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川二中高一(下) 2013年零班夏令营活动试卷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2013.7高一暑假作业答案1423)

必修1综合测试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 2.C 3.A 4.B 5.C 6.B 7.D 8.A 9.D 10.D 11.C 12.D 二、填空题: 13. (]6,8- 14.31 15.9|,08a a a ⎧⎫≥=⎨⎬⎩⎭或 16.21>a三、解答题17.(1)Φ∈a ;(2){}3≤a a18.解:(1)最大值 37, 最小值1; (2)a 5≥或a 5-≤19.解:(1)()()f x f x -=-,奇函数 (2)设1212)()(,121)(,,,21122121+-+=-+-=<x x x a a x x f a x f x x x x )(,0)1)(1()(22112x f a a a a x x x x ∴>++-=是增函数20.解:(1)()().011,011,011<-+<-+∴>-+x x x x x x 即()()11,11,x f x -∴<<-∴的定义域为(2)证明:()()()x f xxx x x x x f x x x f aa a a -=-+-=⎪⎭⎫ ⎝⎛-+=+-=-∴-+=-11log 11log 11log ,11log 1()x f ∴为奇函数.(3)解:当a>1时, ()x f >0,则111>-+x x ,则012,0111<-<+-+x xx x ()10,012<<∴<-∴x x x因此当a>1时,使()0>x f 的x 的取值范围为(0,1).10<<a 当时, ()1110,0<-+<>xxx f 则则110,110,1xxx x +⎧+>⎪⎪-⎨+⎪<⎪-⎩解得01<<-x因此10<<a 当时, 使()0>x f 的x 的取值范围为(-1,0).21.解:(1)sin cos )04x x x π+=+>224k x k ππππ⇒<+<+32244k x k ππππ⇒-<<+,所以定义域为322,44x k x k k Z ππππ⎧⎫-<<+∈⎨⎬⎩⎭(2)是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为221T ππ==(3)令sin cos )4u x x x π=+=+,又2log y u =为增函数,故求u 的递减区间,所以35222224244k x k k x k πππππππππ+<+<+⇒+<<+又32244k x k ππππ⇒-<<+,所以单调递减区间为:Z k k k ∈⎪⎭⎫ ⎝⎛++432,42ππππ22.由已知得434)3(030≤<∴⎪⎩⎪⎨⎧≤->->x x x x x必修4综合测试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C 2. D 3.B 4、B 5、B 6、C 7、D 8、D 9、C . 10、D 11、A 12、D 二、填空题 13、31,9714、12 15.-8 16. ④②或②⑥ 三、解答题17. 17.(1)21, (2)27或-2 18. 解:∵434π<α<π∴π<α+π<π42 又53)4cos(-=α+π ∴54)4sin(=α+π∵40π<β< ∴π<β+π<π4343 又135)43sin(=β+π∴1312)43cos(-=β+π∴sin(α + β) = -sin[π + (α + β)] = )]43()4sin[(β+π+α+π-)]43sin()4cos()43cos()4[sin(β+πα+π+β+πα+π-=6563]13553)1312(54[=⨯--⨯-= 19.解:(Ⅰ)由b a ⊥,得0=⋅b a ,即02sin 23sin 2cos 23cos =-xx x x .…………4分则02cos =x ,得)(4π2πZ ∈+=k k x .…………………………………5分∴ ⎭⎬⎫⎩⎨⎧∈+=Z k k x x ,4π2π|为所求.…………………………………6分 (Ⅱ)+-=-22)323(cos ||x c a =+2)123(sin x )3π23sin(45-+x ,……………10分所以||c a -有最大值为3.……………………………………………………12分20.解:(I )x x x x x x x f 2cos 2sin )sin 21(2sin 12sin sin 2)(22-=--=-+==)42sin(2π-x ………………………………………………5分所以)(x f 的最小正周期是π……………………………………………………6分R ,所以当∈+=+=-k k x k x (83,2242πππππ即Z )时,)(x f 的最大值为2.即)(x f 取得最大值时x 的集合为∈+=k k x x ,83|{ππZ }……………………8分(II )图象如下图所示:(阅卷时注意以下3点)1.最小值2)83(=πf , 最小值2)87(-=πf .………………10分2.增区间];,87[],83,0[πππ减区间]87,83[ππ……………………12分3.图象上的特殊点:(0,-1),(1,4π),(1,2π),)1,(),1,43(--ππ………14分[注:图象上的特殊点错两个扣1分,最多扣2分]21.解:(1)A 、B 、C 三点共线知存在实数)1(,λλλ-+=使 即1()(1)3a b a tb λλ+=+-,…………………………………………………4分则21,31==t 实数λ………………………………………………………………6分 (2)1||||cos120,2a b a b ⋅=⋅=-22222||21,a xb a x b x a b x x ∴-=+⋅-⋅⋅=++……………………………9分当1,||2x a xb =--时12分 22.解:(1)∵=(cosα-3,sinα),=(cosα,sinα-3),∴||=αααcos 610sin )3(cos 22-=+-,||=αααsin 610)3(sin cos 22-=-+.由||=||得sinα=cosα.又∵α∈(2π,23π),∴α=45π.(2)由·=-1得(cosα-3)cosα+sinα(sinα-3)=-1.∴sinα+cosα=32. 又ααααααααcos sin 1)cos (sin sin 2tan 12sin sin 22++=++=2sinαcosα.由①式两边平方得1+2sinαcosα=94,∴2sinαcosα=95-.∴95tan 12sin sin 22-=++ααα。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二中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2014-2015学年江西省抚州市临川二中高一(下)期末物理试卷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各小题提供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有漏选的得2分,有错选或不选的得0分)1.(4分)关于做匀速圆周运动物体的线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大小不变,方向也不变B.大小不变,方向不断变化C.大小不断改变,方向不变D.大小不断改变,方向也不断改变考点:线速度、角速度和周期、转速.专题:匀速圆周运动专题.分析: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线速度方向沿圆周的切线方向时刻变化,但大小不变.解答:解: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线速度大小不变.由于线速度的方向沿圆周运动的切线方向,所以线速度的方向时刻在改变,则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评:匀速圆周运动要注意,其中的匀速只是指速度的大小不变.2.(4分)关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做功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作用力做正功时,反作用力一定做负功B.作用力不做功时,反作用力也一定不做功C.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做的功一定大小相等,正负相反D.作用力做正功时,反作用力也可能做正功考点:牛顿第三定律.分析:力做功的正负即决于力和位移的方向关系;根据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性质可以判断两力做功的情况.解答:解:A、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作用在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之上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可以同时做负功,也可以同时做正功;如冰面上两个原来静止的小孩子相互推一下之后,两人同时后退,则两力做正功;而两个相对运动后撞在一起的物体,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均做负功,故A错误,D正确;B、如果物体保持静止,即位移为零,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做功可以都为零,也可以一个是0,另一个不是0.例如物体在水平地面上滑动,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对物体做负功,物体对地面的摩擦力不做功,故B错误;C、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作用点的位移可能同向,也可能反向,大小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等,故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对发生相互作用的系统做功不一定相等,故相互作用力做功之和不一定为零,故C错误.故选:D点评:力做功的正负即决于力和位移的方向关系;根据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性质可以判断两力做功的情况.3.(4分)关于向心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向心力是物体由于做圆周运动而产生的一个力B.向心力可以改变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线速度的大小C.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一定是由合外力提供向心力D.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的向心力为恒力考点:向心力;牛顿第二定律.专题:牛顿第二定律在圆周运动中的应用.分析:向心力是物体做圆周运动所需要的力,是效果力,向心力只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而不改变物体速度的大小.解答:解:A、向心力是一个效果力,是做圆周运动所需的力,由其它力充当,不是物体实际受到的力.故A错误.B、向心力只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而不改变物体速度的大小,故B错误;C、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一定是由合外力提供向心力,故C正确;D、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的向心力方向不断改变,故D错误;故选:C.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向心力的特点,知道向心力是物体做圆周运动所需要的力,不是物体实际受到的力.4.(4分)下列现象中,物体动能转化为势能的是()A.秋千由最高点荡向最低点 B.张开的弓把箭水平射出去C.骑自行车自由滑下斜坡 D.正在腾空上升的礼花弹考点:机械能守恒定律.专题:机械能守恒定律应用专题.分析:物体动能转化为势能的过程中,动能减小,势能增加,而势能可根据高度的变化判断.解答:解:A、秋千在最高处荡向最低处的过程中,高度下降,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故A错误;B、张开的功把箭水平射出去,高度不断下降,势能转化为动能,故B错误;C、骑自行车自由下斜坡,动能增大,势能转化为动能,故C错误;D、正在腾空上升的礼花弹,高度增加,势能增加,小球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动能与势能的转化,分析清楚能量的转化过程即可正确解题.5.(4分)(2014•射阳县校级学业考试)下面的实例中,系统机械能守恒的是() A.小球自由下落,落在竖直弹簧上,将弹簧压缩后又被弹簧弹起来B.拉着物体沿光滑的斜面匀速上升C.跳伞运动员张开伞后,在空中匀速下降D.飞行的子弹击中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的木块考点:机械能守恒定律.专题:机械能守恒定律应用专题.分析:物体机械能守恒的条件是只有重力或者是弹力做功,根据机械能守恒的条件逐个分析物体的受力的情况,即可判断物体是否是机械能守恒.解答:解:A、小球在运动的过程中,小球只受到重力和弹簧的弹力的作用,所以系统的机械能守恒,故A正确.B、由于物体匀速上升,对物体受力分析可知,物体必定受到除重力之外的力的作用,并且对物体做了正功,所以物体的机械能增加,故B错误.C、跳伞运动员张开伞后,在空中匀速下降,所以运动员要受到空气阻力的作用,故人的机械能在减小,所以C错误.D、飞行的子弹击中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木块的过程中,子弹受到木块的阻力的作用,所以子弹的机械能减小,所以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是对机械能守恒条件的直接考查,掌握住机械能守恒的条件即可,题目比较简单.6.(4分)关于速度与动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个物体速度越大时,动能越大B.速度相等的物体,如果质量相等,那么它们的动能也相等C.动能相等的物体,如果质量相等那么它们的速度也相同D.动能越大的物体,速度也越大考点:动能.分析:根据公式分析物体的动能大小和速度大小的关系,动能是标量,速度是矢量,速度大小或方向的变化都是速度的变化.解答:解:A、根据公式,一个物体速度越大时,动能越大;故A正确;B、根据公式,速度相等的物体,如果质量相等,那么它们的动能也相等,故B正确;C、动能相等的物体,根据公式,如果质量相等那么它们的速度大小相等,但方向可以不同,故速度不一定相同,故C错误;D、根据公式,动能大的物体速度不一定大,还要看质量情况,故D错误;故选:AB.点评:本题关键是明确矢量改变和标量改变的区别,速度改变动能可能不变,动能改变速度一定改变.7.(4分)(2015春•仙桃期末)如图,质量为m的物体从地面上方H高处无初速释放,落在地面后出现一个深度为h的坑,如图所示,在此过程中()A.重力对物体做功为mgHB.重力对物体做功为mg(H+h)C.外力对物体做的总功为零D.地面对物体的平均阻力为考点:动能定理的应用.专题:动能定理的应用专题.分析:根据重力做功的公式W G=mg△h即可求解;对整个过程运用动能定理,根据重力和阻力做功之和等于钢球动能的变化量,即可求解.解答:解:A、重力做功:W G=mg△h=mg(H+h),故A错误,B正确.C、对整个过程运用动能定理得:W总=△E K=0,故C正确.D、对整个过程运用动能定理得:W总=W G+(﹣fh)=△E K=0,f=,故D正确.故选:BCD.点评:该题是动能定理和重力做功公式的直接应用,要注意重力做功只跟高度差有关,难度不大.8.(4分)(2010•自贡模拟)如图是“嫦娥一号”奔月的示意图,卫星发射后通过自带的小型火箭多次变轨,进入地月转移轨道,最终被月球引力捕获,成为绕月卫星,并开展对月球的探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发射“嫦娥一号”的速度必须达到第三宇宙速度B.在绕月圆轨道上,卫星周期与卫星质量有关C.卫星受月球的引力与它到月球中心距离的平方成反比D.在绕月轨道上,卫星受地球的引力大于受月球的引力考点: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第一宇宙速度、第二宇宙速度和第三宇宙速度.专题:应用题;压轴题.分析:本题解题的关键是:①明白第三宇宙速度是指被发射物体能够脱离太阳系的最小的发射速度,而“嫦娥一号”仍然没有脱离地球的引力范围.②万有引力的表达式,以及什么力提供卫星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解答:解:A、第三宇宙速度是指被发射物体能够脱离太阳系的最小的发射速度,而“嫦娥一号”仍然没有脱离地球的引力范围,故其发射速度小于第二宇宙速度.故A错误.B、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可得T2=故卫星运动的周期与卫星自身的质量无关.故B错误.C、根据万有引力定律F=可得“嫦娥一号”卫星受到的月球的引力与卫星到月球球心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故C正确.D、卫星在绕月轨道上时所受合力提供向心力,而向心力指向轨迹的圆心即月球的球心,故月球对卫星的引力大于地球对卫星的引力.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内容难度不大,属于理解性质,所以在学习过程中要加强对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理解和应用.9.(4分)如图示为某一皮带传动装置.主动轮的半径为r1,从动轮的半径为r2.已知主动轮做顺时针转动,角速度为ω,转动过程中皮带不打滑.下列说法中正确是()A.从动轮做顺时针转动B.从动轮做逆时针转动C.从动轮的角速度为ωD.从动轮的角速度为从动轮的角速度为ω考点:线速度、角速度和周期、转速.专题:匀速圆周运动专题.分析:因为主动轮做顺时针转动,从动轮通过皮带的摩擦力带动转动,所以从动轮逆时针转动,由于通过皮带传动,皮带与轮边缘接触处的线速度相等,根据角速度与线速度的关系即可求解.解答:解:A、因为主动轮做顺时针转动,从动轮通过皮带的摩擦力带动转动,所以从动轮逆时针转动,A错误B正确;C、由于通过皮带传动,皮带与轮边缘接触处的线速度相等,根据v=ωr得:ω2r2=ωr1所以ω2=ω故C正确,D错误;故选:BC.点评:本题考查了圆周运动角速度与线速度的关系,要知道同一根带子转动,线速度相等,同轴转动,角速度相等.10.(4分)(2011秋•吉林期末)静止在粗糙水平面上的物块A受方向始终水平向右、大小先后为F1、F2、F3的拉力作用做直线运动,t=4s时停下,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已知物块A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处处相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全过程中拉力做的功等于物块克服摩擦力做的功B.全过程拉力做的功等于零C.一定有F1+F3=2F2D.可能有F1+F3>2F2考点:功能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动量定理.专题: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分析:首先对全过程运用动能定理,得到拉力的功与摩擦力的功的关系;然后分别对加速、匀速和减速过程运用动量定理列式后联立求解.解答:解:A、B、对全过程运用动能定理,合力做的功等于动能的增加量,初动能与末动能都为零,故合力做的总功为零,物体运动过程中,受到重力、支持力、拉力和摩擦力,其中重力和支持力不做功,故拉力做的功等于克服摩擦力做的功,故A正确,B错误;C、D、对于加速过程,根据动量定理,有:F1t1﹣ft1=mv,即F1﹣f=mv ①对于匀速过程,有:F2﹣f=0 ②对于减速过程,有:F3t3﹣ft3=0﹣mv,即F3﹣f=﹣mv ③由①②③解得F1+F3=2F2故C正确,D错误;故选:AC.点评:本题关键对加速、匀速、减速、全部过程运用动能定理和动量定理联立后进行分析求解.二、填空和实验题(共4小题,4分+4分+6分+8分,共22分)11.(4分)汽船以6m/s的速度过120m宽的河,已知水流速度是3m/s.若汽船要以最短的时间过河,最短时间t= 20 s.要使汽船以最短路程过河,最短路程s= 120 m.考点:运动的合成和分解.专题:运动的合成和分解专题.分析:当静水速与河岸垂直时,在垂直于河岸方向上的速度最大,根据分运动和合运动具有等时性知,渡河时间最短;当合速度与河岸垂直时,过河的位移最小.解答:解:当静水速与河岸垂直,渡河时间最短.则有:t==s=20s.由于静水速大于水流速,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知合速度可以与河岸垂直,当合速度与河岸垂直时,渡河的位移最小.所以最小位移等于河宽,等于120m.故答案为:20,120.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分运动与合运动具有等时性,当静水速与河岸垂直时,渡河时间最短;当合速度与河岸垂直时,渡河位移最短;当静水速与河岸垂直时,渡河时间最短.12.(4分)如图所示,汽车以m/s的速度通过凸形桥最高点时,对桥的压力是车重的一半,则圆弧形桥面的半径为160 m;当车速为40 m/s时,车对桥面最高点的压力恰好为零.(g=10m/s2)考点:向心力;牛顿第二定律.专题:牛顿第二定律在圆周运动中的应用.分析:汽车在桥顶,靠竖直方向上的合力提供向心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圆弧形桥面的半径.当压力为零时,靠重力提供向心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车速的大小.解答:解:汽车在桥顶,靠竖直方向上的合力提供向心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g﹣N=m,又:N=mg联立两式代入数据解得R=160m.当压力为零时,靠重力提供向心力,则有:mg=m,解得v=40m/s.故答案为:160; 40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圆周运动向心力的来源,结合牛顿第二定律进行求解.13.(6分)我国已成功地发射了“神舟6号”载人试验飞船,已知飞船在太空中运行的轨道是一个椭圆,椭圆的一个焦点是地球的球心,如图所示.飞船在运行中只受到地球对它的万有引力作用,飞船从轨道的A点沿箭头方向运行到B点,若飞船在A点的速度为V A,机械能为E A,在B点的速度为V B,机械能为E B,则有V A>V B,E A= E B(填<、=或>).考点: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人造卫星的加速度、周期和轨道的关系.专题:万有引力定律在天体运动中的应用专题.分析:飞船在运行中只受到地球对它的万有引力作用,飞船机械能守恒,由于从A到B飞船的轨道半径逐渐增大,重力势能增大,故动能减小即速度减小.解答:解:因为只有地球对飞船的万有引力做功,满足机械能守恒条件,即飞船的机械能守恒则有E A=E B.从A到B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增加,而总的机械能保持不变,则飞船的动能减小,速率减小,则有V A>V B.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运用机械能守恒研究飞船的运动问题.对于能量的转化必定是一种能量减少另一种能量增加,并且减少的能量转化为增加的能量.14.(8分)“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采用重物自由下落的方法:(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1)若实验中所使用的重物质量为m=1kg,打点纸带如图甲所示,打点计时间隔为0.02s,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9.8m/s2,O点为起始点.则记录B点时,重物的速度υB= 0.585 m/s,重物的动能为E K= 0.171 J.从开始下落到B点,重物的重力势能改变量的大小是△E P= 0.172 J,因此,可以得出的结论:在误差允许范围内,重物下落的机械能守恒.(2)根据纸带算出相关各点的速度υ,量出下落的距离h,则以v2/2为纵轴,以h为横轴画出的图线应是如图乙中的 C .考点: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专题:实验题;机械能守恒定律应用专题.分析:根据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求出B点的速度,从而得出重物的动能,根据下降的高度求出重力势能的减小量.根据机械能守恒得出与h的关系式,结合关系式得出正确的图线.解答:解:(1)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v B=m/s=0.585m/s,重锤的动能E KB=mv B2═0.171 J从开始下落至B点,重锤的重力势能减少量△E p=mgh=1×9.8×0.176J=0.172J.得出的结论是在误差允许范围内,重物下落的机械能守恒.(3)利用﹣h图线处理数据,如果mgh=mv2那么图线应该是过原点的直线,斜率就等于g.故C正确;故选:C.故答案为:(1)0.585,0.171,0.172;在误差允许范围内,重物下落的机械能守恒.(2)C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纸带的处理方法,会通过纸带求解瞬时速度和加速度,利用图象进行数据处理时注意从物理角度找出两个物理变量的关系表达式.三、计算题(共4小题,共38分.要求在答卷上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主要的计算步骤和明确的答案.)15.(8分)(2013•福建模拟)为了响应国家的“节能减排”号召,某同学采用了一个家用汽车的节能方法.在符合安全行驶要求的情况下,通过减少汽车后备箱中放置的不常用物品和控制加油量等措施,使汽车负载减少.假设汽车以72km/h的速度匀速行驶时,负载改变前、后汽车受到的阻力分别为2 000N和1 950N.请计算该方法使汽车发动机输出功率减少了多少?考点:功率、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专题:功率的计算专题.分析:当汽车匀速行驶时,牵引力的大小和阻力的小相等,由功率的公式P=Fv可以求得汽车的瞬时功率的大小.分别算出汽车负载改变前后的实际功率,两者之差即汽车发动机实际功率减少值.解答:解:设汽车的牵引力大小为F,汽车所受阻力大小为f,汽车速度为v.汽车做匀速运动,所以F=f①发动机的输出功率P=Fv ②由①②得汽车发动机实际功率减少为△P=(f1﹣f2)v=(2000﹣1950)×W =1×103W答:汽车发动机输出功率减少了1×103W.点评:在利用功率的变形公式P=Fv时,要注意速度v的单位换算.16.(8分)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的斜面顶端,水平抛出一小钢球,恰落到斜面底端,如果斜面长为L.(忽略空气阻力)求:(1)小球落到斜面底端所花时间t.(2)小球水平初速度υ0.考点:平抛运动.专题:平抛运动专题.分析:(1)根据小球下降的高度,结合位移时间公式求出小球落到斜面所花的时间.(2)根据水平位移和时间求出小球水平初速度.解答:解:根据平抛运动知识,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有:Lcosθ=υ0t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有:解得:.答:(1)小球落到斜面所花的时间为.(2)小球水平初速度为.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的运动规律,结合运动学公式灵活求解.17.(10分)如图所示,质量为70kg的运动员以10m/s的速度,从高为10m的滑雪场A点沿斜坡自由滑下,一切阻力可忽略不计,以地面为零势能面(g=10m/s2).求:①运动员在A点时的机械能?②运动员到达最低点B时的速度大小?③若运动员继续沿斜坡向上运动,他能到达的最大高度?考点:机械能守恒定律.专题:机械能守恒定律应用专题.分析:①机械能等于重力势能和动能之和,故根据重力势能及动能的表达式可以求得A点的机械能;②机械能守恒定律可求得运动员到达最低点时的速度大小;③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列式,求解运动员开始下滑时的高度H.解答:解:①运动员在A点时的机械能 E=E K+E p=mv2+mgh=×70×102+70×10×10=10500J ②运动员从A运动到B过程,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E=mv2,解得v===10m/s;③运动员从A运动到斜坡上最高点过程,由机械能守恒得 E=mgh,解得:h=15m答:①运动员在A点时的机械能为10500J.②运动员到达最低点B时的速度大小为10m/s.③若运动员继续沿斜坡向上运动,他能到达的最大高度为15m.点评:本题中关键要知道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只受重力,机械能守恒,并能正确利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表达式求解.18.(12分)(2008•淮安模拟)如图所示,在距水平地面高为0.4m处,水平固定一根长直光滑杆,在杆上P点固定一定滑轮,滑轮可绕水平轴无摩擦转动,在P点的右边,杆上套有一质量m=2kg小球A.半径R=0.3m的光滑半圆形细轨道,竖直地固定在地面上,其圆心O在P点的正下方,在轨道上套有一质量也为m=2kg的小球B.用一条不可伸长的柔软细绳,通过定滑轮将两小球连接起来.杆和半圆形轨道在同一竖直面内,两小球均可看作质点,且不计滑轮大小的影响,g取10m/s2.现给小球A一个水平向右的恒力F=55N.求:(1)把小球B从地面拉到P点正下方C点过程中,力F做的功;(2)小球B运动到C处时的速度大小;(3)小球B被拉到离地多高时与小球A速度大小相等.考点:动能定理的应用.专题:动能定理的应用专题.分析:(1)由几何关系可求得拉力作用的位移,由功的公式可求得拉力的功;(2)由动能定理可求得小球的速度;(3)由几何关系可得出速度相等时B的高度.解答:解:(1)小球B运动到P点正下方过程中的位移为x A =﹣0.1=0.4(m)拉力的功:W F=Fx A=22J(2)对小球B由动能定理得W F﹣mgR=mv2代入数据得:v=4m/s(3)当两速度同向时,两球速度相等,故当绳与圆环相切时两球的速度相等.由几何关系可得:h B=Rcosα=R=0.225m答:(1)拉力的功为22J;(2)小球B的速度4m/s;(3)小球到达0.225m时,两球速度相等.点评:本题要注意分析题意,找出题目中给出的几何关系,则运用动能定理规律即可求解.- 11 -。
临川二中高一期末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 下列各数中,无理数是()A. √4B. 3/2C. √2D. √02. 已知函数f(x) = 2x - 3,那么f(-1)的值是()A. -5B. -2C. 1D. 43. 下列各式中,等式成立的是()A. 2a = 2b,a = bB. a^2 = b^2,a = bC. a^3 = b^3,a = bD. a^2 = b^2,a = -b4. 已知等差数列{an}的公差为d,首项为a1,第n项为an,那么an =()A. a1 + (n-1)dB. a1 - (n-1)dC. a1 + ndD. a1 - nd5. 已知函数f(x) = x^2 - 2x + 1,那么f(2)的值是()A. 3B. 1C. 0D. -16. 下列各式中,有理数是()A. √9B. √-1C. √-4D. √167. 已知等比数列{an}的公比为q,首项为a1,第n项为an,那么an =()A. a1 q^(n-1)B. a1 / q^(n-1)C. a1 q^nD. a1 / q^n8. 下列各函数中,奇函数是()A. f(x) = x^2B. f(x) = x^3C. f(x) = x^4D. f(x) = x^59. 已知函数f(x) = |x - 2|,那么f(0)的值是()A. 2B. 0C. -2D. 410. 下列各数中,整数是()A. √25B. √-9C. √16D. √0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1. 已知等差数列{an}的首项为a1,公差为d,那么第n项an = _______。
12. 已知等比数列{an}的首项为a1,公比为q,那么第n项an = _______。
13. 已知函数f(x) = 2x - 3,那么f(-1)的值是 _______。
14. 已知函数f(x) = |x - 2|,那么f(0)的值是 _______。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二中高一物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2015-2016学年江西省抚州市临川二中高一(下)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50分)1.如图所示为某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关于这个质点在4s内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质点始终向同一方向运动B.4s末质点离出发点最远C.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D.4s内通过的路程为4m,而位移为02.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在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速度大小一定改变 B.加速度大小一定改变C.速度方向一定改变 D.加速度方向一定改变3.一个静止的质点,在两个互成锐角的恒力F1、F2作用下开始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后撤掉其中的一个力,则质点在撤力前后两个阶段的运动性质分别是()A.匀加速直线运动,匀减速直线运动B.匀加速直线运动,匀变速曲线运动C.匀变速曲线运动,匀速圆周运动D.匀加速直线运动,匀速圆周运动4.一条大河两岸平直,河水流速恒为v.一只小船,第一次船头正对河岸,渡河时间为t1;第二次行驶轨迹垂直河岸,渡河时间为t2.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大小恒为,则t1:t2等于()A.1:B.:1 C.1:D.:15.如图所示的传动装置中,A、B两轮同轴转动.A、B、C三轮的半径大小关系是r A=r C=2r B.当皮带不打滑时,三轮的角速度之比、三轮边缘的线速度大小之比、三轮边缘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分别为()A.V A:V C=1:2 B.a A:a B=2:1 C.ωB:ωC=2:1 D.ωA:ωC=1:26.平抛物体的初速度为v0,当水平方向分位移与竖直方向分位移相等时,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水平分速度与竖直分速度大小相同B.运动的时间t=C.瞬时速率v t=v0D.位移大小等于7.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穿在离心机的水平光滑滑杆上,M用绳子与另一质量为m的物体相连.当离心机以角速度ω旋转时,M离转轴轴心的距离是r.当ω增大到原来的2倍时,调整M离转轴的距离,使之达到新的稳定状态,则()A.M受到的向心力增大B.M的线速度增大到原来的2倍C.M离转轴的距离是D.M离转轴的距离是8.铁路转弯处的弯道半径r是根据地形决定的.弯道处要求外轨比内轨高,其内外轨高度差h的设计不仅与r有关,还与火车在弯道上的行驶速率v有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v一定时,r越小则要求h越大B.v一定时,r越大则要求h越大C.r一定时,v越小则要求h越大D.r一定时,v越大则要求h越大9.农民在精选谷种时,常用一种叫“风车”的农具进行分选.在同一风力作用下,谷种和瘪谷(空壳,质量较小)谷粒都从洞口水平飞出,结果谷种和瘪谷落地点不同,自然分开,如图所示.若不计空气阻力,对这一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谷种和瘪谷飞出洞口后都做平抛运动B.谷种与瘪谷飞出洞口时的速度一样大C.谷种和瘪谷从飞出洞口到落地的时间相同D.M处是谷种,N处为瘪谷10.如图所示,长为L的轻杆,一端固定着一个小球,另一端可绕光滑的水平轴转动,使小球在竖直平面内运动,设小球在最高点的速度为v,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v的最小值为B.若v增大,向心力也增大C.当v由逐渐增大时,杆对球的弹力也增大D.当v由逐渐减小时,杆对球的弹力也逐渐减小二、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14分)11.在做“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时,让小球多次沿同一轨道运动,通过描点法画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为了能较准确地描绘运动轨迹,下面列出了一些操作要求,将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前面的字母填在横线上A.通过调节使斜槽的末端切线保持水平B.每次必须从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小球C.记录小球位置用的木条(或凹槽)每次必须严格地等距离下降D.小球运动时不应与木板上的白纸(或方格纸)相接触E.将球的位置记录在纸上后,取下纸,用直尺将点连成折线.12.图是通过频闪招想得到的照片得到的照片,每个格的边长L=5cm,通过实验,记录了小球在运动途中的三个位置,如图所示,则该频闪照相的周期为s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m/s;过B点的速度为m/s.(g=10m/s2)三、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46分)13.2011年南海国际联合海上搜救演习于5月25日~27日在海南三亚海域举行,假若某架救援飞机高H=500m,水平飞行的速度v1=100m/s,紧追一辆失控的以v2=20m/s的同向行驶的机动艇,投放救援物资给这个失控机动艇,则飞机应该距机动艇水平距离多远处开始释放物资?14.如图所示,一光滑的半径为R的半圆形轨道底部固定竖直放置在水平面上,一个质量为m 的小球以某一速度冲上轨道,然后小球从轨道口B处飞出,最后落在水平面上,已知小球落地点C距B处的距离为3R.求:小球对轨道口B处的压力为多大?15.如图所示,A,B两物体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均为2kg,A绕O点做匀速圆周运动,B 在8N的水平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沿O′O做直线运动,现使A,B两物体分别从P,O′两位置同时开始运动,当A运动两周时,与B正好在P点相遇,当A再转半周时,又与B在Q处相遇,求A受到的向心力.(取π2=10)16.如图所示.一固定足够长的斜面MN与水平面的夹角α=30°,斜面上有一质量为m=1kg的小球P,Q是一带竖直推板的直杆.现使竖直杆Q以水平加速度a=2m/s2水平向右从斜面底N开始做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从而推动小球P沿斜面向上运动.小球P与直杆Q 及斜面之间的摩擦均不计,直杆Q始终保持竖直状态,求:(1)该过程中小球P的加速度大小,(2)直杆Q对小球P的推力大小.(可以用根式表示)(3)直杆Q从开始推动小球P经时间t=0.5s后突然停止运动并立即撤出,求此后小球P由于惯性向上滑动达到的最高点与N点的距离及返回到N点所用的时间?2015-2016学年江西省抚州市临川二中高一(下)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50分)1.如图所示为某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关于这个质点在4s内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质点始终向同一方向运动B.4s末质点离出发点最远C.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D.4s内通过的路程为4m,而位移为0【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分析】正确理解v﹣t图象的物理意义,从图象上能得出物体加速度、速度、位移、路程等物理量的变化情况,注意速度的正负表示运动方向,斜率的大小表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解答】解:图象的斜率不变,因此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开始时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反,物体减速运动,t=2s时,物体速度减为零,然后物体反向加速运动,t=4s时,回到起始点,由图可知物体所经历的路程为:,位移为零,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2.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在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速度大小一定改变 B.加速度大小一定改变C.速度方向一定改变 D.加速度方向一定改变【考点】曲线运动.【分析】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是合力与速度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合外力大小和方向不一定变化,由此可以分析得出结论.【解答】解:A、物体做的是曲线运动,物体运动的速度方向是沿着轨迹的切线的方向,所以物体的速度的方向一定是在不断的改变的,所以A错误,C正确;B、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是合力与速度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合外力大小和方向可以变化也可以不变,所以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可以变化也可以不变,所以BD错误;故选C.3.一个静止的质点,在两个互成锐角的恒力F1、F2作用下开始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后撤掉其中的一个力,则质点在撤力前后两个阶段的运动性质分别是()A.匀加速直线运动,匀减速直线运动B.匀加速直线运动,匀变速曲线运动C.匀变速曲线运动,匀速圆周运动D.匀加速直线运动,匀速圆周运动【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力的合成.【分析】一个静止的质点,在两个互成锐角的恒力F1、F2作用下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运动方向沿着合力F的方向;撤去一个力后,合力与速度不共线,故开始做曲线运动,由于合力为恒力,故加速度恒定,即做匀变速曲线运动.【解答】解:两个互成锐角的恒力F1、F2合成,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其合力在两个力之间某一个方向上,合力为恒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加速度恒定;质点原来静止,故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撤去一个力后,合力与速度不共线,故开始做曲线运动,由于合力为恒力,故加速度恒定,即做匀变速曲线运动;故选B.4.一条大河两岸平直,河水流速恒为v.一只小船,第一次船头正对河岸,渡河时间为t1;第二次行驶轨迹垂直河岸,渡河时间为t2.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大小恒为,则t1:t2等于()A.1:B.:1 C.1:D.:1【考点】运动的合成和分解.【分析】当静水速与河岸垂直时,渡河时间最短,由位移与速度的关系,即可求出时间;再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即可求解最短时间的过河位移大小.因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大于水流速度,当船的合速度垂直河岸时,船渡河的位移最短,最短位移即为河宽,从而即可求解.【解答】解:(1)设河宽为d,水速为v,船在静水中的航速为v,当小船的船头始终正对河岸时,渡河时间最短设为t1,则t1=;(2)因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大于水流速度,当船的合速度垂直河岸时,船渡河的位移最短,渡河时间t2==.则t1:t2等于1:,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5.如图所示的传动装置中,A、B两轮同轴转动.A、B、C三轮的半径大小关系是r A=r C=2r B.当皮带不打滑时,三轮的角速度之比、三轮边缘的线速度大小之比、三轮边缘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分别为()A.V A:V C=1:2 B.a A:a B=2:1 C.ωB:ωC=2:1 D.ωA:ωC=1:2【考点】向心加速度;线速度、角速度和周期、转速.【分析】由v=ωr知线速度相同时,角速度与半径成反比;角速度相同时,线速度与半径成正比;由a=ωv结合角速度和线速度的比例关系可以知道加速度的比例关系.【解答】解:因为B、C两轮由不打滑的皮带相连,所以相等时间内B、C两点转过的弧长相等,即:v B=v C由v=ωr知:ωB:ωC=R C:R B=2:1又A、B是同轴转动,相等时间转过的角度相等,即:ωA=ωB由v=ωr知:v A:v B=R A:R B=2:1所以:v A:v B:v C=2:1:1ωA:ωB:ωC=2:2:1再根据a=ωv得:a A:a B:a C=4:2:1故选:BC.6.平抛物体的初速度为v0,当水平方向分位移与竖直方向分位移相等时,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水平分速度与竖直分速度大小相同B.运动的时间t=C.瞬时速率v t=v0D.位移大小等于【考点】平抛运动.【分析】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抓住竖直位移和水平位移的关系,列式求出平抛运动的时间,从而求出竖直分速度,结合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物体的速度.根据位移公式分别求出水平方向的位移与竖直方向的位移,然后求出他们的矢量和即可.【解答】解:A、B、据题有:v0t=①,得运动时间为:t=②物体的竖直分速度大小为:v y=gt=2v0,即竖直分速度大小等于水平分速度大小的2倍,故A 错误,B正确.C、此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v=③,故C正确.D、物体位移的大小:s=④联立①②④得:s=.故D正确.本题选择错误的,故选:A7.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穿在离心机的水平光滑滑杆上,M用绳子与另一质量为m的物体相连.当离心机以角速度ω旋转时,M离转轴轴心的距离是r.当ω增大到原来的2倍时,调整M离转轴的距离,使之达到新的稳定状态,则()A.M受到的向心力增大B.M的线速度增大到原来的2倍C.M离转轴的距离是D.M离转轴的距离是【考点】向心力;牛顿第二定律.【分析】由图知,质量为M的物体穿在离心机的水平光滑滑杆上,做圆周运动,由绳子的拉力提供向心力,而绳子的拉力等于mg.当ω增大到原来的2倍时,M的向心力大小不变,由向心力公式F=Mω2r进行分析.【解答】解:A、角速度增加,再次稳定时,M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仍由拉力提供,拉力仍然等于m的重力,所以向心力不变.故A错误.B、角速度变为原来的2倍,根据F=mrω2,向心力不变,则r变为原来的,根据v=rω,线速度变为原来的,故B、C错误,D正确.故选:D.8.铁路转弯处的弯道半径r是根据地形决定的.弯道处要求外轨比内轨高,其内外轨高度差h的设计不仅与r有关,还与火车在弯道上的行驶速率v有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v一定时,r越小则要求h越大B.v一定时,r越大则要求h越大C.r一定时,v越小则要求h越大D.r一定时,v越大则要求h越大【考点】向心力;牛顿第二定律.【分析】火车转弯时,重力与支持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根据向心力公式即可求解.【解答】解:设内外轨的水平距离为d,根据火车转弯时,重力与支持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得:m=mg如果r一定时,v越大则要求h越大,故C错误,D正确;如果v一定时,r越大则要求h越小,r越小则要求h越大,故A正确,B错误.故选AD9.农民在精选谷种时,常用一种叫“风车”的农具进行分选.在同一风力作用下,谷种和瘪谷(空壳,质量较小)谷粒都从洞口水平飞出,结果谷种和瘪谷落地点不同,自然分开,如图所示.若不计空气阻力,对这一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谷种和瘪谷飞出洞口后都做平抛运动B.谷种与瘪谷飞出洞口时的速度一样大C.谷种和瘪谷从飞出洞口到落地的时间相同D.M处是谷种,N处为瘪谷【考点】平抛运动.【分析】谷种和瘪谷做的是平抛运动,平抛运动可以分解到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去研究,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两个方向上运动的时间相同.【解答】解:A、谷种和瘪谷做的是平抛运动,在大小相同的风力作用下,风车做的功相同,由于谷种的质量大,所以离开风车时的速度小,故A正确,B错误.C、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高度相同,故运动时间相同,故C正确.D、由于谷种飞出时的速度较小,而谷种和瘪谷的运动的时间相同,所以谷种的水平位移较小,瘪谷的水平位移较大,所以M处是瘪谷,N处是谷种,故D错误.故选:AC.10.如图所示,长为L的轻杆,一端固定着一个小球,另一端可绕光滑的水平轴转动,使小球在竖直平面内运动,设小球在最高点的速度为v,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v的最小值为B.若v增大,向心力也增大C.当v由逐渐增大时,杆对球的弹力也增大D.当v由逐渐减小时,杆对球的弹力也逐渐减小【考点】向心力;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小球在竖直平面内作圆周运动,在最高点时,由于杆能支撑小球,小球速度的极小值为零;根据向心力公式分析速度增大时,向心力如何变化;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析杆对球的弹力的变化情况.【解答】解:A、由于杆能支撑小球,因此v的极小值为零.故A错误.B、根据向心力公式F n=m知,速度逐渐增大,向心力也逐渐增大.故B正确.C、当v=,杆对球没有作用力,v由逐渐增大,杆对球有向下的拉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mg=m,得F=m﹣mg,可见,v增大,F增大.故 C正确.D、v由逐渐减小时,杆对球有向上的支持力,有mg﹣F=m,解得F=mg﹣m,速度减小,则杆子的弹力增大.故D错误.故选:BC.二、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14分)11.在做“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时,让小球多次沿同一轨道运动,通过描点法画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为了能较准确地描绘运动轨迹,下面列出了一些操作要求,将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前面的字母填在横线上ABDA.通过调节使斜槽的末端切线保持水平B.每次必须从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小球C.记录小球位置用的木条(或凹槽)每次必须严格地等距离下降D.小球运动时不应与木板上的白纸(或方格纸)相接触E.将球的位置记录在纸上后,取下纸,用直尺将点连成折线.【考点】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分析】在做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时,让小球多次沿同一轨道运动,通过描点法画出小球平抛运动的轨迹,然后在轨迹上找一些特殊点,结合平抛运动规律来求出未知量【解答】解:只有斜槽的末端保持水平,小球才具有水平初速度,其运动才是平抛运动;每次释放小球的位置必须相同且由静止释放小球,是为了使小球有相同的初速度;如果小球在运动过程中与木板上的白纸相接触就会改变它的运动轨迹,使其不是平抛运动,故A、B、D 选项正确,以保证小球有相同的水平初速度;C选项中,因平抛运动的竖直分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在相同时间里,位移越来越大,因此铅笔下降的距离不应是等距的;E选项中,应找取小球的位置,为减小实验误差,将描出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故选ABD.12.图是通过频闪招想得到的照片得到的照片,每个格的边长L=5cm,通过实验,记录了小球在运动途中的三个位置,如图所示,则该频闪照相的周期为0.1 s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 1.5 m/s;过B点的速度为 2.5 m/s.(g=10m/s2)【考点】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分析】根据竖直方向上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是一恒量求出频闪照相的周期,根据水平位移和时间间隔求出初速度,根据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求出B 点的竖直分速度,结合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B点的速度.【解答】解:在竖直方向上,根据△y=2L=gT2得,T=,则平抛运动的初速度.B点的竖直分速度,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知,B点的速度=m/s=2.5m/s.故答案为:0.1,1.5,2.5.三、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46分)13.2011年南海国际联合海上搜救演习于5月25日~27日在海南三亚海域举行,假若某架救援飞机高H=500m,水平飞行的速度v1=100m/s,紧追一辆失控的以v2=20m/s的同向行驶的机动艇,投放救援物资给这个失控机动艇,则飞机应该距机动艇水平距离多远处开始释放物资?【考点】平抛运动.【分析】救援物资被投放后做平抛运动,根据高度求出平抛运动的时间,结合水平位移关系,运用运动学公式求解即可.【解答】解:救援物资被投放后做平抛运动,则:H=可得:t===10s设飞机应该距机动艇水平距离Sm远处开始释放物资.则有:S=v1t﹣v2t=100×10﹣20×10=800m答:飞机应该距机动艇水平距离800m远处开始释放物资.14.如图所示,一光滑的半径为R的半圆形轨道底部固定竖直放置在水平面上,一个质量为m 的小球以某一速度冲上轨道,然后小球从轨道口B处飞出,最后落在水平面上,已知小球落地点C距B处的距离为3R.求:小球对轨道口B处的压力为多大?【考点】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三定律;平抛运动.【分析】小球离开轨道后做平抛运动,由平抛运动的知识可以求出小球离开B时的速度,由牛顿第二定律可以求出在B点轨道对小球的支持力,然后由牛顿第三定律求出小球对轨道的压力.【解答】解:设小球经过B点时速度为v0,则:小球平抛的水平位移为:x===R,小球离开B后做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x=v0t,在竖直方向上:2R=gt2,解得:v=,在B点小球做圆周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mg=m,解得F=mg,由牛顿第三定律,小球对轨道的压力F′=F=mg.答:小球对轨道口B处的压力为mg.15.如图所示,A,B两物体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均为2kg,A绕O点做匀速圆周运动,B 在8N的水平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沿O′O做直线运动,现使A,B两物体分别从P,O′两位置同时开始运动,当A运动两周时,与B正好在P点相遇,当A再转半周时,又与B在Q处相遇,求A受到的向心力.(取π2=10)【考点】向心力;牛顿第二定律.【分析】质点B在沿OO′方向从静止开始在光滑水平面上作匀加速直线运动,速度方向水平向右.当当A运动两周时,与B正好在P点相遇,当A再转半周时,又与B在Q处相遇,判断经过的时间与周期的关系.最后由向心力的表达式即可求出.【解答】解:设A运动的半径为R,周期为T,则B达到P点的时间:t1=2T,达到Q点的时间:t2=2.5TB的加速度:由运动学的公式:有几何关系:BQ﹣BP=2R则:2R=12.5T2﹣8T2=4.5T2得:R=2.25T2由向心力的公式,A受到的向心力:F===18π2=180N 答:A受到的向心力是180N.16.如图所示.一固定足够长的斜面MN与水平面的夹角α=30°,斜面上有一质量为m=1kg的小球P,Q是一带竖直推板的直杆.现使竖直杆Q以水平加速度a=2m/s2水平向右从斜面底N开始做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从而推动小球P沿斜面向上运动.小球P与直杆Q及斜面之间的摩擦均不计,直杆Q始终保持竖直状态,求:(1)该过程中小球P的加速度大小,(2)直杆Q对小球P的推力大小.(可以用根式表示)(3)直杆Q从开始推动小球P经时间t=0.5s后突然停止运动并立即撤出,求此后小球P由于惯性向上滑动达到的最高点与N点的距离及返回到N点所用的时间?【考点】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弹性和弹力.【分析】(1、2)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小球受重力、斜面的支持力和直杆对小球的弹力作用,因为杆具有水平方向的加速度,故球沿斜面向上加速运动,其加速度在水平方向的分量与杆水平方向的加速度大小相等;(2)根据速度时间关系求出杆撤出时球的速度v,小球在斜面做匀减速运动至O后再做匀加速运动,规律类似于竖直上抛运动,根据运动规律求解小球上滑的最大距离和运动时间.【解答】解:(1、2)如图,对小球P进行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水平方向:N1﹣N2sin30°=ma x竖直方向:N2cos30°﹣mg=ma y已知:a x=a=a P cos30°=2m/s2所以因为:a y=a P sin30°=2m/s2所以解得:N1=N;(3)在t=0.5s内小球P做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运动,位移x1=0.5s末的速度v1=a p t=撤去直杆Q后,小球P做类竖直上抛,其加速度大小:a′=gsin30°=5m/s2,小球还能上升的距离小球达最大高度时与N点的距离x=x1+x2小球上升的时间小球P在最高点做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为a′=gsin30°=5m/s2,产生位移x,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关系有:x=小球回到N点所用时间t=t1+t2,联立方程解得:t=1s,x=0.9m答:(1)该过程中小球P的加速度大小为4m/s2;(2)直杆Q对小球P的推力大小为N;(3)此后小球P由于惯性向上滑动达到的最高点与N点的距离为0.9m,返回到N点所用的时间为1s.。
江西省临川二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doc

江西省临川二中09-1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本卷满分:150分完卷时间:15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一、(15分,每题3分)1.选出下列加点字读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A.绾.(wǎn)着炮.(pào)烙谥.(shì)号瓮中捉鳖.(biē)B.飞湍.(tuān)峥.(zhēng)嵘青冢(zhǒng)鸡豚狗彘.(zhì)C.京畿.(jī)幽咽.(yàn)氓.(méng)隶针砭.(biān)时弊D.嗔.(zhān)视塞.(sāi)满畏葸.(xǐ)度长挈.(xié)大2.下列词语中,有两上错别字的一组是()A.逡巡沸反盈天潦倒走投无路缪种B.气概自鸣得意湮没白浪涛天吞噬C.乖张六艺经传谗媚诚惶诚恐俨然D.榫头少不更事咨嗟呕哑嘲哳痒序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A.癞头和尚说了些不经之谈....,也没人理他。
B.他是学雷锋的老模范了,十几年来,光在路边信手拈来....的螺丝钉就有三大筐。
C.这次,他平时自学怕电脑维修技术终于派上了用场,只见他二一添作五.....,一会儿功夫就把电脑故障排除了。
D.这聊以自慰....的祥林嫂,成了被人们弃在尘芥堆中,看得厌倦了的陈旧的玩物。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科技人才方面,我国和我国发展情况类似的印度相比,还有差距,与美国、日本的差距更大。
B.不仅学生们崇拜国外大牌球星,也想尝试一下穿名牌球衣的感觉。
C.有人认为科学家终日埋头科研,不问家事,有点不近人情,然而事实正是对上述说法的反驳。
D.他2009年被授予获全省四名优秀领导干部之一。
5.请根据语句前后照应关系,选择回答正确的一项()文科班的学生,加强文科辅导是必要的,但是否可以忽视理科的学习呢?还要不要他们学好物理、化学和生物呢?A.从长远的观点看,我们认为这样是很不恰当的。
B.如果我们缺少战略眼光,在实际工作中就可能作出错误的回答。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2013.7高一暑假作业答案1423)

必修1综合测试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 2.C 3.A 4.B 5.C 6.B 7.D 8.A 9.D 10.D 11.C 12.D 二、填空题: 13. (]6,8- 14.31 15.9|,08a a a ⎧⎫≥=⎨⎬⎩⎭或 16.21>a三、解答题17.(1)Φ∈a ;(2){}3≤a a18.解:(1)最大值 37, 最小值1; (2)a 5≥或a 5-≤19.解:(1)()()f x f x -=-,奇函数 (2)设1212)()(,121)(,,,21122121+-+=-+-=<x x x a a x x f a x f x x x x )(,0)1)(1()(22112x f a a a a x x x x ∴>++-=是增函数20.解:(1)()().011,011,011<-+<-+∴>-+x x x x x x 即()()11,11,x f x -∴<<-∴的定义域为(2)证明:()()()x f xxx x x x x f x x x f aa a a -=-+-=⎪⎭⎫ ⎝⎛-+=+-=-∴-+=-11log 11log 11log ,11log 1()x f ∴为奇函数.(3)解:当a>1时, ()x f >0,则111>-+x x ,则012,0111<-<+-+x xx x ()10,012<<∴<-∴x x x因此当a>1时,使()0>x f 的x 的取值范围为(0,1).10<<a 当时, ()1110,0<-+<>xxx f 则则110,110,1xxx x +⎧+>⎪⎪-⎨+⎪<⎪-⎩解得01<<-x 因此10<<a 当时, 使()0>x f 的x 的取值范围为(-1,0).21.解:(1)sin cos )04x x x π+=+>224k x k ππππ⇒<+<+32244k x k ππππ⇒-<<+,所以定义域为322,44x k x k k Z ππππ⎧⎫-<<+∈⎨⎬⎩⎭(2)是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为221T ππ==(3)令sin cos )4u x x x π=+=+,又2log y u =为增函数,故求u 的递减区间,所以35222224244k x k k x k πππππππππ+<+<+⇒+<<+又32244k x k ππππ⇒-<<+,所以单调递减区间为:Z k k k ∈⎪⎭⎫ ⎝⎛++432,42ππππ22.由已知得434)3(030≤<∴⎪⎩⎪⎨⎧≤->->x x x x x必修4综合测试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C 2. D 3.B 4、B 5、B 6、C 7、D 8、D 9、C . 10、D 11、A 12、D 二、填空题 13、31,9714、12 15.-8 16. ④②或②⑥ 三、解答题17. 17.(1)21, (2)27或-2 18. 解:∵434π<α<π∴π<α+π<π42 又53)4cos(-=α+π ∴54)4sin(=α+π∵40π<β< ∴π<β+π<π4343 又135)43sin(=β+π∴1312)43cos(-=β+π∴sin(α + β) = -sin[π + (α + β)] = )]43()4sin[(β+π+α+π-)]43sin()4cos()43cos()4[sin(β+πα+π+β+πα+π-=6563]13553)1312(54[=⨯--⨯-= 19.解:(Ⅰ)由b a ⊥,得0=⋅b a ,即02sin 23sin 2cos 23cos =-xx x x .…………4分则02cos =x ,得)(4π2πZ ∈+=k k x .…………………………………5分∴ ⎭⎬⎫⎩⎨⎧∈+=Z k k x x ,4π2π|为所求.…………………………………6分 (Ⅱ)+-=-22)323(cos ||x c a =+2)123(sin x )3π23sin(45-+x ,……………10分所以||c a -有最大值为3.……………………………………………………12分20.解:(I )x x x x x x x f 2cos 2sin )sin 21(2sin 12sin sin 2)(22-=--=-+==)42sin(2π-x ………………………………………………5分所以)(x f 的最小正周期是π……………………………………………………6分R ,所以当∈+=+=-k k x k x (83,2242πππππ即Z )时,)(x f 的最大值为2.即)(x f 取得最大值时x 的集合为∈+=k k x x ,83|{ππZ }……………………8分(II )图象如下图所示:(阅卷时注意以下3点)1.最小值2)83(=πf , 最小值2)87(-=πf .………………10分2.增区间];,87[],83,0[πππ减区间]87,83[ππ……………………12分3.图象上的特殊点:(0,-1),(1,4π),(1,2π),)1,(),1,43(--ππ………14分[注:图象上的特殊点错两个扣1分,最多扣2分]21.解:(1)A 、B 、C 三点共线知存在实数)1(,λλλ-+=使 即1()(1)3a b a tb λλ+=+-,…………………………………………………4分则21,31==t 实数λ………………………………………………………………6分 (2)1||||cos120,2a b a b ⋅=⋅=-22222||21,a xb a x b x a b x x ∴-=+⋅-⋅⋅=++……………………………9分当1,||2x a xb =--时12分 22.解:(1)∵=(cosα-3,sinα),=(cosα,sinα-3),∴||=αααcos 610sin )3(cos 22-=+-,||=αααsin 610)3(sin cos 22-=-+.由||=||得sinα=cosα.又∵α∈(2π,23π),∴α=45π.(2)由·=-1得(cosα-3)cosα+sinα(sinα-3)=-1.∴sinα+cosα=32. 又ααααααααcos sin 1)cos (sin sin 2tan 12sin sin 22++=++=2sinαcosα.由①式两边平方得1+2sinαcosα=94,∴2sinαcosα=95-.∴95tan 12sin sin 22-=++ααα。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二中高一化学下学期月考试卷(含解析)

2012-2013学年江西省抚州市临川二中高一(下)月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16小题)1.(3分)(2013春•抚州校级月考)化学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明矾水解形成的Al(OH)3胶体能吸附水中悬浮,可用于水的净化B.在海轮外壳上镶入锌块,可减缓船体的腐蚀速率C.工业制铝的原料是AlCl3,可以降低能耗D.MgO的熔点很高,可用于制作耐高温材料2.(3分)(2010•广州一模)下列制备和收集气体的实验装置合理的是()A.用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制NH3B.用铜片和稀硝酸制NOC.用锌粒和稀硫酸制H2D.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O23.(3分)(2011•重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Fe分别与氯气和稀盐酸反应所得氯化物相同B.K、Zn分别与不足量的稀硫酸反应所得溶液均呈中性C.Li、Na、K的原子半径和密度随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增大D.C、P、S、Cl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逐渐增强4.(3分)(2011秋•琅琊区校级期末)设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2.24LSO3含有的分子数等于0.1N AB.1 mol CaC2所含阴离子数为2N AC.常温常压下,16gO2和O3的混合气体含有的氧原子数为N AD.含有1mol Fe(OH)3的氢氧化铁胶体中胶粒数为N A5.(3分)(2014•安徽模拟)2010年在上海举办的世博会将主打环保牌,20辆氢燃料电池公交车、300辆氢燃料电池出租车将投入运行,它们以氢气为能源,实现了真正的零污染.氢氧燃料电池的电解液为KOH溶液,下列有关该电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正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B.工作一段时间后,电解液中K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C.该燃料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为:2H2+O2=2H2OD.用该电池电解CuCl2溶液,产生2.24LCl2(标准状况)时,有0.2mol电子转移6.(3分)(2011秋•琅琊区校级期末)下列排列顺序正确的是()①热稳定性:HF>H2O>NH3 ②离子半径:Na+>Mg2+>F﹣③酸性:盐酸>碳酸>醋酸④结合质子能力:OH﹣>CO32﹣>HCO3﹣.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7.(3分)(2013春•抚州校级月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钠的金属活泼性大于铜,在溶液中钠可以置换出铜B.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铜粉不溶解,再加入KNO3固体,铜粉仍不溶解C.在KI溶液中加入NaNO3,没有明显现象,加入盐酸,即有I2生成D.纯锌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较,加入少量CuSO4固体,速率不改变8.(3分)(2011•上海)高铁酸钾( K2FeO4)是一种新型的自来水处理剂,它的性质和作用是()A.有强氧化性,可消毒杀菌,还原产物能吸附水中杂质B.有强还原性,可消毒杀菌,氧化产物能吸附水中杂质C.有强氧化性,能吸附水中杂质,还原产物能消毒杀菌D.有强还原性,能吸附水中杂质,氧化产物能消毒杀菌9.(3分)(2013春•抚州校级月考)新华网达卡2010年8月6日电,为了解决生活用水问题,孟加拉政府在国际援助机构帮助下在全国各地打了数百万口深层管井,后来使用这些深层管井的居民逐渐开始出现砷中毒症状.经专家调查发现,孟加拉国土壤深层自然形成的砷含量非常高,目前数千万民众受到砷污染威胁.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砷(As)位于周期表第4周期第ⅤA族B.气态氢化物稳定性:AsH3>PH3>NH3C.含氧酸酸性:H3AsO4>HNO3>H3PO4D.氢化物沸点:AsH3>PH3>NH310.(3分)(2013春•抚州校级月考)下列有关物质检验的实验结论正确的是()实验操作现象实验结论有白色沉淀生成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A 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B 将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变浑浊该气体一定是CO2C 向某溶液中加入2滴KSCN溶液;溶液不显红色;溶液中一定含有Fe2+另取样,先滴入氯水,再滴入KSCN溶液变为红色溶液D Al箔插入稀HNO3中无现象Al箔表面被HNO3氧化,形成致密的氧化膜A.A B.B C.C D.D11.(3分)(2012秋•新洲区期末)右图装置(X、Y是直流电源的两极)分别进行下列各组实验,则下表中所列各项对应关系均正确的一组是:()选项电源X极实验前U形管中液体通电后现象及结论A 正极Na2SO4溶液U形管两端滴入酚酞后,a管中呈红色B 正极AgNO3溶液b管中电极反应式是 4OH﹣﹣4e﹣=2H2O+O2↑C 负极KCl和CuCl2混合溶液相同条件下,a、b两管中产生的气体总体积可能相等D 负极Fe(OH)3胶体和导电液b管中液体颜色加深A.A B.B C.C D.D12.(3分)(2013春•抚州校级月考)用CH4催化还原NO,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有望解决汽车尾气污染问题,反应如下:CH4(g)+4NO2(g)=4NO(g)+CO2(g)+2H2O(g);△H=﹣574kJ•mol﹣1CH4(g)+4NO(g)=2N2(g)+CO2(g)+2H2O(g);△H=﹣akJ•mol﹣1按上述转化,标准状况下44.8L NO2被还原至N2,整个过程中放出的热量为867kJ,则a的值为()A.1160 B.2308 C.1441 D.232013.(3分)(2013春•抚州校级月考)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向Fe2(SO4)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2S:2Fe3++S2﹣=2Fe2++S↓B.将铁粉加入稀硫酸中:2Fe+6H+=2Fe3++3H2↑C.用铜作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2Cl﹣+2H2O Cl2↑+H2↑+2OH﹣D.将铜屑加入Fe3+溶液中:2Fe3++Cu=2Fe2++Cu2+14.(3分)(2014秋•迎泽区校级月考)将Cu片放入0.1mol/LFeCl3溶液中,反应一定时间后取出Cu片,所得溶液Q中的c(Fe3+):c(Fe2+)=2:3,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Q中n(Cu2+):n(Fe2+)=1:2B.反应中转移电子为0.04 molC.溶液Q比原溶液增重了 1.28 gD.3c(Fe3+)+2c(Fe2+)+2c(Cu2+)=0.1 mol/L15.(3分)(2010•上海)将0.4g NaOH和1.06g Na2CO3混合并配成溶液,向溶液中滴加0.1mol•L ﹣1稀盐酸.下列图象能正确表示加入盐酸的体积和生成CO2的物质的量的关系的是()A.B.C.D.16.(3分)(2013春•抚州校级月考)已知:2Fe2++Br2=2Fe3++2Br﹣ 2Fe3++2I﹣=2Fe2++I2.向FeI2、FeBr2的混合溶液中通入适量氯气,溶液中某些离子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还原性:Fe2+>I﹣>Br﹣B.当通入2molCl2时,溶液中已发生的离子反应可表示为:2Fe2++2I﹣+2Cl2=2Fe3++I2+4Cl﹣C.原混合溶液中FeBr2的物质的量为6molD.原溶液中:n(Fe2+):n(I﹣):n(Br﹣)=2:1:3二、填空题17.(8分)(2013春•抚州校级月考)有一白色固体混合物,可能含有K+、Ba2+、Ag+、Mg2+、NH4+、Na+、SO42﹣、SO32﹣、CO32﹣、AlO2﹣等10种离子中的几种.为了鉴定其中的离子,现进行如下实验,根据实验现象,填写下列空格:(1)取该粉末,加水后得到无色溶液,且未嗅到气味;用pH试纸测得溶液的pH为12.据此可以排除的离子有,排除的依据是.(2)向溶液中滴加盐酸溶液,开始有沉淀生成,继续滴加,沉淀消失,同时有无色无味气体逸出.可以判断肯定存在的离子有,判断依据是;可以排除的离子有,排除的依据是.(3)不能确定的离子有,检验的方法是.18.(9分)(2013春•抚州校级月考)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单质A、B、C和甲、乙、丙、丁四种化合物有如图所示的转换关系,已知C为密度最小的气体,甲是电解质.根据图示转化关系回答:(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 ,乙.(2)组成单质A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丙的电子式是.(3)写出下列变化的方程式:①A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②乙与过量C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4)A、B、丙三种物质的熔点由高到低的顺序为(用化学式表示).19.(8分)(2011春•台州期中)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电解.A中盛有AgNO3溶液,B中盛有饱和Na2SO4溶液通电一会儿,发现湿润的淀粉KI试纸的C端变为蓝色.则:(1)电源的F端为极.(2)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在B中观察到的现象是,,(4)室温下,若从电解开始到时间t s,A、B装置中共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0.168L,B 中析出硫酸钠晶体(Na2SO4﹒10H2O)ωg.若电解过程中无其他副反应发生,经测定电解后,A 中溶液体积恰为1000mL,则①A溶液的pH为.②电解前饱和Na2SO4溶液的质量分数为(列出算式即可.)20.(14分)(2013春•抚州校级月考)X、Y、Z、M均为短周期非金属元素,其原子序数按由小到大排列.X可分别与Y、Z、M组成10电子共价化合物.X、Z、M三种元素可形成离子化合物.(1)写出元素的名称:X.,Z..(2)已知有反应2ZX3+3CuO=Z2+3Cu+3X2O,利用图1所示装置和必要的用品,可以进行制取ZX3并证明ZX3具有还原性的实验.①分夜漏斗中的溶液可能是或(填写名称).②证明ZX3具有还原性的实验现象是.③上述装置有一不当之处,请在下面方框图2中画出改进部分的装置图.(3)物质的检验和分离,是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①X与Z元素可共同组成一种常见的阳离子,写出检验该离子的实验操作及现象.实验操作:;现象:.②下列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方法:①渗析②蒸馏③过滤④分液,其中基本原理相近的是下列的(填序号).A.①和②B.③和④C.①和③D.②和④21.(13分)(2010•福建)工业上常用铁质容器盛装冷浓酸.为研究铁质材料与热浓硫酸的反应,某学习小组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探究一](1)将已去除表面氧化物的铁钉(碳素钢)放入冷浓硫酸中,10分钟后移入硫酸铜溶液中,片刻后取出观察,铁钉表面无明显变化,其原因是.(2)另称取铁钉6.0g放入15.0ml浓硫酸中,加热,充分应后得到溶液X并收集到气体Y.①甲同学认为X中除Fe3+外还可能含有Fe2+.若要确认其中的Fe2+,应先用选填序号).a.KSCN溶液和氯水 b.铁粉和KSCN溶液 c.浓氨水 d.酸性KMnO4溶液②乙同学取336ml(标准状况)气体Y通入足量溴水中,发生反应:SO2+Br2+2H2O═2HBr+H2SO4然后加入足量BaCl2溶液,经适当操作后得干燥固体2.33g.由于此推知气体Y中SO2的体积分数为.[探究二]分析上述实验中SO2体积分数的结果,丙同学认为气体Y中还可能含量有H2和Q气体.为此设计了下列探究实验状置(图中夹持仪器省略).(3)装置B中试剂的作用是.(4)认为气体Y中还含有Q的理由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5)为确认Q的存在,需在装置中添加M于(选填序号).a.A之前 b.A﹣B间 c.B﹣C间 d.C﹣D间(6)如果气体Y中含有H2,预计实验现象应是.(7)若要测定限定体积气体Y中H2的含量(标准状况下约有28ml H2),除可用测量H2体积的方法外,可否选用质量称量的方法?做出判断并说明理由.2012-2013学年江西省抚州市临川二中高一(下)月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16小题)1.(3分)(2013春•抚州校级月考)化学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明矾水解形成的Al(OH)3胶体能吸附水中悬浮,可用于水的净化B.在海轮外壳上镶入锌块,可减缓船体的腐蚀速率C.工业制铝的原料是AlCl3,可以降低能耗D.MgO的熔点很高,可用于制作耐高温材料考点:盐类水解的应用;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镁、铝的重要化合物.分析:A、根据明矾净水的原理是铝离子水解生成的氢氧化铝净水来分析;B、根据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应用来回答,锌和铁在电解质溶液中形成原电池反应,锌做负极;C、根据氯化铝为共价化合物分析;D、根据氧化镁是熔点高的物理性质来分析其应用.解答:解:A、明矾净水的原理是:Al3++3H2O=Al(OH)3(胶体)+3H+,利用Al(OH)3(胶体)的吸附性进行净水,故A正确;B、因为轮船主要用铁造外壳,铁在海水中易被腐蚀,镀上比铁活泼的锌,形成原电池,锌作负极,失去电子先被腐蚀,从而起到保护铁的作用,从而可减缓船体的腐蚀速率,故B正确;C、氯化铝为共价化合物,熔融不能电离,工业制铝的原料是Al2O3,故C错误;D、氧化镁的熔点是2852℃,可用于制作耐高温材料,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的水解反应以及水解反应的用途、常见物质在生产生活中的具体用途、常见物质的制备及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等方面的知识,是一道综合题目.2.(3分)(2010•广州一模)下列制备和收集气体的实验装置合理的是()A.用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制NH3B.用铜片和稀硝酸制NOC.用锌粒和稀硫酸制H2D.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O2考点:常见气体制备原理及装置选择.专题:实验评价题.分析:A、根据生成物判断装置是否正确;B、根据一氧化氮的性质判断该装置是否正确;C、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及气体的性质判断装置是否正确;D、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及气体的性质判断装置是否正确.解答:解:A、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反应制取氨气,生成物中有水,如果试管口高于试管底,会发生水倒流现象而炸裂试管,故A错误;B、铜和硝酸反应制取一氧化氮,反应不需加热,一氧化氮的密度接近空气的密度,和空气中的氧气易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氮,所以不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即进气管短,出气管长,一氧化氮有毒,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应该用排水法收集,故B错误;C、锌粒和盐酸反应制取氢气,属于固体、液体不加热型,生成的氢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所以不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故C错误;D、用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制O2,属于固体、液体不加热型,生成的氧气不易溶于水,所以可采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气体制备原理及装置选择,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及反应条件,可把实验室制备气体发生装置分为:固体、固体加热型,如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固体、液体加热型,如制取氯气;固体、液体不加热型,如用稀硫酸和锌粒制取氢气.3.(3分)(2011•重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Fe分别与氯气和稀盐酸反应所得氯化物相同B.K、Zn分别与不足量的稀硫酸反应所得溶液均呈中性C.Li、Na、K的原子半径和密度随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增大D.C、P、S、Cl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逐渐增强考点: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的规律;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的规律;铁的化学性质.专题: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几种重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分析:A.氯气具有强氧化性,HCl为弱氧化性酸;B.硫酸钾为强酸强碱盐,硫酸锌为强酸弱碱盐;C.电子层越多,半径越大,碱金属的密度Li的大于Na的;D.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解答:解:A.Fe分别与氯气和稀盐酸反应所得氯化物为氯化铁、氯化亚铁,故A错误;B.K、Zn分别与不足量的稀硫酸反应所得溶液分别显中性、酸性,故B错误;C.Li、Na、K的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增大,Li、Na、K的密度随原子序数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故C错误;D.C、P、S、Cl的非金属性增强,则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逐渐增强,故D 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元素周期律,明确同周知、同主族元素的性质变化规律即可解答,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氯气具有强氧化性来解答.4.(3分)(2011秋•琅琊区校级期末)设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2.24LSO3含有的分子数等于0.1N AB.1 mol CaC2所含阴离子数为2N AC.常温常压下,16gO2和O3的混合气体含有的氧原子数为N AD.含有1mol Fe(OH)3的氢氧化铁胶体中胶粒数为N A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专题: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分析:A、标准状况三氧化硫不是气体;B、碳化钙是钙离子和C22﹣构成分析;C、依据氧原子守恒计算;D、氢氧化铁胶体微粒是氢氧化铁的集合体.解答:解:A、标准状况三氧化硫不是气体,2.24LSO3含物质的量不是0.1mol,故A错误;B、碳化钙是钙离子和C22﹣构成,1 mol CaC2所含阴离子数为N A,故B错误;C、依据氧原子守恒计算,16gO2和O3的混合气体含有的氧原子数=×N A=N A,故C正确;D、氢氧化铁胶体微粒是氢氧化铁的集合体,含有1mol Fe(OH)3的氢氧化铁胶体中胶粒数小于N A,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分析应用,主要是气体摩尔体积条件分析,物质结构理解应用,胶体微粒的组成判断,掌握基础是关键,题目较简单.5.(3分)(2014•安徽模拟)2010年在上海举办的世博会将主打环保牌,20辆氢燃料电池公交车、300辆氢燃料电池出租车将投入运行,它们以氢气为能源,实现了真正的零污染.氢氧燃料电池的电解液为KOH溶液,下列有关该电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正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B.工作一段时间后,电解液中K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C.该燃料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为:2H2+O2=2H2OD.用该电池电解CuCl2溶液,产生2.24LCl2(标准状况)时,有0.2mol电子转移考点:常见化学电源的种类及其工作原理.专题:电化学专题.分析:碱性氢氧燃料电池的总反应为2H2+O2=2H2O,负极上氢气被氧化,电极反应式为H2﹣2e﹣=4OH﹣,结合电极反﹣+2OH﹣=2H2O,正极氧气得电子被还原,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应式进行判断.解答:解:A.正极氧气得电子被还原,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故A正确;B.由于生成水,KOH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小,故B错误;C.该燃料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与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相同,为2H2+O2=2H2O,故C正确;D.用该电池电解CuCl2溶液,产生2.24LCl2(标准状况),即0.1mol电子,转移电子数为0.2mol,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氢氧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题目难度不大,本题注意把握电极反应式的书写,为解答该题的关键,也是易错点.6.(3分)(2011秋•琅琊区校级期末)下列排列顺序正确的是()①热稳定性:HF>H2O>NH3 ②离子半径:Na+>Mg2+>F﹣③酸性:盐酸>碳酸>醋酸④结合质子能力:OH﹣>CO32﹣>HCO3﹣.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考点: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元素周期律的作用.专题: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分析:①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越稳定;②具有相同排布的离子,原子序数大的离子半径小;③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醋酸也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④对应的酸越强,则酸根离子得到质子的能力越弱.解答:解:①非金属性F>O>N,则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为HF>H2O>NH3,故正确;②具有相同排布的离子,原子序数大的离子半径小,则离子半径:F﹣>Na+>Mg2+,故错误;③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醋酸也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且盐酸与醋酸钠反应生成醋酸,由强酸制取弱酸的原理可知酸性为盐酸>醋酸>碳酸,故错误;④酸性为H2CO3>HCO3﹣>H2O,对应的酸越强,则酸根离子得到质子的能力越弱,则结合质子能力:OH﹣>CO32﹣>HCO3﹣,故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元素周期律的递变规律,为高频考点,注意把握元素的性质与对应单质、化合物的性质的关系,题目难度不大,学习中注意积累,侧重微粒性质比较的考查.7.(3分)(2013春•抚州校级月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钠的金属活泼性大于铜,在溶液中钠可以置换出铜B.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铜粉不溶解,再加入KNO3固体,铜粉仍不溶解C.在KI溶液中加入NaNO3,没有明显现象,加入盐酸,即有I2生成D.纯锌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较,加入少量CuSO4固体,速率不改变考点:钠的化学性质;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铜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分析:A、根据钠与盐溶液反应时,先与水反应,然后生成的碱再与盐反应;B、根据铜的化学性质,如:铜不能与非氧化性酸反应,但可以和氧化性酸反应,酸性条件下硝酸盐反应;C、碘离子具有还原性,加入硝酸钠不反应,加入盐酸形成稀硝酸具有氧化性,氧化碘离子为单质碘;D、锌和铜在酸性条件下形成原电池反应,反应速率较大.解答:解:A、钠与盐溶液反应时,先与水反应,然后生成的碱再与盐反应,所以Na不能从铜盐溶液中置换出Cu,故A错误;B、根据铜与稀HNO3反应,由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3Cu+8H++2NO3﹣=3Cu2++2NO↑+4H2O,可知Cu遇到H+、NO3﹣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B错误;C、碘离子具有还原性,加入硝酸钠不反应,加入盐酸形成稀硝酸具有氧化性,在KI溶液中加入NaNO3,没有明显现象,加入盐酸,即有I2生成,故C正确;D、加入少量CuSO4固体,置换出铜,锌和铜在酸性条件下形成原电池反应,反应速率较大,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性质的分析判断,主要是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条件和产物判断,掌握基础是关键,题目较简单.8.(3分)(2011•上海)高铁酸钾( K2FeO4)是一种新型的自来水处理剂,它的性质和作用是()A.有强氧化性,可消毒杀菌,还原产物能吸附水中杂质B.有强还原性,可消毒杀菌,氧化产物能吸附水中杂质C.有强氧化性,能吸附水中杂质,还原产物能消毒杀菌D.有强还原性,能吸附水中杂质,氧化产物能消毒杀菌考点:重要的氧化剂;常见的生活环境的污染及治理.专题:压轴题.分析:根据高铁酸钾的化学式 K2FeO4,从物质所含元素的化合价来分析氧化性还原性问题,利用离子的水解产物的性质来分析净水原因.解答:解:高铁酸钾( K2FeO4)中Fe的化合价是+6价,具有强氧化性,能杀菌消毒,其还原产物Fe3+水解生成氢氧化铁胶体,能吸附水中杂质,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净水剂的净水原理,明确强氧化性及离子水解是解答的关键,并明确具有强氧化性的物质,能使蛋白质变性,从而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来解答.9.(3分)(2013春•抚州校级月考)新华网达卡2010年8月6日电,为了解决生活用水问题,孟加拉政府在国际援助机构帮助下在全国各地打了数百万口深层管井,后来使用这些深层管井的居民逐渐开始出现砷中毒症状.经专家调查发现,孟加拉国土壤深层自然形成的砷含量非常高,目前数千万民众受到砷污染威胁.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砷(As)位于周期表第4周期第ⅤA族B.气态氢化物稳定性:AsH3>PH3>NH3C.含氧酸酸性:H3AsO4>HNO3>H3PO4D.氢化物沸点:AsH3>PH3>NH3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应用;元素周期律的作用.分析:A、砷有四个电子层,最个层有5个电子;B、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越稳定;C、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必越强;D、氨分子间存在氢键.解答:解:A、砷有四个电子层,最个层有5个电子,所以位于周期表第4周期第ⅤA族,故A正确;B、非金属性:As<P<N,所以气态氢化物稳定性:AsH3<PH3<NH3,故B错误;C、非金属性:As<P<N,所以酸性:HNO3>H3PO4>H3AsO4,故C错误;D、氨分子间存在氢键,所以氢化物沸点:NH3>AsH3>PH3,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元素的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氢化物的稳定性和酸性的比较,题目难度中等.10.(3分)(2013春•抚州校级月考)下列有关物质检验的实验结论正确的是()实验操作现象实验结论A 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B 将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变浑浊该气体一定是CO2C 向某溶液中加入2滴KSCN溶液;溶液不显红色;溶液中一定含有Fe2+另取样,先滴入氯水,再滴入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D Al箔插入稀HNO3中无现象Al箔表面被HNO3氧化,形成致密的氧化膜A.A B.B C.C D.D考点: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分析:A.能和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离子还有银离子;B.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还有二氧化硫;C.铁离子和KSCN溶液混合产生血红色,亚铁离子和KSCN溶液混合无变化,氯气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亚铁离子生成铁离子;D.铝溶于稀硝酸.解答:解:A.能和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离子还有银离子,所以实验结论错误,故A错误;B.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还有二氧化硫,所以实验结论错误,故B错误;C.铁离子和KSCN溶液混合产生血红色,亚铁离子和KSCN溶液混合无变化,氯气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亚铁离子生成铁离子,向某溶液中加入2滴KSCN溶液溶液不变红色,说明不含铁离子;滴入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后,混合溶液呈血红色,说明含有亚铁离子,故C正确;D.铝与浓硝酸发生钝化反应,但溶于稀硝酸,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评价,为高频考点,涉及离子检验、物质性质,明确物质性质及实验原理是解本题关键,知道常见离子检验方法及实验现象,易错选项是B.11.(3分)(2012秋•新洲区期末)右图装置(X、Y是直流电源的两极)分别进行下列各组实验,则下表中所列各项对应关系均正确的一组是:()选项电源X极实验前U形管中液体通电后现象及结论A 正极Na2SO4溶液U形管两端滴入酚酞后,a管中呈红色B 正极AgNO3溶液b管中电极反应式是 4OH﹣﹣4e﹣=2H2O+O2↑C 负极KCl和CuCl2混合溶液相同条件下,a、b两管中产生的气体总体积可能相等D 负极Fe(OH)3胶体和导电液b管中液体颜色加深A.A B.B C.C D.D考点:电解原理.专题:电化学专题.分析:根据电解池的工作原理:阳极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阴极发生得电子得还原反应,还原性强的离子先在阳极上失电子,氧化性强的离子先在阴极上得电子,根据电极反应的产物的性质来确定出现的现象,进而找到答案.解答:解:A、电解Na2SO4溶液时,阳极上是氢氧根离子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即a管中氢氧根放电,酸性增强,酸遇酚酞不变色,即a管中呈无色,故A错误;B、电解硝酸银溶液时,阴极上是银离子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即b管中电极反应是析出金属银的反应,故B错误;C、电解KCl和CuCl2混合溶液时,当X为负极时,则a管中产生的气体是氢气,氢离子在铜离子放电完毕之后放电,b管中产生的气体是氯气,此后可能是氧气,在转移电子一样多时,两管中产生的气体总体积可能相等,故C正确;D、氢氧化铁胶体带正电,胶体具有电泳性质,会向电源的负极移动,即向着X极移动,所以a管中液体颜色加深,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是一道考查电解原理的综合知识题目,要求学生具有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较大.12.(3分)(2013春•抚州校级月考)用CH4催化还原NO,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有望解决汽车尾气污染问题,反应如下:CH4(g)+4NO2(g)=4NO(g)+CO2(g)+2H2O(g);△H=﹣574kJ•mol﹣1CH4(g)+4NO(g)=2N2(g)+CO2(g)+2H2O(g);△H=﹣akJ•mol﹣1按上述转化,标准状况下44.8L NO2被还原至N2,整个过程中放出的热量为867kJ,则a的值为()A.1160 B.2308 C.1441 D.2320。
江西临川二中2018-2019学度高一下学期第四次抽考-生物(零班)

江西临川二中2018-2019 学度高一放学期第四次抽考- 生物(零班)本卷须知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据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正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一定使用2B 铅笔填涂;非选择题一定使用0.5 毫米黑色笔迹的署名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依据题号次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地区内作答,高出答题地区书写的答案无效;在底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洁净,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禁止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高一世物零班试卷出卷人:兰宝明时间:100 分钟试卷总分值:100 分【一】选择题〔 30 个小题,每题 2 分,共 60 分,每题只有一项为哪一项最切合题目要求的〕1.以下对于糖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葡萄糖和果糖分子均有复原性B、葡萄糖和麦芽糖可被水解C、构成纤维素的单体是葡萄糖和果糖D、乳糖能够被小肠上皮细胞直接汲取2.中新网 2017 年 1 月 14 日报导,自 2017 年 10 月以来,华北、黄淮等地降水连续偏少,各地旱象显然,部分地域出现大旱或特旱,全国九个省市的农作物面对冬旱的考验。
水对植物的生命活动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以下描绘中没有表达水在植物体内作用的是〔〕A、无机盐在生物体内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B、有氧呼吸第二阶段的反响C、细胞质基质成胶质状态D、二氧化碳扩散到细胞外3.以下物质中不必定含有肽键的是〔〕4.以下对于化合物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它的基本构成单位是葡萄糖B、动植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同样C、DNA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它的构成元素有C、H、O、 N,部分含 S、 PD、磷脂是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也是线粒体、中心体、叶绿体等生物膜的主要成分5.以下对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原核生物细胞无线粒体,不可以进行有氧呼吸B、真核生物细胞只进行有丝分裂,原核生物细胞只进行无丝分裂C、真核生物以DNA为遗传物质,部分原核生物以RNA为遗传物质D、真核生物细胞拥有细胞膜系统〔生物膜系统〕,有益于细胞代谢有序进行6.细胞内糖分解代谢过程如右图所示,以下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植物细胞能进行过程①和③或过程①和④B、真核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能进行过程①和②C、动物细胞内,过程②比过程①开释的能量多D、乳酸菌细胞内,过程①产生【H】,过程③耗费【H】7.ATP 是细胞内直接的能源物质,可经过多种门路产生,以下列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川二中2013年零班夏令营活动(高一升高二)物理试卷完卷时间:100分钟 满分:100分 命题:张征印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7小题提供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8~10小题提供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有漏选的得2分,有错选或不选的得0分) 1.某航母跑道长为200 m ,飞机在航母上滑行的最大加速度为6 m/s 2,起飞需要的最低速度为50 m/s .那么,飞机在滑行前,需要借助弹射系统获得的最小初速度为 A .5 m/s B .10 m/s C .15 m/s D .20 m/s2.如图所示,某人静躺在椅子上,椅子的靠背与水平面之间有固定倾斜角θ.若此人所受重力为G ,则椅子各部分对他的作用力的合力大小为 A .G B .G sin θ C .G cos θ D .G tan θ3.一物块静止在粗糙的水平桌面上.从某时刻开始,物块受到一方向不变的水平拉力作用.假设物块与桌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以a 表示物块的加速度大小,F 表示水平拉力的大小.能正确描述F 与a 之间的关系的图像是4.双星系统由两颗恒星组成,两恒星在相互引力的作用下,分别围绕其连线上的某一点做周期相同的匀速圆周运动.研究发现,双星系统演化过程中,两星的总质量、距离和周期均可能发生变化.若某双星系统中两星做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 ,经过一段时间演化后,两星总质量变为原来的k 倍,两星之间的距离变为原来的n 倍,则此时圆周运动的周期为A .T k n 23 B .T k n 3 C .T k n 2 D .T k n5.在实验操作前应该对实验进行适当的分析.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装置示意如图.小球每次都从斜槽的同一位置无初速度释放,并从斜槽末端水平飞出.改变水平板的高度,就改变了小球在板上落点的位置,从而可描绘出小球的运动轨迹.某同学设想小球先后三次做平抛,将水平板依次放在如图1、2、3的位置,且1与2的间距等于2与3的间距.若三次实验中,小球从抛出点到落点的水平位移依次是x 1,x 2,x 3,机械能的变化量依次为△E 1,△E 2,△E 3,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下面分析正确的是 A .x 2-x 1=x 3-x 2 △E 1=△E 2=△E 3 B .x 2-x 1>x 3-x 2 △E 1=△E 2=△E 3 C .x 2-x 1>x 3-x 2 △E 1<△E 2<△E 3 D .x 2-x 1<x 3-x 2 △E 1<△E 2<△E 36.喷墨打印机的简化模型如图所示,重力可忽略的墨汁微滴,经带电室带负电后,以速度v 垂直匀强电场飞入极板间,最终打在纸上,则微滴在极板间电场中A .向负极板偏转B .电势能逐渐增大C .运动轨迹是抛物线D .运动轨迹与带电量无关7.如图所示,xoy 平面是无穷大导体的表面,该导体充满z <0的空间,z >0的空间为真空.将电荷量为q 的点电荷置于z 轴上z =h 处,则在xoy 平面上会产生感应电荷.空间任意一点处的电场皆是由点电荷q 和导体表面上的感应电荷共同激发的.已知静电平衡时导体内部场强处处为零,则在z 轴上z =h /2 处的场强大小为(k 为静电力常量) A .24h q kB .294h qkC .2932h qk D . 2940h q k 8.伽利略开创了实验研究和逻辑推理相结合探索物理规律的科学方法,利用这种方法伽利略发现的规律有 A .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 .物体之间普遍存在相互吸引力C .忽略空气阻力,重物与轻物下落得同样快D .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9.如图所示,在x 轴相距为L 的两点固定两个等量异种点电荷+Q 、-Q ,虚线是以+Q 所在点为圆心、L /2为半径的圆,a 、b 、c 、d 是圆上的四个点,其中a 、c 两点在x 轴上,b 、d 两点关于x 轴对称.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b 、d 两点处的电势相同 B .四点中c 点处的电势最低 C .b 、d 两点处的电场强度相同D .将一试探电荷+q 沿圆周由a 点移至c 点,+q 的电势能减小10.公路急转弯处通常是交通事故多发地带.如图,某公路急转弯处是一圆弧,当汽车行驶的速率为v c 时,汽车恰好没有向公路内外两侧滑动的趋势,则在该弯道处 A .路面外侧高内侧低B .车速只要低于v c ,车辆便会向内侧滑动C .车速虽然高于v c ,但只要不超出某一高度限度,车辆便不会向外侧滑动D .当路面结冰时,与未结冰时相比,v c 的值变小二、填空题(共3小题,6分+4分+8分,共18分)11.(6分)在探究两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一同学猜想可能与两电荷的间距和带电量有关.他选用带正电的小球A 和B ,A 球放在可移动的绝缘座上,B 球用绝缘丝线悬挂于玻璃棒C 点,如图所示.实验时,先保持两球电荷量不变,使A 球从远处逐渐向B 球靠近,观察到两球距离越小,B 球悬线的偏角越大;再保持两球距离不变,改变小球所带的电荷量,观察到电荷量越大,B 球悬线的偏角越大.实验表明:两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随其距离的 而增大,随其所带电荷量的 而增大.此同学在探究中应用的科学方法是 (选填:“累积法”、“等效替代法”、“控制变量法”或“演绎法”).12.(4分)要测绘一个标有“3 V0.6 W”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灯泡两端的电压需要由零逐渐增加到3 V,并便于操作.已选用的器材有:电池组(电动势为4.5 V,内阻约1 Ω);电流表(量程为0~250 mA,内阻约5 Ω);电压表(量程为0~3 V,内阻约3 kΩ);电键一个、导线若干.(1)实验中所用的滑动变阻器应选下列中的(填字母代号).A.滑动变阻器(最大电阻20 Ω,额定电流1 A)B.滑动变阻器(最大电阻1750 Ω,额定电流0.3 A)(2)实验中电路图应选用下列的图(填字母代号).13.(8分)研究小车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装置如图(a)所示,其中斜面倾角可调.打点计时器的工作频率为50 Hz.纸带上计数点的间距如图(b)所示,其中每相邻两点之间还有4个记录点未画出.(1)部分实验步骤如下:A.测量完毕,关闭电源,取出纸带.B.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工作稳定后放开小车.C.将小车停靠在打点计时器附近,小车尾部与纸带相连.D.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夹板上,让纸带穿过限位孔.上述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用字母填写).(2)图(b)中标出的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T= s.(3)计数点5对应的瞬时速度大小计算式为v5= .(4)为了充分利用记录数据,减小误差,小车加速度大小的计算式应为a= .三、计算题(共4小题,8分+9分+12分+13分,共42分)14.(8分)如图,一平行板电容器的两个极板竖直放置,在两极板间有一带电小球,小球用一绝缘轻线悬挂于O点.现给电容器缓慢充电,使两级板所带电荷量分别为﹢Q和﹣Q,此时悬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π/6.再给电容器缓慢充电,直到悬线和竖直方向的夹角增加到π/3,且小球与两极板不接触.求第二次充电使电容器正极板增加的电荷量.15.(9分)近来,我国多个城市开始重点治理“中国式过马路”行为.每年全国由于行人不遵守交通规则而引发的交通事故上万起,死亡上千人.只有科学设置交通管制,人人遵守交通规则,才能保证行人的生命安全.如下右图所示,停车线AB与前方斑马线边界CD间的距离为23 m.质量8 t、车长7 m的卡车以54 km/h 的速度向北匀速行驶,当车前端刚驶过停车线AB,该车前方的机动车交通信号灯由绿灯变黄灯.(1)若此时前方C处人行横道路边等待的行人就抢先过马路,卡车司机发现行人,立即制动,卡车受到的阻力为3×104 N.求卡车的制动距离.(2)若人人遵守交通规则,该车将不受影响地驶过前方斑马线边界CD.为确保行人安全,D处人行横道信号灯应该在南北向机动车信号灯变黄灯后至少多久变为绿灯.16.(12分)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中,从直线x=-2l0到y轴区域存在两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有界匀强电场,其中x轴上方的电场方向沿y轴负方向,x轴下方的电场方向沿y轴正方向.在电场左边界从A (-2l0,-l0)点到C(-2l0,0)点的区域内,连续分布着电量为+q、质量为m的粒子.从某时刻起,A点到C点间的粒子依次连续以相同速度v0沿x轴正方向射入电场.从A点射入的粒子恰好从y轴上的A'(0,l0)点沿x轴正方向射出电场,其轨迹如图所示.不计粒子的重力及它们间的相互作用.(1)求从AC间入射的粒子穿越电场区域的时间t和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E的大小.(2)求在AC间还有哪些坐标位置的粒子,通过电场后也能沿x轴正方向运动.17.(13分)如图所示,ABCD为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的轨道,AB段光滑水平,BC段为光滑圆弧,对应的圆心角θ=370,半径r=2.5 m,CD段平直倾斜且粗糙,各段轨道均平滑连接,倾斜轨道所在区域有场强大小为E=2×l05 N/C、方向垂直于斜轨向下的匀强电场.质量m=5×l0-2 kg、电荷量q=+1×10-6 C的小物体(视为质点)被弹簧枪发射后,沿水平轨道向左滑行,在C点以速度v0=3 m/s冲上斜轨.以小物体通过C点时为计时起点,0.1 s以后,场强大小不变,方向反向.已知斜轨与小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5.设小物体的电荷量保持不变,取g=10 m/s2.sin37°=0.6,cos37°=0.8.(1)求弹簧枪对小物体所做的功.(2)在斜轨上小物体能到达的最高点为P,求CP的长度.临川二中2013年零班夏令营活动(高一升高二)物理试卷答题卡一、选择题(10×4分=40分)二、填空题(共3小题,6分+4分+8分,共18分)11.(2分) (2分) (2分)12.(1) (2分)(2) (2分)13.(1) (2分) (2) S(2分) (3) (2分) (4) (2分) 三、计算题(共4小题,8分+9分+12分+13分,共42分)14.(8分)15.(9分)16.(12分)17.(13分)临川二中2013年零班夏令营活动 (高一升高二)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0×4分=40分)二、填空题(共3小题,6分+4分+8分,共18分)11. 减小 (2分) 增大 (2分) 控制变量法 (2分) 12.(1) A (2分) (2) B (2分) 14.(1) DCBA (2分) (2) 0.1 S(2分) (3)Ts s 254+ (2分) (4) 23216549)()(T s s s s s s ++-++ (2分)三、计算题(共4小题,8分+9分+12分+13分,共42分)14.解:第一次充电后 由平衡条件有:qE mg =1tan θ………(2分) 对电容器 CU Q =………(1分) dUE =………(1分) 联立得:CmgdqQ=1tan θ………(2分)同理 CmgdQ Q q )(tan 2∆+=θ………(1分)故:Q Q 2=∆………(1分)15.解:(1)据题意 由ax t 2202=-υυ 得:ax t 2202υυ-=………(2分)汽车刹车时,阻力产生的加速度为a 由牛顿第二定律 得: mFa =………(2分) 代入数据得 制动距离 x =30 m ………(1分)(2)据题意 汽车不受影响的行驶距离应该是x 1=30 m ………(1分) 故黄灯的持续时间为t 则:01υx t =……… (2分)代入数据得 时间为t =2 s ………(1分)16.解:(1)带电粒子在两分离的电场中两次偏转,运动轨迹具有对称性从A 点射出的粒子,由A 到A′x 轴方向 t l 002υ=………(1分) y 轴方向 20)2(2122t m qE l ⨯= ………(2分) 得:02υl t =2ql m E υ=………(2分) (2)设到C 点距离为△y 处射出的粒子通过电场后也沿x 轴正方向, 粒子第一次达x 轴用时△t ,水平位移为△x ,则 t x ∆=∆0υ 2)(21t mqEy ∆=∆………(2分) 若满足x n l ∆⋅=220,则从电场射出时的速度方向也将沿x 轴正方向………(2分) 解之得:0220021)(211l nl m qE n y =⋅=∆υ………(2分) 即AC 间y 坐标为021l n y -= (n = 1,2,3,……)………(1分)(3分)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1)c o s (s i n ma qE mg mg =++θμθ 代入数据得:a 1=9 m/s 2………(3分)小物体向上做加速度大小为a 1的匀减速运动,经t =0.1 s 后,速度为v 1、位移为x 1at -=01υυ 代入数据得:v 1=2.1 m/s ………(1分) (1分)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2)c o s (s i n ma qE mg mg =-+θμθ 代入数据得:a 2=7 m/s 2………(2分)小物体继续向上做加速度大小为a 2的匀减速运动,直到到达最高点P ,位移为x 2 代入数据得:x 2=0.315 m ………(1分)故:x =x 1+x 2=0.57 m ………(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