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部编)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习作:______即景 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习作《______即景》优质教案(含单元知识总结)

第七单元一、字词盘点1.字(.1.).难读的字....窠(kē)怡(yí)凛(lǐn)冽(liè)逸(yì)桨(jiǎnɡ)暇(xiá)袅(niǎo)嫉(jí)妒(dù)(.2.).难写的字....黎:注意右上部分不要多写一笔,写成“勿”。
晕:上下不要太分散,集中一些。
漆:右部上下紧凑,“氺”不要写成水。
幕:上下结构,注意字形紧凑。
愈:下部是“心”,不是四点底。
逸:半包围结构,里面是“兔”不是“免”。
抛:注意“力”要在“九”的半包围中,把字形写紧凑。
(.3.).多音字...更五更更好晕晕眩晕倒缝缝隙缝补禁禁受严禁累累累劳累累计漂漂亮漂浮漂白2.词(.1.).必须掌握的词......黎明红晕漆黑愈发心旷神怡闲逸和谐规律榕树纠正应接不暇(.2.).近义词...固然~当然急急匆匆~匆匆忙忙感动~激动凛冽~寒冷扫兴~败兴心旷神怡~神清气爽灿烂~璀璨缓缓~慢慢茂盛~旺盛纠正~改正逼近~靠近展示~展现清楚~清晰留恋~依恋不可计数~数不胜数应接不暇~目不暇接新鲜~清新满足~知足踪迹~痕迹疑心~怀疑平日~平时嫉妒~妒忌粗糙~毛糙无边无际~一望无际(.3.).反义词...寒冷→炎热漆黑→雪白扫兴→高兴心旷神怡→心慌意乱灿烂→暗淡陆续→间断茂盛→枯萎错误→正确光明→黑暗静寂→喧闹热闹→冷清清楚→模糊新鲜→腐烂满足→渴望失望→希望疑心→信任平日→往日嫉妒→羡慕粗糙→光滑清清晰晰→模模糊糊(.4.).词语归类....①ABB式词语:白茫茫类似的词语:绿油油红彤彤黑漆漆黄澄澄蓝汪汪灰溜溜笑眯眯②AABC式词语:面面相觑类似的词语:息息相关欣欣向荣息息相通心心相印蒸蒸日上恋恋不舍昏昏欲睡津津有味③“××不×”式词语:应接不暇类似的词语:坚持不懈忍俊不禁诲人不倦学而不厌临危不惧④量词:一堆白灰一支乐曲一簇树叶一声鸟叫一只画眉一条小河一片净沙⑤动词:纠正错误照耀在水面拨着桨立在地上⑥修饰词:微微的红晕漆黑漆黑的暗夜蒙蒙细雨的夜晚朦胧的微光成群结队的大雁凛冽的清晨闲逸的心情寒冷的冬晨灿烂的红霞茂盛的榕树注意地看着⑦描写四季景物的词语春光明媚春暖花开春和景明秋高气爽白雪皑皑二、佳句积累1.精彩句(1)东方一点儿一点儿泛着鱼肚色的天空,染上微微的红晕,飘着红紫红紫的彩云。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作文课《__即景》优秀教案(部编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习作:即景教案教学目标:1.学习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景物,做到整体看全,部分看细,特征看真切。
2.学习抓住景物特点,对景物进行静动结合的描写,写出景物的变化。
3.通过写景抒发真情实感。
4.乐于交流、分享。
教学重难点:1.找准参照物,学会以它为焦点,进行全面有序的描写。
2.对景物学会动静结合的描写,写出景物的变化。
教学准备:课件、范文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同学们,大家一定去过不少地方旅游吧?当我们徜徉在山水之间,欣赏着各色花式时,一定感觉很美吧!今天,老师,也带来了自己在旅游时拍摄下的照片,和大家一同分享美景带来的愉悦之情!二、审清题意,明确要求首先要弄清什么是“即景”,即景就是眼前的景物,跟我们之前的写景文章有所不同,不能按四季顺序写。
适合的题目有:雨中即景、日落即景、田野即景、窗外即景……三、佳作引路提炼方法1.按照时间顺序(1)出示幻灯片:清早的海是最美丽的。
碧蓝碧蓝的海水一望无际,与蓝天相接。
太阳公公悄悄地露出半边脸,把海水染成一片淡红。
四周静极了,只有海水轻轻地冲刷着礁石,就像妈妈在为自己的孩子梳洗打扮。
远处,群山起伏,一幅多么美丽的图画啊!太阳公公越升越高,用它耀眼的光芒打破了海的宁静。
洒满阳光的海面上波光粼粼,像铺上了一层金子。
小浪花离开了“母亲”的怀抱,调皮地拍打着沙滩,它们捧着一个个美丽的贝壳送上岸来,逗引着孩子们。
是谁为海妈妈头上插了几朵白色的大花?噢,是海鸥。
它们在海面上盘旋着,鸣叫着。
突然,一只海鸥对着海俯冲,身子刚碰到海水又飞了起来,嘴里还叼着一条银光闪闪的鱼呢!傍晚,鸟儿们都归巢了,天空中隐隐地可以看见星星。
太阳公公劳累了一天,沉入海底悄悄入睡。
海面上波浪轻轻起伏,那是海妈妈正在为自己的孩子摇摇篮。
时而吹来一阵阵清凉的海风,好舒服!一切都沉睡了,海面又恢复了宁静,只有海妈妈举起的夜航灯在海中央一闪一闪,为夜归的船只指明方向。
啊!我爱你,大海──慈祥的母亲。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习作七:______即景(教案)

习作:______即景1.培养学生细致观察景物的能力,抓住景物特点来写出具体变化。
2.让学生掌握定点观察和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
3.学会描述景物的形态、色彩、大小及动态变化,展开联想,以优美的语言写出景物的神韵来。
●重点明确立足点,明确景物的方位和写景的顺序。
●难点明确中心,突出景物的特点,写出自己的感受,做到有景有情。
●教学课时3课时。
第1课时课时目标1.培养学生细致观察景物的能力,抓住景物特点来写出具体变化。
2.帮助学生掌握定点观察和移步换景的写作手法。
一、创设情景,谈话导入。
1.同学们,又是一年春始时,不知不觉中,我们又步入了春的怀抱中。
北方的春脚步虽然迟缓一点,但却怎么也阻挡不了春的消息,想必细心的同学一定早就捕捉到了星星点点的春的影子了。
2.看得出同学已是迫不及待地想汇报自己眼睛里的美景的气息了,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吧。
3.学生自由汇报。
教师做出及时的评价与反馈。
4.过渡。
自己的心中既然承载了这么多的美好,我们是不是要把它们表达出来呢?那么就让我们大胆地来“我手写我心。
”在轻松的谈话中让学生认识到:用一颗善于发现美的眼睛,记录下最美的风景,将是一件快乐的事。
二、巧设案例,抛砖引玉。
1.老师和同学们一样,看到美好的事物,总会心存感动,然后想把这些话表达出来,写成文章。
下面老师就展示一下自己的成果,请同学们大胆发言、提出建议。
2.屏幕出示例文,引导学生集体评议,从而能够感悟优点,并指出缺点,由此复习已经学过的习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3.老师和学生集体反馈,并再次明确写景文章的注意事项,如书写要工整,表达要有条理性,叙述要生动具体,以及标点使用要得当等,从而请学生注意对文章的反复修改。
4.回忆写景文章要求:既然同学们已经练过写景作文,下面请同学们共同回忆一下写景作文给我们提出了哪些要求。
(学生自由讨论)要按一定顺序,如色彩变化,声响、形态变化等来写文章。
5.分析。
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就把写作顺序搞清楚了,那么按一定顺序描写有什么好处呢?(板书:脉络清楚)6.过渡回忆。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习作《______即景》优质教案

教学过程任务一:视频引入,明确要求【设计意图:借助视频,使学生初步感受身边的美景,唤起学生对习作的兴趣。
同时,适时地让学生描绘所看到的景色,为后续的交流作好铺垫。
借助刚刚学过的本单元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即景”的意思,体会生活中处处有美景。
同时也为学生后续的作文选材打开了思路。
】1.课件播放大自然中日出、日落和湖、海、山、川的视频。
2.引导交流:同学们,看到这个视频,你能描绘一下看到的景色吗?3.引导语:大自然中处处是景,处处是画。
日出带给我们喷薄的激情,日落留给我们无限的遐思,大海让我们感受到气势的磅礴,山顶使我们体会到景色的壮丽。
在我们的身边,你一定也欣赏过美景,让我们一起来描绘这如诗如画的景色吧!4.板书“______即景”,问:“即景”是什么意思?(1)即:当时,当下。
即景:眼前的或当下看到的景物,是较短时间内所见,并有一定变化的景物。
(2)《四季之美》写的是春夏秋冬的景色,不是即景。
但是其中写的春天黎明天空颜色的变化和秋天黄昏归鸦回窠的情景,是即景。
小结:在我们的生活中,街道的早晨即景、校园的秋天即景、公园里的黄昏即景……只要留心观察,我们身边处处都是美景。
5.出示习作要求,学生自由朗读,读懂要求。
观察一种自然现象或一处自然景观,重点观察景物的变化,写下观察所得。
根据自己的观察对象,把题目补充完整,如“雨中即景”“日落即景”“田野即景”“窗外即景”。
写的时候注意以下几点:①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事物。
如,窗外即景,可以按空间顺序,由近及远地写一写窗外的景物。
②注意写出景物的动态变化,使画面更加鲜活。
如,日落即景,可以写一写太阳落下时形状的变化以及夕照下景物色彩的变化。
集体交流:本次习作有哪些要求?预设:①本次习作要求写一处景物。
②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景物。
③注意写出景物的动态变化。
④把题目补充完整。
可以以某个特定的地方为题目,例如“校园即景”“公园即景”等;也可以以一个特定的时间或特定的景色为题目,例如“日出即景”“晚霞即景”等。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习作:______即景》教案及反思(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习作:______即景》教案及反思(教案)一. 教材分析《习作:风景即景》是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作文。
这篇作文要求学生能够观察身边的风景,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来表达自己对风景的感受和体验。
通过这篇作文,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同时也能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他们能够通过观察来发现身边的美好事物,并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但是,学生在写作时往往存在以下问题:观察不够细致,描写不够生动,语言表达不够准确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细致观察,用生动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三. 教学目标1.能够细致观察身边的风景,发现美好事物。
2.能够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来表达自己对风景的感受和体验。
3.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观察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细致观察,发现身边的美好事物。
2.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引导学生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五. 教学方法1.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示例法:教师通过示例,让学生了解如何观察和表达。
3.讨论法:学生之间进行讨论,共同提高。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相关的风景图片或视频,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2.教师准备相关的范文,用于示例和讲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相关的风景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示例:教师展示一片美丽的树林,让学生观察树林的特点,如树木的形状、颜色,树林中的生物等。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相关的范文,让学生了解如何观察和表达。
示例:教师呈现一篇关于海滩的范文,让学生了解作者是如何观察海滩的,如何用生动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一篇关于风景的短文。
示例: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风景,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来表达自己对风景的感受和体验。
部编人教五年级语文上册《习作:______即景》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五年级语文上册《习作:______即景》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五年级语文上册《习作:______即景》是一篇关于景物描写的作文。
通过这篇作文,学生要学会观察身边的景物,抓住景物的特点,用生动的语言进行描述。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对景物描写的指导,又有优秀作文的示例,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学习素材。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写作基础,对景物描写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往往不知道如何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述,语言表达过于平淡。
此外,部分学生对身边的景物观察不够仔细,缺乏素材积累。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景物描写的方法,写出具有个性的______即景作文。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模仿等方法,培养学生对景物描写的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身边景物的美好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运用恰当的词语和句式进行景物描写。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身边景物,抓住景物特点,进行生动形象的描述。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景物的美好。
2.互动式教学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3.模仿法:让学生模仿优秀作文,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情况,设计教学环节。
2.学生准备:预习相关课文,观察身边的景物,积累素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景物描写方法,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身边的景物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景物的特点。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景物进行描写。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
4.巩固(1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教师总结优点和不足,给予鼓励和建议。
5.拓展(10分钟)学生自由发挥,写一篇关于身边景物的作文。
部编五年级上册语文《习作:______即景》优质课教学设计

部编五年级上册语文《习作:______即景》优质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习作:风景即景》是部编五年级上册语文的一篇写作指导课文。
这篇课文旨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身边的景物,运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把景物写具体、写生动。
课文通过示例,让学生了解风景即景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写作基础,他们能够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但学生在写作时,往往存在观察不细、描写不生动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本课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细致观察,运用恰当的词语和修辞手法,把景物写得具体、生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运用恰当的词语和修辞手法,把景物写得具体、生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想象、表达等环节,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美好生活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细致观察,运用恰当的词语和修辞手法,把景物写得具体、生动。
2.教学难点:如何把景物写得具体、生动,富有感染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置身其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互动式教学法: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景物图片或视频,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描绘。
2.准备范文,让学生欣赏和借鉴。
3.准备写作纸张和文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组风景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这些风景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能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一下吗?”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课文《风景即景》的示例,让学生阅读并进行分析。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作者是如何观察景物、如何运用恰当的词语和修辞手法进行描绘的。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观察到的景物,并尝试用恰当的词语和修辞手法进行描绘。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习作《_____即景》精品教案+练习题(含答案)

习作即景【教学目标】1.能按照一定的观察方法仔细观察自己身边的一种自然现象或一处自然景观,根据自己的观察对象把题目补充完整,围绕一个意思用一段话写下来,并能主动运用平时积累的描写景物的词句。
2.按一定顺序把本单元学到的写作方法运用到习作练习中,把一种自然现象或一处自然景观写清楚,写具体,重点突出景物的变化,使画面更加的鲜活。
3.感受祖国大好河山的美丽,增强对祖国的热爱。
4.学会自己修改习作,并乐于和同学分享观察到的美景。
【教学重点】1.能按照一定的观察方法仔细观察自己身边的一种自然现象或一处自然景观,根据自己之所以它大发雷霆,是因为闪电爷爷的作品不合格,不应该展示给人间。
不过,雷公公的火气也太大了,那训斥声噼里啪啦的,比鞭炮声还更猛啊!不久,天庭好像接到了及时任务似的,着急地向人间泼水,拼命地泼个不停。
“嘀嗒嘀嗒”、“咚咚”、“哗哗”……那太阳徘徊着水天相接地方,好像是眷恋着,不想离给大海蒙上一片迷人纱巾。
太阳像一个跳水运动员)引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独立欣赏图片,阅读资料。
一道道金色的海浪般向我涌来,此起彼伏。
我沉浸在油菜花的周围已经来了不请自来的“客人”。
身着黄、白两色礼服的蝴蝶来和油菜花“约会”来了。
它们萦绕着油菜花翩翩起舞,欢快的舞姿令人陶醉!好一幅“留连戏蝶时时舞”的优美画面!我看园中鲜花怒放……大自然的变化让我们感受到世界的奇妙和美好。
让我们把身边的一种自然现象或自然景观介绍给别吧!引导学生说出自己感兴趣的一种自然现象或自然景观,并说出自己最喜欢课后反思成功之处:通过交流,启发学生发现身边有许多美丽迷人的自然现象或自然景观,使学生明白在一次小小的作文中不可能一个一个去介绍,引导学生在习作前先选择印象最深的或感情最深的一处景物,这就解决了习作“写什么”的问题。
通过课文片段的分析,引导学生抓住景物的静态和动态特点介绍。
引导学生了解写景的顺序有观察顺序,如由远到近,由整体到部分,从上到下,由外到内等,还有时间顺序,在习作前要确定自己的描写顺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 )分钟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出示课件1)
大家看一看这些美丽的图片,这些景物是那样迷人。
我们读过不少写景的文章,那些优美的景物描写让我们非常难忘。今天,我们也来写一写自己眼中的景物,也让我们用自己的笔把景物写下来,给别人以美的感受。
板书:________即景
【设计意图:用精美的图片引入,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他们一探究竟的欲望。】
课题________Fra bibliotek景课型
习作
授课
时间
1课时
教学
目标
1.引导学生根据本单元课文的写法,观察一种自然现象或者一处自然景观进行写作。
2.学习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
3.通过习作,进一步提高我们的观察能力和写作能力。
教学
重点
写一种自然现象或一处自然景观,要写出景物的变化。
教学
难点
学习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
新课
教学
( )分钟
二、方法指导
1.读题(出示课件2)
师:大家读一读题目,发现题目有什么特点?
生观察,总结
预设:题目不完整,需要补充。
师:在写作的时候,我们首先要把题目补充完整。
2.出示习作要求:(出示课件3)
_______即景,在选材方面,可以写“雨中即景”、“日落即景”,可以写“田野即景”等。
写作方法:认真观察,抓住景物的特点,重点观察景物的变化。语言尽量做到生动形象,在写作中要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出示课件4)
设计意图:指导写作方法,能让学生根据写法进行写作,提高写作能力。】
【设计意图:师生共同有针对性地讨论,能让学生明确写作的方法和方向,让学生写起来更轻松。】
【设计意图:设置这个环节,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会听取他人的意见或建议,养成修改文章的习惯。】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分钟
七、集体评议,作业安排。
1.选取写得好的作品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总结其优点。
2.继续修改习作,写好这篇写景散文。
板书
内容
选材---写作方法
_____即景
有条理---动态变化
教学反思
1.在这节课中,我先出示了几个体现优美风景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通过写作方法指导,让学生明白怎样进行写作,从而消除他们在写作上的畏难情绪。
2.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发挥学生之间、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探究精神,让学生通过展示自己的作品,发现作品中的优点和不足,从而指导学生进行修改,让自己的作品更完美。
板书:选材 写作方法
三、师生共同讨论(出示课件5)
我们具体应该怎样写呢?先让我们看看课本,看文中给我们进行了哪些提示。
书中提示我们:(出示课件6)
1.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景物。我们可以根据需要,按照空间顺序、观察顺序或者游览顺序等进行描写。
2.注意写出景物的动态变化,使画面更加鲜活。
师:除了书中的提示,我们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呢?(出示课件7)
生总结:在写作的时候,要融入自己或喜悦、或赞叹等的情感。
板书:有条理 动态变化
四、小组交流,练习表达。(出示课件8)
1.选择一处景物或自然景观,思考其特点。
2.和小组成员交流:把自己所选的习作介绍给大家,请大家评价。
3.班上交流:把自己的习作和全班同学交流,认真听取同学的意见,及时做出修改。
五、拟提纲,练习写作。(出示课件9)
1.在稿纸上简单记录交流后的收获。
2.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给自己的习作拟一个提纲,包括:写哪儿的景物,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如何结尾。
3.写作。
六、组内评议,练习修改。(出示课件10)
1.展示自己的习作提纲,说说自己打算怎样写,请大家提出意见或建议。
2.试着把你确定的内容写下来。
注意:要按一定顺序;语言要生动形象;要注意动态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