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水滴系列2016_2017九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凡尔赛_华盛顿体系教案4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教案新人教版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教案新人教版
法国巴黎
英、法、美
欧洲、西亚、非洲
华盛顿会议
1921~1922年
美国华盛顿
美、英、日
东亚、太平洋地区
(五)当堂训练、完成课堂作业。
(运用课件演示大战前后欧洲政治格局的变化,配合教师讲解)
教师应首先侧重讲明凡尔赛体系的概念
揭示矛盾表现在对中国的争夺
教师简评
教师引导学生小结
明确体系的含义,思考并分析体系的作用
人文素养:从经济和军事实力两个方面分析帝国主义外交政策,使学生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世界国际关系的基本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有一个初步的认识;透过历史现象认识事物本质,揭示美国在《九国公约》中宣称的“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的完整”旗号下向中国扩张的企图
教学
重点
难点
教材重点和难点的处理
思考
形成完整概念
3、“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哪些地区统治的新秩序?
4、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已经召开了巴黎和会,为什么还要召开华盛顿会议呢?
5、为什么说华盛顿会议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6、“华盛顿体系Biblioteka 确立了帝国主义在哪些地区统治的新秩序?
7、怎样理解和评价“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三)组织学生自学:
分层解疑知识迁移:“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哪些地区统治的新秩序?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欧洲政治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已经召开了巴黎和会,为什么还要召开华盛顿会议呢? “华盛顿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哪些地区统治的新秩序?
情感态度价值观、唯物史观
巴黎和会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的协约国集团重新分割世界的分赃会议,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帝国主义在全球范围内对战后列强关系的调整和对世界秩序的重新安排,它构成了帝国主义国际关系的新格局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二单元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第3课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教学设计_4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二单元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第3课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教学设计_4

第二单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本单元讲述了一战结束后帝国主义统治世界的新秩序的确立,资本主义进入相对稳定时期,到受到世界范围经济大危机的打击,法西斯势力增长严重威胁世界和平,最终一战后建立起来的统治新秩序瓦解的这一段历史。

第3课学习目标1.了解《凡尔赛和约》、《九国公约》的基本内容;3.感受“弱国无外交”的现实,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重点:《凡尔赛和约》、《九国公约》难点:如何评价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复习导入1、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如何,结果如何?性质:一场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

结果:以同盟国的失败告终。

2、一战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实力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德国、奥匈成为战败国,英法实力削弱,美日经济实力增强3、帝国主义列强“安排”战后世界的基本依据是什么?依据经过世界大战已经变化了的各国实力。

4、帝国主义列强是如何“安排”战后世界的?召开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最终确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结合第3、4个问题,教师可简要说明帝国主义列强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完成了对战后世界的“安排”,确立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新秩序”,并由此导入新课的讲授。

讲授新课一、凡尔赛体系(学生8分钟阅读;结合课本回答下列问题)(1)、对凡尔赛体系的形成起重要作用的会议?巴黎和会(2)、巴黎和会召开的时间、目的?1919年1月-6月为了缔结和约,对战后的世界做出重新安排。

(重新瓜分世界)(3)、巴黎和会参加国有几个?主要操纵国有哪些?27个英、法、美(4)、巴黎和会的中心议题是什么,最终的结果?中心议题处置战败国德国。

最终结果:签订了《凡尔赛和约》。

(5)、巴黎和会上对中国问题是如何处置的?对中国有什么影响?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全部权益由日本继承; 引发五四爱国运动。

(6)、什么是凡尔赛体系?凡尔赛体系确立哪里的统治秩序?《凡尔赛和约》和协约国同奥地利、土耳其、保加利亚、匈牙利签订一系列条约,构成凡尔赛体系。

九年级世界历史下册第3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教案

九年级世界历史下册第3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教案

第3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巴黎和会召开的背景;美、英、法等国参加和会的目的;对德《凡尔赛和约》;凡尔赛体系的影响;华盛顿会议的背景;《九国公约》;华盛顿体系的影响。

通过学习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和实质,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巴黎和会是帝国主义战胜国重新分割世界的国际会议,《凡尔赛和约》是在牺牲弱小民族利益的基础上宰割德国的掠夺性条约。

华盛顿会议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战胜国之间在亚太地区特别是在中国的利益冲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帝国主义战胜国在共同宰割战败国、瓜分殖民地和反对各国人民革命的过程中所达成的暂时妥协。

两会中的中国均是被宰割者,从而培养学生为中华民族的强盛而发愤学习的民族情感。

随着各国实力的发展变化,战胜国之间、战败国和战胜国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不能长久。

【教学重点】巴黎和会和《凡尔赛和约》;华盛顿会议和《九国公约》。

【教学难点】正确认识和分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实质。

【教学方法】阅读、分析、讲解、讨论等综合教学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第一次世界大战打垮了四大帝国,改变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力量对比,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战后初期,帝国主义战胜国为重新瓜分世界,建立新的国际秩序,先后召开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新知建构】第3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课件展示“凡尔赛宫美丽照片”提出问题“在这美丽的地方却召开了肮脏的会议”,吸引学生注意力和探究心理,同时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基本历史认知。

一.巴黎和会和《凡尔赛和约》1、学生阅读教材内容,自己解决基本的问题,和会召开的时间、操纵国、《凡尔赛和约》的主要内容和巴黎和会的影响等。

2、教师在学生解决这些基本问题的基础上强调英、法、美三国操纵会议,多媒体展示三国之间的矛盾,为后面分析列强之间的矛盾作铺垫。

初中北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3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教案4

初中北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3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教案4

第3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课标要求了解凡尔赛和约、九国公约的根本内容,并对由此形成的一次大战后资本主义世界国际关系的根本格局有初步的认识。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巴黎和会;理解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的矛盾;识记?凡尔赛和约?;理解欧洲和中东政治格局的变化、凡尔赛体系;了解华盛顿会议;识记?四国条约?、?五国条约?、?九国公约?;了解华盛顿体系。

通过对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建立的背景、构成、实质、作用、影响的分析,培养学生比拟、综合、概括及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战后帝国主义各国为重新瓜分世界而相互争夺的分析,加深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分析“世界和平纲领〞的“十四点原那么〞和?九国公约?两那么材料,逐步掌握运用史料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

〔3〕态度、价值观方面:巴黎和会既是帝国主义战胜国重新分割世界的分赃会议,同时又是帝国主义反苏司令部。

?凡尔赛和约?是在牺牲弱小民族利益的根底上,宰割战败国的掠夺性条约。

通过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隐含的矛盾的分析,认识到:帝国主义战后国际关系的新格局包含了各种矛盾和冲突的源泉,是极不稳固的。

这些矛盾的开展必将导致体系的崩溃和新的战争。

世界格局建立在各国实力均势根底之上,国家实力决定其国际地位。

重点难点重点:巴黎和会与?凡尔赛和约?,华盛顿会议与?九国公约?。

难点:正确分析和认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实质。

教学过程材料:听到停战的消息,巴黎街头人们欣喜假设狂。

法国总理克里孟梭说:“吻我的姑娘有500多个了。

〞停战后德军回到柏林,市民热烈欢送。

内心的喜悦洋溢在士兵和姑娘的脸上。

导语:第一次世界大战完毕了,在付出前所未有的沉重代价后,战火的硝烟渐渐散去,人们扔下发烫的枪炮,带着疲惫、伤痛与迷茫回到久别的故土。

但是,战后的世界是否能赢得了持久的和平,又怎样才能维持持久的和平呢?那些主导世界开展方向的大国最终又导演了怎样的戏剧呢?一、凡尔赛和约1、巴黎和会〔1919年〕及各国的意图①美国:利用自己的经济优势夺取世界霸权②英国:希望继续保持海上绝对优势维护庞大殖民帝国,竭力主张削弱德的海军剥夺它的殖民地并要求德国支付战争赔款同时,为了限制法国,又不主张过分削弱德。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3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教案 新人教版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3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教案 新人教版
2.《九国公约》:
为什么中国在华盛顿会议上受到伤害最大?
三:笔迹未干矛盾生,火山口上无太平
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你想说些什么?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新的矛盾体,特别是德国一面舐着伤口,一面恶狠狠地注视着对方的一举一动,伺机东山再起,所以,他带来的只是暂时的休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下一次世界大战的温床,是建立在火山口 上的。火山又是怎样爆发的呢,且听下回分解。
1、巴黎和会是帝国主义国家一战后厮杀的继续,凡尔赛体系的建立是 综合国力较量的结果,中国在巴黎会议上饱受凌辱的事实告诉我们:“弱国无外交”、强大了才不被欺负。当今世界并不太平,和平的天空仍然飘着几丝阴云。愿同学们能以振兴中华、报效报国为己任,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
感悟历史,借古鉴今




阅读教材,查找标注知识要点,回答问题。
根据课本内容,填写表格。
根据内容小组讨论巴黎和会的
性质:一次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
观看视频,讨论回答
弱肉强食,弱国无外交。
观察漫画,谈感想。
自主阅读华盛顿会议的内容
学 生再次阅读《九国公约》的内容,小组讨论它对中国的影响
你对这个体系有何看法呢?




四、学习历史获启迪,发展才是硬道理
第3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或掌握巴黎和会的背景以及英、法、美等国参加和会的目的;对德的《凡尔赛和约》以及对德国盟国的和约;凡 尔赛体系的形成、影响和矛盾;国际联盟的建立、实质、缺陷;华盛顿会议的背景及其《四国条约》、《五国条约》、《九国公约》;华盛顿体系的形成和影响;战后世界的状况。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巴黎和会和凡尔赛和约的讲述,使学生认识:巴黎和会是帝国主义战胜国重新分割世界的分赃会议,凡尔赛和约是在牺牲弱小民族利益的基础上,宰割战败的德国的掠夺性条约。(2)通过对华盛顿会议的讲述,使学生认识:华盛顿会议在美国居主导、宰割中国、抑制日本的基础上,调整了帝国主义战胜国之间在亚太地区特别是在中国的利益冲突。(3)通过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隐含矛盾的分析,使学生认识:战后国际关系的新格局包含了各种矛盾冲突的源泉,是极不稳固的,这些矛盾的发展必将导致体系的崩溃和新的战争。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世界国际关系的基本格局即凡尔赛—华盛顿 体系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培养学生从经济和军事实力两个方面分析帝国主义外交政策的能力;通过了解巴黎和会对中国的不公正待遇和《九国公约》的实质,认识“弱国无外交”的道理, 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课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教案 新人教版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课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教案 新人教版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知道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及《凡尔赛和约》、《九国公约》的内容;②理解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分赃性;③通过两次会议对中国主权的损害和侵犯,认识到“弱国无外交”,“发展才是硬道理”的历史规律。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学生阅读文献,分析历史图片等方式,引导学生认识并体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

②通过历史叙述,不断得出看似悖论的结论,以促进学生进行深层次和多角度的思考。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凡尔赛和约》是在牺牲战败国和弱小民族利益的基础上签订的掠夺性条约。

凡尔赛体系不可能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因此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

【教学重点】①《凡尔赛和约》②华盛顿会议签订的主要条约【教学难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评价【教学方法】合作、探究、交流【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视频【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上册书中我们学习了人类在20世纪初经历的一次空前的浩劫──第一次世界大战,这次战争共造成伤亡人数3000万,直接战费损失1805亿,间接1516.1亿。

战争结束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是否也随之烟消云散了呢?为了结束厮杀,共谋对策,一场会议上、谈判桌前的唇枪舌战开幕了。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二、新课学习(一)战后的“新秩序”1.本节内容>>>PPT播放《巴黎和会》视频资料(1)提问:巴黎和会在怎样的背景下召开的?答:一战改变了帝国主义国家间的力量对比,战后的世界需要重新分配。

1919年6月28日,《凡尔赛和约》签订。

>>>PPT播放巴黎和会三巨头图片(英国首相劳合•乔治:保留德国,牵制法国,制约苏俄,保持和加强海上霸主地位。

法国总理克里孟梭:雪耻,收复失地,削弱和肢解德国。

美国总统威尔逊:维护德国,抗衡英法,对付苏俄,建立国联,逐步统治世界)(2)《凡尔赛和约》>>>PPT播放如下表格>>>PPT展示凡尔赛和约签字(3)凡尔赛体系由对德《凡尔赛和约》和奥、保、匈、土和约建立思考:凡尔赛体系对于战后格局起到了怎样的作用?答:凡尔赛体系在欧洲、西亚和非洲建立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新秩序(>>>PPT展示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欧洲地图)(4)中国是“一战”的战胜国,中国北洋政府派出的四位代表,提出收回曾被德国占领的山东省及特权。

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三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主要讲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社会为维护和平与稳定,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建立的的国际关系新秩序。

本课重点介绍凡尔赛体系、华盛顿体系的内容及其影响。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国际格局的演变,认识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国际格局的演变、大国争霸的认识尚浅。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去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凡尔赛体系和华盛顿体系的建立过程、内容及其影响;认识国际格局的演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和平、维护世界和平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凡尔赛体系和华盛顿体系的内容及其影响。

2.难点:国际格局的演变,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认识和分析。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事件。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发挥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习效果。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充分了解教材内容,梳理教学思路,设计教学活动。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课程内容,准备相关问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历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凡尔赛体系和华盛顿体系的建立过程、内容,让学生对两个体系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凡尔赛体系和华盛顿体系的影响,引导学生从微观层面去思考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5分钟)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凡尔赛体系和华盛顿体系的理解。

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3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word教案 (4)

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3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word教案 (4)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课标要求】了解凡尔赛和约、九国公约的基本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巴黎和会的召开;凡尔赛和约和凡尔赛体系;国际联盟;华盛顿会议的召开及主要内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能力:通过讲解帝国主义列强在巴黎和会上争夺霸权的表现,培养学生依据经济和军事实力来分析帝国主义外交政策动向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①巴黎和会是战胜国集团重新分割世界的分赃会议,它和华盛顿会议形成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帝国主义列强暂时妥协的结果,不能维护世界和平。

.重点:①《凡尔赛和约》。

②《九国公约》。

难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矛盾。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与学生共同回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和结果,说明战胜国集团企图根据变化了的各国实力对比关系重新分割世界,他们召开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建立起对世界统治的新秩序。

(讲授新课)一、战后的“新秩序”(板书)1、为什么说巴黎和会是一次国分赃的会议?A、巴黎和会是怎样召开的?1919年1月,战胜的协约国集团在法国巴黎召开了缔结和约的会议,重新安排战后世界“新秩序”。

B、原先参加大战的国家在会议上的地位有什么区别?苏维埃俄国被剥夺了参加和会的权利,德国及其盟国则成为受审者等候发落,就是参加会议的27个战胜国的地位也相差甚远。

英、法、美三国始终是会议的主宰,而像中国这样的国家只能作为大会的陪衬。

C、在“福煦车厢”里发生过的“换位事件”说明了什么问题?德国不甘心于《凡尔赛和约》的制裁,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对法国实施了报复。

这说明巴黎和会处理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关系时,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

D、美国一位当代历史学家说道:“战胜国在瓜分战败国殖民地的同时,创造出殖民统治的新理论。

”这句话反映出《凡尔赛和约》是怎样处置德国海外殖民地的?它规定战前德国的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

E、巴黎和会所签订的《凡尔赛和约》为什么会引发中国的五四爱国运动?中国以战胜国身份参加了巴黎和会,要求取消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归还在大战期间被日本夺去的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引导学生掌握主宰巴黎和会的三巨头、《凡尔赛和约》的签订和内容、凡尔赛体系的构成和作用。

国际联盟的建立、华盛顿会议的背景。

《九国公约》的签订、主要内容和作用。

能力目标:
1.通过揭示美、英、法等国在巴黎和会上为重新瓜分世界而相互争夺的情况,培养学生从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地位分析帝国主义外交政策的能力。

2.通过对凡尔赛体系不牢固的分析,培养学生综合辨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3.揭示美国在《九国公约》宣称的“尊重中国的独立和领土、主权的完整”的旗号下,向中国扩张的企图,培养学生透过社会现象来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使学生认识到《凡尔赛和约》是在牺牲战败国和弱小民族利益的基础上签订的掠夺性条约。

凡尔赛体系不可能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因此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

2.华盛顿会议确立了帝国主义国家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

美国通过这次会议扩大了自己的势力。

3.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说明强权外交的后盾是综合国力的竞争。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①《凡尔赛和约》;②《九国公约》。

难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矛盾。

教学方法
讲述法,辅以讨论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看到的这张图片(屏幕显示)是福煦车厢,这节火车虽然不在了,但非常著名,它曾经是一战德国签订停战协定、正式投降的地方,是一战重要的见证物,说起“一战”,我们先复习一下有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几个问题: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止时间?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战争的性质?战争的结果?
一战德国投降
学生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言。

时间:1914年—1918年;根本原因:帝国主义争夺世界矛盾斗争的结果;性质:帝国主义战争;结果:以德国为首的同盟国失败而结束。

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一战是结束了,但帝国主义的矛盾解决了吗?战后由于德奥成为战败国,英法虽然实力削弱但仍是欧洲强国,美日经济实力得到增强,它们企图依据变化的各国实力来重新分割世界,所以他们的矛盾斗争又从战场上转移到会议桌上。

就这样一场会议上、谈判桌前的唇枪舌战开幕了。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第3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讲授新课
一、战后的“新秩序”(板书)
1919年1月,战胜国协约国集团在巴黎召开和会。

27个国家参加会议,面对即将到来的和会,他们都有了各自的如意算盘。

但是争夺总是要凭资本,按实力去较量的。

教师问:那么经过了这一场时达4年多之久的世界大战,列强的实力对比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俄国发生革命,德国、奥匈帝国战败则退出争霸行列。

英国、法国、意大利经济衰退,实力削弱,政局动荡。

英国:一战中遭严重削弱,伤亡212万人,军费超80亿英镑,债务是战前的10倍,其中欠美国的就达44亿美元,走向衰弱,但仍有相当实力。

仍是世界上最庞大的殖民帝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海军强国,仍具有争夺世界霸权的资格。

法国:战争主战场在法国,伤亡人数达438万人,按人口损失来说是各国中最大的,战争间的物资损失达2000亿法郎,一向以高利贷著称的法国负债累累,欠美国38亿美元,但它仍拥有一支强大的陆军,是世界头号陆军强国。

意大利:一个二流的国家,在一战中损失大而获利小,欠债40多亿美元。

美国掌握世界经济霸权。

(美国在一战中损失最小获利最多,四年中工业产值净增380亿美元(翻两番),战时战后欧美欠美100多亿,美国由战前的债务国变成战后最大的债权国,黄金储备占世界的40%以上。

渐取代了英国成为世界金融中心,而欧洲不仅没有能力还债,还在等待美国的进一步援助。

日本成为东亚霸主。

损失小而获利大的国家(一战期间,对外贸易增加了3倍,黄金储备增加了4.5倍。

成为欧洲国家的债权国。


战后列强的实力发生了变化,那么这就要按新的实力对比去重新建立战后的新秩序,于是便有了巴黎和会。

各国怀着各自的私心,和会于1919年1月18日在巴黎正式开幕,这一天召开了全体会议,到会的有27国,还有大批专家、随从、记者甚至卫队,单美国代表团就有1300人,会议可谓盛况空前,但事实上操纵的是英、法、美三国──法国总理克里孟梭,英国首相劳合·乔治,美国总统威尔逊,人称和会的“三巨头”。

美国有位历史学家说:“凡尔赛和约的制定者……是在恨、贪、惧的气氛中集合于巴黎的。

他们怀恨敌人,贪婪殖民地和赔款,恐惧布尔什维主义。


三大巨
头凡尔赛合约
(请学生阅读教材关于凡尔赛和约内容,并加以简单概括。

教师讲解与组织学生讨论穿插进行)如,请同学们对比教材关于战前与战后欧洲地图中德国疆域变动情况,德国丧失了近 1/8的领土和1/10的人口。

这样残酷的规定对德意志民族心理上会造成什么影响?军事方面,请同学们联系德国十一月革命这个背景,考虑“只准保留陆军10万人”这项规定的双重目的──既防止德国军事力量威胁协约国,又为德国保留镇压国内革命力量的相当兵力。

殖民地方面,“委任统治”权规定的实质是什么?(使战胜国重新瓜分殖民地,披上“合法”外衣。

)中国也是战胜国之一,但是,我们怎样看待和约关于山东问题的规定?(帝国主义大国漠视弱小国家正当的民族权益)
凡尔赛和约是战胜国强加给德国的十分苛刻的和约。

它埋下了德意志民族复仇主义的种子,并为后来希特勒所利用。

和会一结束,德国复仇主义者便喊出“打倒凡尔赛和约”口号。

继凡尔赛和约后,协约国又先后同战败的奥、保、匈、土签订和约。

这些和约和凡尔赛和约构成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统治新秩序。

维护这个"新秩序"的工具就是国际联盟。

创设国际联盟的主张是美国总统威尔逊首先提出来的。

它曲折地反映了饱经战祸的世界各国人民渴望根除战争,保障和平的愿望。

盟约中有维护和平、制裁侵略的漂亮辞句,但这不过是战胜大国争霸世界的障眼法。

特别是关于瓜分战败国殖民地的“委任统治”规定,暴露了这一机构的帝国主义性质。

威尔逊原本指望利用国际联盟来实现美国对世界的领导,但创设国联的主张一经列为巴黎和会的重要议题,国联就成为推行英、法意志的工具。

所以,美国最终没有加入国际联盟。

二、对亚太地区的“安排”(板书)
为了协调帝国主义列强间的争霸关系,在美国倡议下,1921年11月到1922年2月,包括中国在内的九国代表在华盛顿举行会议。

会议的主要内容:《四国条约》、《五国海军协定》和《九国公约》(板书)
早在1902年英日缔结同盟条约,相约互相维护其在远东地区的利益,这成为战后美国在这一地区扩张的极大障碍。

在美国的压力下,英、法、日、美缔结《四国条约》,取代了英日同盟。

争夺海军优势的斗争近乎于疯狂,最终达成的妥协规定了五国海军主力舰的吨位比例。

(讨论分析这种规定对英、美、日的不同影响。

教师归纳讲解)英国丧失了传统海上优势;美国取得与英国平等的海军军备权;日本海上强国地位得到欧美列强承认。

日本利用欧美国家忙于“一战”厮杀的有利时机,侵华势力急剧膨胀,独霸中国态势日趋明朗。

这直接损害了美国侵略中国的“门户开放”原则,引起美英等国的忌恨和不安。

中国问题成为华盛顿会议的另一个重头戏。

在美英的压力下,经中日双方交涉,日本被迫同意放弃一部分侵略中国的权益。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小字相应内容。

提问:中国收回山东等部分主权,能否仅仅看作是美英压力的结果?引导学生分析并明确:这首先要归功于中国人民坚持不懈地开展的反帝救国斗争。

九国部分代表
1922年2月,与会九国代表签署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

公约表面上宣称尊重中国的独立和领土、主权完整,实际上对中国代表提出的收回关税自主权、取消领事裁判权、放弃各国在华势力范围等合理要求置之不理。

公约的核心是列强确认并同意把“门户开放”、“机会均等”作为它们共同侵略中国的基本原则。

《九国公约》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便利了美国对外继续扩张,中国被当作交易对象。

证明“弱国无外交”。

因此,要使我们的国家强大起来,必须提高人民素质,发展生产力,我们从现在开始要努力学习,不能让悲剧在我国重演。

华盛顿会议是在承认美国在远东及太平洋地区占相对优势的基础上,削弱了英国在远东的势力,遏制了日本的扩张势头,使中国又回复到受列强共同主宰的局面。

它与巴黎和会共同形成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完成了战后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安排。

列宁说:“靠凡尔赛和约来维系的整个国际体系、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上的。

”请同学们分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内部存在哪些重大矛盾,说明这一体系不可能长久维持下去的原因。

(归纳学生分析并讲解)首先,这个体系是建立在战胜国掠夺战败国,帝国主义列强奴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基础上,随着战败国与战胜国之间矛盾的激化和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必然动摇这一体系的基础。

其次,各战胜国的扩张野心并未得到、也不可能得到完全满足,特别是日本和意大利认为自己所获甚少,美国没有批准凡尔赛和约和拒绝加入国际联盟,已经使这个体系出现了解体的裂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