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项目水资源论证工作中的主要技术问题

合集下载

探究水利水电工程实践中的关键问题和解决方案

探究水利水电工程实践中的关键问题和解决方案

探究水利水电工程实践中的关键问题和解决方案近年来,由于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以及气候变化的影响,世界各地都面临着严重的水资源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开展水利水电工程实践非常重要,这些工程可以帮助我们更有效地管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

但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水利水电工程实践中也面临着一些关键问题需要解决。

一、水资源管理:2023年,全球的水资源将更加受到限制,因为越来越多的地区面临干旱。

因此,管理水资源变得尤为重要。

解决这种问题的一个解决方案是开发新技术,以帮助水资源管理人员更有效地管理水库和水资源。

例如,通过安装传感器和监测设备来监控水流和水质。

同时,可以利用智能技术让设备自动采取措施,来确保水库和水资源的有效管理。

二、可持续水电开发:随着全球对清洁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水电的发展也成为了必然选择,尤其是在一些水资源特别丰富的地区。

然而,对于许多水电开发项目来说,环境保护问题始终存在。

在可持续水电开发方面,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是利用新技术和工具来评估水电项目的环境影响,以确保水电项目不会损害当地生态系统。

其中,重要的一项措施就是在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加强环保意识与监管力度,确保水电建设不会造成环境破坏。

三、水电设施维护:随着水电设施的使用时间越来越长,设备的损坏和维护升级将是一个日益突出的问题。

2023年,我们可以预见到,在维修过程中,将预测水电设施维护需求量所使用的智能技术变得更加先进,比如,通过传感器检测设备运行状态和机器学习技术预测设备故障的发生,提高了水电设施的效率和维护成本。

四、可持续整体规划:在水利水电工程实践中,对于可持续整体规划的需求也就显得越加紧迫。

整体规划涵盖了对该地区水资源的管理,以及对不同水利水电工程的可行性评估。

2023年,新技术将为可持续整体规划提供更可靠的分析和计算方法,包括机器学习和数据分析,提高了规划的准确率和可靠性。

总之,水利水电工程实践将是未来几年内一个关键的话题。

通过加强新技术的应用和智能设备的运用,协助水资源管理,开展环保的水力发电项目,及提升整体规划的科学性,这些方面可以让我们更有效地管理和保护水资源、利用可持续的方式带来更多的生命力,维持人类可持续发展。

水电站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

水电站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

水电站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水电站在国家的能源政策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然而,在水电站的运行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主要问题,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水电站的维护和安全管理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

为了跨越产业的发展瓶颈,水电站应该优化改进,集中解决其实际问题。

本文将围绕水电站在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探讨,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水资源是水电站发电的基础,因此如何合理利用水资源成为了水电站在运行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我们应该为保护水资源做出努力,避免对其造成破坏。

同时,我们也应该优化水资源的利用方式,提高发电效率。

目前,在我国的一些地区,由于缺乏有效的水资源调配机制,导致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问题严重。

因此,我们应该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建立完善的水资源管理和调配机制,实现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

要保护好水资源,关键是要加强科技创新,提高水文预报、水文测算、能源管理等方面的技术水平,以便更好地掌握水资源的使用状况和资源分配情况。

二、水电站的维护随着水电站的使用时间越来越长,日常维护和管理的难度也随之增加。

由于水电站的运行环境恶劣,设施设备的损耗较快,因此维护和管理问题对于水电站来说是一个具有很高的意义。

水电站的维护问题有多种,如设备老化、安全事故、设备维护和设备更换等问题。

为了应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建立一套完整的维护管理体系,对所有设施和设备实行全面维护,并确保机械设备、水力设备及其配套设备等的完整性、安全性和可靠性,避免故障发生。

针对设备老化问题,水电站需要定期进行检测和替换工作,以确保设施的按时保养和维护。

同时,我们还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故障排除,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防止事故的发生。

三、安全管理问题水电站运行是一个危险性比较大的行业,因此安全管理问题在水电站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尤为重要。

安全管理工作主要涉及水电站的建筑、设备、人员和水文环境等方面。

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中常见技术问题分析

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中常见技术问题分析

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中常见技术问题分析1. 引言1.1 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中常见技术问题分析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是指利用水资源进行发电、灌溉、供水等方面的工程建设。

在施工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各种技术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处理和解决,就会影响工程的进展和质量。

对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中常见的技术问题进行分析是非常重要的。

地基处理技术问题分析。

地基是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基础,地基处理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地基土质较差、地下水位过高等问题,需要采取合适的地基处理技术,如加固地基、排水降水等。

施工材料选用问题分析。

施工材料的选用直接影响工程的质量和耐久性。

在选择施工材料时,需要考虑材料的性能、质量和环保要求,以确保工程的安全和可靠性。

接着,水电设备安装问题分析。

水电设备是水利水电工程的核心组成部分,安装过程中可能会遇到设备配套不齐、安装位置不准确等问题,需要合理规划和安排施工进度,确保设备安装的顺利进行。

然后,施工工艺优化问题分析。

施工工艺的优化能提高施工效率,减少资源浪费。

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施工工艺不合理、施工流程混乱等问题,需要及时调整和优化工艺,提高工程建设的效益和质量。

施工质量控制问题分析。

施工质量是保证工程安全和可靠的重要保障。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加强对施工质量的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保证工程建设的质量和安全性。

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中常见技术问题的分析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充分了解和解决这些问题,才能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和质量的保障。

在未来的工程建设中,需不断探索和创新,提高工程建设的科技含量和质量水平。

2. 正文2.1 地基处理技术问题分析在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中,地基处理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其质量直接影响着工程的安全和稳定性。

在地基处理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各种技术问题,需要及时有效地解决。

地基处理中常见的问题之一是地基土质的差异性。

不同地质环境下的地基土质特点各异,处理方法也会有所不同。

水电站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

水电站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

水电站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1. 引言1.1 水电站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水电站作为重要的能源生产基地,在运行过程中常常会面临各种问题,影响着水电站的正常运行和发挥效率。

主要问题包括水库淤泥堵塞、水轮机故障、电网运行不稳定、水资源减少以及环境污染等。

针对这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来解决。

水库淤泥堵塞是水电站常见的问题之一。

定期清理水库淤泥可以有效预防堵塞,保证水库的通畅。

水轮机故障是影响水电站运行的重要因素。

加强设备检修和维护,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可以提高水轮机的使用寿命和效率。

电网运行不稳定也会影响水电站的正常发电。

加强与电网的协调和配合,优化发电计划,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随着水资源的日益减少,加强水资源管理和开展节水措施也是保证水电站稳定运行的重要举措。

环境污染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施环境保护政策和措施,减少水电站对环境的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

水电站的顺利运行需要不断优化对策,解决存在的各种问题,才能保证水电站安全高效运行。

2. 正文2.1 问题一:水库淤泥堵塞水库淤泥堵塞是水电站运行中常见的问题之一。

随着水库水位的不断上涨,水中携带的泥沙和杂物会沉积在水库底部,形成淤泥。

淤泥的堆积会导致水库容积减少,影响水库的蓄水能力,甚至增加水库溃坝的风险。

水库淤泥堵塞不仅影响了水库的正常运行,还会影响到水电站的发电效率。

当淤泥堵塞严重时,会影响到水轮机的正常运转,减少发电量,甚至导致水电站停工维修。

为了解决水库淤泥堵塞问题,水电站需要定期清理水库淤泥。

清理淤泥可以通过人工清理或机械清理的方式进行。

在清理淤泥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护水库生态环境,避免对水生物造成影响。

通过定期清理水库淤泥,可以有效解决水库淤泥堵塞问题,确保水电站的正常运行,提高发电效率,保障水库安全运行。

也可以减少水库淤泥对环境的影响,保护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2 对策一:定期清理水库淤泥水库淤泥是水电站运行中常见的问题之一,如果不及时清理,会严重影响水电站的发电效率和安全运行。

水电工程项目水资源论证中有关问题及处理方法

水电工程项目水资源论证中有关问题及处理方法
o p we . e p s il ou in n eaiep rm ee saea ay e n hec u t r a u e r u r r. rTh sbes lto sa d r lt a a t r r n lzd a d t o n e me s rsa ep tf wa d o v o
Th o e sa Oi e m e s r so a e s ur e e Pr blm nd C l nt r a u e n W tr Re o c s
A pasl nHy re cr o sr ci rjc p r i d ol ti C n t t nP et ai e c u o o s
参考使用。本文针对海滦河流域水 资源状况和水利水 电工程 建设项 目的特点 , 结合笔者几年来建设项 目水资源论证工作 的
实践 , 汇总归纳 了以水力发 电为 目的的水电工程建设项 目水资 源论证中应注意的问题 , 出了具体 的对策和措施 。 提
段 , 于具有显著调节能力 的水 电站 , 对 其论证范 围至下游更远
A sr c : a e n Ma a e n g lt no ae e o re p as ln C n tu t n P o et n e G ie n sf r ae s u c sAp b t t B s do n g me t a Re ua i f o W trR s u c sAp r i o s r ci rjcsa dt ud l e o tr ai o h i W Re o re —
水电工程建设项 目水 资源论证在河北省是 近两年刚刚开 始 的一项技术工作, 目前 尚没有成熟 的规范和范本供论证工作
规划 、 流域规划及其他 规划成果 相协调 。对 于水 电工程建设 项 目规划水平 年尽量远一些 , 充分考虑今后上游发展影响 , 确 保水 电工程建设项 目的用水 安全 。 分析论证 范围主要 包括论 证范 围和分析 范围 , 于水 电 对 工程项 目的论证 范围主要应 根据其取 、 退水 可能产 生影响 的 范围来划定 , 一般包括 电站 水库 回水末端 到厂房尾水 出 口河

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中常见技术问题分析

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中常见技术问题分析

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中常见技术问题分析1. 施工机械和设备选择:在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中,需选择适宜的施工机械和设备。

如果选择不当,会导致施工过程中的技术问题。

施工机械的规格型号不符合工程要求,无法完成施工任务;施工设备的质量不过关,会出现故障或者使用寿命较短等问题。

2. 施工工艺与方案: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中,施工工艺与方案的选择和操作会影响工程质量和进度。

土方开挖中的爆破、土方回填中的压实等工艺上的决策若不准确,可能导致边坡失稳、地基沉降等问题;施工方案的设计和调整若不合理,可能导致施工过程中的延误,影响整个工程的进度。

3. 材料选取与使用: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中,材料的选取和使用是十分重要的。

若选用不合格或者不符合设计要求的材料,会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和使用寿命。

选材不当可能导致管道渗漏、水坝渗水等问题;材料的存放和使用不当,可能导致材料变形、老化等问题。

4. 施工技术与操作: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中,施工技术和操作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和安全。

焊接和接头处理不良可能引发管道渗漏、水泄漏等问题;混凝土浇筑和养护措施不当可能导致裂缝和质量问题。

针对这些常见的技术问题,需要做好以下工作:1. 加强技术人员的专业培训,提高其技术水平和施工管理能力。

2. 强化质量监督和质量控制措施,加强对施工机械设备、材料质量的检查和验收工作。

3. 加强工程施工方案设计和施工工艺的研究,确保其符合工程要求和科学性,并对施工过程进行全程监控和控制。

4. 强化施工操作规范和安全管理措施,确保施工人员按照要求进行施工,提高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

5. 建立健全的技术档案和施工记录,便于今后对施工过程进行回溯和问题分析,为今后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经验和借鉴。

在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中,常见的技术问题是不可避免的,通过合理的技术管理和科学的施工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技术问题的发生,确保工程的质量和进度。

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中常见技术问题分析

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中常见技术问题分析

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中常见技术问题分析1. 地基处理问题:在施工中,地基的状况会对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产生重要影响。

常见的技术问题包括地质条件复杂、地基承载力不稳定、地下水位高等。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加固地基、植筋、排水降水位等措施来解决。

2. 混凝土施工问题:混凝土是水利水电工程中常用的建筑材料,但在施工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问题,如混凝土强度不达标、温度控制不当、混凝土开裂等。

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工程的耐久性和安全性。

在混凝土施工中,需要控制好材料配比、浇注温度、养护期等参数,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

3. 钢筋工程问题:钢筋是水利水电工程中常用的增强材料,用于加固混凝土结构和提高工程抗震能力。

在钢筋工程中也会存在一些技术问题,如钢筋质量不达标、钢筋间距不合理、焊接质量差等。

这些问题可能会导致工程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不足。

在钢筋工程中,需严格按照设计要求选择和安装钢筋,并进行必要的质量检测和焊接监控。

4. 基坑支护问题: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基坑挖掘,以便进行地下结构的施工。

但基坑挖掘和支护过程中常会出现一些问题,如基坑坍塌、支护结构失稳等。

这些问题可能会导致工程现场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受到威胁。

针对基坑支护问题,需要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选择合适的支护方式,并严格进行安全监控。

5. 施工材料问题:水利水电工程中使用的材料种类繁多,包括水泥、砂、石、钢筋等。

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材料质量问题,如材料不达标、使用寿命过短等。

这些问题会直接影响工程的质量和可靠性。

在材料采购和使用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材料质量,并进行必要的质检。

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中常见的技术问题包括地基处理问题、混凝土施工问题、钢筋工程问题、基坑支护问题和施工材料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需要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并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和质量控制,以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性。

浅谈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及其中存在的问题

浅谈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及其中存在的问题

浅谈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及其中存在的问题摘要:水利水电工程是国民经济发展中重要的基础设施,对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调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中,施工技术是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的关键因素。

因此,研究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及其中存在的问题,对于推动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及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问题;解决方案引言: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和能源的可持续性问题日益凸显。

因此,我们必须更加注重水利水电工程的生态环境保护、社会效益和可持续性发展,采取科学、合理的管理和利用方式,确保水资源和水电能源的可持续供应,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1、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特征分析1.1 风险因素众多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面临着众多的风险因素。

例如,施工现场可能存在地质灾害和地下水涌入等问题,施工设备和材料可能存在故障或损坏的风险,施工过程中可能遭遇自然灾害和恶劣气候条件等。

这些风险因素的存在增加了工程施工的不确定性和挑战性,要求施工方在风险管理方面具备全面的预测、评估和应对能力。

1.2 环境破坏严峻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对环境造成的破坏程度较大。

施工过程中可能涉及土地开垦、河流改道、爆破挖掘等活动,会对生态环境、水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产生一定的影响。

因此,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需要重视环境保护,采取科学的施工方案和环境保护措施,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并及时进行环境修复与保护工作。

1.3 施工环境复杂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通常发生在复杂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下。

施工现场可能位于山区、河流等复杂地形地貌,存在地质条件复杂、施工空间狭小等问题。

同时,施工过程中需要面对水流、洪水、泥石流等水文条件的变化和影响。

这就要求施工方具备对复杂施工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应对策略,合理规划施工工艺和资源调配,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1.4 质量要求严格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质量要求非常严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电项目水资源论证工作中的主要技术问题 摘要: 针对水利水电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工作中出现的主要技术问题,对水资源论证范围的选取和工作等级确定,取用水的合理性分析,取水水源论证,取退水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分析等关键技术作了重点阐述。对目前云南省水电项目水资源论证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为做好云南省水利水电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工作理清了思路,明确了工作重点难点。

关 键 词: 水利水电项目;水资源论证;技术问题 中图分类号: TV211.1 文献标识码: A 1 问题的提出 为了合理开发、有效利用、节约和保护水资源,解决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取水高开采、用水高消耗、排水高污染造成的开发过度、河流干枯、灾害频发、生态失衡等问题,2002年5月,国家出台了《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办法》,实施水资源论证制度。这是以水资源为基础,指导建设项目合理布局,保障建设项目的合理用水要求,促进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措施,为科学审批取水许可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云南省开展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工作已有三年多了,经过省水利厅组织专家评审的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共138项,其中40%为水利,60%为水电。笔者作为水利部“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评审专家”,参加了13个水利水电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的评审。回顾三年来云南省水利水电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以下简称论证)工作,总体感到进步较快,大多数有资质承担论证任务的单位都能按照《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SL/Z322-2005)的要求,认真开展论证工作。但是,也不难发现对一些主要技术问题的认识还不一致,工作的深度参差不齐,在这里对评审工作中碰到的主要技术问题,提出来与同行们商榷。

2 论证范围的选取和工作等级确定 云南水利水电建设项目绝大多数是以地表水为取水水源。在论证工作中,合理地确定论证工作范围和等级是保证论证成果质量、工作深度和费用协调一致的重要因素。范围过大,工作量大,浪费严重;范围过小,不能满足工作深度要求。

2.1 论证范围的选取 对地表水而言,一般应从3个方面考虑论证范围:①水文评价区间。对建设项目取水,从水文资料可靠性、一致性、代表性分析的角度,考虑流域水文控制站所涉及的范围。②取水用水评价区间。建设项目所在区域或流域现状水平年和规划水平年水资源开发利用的供需平衡、累积影响所含盖的范围。③退水评价区间。对建设项目退水口所在水域,以水功能区为分析单元,论证对周边水功能区可能产生的影响。

上述3个方面考虑的范围可交叉、重叠,并在论证范围图中示意清楚。此外,还要考虑水量平衡计算条件及与现有的规划成果、资料协调一致等因素,使论证工作能顺利开展,论证质量得到保证。

2.2 工作等级的确定 水资源论证主要从取水、用水、退水及其影响等方面进行,对建设项目取用水的全过程进行分析论证,有别于区域水资源评价、水资源规划和建设项目的水文专题分析。工作等级的确定主要从建设项目的取水规模、用途、当地的

水资源状况及开发利用程度、取退水影响的程度与范围、水功能区管理要求等分类指标的最高级别确定。

3 取用水合理性分析 3.1 取用水合理性分析的基础 在确定的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范围内,在流域或区域水资源调查评价现有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调查和收集的资料,简要分析水资源量及其时空分布特点;在水功能区划成果的基础上,调查分析入河污染物的现状及水资源质量情况;在水资源开发利用调查评价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现场调研资料,分析水源工程的设计供水能力和现状供水能力,查清工业、农业和城市生活等各行业用水现状、人均水资源量、平均耕地水资源量,农业有效灌溉程度、有效灌溉面积,现状可供水量占总需水量及规划水平年需水量的比例等进行供需平衡和现状开发利用程度分析;结合流域综合规划和社会经济发展指标,评价区域用水水平,进行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评价、开发利用潜力以及存在问题的分析,阐明取用水的必要性、迫切性。

3.2 取水的重要依据 在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调查基础上,建设项目取水应从水资源综合规划、水资源专项规划、水中长期供求计划、水资源配置方案及国家产业政策的总体思路分析取水的合理性。取水应符合水资源规划、配置和管理要求,并与项目所在区域的水资源条件、开发利用程度、区域的用水水平等相适应。满足河道内最小生态需水量,在通航河道上满足最小通航水深。 3.3 用水合理性分析的重要内容 根据建设项目的取水方案和用水工艺,进行各行业用水指标、用水定额的拟定,并与国内同行业先进指标、区域用水指标、用水定额相比较,分析建设项目的用水合理性,并通过水量平衡计算,分析是否缓解当地的水资源供需矛盾,符合国民经济的发展要求。如2003年水利部水规总院对云南省第一个水资源论证报告书——云南省德宏州陇川麻栗坝大(二)型水库用水合理性评价为:报告提出的陇川县2015设计水平年农业灌溉、工业及城乡生活用水定额、灌区需水量预测和供需平衡分析成果基本合理。经分析,麻栗坝灌区当地多年平均地表径流量为7.31亿m3,水利设施多年平均可供水量0.67亿m3(未考虑麻栗坝水库),设计枯水年份需麻栗坝水库供水1.49亿m3.修建麻栗坝水库工程后,可对水资源进行调节和优化配置,有利于缓解陇川坝区的水资源供需矛盾,符合陇川县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南宛河流域规划》的要求。通过径流调节计算分析,水库多年平均供水量1.42亿m3,灌溉供水保证率符合有关规范规定。

4 取水水源论证 4.1 取水水源论证的重要环节 建设项目取水首先要分析来水量是否满足要求。根据建设项目所在流域的水文控制站、邻域参证站的实测降水径流资料,分析论证所采用径流资料系列的代表性、可靠性。通过径流特性、人类活动对径流的影响分析及径流还原和插补延长,一般可把径流资料还原到天然状况,或统一到现状下垫面条件下,使其具有一致性。

依据建设项目对取水设计保证率要求,选择取样时段和方法,一般按皮尔逊Ⅲ型频率曲线分布,适线法确定不同水平年来水量。经验频率按数学期望公式计算,适线时,在照顾大部分点据的基础上,应侧重考虑平水年、枯水年的点群趋势。当建设项目所在流域、区域无实测水文资料时,可依据已有的水资源调查评价与规划成果、流域水文模型、径流系数、地区综合公式、等值线图等计算来水量。

对水资源紧缺地区,应在现状水平年来水量的基础上, 充分考虑论证范围来水区域规划水平年用水量的情况计算来水量。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有资料条件的或是无资料条件下的来水量分析计算,都应对径流成果进行合理性检查,即径流分析计算成果应与上下游、干支流和邻近流域的计算成果比较,符合其降水径流特性与自然规律。

4.2 应体现宏观规划与微观项目建设的结合 可供水量是指在某一水平年需水要求和指定供水保证率的条件下,现有和规划的水工程设施可能为用户提供的水量,是水资源论证的主要内容,也是取水许可审批的重要依据。

规划水平年的确定,除考虑建设项目的实施计划外,还要结合考虑宏观规划,如国民经济发展规划、流域或区域水资源规划等的水平年,以便资料成果的协调一致。

根据论证范围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指标、用水定额和规划用水量,结合现状用水量分析调查进行不同水平年的需水量预测; 以需水预测和供水工程规划为基础,结合工程的设计供水能力,不同水平年和不同保证率的来水与用水过程,通过水量调节计算可供水量。可供水量的计算原则是,需考虑河道生态用水,有航运要求的航运用水,以及其它用户用水,在此基础上计算工程的可供水量。计算中应充分考虑现有工程和规划拟建工程条件,对不同工程条件和需水水平进行多方案调节计算;对于具有多年调节功能的蓄水工程,应进行多年调节计算;对于保证率要求较高的建设项目,应对连续枯水年进行调节计算。

4.3 综合分析取水水源的可靠性 根据分析调节计算得到的建设项目所在区域不同水平年的可供水量,对各种影响可供水量的因素进行风险分析,主要分析规划水平年取水水源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分析来水水量与水质的变化,可供水量的减少对供水要求产生的影响,人类活动对水质产生的影响,是否满足用水水质的要求。定量给出规划水平年不同保证率可供水量的可靠程度,以保证供水安全、可靠。

5 取退水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分析 5.1 地表取水影响分析 建设项目地表取水影响,重点是分析取水对论证范围内水量时空分布与水文情势的影响。根据建设项目取水量占论证范围内现状和规划用水量的比例,特别是枯水期和枯水流量的取水比值,定量分析取水前后水功能区控制断面相应时段径流量的变化和影响;当取水量占取水水源可供水量比例较大时,必须定量分析取水对河流生态基流量的影响;对引水、蓄水工程,由于水域流态改变,必须分析对下游水文情势的影响,对农业蓄水灌溉工程而言,重点是对回归水量的分析,定量分析净耗水量,在枯水期对河道产生的影响及对水功能和纳污能力的影响,提出满足下游生态保护的最小流量和其它生态保护措施。 当取水可能对敏感生态水域和重要水功能区的水资源条件构成明显影响时,要针对取水引起水位降低、水量减少、流速变化、水质下降、水温改变等水资源特性改变的情况,对可能进一步产生的水域生态系统中保护性生物群落栖息地、繁殖场和迁徙通道的影响等问题进行重点分析,预测取水对水域生态系统、生态完整性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5.2 退水影响分析 建设项目退水影响分析必须遵循论证范围内水功能区管理的规定,满足水功能保护的要求。对水利工程而言,主要根据水功能区水域纳污能力和入河排污总量控制要求,分析工程建成、灌区开发后,退水污染物对水域纳污总量及水资源保护

规划目标的影响,是否符合水功能区划要求;要结合工程调度运行方式,分析下泄水量、水温的沿程变化及可能产生的生态影响及低温水下泄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要针对退水特性和退水水域环境特点,特别是周边水功能区集中城市生活饮水水源或第三者取用水的安全,分析其污染物的迁移扩散和自净转化能力,论证可能影响的程度和范围。

在建设项目取水和退水影响论证基础上,综合分析入河排污口位置选取及所确定排放方式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并针对建设项目取水和退水可能产生的影响,提出相应的减轻和消除不利影响的对策措施,使其符合水功能区管理和保护要求。

6 存在问题及建议 (1)缺乏统一的收费标准或各级水资源论证工作的指导价格,竞相压价会导致论证工作无法保证成果质量和论证工作所应持的公正立场。

(2)对于南方地区河道内生态基流量的确定,与执行水利水电工程动能设计规范有冲突之处,即在水电站设计保证率90%以上时河道水量都变成生态基流量不能开发利用,规范所定设计保证率没有实际意义。

(3)水资源论证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属于论证范围内水资源利用配置方案,需要协调处理好各有关用水户之间的合法利益,更要站在水资源管理代言人的立场上,保证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即水资源论证工作的社会责任重大,但还不被广大群众所重视,导致论证工作中对相关受影响方利益考虑欠周全,遗留下一些问题,增加今后的处理难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