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课时3 发展中的化学电池——A学习区 夯实基础一遍过(人教版(2019)第二册)
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模拟高考一遍过——C挑战区 夯实基础一遍过(人教版(2019)第二册)(word无答案)

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模拟高考一遍过——C挑战区夯实基础一遍过(人教版(2019)第二册)一、单选题(★★) 1 . 一种生产和利用氢能的途径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氢能属于二次能源B.图中能量转化的方式至少有6种C.太阳能电池的供电原理与燃料电池相同D.太阳能、风能、氢能都属于新能源(★★) 2 . 中国化学家研究的一种新型复合光催化剂[碳纳米点(CQDs)/氮化碳(C 3N 4)纳米复合物]可以利用太阳光实现高效分解水,其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3N4中C的化合价为−4B.反应的两个阶段均为吸热过程C.阶段Ⅱ中,H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D.通过该反应,实现了化学能向太阳能的转化(★) 3 . N 2(g)与H 2(g)在催化剂表面经历如下过程生成NH 3(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I中破坏的均是极性键B.Ⅳ过程是N2与H2反应生成NH3的过程C.Ⅱ、Ⅲ、Ⅳ均为放热过程D.合成氨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4 . 如图所示为800℃时A、B、C三种气体在密闭容器中反应时的浓度变化情况,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发生的反应可表示为2A(g)3B(g)+C(g)B.前2min,A的分解速率为0.1mol·L-1·min-1C.2min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D.2min时,A、B、C的浓度之比为2:3:1(★) 5 . 在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下列叙述中不能说明上述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A.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B.体系的压强不变C.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D.反应体系中乙醇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再变化(★) 6 . 在一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加入WO 3和H 2进行反应:WO 3(s)+3H 2(g) W(s)+3H 2O(g),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其反应速率增大B.保持体积不变,充入氩气,其反应速率不变C.保持压强不变,充入氖气,H2O(g)的生成速率增大D.保持压强不变,充入氖气,H2O(g)、H2(g)的生成速率减小(★) 7 . 反应A 2(g)+B 2(g)=2AB(g)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反应是放热反应B.由图可知,1molA2(g)和1molB2(g)反应生成2molAB(g)放出bkJ热量C.由图可知,1molA2(g)和1molB2(g)反应生成2molAB(g)吸收bkJ热量D.由图可知,1molA2(g)和1molB2(g)反应生成2molAB(g)吸收(a-b)kJ热量(★) 8 . 我国在太阳能光电催化-化学耦合分解硫化氢研究中获得新进展,相关装置如图所示。
课时3 发展中的化学电池——A学习区 夯实基础一遍过(人教版(2019)第二册)(word无答案)

课时3 发展中的化学电池——A学习区夯实基础一遍过(人教版(2019)第二册)一、单选题(★★) 1 . 日常所用干电池的电极分别为石墨棒(上面有铜帽)和锌皮,以糊状NH 4Cl和ZnCl 2作电解质(其中加入MnO 2吸收H 2),电极反应式可简化为Zn-2e -=Zn 2+,2NH 4++2e -=2NH2+能反应生成一种稳定的物质)。
根据上述判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3↑+H 2↑ (NH 3与Zn①锌为负极,石墨为正极;②干电池可以实现化学能向电能的转化和电能向化学能的转化;③工作时,电子由石墨极经过外电路流向锌极;④长时间连续使用时,内装糊状物可能流出而腐蚀用电器A.①③B.②③C.③④D.①④(★★) 2 . 汽车的启动电源常用铅蓄电池,该电池在放电时的总反应方程式为PbO2(s)+Pb(s)+2H 2SO 4(aq)=2PbSO 4(s)+2H 2O(l),根据此反应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PbO2是电池的负极B.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Pb +SO42-(aq)-2e-=PbSO4C.铅蓄电池放电时,每转移2 mol电子消耗1 mol H2SO4D.电池放电时,两电极质量均增加,且每转移1 mol电子时正极质量增加48 g(★) 3 . 镍—镉可充电电池可发生如下反应:Cd(OH) 2+2Ni(OH) 2Cd+2NiO(OH)+2H 2O,由此可知,该电池的负极材料是()A.Cd B.NiO(OH)C.Cd(OH)2D.Ni(OH)2(★★) 4 . 燃料电池是目前电池研究的热点之一。
某课外小组自制的氢氧燃料电池如图所示,a、b均为惰性电极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a极是负极,该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B.b极发生的电极反应是O2+4OH--4e-=2H2OC.电池总反应方程式为2H2+O2=2H2OD.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具有应用前景的绿色电源(★★) 5 . 一种直接铁燃料电池(电池反应为:3Fe + 2O 2=Fe 3O 4)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Fe极为电池正极B.KOH溶液为电池的电解质溶液C.电子由多孔碳极沿导线流向Fe极D.每5.6gFe参与反应,导线中流过1.204×1023个e-(★★) 6 . 华中科技大学一项科学研究表明:一种被称为Li-空气微型石墨烯超级电容器的电池,它充电和放电的速率是标准电池的100~1000倍。
2021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6.2 原电池 化学电源题组训练过关2(含解析)新人教版

原电池化学电源一次电池1.普通锌锰干电池的简图如图所示,它是用锌皮制成的锌筒作电极,中央插一根碳棒,碳棒顶端加一铜帽。
在石墨碳棒周围填满二氧化锰和炭黑的混合物,并用离子可以通过的长纤维纸包裹作隔膜,隔膜外是用氯化锌、氯化铵和淀粉等调成糊状作电解质溶液。
该电池工作时的总反应为Zn+2N+2MnO2 [Zn (NH3)2]2++Mn2O3+H2O。
下列关于锌锰干电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当该电池电压逐渐下降后,利用电解原理能重新充电复原B.电池负极反应式为2MnO2+2N+2e-Mn2O3+2NH3+H2OC.原电池工作时,电子从负极通过外电路流向正极D。
外电路中每通过0.1 mol电子,锌的质量理论上减小6.5 g【解析】选C。
普通锌锰干电池是一次电池,不能充电复原,A项错误;根据原电池工作原理,负极失电子,B项错误;由负极的电极反应式可知,每通过0。
1 mol电子,消耗锌的质量是65 g·mol—1×=3.25 g,D项错误。
2.(双选)(2020·漳州模拟改编)锂亚硫酰氯(Li/SOCl2)电池是实际应用电池系列中比能量最高的一种电池,剖视图如图所示,一种非水的LiAlCl4的SOCl2溶液为电解液。
亚硫酰氯既是电解质,又是正极活性物质,其中碳电极区的电极反应式为2SOCl2+4e—4Cl—+S+SO2↑,该电池工作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锂电极区发生的电极反应:Li-e—Li+B.放电时发生的总反应:4Li+2SOCl24LiCl+SO2↑+SC。
锂电极上的电势比碳电极上的高D.若采用水溶液代替SOCl2溶液,电池总反应和效率均不变【解析】选C、D。
锂电池中锂为电池的负极,失电子生成锂离子,反应式:Li—e—Li+,A正确;放电时的总反应式为电池正负极得失电子总数相等时电极反应相加,4Li+2SOCl24LiCl+SO2↑+S,B正确;锂电极为电池的负极,负极的电势比正极低,C错误;若采用水溶液代替SOCl2溶液,锂电极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锂,造成电极的损耗,D错误。
6.1.3 发展中的化学电源-高一化学同步课堂(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第3课时 发展中的化学电源一.一次电池 1.碱性锌锰干电池正极反应: 2MnO 2+2H 2O +2e -===2MnOOH +2OH -;负极反应: Zn +2OH --2e -===Zn(OH)2 ;总反应: Zn +2MnO 2+2H 2O===2MnOOH +Zn(OH)2 。
2.锌银电池负极反应: Zn +2OH --2e -===Zn(OH)2 ; 正极反应: Ag 2O +H 2O +2e -===2Ag +2OH-;总反应: Zn +Ag 2O +H 2O===Zn(OH)2+2Ag 。
二.充电电池 1.充电电池的特点充电电池又称 二次电池 ,在放电时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 充电时 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
2.几种常见的充电电池 (1)铅蓄电池铅蓄电池可放电亦可充电,它是用硬橡胶和透明塑料制成长方形外壳,在正极板上有一层棕褐色的PbO 2,负极是海棉状的金属铅,两极均浸入硫酸溶液中,且两极间用橡胶或微孔塑料隔开。
放电时起原电池的作用。
①放电时的反应负极: Pb(s)+SO 2-4(aq)-2e -===PbSO 4(s)(氧化反应)正极: PbO 2(s)+4H +(aq)+SO 2-4(aq)+2e -===PbSO 4(s)+2H 2O(l)(还原反应) 放电总化学方程式为: Pb(s)+PbO 2(s)+2H 2SO 4(aq)===2PbSO 4(s)+2H 2O(l)②充电时的反应阴极: PbSO 4(s)+2e -===Pb(s)+SO 2-4(aq)(还原反应) 。
阳极: PbSO 4(s)+2H 2O(l)-2e -===PbO 2(s)+4H +(aq)+SO 2-4(aq)(氧化反应) 。
充电总化学方程式为: 2PbSO 4(s)+2H 2O(l)=====电解Pb(s)+PbO 2(s)+2H 2SO 4(aq) 。
第四章 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易错疑难集训——A学习区 夯实基础一遍过(人教版必修2)(word无答案)

第四章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易错疑难集训——A学习区夯实基础一遍过(人教版必修2)一、单选题(★) 1 . 下列金属①铁;②镁;③锰;④钒;⑤铬可用对应的氧化物和铝粉通过铝热反应制备的是()A.①②④B.①②③⑤C.①③④⑤D.②③④⑤(★★) 2 . 金属锂是密度最小的金属,等质量的不同金属,锂可以释放出更多电子,故常用来制造高性能电池。
已知锂的金属性介于钠和镁之间,则冶炼金属锂应采用的方法是A.电解法B.热还原法C.热分解法D.铝热法(★★) 3 . 下列对高分子材料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大多数高分子材料易燃烧B.的单体是HO-CH2CH2-OH与C.聚乙烯()是由乙烯通过加聚反应生成的纯净物D.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是混合物(★) 4 . 角膜接触镜俗称隐形眼镜,其性能要有良好的透气性和亲水性,目前大量使用的软性隐形眼镜常用材料是,下列有关该材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材料是通过加聚反应得到的产物B.该材料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水解反C.该材料的单体是D.该材料分子的聚合度是n(★★) 5 . 聚乙炔能够导电,下列关于聚乙炔()和聚合物M()的说法正确的是()A.两种聚合物的单体互为同系物B.聚合物M的单体中含有碳碳双键C.聚合物M的相对分子质量是聚乙炔的两倍D.两种聚合物的单体各1 mol,分别与Br2发生加成反应时最多消耗Br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二、工业流程(★★) 6 . 已知海水中的溴含量约为65 mg/L,从海水中提取溴的工业流程如下:(1)上述步骤Ⅰ中已获得游离态的溴,步骤Ⅱ又将其转化成化合态的溴,目的是_____________。
(2)步骤Ⅱ通入热空气吹出Br 2,利用了溴的____________(填序号)。
A.氧化性B.还原性C.挥发性D.腐蚀性(3)步骤Ⅱ中涉及的离子反应如下,请在方框内填入正确的化学计量数:_____Br 2+_____CO 32-=_____BrO 3-+_____Br -+_____ CO 2↑(★★) 7 . 电石浆是氯碱工业中的一种废弃物,其大致组成如表所示:成分CaO SiO2Al2O3Fe2O3MgO CaS 其它不溶性的物质质量分数/%65~66 3.5~5.0 1.5~3.50.2~0.80.2~1.1 1.0~1.823~26用电石浆可生产无水CaCl 2,某化工厂设计了以下工艺流程:已知氯化钙晶体的化学式是CaCl 2·6H 2O;H 2S是一种酸性气体,且具有还原性。
化学电池-高一化学同步教学课件(人教版2019第二册)

正极: 2H2O + 2e- = H2↑ + 2OH-
NaOH溶液
总反应式: 2Al + 2OH- + 2H2O = 2 AlO2- + 3H2↑
环节2、知识精讲
11
思考与讨论 如何正确书写电极反应式呢?
铁
铜
负极: Cu - 2e- = Cu2+
正极: 2NO3- + 2e- + 4H+ = 2NO2↑ + 2H2O
燃料电池供电量易于调节,能适应用电器负载的变化, 而且不需要很长的充电时间,在航天、军事和交通等领域有 广阔的应用前景。
17
我国研制的燃料电池和超 级电容混合动力有轨电车
环节2、知识精讲
三、燃料电池 1、氢氧燃料电池——酸性
18
负极:2H2- 4e-=4H+ 正极:O2+4H++4e-=2H2O 总反应式:2H2 + O2=2H2O
环节2、知识精讲
24
练习4、根据右图,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烧杯a中的溶液pH升高 B、烧杯b中发生还原反应 C、烧杯a中发生的反应为2H++2e-=H2 D、烧杯b中发生的反应为2Cl――2e-=Cl2
环节2、知识精讲
三、燃料电池 2、氢氧燃料电池——碱性
19
负极:2H2- 4e-+4OH-=4H2O 正极:O2+4e-+2H2O=4OH总反应式:2H2 + O2=2H2O
环节3、本节小结
20
电极的判断和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化学反应 与电能
一次电池 常见的电池 二次电池
燃料电池
环节3、本节小结
21
第四章 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综合拓展一遍过--B拓展区 夯实基础一遍过(人教版必修2)及解析

第四章 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综合拓展一遍过--B 拓展区夯实基础一遍过(人教版必修2)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题型注释)合理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下列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 建立合法、公开的地沟油回收生产制度,将生产的地沟油用作工业用油B. 将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加工、使之再生、再利用C. 不用一次性筷子、不浪费纸张、不浪费粮食、做“光盘”一族D. 生活污水、工业废水不要乱排放,通过打深井,将之排到地层深处2.下列物质能与铝粉组成铝热剂的是( )A.23Cr OB.2MnClC.22Na OD.MgO 3.《汉书》中“高奴县有洧水可燃”,沈括在《梦溪笔谈》对从地表渗出的、当地人称为“石脂”或“洧水”的使用有“予知其烟可用,试扫其烟为墨,黑光如漆,松果不及也,此物必大行于世”的描述, 关于上文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洧水”的主要成分是油脂B. “洧水”的主要成分是煤油C. “洧水”的主要成分是石油D. 其烟的主要成分是木炭4.迄今为止,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能源仍然是人类使用的主要能源。
下列有关煤、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A. 石油裂解可以得到汽油,这种汽油是一种纯净物B. 煤的气化就是将煤在高温条件由固态转化为气态的变化过程C. 天然气是一种清洁的化石燃料D. 煤就是碳5.我国古代曾用火烧孔雀石的方法炼铜。
孔雀石的主要成分是Cu 2(OH)2CO 3,其冶炼方法是( )A. 焦炭还原法B. 湿法炼铜C. 铝热还原法D. 电解冶炼法 6.全球气候变暖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在此背景下,“新能源”、“低碳”、“节能减排”、“吃干榨尽”等概念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均属于“新能源”B. “低碳”是指采用含碳量低的烃类作为燃料C. 如图甲烷经一氯甲烷生成低碳烯烃的途径体现了“节能减排”思想D. 让煤变成合成气,把煤“吃干榨尽”,实现了煤的清洁、高效利用7.实验室模拟由海水制备NaOH 溶液,其流程如下:海水−−−→步骤一粗盐−−−→步骤二精盐−−−→步骤三NaOH 溶液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步骤一用到的仪器有坩埚、三脚架和泥三角等B.步骤二添加NaOH 的目的是除去2Ca +C.步骤二的过滤操作是在加入盐酸之后D.步骤三中制取NaOH 的反应为2222NaCl 2H O 2NaOH Cl H ++↑+↑电解8.下图表示某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片断,关于该高分子化合物的推断正确的是A. 该高分子是经由缩聚反应得到B. 该高分子的分子式是(C 3H 3Cl 3)nC. 聚合物的单体是CHCl =CHClCH 3D. 若n 为聚合度,则其相对分子质量为97n9.“碳捕捉技术”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将工业生产中产生的CO 2分离出来并利用。
4.1原电池+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第四章化学反应与电能第一节原电池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一、课标呈现内容要求:认识化学能与电能相互转化的实际意义及其重要应用,了解常见化学电源的工作原理。
学业要求:能列举常见的化学电源,并能利用相关信息分析化学电源的工作原理。
二、教材分析在必修课程中学生已经了解,将锌片、铜片置于稀硫酸中并以导线连接起来可以组成原电池,这为本节教学奠定了基础。
但是,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双液电池在装置和工作原理方面都比单液更加复杂,这会导致一些学生产生困惑。
为此,本节基于真实情境引发问题,设计实验进行探究解决问题,引导学生逐步认识和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助力原电池思维模型的建构与应用。
通过对常见化学电源的结构及工作原理的剖析,能够从物质变化与能量变化的视角认识化学电源,通过寻找理想电池、比较不同的化学电源优劣,学会分析与评价,深化对化学电源构成的四要素的认识,并能用化学语言表征电池与电极所发生的反应,逐步培养学生运用原电池思维模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学情分析通过必修教学内容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电化学基础知识、实验观察与探究和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但,为学习化学电源做了思想上和能力上的准备。
利用原电池的思维模型来分析与解构具体的化学电源,但学生思维的转换与知识迁移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等方面有待培养和提高。
因此本节课需要重点引导学生从物质与能量转化的视角,观察、分析化学电源内部各物质的性状,与构成原电池的四要素进行一一对应,分析化学电源电源与电极所发生的反应,用化学符号进行表征。
本节课的教学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设计层层实验和问题情境,使学生在自主实验、积极思考和相互讨论中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发展学生对原电池的思维模型的认识。
四、教学目标:1.通过对生活中常见化学电源收集、观察与分类,能理解化学在改善人们生活、推动社会进步中发挥的巨大作用,探寻理想电源对促进社会发展,服务人类生活的重大贡献和社会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3 发展中的化学电池——A学习区夯实基础一遍过(人教版(2019)第二册)
学校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 日常所用干电池的电极分别为石墨棒(上面有铜帽)和锌皮,以糊状NH
4
Cl和
ZnCl
2作电解质(其中加入MnO
2
吸收H
2
),电极反应式可简化为Zn-2e-=Zn2+,
2NH
4++2e-=2NH
3
↑+H
2
↑ (NH
3
与Zn2+能反应生成一种稳定的物质)。
根据上述判
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①锌为负极,石墨为正极;
②干电池可以实现化学能向电能的转化和电能向化学能的转化;
③工作时,电子由石墨极经过外电路流向锌极;
④长时间连续使用时,内装糊状物可能流出而腐蚀用电器
A.①③B.②③C.③④D.①④2. 汽车的启动电源常用铅蓄电池,该电池在放电时的总反应方程式为
PbO
2(s)+Pb(s)+2H
2
SO
4
(aq)=2PbSO
4
(s)+2H
2
O(l),根据此反应判断下列叙述正确
的是
A.PbO
2
是电池的负极
B.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Pb +SO
42-(aq)-2e-=PbSO
4
C.铅蓄电池放电时,每转移2 mol电子消耗1 mol H
2SO
4
D.电池放电时,两电极质量均增加,且每转移1 mol电子时正极质量增加48 g
3. 镍镉(Ni—Cd)可充电电池在现代生活中有广泛应用,它的充放电反应按下式
进行:Cd+2NiO(OH)+2H
2O Cd(OH)
2
+2Ni(OH)
2
;由此可知,该电池放电时的负
极材料是
A.Cd B.Ni(OH)
2C.Cd(OH)
2
D.NiO(OH)
4. 燃料电池是目前电池研究的热点之一。
现有某课外小组自制的氢氧燃料电池,如图所示,a、b均为惰性电极。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具有应用前景的绿色电源
B.a极是负极,该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C.总反应方程式为2H
2+O
2
=2H
2
O
D.b极反应是O
2+4OH--4e-=2H
2
O
5. 一种直接铁燃料电池(电池反应为:3Fe + 2O
2=Fe
3
O
4
)的装置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e极为电池正极
B.KOH溶液为电池的电解质溶液
C.电子由多孔碳极沿导线流向Fe极
D.每5.6gFe参与反应,导线中流过1.204×1023个e-
6. 华中科技大学一项科学研究表明:一种被称为Li-空气微型石墨烯超级电容器的电池,它充电和放电的速率是标准电池的100~1000倍。
该电池由单原子层的碳构成,放电时将锂氧化产生锂离子和电子,空气中的氧分子得到电子,从而产生电能。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Li电极是该电池的正极
B.O
2在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其电极反应式为O
2
+4e-+2H
2
O=4OH-
C.放电时,电池中不存在OH-
D.放电时,电池中有OH-向负极移动
二、结构与性质
7. 化学电池在通讯、交通及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锌锰干电池是应用最普遍的电池之一,图1为锌锰干电池的构造示意图,锌锰干电池的负极材料是___(填物质名称),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
若
反应消耗32.5g负极材料,则电池中转移电子的数目为___。
(2)目前常用的镍-镉(Ni—Cd)可充电电池的总反应式可表示为
Cd+2NiO(OH)+2H
2O2Ni(OH)
2
+Cd(OH)
2
,已知Ni(OH)
2
和Cd(OH)
2
均难溶于
水,但能溶于酸,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填序号)。
①该电池可以在酸性条件下进行充、放电。
②该电池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d+2OH--2e-=Cd(OH)
2
③该电池放电时,Cd极的质量减少
④该电池放电时,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3)图2为氢氧燃料电池的构造示意图,电解质溶液是KOH溶液。
则X极为电池的__(填“正”或“负”)极,X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