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精神分裂症分级诊疗指南(2016版)

合集下载

精神分裂症及其治疗指南 ppt课件

精神分裂症及其治疗指南  ppt课件
PPT课件 12
2. 主要精神症状:本病症状复杂多样,症状学中的各种 症状,几乎均可见于本症。但临床实践表明,精神分 裂症的症状就其临床特点而言,可分为特征性症状和 其他常见症状。所谓特征性症状是指病人的精神活动 脱离现实,与周围环境不协调,以及思维(智)、情 感(情)、意志(意)等基本心理活动不协调。其他 常见症状,并不都见于各种亚型,但在疾病的一定阶 段是主要症状,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 “精神分裂”特 征,如幻觉、妄想、紧张综合征等,现分别叙述如下:
PPT课件 5
3 年龄因素 精神分裂症多发于青春期,可能与内分泌 有关。青春期性腺发育逐渐成熟,植物神经 不稳定,情绪易激动,对外界应激因素敏感。
PPT课件
6
4 社会心理因素 社会调查显示,精神分裂症发病低阶层是 高阶层的9倍,推测可能与物质条件差、心理负 担重、心理应激多有关。国内调查发现,精神 分裂症病前有精神刺激因素者占40-80%,虽 然目前没有证据表明就是病因,但精神因素在 分裂症的发生过程中可能起到一定的诱发或促 发作用。
PPT课件 9
2.5-HT假说
早在1954年有学者就提出精神分裂症,可能与5-HT代 谢障碍有关的假说。最近10年来,非典型抗精神病药 物的临床广泛应用,再次使5-HT假说在精神分裂症发 病机制中找到支持证据。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氯氮平、利培硐、奥氮平、喹硫 平等,除了对中枢DA受体有拮抗作用外,还对5-HT受 体有很强的拮抗作用,这些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拮抗 5-HT受体的作用多大干传统抗精神病药物,其抗精神 病作用往往优于传统抗精神病药物,此支持5-HT假说。
PPT课件 18
六 诊断与鉴别诊断
做出分裂症的鉴别诊断绝非易事,复 杂而多变的临床相,跌宕起伏的病程,混 杂其中的社会、心理因素,缺乏知情者提 供可靠的病史,精神现状检查被动不合作, 都造成了诊断上的困难。

精神分裂症分类及诊断规范标准

精神分裂症分类及诊断规范标准

精神分裂症分类及诊断标准F20精神分裂症F20.0偏执型精神分裂症F20.1青春型精神分裂症F20.2紧张型精神分裂症F20.3未分化型精神分裂症F20.4精神分裂症后抑郁F20.5残留型精神分裂症F20.6单纯型精神分裂症F20.8其它精神分裂症F20.9精神分裂症,未特定可采用第五位编码指明症状F20.x0持续性xF20.1发作性,伴有进行性损害F20.x2发作性,伴有稳定性损害F20.x3弛张发作性F20.x4不完全性缓解F20.x5完全性缓解F20.x8其它F20.x9观察期尚不足一年。

精神分裂症虽然无法分辨出严格地标示病理性质的症状,但出于实践的目的,有必要将上述症状分成一些对诊断有特殊意义的、并常常同时出现的症状群,例:(a)思维鸣响,思维插入或思维被撤走以及思维广播;(b)明确涉及躯体或四肢运动,或特殊思维、行动或感觉的被影响、被控制或被动妄想;妄想性知觉;(c)对病人的行为进行跟踪性评论,或彼此对病人加以讨论的幻听,或来源于身体某一部分的其它类型的听幻觉;(d)与文化不相称且根本不可能的其它类型的持续性妄想,如具有某种宗教或政治身份,或超人的力量和能力(例如能控制天气,或与另一世界的外来者进行交流);(e)伴有转瞬即逝的或未充分形成的无明显情感内容的妄想、或伴有持久的超价观念,或连续数周或数月每日均出现的任何感官的幻觉;(f)思维断裂或无关的插入语,导致言语不连贯,或不中肯或词语新作;(g)紧张性行为,如兴奋、摆姿势,或蜡样屈曲、违拗、缄默及木僵;(h)“阴性”症状,如显著的情感淡漠、言语贫乏、情感反应迟钝或不协调,常导致社会退缩及社会功能的下降,但必须澄清这些症状并非由抑郁症或神经阻滞剂治疗所致;(i)个人行为的某些方面发生显著而持久的总体性质的改变,表现为丧失兴趣、缺乏目的、懒散、自我专注及社会退缩。

诊断要点:诊断精神分裂症通常要求在一个月或以上时期的大部分时间确实存在属于上述(a)到(d)中至少一个(如不甚明确需两个或多个症状)或(e)到(h)中来自至少两组症状群中的十分明确的症状。

不同频次MECT联合第二代抗精神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的效果

不同频次MECT联合第二代抗精神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的效果

不同频次MECT联合第二代抗精神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的效果艾腾峰① 【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频次改良电抽搐治疗(MECT)联合第二代抗精神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的效果。

方法:选取上饶市第三人民医院老年科2019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药物组(26例)、高频组(27例)、低频组(27例)。

药物组予以单纯药物治疗,高频组在此基础上予以3次/周的MECT治疗,低频组在药物组基础上予以1次/周的MECT治疗。

观察三组临床疗效、认知功能及神经递质水平。

结果:治疗后,低频组、高频组的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均低于药物组(P<0.05);低频组的PANSS评分低于高频组(P<0.05)。

低频组、高频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均高于药物组(P<0.05);低频组、高频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低频组、高频组各维度的MATRICS 认知成套测验(MCCB)评分均高于药物组(P<0.05);低频组的各维度MCCB评分均高于高频组(P<0.05)。

治疗后,低频组、高频组的5-羟色胺(5-HT)、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均高于药物组(P<0.05);低频组的5-HT、DA、NE水平均高于高频组(P<0.05)。

结论:与高频次MECT联合第二代抗精神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相比,低频次MECT联合第二代抗精神药物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认知功能,有效调节神经递质水平。

但两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无差异,可能受限于试验样本量的因素。

【关键词】 改良电抽搐治疗 精神分裂症 认知功能 Effects of Different Frequency of MECT Combined with Second-generation Antipsychotics in theTreatment of In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AI Tengfeng. //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 2023, 20(32):155-159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frequency of modified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 (MECT)combined with second-generation antipsychotics in the treatment of in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Method: A totalof 80 in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admitted to the Geriatrics Department of Shangrao Third People's Hospital fromJanuary 2019 to January 2022 were selected, and were divided into drug group (26 cases), high-frequency group(27 cases) and low-frequency group (27 cases) according to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The drug group was givensimple drug treatment, and the high-frequency group was given MECT treatment 3 times/week on the basis of this,the low-frequency group was given MECT once a week on this basis of drug group. The clinical efficacy, cognitivefunction and neurotransmitter level of the three groups were observed. Result: After treatment, the positive andnegative syndrome scale (PANSS) scores of low-frequency group and high-frequency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at ofdrug group (P<0.05); the PANSS score of low-frequency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high-frequency group (P<0.05).The total clinical effective rates of the low-frequency group and the high-frequency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atof the drug group (P<0.05);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between the low-frequency group and the high-frequencygroup (P>0.05). The all dimensions MATRICS consensus cognitive battery (MCCB) scores of low-frequency groupand high-frequency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drug group (P<0.05), and the all dimensions MCCB scoresof low-frequency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high-frequency group (P<0.05). After treatment, the levels of5-hydroxytryptamine (5-HT), dopamine (DA) and norepinephrine (NE) in low-frequency group and high-frequency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drug group (P<0.05), and the levels of 5-HT, DA and NE in low-frequency group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high-frequency group (P<0.05). Conclusion: Compared with high-frequency MECTcombined with second-generation antipsychotics in the treatment of schizophrenia inpatients, low-frequency MECTcombined with second-generation antipsychotics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cognitive function of patients and①江西省上饶市第三人民医院 江西 上饶 334000通信作者:艾腾峰- 155 - 精神分裂症系患病率较高的精神科疾病,有起病缓慢、病情反复等特点,目前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临床上常用的疗法有药物疗法、物理疗法、心理疗法[1]。

精神分裂症难治型的诊断标准

精神分裂症难治型的诊断标准

精神分裂症难治型的诊断标准
精神分裂症难治型的诊断标准包括以下几方面:
1. 符合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且经过两种标准化治疗,例如新型的
抗精神病药物,如奥氮平、利培酮等,以及认知行为疗法治疗,至少
持续三个月以上的治疗。

2. 患者对药物治疗反应不佳,包括药物治疗剂量相对较高且药物治疗
持续时间较长的情况下,患者仍然存在明显的阳性症状和/或阴性症状。

3. 患者日常生活需稳定在康复中心进行治疗。

生活无法自理,部分患
者还会合并精神病性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诊断时需要排除由于其他原因导致的精神障碍。

此外,虽然上述标准有助于诊断精神分裂症难治型,但最终诊断需要由专业
医生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和确定。

氨磺必利与阿立哌唑在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中的疗效比较

氨磺必利与阿立哌唑在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中的疗效比较
比较两组治疗前尧治疗 2 月后的症状尧抑郁状态尧 认知功能袁具体如下遥 淤症状院比较两组治疗前尧治疗 2 个月后症状袁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渊positive and negative symptom scale袁PANSS冤[5]评估袁采用 0~6 分的 7 级评分法袁共 33 个条目袁总分 231 分袁得分越高表 示症状越严重遥 于抑郁状态院比较两组治疗前尧治疗 2个月后心理状态袁 采用病人健康问卷抑郁量表渊pa鄄 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 depression scale袁PHQ-9冤[6]评 估袁采用 0~3 分的 4 级评分法袁共 9 个条目袁总分为
治疗后观察组的 MMSE 评分高于对照组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渊P约0.05冤遥结论 相较于阿立哌唑袁氨磺必利利于减轻
精神分裂症患者症状和抑郁袁改善认知功能袁是更为理想的药物选择遥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曰氨磺必利曰阿立哌唑曰认知功能
[中图分类号] R74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渊2021冤7渊a冤-0093-03
94 CHINA MODERN MEDICINE Vol. 28 No. 19 July 2021
27 分袁得分越高表示抑郁症状越严重遥 盂认知功能院 比较两组治疗前尧治疗 2 个月后认知功能袁采用简易 精神状态量表渊mini mental state scale袁MMSE冤[7]评估袁 共计 30 分袁评分越高表示认知功能越好遥 1.4 统计学方法
2018 年 8 月要2020 年 7 月收治的 80 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袁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渊40 例冤与
对照组渊40 例冤遥观察组采用口服氨磺必利片治疗袁对照组采用口服阿立哌唑片治疗遥比较两组治疗前尧治疗 2 个月

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诊疗指南及药物应用

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诊疗指南及药物应用
氯丙嗪(Chlorpromazine)
主要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的阳性症状,如幻觉、妄想等。
氟哌啶醇(Haloperidol)
对于精神分裂症的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均有一定疗效,尤其适用于伴有激越和攻 击行为的患者。
Hale Waihona Puke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利培酮(Risperidone)
对精神分裂症的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均有较好疗效,且副作用相对较少。
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诊疗指南及药 物应用
目录
• 精神分裂症概述 • 临床诊疗指南 • 药物应用 • 特殊人群精神分裂症诊疗要点 • 精神分裂症预防与康复 • 总结与展望
01
精神分裂症概述
定义与发病机制
定义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障 碍,以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 面的障碍为主要表现,常导致患 者社会功能严重受损。
如口干、便秘等,可通过调整饮食、增加水 分摄入等方式进行缓解。若出现严重副作用 ,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04
特殊人群精神分裂症诊疗要点
儿童青少年患者
早期识别与干预
对于儿童青少年患者,早期识别精神 分裂症迹象并及时干预至关重要,有 助于减轻症状、延缓疾病进展。
药物治疗
针对儿童青少年患者,药物治疗需谨 慎,应选用副作用较小的药物,并根 据患者的年龄、体重等因素调整剂量 。
诊断标准与鉴别诊断
诊断标准
精神分裂症的诊断需结合病史、症状表现、体格检查及心理 评估等多方面的信息。通常采用国际通用的诊断标准,如 DSM-5或ICD-10。
鉴别诊断
在诊断精神分裂症时,需与其他精神障碍进行鉴别,如双相 情感障碍、抑郁症、焦虑症等。鉴别要点包括症状特点、病 程发展及家族史等。
02
THANKS。

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指南演示文稿

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指南演示文稿
第12页,共22页。
十一、精神分裂复发的影响因素(17%的病人虽服药 亦复发,可与遗传与面授有关)。
疾病及治疗的相关因素:
a、疾病的自然病程:病情波动,自身恶化。 b、可能与D2受体亲和力有关。
c、自知力受损,依从性差,不愿就诊、停药或不规则服 药。
(2)心理社会因素: a、缺乏社会支持。 b、应激环境。
第17页,共22页。
(5)足量、足疗程治疗。 (6)一般推荐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作为一线药
物。
(7)定期认真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不良反 应是依从性差的主要原因),适时调整治疗方 案(治疗的最终目的是回归社会,而不是疗 效)。
第18页,共22页。
十六、典型抗精神病药和缺点和不足:
(1)不能改善认知功能(如氟哌啶醇)。 (2)对核心的阳性症状作用微小,有时可产
认知缺陷造成病人不能回归社会,遭到歧视,
阴性症状随着病情发展亦逐渐加重,故sch
是致残率相当高的疾病。
第3页,共22页。
三、治疗:
1、急性期的治疗:4—6周 2、巩固期的治疗:3—6月 3、康复期的治疗:视病人情况(如发病次数、家族史、
易感性格。一般1-2年,(2次)多数为2-5年,3次以
(1)总体疗效优于典型抗精神病药。 (2)对阳性症状、认知症状及情感症状有效。 (3)不良反应较少且轻微。
第16页,共22页。
十五、药物总的治疗原则: (1)一但确定诊断:即开始药物治疗。 (2)可选择一种非典型或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以单一
用药为原则。
(3)治疗个体化,因人而异。
(4)疗效不满意者,考虑两种药物合并治疗,以化学结 构不同、药理作用不尽相同的药物联用比较合适,达到预 期治疗目标后仍以单一用药为宜,从小剂量起始逐渐加到 有效推荐剂量,药物滴定速度视药物特性及患者特质而定, 维持剂量可酌减少,并需足疗程治疗。

精神分裂症等五个病种临床路径和表单(2012版)

精神分裂症等五个病种临床路径和表单(2012版)

精神分裂症、持久的妄想性障碍、分裂情感性障碍临床路径(2012年版)一、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病性障碍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精神分裂症(ICD-10:F20)、持久的妄想性障碍(ICD-10:F22)、分裂情感性障碍(ICD-10:F25)(二)诊断依据。

根据《国际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第10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1.起病突然或缓渐,以阳性症状或/和阴性症状为主要症状群,或者同时存在情感症状。

2.病程至少1个月。

3.社会功能明显受损。

4.无器质性疾病的证据。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精神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精神分裂症防治指南》(中华医学会编著)。

1.进行系统的病史、治疗史采集及精神检查,制定治疗策略。

2.抗精神病药物治疗。

3.对伴有兴奋、冲动、自伤、伤人、外逃、自杀观念和行为木僵、拒食等症状的患者,为迅速控制病情,可单独采用或合并以下治疗方法:改良的快速神经阻滞剂化疗法(氟哌啶醇短期肌内注射疗法),联合苯二氮卓类药物治疗(肌肉注射或口服氯硝西泮、地西泮、劳拉西泮、阿普唑仑等药物);电抽搐治疗(ECT)。

4.必要时联合使用心理治疗和康复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56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精神分裂症(ICD-10:F20)、持久的妄想性障碍(ICD-10:F22)、分裂情感性障碍(ICD-10:F25)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后的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3)胸片、心电图、脑电图;(4)心理测查: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攻击风险因素评估量表、自杀风险因素评估量表、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量表(TESS)、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省精神分裂症分级诊疗指南(2016 版)精神分裂症(sch izo p h re n ia)是最常见的精神障碍之一,其高复发率与高致残率是导致患者贫困和其家庭因病 返贫的直接原因。

此外,伴有危险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还会带来社会安全问题。

在21世纪中国疾病负担问题 研讨会上,精神疾病已被列为我国疾病负担的第一位。

因此,早发现、早治疗这一精神疾病,可以减轻疾病负担与 减少精神残疾,有效地开展精神分裂症的防治,已刻不容缓。

一、我国精神分裂症的现状(一) 患病率1982年我国在12个地区开展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精神分裂症的终生患病率为5.69%。

(1985年 发表),1994年进行的12年随访,精神分裂症的终生患病率上升为6.55%(1998年发表)。

15岁以上人口中,城 市的精神分裂症患病率显著髙于农村,前者为7.11%,后者为4. 26%。

1987年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资料(全国残 疾人抽样调查办公室)精神残疾占各类疾病的4. 4% (男4. 0%,女4. 8%)。

精神分裂症的终生患病率仍有上升 趋势。

(二) 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情况随着20世纪50年代抗精神病药物的应用,给精神分裂症患者提供了治疗与康复的机会。

但迄今为止,精神 分裂症远期预后结局仍无满意的改观,如药物治疗依从性差导致患者的症状多次复发,再入院率髙,在整个病程 中自杀率较高,社会功能受损严重。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就诊和治疗比率较低,治疗不及时。

因此,如何有效改善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不良预后结局,是成功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根本所在和攻关难点。

(三) 严重精神障碍防治工作为了完善社区对重性精神疾病的防治和管理能力,降低精神疾病患者肇事肇祸的社会和经济影响,提髙医务 人员对重性疾病规范化治疗能力,2004年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686万元启动了“中央补助地方卫生经费重性 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用于加强和完善精神疾病防治队伍建设,为建立医院-社区一体的精神卫生服务体系 奠定人力资源基础,精神分裂症是该项工作要求服务管理的六类病种之一。

随着社会的发展,精神卫生问题已经 成为我国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突出的社会问题。

2016年国家财政部拨款47 513万元补助重性精神疾病管理 治疗项目工作,其中补助安徽省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工作1 958万元。

根据《全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 (2015〜2020年)》和《安徽省精神卫生工作计划(2015〜2020年)》要求,到2020年登记在册的精神分裂症患者 治疗率达到80%以上。

(四) 《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出台2013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颁布实施,精神卫生法共七章八十五条,对精神卫生工作的 方针、原则和管理机制、心理健康促进和精神障碍预防、精神障碍的诊断和治疗、精神障碍的康复、精神卫生工作 的保障措施、维护精神障碍患者合法权益等作了规定。

由于精神障碍的确诊主要依靠对患者精神症状的判断,精 神卫生法中多条法规对精神障碍的诊断及收治做出了规定,如:第二十五条开展精神障碍诊断、治疗活动,应当具备下列条件,并依照医疗机构的管理规定办理有关手续:(1)有与从事的精神障碍诊断、治疗相适应的精神科执业医师、护士;(2)有满足开展精神障碍诊断、治疗需要的设施和设备;(3)有完善的精神障碍诊断、治疗管理制度和质量监控制度。

第二十七条精神障碍的诊断应当以精神健康状况为依据。

第二十九条精神障碍的诊断应当由精神科执业医师作出。

第三十条精神障碍的住院治疗实行自愿原则。

诊断结论、病情评估表明,就诊者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对其实施住院治疗:①已经发生伤害自身行为,或者有伤害自身的危险的;②已经发生危害他人安全的行为,或者有危害他人安全危险的。

(对符合第三十条第二款第二项的患者实施非自愿住院治疗,这里的非自愿住院治疗并不等同于强制医疗。

《刑法》第十八条规定,对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犯罪人,“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

)(五) 安徽省精神卫生资源现状安徽省所辖16个市共105个区、县,常住人口 6 029. 8万,53家精神卫生医疗机构(26家精神专科医院,18家综合医院精神科,9家综合医院心理门诊),分布于全省16个市和2个省管县,全省精神科床位8 851张(1.46张/万人口),全省精神科执业医师(助理)846人;精神科护士 1 679人。

精神卫生资源严重不足:精神科床位及医生数量缺口较大,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需要。

全省精神科床位1. 10张/万人口、精神科医师1.40名/10万人口,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精神科床位1.71张/万人口,精神科医师平均1.49名/10万人口。

精神卫生专业人员紧缺:精神科医师和护理人员普遍不足,防治和康复人员普遍不足,临床心理治疗师、职业康复师、社会工作师等专业人员缺乏;精神卫生专业人员稳定性差:主要表现为精神卫生专业人员流失严重,尤其是护理人员;精神专业机构人员编制不足,人才紧缺,工作人员压力大、强度高,福利待遇低,导致积极性不高,难以留住人才,缺乏政策支持,较难引进人才。

(六)目前安徽省关于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救治救助的政策文件安徽省残联《安徽省贫困精神残疾人医疗保障实施意见(试行)》(皖残联[2010 ]54号)1. 安徽省卫生厅《关于印发安徽省农合重性精神疾病按病种付费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卫农卫发[2011 ] 27号)2. 安徽省残联《关于印发2015年贫困残疾人救助与康复工程实施办法的通知》(皖残联[2015]1号)3. 安徽省综治办、公安厅、民政厅、财政厅、卫生计生委、残联《关于印发安徽省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监护人申领 监护管理补贴暂行办法的通知》(皖综治办[2016 ]7号)二、疾病定义及分类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是一种常见的病因未完全阐明的精神疾病。

多起病于青壮年,常有知觉、思维、情感和行为等方面的障碍,一般无意识及智能障碍。

病程多迁延,约占精神科住院患者的一半以上,最终结局约一半左右患者出现精神残疾,为社会以及患者和家属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精神分裂症分为以下几个类型:①偏执型,最常见。

以相对稳定的妄想为主,往往表现多疑,内容荒谬离奇,多伴有幻觉(特别是幻听)。

言语、情感、意志、行为障碍不突出。

起病多在30岁以后。

较少出现显著的人格改变和衰退,但幻觉妄想症状可长期保留,预后多较好。

②紧张型,以明显的精神运动紊乱为主,外观呆板。

可交替出现紧张性木僵与紧张性兴奋,或被动性顺从与违拗。

该型目前临床上有减少趋势,预后较好。

③青春型,主要是青春期发病,起病多较急。

以联想障碍为主,突出表现为精神活动的全面紊乱。

思维松散、破裂,可伴有片断的幻觉、妄想;情感肤浅、不协调,或喜怒无常;动作行为怪异、不可预测、缺乏目的。

病情较易恶化,预后欠佳。

④单纯型,起病缓慢,持续发展。

退缩、懒散是其突出表现。

早期多表现类似“神经衰弱”的症状,如主观的疲劳感、失眠、工作效率下降等,逐渐出现日益加重的孤僻退缩、情感淡漠、思维贫乏、懒散、丧失兴趣、生活毫无目的。

往往患病多年后才就诊。

治疗困难,预后较差。

⑤未定型或未分化型,临床表现同时具备一种以上亚型的特点,又没有明显的分型特征。

三、精神分裂症的筛查、诊断和评估(一)精神分裂症的筛查参见本章“六、精神分裂症的健康管理服务规范”中相关部分。

(二) 精神分裂症的诊断1.1症状标准:具备下述(1)〜(4)中的任何一组(如不甚明确常需要两个或多个症状)或(5)〜(9)至少两组症状群中的十分明确的症状。

国际疾病分类第10次修订本(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 10,ICD- 10)的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① 思维鸣响、思维插入、思维被撤走及思维广播;② 明确涉及躯体或四肢运动,或特殊思维、行动或感觉的被影响、被控制或被动妄想;妄想性知觉;③ 对病人的行为进行跟踪性评论,或彼此对病人加以讨论的幻听,或来源于身体某一部分的其他类型的幻 听;④ 与文化不相称且根本不可能的其他类型的持续性妄想,如具有某种宗教或政治身份、或超人的力量和能力 (如能控制天气、或与另一世界的外来者进行交流);⑤ 伴转瞬即逝或未充分形成的无明显情感内容的妄想、或伴有持久的超价观念、或连续数周或数月每日均出 现的任何感官的幻觉;⑥ 思潮断裂或无关的插入语,导致言语不连贯,或不中肯或语词新作;⑦ 紧张性行为,如兴奋、摆姿势,或蜡样屈曲、违拗、缄默及木僵;⑧ 阴性症状,如显著的情感淡漠、言语贫乏、情感迟钝或不协调,常导致社会退缩及社会功能下降,但须澄清 这些症状并非由抑郁症或神经阻滞剂治疗所致;⑨ 个人行为的某些方面发生显著而持久的总体性质的改变,表现为丧失兴趣、缺乏目的、懒散、自我专注及社 会退缩。

1.2严重程度标准:无1.3病程标准:特征性症状在至少1个月以上的大部分时间内肯定存在。

1.4排除标准:①存在广泛情感症状时,就不应作出精神分裂症的诊断,除非分裂的症状早于情感症状出现;②分裂症的症状和情感症状两者一起出现,程度均衡,应诊断分裂情感性障碍;③严重脑病、癫痫、或药物中毒或药物戒断状态应排除。

(三) 精神分裂症的评估1. 必需的检查项目:①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②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 肝、梅毒、艾滋病等);③胸片、心电图、脑电图;④心理测查: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攻击风险因素评估量表、自杀风险因素评估量表、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量表(加311116111611^-gent symptom scale,TESS)、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urses’observation scale for inpatient evolution,N0SI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ADL)。

2. 根据患者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血脂、心肌酶、超声心动图、腹部B超、头颅CT、内分泌检查、凝血功能、抗“〇”、抗核抗体、血药浓度等。

四、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一)治疗目标:1.急性期治疗:①缓解精神分裂症主要症状:阳性症状、阴性症状、激越兴奋、抑郁焦虑和认知功能减退,争取最佳预后;②为恢复社会功能、回归社会做准备;③预防自杀及防止危害社会的冲动行为的发生;④将药物治疗带来的不良反应降到最低的程度,防止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2. 恢复期(巩固期)治疗:①防止已缓解的症状反复,或进一步控制症状和提髙疗效;②促进恢复社会功能,回归社会;③控制和预防精神分裂症后抑郁和强迫症状;④预防自杀;⑤控制和预防长期用药带来的常见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