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练习:第6课 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含解析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2 第6课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作业

第6课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编者选题表一、选择题1.(2018·湖南长沙月考)“紧随西班牙之后崛起……缺少强大的王权和充足的人力资源,十分自然地选择了依靠商业贸易来积累财富,同时也积累了足以让自己强盛起来的竞争技巧和商业体制。
”该国被称为( )A.“海盗国家”B.“海上马车夫”C.“瓷器之国”D.“世界工厂”解析:B 通过材料信息“十分自然地选择了依靠商业贸易来积累财富,同时也积累了足以让自己强盛起来的竞争技巧和商业体制”,可知这个国家是指荷兰,而荷兰又被称为“海上马车夫”。
2.1650年,英吉利共和国发布《航海条例》,其内容可概括为两点:一、禁止外国商人和拥护斯图亚特王朝的美洲殖民地有任何贸易关系;二、外国商船如无共和国政府的许可证,不得与美洲的英国殖民地通商。
以下关于此条例说法正确的是( )A.其目的在于压制北美殖民地的独立运动B.其颁布有利于工业资本家在海外的扩张C.主要为打击西班牙殖民势力扩张而颁布D.反自由贸易,以保护主义促进国家利益解析:D 北美殖民地的独立运动发生在18世纪,与材料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工业资本出现在工业革命时期,工业革命始于18世纪,故B 项错误;《航海条例》主要为打击荷兰殖民势力扩张而颁布,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内容可以看出,未经同意外国商人不得与英属美洲殖民地贸易往来,说明英国政府反自由贸易,以保护主义促进国家利益,故D项正确。
3.(2018·浙江杭州月考)18世纪中期,英国确立了“海上霸主”的地位,在此过程中,英国先后战胜了 ( )A.西班牙、荷兰、葡萄牙B.荷兰、法国、葡萄牙C.葡萄牙、法国、西班牙D.西班牙、荷兰、法国解析:D 1588年,英国打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17世纪通过三次英荷战争打败了荷兰,18世纪中期打败了法国,确立了海上霸权。
4.克里奥尔语是近代早期的帝国退潮后遗留下来的废弃物,散布于世界各地。
克里奥尔(Creole)一词原意是“混合”,泛指世界上那些由葡萄牙语、英语、法语以及非洲语言混合并简化而生成的语言。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练习:第6课 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含解析

第6课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课后篇巩固提升学业水平引导1.有经济史学家估算,16~18世纪,荷兰与英国人均GDP年增长率均高于同时代的其他国家。
这一时期荷、英经济的高增长均得益于()A.垄断组织的出现B.世界工厂地位的确立C.海外殖民掠夺D.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2.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人走遍了全世界的海港码头。
到16世纪晚期,他们在印度洋、大西洋和太平洋海域的战略要地都建立了武装据点”。
这些武装据点的建立主要是为了()A.保护商业贸易B.拓展殖民地C.传播天主教D.掠夺工业原料世纪晚期,欧洲人建立武装据点,主要是为了垄断商路,保护商站,维护其商业贸易。
3.17世纪,荷兰所属东印度公司雇用著名的印刷业家族,为公司绘制航海地图。
绘图人员受雇后,必须在阿姆斯特丹市长的面前起誓,答应要保守秘密,不让图上的信息外流。
采取这种做法主要是考虑到()A.战争因素B.文化因素C.商业因素D.外交因素世纪的荷兰主要从事商业贸易,它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商船队,因此,航海对荷兰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为绘制的航海地图保密,就是出于商业因素的考虑。
4.新航路开辟过程中,欧洲人在非洲命名了许多“象牙海岸”“黄金海岸”“奴隶海岸”的地名。
这些地名客观上反映了()A.航海家的冒险精神B.非洲物产极其丰富C.探求新知的主动性D.殖民扩张的掠夺性,欧洲殖民者到达非洲开展殖民扩张,在非洲命名了许多如“象牙海岸”“黄金海岸”“奴隶海岸”等地名,反映了欧洲殖民者掠夺黄金贵金属、财富和奴隶的愿望和要求,可见这些地名客观上体现了殖民扩张的掠夺性,故选D项。
A、C两项属于主观因素,故排除;B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5.“直到1500年以前,大西洋一直是一道栅栏,一个终点。
但是1500年左右,它一变而成为一座桥梁,一个启程之地。
”从长远来看,在这一变化中受益最多的是()A.西班牙B.葡萄牙C.巴西D.英国,要注意题目中的“长远”。
在新航路开辟后的殖民扩张与争夺中,英国逐渐树立了殖民霸权地位,成为世界殖民帝国。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6课《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同步练习及答案

第二单元第六课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2018·北京高一模拟)古希腊的战略家狄米斯·托克利曾说过:“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一切。
”17世纪时控制海洋、拥有海上殖民霸权的国家是( )A.西班牙B.荷兰C.英国D.法国解析:解题时注意题干“17世纪”这一关键信息。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7世纪最发达的国家是荷兰,其商业发达,有“海上马车夫”之称,并建立了遍布世界的商业殖民帝国。
据此可知选B项。
答案:B2.斯塔夫里阿诺斯说:“欧洲的扩张在最初的伊比利亚阶段之后,因合股公司的激增而大大加强……这些新组织是经济动员和经济渗透的最有效工具。
”17世纪,这种“新组织”使( )A.荷兰建立了世界性商业殖民帝国B.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C.英国打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D.荷兰在英荷战争中获胜解析:本题考查知识迁移能力。
依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17世纪”可判断:A项正确。
B项是在18世纪,C 项是在16世纪,D项不符合史实。
故选A项。
答案:A3.“荷兰联合东印度公司成立并聚集了650万的资金……而且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股票交易所也在这时诞生在阿姆斯特丹。
”这段话反映的“这时”是在( )A.14世纪B.15世纪C.16世纪D.17世纪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可知材料反映的是荷兰海外贸易的繁荣时期,荷兰在17世纪建立了商业贸易公司东印度公司。
答案:D4.下面表格是英国1475-1597年消费品价格指数变化情况,形成表中价格指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年份1475 1521 1555 1558 1559 1595 1597价格100 167 270 370 400 515 685指数A.B.新贵族追求享受大量购买奢侈品C.殖民掠夺使金银输入越来越多D.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已经确立解析:分析材料中1475-1597年的时间,A项说法错误,资本主义生产在英国快速发展;B项说法不符合史实;D项1688年光荣革命后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确立。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练习:第6课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含解析

第 6 课殖民扩充与世界市场的拓展课后篇稳固提高学业水平指引1.有经济史学家估量,16~18 世纪 ,荷兰与英国人均GDP 年增添率均高于同时代的其余国家。
这一时期荷、英经济的高增添均受益于()A. 垄断组织的出现B. 世界工厂地位确实立C.外国殖民打劫D. 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答案 C2.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人走遍了全世界的海港码头。
到16 世纪后期 ,他们在印度洋、大西洋和太平洋海疆的战略要地都成立了武装据点”。
这些武装据点的成立主假如为了()A. 保护商业贸易B. 拓展殖民地C.流传天主教D. 打劫工业原料分析 16 世纪后期 ,欧洲人成立武装据点,主假如为了垄断商路,保护商站 ,保护其商业贸易。
答案 A3.17 世纪 ,荷兰所属东印度企业聘用有名的印刷业家族,为企业绘制航海地图。
画图人员受雇后,一定在阿姆斯特丹市长的眼前立誓,答应要守旧奥密,不让图上的信息外流。
采纳这类做法主假如考虑到()A. 战争要素B. 文化要素C.商业要素D. 外交要素分析 17 世纪的荷兰主要从事商业贸易 ,它拥有世界上最宏大的商船队 ,所以 ,航海对荷兰拥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为绘制的航海地图保密 ,就是出于商业要素的考虑。
答案 C4.新航路开辟过程中,欧洲人在非洲命名了很多“象牙海岸”“黄金海岸”“奴隶海岸”的地名。
这些地名客观上反应了 ()A. 航海家的冒险精神B. 非洲物产极其丰富C.探究新知的主动性D. 殖民扩充的打劫性分析资料反应了新航路开辟过程中,欧洲殖民者到达非洲展开殖民扩充,在非洲命名了很多如“象牙海岸”“黄金海岸”“奴隶海岸”等地名 ,反应了欧洲殖民者打劫黄金贵金属、财产和奴隶的梦想和要求,可些地名客上体了殖民的掠性,故 D 。
A 、 C 两属于主要素 ,故清除 ;B 不切合意 ,故清除。
答案 D5. “直到 1500 年从前 ,大西洋向来是一道,一个点。
可是1500 年左右 ,它一而成一座梁,一个出发之地。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 第6课 殖民扩张和世界市场的拓展测试

第6课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一、选择题1. 17世纪被称为“海上马车夫”的欧洲资本主义国家是A.西班牙B.葡萄牙C.荷兰D.英国1.C【解析】17世纪的荷兰称为“海上马车夫”,故选C项。
2.新航路的开辟拉开了西欧殖民扩张的序幕。
18世纪下半叶,确立了海上殖民霸主地位的国家是A.西班牙B.葡萄牙C.荷兰D.英国2.D【解析】18世纪下半叶,英国确立了海上殖民霸主地位,故选D项。
3.15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被西方史学家称为“探索的时代”“发现的时代”“扩张的时代”。
下列史实不属于这个历史时期的是A.黑奴贸易十分盛行B.荷兰的众多商船出入世界各地,贩运商品,掌握着世界商业霸权C.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行D.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3.C【解析】18世纪,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号称“日不落”帝国,故选D项。
4.新航路开辟后,先后成为贸易强国和殖民强国的下列国家,排序正确的是A.西班牙—荷兰—英国B.意大利—西班牙—英国—荷兰C.葡萄牙—英国—荷兰D.意大利—荷兰—英国—西班牙4.A【解析】西班牙在16世纪成为贸易强国和殖民强国;荷兰在17世纪成为贸易强国和殖民强国;英国在18世纪成为贸易强国和殖民强国。
5.非洲西海岸有一些反映历史的名称,科特迪瓦的象牙海岸、加纳的黄金海岸、利比里亚的胡椒海岸、贝宁的奴隶海岸。
这些名称反映A.非洲物资极其丰富B.非洲主动融入世界市场C.三角贸易所经路线D.早期殖民掠夺的残酷性5.D【解析】据材料信息“象牙海岸”“黄金海岸”“胡椒海岸”“奴隶海岸”可知,这些名称反映出早期殖民掠夺的残酷性,故选D项。
6.“欧洲海外扩张和陆上扩张的最明显的结果是,人类的眼界前所未有地扩天了。
地理知识不再局限于一个地区、一块大陆或半球。
整个地球的外形首次被确定和绘入地图。
”材料强调了欧洲的殖民扩张A.阻碍了新航路的开辟B.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C.阻碍了先进生产方式的传播D.推动了世界的和平发展6.B【解析】材料信息“整个地球的外形首次被确定和绘入地图”强调了欧洲的殖民扩张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故选B项。
精选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教案 第6课 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含解析

【教案】【教学目的】1. 让学生熟练掌握西班牙、荷兰、英国殖民扩张的相关史实。
2. 让学生正确分析英国确立殖民霸权的条件和影响。
【教学重难点】1. 英国确立殖民霸权的条件和影响。
2. 早期殖民扩张的多重影响。
【教学时间】1课时【重难点“精讲”】一、整体感知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资本主义列强的全球扩张,不论是军事上的、经济上的或是文化上的,其目的都是为了掠夺。
就其性质来说,是侵略性的,非正义的。
资本主义列强把广大地区变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只是为了把这些地区变为本国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属,而绝非要在这些地区发展资本主义,改变其落后面貌。
欧洲殖民者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张是世界市场建立的主要途径。
殖民掠夺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给亚、非、拉美等殖民地一方面带来深重的灾难,但同时,殖民主义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客观上也促进了殖民地历史的发展和进步。
二、荷兰、英国的殖民扩张荷兰英国条件地理优势濒临大西洋处于大西洋航运中心经济优势手工业发达,商业活动频繁以手工业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工商业日益繁荣政治优势摆脱西班牙殖民统治赢得独立较早地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概况①在非洲:夺取好望角殖民地①1588年,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②通过英荷殖民战争,夺取新阿姆三、英国确立殖民霸权的条件和影响1.条件(1)国内政治制度优势: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为英国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的建立开辟了道路。
(2)雄厚的经济实力:英国通过圈地运动和海外殖民掠夺,扩大资本原始积累,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3)强大的军事优势:17世纪下半叶经过三次英荷战争,摧毁了荷兰的殖民优势,确立了海上霸权。
(4)地理位置的优势:地处大西洋沿岸,位于世界贸易中心,便于经济贸易和海外冒险;有较强的海洋意识和海上优势。
(5)意识形态的变化:宗教改革后,英国新教徒强烈的个人奋斗进取精神和思想文化的进步与解放,也是取胜的重要原因。
(6)政府的支持:政府推行重商主义,一贯支持本国的海外殖民活动。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 同步练习:第6课 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

第二单元第六课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荷兰成为“17世纪欧洲标准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前提是( D )A.掌握着世界商业霸权B.17世纪成为殖民帝国C.商船数量居欧洲第一D.1581年赢得了国家独立[解析] 经济的发展需要以国家独立为前提,因而1581年荷兰摆脱西班牙的统治赢得独立,促进了荷兰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使荷兰成为“17世纪欧洲标准的资本主义国家”。
故选D项。
2.17世纪初,拥有众多商船、成为世界头号贸易强国的是( A )A.荷兰B.西班牙C.法国D.葡萄牙[解析] 17世纪时,荷兰已经成为欧洲资本主义国家。
当时,荷兰拥有的船只超过1.5万艘,商船数超过欧洲其他国家的总和,故选A项。
3.荷兰东印度公司享有贸易垄断权,还被授予开战或讲和、建立殖民地的权力。
材料表明荷兰东印度公司( A )A.具有商业公司和殖民机构双重性质B.促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C.垄断了世界贸易并掠夺了发展中国家D.促成荷兰在18世纪建立了商业帝国[解析] 由材料信息“贸易垄断权”“建立殖民地的权力”可知荷兰东印度公司具有商业公司和殖民机构双重性质,故A项正确。
4.(2019·泰州高一检测)英国议会1651年颁布的《航海条例》规定“凡外国商品输入英国,或英国商品输出到外国,只许用英国船装载或用输入国或输出国的船只装运,否则一律禁止输入英国”。
该条例( C )A.为击败“无敌舰队”做准备B.导致英法七年战争C.打击了荷兰海上贸易D.标志着英国成为海上霸主[解析] 《航海条例》的颁布损害了当时海上霸主荷兰的利益,因此遭到荷兰的反对,并最终引发三次英荷战争,结果荷兰战败,英国夺取了荷兰在北美的殖民地新阿姆斯特丹,故选C项。
5.新航路开辟后,英国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加入了激烈的海外贸易竞争。
18世纪中期,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
在确立世界殖民霸权的过程中,英国最后打败的国家是( A )A.法国B.荷兰C.西班牙D.葡萄牙[解析] 在16~18世纪的殖民争夺中,英国先后打败了西班牙、荷兰和法国,最终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故选A项。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6课《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作业及答案参考word

第二单元第六课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2018·北京高一模拟)古希腊的战略家狄米斯·托克利曾说过:“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一切。
”17世纪时控制海洋、拥有海上殖民霸权的国家是( )A.西班牙B.荷兰C.英国D.法国解析:解题时注意题干“17世纪”这一关键信息。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7世纪最发达的国家是荷兰,其商业发达,有“海上马车夫”之称,并建立了遍布世界的商业殖民帝国。
据此可知选B项。
答案:B2.斯塔夫里阿诺斯说:“欧洲的扩张在最初的伊比利亚阶段之后,因合股公司的激增而大大加强……这些新组织是经济动员和经济渗透的最有效工具。
”17世纪,这种“新组织”使( )A.荷兰建立了世界性商业殖民帝国B.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C.英国打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D.荷兰在英荷战争中获胜解析:本题考查知识迁移能力。
依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17世纪”可判断:A项正确。
B项是在18世纪,C项是在16世纪,D项不符合史实。
故选A项。
答案:A3.“荷兰联合东印度公司成立并聚集了650万的资金……而且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股票交易所也在这时诞生在阿姆斯特丹。
”这段话反映的“这时”是在( )A.14世纪B.15世纪C.16世纪D.17世纪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可知材料反映的是荷兰海外贸易的繁荣时期,荷兰在17世纪建立了商业贸易公司东印度公司。
答案:D4.下面表格是英国1475-1597年消费品价格指数变化情况,形成表中价格指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B.新贵族追求享受大量购买奢侈品C.殖民掠夺使金银输入越来越多D.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已经确立解析:分析材料中1475-1597年的时间,A项说法错误,资本主义生产在英国快速发展;B项说法不符合史实;D项1688年光荣革命后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确立。
本题选C项,新航路开辟以后,大西洋航运日趋繁忙,英国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加入海外贸易的竞争,殖民掠夺使金银输入越来越多,金银贬值,物价上涨,价格指数变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6课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课后篇巩固提升学业水平引导1.有经济史学家估算,16~18世纪,荷兰与英国人均GDP年增长率均高于同时代的其他国家。
这一时期荷、英经济的高增长均得益于()A.垄断组织的出现B.世界工厂地位的确立C.海外殖民掠夺D.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2.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人走遍了全世界的海港码头。
到16世纪晚期,他们在印度洋、大西洋和太平洋海域的战略要地都建立了武装据点”。
这些武装据点的建立主要是为了()A.保护商业贸易B.拓展殖民地C.传播天主教D.掠夺工业原料世纪晚期,欧洲人建立武装据点,主要是为了垄断商路,保护商站,维护其商业贸易。
3.17世纪,荷兰所属东印度公司雇用著名的印刷业家族,为公司绘制航海地图。
绘图人员受雇后,必须在阿姆斯特丹市长的面前起誓,答应要保守秘密,不让图上的信息外流。
采取这种做法主要是考虑到()A.战争因素B.文化因素C.商业因素D.外交因素世纪的荷兰主要从事商业贸易,它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商船队,因此,航海对荷兰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为绘制的航海地图保密,就是出于商业因素的考虑。
4.新航路开辟过程中,欧洲人在非洲命名了许多“象牙海岸”“黄金海岸”“奴隶海岸”的地名。
这些地名客观上反映了()A.航海家的冒险精神B.非洲物产极其丰富C.探求新知的主动性D.殖民扩张的掠夺性,欧洲殖民者到达非洲开展殖民扩张,在非洲命名了许多如“象牙海岸”“黄金海岸”“奴隶海岸”等地名,反映了欧洲殖民者掠夺黄金贵金属、财富和奴隶的愿望和要求,可见这些地名客观上体现了殖民扩张的掠夺性,故选D项。
A、C两项属于主观因素,故排除;B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5.“直到1500年以前,大西洋一直是一道栅栏,一个终点。
但是1500年左右,它一变而成为一座桥梁,一个启程之地。
”从长远来看,在这一变化中受益最多的是()A.西班牙B.葡萄牙C.巴西D.英国,要注意题目中的“长远”。
在新航路开辟后的殖民扩张与争夺中,英国逐渐树立了殖民霸权地位,成为世界殖民帝国。
6.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民族的历史逐渐融合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
这种“融合”和“统一”实现的主要方式是()A.西方的殖民掠夺B.东西方的借鉴学习C.正常的文化交流D.封建地主阶级的衰落,使其成为资本主义的附庸。
7.导学号3422401417世纪以来,用马铃薯做的饭菜在欧洲的许多地区逐渐取代了由面包与粥构成的食系。
这种转变说明()A.工业革命改变了人类的食物结构B.世界市场影响到人们的社会生活C.经济发展提升了人类的生活水平D.欧洲民众的生活质量在全球最高,世界各地的商品在欧洲出现。
题干材料中欧洲人食物结构的改变就是得益于此,这表明世界市场的拓展已在某种程度上改变着欧洲人的生活。
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这航海法制定的时候,英、荷两国虽实际上没有战争,然两国间的仇恨,已达极点。
这仇恨在制定这法律的长期议会统治时期已经开始,不久在克伦威尔王朝及查理二世王朝的荷兰战争中爆发了出来。
所以,说这个有名法令的有几个条目是从民族仇恨出发的,也不是不可能的。
……航海法对国外贸易,即对因国外贸易而增加的财富,是不利的。
一国对外国的通商关系,像个别商人对他所交易的人的关系一样,以贱买贵卖为有利。
但是,在贸易完全自由的情况下,一个国家最可能有贱买的机会,因为贸易完全自由,鼓励一切国家,把它所需的物品,运到它那边来。
……由于国防比国富重要得多,所以,在英国各种通商条例中,航海法也许是最明智的一种。
——摘编自亚当·斯密《国富论》(1)据材料,概括指出英国制定航海法的背景,说明航海法的颁布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据材料,说明亚当·斯密对航海法的评价。
背景:新航路开辟后,英国卷入殖民争霸和贸易竞争;英荷两国在殖民、贸易等方面有“民族仇恨”。
影响:引发了英荷战争。
(2)一方面,航海法有利于对抗荷兰,加强对荷兰的打击,符合英国的利益,是明智的;另一方面,航海法从民族仇恨出发,对自由贸易的发展是不利的。
能力素养拓展一、选择题1.据《西方文明史》记载,1524年有西班牙人说:“以前我们在世界的边缘,现在在它的中央了,这给我们的命运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变。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西班牙成为世界生产贸易的中心B.西班牙成为殖民大帝国,掠得巨额财富C.西班牙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D.西班牙继英国之后,掌握世界殖民霸权,可知西班牙在新航路开辟后既没有走上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也没有取得世界生产贸易的中心的地位,A、C两项错误。
D项与1588年英国打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不符。
2.1500~1800年美洲人口结构发生变化,欧洲人、印欧混血人、非洲人、非欧混血人数量不断增加,并最终超过美洲原住民。
造成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美洲原住民遭到大量屠杀B.欧洲人对美洲不断地探险和征服C.外来疾病导致美洲原住民大量死亡D.欧洲人在美洲大陆的分布越来越广泛,欧洲人开始了世界范围内的殖民扩张活动,美洲是其殖民活动的重要区域。
美洲人口结构的变化,就是欧洲人不断殖民扩张的结果。
3.英国和荷兰商人组织了两个非常强大的股份公司:英国东印度公司成立于1600年,荷兰的联合东印度公司,成立于1602年。
政府特许状赋予公司买卖和建立商埠的权利,为了公司的利益甚至有权发动战争。
这表明当时的股份公司()A.政府建立但由商人经营B.是国际型的垄断组织C.是发展商贸的有效形式D.仍不具备资本主义性质,商人建立的股份公司得到了政府的特许和支持,这种支持在保证投资人的巨大利润的同时减少了投资风险。
因此,股份公司是资本主义发展早期拓展对外贸易的有效形式。
4.导学号3422401517世纪(严格地说是1580~1670年)被称为荷兰的“黄金时代”,其间荷兰经济取得了“在后人看来也可能是个令人叹为观止的奇迹”,成为“第一个现代经济体”。
其主要原因是()A.在新航路开辟后成为世界商贸中心B.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成为海上霸主C.颁布《航海条例》掌握了海上优势D.凭借发达的金融贸易和造船业称雄、C两项只符合英国,故排除。
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结合荷兰在17世纪被称为“海上马车夫”的史实可知,D项正确。
5.阅读下表,判断其中代表荷兰的是()1570~1780年欧洲国家商船队运载量(单位:千吨)17世纪时成为“海上马车夫”,但18世纪被英国赶超,A项符合题意。
6.(2018广东珠海质检)荷兰向海外扩张的有力组织形式是独占贸易公司。
公司根据政府颁发的特许状,可以享受许多特权,甚至可以建立自己的陆海军,有权力宣战媾和,有权力建立和管理殖民地。
这反映出荷兰殖民活动的特点是()A.殖民侵略以海上掠夺为主B.建立垄断性的殖民贸易公司C.以政府为后盾,官商勾结D.商品输出与文化渗透相结合“荷兰向海外扩张的有力组织形式是独占贸易公司”,殖民侵略以海上掠夺为主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A项错误;据材料“荷兰向海外扩张的有力组织形式是独占贸易公司”可知,建立垄断性的殖民贸易公司是材料现象的直接反映而非特点,故B项错误;据材料可知,公司具有国家职能,是进行殖民掠夺和垄断贸易的商业公司,故C项正确;商品输出是工业革命后殖民扩张的特点,D项材料没有体现,故错误。
7.“从贸易观点看,两国早就互相倾轧;在争夺殖民地上,双方更是公开敌对。
……英国对荷兰人的竞争越来越猜忌不安,不择手段地想破坏对方。
”为此英国()A.打败荷兰“无敌舰队”取得海上霸权B.成立东印度公司建立商业殖民帝国C.通过“七年战争”确立世界殖民霸权D.颁布《航海条例》打击荷兰的贸易,颁布《航海条例》,打击荷兰贸易。
1588年,英国打败的是西班牙“无敌舰队”;东印度公司的成立是为了垄断殖民地贸易,并非针对荷兰;“七年战争”发生于英法两国之间,所以A、B、C三项表述错误。
D项为正确答案。
8.郭家宏在《从旧帝国到新帝国》中认为:“英国政府开拓殖民地的动机是为了商业与财富,并非为了领土扩张,所以英国在政治上对殖民地的控制比较松弛……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第一帝国正式解体。
”下列对此理解最正确的是()A.英国在新航路开辟后不重视对外殖民扩张B.英国海外殖民扩张更关注对殖民地的经济掠夺C.英国不重视控制殖民地是美国获得独立的原因之一D.英国的殖民动机与管理政策是导致第一帝国解体的主要原因,英国积极参与殖民扩张,A项不符合题意;B、C两项都只是反映了材料信息的一个方面,D项则涵盖了两层信息,故本题最佳答案为D项。
9.下表反映了1500~1800年欧洲主要国家商船抵达亚洲的数量,该表能够支撑的结论是()A.16世纪荷兰抵达亚洲商船数量最多,被称为“海上马车夫”B.17~18世纪荷兰抵达亚洲的商船数量增长率高于英格兰C.18世纪葡萄牙抵达亚洲的商船数量减少,转而致力于开辟新航路D.18世纪英格兰抵达亚洲的商船数量增长迅速,有成为海上霸主的趋势,16世纪荷兰抵达亚洲的商船为65艘,而葡萄牙是705艘,由此可排除A 项;17~18世纪荷兰抵达亚洲的商船数量增长率低于英国的增长率,由此可排除B 项;18世纪时新航路早已开辟,由此可排除C 项。
故选D 项。
10.消费价格指数是反映消费品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价格越高,价格指数越大。
下表是英国历史上消费品价格指数变化情况,形成表中价格指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生产萎缩使产品供应越来越少B.贵族追求享受大量购买奢侈品C.殖民掠夺使金银输入越来越多D.改变了英国的经济结构,英国的消费品价格指数不断升高,说明商品价格不断升高;新航路开辟后,殖民掠夺使得大量的贵重金属流入欧洲,导致了欧洲的“价格革命”,C 项正确。
11.“1760年,猎奴者捕获了西非人彼得斯,将其带到海岸,贩卖给了法国奴隶贩子。
坐贩奴船,渡过大西洋来到了法国殖民地路易斯安那,可能在此地的蔗糖种植园工作。
”上述现象产生的客观影响是()A.增加了西欧国家的劳动力B.使世界联系进一步加强C.直接推动了美洲工业化的进程D.给非洲带来了社会进步,而不是西欧国家,A项错误;非洲的劳动力主要用于“种植园工作”,没有直接推动美洲工业化的进程,C项错误;黑奴贸易中掠夺了大量劳动力,这给非洲造成巨大的破坏,D项错误;殖民扩张中的黑奴贸易,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故B项正确。
12.“人被打上烙印,像牲畜一样被关在阴暗的地下室/只有经过永别之门,才能离开牢狱/许多人死在航程上——不愿意/被送到另一个国家,卖给另一个奴隶主/跳进海里滋养了大群的鲨鱼……”此诗主要反映了近代西方殖民者()A.进行罪恶的奴隶贸易的情景B.从事可耻的鸦片贸易的情景C.对印第安人实行种族灭绝的情景D.开辟新航路的情景“像牲畜一样”“奴隶主”等可知,这是进行黑奴贸易的情景,故选A项。
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