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法学习重点及难点
企业所得税法重点难点解析

企业所得税法重点难点解析【摘要】鉴于企业所得税在注册会计师执业活动中涉及较多,是CPA 税法考试中的重点税种之一,每年平均分值为 16 分左右,客观题和主观题均可能出现,特别是作为综合题型,常与流转税、财产行为税和税收征管法相联系,跨章节出题,这就增加了出题的灵活性和难度。
因此,只有对本章知识熟练掌握,才能达到以不变应万变。
为便于学好本章内容,特阐述如下:一、关注今年新政策每年新增的内容均作为考试的重点内容,所以对新增内容一定要格外关注,本年新增内容主要有以下十二个知识点:(一)自 2006 年7 月 1 日起,计税工资标准提高至 1600 元;(二)教育经费计提比例提高至 2.5%;(三)公益、救济性捐赠计算限额的基数改为新企业所得税申报表第16 行“纳税调整后所得”;(四)技术开发费加计扣除取消10%增长的限制条件;(五)引入新的企业所得税申报表以及附表,本年结合新企业所得税申报表出现综合题的可能性非常大;(六)修改房地产开发企业预计利润率的规定;(七)修改并统一了业务招待费、广告费、业务宣传费扣除限额计算依据的限定;(八)调整了服装企业广告支出税前扣除标准;(九)增加了一般纳税人用于采集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信息的扫描器具和计算机,其采购费用准予在当期计算缴纳所得税前一次列支的规定;(十)增加了明确查补所得税不得弥补亏损的规定;(十一)修改境内投资收益的补税规定;(十二)增加了用于研发的仪器和设备特殊折旧的规定。
二、重点、难点讲解(一)收入确认1.对企业返还流转税的税务处理(1)企业减税或返还的流转税:一般情况下不论直接减免、即征即退还是先征后退都应并入企业利润,照章征收企业所得税。
(2)对国家规定有指定用途的减免返还流转税,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3)出口退回流转税问题:出口退回的增值税额不缴纳企业所得税,一是因增值税属于价外税,与企业的会计利润没有关系;二是退回的增值税,计入“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账户贷方,不作收入处理。
税法知识点归纳总结

税法知识点归纳总结一、税法概述税法是国家对纳税人收取税款并管理税收的法律规定的总称,是一门规范国家税收活动的法律学科。
税法的主要任务是规范国家对纳税人乃至整个社会收取税款的程序和规则,包括税收计划、税收政策、税收征管、税收稽查等内容。
税法的发展与国家税收的形成和发展密切相关,是国家对纳税人实施税收管理的法律依据,对于国家和个人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税法的基本原则税法的基本原则是指在税收征管过程中所遵循的规则和规范,影响着税法的制定、实施和适用。
税法的基本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法治原则:税法征管活动应当依法进行,依法处理纳税人的税收关系,并且应当建立健全及时有效的法律制度,保障税法的实施。
2. 纳税义务原则:纳税人应当依法履行纳税义务,税法征管人员应当依法处理相关事务,并在征管中指导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
3. 公平原则:税法实施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对所有纳税人一视同仁,不得有偏袒之嫌。
4. 法定原则:税法的规定和税务机关的行为必须依据法律来执行,不得违法操作。
5. 简易原则:税法及其实施规则应当简洁明了,便于纳税人理解和适用。
6. 税收依法征收原则:税务机关对税款的征收必须依据法律规定执行,不得滥用权力征收过高的税款。
7. 税收规范原则:税法的规定应当具有明确性、可操作性,避免模糊、空白的规定,在明确适用的同时应当方便纳税人遵循。
8. 保护纳税人合法权益原则:税法征收应当尊重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不得侵犯其合法权益。
以上是税法的基本原则,这些原则对税法的实施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对税收的管理、征收、征管等环节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三、税法的主要内容及分类税法是一门综合法律学科,主要内容包括税收法律、税收法规、税务管理规定等。
税法的主要分类包括:1. 直接税法:直接税法是指对个人、企业、组织等直接征收的税法,主要包括个人所得税法、企业所得税法、资源税法等。
2. 间接税法:间接税法是指通过商品和劳务的交易发生时,由销售商等交纳的税法,主要包括增值税法、消费税法、营业税法等。
税法重点知识点归纳

税法重点知识点归纳一、税法概述税法,简单来说,就是关于税收的法律规定。
它规范了国家与纳税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这三大基本特征。
强制性意味着纳税人必须依法纳税,否则会面临法律制裁;无偿性指国家征税后,税款即为国家所有,不再直接归还纳税人;固定性则表现为税收的征收对象、税率等都是预先规定好的,相对稳定。
税法的构成要素众多,包括纳税义务人、征税对象、税率、纳税环节、纳税期限、纳税地点等。
其中,纳税义务人就是承担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征税对象则是对什么征税,比如货物、劳务、所得等;税率是计算税额的尺度,常见的有比例税率、累进税率和定额税率。
二、增值税增值税是我国税收体系中的重要税种。
增值税的征税范围广泛,包括销售货物、提供应税劳务、进口货物等。
对于一般纳税人,应纳税额等于当期销项税额减去当期进项税额。
销项税额是纳税人销售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按照销售额和规定的税率计算并向购买方收取的增值税额。
进项税额则是纳税人购进货物、劳务、服务、无形资产、不动产支付或者负担的增值税额。
在计算销售额时,需要注意价外费用的处理。
价外费用通常包括手续费、补贴、基金、集资费等,但不包括符合条件的代垫运输费用等。
增值税的税率分为 13%、9%、6%三档,还有零税率。
适用 13%税率的有销售或进口货物(除适用 9%税率的以外)、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等;适用 9%税率的有农产品、图书、报纸、杂志、自来水、暖气等;适用 6%税率的主要是提供增值电信服务、金融服务等。
小规模纳税人实行简易计税方法,应纳税额等于销售额乘以征收率。
目前,小规模纳税人的征收率通常为 3%,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为 5%。
三、消费税消费税是在对货物普遍征收增值税的基础上,选择少数消费品再征收的一个税种。
消费税的征税范围主要包括烟、酒、高档化妆品、贵重首饰及珠宝玉石、鞭炮焰火、成品油、小汽车、摩托车、高尔夫球及球具、高档手表、游艇、木制一次性筷子、实木地板、电池、涂料等。
《税法》教学中的重难点解析

《税法》教学中的重难点解析摘要:税法是国家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税收得以正常进行的有力保障,学好税法,不仅能帮助我们了解国家税收法律政策,建立起纳税人的意识,还有助于其他会计课程的学习,税法是会计、财管专业的核心课程,其作为一条主线贯穿着整个会计的学习,尤其是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经常在会计的教学中出现,税法也是各类会计证书的考核重点与实务联系也最为紧密(纳税申报)。
所以,学好税法对其他课程学习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下面我就谈一些我在税法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重点及难点,以及我自己的一些教学方法,希望能对各位同仁以后的教学起到参考和借鉴作用。
关键词:税法;教学;重难点目前,我国现行税法可以分为商品劳务税、所得税、财产行为税、资源税等,在这些分类当中,商品劳务税和所得税是大头,是我们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我们学习税法的重点。
商品劳务税又可以分为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营改增之前);所得税分为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
其中,消费税和增值税是交叉征收,营业税和增值税是平行征收(营改增之前),它们一起构成了我国最大的商品劳务税,并且它们的税负都可以转嫁到消费者身上,属于流转税或称间接税,相对于它们而言所得税就很难转嫁,属于直接税,间接税是对销售收入征税,所得税是对所得额征税,即对利润征税,税法作为会计类专业的核心课程,是贯穿于整个会计学习的主线,比如《基础会计》中,增值税的业务处理就是编写会计分录的关键,只有理解好了增值税的原理,才能进行后续的账务处理;再比如在《高级财务会计》中,所得税的学习又是另外一个难点,特别是税法和会计规定的不同导致的暂时性差异和永久性差异,从而引发的递延所得税及其会计处理,都是学习中的难点及重点。
总而言之,学好税法不易,教好税法更难。
我们整个税法的教学有五个难点分别是:一、增值税出口退免税;二、消费税复合计税下的组价公式;三、企业所得税的纳税调整;四、个人所得税中为纳税人代付税款的问题;五、土地增值税的计算。
税法重点知识点总结(最终版)

税法重点知识点总结(最终版)第一篇:税法重点知识点总结(最终版)税法即税收法律制度,是调整税收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国家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面要为大家分享的就是税法重点知识点总结,希望你会喜欢!税法重点知识点总结税法的概念税法一词在英文中为Taxation Law,《牛津法律大辞典》解释为“有关确定哪些收入、支付或者交易应当纳税,以及按什么税率纳税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税收是国家或者政府为了实现公共职能、满足公共需求,凭借政治权力,依据法定的标准和程序,无偿、强制的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分配方式。
税法即是国家调整税收法律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在经济法部门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国内理论界对税法的概念有所争议,有的学者将税法定义为“国家制定的各种有关税收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包括税收法律、法令、条例、税则、制度等”;有的学者则认为税法是“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或者其授权的行政机关制定的有关调整国家在筹集财政资金方面所形成的税收的法令规范的总称”。
税法的原则税法的原则反映税收活动的根本属性,是税收法律制度建立的基础。
税法原则包括税法基本原则和税法适用原则。
(一)税法基本原则税法基本原则是统领所有税收规范的根本准则,为包括税收立法、执法、司法在内的一切税收活动所必须遵守。
1.税收法定原则税收法定原则又称为税收法定主义,是指税法主体的权利义务必须由法律加以规定,税法的各类构成要素皆必须且只能由法律予以明确。
税收法定主义贯穿税收立法和执法的全部领域,其内容包括税收要件法定原则和税务合法性原则。
税收要件法定主义是指有关纳税人、课税对象、课税标准等税收要件必须以法律形式做出规定,且有关课税要素的规定必须尽量明确。
税务合法性原则是指税务机关按法定程序依法征税,不得随意减征、停征或免征,无法律依据不征税。
2.税法公平原则一般认为税收公平原则包括税收横向公平和纵向公平,即税收负担必须根据纳税人的负担能力分配,负担能力相等,税负相同;负担能力不等,税负不同。
超赞的CPA复习笔记(税法)

CPA考试《税法》篇一、科目特点:单从学习上来说,税法相对于cpa其他五门来说,既要记忆理解相关法条,又要结合运用计算,不像经济法偏重记忆,财管偏重计算。
从考试命题的趋势来说,税法考试侧重全面考核、重点突出、综合性题目越来越实务化。
二、报考建议:最佳搭配:税法+会计+经济法理由:会计和税法知识互补,经济法难度不大。
时间问题(每门至少保证200小时学习时间):时间充足——税法+会计+经济法,或者再加其他科目时间一般充足——税法+会计时间不多——税法+经济法税法科目适合报考人群:企业工作者或准备工作者(注:税法、会计、财管、风险四门适合企业工作方向;审计和会计组合适合事务所工作方向)三、学习方法:针对税法考试的特点,税法的学习应该从两方面着手。
整体上,精读教材,全面把握,突出重点。
所谓精读教材,即税法不提倡先泛泛通读一遍教材预习,而是一章一章的详细学习各个税种。
全面把握、突出重点,则是根据税法科目内容的特点,纵观全书,把学习的重心放在增、消、营、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几个主要的税种上,通常这几个税种在考试中占分值较多。
细节上,做大量习题。
税法必须要做大量的练习题目,光靠记忆和理解是远远不行的,通过做题掌握教材中的重点内容,总结考试的重点和规律,发现自身的薄弱环节,从而提高考试成绩。
我们做题一定要做典型和含金量高的题目,如梦想成真,但是资料不是越多越好,多了反而不利于学习,建议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应试指南或者经典题解任意一本辅导书即可。
最后就是坚持,cpa考试难度大,没有坚持是绝对不行的,贵在坚持!四、重难点:第二章增值税法增值税征税范围(一般、视同销售、征免税规定、与营业税划分);税率与征收率的使用;一般纳税人的应纳税额计算;小规模纳税人的应纳税额;计算进口货物应纳增值税;掌握出口货物的退免税的适用范围、免抵退税的应用。
第三章消费税法征税范围和征税环节;生产环节消费税计算,尤其是自产自用;委托加工环节消费税计算,特别是双方的处理;进口应税消费品消费税计算,重点是组价;消费税零售环节、批发环节应纳消费税计算;消费税的扣税的范围、方法、环节;消费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地点。
税法知识点

税法知识点税法是指国家对纳税人征收、管理和使用税款的法律规定和政策。
税法的主要目的是确保国家正常运行所需的财政收入,并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公平正义。
税法知识点涉及税种、税收主体、税率、纳税义务、税收征收程序等方面内容。
下面将介绍税法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一、税种税种是指不同类型的税款,不同税种的征收标准和方式有所不同。
税种主要包括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增值税、消费税、关税等。
个人所得税是指个人收入按照一定的税率和税额交纳的一种税种;企业所得税是指企业利润按照一定的税率和税额交纳的一种税种;增值税是指在生产经营环节中增加值部分按照一定的税率和税额交纳的一种税种;消费税是指对特定商品按照一定的税率和税额交纳的一种税种;关税是指对进出口商品按照一定的税率和税额交纳的一种税种。
二、税收主体税收主体是指依法享有税收征收权和税源管理权的国家机关。
在中国,税收主体主要是国家税务局。
国家税务局负责对纳税人进行税收监管、税款征收、纳税信息管理等工作。
三、税率税率是指税收在征收过程中按照一定比例对应税基的征收额。
不同的税种有不同的税率,税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纳税人的税负水平。
税率的确定与国家财政收入需要、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公平正义等因素有关。
四、纳税义务纳税义务是指纳税人应按照税法规定履行的纳税义务。
一般包括申报和缴纳税款、提供纳税资料、接受税务机关的监督检查等。
纳税人应按时申报纳税各项事项并按时缴纳税款。
同时,纳税人应按照规定提供真实、完整、准确的纳税信息和资料。
五、税收征收程序税收征收程序是指税务机关在税收征收过程中按照法定程序进行的一系列工作活动。
税收征收程序包括纳税申报、税务核定、税款缴纳、税务检查等环节。
纳税人应按照税务机关的要求积极参与税收征收程序,并履行各项义务。
六、税收优惠政策税收优惠政策是指国家为了促进经济发展、支持特定行业和地区发展、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等目的而制定的税收减免、退还以及税收优惠等政策措施。
全国注册税务师的难点知识点解析和攻克策略

全国注册税务师的难点知识点解析和攻克策略在中国的税务领域中,注册税务师是一份备受尊敬和追求的职业。
无论是考取注册税务师的学生,还是正在备考或已经获得资格的从业者,都会遇到一些难点知识点。
本文将对一些常见的难点知识进行解析,并提供一些攻克难点的策略。
一、增值税申报与征收问题增值税作为我国重要的税种之一,其申报与征收问题一直是注册税务师考试的难点。
首先是增值税发票的认定与使用,包括普通发票、专用发票等的用途、开具条件和使用要求等。
其次是增值税进项税额抵扣,主要包括抵扣范围、抵扣方法和抵扣比例等。
此外,还涉及增值税征收问题,如小规模纳税人与一般纳税人的差异、纳税期限和税率等。
攻克策略:1. 熟悉增值税法规和相关政策,掌握增值税发票的种类及其使用规定,尤其是专用发票的认定要求和使用限制。
2. 学会正确计算增值税的税额和抵扣额,掌握进项税额抵扣的相关规定和计算方法。
3. 针对小规模纳税人和一般纳税人之间的区别,学习并掌握纳税期限和税率的差异。
二、企业所得税核算与申报问题企业所得税是一项涉及税率、税基、减免优惠等复杂内容的税种。
在核算和申报企业所得税时,常常会遇到难点问题。
其中,主要包括税务代帐申报的要求和注意事项、分类核算的问题、所得税减免优惠的具体条件等。
攻克策略:1. 深入学习和理解企业所得税法规和相关政策,了解税率的确定方法、税基的计算方式和纳税义务的界定。
2. 掌握企业所得税申报的流程和方法,熟悉各种减免优惠政策,并了解减免优惠的具体申请条件和申请材料。
3. 在实际核算企业所得税时,注意分类核算的规范和操作,遵守纳税申报的时间要求和相关法律法规。
三、个人所得税计算与申报问题随着我国税务改革的不断深化,个人所得税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在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和申报过程中,有一些难点问题需要关注。
其中,个税计算方法、税前扣除项目、税率的适用以及纳税义务等是考生常见的困惑点。
攻克策略:1. 熟悉个人所得税的分类和计算方法,了解税率的适用范围和税务机关核查个税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