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三原县科技计划
咸阳市二O一三年度科学技术奖拟奖项目

咸阳市二O一三年度科学技术奖拟奖项目序号项目名称承担单位主要完成人员推荐单位拟奖等级1 杂交油菜新品种秦优10号选育和应用咸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陕西荣华杂交油菜种子有限公司华德钊、贾战通、邢福升、俱苏耀、郑宏生、苟建鹏、苗春、李炳生、王永恒、华哲、刘跃进咸阳市农业局特等奖2 “脑心同治”基础理论研究与“脑心通胶囊”研制及二次开发陕西步长制药有限公司赵步长、伍海勤、赵涛、赵超、王益民、南景一、刘峰、薛人珲、王忠、杨洪军、陈衍斌咸阳市科技局特等奖3 大型疏浚工程船泥泵制造技术研究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十二研究所武剑博、焦斌、宇文建鹏、王佐平、贾德洁、鲁宁斌、魏昂、李柏、焦修勤兴平市科技局一等奖4 耐高温及高真空度橡胶防腐衬里西北橡胶塑料研究设计院咸阳赛福防腐设备有限公司杨护国、姚联国、冯水龙、刘广西、路斌、刘红艳咸阳市科技局一等奖5 高塔熔体造粒法工艺年产20万吨硫酸钾复合肥陕西景盛肥业集团有限公司尹俊东、乔占云、殷学德、刘荣庆、张刚、王经宁、邓刚三原县科技局一等奖6 兴民339玉米新品种的选育与推广陕西兴民种业有限公司刘兴民、张明锁、翟萍、王楠、史军辉、杨茂胜、张宏刚、汪娟梅、田福勇、段宝定、李安民、刘长军、杨梅三原县科技局一等奖7 渭北旱塬红富士苹果双矮高细长纺锤形早丰产栽培技术研究及示范乾县果树技术服务站吴晓政、黄志德、史继东、刘康峰、师忠安、王欢、刘和生、陈科技、贺文、王曼、王倩乾县科技局一等奖8 生地黄汤止血作用药效物质基础及制剂开发研究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王梅、郭东艳、唐志书、崔春利、范妤、柳小莉、师延琼、杜星、严邑萍、王文骊咸阳市卫生局一等奖9 花仙宫血胶囊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研究咸阳市中心医院卢健、岳明、吴琳、仝敏、张恩户、剡建华、赵勤、梁红卫、翟晓一、王欣咸阳市卫生局一等奖10 新型羰基铁粉生产技术及新品的研发与应用陕西兴化化学股份有限公司林亮、张岁利、赵剑博、魏有福、陈伟斌、刘玮、徐红娟兴平市科技局二等奖11 超声波-电脱盐破乳技术在500万吨/年常减压装置中的应用研究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长庆石化分公司魏慧、张喜文、杨军、廉金龙、杜笑怡、张剑平咸阳市科技局二等奖12 工业废水处理综合利用及共性技术应用推广陕西科技大学、咸阳市生产力促进中心、陕西科技大学造纸环保研究所张安龙、王森、罗清、成恒国、蒋震、申艳、耿雅惠咸阳市科技局二等奖13 小麦吸浆虫监测及防控技术研究咸阳市植物检疫站贾育恒、钱丰、张翠梅、任丽、张文斌、冯文涛、郭冰亮、陈军、郝平顺、刘亚娟、杜讲会咸阳市农业局二等奖14 无机功能复合材料的低温合成及改性关键技术陕西科技大学朱建锋、李翠艳、费杰、曹丽云、黄剑锋、殷立雄、王勇、欧阳海波、卢靖、孔新刚、李嘉胤、咸阳市科技局二等奖15 数字化口腔教学评估系统咸阳西北医疗机械(集团)有限公司西安工业大学李爱国陈桦王秀斋、田爱玲李永强、刘炳才于少一、刘宝龙、黄荣博、孙波、屈涛、咸阳市科技局二等奖16 黄土高原优质苹果酒生产关键技术研究陕西蓝海果业有限公司、陕西农产品加工技术研究院杨辉、葛建党、丁勇、舒国伟、赵家兴、杨嫚、王思勰、宋俊浩、王勇、王映俊旬邑县科技局二等奖17 心复宁Ⅴ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与实验研究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李联社李治赵明君朱晓娜田亚军徐军建、武向阳宁小康李瑞咸阳市卫生局二等奖18 噻苯隆可溶性粉剂的研发与应用咸阳德丰有限责任公司刘承德、李智文、竞中梅、刘伟、徐会善、司春爱、陈继选、冯利和、胡卫江、王小兵咸阳市科技局二等奖19 基于治未病思想防治膝骨痹病诊疗新模式的研究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袁普卫、刘德玉、张根印、郝阳泉、楚向东、余红超、吕水英咸阳市卫生局二等奖20 高性能卷材涂料背面漆的研制陕西宝塔山油漆股份有限公司刘宪文、邵海龙、白卓鑫、张宏洲、陈安强、陈杰、汪延茂、夏克龙、兴平市科技局二等奖刘晓庆、霍春会21 基于科技创新资源的咸阳产业发展战略研究陕西科技大学、咸阳市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张璞波、朱文莉、李朝斌、邢战雷、陶建宏、李晓红、刘增用咸阳市科技局二等奖22 EPBD联合LC治疗肝外胆管结石临床研究咸阳市中心医院张成、安东均、王羊、马富平、杨林、王金涛、韩立、杨秋凤、冯金鸽咸阳市卫生局二等奖23 可得力口服液免疫功能的药理学研究陕西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周晓俊、韦焕丽、辛玲歌、刘初春、罗亚妮、李艳、房微、刘欣、董昌虎、张媛媛、张璇咸阳市卫生局二等奖24 经颧弓--翼点入路颧弓处理新方法陕西省核工业二一五医院肖三潮、千超、周小卫、左毅、雷振海、李峰、高喜松、张毓、党连烽、肖学谦、刘锋咸阳市卫生局二等奖25 青年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及病因分析延安大学咸阳医院徐巧绒、徐家萍、李欢、赵掌权、唐文艳秦美玲咸阳市卫生局二等奖26 前列地尔用于DSA评价的后循环缺血的临床研究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鱼丽萍、康永刚、赵锦华、孔维张艳、施大为、李文强、贾丽娟王沛、杨霖崧、温娟咸阳市卫生局二等奖27 13C-辛酸呼气试验在胃排空功能检测中的应用研究咸阳市中心医院翟红兵、王永席、王莎莎、安媚、贾泽博、王素侠咸阳市卫生局二等奖28 无创机械通气救治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陕西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王惠琴、任加良、李天浩、雷琰、朱星宇、常永莉、陈方园、薛佩妮咸阳市卫生局二等奖29 椎弓根钉结合Cage植骨在腰椎失稳中应用咸阳市中心医院陈忠宁、郭团茂、郭霆、马航咸阳市卫生局二等奖30 缺血性眼病眼部血流动力学改变及眼压干预的临床研究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王敏、王升、许淑云、贺静芳、王润生、高玉芳、马文婷、刘萱陈小瑾、赵铭、成红英咸阳市卫生局二等奖31 单导管射频消融治疗A型预激综合征并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对比研究咸阳市中心医院樊川民、王建新、许岭平、毛亚妮、崔旭辉、刘杲、王小娟、马华、王璟、樊维娜、伊争伟咸阳市卫生局二等奖32 RIF82型脉冲高压分压器陕西华星电子集团有限公司成江勇、王蕾、王占喜、吕培青、柯高潮、吴新辉咸阳市科技局三等奖33 茂玉1号(胜玉1号)玉米新品种的选育与推广陕西惠农金正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李茂辉、杨茂胜、郑雪宁、谢小博、姚广平、蒙星、王姮、汪娟梅三原县科技局三等奖34 经支气管镜APC及冷冻结合体外放射联合治疗中央型肺癌疗效的临床研究咸阳市中心医院何小鹏、刘小伟、党焱、王利、杨有文、朱波、马玉娟、李敏、陈剑辉咸阳市卫生局三等奖35 土贝母皂苷乙对肝癌的抑制作用及机制研究陕西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晁旭, 郑刚,魏敏惠,党琳,杨小颀,王蕾、史海龙,王文娟咸阳市卫生局三等奖36 瘤化平丸的基础与临床应用研究咸阳肿瘤医院李去病李森李勋刘树松王军义刘勇林勇周明翠咸阳市卫生局三等奖37 1KM-30型开沟埋肥机研发咸阳恒佳机械有限公司张恒、李亚萍、张长宁、李侠、孙向军、程庆、乔宏岳、程新政、礼泉县科技局三等奖38 粉装材料烧结匣钵自动化装卸料系统装备咸阳华清设备科技有限公司章宏、康选林、陈先鸣、李勇、温荣维、尤剑鸣、韩志强、张团结咸阳市科技局三等奖39 目标散射场量统计特征建模及其在激光雷达探测中的应用研究咸阳师范学院陕西学前示范学院王明军、李瑾、李应乐、董群锋、向宁静、张辉咸阳市科技局三等奖40 晶圆片甩干机咸阳文林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马白云、王晓雁、龚江川、王斌咸阳市科技局三等奖41 LST15M型石英晶体滤波器陕西华星电子集团有限公司王林力、张辉、吕培青、徐小英、武艳梅、权琳、陈亮、闫红境、咸阳市科技局三等奖42 四季抗病毒合剂陕西海天制药有限公司王昌利、蒙跃龙、张国莹、董彬厂、王辉咸阳市科技局三等奖43 咸阳市青少年营养促进及明胶肽抗疲劳作用咸阳师范学院张小强咸阳市科技局三等奖44 复方石韦胶囊产业化陕西东泰制药有限公司罗川、白锋云、张勇、吴战涛张明咸阳市科技局三等奖45 干法超细粉碎新技术及大型对撞式超细粉磨分级设备研制咸阳非金属矿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王长会、谭涌、马先花、尹小冬、吴治林、祝战科咸阳市科技局三等奖46 信息化在中成药企业中的应用示范陕西摩美得制药有限公司宾泽君、黄毅军咸阳市科技局三等奖47 包裹型陶瓷颜料制备关键技术陕西科技大学李军奇、刘辉、何选盟、朱振峰陕西科技大学三等奖48 芪药消渴胶囊产业化陕西康惠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王延岭、邵忙收、赵小兵、魏阳咸阳市科技局三等奖49 智能太阳能光伏控制器陕西捷盈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杨挺、白向东、王勃咸阳市科技局三等奖50 聚乳酸类生物降解材料合成及应用研究咸阳师范学院陈佑宁赵维张君才杨小玲张知侠咸阳市科技局三等奖51 当归注射液预防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瘢痕粘连的实验研究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杨利学李智斌谭龙旺桑晓文董博孙智平张快强咸阳市卫生局三等奖52 非脱垂子宫撕脱不结扎宫颈周围韧带的阴式子宫全切术陕西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杨小颀严妮子孟凡峰朱振宁程喜锋.冯艳红刘亚妮王莹王朝蓉咸阳市卫生局三等奖53 规则性脾段切除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临床价值陕西省核工业二一五医院张小弟魏志力宋平辉张毅郑康、霍永江刘健张天政魏耕富咸阳市卫生局三等奖54 咸阳市居民主要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研究咸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魏战峰、张俊君、秦龙、韩燕、茹山城、王利、李敏、张军胜、杨囡、咸阳市卫生局三等奖55 中医药防治慢性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与临床评价研究陕西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于远望王永刚韩曼张淑珍郑刚毛静远钟伟黄文华汶医宁咸阳市卫生局三等奖56 ERCP、ENBD管胆道内引流在急性化脓性胆管炎临床价值讨论陕西省核工业二一五医院张亚飞王智翔吴兵武阿丽范德庆何盟国于洁谭栋张雷波咸阳市卫生局三等奖57 咸阳地区HIV检测模式及初筛呈反应性的无偿献血者归队模式探讨咸阳市中心血站史小武孙蕊娟王绒和谢波史振国桂丽李静咸阳市卫生局三等奖58 椎板回植内固定技术在椎管内肿瘤手术中应用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赵虎威车鹏王宏利赵悦任颖娟段飞、徐宣乐王国飞张笃咸阳市卫生局三等奖59 硬膜外镇痛分娩的临床观察咸阳彩虹医院李红、高飞、门月玲、朱补全、王德友、张娜、朱红英咸阳市卫生局三等奖60 中心主动脉及脉压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延安大学咸阳医院高胜利、左梅、李阳、董发、冯韩章咸阳市卫生局三等奖61 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血管再通后的脑水肿研究延安大学咸阳医院马海任亚静刘静贾军辉刘媛咸阳市卫生局三等奖62 “莪黄汤”保留灌肠对结直肠癌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侯俊明贾勇杨得振魏辉田博咸阳市卫生局三等奖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董明贾奇侯杰军任小朋63 臭氧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咸阳市中心医院薛常虎、吴军、韩涛、郑卫娟、杜翔、闫西茹、蒲秀玲、杨琼、咸阳市卫生局三等奖64 全腹腔镜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杨兴武张咏王旗王国泰王乾王鹏利咸阳市卫生局三等奖65 胰岛素泵在血糖管理中的应用三原县医院王迎新咸阳市卫生局三等奖。
咸阳科技计划项目申报.doc

2018年咸阳市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2018年咸阳市科技计划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通过组织实施各类科技计划项目,推动创新驱动发展,为推进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建设,全面落实五新战略任务,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转移,加快爬坡过坎、追赶超越,建设富强人文健康新咸阳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一、咸阳市科学技术研究攻关计划(一)重点支持范围1、农业科技领域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导向,围绕“加大创新驱动力度,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保持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总体目标,聚焦主要经济作物优质高产与产业提升增效科技创新,加强应用技术研究和新技术推广、新产品开发,建立高水平的蔬菜、苹果、桃、猕猴桃、石榴、核桃及畜禽养殖等科技示范园或示范基地,就地转化应用一批重点科技成果,发展数字农业、智慧农业工程,构建新型农业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促进我市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生态美好和科技进步水平提升,培育农村住宅、环保、清洁能源等发展新动能,为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1)农业新品种选育与引进示范①优质高产多抗广适小麦新品种选育与引进;②优质、高产玉米新品种选育与引进;③高产、高油分、低芥酸、低硫苷杂交油菜新品种选育;④果蔬新品种引进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⑤畜禽新品种的引进示范及养殖技术研究。
(2)现代农业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应用①小麦、玉米超高产栽培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②主要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综合防治技术研究;③农业高效节水及水肥一体化技术研究与设备开发;④高效低污染新型肥料、新型农药研制与生产示范;⑤新型农田、果园作业机具及设施农业装备开发;⑥设施农业标准化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⑦主要农作物和果树化肥、农药减量施用技术研究与示范;⑧畜禽优质高效规模化养殖技术研究与示范;⑨特色经济林丰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和农林产品保鲜、储藏、包装及深加工技术研究与示范;(10)水果、蔬菜、花卉等园艺作物新品种、新技术引进与示范;(11)物联网感知农业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基于“互联网+”的村镇建设信息平台开发与应用。
“一法两条例”自查报告

三人办字〔2010〕36号三原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三原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贯彻落实“一法两条例”情况的自查报告市发改委:根据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2010]40号文件和咸阳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2010]55号文件精神以及咸发改函[2010]50号文件要求,我县对“十一五”以来贯彻实施“一法两条例”执法情况进行了自查。
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一、“一法两条例”贯彻落实情况(一)节能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2008年市上下达我县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0%,2008年底我县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实际下降4.98%,完成年度任务的125%。
在全市2008年节能降耗考核中,我县节能降耗工作综合排名列全市第二。
2006年至2008年能耗累计下降17.74%,完成“十一五”节能目标任务下降20%的82.11%。
2009年市上下达我县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任务4.8%,据前半年统计数据显示,全年目标任务可超额完成,预计全县可提前一年完成“十一五”节能目标任务。
(二)节能工作落实情况。
1、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扎实抓好节能降耗工作。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节能降耗工作,及时成立了以常务副县长为组长,其它各位副县长为副组长,22个相关部门为成员的节能工作领导小组,切实把节能降耗工作列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把节能降耗指标完成情况纳入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实行“一票否决”。
同时,根据各单位的不同职责,制定了年度节能目标责任书,对全县节能降耗工作进行了具体的分工和安排。
并且每年定期召开由县节能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参加的专题工作会议,对节能基础能力建设、能耗统计、监测、考核、淘汰落后产能等具体工作进行安排、协调和部署,有力地保障了节能工作的顺利开展。
县政府为了切实把节能工作抓到实处每年组织召开一次由各乡镇、各部门及各重点用能企业参加的全县节能降耗工作会议,会议全面总结上年度节能降耗工作,科学分析面临的形势及实际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安排部署本年度节能降耗工作的重点和主要任务。
渭北高原台塬地貌特征下乡土景观旅游规划设计策略——以三原县绿川农业园为例

渭北高原台塬地貌特征下乡土景观旅游规划设计策略——以三原县绿川农业园为例The Rural L 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Strategy of the Northern Wei Plateau Platform Topographic Characteristic Tourism—A Case Study of Lüchuan Agricultural Garden摘 要:渭北高原地处陕西关中地区北部,黄土高原南部边缘地带,地貌特征独特。
观光农业园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业旅游开发模式,是实现农业产业升级的一个有效途径。
其景观规划设计和发展模式主要依托于乡村,并受乡村历史文化和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当前陕西省乡村旅游关注民风民俗,但风格雷同缺乏差异化发展,依赖区位及交通优势而忽视自然地理地貌的提炼和表达,对乡村景观的地域特征尤其是土地的景观生态功能和景观格局等重要因素缺乏考虑,相关研究更多侧重于村镇整体规划设计,针对现代农业园区的旅游景观规划较少。
以绿川农业园规划设计为例,探讨渭北高原地域乡土景观规划与设计策略。
关 键 词:风景园林;渭北高原;乡村景观;观光农业园;景观设计策略Abstract: The Northern Wei Plateau is located at the north of Shannxi Guanzhong area andthe south of the loess plateau with a particular regional characteristic. Tourist agricultural garden is a new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model and an effective way to realize agricultural industrial upgrading. The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development model relies on the rural landscape, and is affected by culture and natural environment factors and constraints. A key factor in the current agriculture park planning is paying more attention to local traditional culture, folk customs, natural geographical location and other factors, but lacking the refining and expression of rural landscape geographical features, ecological functions and landscape layout, and more emphasis on master plan of town and village but less on tourism landscape planning for modern agricultural garden. In this paper, with the case study of Lüchuan Agricultural Garden, the Northern Wei Plateau region rural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strategies are discussed.Key word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Northern Wei Plateau; rural landscape; sightseeing agricultural garden;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strategy乡村景观是介于自然景观和城市景观之间的一种景观类型。
加强科研项目质量管理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加强科研项目质量管理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张勇
【期刊名称】《中国石油和化工》
【年(卷),期】2012(000)007
【总页数】2页(P62-63)
【作者】张勇
【作者单位】陕西咸阳凯迪西北橡胶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加强教学质量管理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对加强我校教学质量管理的几点认识[J], 杜晓红
2.IS09001质量管理体系在提高科研项目质量管理中的作用 [J], 张志霞
3.浅谈科研项目管理中加强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J], 刘燕宾
4.加强工程质量管理提高工程建设质量--解读《关于加强土地整治项目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通知》 [J], 黄飞波;刘偕静
5.运用PDCA质量管理工具提高科研项目结题率 [J], 张娜; 汪华; 吴钰丽; 王强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17度我校承担的陕西科技计划项目一览表

4.00
35 2017 2017JM3014
尤平
生命科学学院
2017.01-2018.12
4.00
36 2017 2017JQ3014
李雪娟 生命科学学院
2017.01-2018.12
5.00
37 2017
光动力作用下食管癌细胞不同能 2017KJXX- 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量代谢模式互作中的关键分子调 78 青年科技新星项目 控机制研究 珍稀濒危中药材苍术、黄精、白 2017ZDXM- 重点项目-社会发展 及等种苗快速繁育及规范化栽培 SF-005 领域 关键技术研究 自然科学基础研究 计划-面上项目 自然科学基础研究 计划-面上项目 自然科学基础研究 计划-面上项目 自然科学基础研究 计划-青年项目 自然科学基础研究 计划-青年项目 自然科学基础研究 计划-青年项目 黄土高原典型流域生态水文过程 演变规律及其驱动机制研究 陕北黄土高原典型群落植物格局 特征及其对土壤侵蚀的调控作用 秦岭南北地区农业气候资源变化 时空特征、影响与有效利用研究 基于3S技术的陕西境内古丝绸之 路时空演变模式及其驱动因素 基于普拉梭菌生物标记法的城市 景观水体微生物污染源识别研究 陕西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特征及其 驱动因素研究
3.00
10 2017 2017JM2002
李超群 化学化工学院
2017.01-2018.12
5.00
11 2017 2017JM2020
简亚军 化学化工学院
2017.01-2018.12
3.00
12 2017 2017JM2008
顾泉
化学化工学院
2017.01-2018.12
4.00
13 2017 2017JM2001
DVDMS协同UTMD靶向杀伤乳 腺癌及逆转肿瘤耐药机制研究 Pallbearer的细胞内转位在凋亡细 胞清除中的作用研究 新型斑马鱼血栓模型的建立及抗 血栓活性成分筛选 SUMO修饰影响迷走神经活性引 起癫痫猝死的机制研究 中华虎凤蝶和太白虎凤蝶的比较 转录组学研究 莺科鸟类线粒体基因组学及系统 发生关系研究
咸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表彰三原县等3个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的通报

咸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表彰三原县等3个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的通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咸阳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8.04.11•【字号】咸政办发[2008]37号•【施行日期】2008.04.1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计划生育正文咸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表彰三原县等3个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的通报(咸政办发〔2008〕37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直属机构:我市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创建活动以来,全市各级把创建活动摆到重要位置,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统筹谋划,党政主要领导要亲自抓、负总责,定期听取汇报,解决存在问题。
特别是各县市区紧紧围绕创建工作目标任务,进一步加大投入,不断加强县乡服务网络和服务能力建设,狠抓经常性工作,深化宣传教育,开展优质服务,落实优惠政策,严格依法行政,创建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计划生育管理服务水平有了新的提高。
2007年,旬邑县先后荣获省级和国家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称号;2008年,三原县、长武县荣获省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称号。
为鼓励先进,树立典型,进一步推动全市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市政府决定对旬邑县和三原县、长武县3个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予以通报表彰。
希望受表彰的三个县发扬成绩,再接再厉,巩固创建成果,进一步提高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水平。
其他县市区要以先进县为榜样,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的实施意见》,切实加强领导,进一步完善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的投入机制,全面加强计划生育基层基础工作,深化优质服务。
不断提高计划生育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咸阳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八年四月十一日。
科技创新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科技创新工作情况调研报告科技创新工作情况调研报告根据市人大常委会xx年工作安排,5月2日至4日,教科文卫委员会在常委会副主任XXX的带领下,组织部分常委会委员、人大代表,先后深入到秦都区、渭城区、三原县、乾县等四县20多个企业,采取实地察看、听取汇报、座谈交流等形式,就我市科技创新工作情况进行调研,并召开了科技、发改、工信、财政、商务、质监、工商、公安、农业、教育等市级相关部门和秦都区、渭城区人大及政府参加的座谈会。
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近年来,市政府认真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改善创新创业环境,搭建科技创新平台,推进了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全市科技创新驱动经济社会的能力明显增加,科技贡献率达到47%。
(一)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不断完善一是组织保障有力。
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实施意见》、《咸阳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与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为科技创新工作提供了政策支持与保障。
秦都区出台了科技人员创新创业个人所得税减免、创新型企业奖励等办法,营造了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
二是投资机制建立。
市本级财政科技创新经费逐年增加,专项资金管理更加规范。
市本级财政预算科技创新经费由xx年的2000万元增加到xx 年的4000万元,今年在保证4000万元的基础上,再增加5000万元的企业创新研发资金。
建立了科技金融合作机制,先后为162家科技企业获得银行贷款9.6亿元。
三是建立书记市长进高校进院所工作机制。
岳亮书记、卫华市长带队赴xx交大、xx工程大学等高校进行洽谈合作,寻求科技支持,推进先进技术、人才、成果向在咸企业集聚。
(二)创新平台建设不断拓宽围绕全市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组建新技术、新产品研发转化服务平台,实现科技资源的共享和高效利用。
目前,全市现有国家工程重点实验室1个,农业试验站6个,博士后工作站4个,国家标准化专业委员会3个,众创空间23个,科技企业孵化器7家,企业技术中心71家,现代农业园区230个,技术创新战略同盟5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年三原县科技计划申报指南一、农业科技领域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导向,围绕“加大创新驱动力度,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保持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总体目标,聚焦主要经济作物优质高产与产业提升增效科技创新,加强应用技术研究和新技术推广、新产品开发,建立高水平的粮食、蔬菜、食用菌、苹果、葡萄及畜禽养殖等科技示范园或示范基地,就地转化应用一批重点科技成果,发展数字农业、智慧农业工程,构建新型农业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保持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促进我县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生态美好和科技进步水平提升,为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农业新品种选育与引进示范()优质高产多抗广适小麦新品种选育与引进;()优质高产玉米新品种选育与引进;()高产油菜、旱稻新品种引进与示范;()果蔬新品种引进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畜禽新品种的引进示范及养殖技术研究。
.现代农业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应用()小麦、玉米超高产栽培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小麦、玉米、蔬菜富硒技术研究与示范;()主要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综合防治技术研究;()农业高效节水及水肥一体化技术研究与设备开发;()高效低污染新型肥料、生物菌剂研制与生产示范;()新型农田、果园作业机具及设施农业装备开发;()设施农业标准化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主要农作物和果树化肥、农药减量施用技术研究与示范;()畜禽优质高效规模化养殖技术研究与示范;()特色经济林丰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和农林产品保鲜、储藏、包装及深加工技术研究与示范;()果蔬、花卉等园艺作物新品种、新技术引进与示范;()秸秆综合利用新技术研究与应用;()环境友好性畜禽绿色饲料或载体的研究与应用;()村镇水资源开发、饮用水水质提升与污水处理技术应用研究与示范;()村镇生活垃圾本地化无害化资源化循环处理与利用技术研究与示范。
.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及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建设。
重点支持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内“一心六园三板块”农业科技创新创业示范带动项目。
()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
星创天地建设,重点支持获得省、市级批准的星创天地项目。
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项目,重点支持首席农艺师的企业创新、科技特派员进村入企创业,农业科技人才培训,科技扶贫以及法人、自然人科技特派员开展创业的项目。
.科技创新驱动县域经济发展产业创新链建设围绕农牧业良种繁育与示范,优质农产品生产及现代物流,互联网现代农业,特色农副产品深加工转型升级产业链、葡萄产业转型升级产业链等重点创新链项目,支撑优势、特色农业产业转型升级。
二、工业科技领域以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为核心,以科技产业化为目标,力争在重点行业的关键技术领域实现突破,促进我县工业技术整体水平和行业科技创新能力提高,坚持自主创新、集成创新与引进消化再创新相结合、工业化与信息化相结合、产学研用相结合,力争在重点行业的关键技术领域实现突破,加快技术创新平台和现代科技服务业发展,加快先进成熟技术和工艺的推广应用,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培育产业链,消除科技创新中的“孤岛现象”,着力打造科技创新产业集群。
.电子信息技术及产业化()太阳能光伏和半导体照明技术及产品、背光源技术和显示技术及新一代电子通讯传输设备及产品;()软件、芯片、传感器、物联网关键技术、通讯技术及新产品;新型电子元器件、信息安全产品及智能交通产品等关键技术、共性技术研究与开发;.高端装备制造关键技术及产业化装备制造业关键零部件的研究及开发;高性能自动检测系统;先进制造核心装置及控制系统;行业专用仪器与设备;表面工程与再制造技术与装备开发;真空压合设备制造技术;大型成套装备制造技术及新产品开发。
()航空航天配套产品研发;()智能技术关键零部件、工业生产过程控制系统及产品的研究开发与推广应用;()专用数控设备、工业机器人及其关键零部件;()高速列车轨道交通、关键零部件及配套产品研发;()能源业关键设备及工具研发;()精密成型设备制造与技术研究;()汽车、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及配套产品研发;()高低压输变电及控制设备;()金属压延铸锻设备制造技术研究;()食品机械智能化研究开发与应用。
.新材料技术及产业化支持和发展技术先进、环境友好、节能降耗、市场前景好的项目,鼓励支持有利于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有利于形成产品链的项目与产品。
()电子信息材料:电子封装料,电子浆料,电子化学品;半导体发光材料与器件;平板显示材料;光伏玻璃、特种玻璃与镀膜材料、碳化硅;电子陶瓷材料、磁性材料、覆铜板材料。
()节能新材料:半导体照明材料;导热、储能材料;太阳能材料制备技术与产品;燃料电池电极、固体氧化物、二次电池电极膜、固态电解质、储氢合金粉及其他储氢材料;气凝胶材料、生态环境材料、节能建筑材料等。
()先进复合材料:碳/碳复合材料,摩擦材料,粉末冶金材料;橡塑复合材料、树基复合材料、功能性纺织用布料、纳米材料;钛材及制备工艺、稀土材料、石墨烯材料、碳纤维材料、膜材料等。
()化工新材料:工程塑料、聚醚醚酮材料、特种橡胶及制品、高性能纤维,特种纤维、特种涂料、粘合剂、工业助剂等。
.生物医药技术及产业化支持生物制品、化学制药、现代中药、医疗器械、制药装备集成技术、研发服务领域的产业化项目、共性技术攻关等。
()中药、天然药物中有效成份,有效部位的分离制备和新发现的药物资源以及中药材新的药用部位的应用研究;()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感染性疾病、免疫性疾病等重大疾病及常见多发性疾病的中药新产品开发研究;()优势中药品种的二次开发、中药新技术、新装备的集成应用研究;()中药资源可持续与循环再利用的研究;()新型保健药品、健康养生产品的开发及装备研究;()生物医药的新技术、新工艺及新产品开发研究;()生物基高分子新材料、生物基绿色化学品、新型酶制剂等研发;.工业科技服务体系、科技创新平台及科技技术产业联盟建设()企业建立科技创新团队、科技研发中心、检测分析中心、创新服务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重点支持有校企合作的企业)。
()科技创新平台包括众创空间及科技孵化器建设。
面向企业技术创新共性需求提供公共服务,搭建具有公益性、开放性、共享性的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完善科技创新服务链。
包括向本领域科技型中小企业、科研人员提供研究开发、中试环境、检测测试等必要的仪器设备、场地和人员,提供产品设计、工艺改进、技术攻关、中试环境、检测测试、技术培训、信息咨询等科技创新服务,全面提高我县科技创新服务能力。
()科技创新联盟建设立足于我县产业关键需求和区域产业特色成立科技创新协作平台,通过统筹全县科研机构、高校、企业等创新主体,形成产业科研联合攻关的核心平台和骨干网络,实现科技资源共享和开放合作,促成科技成果转化,支撑县域经济发展。
三、社会发展领域围绕我县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能力,科技惠民等促进社会进步重大课题,突出具有我县优势和特色中药产业,开展节能减排、治污降霾和资源综合利用等的技术集成和应用示范,促进社会发展领域科技创新。
优先支持:.临床诊疗保健技术及创新成果的推广示范()常见病多发病临床诊治新技术创新引进与应用;()临床疑难病、重大疾病的联合研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技术研究与应用。
..中药材栽培、中药饮片炮制及中西药新制剂开发()常用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共性关键技术研究;()珍稀濒危中药材种苗驯化及快速繁殖技术;()中西药加工及贮藏技术研究。
.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研究;()污染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减量化技术和对生态无害化处理技术,重点加强清洁生产、节水及污水资源化利用、雾霾成因机理与控制技术、垃圾焚烧和烟尘污染治理控制技术等研究。
.科技惠民先进适用技术成果应用与示范()常见病和多发病高效诊治、生殖健康、中医药和民族医药、远程医疗等技术的转化应用。
()重点推广饮用水净化、节水、水污染治理及水循环利用、城市雨水收集利用、再生水安全回收、水生态修复、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污泥资源利用和安全处置;大气污染控制;治污降霾、土壤环境容量与承载能力、土壤污染诊断、土壤风险管控、土壤治理与修复等技术的转化应用。
()企业及公共机构实施节能技术、推行合同能源管理等节能新技术研究与应用推广。
()食品安全检测、监测、溯源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推广。
四、申报条件和要求.申报条件。
申报本计划的项目,必须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难点和制约行业技术进步的关键问题设计课题,申报项目应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
农业类、社会发展类项目,其科技含量必须居于县内本行业技术水平前沿,在技术上要有创新、有进步。
工业类项目,其科技水平应具有市内先进以上水平;项目以解决制约行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为重点,其成果能率先在当地应用转化。
.申报单位。
申报单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资信可靠,能满足实施项目所需的研发条件与经费保障。
对所报材料的真实性负责。
申报项目均须填写项目申请书、项目建议表、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项目申报表、项目建议表可在三原县人民政府网站下载),加盖本单位公章。
在研或未结题的县级科技计划项目负责人,不再申报新项目;需要续接的项目,要对项目进展情况进行总结并提出续接申请。
同一项目负责人只能申报一个项目。
.格式要求。
统一采用三原县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书、建议表、可行性研究报告格式。
.其他要求。
所有书面材料一式四份,按项目建议表、申请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银行开户许可证(复印件)的顺序装订在一起,不要另行加装、制作其它材质封面。
材料报送至三原县科技局计划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