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单元整理与复习2
二单元整理与复习2

老师让两个男生之间 插进一个女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一共可以插进11个女生。
篮子里有12个苹果,吃了一 些后,还剩4个,吃了几个?
12-4=8(个) 答:吃了8个。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复习整理2
7
5
12
8
7
15 15 7 8
5
12 12
7
7 5
12
5 7
7
15 15
8
8 7
4.
11
5
6 个
13
4
9 支
二、整理复习,沟通联系
(二)整理复习解决问题
1.
12-9=3(朵)
问题: (4 1)为什么用减法算? )说一说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5 2)解答正确吗? )要求这个问题怎么想? (6 3)根据所给信息还可以提出哪些问题? )谁能列个算式?
17-9=8(条)
问题:(4 1)为什么用减法算? )读一读,你知道了什么?
(2 5)要解决这个问题,得知道什么? )解答正确吗? (3 6)能列个算式吗? )根据所给的信息,你能提出其他的问题并写在题纸上吗?
14 - 7
7 棵
14 - 7
7 棵
16-9=7(棵)
12 - 5
7
黄狗和花狗有12只, 9只是黄的
二、整理复习,沟通联系
(二)整理复习解决问题
2.
14 - 6
8
只
问题: (4 1)能列个算式吗? )读一读,你知道了什么? (5 2)为什么用减法算?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得知道什么? (6 3)解答正确吗? )你怎么没用“我折了8只”这条信息啊?
第二单元《整理和复习》(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第二单元《整理和复习》(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识别并使用数学符号:+,-,=,>,<。
2.学生能够理解数学术语:加数,被加数,和。
3.学生能够使用数学符号和数学术语来描述数学问题,进行基本计算。
4.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整数和自然数进行基本加减法计算,提高计算的速度和准确性。
5.学生能够掌握概括和总结知识点的方法,整理和复习数学知识,为未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学重点1. 整理和复习数学知识点2. 使用数学符号和术语进行基本计算3. 基本加减法的速度和准确度三、教学方法1.板书法:主要课堂教学手段,适合课堂重点知识的传授2.启发式教学法:通过启发性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全面理解知识3.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来概括知识点4.互动式教学法:促进学生参与课堂互动,强化知识点的掌握四、教学内容和过程1.教学内容第二单元《整理和复习》中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1)数学符号和术语:加号“+”,减号“-”,等于号“=”,大于号“>”,小于号“<”。
加数,被加数,和。
(2)基本加减法:整数的加减法:加法交换律,减法的封闭性,加减整数的规律。
自然数的加减法:加法的交换律,减法的封闭性,加减自然数的规律。
(3)整理和复习知识点:整理和复习基本数学概念,知识点,加减法口诀等。
2.教学过程(一)启发学生学习教材中的符号和术语1.让学生通过图例展示+、-、=的使用方法,并指导学生掌握和理解这些符号。
2.通过讨论和探究,让学生理解被加数、加数与和之间的关系,从而理解基本的加减法。
(二)活跃课堂,掌握基本的加减法1.启发学生通过案例分析,掌握各类加减法的方法和运用。
2.通过对加减法规律的讲解,带领学生深度理解并熟练掌握这些基本的数学运算。
(三)整理和复习数学知识点1.通过全面回顾本单元知识点,让学生了解每个知识点的重点和需要重视的内容,帮助他们把握整体概念。
2.通过回顾数学口诀和专业术语等,让学生明确学习和掌握要点。
二年级数学上《第二单元—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

二年级数学上《第二单元—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回顾和巩固第二单元的数学知识;2.培养学生整理和复习数学知识的能力;3.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
教学重点:整理和复习第二单元的数学知识。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整理和复习数学知识的能力。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黑板、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Step 1:复习1.复习前面学过的数学知识,如加减法、乘法口诀等,通过抽问题、小游戏等形式进行复习。
2.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与学过的数学知识相关的视频。
3.让学生回顾相关的练习题,进行课堂辅导和答疑解惑。
Step 2:整理1.让学生整理第二单元的数学知识,包括重点知识点、解题方法、相关公式等。
2.教师讲解整理的方法和技巧,并指导学生进行整理。
Step 3:复习1.利用教学课件或黑板绘制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整理和理解数学知识的框架。
2.通过解析经典的例题和典型的题目类型,引导学生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
3.让学生进行相关的练习题,检测他们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Step 4:巩固1.让学生分小组互相出题,进行竞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解题能力。
2.组织学生进行数学游戏和小活动,加深他们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Step 5:总结1.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概括学生学习到的重点和难点。
2.鼓励学生继续进行数学学习和复习,并为下一单元的学习做好准备。
教学拓展: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实际需求,可以结合教材和教学资料进行拓展,如引入一些应用题、趣味数学游戏等,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整理与复习(第2课时)》说课稿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整理与复习(第2课时)》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整理与复习(第2课时)》主要内容是:10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这部分内容是小学数学的基础,对于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丰富的练习,使学生掌握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100以内的数字认识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但部分学生在运算过程中,仍存在计算速度慢、准确性不高、对运算规律理解不深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制定合适的教学策略。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正确进行10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让学生掌握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勇于探究的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0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方法及计算法则。
2.教学难点:加减法运算过程中的规律,以及如何快速准确地进行计算。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情境教学法,以生活实例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运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利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展示运算过程,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兴趣。
4.注重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运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讲解:讲解10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方法,引导学生掌握运算规律。
3.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进行讨论,交流各自的运算方法,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4.练习巩固: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计算能力。
5.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发现运算规律,提高运算速度。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册数学《 第二单元 第4节【第二课时】《整理与复习(二)》教案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第4节【第二课时】《整理与复习(二)》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复习和巩固前几节所学的知识点,包括千以内的数的认识、数的读法、数的大小比较等;2.能够掌握整理数的方法,包括用加法口算进行整理、列竖式整理等;3.能够灵活运用所学方法,解决与整理有关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1.整理千以内的数;2.能够灵活运用不同的整理方法。
三、教学难点1.灵活运用不同整理方法;2.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2.教具:黑板、彩色粉笔、加法竖式的练习题;3.学生:准备好学习用具,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五、教学过程第一部分:复习导入1.讲解前几节的知识点,包括千以内的数的认识、数的读法等;2.出示练习题,让学生回顾练习。
第二部分:整理数的方法1.针对整理数的方法,首先讲解用加法口算进行整理的方法;2.在黑板上展示几个练习题,让学生通过加法口算的方式整理数。
第三部分:列竖式整理数1.讲解列竖式整理数的方法,说明其作用和步骤;2.带领学生一起完成列竖式整理数的例题,并让学生参与操作。
第四部分:综合练习1.出示几道综合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2.对学生完成情况进行点评,鼓励正确的同时指出错误并给予纠正。
六、课堂总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整理数的重要性;2.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练习整理数的方法。
七、作业布置1.布置练习题,要求学生用不同的整理方法将数进行整理;2.激励学生在家中认真完成作业,做到熟能生巧。
八、教学反思1.对本节课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进行总结,以便今后教学改进;2.总结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对表现突出的学生进行表扬。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学生对整理数的方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能够在实际应用中灵活运用。
希望通过不断练习,学生能够掌握更多数学知识,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
人教PEP版六年级英语上册Unit 2 单元整理与复习 周末主题素养练(二)

Amy:We4. ___s_ta_y_e_d_atthehotelbecauseofthe weather. Sam:Poor(可怜的) girl! 任务二:根据对话内容判断句子正(T)误(F)。
( ) 1. Samstayedathomeallweekend.
F
T
六、昨天是周六,Amy一天都做了什么呢?仔细观 察图片,写一段文字描述Amy的一天。不少于5 句话。
morning afternoon evenin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Y__es_t_e_r_d_a_y_w_a_s_S_a_t_u_r_d_a_y_. _It_w__a_ss_u_n_n_y_.__________ _In_t_h_e_m__o_r_n_in_g_s_h_e_w__a_sh__ed__h_e_rc_l_o_th__es_.______________ _In_t_h_e_a_f_te_r_n_o_o_n_s_h_e_s_t_a_y_e_d_a_th_o_m__e_a_n_d_r_e_a_d_a_b_o_o_k_.____ _A_m__y_li_k_e_ss_e_e_i_n_g_a_fi_lm__._I_n_t_h_e_e_v_en__in_g_,______________ _sh_e_s_a_w_a_f_i_lm__w_i_t_h_h_e_r_fa_m__il_y_i_n_th__ec_i_n_e_m__a_. __________ _It_w_a_s_a_b_u_s_y_b_u_t_n_i_c_e_d_a_y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整理和复习

75 -2
73
89 -1 6
73
2.减法
如何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一位数)的退 位减法?
先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
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加10,再减。
.
.
65
90
-9
-2 4
56
66
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连加算式的计算方法是怎样的?举例说明。
三个数连加,可以用前两个数的和与第三个数 相加,也可以三个数一同相加。
96
- 5. 6
(4 0) -2 7
(1 3)
42
+ 1.1 8
(6 0) -4 4
(1 6)
算一算小明和小华一共得了几朵小红花。
第一周 第二周 第三周 第四周 第五周
小明(朵) 12
23
17
25
30
小华(朵) 17
18
25
19
28
合计(朵) 29
41
42
44
58
26元
18元
42元 14元
35元
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一个算式里既有加法,又有减法,要按照从左 往右的顺序进行运算。 在计算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时,要先算 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58+42-37= 63 100
63
58+(42-37)=63 5
63
4.解决问题 如何用数学知识解决两步解答的实际问题? 先分析数量关系,通过题干给出的两个已知条 件求出中间量,然后把中间量作为已知条件, 联系另一个已知条件求出题中问题的答案。
25 +1 2
37
41 +5 6
部编本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整理与复习

第二单元整理与复习板块一:课文内容回顾第4课《古诗三首》《山行》由(唐)代诗人(杜牧)所描写的深秋时节,作者在山中行走时看到的美丽景色,期中(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两句诗最能表达作者对(深秋)的喜爱之情。
《赠刘景文》的作者是(宋)代诗人(苏轼),诗中描写的是(秋)季的景色,我是从(枯荷)、(菊残)、(橙黄)、(橘绿)等词语看出来的,诗中写秋天丰收之景的诗句是“(最是橙黄橘绿时)”。
这首诗是(苏轼)写给(刘景文)的,表达了对友人的敬佩之情。
《夜书所见》的作者是(宋)代诗人(叶绍翁)。
前两句写诗人的(郁闷孤独)之情,后两句诗人看到的是“(夜深篱落一灯明)”,想到的是“(知有儿童挑促织)”,这一情景使诗人回忆起自己的故乡和童年生活。
第5课《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题目中的金色巴掌是指(法国梧桐树叶),课文描写了一夜风雨后第二天放晴时,水泥道上粘上了一片片(金色的梧桐树落叶)的美丽景色,抒发了作者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第6课《秋天的雨》以(秋雨)为线索,将秋天各种景物巧妙地串起来,分别写了(秋天的到来)、(秋天缤纷的色彩)、(秋天的丰收景象)和深秋中各种动植物准备过冬的情景,从整体上描绘出一个(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表达了作者(喜秋)、(赞秋)的感情。
第7课《听听,秋的声音》描写了秋天大自然里那些特有的声音,说明(秋的声音藏在大自然的许多事物中),需要我们通过细细聆听去感受它们的美妙。
板块二:识字加油站1.听写词语寒冬石径倾斜霜降赠给盖住菊花残留君子橙黄送去挑逗铺满紧贴院墙印着凌乱棕色金色水泥放晴明朗金黄雨珠落叶尽头平展排列规则棕红叶丛歌唱迟到一盒飘扬争抢清凉颜色好闻鸭梨勾住一曲丰收留意颜料枫叶邮票果树菊花仙子淡黄气味香甜香味过冬丰收钥匙温柔花仙子亮晶晶五彩缤纷闪闪发光2.认读词语花瓣明朗水洼地毯图案巴掌潮湿梧桐熨帖甚至凌乱增添雨靴钥匙温柔炎热一枚凉爽海洋拥挤频繁菠萝橘子香甜喇叭衔着树枝挖洞缺乏赐予收获褪色迁徙抢夺巢穴搭建旅途白昼覆盖抖动手臂唰唰蟋蟀振动歌韵叮咛掠过吟唱辽阔饱满谷粒憧憬即将一番花瓶湿漉漉油亮亮空荡荡3.易错读音石径(jìng)赠(zèng)送君(jūn)子橙(ch éng )色 印(y ìn) 着 凌(l íng )乱增(z ēng )添 棕(z ōng )色 钥匙(shi )缤(b īn )纷 喇叭(b ā) 丰(f ēng )收4.多音字挑⎩⎪⎨⎪⎧(ti āo)挑水(ti ǎo)挑战 行⎩⎪⎨⎪⎧(x íng)步行(h áng) 行列空⎩⎪⎨⎪⎧(k ōng) 天空(k òng)空地 扇⎩⎪⎨⎪⎧(sh àn)扇子(sh ān)扇动好⎩⎪⎨⎪⎧(h ǎo)好像(h ào)好奇 乐⎩⎪⎨⎪⎧(yu è)音乐( l è)快乐板块三:字词句运用5.近义词明朗——晴朗 凌乱——杂乱 增添——增加仔细——认真 愉快——愉悦 清凉——凉快美丽——漂亮 香甜——甜美 欢乐——快乐潮湿——湿润 平展——舒展 温柔——轻柔留意——注意 炎热——酷热 频频——频繁舒服——舒适 准备——预备 道别——告别振动——抖动 叮嘱——叮咛 辽阔——壮阔6.反义词凌乱——整齐 增添——减少 仔细——马虎寒冷——炎热 美丽——丑陋 雪白——乌黑明朗——阴暗 潮湿——干燥 温柔——粗暴留意——疏忽加紧——放松道别——重逢撒下——收起辽阔——狭窄绽开——闭合7.词语解释闪闪发光:发亮四射,闪烁不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小数除法整理与复习2 课型
学科数学主备人陈晓丽审核人
【学习目标】
1、掌握“进一法”和“去尾法”的方法和含义
2、怎样用“进一法”和“去尾法”取商的近似值
【重点难点预测】
重点“进一法”、“去尾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难点: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应用
【评价方案】
1、课堂提问,合作交流
2、习题检测,生生互评
【知识链接】
【教具准备】
班班通及电子白板
【学习过程】
一、口算。
2.4÷0.8= 5.4÷10= 0.45÷0.15= 84÷4.2=
3.6÷0.1= 3.2÷100= 8.5÷ 1.7= 0÷0.25=
1.2÷0.3= 0.49÷0.7= 0.096÷0.03= 7.2÷0.9=
二、解决问题。
1、一个服装厂计划做660套衣服,已经做了5天,平均每天做75套,剩下的要3天完成,剩下的平均每天要做多少套?(先画线段图,再列综合式)
2、工人修一条路,如果每天修12米,10天修完。
现在每天修15米,现在几天可以修完?(先写出数量关系式,再列综合式
...再计算)
3、两辆汽车分别从两地相向开出,甲车每小时行48.3千米,乙车每小时行51.7千米,经过6.3小时两车在途中相遇,两地间的公路长多少千米?
4、李江买2支铅笔和6本练习本一共用了4.20元,每支铅笔0.60元,每本练习本多少元?(2分)
5、一个长方形的宽是4米2分米,长是宽的4倍,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6、公园里有杨树235棵,柳树比杨树的1.2倍少45棵,公园里有柳树多少棵?
7、一个排球的价钱是52.8元,一个足球的价钱是排球的1.5倍,买一个足球和一个排球,一共需要多少元?
8、310元买同样的书,每本11.5元可买多少本?
9、小明买了3袋180毫升牛奶准备容量50毫升的瓶子装,要多少个?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