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语文综合 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1. 引言1.1 背景介绍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指在语文教学中,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运用语言,提升语言能力。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教育也朝着更加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方向发展。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语文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通过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在实际操作中感受语言的魅力,加深对语文知识的理解,提高语言应用能力。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快速进步,语言应用能力已经成为一个人综合素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培养,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水平。
加强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已成为当前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在实践中感受语文的魅力,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语文素养,助力学生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
本文将重点探讨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以期为语文教学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方法。
1.2 研究意义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途径,通过参与这些活动,学生可以在实践中提升语言应用能力。
语言应用能力是指学生在实际语境中运用语言进行表达、交流和思维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有助于提高他们的综合语文素养,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知识。
研究如何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探讨这一问题,可以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有效的路径和方法,促进其语言应用能力的全面提升。
这也有助于丰富语文教学的手段和形式,推动语文教育的创新和发展。
2. 正文2.1 了解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了解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指通过各种形式和载体,结合学生现实生活和学习实践,促进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言应用能力的综合提升。
这种活动可以包括课堂教学、课外阅读、实地考察、实践探究等多种形式,旨在通过多元化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与热情,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字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小学语文综合素养培养方案

小学语文综合素养培养方案一、培养阅读兴趣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至关重要。
可以通过引导学生经常阅读优秀的文字作品,如童话、寓言等,让他们感受到文字的魅力和乐趣。
同时,可以组织课外读书活动,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书籍,并进行推荐。
二、提高写作能力写作是语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是必不可少的。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日记、小作文等书写,帮助他们培养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并且,鼓励学生进行写作比赛,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和自信心。
三、培养词汇量词汇是语文学习的基础,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对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来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如背诵经典诗歌、抄写词语等。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运用词汇的能力,让他们能够在阅读和写作中灵活运用所学的词语。
四、发展口语表达能力语文学科不仅要注重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还要培养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可以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让学生更多地进行口语交流。
同时,鼓励学生参加朗诵比赛、演讲比赛等,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五、培养思维逻辑能力思维逻辑是语文综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培养思维逻辑能力可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阅读一些逻辑思维训练的书籍,开展思维导图训练等活动,帮助学生理清思维,提高分析和推理的能力。
六、促进审美能力的培养语文学科还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让他们对语言的美感有所感知。
可以通过欣赏优秀的文学作品、诗歌、古诗等,培养学生对语文的美的感知。
同时,阅读各类优秀的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七、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作为中国的传统学科,语文学科要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
可以通过学习古代文学、经典诗文、古代成语等,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同时,在教学中可以穿插一些中国传统文化的故事,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八、培养文学鉴赏能力文学鉴赏能力是语文综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帮助学生提高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如何在教学中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教育管理

如何在教学中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教育管理语文教育是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能力、文化素养和综合实践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体现语文实践性和综合性教育管理成为了一个关键问题。
本文将介绍如何在教学中有效地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教育管理。
一、培养实践能力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通过设计各种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和运用语言文字。
例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让他们亲自接触实际事物,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观点。
同时,可以开展实际应用活动,如模拟情景对话、口语演讲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并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二、注重综合性素养综合性教育管理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他们的批判思维、创新思维和综合应用能力。
例如,在阅读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思辨和分析,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在写作教学中,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综合应用教学中,可以通过项目学习或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三、合理组织教学活动为了有效地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教育管理,教师需要合理组织教学活动。
首先,教师应该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之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学习特点。
其次,教师应该创设适宜的教学环境,提供各种资源和条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再次,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合作,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最后,教师要及时进行教学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加强师生互动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应该积极与学生进行互动,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同时,教师要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通过师生互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语文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学科,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
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需要开展一系列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语文能力,丰富语言表达,拓展语文视野。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介绍开展语文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和具体方法。
一、开展朗读比赛,提高语音语调朗读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朗读比赛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语言的魅力,提高语音语调,增强表达能力。
教师可以组织朗读比赛,让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文章进行朗读,然后进行评比,激发学生对语文的热爱和学习兴趣。
二、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拓展语文视野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可以拓展学生的语文视野,丰富语言表达,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活动,鼓励他们多读好书,然后进行读后感交流,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开展语文写作比赛,培养语文表达能力写作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开展写作比赛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写作比赛,让他们自由发挥,展示自己的语言天赋和创造力,从而提升语文素养。
四、开展课堂表演活动,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课堂表演是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可以让学生通过表演来展示自己的语文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增强自信心。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表演活动,让他们通过表演来展示自己的语言能力,从而提高语文素养。
五、开展文言文学习活动,传承中华优秀文化文言文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开展文言文学习活动可以让学生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文化,提高语文素养。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学习文言文,了解古代文化,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通过阅读、写作、听说等多方面的训练,全面提高语文能力和素养的过程。
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语文是人们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重要工具,也是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
下面我们来谈一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首先,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需要注重阅读。
阅读是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多读一些经典的课外读物,如寓言故事、童话故事、名人传记等,通过阅读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修养。
其次,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需要注重写作训练。
写作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写作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日记、作文、小说等写作活动,引导学生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此外,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还需要注重听说训练。
语言是用来交流的工具,通过听说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听力理解能力。
老师可以设计一些口语交际的活动,如朗读比赛、语音语调练习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最后,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需要注重综合训练。
语文学习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面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字能力和思维能力。
老师可以设计一些综合性的学习任务,如阅读理解、综合填空、作文表达等,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提高语文素养。
总之,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是一个全面的过程,需要学校、老师和家长共同努力。
通过有效的阅读、写作、听说和综合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希望学校和教师能够重视语文综合素养的培养,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综合实践活动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综合实践活动
当今社会,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综合实践活动变得越来越重要。
综合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通过实践性的学习,提高语文运用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下面是一些小学语文教学中常见的综合实践活动。
课外阅读活动:鼓励学生广泛阅读各类文学作品,培养阅读兴趣和习惯。
教师可以组织读书俱乐部,推荐优秀作品,并提供相关指导和讨论。
模拟写作活动:通过模拟情景、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写作过程。
例如,学生可以扮演记者、作家等角色,进行新闻报道、文学创作等活动,提升写作能力。
诗歌朗诵比赛:举办诗歌朗诵比赛,鼓励学生背诵和朗诵经典诗歌。
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还能加深对文学艺术的理解和欣赏。
话剧表演:组织学生进行话剧表演,引导他们学习剧本,扮演角色,并通过表演展示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作文比赛:举办作文比赛,鼓励学生进行主题写作。
通过参与比赛,学生可以锻炼写作技巧,展示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课堂演讲:组织学生进行课堂演讲,让他们自由发表观点,锻炼口头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文化参观:组织学生参观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文化场所,让他们亲身感受文化传承和艺术魅力,培养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和认知。
传统文化体验:组织学生参与传统文化体验活动,如中国结制作、剪纸、写毛笔字等,帮助学生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通过这些综合实践活动,小学语文教学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课堂教学,而是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学生们在实践中不仅能够提高语文水平,还能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和综合素质,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综合实践活动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综合实践活动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一、引言在现代社会,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只能是一个学生完整发展的一部分。
与此同时,学生对于实践能力的培养也越来越重视。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学生在校期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探讨综合实践活动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以及其具体的影响。
二、综合实践活动的定义综合实践活动是指学生在校期间参与的各种课内外的实际活动。
这些活动旨在让学生实际运用所学知识,培养技能,发展个人素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实际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将课本中的知识与实际情境相结合。
通过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学生能够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例如,学生参与科技创新实验,面对问题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科学知识,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这种能力在学生将来面对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时将变得尤为重要。
四、提高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综合实践活动通常需要学生进行团队合作。
在合作过程中,学生需要相互协调,充分利用每个人的优势并克服合作中出现的问题。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培养出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这种精神对于学生未来的工作生活非常重要,因为在现实中,很少有工作是独立完成的,团队合作的能力是必不可少的。
五、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综合实践活动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通过参与不同的实践活动,学生能够亲身实践,将理论应用到实际中。
例如,学生参与社区服务,在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学会如何与人沟通,如何处理各种实际问题。
这种实践操作能力对于学生将来进入社会工作非常重要。
六、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实践活动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还能够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践活动中,学生可能会遇到各种实际问题,需要他们在实践中找到解决方法。
这种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培养批判思维能力,能够更好地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七、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自律能力综合实践活动通常需要学生承担一定的责任,并按时完成任务。
如何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能力

时代 迫 切 呼 唤语 文 改 革 , 是 综 合 实 践 活 动 走进 大 家 的 视 线 , 于 并且 势 头 强劲 。 么是 综合 实践 活 动 呢 ? 什 如何 培 养 学 生 的综 合 实践 活 动 能 力 呢 ? 些 成 为我 们 迫 切需 要 解 决 的 问题 , 面我 这 下
大 多 会 设 置 特定 的情 境 , 查 学 生 开 展语 文 活 动 完 成 实 际任 考 务 的能 力 。 实践 经 验 是学 生 解 题 的 主要 依 据 。
务 , 不 去思 考 , 去探 究 , 有形 成 自己的 能 力 。 因此 , 就 但 不 没 这 要求 学 生 在 平 时 一定 要 重 视语 文 综 合 性学 习 。 语 文 教 师 如 何培 养 学 生 的 语 文 综合 实践 能 力 呢 ?语 文综 合 实践 活 动 是将 已有 的语 文 知 识 技 能 在 实践 中应 用 .又 在应 用 中获 得 新 知 , 高 能力 的过 程 。 文综 合 实 践活 动 是 以 学生 提 语 语 文学 习 的 直接 经 验 与感 受 而 开展 的 ,根 本 目的 就 是促 进 学 生 综 合 语 文 素养 的发 展 . 设 语 文 实 践 的环 境 。 目 的地 、 创 有 循 序 渐 进 地 开 展 多 种 形 式 的语 文 实 践 活 动 . 强 学 生 在 各 种 场 增 合学语文 、 语文的意识 , 用 多方 面 提 高 学 生 的 语 文 能 力 . 正 真
就此 谈 谈 看法 。
所 谓综 合 实 践 活 动是 以培 养 学 生 的 语 文 素养 乃 至 全 面 素 质 的综 合发 展 为 目标 , 过 优 化语 文学 习环 境 , 合 语 文 学 习 通 整 资源 , 建课 内外 、 内外 、 构 校 学科 间融 合 的语 文 教 学体 系 , 高 提 学 生 语 文 知 识 的 综 合 运 用 能 力 和 听 、 、 、 综 合 能 力 发 展 说 读 写 的活 动 。它 具 有 以下 特 点 。 1实践 性 。 综 合性 学 习 要求 学 生 关 注生 活 , 注 实 践 , . 关 学 会 发现 并 解 决 实 际问 题 。 合性 学 习命 题 的 中心 是 活 动 。 目 综 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语文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
【摘要】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的性质,决定了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培养学生语
文实践能力,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规律,使
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便成了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语文;实践能力;培养
Student's language is comprehensive to practice ability of development
Zheng Zhong
【Abstract】The language is most the social intercourse tool of importance, is mankind culture of importance constitute part, tool and humanities unify, is a language course of basic nguage course of property, come to a decision the language is the fulfillment very strong academics, so development student language practice ability, make the student morely direct contact language material, control usage language regulation in a great deal ofly of the language the fulfillment, make the student acquire basic language cultivated manners, then became language teaching of heavy medium of heavy.
【Key words】Language;Practice ability;Development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
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的性质,决定了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规律,使学生获得
基本的语文素养,便成了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
为了让学生好学语文,学好语文,提高语文实践能力,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我
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创造实践机会,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提高。
1.充分发掘教村资源,让学生探究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语文教材的许多文章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当学生在阅读中提出问题时,怎么办?以往,
一般都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或请学生帮助解答,而忽略了引导学生自己从生活中,从大自
然中去观察、体验,寻求问题的答案。
这样做,扼杀了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欲望,不利于
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培养。
根据陈浩的调查,87%的学生表示最不喜欢“课堂全是教师讲述”、“答案先由教师设定”。
所以我尽量引导学生自己寻找问题的答案。
比如在上《大自然的语言》、《牵牛花》、《生物入侵者》这类课文时,学生对文中科学现象既好奇又不解,于是
我激励他们课后动手试试,进行课外调查,然后在课堂上陈述实验过程,写出调查结果,学
生学习的情绪高涨。
事实证明,将语文课堂教学与自然生活紧密结合,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
语文实践机会,拓宽了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渠道,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2.发挥图书馆、网络等资源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在信息社会时代,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有很多,他们了解的信息有时比老师还要多。
在一些
语文课上,老师在介绍有关资料时,有的学生漠不关心,或者根本就不听,因为他早就知道,或者不想知道。
当我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一些靠课文不能解决的疑问时,他们很有兴趣,
一定想办法解决,汇报交流时还积极主动。
如教学《恐龙无处不在》、《人的克隆》、《月
亮上的足迹》等课文时,我鼓励学生通过网络等渠道搜集信息,处理资料,通过自己的努力
认识课文中的人物,了解到的资料比我了解的要多得多。
听了他们的汇报交流,我自己也增
长了见识。
3.利用小组学习,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和创新能力
在课堂上分小组进行学习,是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有效形式。
如教学《智取生辰纲》一课,我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分头梳理晁盖的打劫准备、杨志的小心防范等线索,展开小
组讨论,选择喜欢的内容单元,选择喜欢的方式进行学习;我只负责巡视、指导。
汇报交流时,小组长先介绍学习情况,然后组织大家汇报。
这样的学习活动,改变了单一的教师讲,
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学生读的形式,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中。
学生在这种探究中,学到学习方法,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训练了创新思维,提高了鉴赏
能力。
4.课内课外,让学生扩展阅读,尽情表达,努力创造实践机会
语文素养是学习所有科学知识,从事各种社会工作必不可少的基础素养。
光靠教材的几篇文章,学生要学会表达是不够的。
所以,不但要带学生走进教材,还要带着他们走出教材,扩
大他们阅读范围,加强语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语文的综合能力。
这在课堂内外都可以进行。
从课内来说,每一节语文课留出几分钟给学生扩展阅读与本次课文有关的材料,或做一些与
课文有关的实验,让学生有新的感受和新的体验,从而增强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素养
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比如,在学习《杨修之死》这一课时,我就组织开展一次“三国文化周”活动,通过阅读文章,观赏影视剧、考证文化古迹等活动,训练学生通过多种方式、多种渠道了解接受知识,表达看法的能力,增厚了学生文化底蕴。
从课外来说,加强课外阅读和实践,既必要又可能。
语文教育是母语教育,有取之不尽的教
育资源,有得天独厚的语文环境。
语文一旦与生活联系,马上就生动活泼起来。
譬如,“聆听音乐美,发现绘画美,欣赏艺术美、自然美、科学美、社会美、生活美,都可以从语文学习
中获得。
反过来,他们又无一不是提高语文素养的途经”。
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课外活动时,要利用一切机会给他们创造“语文化”的生活情境:班委选举;课前“一分钟演讲”;评
论班级生活;交流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开主题队会;读书、看报、听广播;参加文艺、体育、科技竞赛;经常接触生活,积极参与集体生活、公益劳动、社会实践、参观旅游,甚至交友谈心写日记网络聊天……就这样,学生在“语文化”的生活中,体验到语文学习给生活
带来的帮助和乐趣,使学习语文与生活运用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5.让学生参与评价,激发学生参与语文实践的活力,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实施发展性教育评价以来,课堂评价实现了由教师为主体到由学生自己、同学间、小组间和
老师的多主体评价的转化。
教育教学实践中,我尝试让学生参与到评价中来,不仅要养成他
们评价自己和评价别人的习惯,更要学会正确评价自己、评价别人。
我想,在课堂上引导学
生参与评价,是为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启发学生主动探索,尝试学习,培养学生的
创新能力,从而优化课堂教学,这其实也是语文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
如果只让学生使用“好”、“对”、“错了”等简单的词汇进行评价,就不利于促进学生的思考,不利于引导评价的
深入,也不利于提高语文综合能力。
我训练学生学会评价时,首先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他
评时要引导学生先看优点和长处,然后再提不足。
在学生自评或互评时,我不在一边旁观,
而是把关注的面铺开些,适时对评价者进行再评价,及时鼓励和表扬会评的学牛,激发他们
评价自己和评价别人的兴趣和自信。
经过训练,不少学生初步学会了评价自己和别人。
例如:“我听他读课文,就像看见课文中的景物了”,“他说的真流利,真有趣,我都被吸引住了”,“我要向他学习,也要写出像字帖上的字来”,“老师,我觉得自己今天写的字比上次漂亮多了”等等。
学生能认真听别人发言,听懂别人的评述,还能自己做些再评价,这不正是语文综合
实践能力得到提高的体现吗?
具有多重功能性和奠基性作用的语文课程,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只有在多渠道,多形式的反复的语文实践中,不断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能力,才能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