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中复习

合集下载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期中复习题及答案分析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期中复习题及答案分析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期中复习题及答案分析一、长方体、正方体有关概念理解1)制作一个长、宽、高分别是5厘米、4厘米、3厘米的长方体纸盒,需要准备()种大小不同的长方形,其中最大的长方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最小的是()平方厘米。

2)用72厘米的铁丝焊接成一个正方体框架,这个正方体框架的每条棱的长度是()厘米。

3)有一个长10厘米、宽8厘米、高6厘米的长方体木块,体积是()立方厘米。

如果把它锯成棱长是3厘米的小正方体木块,共可以锯()块。

4)用几块同样大小的小正方体拼成一大正方体,至少需要()块。

5)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扩大3倍,则它的表面积扩大()倍,体积扩大()倍。

二、长方体、正方体解决实际问题1、用丝带捆扎一种长、宽、高分别是30厘米、20厘米、25厘米的礼品盒(如图),接头处长40厘米。

要捆扎这种礼品盒至少需要多长的丝带?2、一个游泳池长20米,宽15米,深3米。

(1)如果沿着游泳池的池口涂上一条红色的边线,这条边线的长度是多少米?(2)如果给这个游泳池的池底和四周贴上瓷砖,每平方米需要20块瓷砖,那么至少需要多少块这样的瓷砖?(3)如果在游泳池中放入2.5米深的水,那么一共需要多少水?3、村里挖了一个长60米,宽50米,深3米的鱼塘,挖出的土用来垫路基,如果路基的宽是6米,厚是2分米,够垫7千米长吗?4、一个长是5分米、宽是3分米长方体容器中装入2分米深的水,如果将一块石头放入容器(石头完全浸入水中),水面上升了2厘米,这块石头的体积是多少?三、分数乘法、分数除法相关1.先找出单位“1”的量,再写出数量关系。

(1)女生人数占全班的2/5。

()×2/5=()(2)今年小麦产量比去年增加1/8。

()×1/8=()(3)柳树棵数的2/3和杨树棵数相等。

()×2/3=()(4)已经修了水渠全长的3/7。

()×3/7=()四、分数应用题。

1.基本训练:根据题目说数量关系式,然后列出算式或方程,不计算。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期中复习知识点(各单元精解)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期中复习知识点(各单元精解)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期中复习知识点(各单元精解)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 被誉为科学的皇后。

关于我们的宽敞小学生来说, 数学水平的高低, 直截了当阻碍到以后的学习,查字典数学网小学频道特地为大伙儿整理了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期中复习知识点,期望对大伙儿有用!第一单元圆概念总结1.圆的定义: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

2.将一张圆形纸片对折两次,折痕相交于圆中心的一点,这一点叫做圆心。

圆心一样用字母O表示。

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3.半径:连接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

半径一样用字母r 表示。

把圆规两脚分开,两脚之间的距离确实是圆的半径。

4.圆心确定圆的位置,半径确定圆的大小。

5.直径:通过圆心同时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

直径一样用字母d表示。

6.在同一个圆内,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7.在同一个圆内,有许多条半径,有许多条直径。

8.在同一个圆内,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一半。

用字母表示为:d=2r r =1/2d 用文字表示为:半径=直径÷2 直径=半径×29.圆的周长: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度叫做圆的周长。

10.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那个比值是一个固定的数。

我们把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

圆周率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

在运算时,取π3.14。

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算出来的人是我国的数学家祖冲之。

11.圆的周长公式:C=πd 或C=2πr 圆周长=π×直径圆周长=π×半径×212、圆的面积:圆所占面积的大小叫圆的面积。

13.把一个圆割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割拼成的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用字母(πr)表示,宽相当于圆的半径,用字母(r)表示,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因此圆的面积= πr×r。

圆的面积公式:S=πr2。

14.圆的面积公式:S=πr2 或者S=π(d2)2 或者S=π(Cp 2)215.在一个正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直径等于正方形的边长。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期中复习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期中复习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期中复习(一)1、用两根同样长的铁丝分别围一个长方体和正方体框架。

已知正方体棱长5厘米,长方体长6厘米,宽5厘米。

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2、一个无盖的长方体玻璃鱼缸,长50厘米,宽4分米,高3分米。

(1)每升水重1千克,这个鱼缸最多装水多少千克?(玻璃厚度忽略不计)(2)在鱼缸里注入40升水,水深多少分米?(3)此时,鱼缸玻璃和水接触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4)再往水里放入一个棱长20厘米的正方体铁块,水面上升了多少厘米?3、一个长50米、宽30米、深2米的长方体游泳池。

(1)沿着游泳池的周围走一圈,至少要走多少米?(2)如果在池的四壁和底面贴边长为2分米的正方形瓷砖,需要贴多少块?4、有一个花坛,高0.6米,底面是边长1.2米的正方形。

四周用砖砌成,砖墙的厚度是0.2米,中间填满泥土。

(1)花坛占地多少平方米?所占空间有多大?(3)花坛里大约有泥土多少立方米?5、有一张长3分米、宽2分米的长方形铁皮,在它的四个角处分别剪去边长5厘米的正方形,做成一个无盖的长方体盒子。

这个铁盒的容积是多少立方厘米?6、一根长方体木料长1.5米,把它锯成同样长的3段,表面积增加了48平方厘米。

每小段木料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7、一个长方体,如果高减少3厘米,就变成一个正方体,这时表面积比原来减少60平方厘米。

原来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8、果园里有桃树80棵,梨树的棵树是桃树的169,又是苹果树的3215,果园里有多少棵苹果树?9、母鸡有1200只,公鸡只数比母鸡少51,公鸡比母鸡少多少只?公鸡有多少只?10、母鸡比公鸡多240只,公鸡只数比母鸡少51,母鸡有多少只?公鸡有多少只?11、一根绳长45米,第一次用去它的41,第二次用去41米。

这根绳现在比原来缩短了多少米?12、45吨黄豆可以榨油41吨。

照这样计算,87吨黄豆可以榨油多少吨?榨 吨油需要黄豆多少吨?13、小红、小芳、小明共同栽一批树树,其中小芳栽的棵树是其他两人栽树总棵树的一半,小明栽的是其他两人栽树总棵树的41.已知小红栽了28棵树,这批树苗一共多少棵? 57。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期中复习经典易错题重点题整理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期中复习经典易错题重点题整理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期中复习经典易错题重点题整理 第一模块 数与代数【点击重难点】1.理解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2.理解比的意义、比的基本性质及比与分数和除法间的联系,掌握比、分数、除法的转化,应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正确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和“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

【必考题重现】【例题1】下面哪幅图表示43×52的积?( )【思路点睛】43×52表示“求43的52是多少”,大长方形是单位“1”,将单位“1”平均分成4份,涂其中的3份就是43,再将43平均分成5份,涂其中的2份就是43的52,所以图B 是正确的。

【思路点睛】这里实际上就是求一个数的倒数。

分数的倒数只需将分子、分母调换位置。

其他数将其化为分数,再把分子、分母调换位置。

例如:0.25=41,41的倒数是4。

【例题5】配置一种混凝土,下图表示所用材料的份数。

如果这三种材料各有24吨,配制这种混凝土,当黄沙全部用完时,水泥还剩多少吨?石子增加了多少吨?【思路点睛】由图中可知水泥、黄沙、石子的份数比是2:3:5,需要水泥的吨数是黄沙的32,24×32=16(吨),水泥剩下的吨数是24-16=8(吨)。

需要石子的吨数是黄沙的35,24×35=40(吨),石子增加的吨数是40-24=16(吨)。

第二模块 图形与几何【点击重难点】 1.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及其相互间的联系和区别。

2.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根据展开图想象相应的长方体或正方体。

3.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的含义,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4.理解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动态变化,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的转化。

【必考题重现】【例题1】把体积是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木块切割成体积是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能切成()块。

把这些小正方体排成一行,长是()分米。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中知识点复习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中知识点复习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中知识点复习本周教学内容为期中复及考前模拟。

以下为本次复的要点:一、数的运算:1、分数乘法的意义与计算法则。

分数乘法既可以表示求几个几分之几相加的和,也可以表示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分数与整数相乘时,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分数与分数相乘时,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计算时要先约分,再相乘。

2、分数除法的意义与计算法则。

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是多少。

二、式与方程:掌握形如ax±b=c、ax÷b=c、ax±bx=c方程的解答方法,能够熟练运用等式的性质解这类方程。

三、解决问题:能够正确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与“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相关实际问题。

会列形如ax±b=c、ax÷b=c、ax±bx=c的方程解决需要两、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四、认识图形: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及其展开图,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棱长)的含义,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五、测量:了解体积(容积)的意义及其常用的计量单位,具有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实际大小的观念,会进行相邻体积(容积)单位的换算。

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与体积的计算方法,能解决与表面积或体积有关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六、综合应用:引导发现表面积的变化规律。

以上是本次复的要点,希望同学们认真复,做好考前准备。

在数学中,我们经常需要进行分数的乘除法运算。

例如,当我们需要求出两个因数的积已知其中一个因数和积的情况下,就可以使用“÷表示”方法来求解另一个因数。

另外,当我们需要将一个数除以一个整数时,可以将其转化为分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

在分数的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中,我们可以先将分数的分子和分母约分,再进行相乘或相除运算。

而在遇到除以一个数的情况时,只需要将其乘以这个数的倒数即可。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期中复习经典易错题重点题整理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期中复习经典易错题重点题整理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期中复习经典易错题重点题整理1.理解图形的基本概念,掌握图形的分类、性质及特征,能够正确命名、比较和描述图形。

2.掌握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能够应用图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3.理解三角形的基本概念,掌握三角形的分类、性质及特征,能够正确命名、比较和描述三角形。

必考题重现】例题1】下面哪个图形的周长最大?()A。

长方形。

B。

正方形。

C。

三角形。

D。

梯形思路点睛】周长就是图形的边长之和,所以周长最大的图形就是边长最长的图形。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长相等,梯形的两个底边之和等于长方形的周长,所以三角形的周长最小,答案为C。

例题2】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为3cm、4cm、5cm,这个三角形是()A。

直角三角形。

B。

锐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思路点睛】根据勾股定理,3²+4²=5²,所以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答案为A。

例题3】一个矩形的长为8cm,宽为5cm,它的面积是()思路点睛】矩形的面积就是长乘以宽,所以这个矩形的面积是8cm×5cm=40cm²。

例题4】一个正方形的面积是36cm²,它的周长是()思路点睛】正方形的面积就是边长的平方,所以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6cm,周长就是4个边长之和,即6cm×4=24cm。

例题5】一个三角形的周长是12cm,它的三边分别为3cm、4cm、5cm,它的面积是()思路点睛】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所以它的面积是底边乘以高的一半,即3cm×4cm÷2=6cm²。

1.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联系和区别。

了解它们的几何形状和性质。

2.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能够根据展开图想象相应的长方体或正方体。

3.熟悉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

4.理解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动态变化,掌握它们之间的转化。

例题1】一个体积为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木块切割成体积为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能切成多少块?将这些小正方体排成一行,长度是多少?思路点睛】因为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所以这个正方体木块能切成1000块体积为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 期中测试试卷03及答案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 期中测试试卷03及答案

期中测试一、选择题(共8小题,满分16分,每小题2分)1.如果将如图折成一个正方体,那么数字“6”的对面是()A .1B .2C .3D .52.一个长、宽、高分别为40cm 、30cm 、20cm 的小纸箱,在所有的棱上粘上一圈胶带,至少需要( )厘米的胶带。

A .360B .450C .280D .5403.5千克的17和1千克的57相比较,结果是( )A .5千克的17重B .1千克的57重C .一样重D .无法比较4.下面互为倒数的一组是( )A .37和614B .1C .5和15D .4和125.一个比的前项扩大到原来的2倍,后项缩小为原来的12,比值( )A .扩大到原来的2倍B .缩小为原来的14C .扩大到原来的4倍6.一个直角三角形中,已知一个锐角与直角的度数比是3:5,那么两个锐角的度数比是()A .2:5B .5:3C .3:2D .3:87.小胖有88枚邮票,比小亚邮票枚数的一半多2枚。

小亚有多少枚邮票?解:设小亚有x 枚邮票。

下列方程错误的是( )A .2288x ¸-=B .2288x ¸+=C .8822x -¸=D .2882x ¸=-8.农具厂要赶制500件农具,前10天平均每天制造32件。

改进技术后,余下的每天制造36件,还要几天可以完成任务?列出方程错误的是( )解:设还要x 天可以完成任务。

A .365003210x =-´B .()500361032x -¸=C .500361032x -¸=D .500363210x -=´二、填空题(共8小题,满分16分,每小题2分)9.九州旅行社有550名游客去承德避暑山庄玩,正好坐满了5辆大客车和10辆小客车。

其中每辆大客车比每辆小客车多载客20人,每辆大客车能载客________人。

10.用方程表示下面的数量关系。

方程:________方程:________11.水族箱里有红、黑两种金鱼共18条。

苏教版2023-2024六年级上册数学期中提优试卷及答案

苏教版2023-2024六年级上册数学期中提优试卷及答案

江苏名校2023-2024六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试卷一、细心计算。

(共31分) 1.直接写出得数。

(每题1分) 4459×=315106×=751616+=8998÷=41205÷= 11101000÷=5142−=30.2=21233÷×= 71712525×÷×=2.脱式计算。

(每题3分) 10527283÷÷ 6565138×× 5927610×÷3.解方程。

(每题2分) 1612255x = 4253x ÷= 53:34x =4.化简下面各比并求比值。

(每题2分) 0.21:0.0745:312 43时:20分二、认真填写。

(每空1分) 5.0.24=÷ = 1:404=× 。

6.45立方米= 立方分米 1650毫升()()=升 7.已知A 与B 互为倒数,那么210A B÷的计算结果是 。

8. 米是910米的25,60吨是 吨的43,512公顷是12公顷的 。

9.两个相邻的偶数,大数是小数的87,小数是 。

10.找规律再填数:32、1、23、49、 、 11.一根34米长的彩带,用去15,用去 米;如果这根彩带用去15米,则还剩 米。

12.一辆汽车行32千米用汽油425升。

行1千米用汽油 升,34升汽油可供这这辆汽车行 千米。

13.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a 米、b 米、h 米。

如果高增加2米,表面积增加 平方米,体积增加 立方米。

14.把一个正方体表面涂成红色,然后切成64个完全相同的小正方体,一面涂色的 个,两面涂色的 个。

15.如图中的大长方形表示“1”,那么表示大小的算式是()()()()()()×=。

16.把甲班人数的18调入乙班后,两班人数相等,原来甲班与乙班人数相差6人,原来甲班有 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2分米³=()升=()毫升4080分米³=()米³()分米³
25、 ×6表示()或者表示()
9× 表示()或者表示()
× 表示(), × 表示()
26、 公顷=()平方米 日=()小时 平方千米=()公顷
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升=()毫升
27、24米的 是()米,()千克的 是24千克。
的 是(), 是()的 , 是 的()倍
36、如果a×b=1,那么a的倒数是()
37、 ×()=8×()=0.5×()=()÷ =()+ =1
38、比较大小
× () × () () ×
÷ () ÷ () () ÷
× () × × () 2.5:0.5
10:0.4
1.5:3

最简整数比
比值
40、甲数是乙数的2.5倍,则甲乙的最简整数比是()
28、看图写算式,根据算式涂色
29、
()×()=()
×
30、写数量关系式
(1)足球个数是篮球的 ,()的个数× =()的个数。
(2)今年的产量比去年增加 ,()的产量× =()的产量
(3)七月用水量比六月节约 ,()的用水量× =()的用水量
31、一根绳子 米,用去 米,还剩下()米,如果用去 则还剩下()米
32、一堆煤3吨,如果每次运走 吨,那么要()次运完,如果每次运走它的 ,那么要()运完。
33、一台碾米机 小时碾米 吨,照这样计算每小时碾米()吨,碾米1吨需要()小时。
34、一个数的 是 ,这个数的 是()。
35、()没有倒数,()的倒数是它本身, 的倒数是(),8的倒数是(),0.25的倒数是(), 的倒数是()
7、两个真分数的积比这两个真分数都小。()
8、一个数除以假分数的商小于这个数。()
9、真分数的倒数大于1.()
10、假分数的倒数小于1()
11、真分数的倒数是假分数,假分数的倒数是真分数。()
12、带分数的倒数一定是真分数。()
13、A×B=1,那么A、B都是倒数。()
14、汽车3小时行210千米,汽车行的路程和时间的比值是70千米。()
6、长方体表面积字母公式是(S=)体积公式是(V=)
7、正方体表面积字母公式是(S=)体积公式是(V=)
8、用一根长12厘米的铁丝焊接成一个正方体,正方体的棱长是()厘米。表面用纸糊成,需要纸()平方厘米,它的体积是()立方厘米。
9、一个无盖正方体铁皮盒,棱长3分米,它的表面积是()平方分米,容积是()升。
17、一个长方体礼品盒长45厘米,宽2分米。高12厘米,按照图1那样用彩带捆扎(接头处15厘米),需要彩带()厘米。
18、
19、
图1图2
图3
20、图2中大小两个正方形重合部分(阴影部分)占小正方形的 ,占大正方形的 ,那么大小两个正方形的面积比是()
21、图3是正方体的展开图,1和()对面,2和()对面。
10、正方体棱长扩大5倍,那么总棱长扩大()倍,表面积扩大()倍,体积扩大()倍。
11、长方体长扩大4倍,宽缩小2倍,高也缩小2倍,那么体积()
12、长方体的长宽高都缩小2倍,那么总棱长缩小()倍,表面积缩小()倍,体积缩小()倍。
13、至少要()个小正方体才能摆成一个较大的正方体。大正方体与小正方体的棱长比是(),表面积比是(),体积比是()。
41、六(2)班男生人数占 ,男女生人数比是(),女生人数和全班人数比是()
42、已知甲:乙=2:3,乙:丙=2:5,那么甲:丙=():()
43、一根绳子用去全长的 ,则用去的与剩下的比是()。
44、甲的2倍和乙的 相等(甲乙不等于0),甲乙的比是(),比值是()
45、甲乙两个数的比是3:4,如果甲加12,要使比值不变,那乙应该加()。
46、大小两个正方形的边长比是5:3,那么周长比是(),面积比是()。
47、大小两个正方体的棱长比3:2,那么总棱长比是(),表面积比是(),体积比是()。
48、两个平行四边形的底边长度比是5:4,底边上对应的高的比是2:3,那么它们面积比是()
49、8÷5= =():()=24:()=():20
50、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度数比是2:3,这两个锐角分别是()°和()°
14、用三个棱长2厘米的小正方体摆成一个长方体,则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平方厘米,体积是()立方厘米;表面积比三个正方体的表面积减少了()平方厘米。
15、大小两个正方体的棱长比是3:2,则总棱长的比是(),表面积比是(),体积比是()。
16、把一个正方体切成两个同样大的长方体,则每个长方体与原来正方体的表面积比是(),体积比是()
3、选择
1、一满杯饮料180毫升,这里的180毫升是饮料的(),杯子的()
51、一个长方体长:宽:高=5:4:3,则最大面面积与最小面面积比是()
2、判断
1、正方体也是长方体。()
2、长方体的六个中可能只有四个面是正方形。()
3、棱长6厘米的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相等。()
4、同样长的两根铁丝分别折成正方体和长方体,则正方体体积大。()
5、体积大于容积。()
6、一个数乘真分数的积小于原来这个数。()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中复习
1、填空
1、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个面、()个顶点和()条棱。
2、正方体每个面都(),每条棱长都()。
3、从长方体或者正方体的一个顶点看最多看到()个面。
4、搭一个长6厘米,宽和高都是5厘米的长方体,需要6厘米的小棒()根,5厘米的小棒()根。
5、长方体(不是正方体)的面中可能有()个面是正方形。
15、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一个相同的数,比值不变。()
16、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0.5,比值不变。()
17、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比是1:2:1,这个三角形一定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18、比值是1.5的最简整数比只有3:2一个。()
19、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加一个相同的数,比值不变。()
20、把1.5:0.5化简后是3.()
22、把一个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切成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能切()个,把这些小正方体排成一行,共长()米。
23、把一个长8厘米宽6厘米高5厘米的长方体表面涂红色后切成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那么一共切成()个小正方体,其中三面红色的有()个,两面红色的有()个,一面红色的有()个,没有红色的有()个。
24、10.05分米³=()分米³()厘米³405厘米³=()分米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