生成物,在催化剂b表面氨气和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和水,氨气做反应物,则氨气在反应过程中做中间产物,故A错误;B. 由示意图可知,在催化剂a表面氮气和氢气发生化合反应生成氨气,没有发生分解反应,故B错误;C.催化剂a、b,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从而提高反应速率,故C错误;D. 由示意图可知,在催化剂b表面氨气和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5O24NO+6H2O,故D正确;【点睛】在催化剂a表面氮气和氢气发生化合反应生成氨气,在催化剂b表面氨气和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和水是解答关键。
3.由环己醇制备环己烯的反应为:+H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反应取代反应B. 环己醇环上的一氯代物有3种C. 环己烯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D. 环己烯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在浓硫酸作用下,环己醇共热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环己烯和水,故A错误;B.环己醇结构对称,分子中与羟基相连的碳原子含有1个氢原子,则环己醇环上的一氯代物有4种,故B 错误;C. 环己烯分子中含有亚甲基结构,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故C错误;D. 环己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与酸性KMnO4溶液发生氧化反应,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故D正确;故选D。
绵阳南山中学 2020年绵阳三诊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题

2020年4月绵阳南山中学2020年绵阳三诊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Cl 35.5 As75 Ni597.化学是现代生产、生活与科技的中心学科之一,下列与化学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2022年冬奥会聚氨酯速滑服,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B.石墨烯是由单层碳原子构成的平面结构新型碳材料,属于烯烃C.顾名思义,苏打水就是苏打的水溶液,也叫弱碱性水,是带有弱碱性的饮料D.人们洗发时使用的护发素,其主要功能是调节头发的pH使之达到适宜的酸碱度8.萝卜硫素(结构如图)是具有抗癌和美容效果的天然产物之一,在一些十字花科植物中含量较丰富。
该物质由五种短周期元素构成,其中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Y、Z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相等。
下列叙述一定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为Z>W>X>YB.X的简单氢化物与W的氢化物反应生成离子化合物C.萝卜硫素中的各元素原子最外层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D.Y、Z形成的二元化合物的水化物为强酸9.依据反应2NaIO3+5SO2+4H2O=I2+3H2SO4+2NaHSO4,利用下列装置从含NaIO3的废液中制取单质碘的CCl4溶液并回收NaHSO4。
其中装置正确且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是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②④10.下列关于有机物a( )、b( ) 、c( )的说法正确的是A.a、b 互为同系物B.C 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C.b 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羧基的结构还有7 种(不含立体异构)D.a 易溶于水,b 、c 均能使酸性高猛酸钾溶液褪色11.国际能源期刊报道了一种正在开发中的绿色环保“全氢电池”,有望减少废旧电池产生污染。
四川省南充市2023届高三下学期三模理综化学试题(含解析)

四川省南充市2023届高三下学期三模理综化学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猴鼓”起源于唐朝,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其结构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牛皮面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耐高温B.铜质鼓环不宜采用铁质铆钉固定C.桐油是从桐籽中提炼出来的油脂,属于酯类D.竹钉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2.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a2O2作供氧剂时,每生成5.6LO2,转移电子数为0.25N AB.工业合成氨时,每反应1molN2,生成的极性共价键数目为6N AC.电解精炼铜时,阳极质量每减少64g,电路中转移2mol电子D.明矾净水时,0.1mol/LAl3+形成的Al(OH)3胶粒的数目为0.1N A3.甲氧基肉桂酸辛酯是一种化学防晒剂,其分子结构如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分子式为C18H26O3B.分子中有2种含氧官能团C.能发生氧化反应和加成反应D.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4.下列实验装置(部分夹持装置已略去)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A.甲装置:探究铁的吸氧腐蚀B.乙装置:探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C.丙装置:测定中和热D.丁装置:铁件上镀铜5.钠离子电池与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相似,性能相近,但相比锂离子电池具有原材料储量丰富、成本低廉等优势,原理如图所示。
电池工作时总反应为C+NaMnO2 充电放电Na1-x MnO2+Na x C,下列说法错误的A.充电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B.放电时,NaMnO2电极为正极C.放电时,负极反应为Na1-x MnO2+Na++xe-=NaMnO2D.充电时,外电路中每转移0.2mole-,理论上硬质碳电极将增重4.6g6.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其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6。
部分元素形成的一种常用还原剂结构如图所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绝密★启用前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卷-化学7.下列有关化学及人类社会发展历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道尔顿的“原子论”和阿伏加德罗的“分子学说”对化学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B.门捷列夫将元素按原子序数由小到大的顺序依次排列,制出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C.《本草纲目》中有关“石碱”的一条记载为:石碱出山东济宁诸处,彼人采篙寥之属,晒干烧灰,以水淋汁,久则凝淀如石,洗衣发面,亦去垢发面。
这里的“石碱”是指氢氧化钠D.《茶疏》中对泡茶过程有如下记载:“治壶、投茶、出浴、淋壶、烫杯、酾茶、品茶……”文中涉及过滤和蒸馏等化学实验操作方法8.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12g石墨烯(单层石墨)中含有六元环的个数为0.5N AB.1 mol NaBH4与足量水反应生成NaBO2和H2时转移的电子数为4N AC.25℃,1L pH=9的CH3COONa溶液中,发生电离的水分子数为1×10-9 N AD.相同质量的Na2O2和Na2S固体具有相同的阴阳离子数和质子数9.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其中Y与Z同主族。
X与Y、Z与W均可形成如图所示的分子结构,且Z与W形成的分子中所有原子最外层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离子半径:W > Z > Y > XB.ZY2和WY2都可以使品红溶液褪色但褪色原理不同C.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W > ZD.X2Y2,Z2W2均含有非极性共价键且各原子都满足8电子的稳定结构10.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碘化亚铁溶液中通入过量氯气:2Fe2++2I-+2Cl2=2Fe3++I2+4Cl-B.明矾溶液中滴入Ba(OH)2溶液使SO42−恰好完全沉淀:2Ba2++3OH-+Al3++2SO42−=2BaSO4↓+Al(OH)3↓C.用铜作电极电解CuSO4溶液:2Cu2++2H2O2Cu+O2↑+4H+D.1mol•L﹣1的NaAlO2溶液和2.5mol•L﹣1的HCl溶液等体积互相均匀混合:2AlO2﹣+5H+=Al3++Al(OH)3↓+H2O11.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现象结论A 向氢氧化铁胶体中滴加过量硫酸溶液有红褐色沉淀胶体遇强电解质聚沉B 溶有SO2的BaCl2溶液中通入气体X 有沉淀产生X可能是H2S气体C 将灼烧至红热的铜丝插入乙醇中 铜丝由黑变红 乙醇被还原 D向某溶液中滴加少量的稀NaOH 溶液并加热,将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试纸变蓝该溶液中存在NH 4+12.下列有关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 .螺[3,3]庚烷()的二氯代物共有2种(不含立体异构)B .乙烯和丙烯加成聚合最多可形成2种有机高分子化合物C .对甲基苯乙烯分子中最多有17个原子共面D .用氢氧化钠溶液无法鉴别矿物油和植物油 13.常温下,向50 mL 溶有0.1 mol Cl 2的氯水中滴加2mol·L-1的NaOH 溶液,得到溶液pH 随所加NaOH 溶液体积的变化图像如下图所示。
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A .a 点溶液中存在:N(HClO)+N(Cl -)+N(ClO -) =0.2N A (N 表示粒子数),若想增加a 点溶液的漂白能力可向溶液中加入碳酸钙固体 B .若a 点pH =4,且c (Cl-)=m ·c (ClO -),则K a (HClO)=1104+-mC .b ~c 段,随NaOH 溶液的滴入,--⨯ClOOHHClO C C C 逐渐增大D .若y =200,则c 点对应溶液中:c (HClO) +c (H +)=c (OH -)-2c (Cl -)26.(14分)常用调味剂花椒油是一种从 花椒籽中提取的挥发性香精油, 可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
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处理花椒籽 粉,经分离提纯得到花椒油。
实验步骤:(一)在A 装置中的圆底烧瓶中装入32容积的水,加几粒沸石。
同时,在B 中的圆底烧瓶中加入20 g 花椒籽粉和50 mL 水。
(二)加热A 装置中的圆底烧瓶,当有大量蒸气产生时关闭弹簧夹,进行蒸馏。
(三)向馏出液中加入食盐至饱和,再用15 mL 乙醚萃取2次,将两次萃取的醚层合并,加入少量无水Na 2SO 4;将液体倾倒入蒸馏烧瓶中,蒸馏得花椒油。
(1)装置A 中玻璃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装置B 中圆底烧瓶倾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二)中,当观察到仪器甲中有无色油状液体馏出时,可停止蒸馏。
蒸馏结束时,下列操作的顺序为____________(填标号)。
① 停止加热② 打开弹簧夹③ 关闭冷凝水(3)在馏出液中加入食盐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银渣 (主要成分AgCl )银渣回收液Ⅰ浸出Ⅱ还原Ⅲ 循环Ag银渣浸出液Cu 预处理 预处理液预处理渣分银 分银渣分硒渣分硒 分银液分硒液萃取剂 MnO 2、H 2SO 4NaCl 分铜 水相有机相铜阳极泥加入无水Na 2SO 4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结束后,用稀NaOH 溶液清洗冷凝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残留物以 表示)(5)为测定花椒油中油脂的含量,取20.00 mL 花椒油溶于乙醇中,加80.00 mL 0.5 mol/L NaOH 的乙醇溶液,搅拌,充分反应,加水配成200 mL 溶液。
取25.00 mL 加入酚酞,用0.1 moI/L 盐酸进行滴定,滴定终点消耗盐酸20.00 mL 。
则该花椒油中含有油脂_______g/L 。
(以 计,式量:884)。
27.(15分)通过对阳极泥的综合处理可以回收贵重的金属,一种从铜阳极泥(主要成分为Se 、Ag 2Se 、Ag 、Cu 、CuSO 4和Cu 2S 等)中分离Ag 、Se 和Cu 的新工艺流程如图所示:(1)已知预处理温度为80℃,预处理渣中几乎不含S 元素,预处理时Cu 2S 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比起传统工艺中采用浓硫酸作氧化剂,本工艺中采用稀H 2SO 4溶液添加MnO 2做预处理剂的主要优点是 。
(2)回收分渣中的银,可用如下过程:已知:S 2O 32-在碱性条件下很稳定,易与银离子络合:Ag ++2S 2O 32-Ag (S 2O 3)23-。
常温下,络合反应的平衡常数为K 稳[Ag (S 2O 3)23-]=2.8×1013,K sp (AgCl )=1.8×10-10。
①Ⅰ中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AgCl (s )+2S 2O 32-(aq )Ag (S 2O 3)23-(aq )+Cl -(aq ),常温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 为 (结果保留二位小数)。
②Ⅱ中还原剂为Na 2S 2O 4,在碱性条件下进行反应生成Na 2SO 3,相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2Ag(S 2O 3)23- + S 2O 42- + 4OH -= 2Ag + 4S 2O 32- + 2SO 32- +2H 2O ,所以Ⅲ中的银渣回收液可直接循环使用,但循环多次后银的浸出率会降低,请从化学平衡移动的角度分析原因 。
(3)分硒渣的主要成分是Cu 2Se ,可被氧化得到亚硒酸(H 2SeO 3)。
①已知常温下H 2SeO 3的K a1=2.7×10-3,K a2=2.5×10-4,则NaHSeO 3溶液的pH___7(填“>”、“<”或“=”)。
②二元强酸硒酸(H 2SeO 4)可以用电解亚硒酸溶液的方法制得,电解时的阳极反应式为 。
分硒液萃取CuSO 4·5H 2O (晶体粗品)萃取剂(RH) 水相1 有机相1有机相2水相2反萃取反萃取剂 蒸发浓缩 冷却结品(4)分铜得到产品CuSO 4•5H 2O 的具体操作如下: ①萃取与反萃取原理为:2RH+Cu 2+R 2Cu+2H +,反萃取剂最好选用_______(填化学式)溶液。
②蒸发浓缩需用小火加热至溶液表面出现 为止,再冷却结晶即可得到产品CuSO 4•5H 2O 28.(14分)氮的化合物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物质。
研究氮的化合物的反应机理对于消除环境污染有重要意义。
(1)NO 在空气中存在如下反应:2NO(g)+O 2(g)2NO 2(g) △H ,上述反应分两步完成,其反应历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①写出反应I 的热化学方程式_②对于总反应:2NO(g)+O 2(g)2NO 2(g),对该反应体系升高温度发现总反应速率反而变慢, 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未使用催化剂)(2)用焦炭还原NO 2的反应为2NO 2(g)+2C(s)N 2(g)+2CO 2(g),在恒温条件下,1 mol NO 2和足量C 发生该反应,测得平衡时NO 2和CO 2的物质的量浓度与平衡总压的关系如图所示:①A 、B 两点的浓度平衡常数关系:K c(A)________K c(B)(填“<”“>” 或“=”)②A 、B 、C 三点中NO 2的转化率最低的是 (填“A”“B”或“C”)点。
③计算C 点时该反应的压强平衡常数K p(C)= (K p 是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3)电化学气敏传感器可以监测空气环境中NH 3的含量,原 理如图所示。
负极的电极反应为 ,假设有16.8 L(标准状况)的氨气进入传感器参 与反应,另一极需要通入标准状况下O 2的体积为 。
35.[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氟及其化合物用途非常广泛。
回答下列问题:(1)聚四氟乙烯是一种准晶体,该晶体是一种无平移周期序,但有严格准周期位置序的独特晶体。
可通过 方法区分晶体、准晶体和非晶体。
(2)K 元素的基态原子的电子填充于 个不同的能级。
(3)[H 2F]+[SbF 6]-(氟酸锑)是一种超强酸,存在[H 2F]+,该离子的空间构型为 ,写出一种与[H 2F]+具有相同空间构型和键合形式的阴离子是 。
(4)NH4F(氟化铵)可作为玻璃蚀刻剂、防腐剂、消毒剂等。
NH的中心原子的杂化类型4是;氟化铵中存在(填字母)。
A.离子键B.σ键C.π键D.氢键(5)SbF6被广泛用作高压电气设备绝缘介质。
SbF6是一种共价化合物,可通过类似Born Haber 循环能量构建能量图(见图a)计算相关键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