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六单元 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 同步练习题(无答案)

合集下载

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化学:第六单元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同步练习(附答案)

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化学:第六单元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同步练习(附答案)

6.1 金刚石、石墨和C60一、填空题1.在天然物质里,________的硬度最大,在碳的单质中________有优良的导电性,________ 的分子具有足球结构。

2.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________。

在高温下,碳能够跟很多物质________,具有________ 性和________性。

3.金刚石和石墨的化学性质相同,是因为它们都是由________组成的,但它们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其原因是:________。

4.将木炭和氧化铜混合均匀放在试管中加热,可以看到________色的氧化铜最终变成_____ 色固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反应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可以看到________,该反应中木炭的作用是作________。

5.小刚很喜欢看有关科学发明的书,据书介绍:近几年,科学家们发现,除金刚石、石墨外,还有一类新的以单质形式存在的碳。

如C60(图C),它的形状像足球,因此又叫足球烯;还有"纳米碳管"(图D),它是由六边环形的碳原子构成的管状分子。

图A、图B分别是金刚石和石墨的结构。

这几种碳单质的物理性质有较大的差异。

A B C D⑴金刚石、石墨、足球烯、纳米碳管物理性质有较大差异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常温下足球烯和钠米碳管的化学性质是否活泼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⑶如果将足球烯或纳米碳管放在充满氧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产物是____________,其中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___________(大于、等于、小于)足球烯或纳米碳管反应前后减少的质量。

6.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军队空袭南联盟的发电厂时,使用了一种"石墨炸弹"。

这种炸弹爆炸后释放出大量纤维状的石墨覆盖在发电厂的设备上,使设备短路而停电,石墨纤维能使设备短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习题1(无答案)新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习题1(无答案)新人教版

《金刚石、石墨和C60》1.下列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用木材制活性炭B.石墨导电C.木炭使红墨水褪色D.用木材制筷子2.只含有碳元素的物质()A.一定是金刚石B.一定是石墨C.一定是纯净物D.可能是混合物3.1985年科学家发现了C60的新物质,与此有关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它的1个分子含60个碳原子②它是一种新型化合物③它是一种混合物④它是一种单质A.①④B.②④C.①②D.③4.纳米是一种长度单位,纳米材料被誉为21世纪最有前途的新型材料。

我国在关于纳米碳管的研究居世界领先地位,在纳米碳管中,碳原子按一定方式排列,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纳米材料将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B.纳米碳管是用一种叫“纳米”的物质制成的材料C.纳米碳管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O2D.纳米碳管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5.水利上筑堤坝埋木桩前,为什么有时要把埋人地里的一段木桩的表面用火微微烧焦?6.初始,人们用铅做成的铅棒写字,以后又用碳棒代替铅棒,然后才发展到现在用的普通铅笔。

部分普通铅笔的种类标号及其笔芯原料的配比如下表:根据上表,回答下列问题:(1)用普通铅笔写字代替用铅棒、碳棒写字,有什么优越之处?(2)HB、2H、3H、3B、2B铅笔的硬度由大到小的顺序。

7.“文房四宝”中徽墨、宣纸、歙砚是安徽省享誉中外的文化瑰宝。

徽墨是由松枝不完全燃烧后生成的烟炱加工制成的,用其写字作画永不变色。

徽墨中主要成分的化学式是。

宣纸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为了证明宣纸中含有碳元素,可以采用的实验方法是。

8.当你取回干洗后的衣服时,会嗅到残留在衣服上的洗涤剂散发出的淡淡香味,这时,你已在不知不觉间吸入了一种可致癌的有毒气体——四氯乙烯(C2C14)。

(1)四氯乙烯中碳、氯元素的质量比是,16.6 g四氯乙烯中含氯元素(2)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通过新法律,要求用装有活性炭的新型干洗机取代旧款干洗机,这样可将有毒气体的含量约降至原来的三十分之一。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6单元 课题1 金刚石 石墨和C60同步练习题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6单元 课题1 金刚石 石墨和C60同步练习题

《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碳单质的说法错误的是()A.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B.石墨和C60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C.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D.活性炭包可放在冰箱中除异味2. 在书写档案文书时,最好使用()A.铅笔B.纯蓝墨水笔C.碳素墨水笔D.圆珠笔3.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关系不合理的是()A.石墨做电池电极——导电性B.焦炭冶炼金属——可燃性C.金刚石切割玻璃——硬度大D.活性炭除异味——吸附性4、“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这句广告词能体现的钻石的性质是()A.硬度大 B.不能导电 C.化学性质稳定 D.熔点低5、古代字画能长期保存,是由于单质碳在常温下具有()A、稳定性B、氧化性C、还原性D、助燃性6.把黑色粉末加强热后,有红色物质生成,同时产生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该黑色粉末是( )A.木炭粉和MnO2B.CuOC.木炭粉和CuOD.木炭粉7.最近科学家制得一种新的分子,它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具有空心的类似足球状结构的一种分子,化学式是C60。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C60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B. C60和石墨是不同的碳单质C. C60是一种新的碳单质D. C60的相对分子质量是720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碳在氧气中燃烧时有蓝色火焰B.碳和氧气反应时,可生成二氧化碳,也可生成一氧化碳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化学方程式是C+O2====CO29、家用净水器常用活性炭作净水剂,这是因为活性炭( )A、可作催化剂B、疏松多孔,吸附性强.C、无毒D、可以吸附水中的不洁物质10、下列关于碳的几种单质的组成和用途的说法,错误的是()A、璀灿夺目的天然钻石是由碳元素组成的B、长期未用而难开启的铁锁,可在锁孔中加入少量铅笔芯来作润滑剂C、铅笔芯主要是用铅和少量碳粉制成的D、活性炭可作防毒面具的滤毒剂11.轻轨电车是近年来城市发展的一种无污染的新兴交通工具,当轻轨电车开动时,轻轨电车与架空电线的接触点由于高速摩擦会产生高温,因此接触点上的材料应该具有现耐高温,不易氧化,能导电的性质,你认为接触点上的材料应选用( )A.金刚石B.铝C.石墨D.铜12.“碳海绵”具备高弹性和疏松多孔的结构,主要成分是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两者都是碳单质)。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同步练习题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同步练习题

《金刚石、石墨和C60》同步练习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了其化学性质的是( )A.石墨作铅笔芯B.金刚石作钻头C.活性炭作吸附剂D.木炭作燃料2.我国“辽宁号”航母甲板上涂有耐高温、耐磨的碳化硅(SiC)涂层,碳化硅的结构类似于金刚石的结构,则构成碳化硅的粒子是( )A.分子B.原子C.离子D.中子3.已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种单质互称为同素异形体,下列各组物质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 )A.氧气、液氧B.金刚石、石墨C.双氧水、水D.SO2、SO34.下列关于碳的几种单质的组成和用途说法错误的是( )A.石墨可用作电极B.铅笔芯主要是用铅和少量炭粉制成的C.长期未用而难开启的铁锁,可在锁孔中加入少量铅笔芯粉便于开启D.璀璨夺目的天然钻石是由碳元素组成的5.关于C6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20B.它的分子构成形似足球,这种足球结构的碳分子很稳定C.它是一种单质D.这种物质含60个碳原子6.“碳海绵”是已知最轻的固体材料,主要成分是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两者都是碳单质),具有疏松多孔结构。

下列关于“碳海绵”性质的推测一定有错误的是( )A.碳海绵有吸附作用B.碳海绵是灰黑色固体C.碳海绵易溶解于水D.碳海绵充分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7.下列有关化学科学认识正确的是( )A.一定条件下可用石墨制得金刚石B.“绿色食品”就是绿颜色的食品C.氮气不与任何物质反应D.纯牛奶中不含任何化学物质8.单层石墨称为石墨烯,这种“只有一个碳原子厚的碳薄片”被公认为是目前世界上最薄、最坚硬、传导电子速度最快的新型材料,下列关于石墨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石墨烯的化学式为CB.石墨烯的硬度小于金刚石C.石墨烯属于化合物D.石墨烯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9.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钱逸泰教授等人以CCl4和金属钠为原料,在700℃时制造出纳米级金刚石粉末。

该成果在世界权威的《科学》杂志上发表后,立即被科学家们高度评价为“稻草变黄金”。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第六单元课题1金刚石、石墨、C60同步练习(无答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第六单元课题1金刚石、石墨、C60同步练习(无答案)

金刚石、石墨、C601.金刚石、石墨和C60的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却有很大差异,其主要原因是()A.金刚石、石墨和C60里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B.金刚石、石墨和C60由不同种原子构成C.构成它们的原子数目不同 D.构成它们的原子大小不同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金刚石很硬,所以用来做钻石B.木炭可以吸附一些食品和工业产品中的色素,也可以吸附有异味的物质C.石墨的导电、导热性能都很好D.木炭、焦炭、活性炭和炭黑的主要成分是碳单质3.下列性质中,不属于碳的化学性质的是( )A.常温下的稳定性 B.氧化性C.可燃性 D.还原性4.继发现C60后,C70也已制得。

下列有关C70的说法正确的是()A.它是一种化合物B.它是一种单质C.它是一种混合物D.它的相对分子质量是70 g5.“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这句广告词被美国《广告时代》杂质评为20世纪最经典的广告词之一,该广告词最能体现钻石的性质是()A.熔点高 B.硬度大C.不能导电 D.化学性质稳定6.诺贝尔物理学奖曾表彰了石墨烯材料方面的开创性研究者。

金刚石、石墨、C60和石墨烯的结构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四种物质的性质完全相同B.石墨烯与C60是同一单质C.石墨与金刚石一样硬度很大D.四种物质完全燃烧后的产物都是CO2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木炭燃烧可放出大量的热,能用作燃料 B.碳和氧气反应时生成物一定是二氧化碳C.碳的几种单质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D.可利用焦炭的还原性冶炼金属8.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推断,黑色粉末可能是( )A.CuOB.CuO和CC.Fe3O4D.C9.下列是对一些事实的解释,其中正确的是()A. AB. BC. CD. D10.下列物质中,既有可燃性,又有还原性的固体单质是( )A. 氢气B. 二氧化碳C. 木炭D. 二氧化硫11.下列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跟其他三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是()A.焦炭B.二氧化碳C.氧化铜D.氧气12.实验室里,用如图所示装置还原氧化铜的过程中,可能生成铜、氧化亚铜(红色)或铜与氧化亚铜的固体混合物.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结束时,玻璃管中黑色的氧化铜粉末变成红色,该产物不一定是铜B.反应后,玻璃管中的固体物质的质量比反应前减少了,不能证明一定有铜生成C.实验时,试剂瓶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该反应有二氧化碳生成D.若试剂瓶的石灰水足量,则不用增加尾气处理装置13.生活中许多物质中均含有碳元素。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 同步练习(含解析)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 同步练习(含解析)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一、单选题1.石墨烯可用机械剥离法从石墨中剥离制得。

它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只有一层原子厚度的二维晶体(如图),图中每一个小球代表一个碳原子。

它是目前发现的最薄、强度最大、导电导热性能最强的一种新型纳米材料。

科学家甚至预言石墨烯将“彻底改变21世纪”。

关于石墨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石墨烯和金刚石都由碳元素组成B. 石墨烯的导电性比银强C. 石墨烯中每个碳原子为三个六元环共用D. 从石墨中剥离出石墨烯属于物理变化2.下列物质能用于除去水中异味和色素的是()A. 明矾B. 活性炭C. 石子D. 细沙3.两位英国科学家因在石墨烯材料方面的开创性研究获得2020年诺贝尔奖。

石墨烯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下列关于碳单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 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可用来裁玻璃B. 石墨有金属光泽,有导电性,所以是一种金属C.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所有物质D. 金刚石、石墨和足球烯(C60)都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4.下图所示物质的应用正确的是()A. 用铅制铅笔芯B. 用石墨做冰箱的去味剂C. 用炭黑制环保炭包D. 用石墨做电极5.下图为金刚石、石墨和石墨烯的结构模型(图中小球代表碳原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三种物质分别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均生成CO2②金刚石和石墨烯是元素组成相同但结构不同的两种物质③石墨烯有超强的导电性和导热性,说明石墨烯的化学性质和金属相似A. ①②③B. ①②C. ①③D. ②③6.不属于碳元素同素异形体的是( )A. 金刚石B. 石墨C. C60D. 炭黑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利用木炭的还原性由CuO冶炼铜B. 利用活性炭的稳定性来吸附冰箱中的异味C. 利用石墨的导电性制造石墨电极D. 金刚石是天然最硬的非金属单质,可作钻头二、填空题8.化学来源于生活。

请用化学知识解决下列问题:(1)新房装修会产生有毒物质,为了减少对人体的伤害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6单元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同步练习题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6单元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同步练习题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5分钟训练1.碳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K(第一)层_______个电子,______________层4个电子,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_______,自然界存在的碳单质有_______和_______。

思路解析:碳原子有两个电子层,最外层有4个电子,次外层有2个电子。

碳在常温下性质稳定,但高温容易与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气体。

自然界中存在多种碳单质,如金刚石、石墨等。

答案:2 L 稳定金刚石石墨2.碳的单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等,其中_______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_______是最软的矿物之一,金刚石和石墨性质的差异是因为_______。

由此说明_______决定物质的性质。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碳的单质基本物理性质,性质的差异来自于结构的不同。

答案:金刚石石墨 C60 金刚石石墨它们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物质的结构3.我国北京大学化学系和物理系研究小组研制出了C60分子,它形如足球。

它的一个分子是由_______个_______原子构成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

思路解析:C60分子是碳的一种单质,它的结构像足球,由60个碳原子组成,相对分子质量为720。

答案:60碳7204. 选用下列物质:炭黑、木炭、活性炭、焦炭填在有关用途的空格内:冰箱去味剂_______,制墨汁_______,用于冶金工业_______,用来除去食品和工业产品里的色素_______,制造防毒面具里的滤毒罐_______,加入橡胶里增强轮胎的耐磨性_______,上述用途都是利用了物质的_______性质。

思路解析: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物质的用途。

根据碳的同素异形体的性质,选择合适的用途。

答案:活性炭炭黑焦炭活性炭活性炭炭黑物理10分钟训练1.木炭具有吸附作用,是因为它有______的结构,它是由______在______的条件下加强热制思路解析:木炭因为疏松多孔,决定了木炭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同步练习题(无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同步练习题(无答案)

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1 下列有关金刚石、石墨的说法正确的是()A.都由碳元素组成B.都是黑色固体C.都能导电D.硬度都很大2 下列有关碳单质的说法错误的是()A.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B.石墨和C60都是由原子构成的C.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D.活性炭包可放在冰箱中除异味3 石墨烯是一种革命性材料,具有优异的光学、电学和力学特性。

图3为金刚石、石墨和石墨烯的结构模型图,图中小球代表碳原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3①石墨烯是一种新型化合物②三种物质的物理性质不同③金刚石和石墨烯是组成相同但结构不同的两种物质④石墨烯有超强的导电性和导热性,说明石墨烯的化学性质和金属相似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③④4 下列有关碳单质的说法错误的是()A.金刚石是自然界最硬的物质,可作钻头B.石墨有导电性,可制作电极C.C60具有稳定结构,不能燃烧D.活性炭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可用于净水5 如图7是木炭还原氧化铜反应的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7A.给酒精灯加网罩,目的是使火焰集中从而提高温度B.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红棕色粉末逐渐变黑C.木炭是将氧化铜还原为铜的物质,它具有氧化性D.实验结束后,应先停止加热,再将导气管从澄清石灰水中撤出6.碳纳米管是一种由碳原子构成的直径为几纳米的空心管,下列关于碳纳米管的说法错误的是()A.碳纳米管是一种新型化合物B.碳纳米管如果完全燃烧,生成物是二氧化碳C.碳纳米管如果燃烧不完全,生成物是一氧化碳D.碳纳米管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7.金刚石、石墨和C60等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下列关于碳的单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都是黑色固体B.金刚石和石墨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其化学性质也不同C.石墨不具有还原性D.碳单质完全燃烧的产物都是二氧化碳8.根据如图5所示实验现象推断,黑色粉末可能是()图5A.CuO和C B.CuOC.Fe3O4D.MnO2和C9.将6 g碳放在盛有12 g氧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两者恰好完全反应,此时密闭容器中的物质是()A.CO B.CO2C.CO、CO2D.无法确定10.含碳元素的物质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
一、选择题
1.关于金刚石、石墨、C60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都属于碳单质
B. 都由碳原子构成
C. 互为同素异形体
D. 碳元素都以游离态存在
2.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碳的单质,科学家继之后,相继发现了纳米碳管和石墨烯等以新的形态存在的碳单质。

它们以其神奇特性承载着人们的无数想象。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它们与金刚石和石墨的组成元素相同,原子排列方式不相同
B. 石墨烯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C. 在氧气中燃烧可能生成.CO 或二者的混合物
D. 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3.“石墨炸弹”曾在北约对南联盟作战中使用,结果使高压输电线短路。

这是利用了()
A. 石墨的可燃性
B. 石墨的导电性
C. 石墨的导热性
D. 石墨的润滑性
4.水的净化过程中,常用来除去异味的是( )
A. 活性炭
B. 明矾
C. 氯气
D. 氯化铁
5.“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这句广告词能体现钻石的性质是()
A. 硬度大
B. 不能导电
C. 化学性质稳定
D. 熔点低
6.下列物质中,可用于制作铅笔芯的是()
A. 金刚石
B. 石墨
C. 铅
D. 石灰石
7.轻轨电车是近年来城市发展的一种无污染的新兴交通工具,当轻轨电车开动时,轻轨电车与架空电线的接触点由于高速摩擦会产生高温,因此接触点上的材料应该具有耐高温,不易氧化,能导电的性质,你认为接触点上的材料应选用()
A. 金刚石
B. 铝
C. 石墨
D. 铜
8.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关于二种碳单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都是黑色固体
B.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C. 在氧气中都能燃烧
D. 互称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
9.已知:C + 2CuO 2Cu + CO2↑。

右图表示一定量的木炭和氧化铜固体混合物受热过程中,某变量y 随加热时间的变化趋势,其中纵坐标y表示()
A. 固体的质量
B. 固体中氧化铜的质量
C. 二氧化碳的质量
D. 固体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
10. 在“一带一路”伟大战略实施中,代表中国智造的高铁走在了前列.高铁动车与电路连接的石墨电刷没有用到石墨的性质是()
A. 稳定性
B. 滑腻感
C. 还原性
D. 导电性
11.科研中的化学。

研究人员发明了世界上最黑的物质“超级黑”,它是用比头发丝细一万倍的碳纳米管制造的碳单质,其传导热的效率为铜的7倍,坚固程度为钢的10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超级黑”说明碳单质都是黑色
B. “超级黑”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物质
C. “超级黑”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燃烧
D. “超级黑”是一种新型的金属材料
12.下列几种情况,能证明“金刚石和石墨是由相同元素组成”的是( )
A. 它们的熔点相同
B. 都不溶于水
C. 燃烧后都得同一产物二氧化碳
D. 石墨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金刚石
二、填空题
13.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________的物质,经过加工后折光性________,光彩夺目。

14.完成下列物质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由上述化学方程式可以得出下列结论:
碳单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在点燃条件下具有可燃性,高温下具有还原性.
15.活性炭是防毒面具滤毒罐里的吸附剂,可用来吸附氯气等有毒气体.下表列出了一定温度和压强下每立方厘米活性炭所能吸附的常见气体的体积.
请你分析表中数据,找出活性炭吸附气体的规律.(1)________;(2)________.
16.学习的目的是在于应用.请根据你所掌握的化学知识,解释或解决以下生活中的一些常见问题.(1)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是 ________;
(2)要区分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两种无色气体,可采用的方法是 ________;(写一种即可)
(3)为保证人身安全,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须做 ________试验;
(4)北宋画家张择端用墨绘制的《清明上河图》能够保存至今,是因为 ________
17.金刚石和石墨的性质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
18.金刚石是由________构成,C60是由________构成.
19. 活性炭是防毒面具滤毒罐里的吸附剂,可用来吸附氯气等有毒气体。

下表列出了一定温度和压强下每立方厘米活性炭所能吸附的常见气体的体积。

请你分析表中数据,找出活性炭吸附气体的规律。

(1)________ ;
(2)________ 。

三、综合题
20. 用符合要求的物质的序号填空.
①生石灰②盐酸③石墨④碘酒
(1)可用于伤口消毒的是________.
(2)可用于制作铅笔芯的是________.
(3)可用作食品干燥剂的是________.
21.依据材料回答问题:
(1)100%石墨烯电热膜属于________(填物质类别),除可用于穿戴外还可用于________(写一种)。

(2)石墨烯电热膜施加电压后能够产生较高热量是因为它有良好的________性,它与金刚石性质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

(3)关于石墨烯电热膜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制作发热服时,施加在电热膜上的电压为安全电压
b.石墨烯电热膜在能量转换过程中几乎没有能量损失
c.石墨烯电热膜与石墨都是不透明固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