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科学上册走进科学阶段专项复习(一)课件(新版)华东师大版

合集下载

七年级科学上册 走近科学 1 探索奇妙的自然界习题课件 华东师大级上册自然科学课件

七年级科学上册 走近科学 1 探索奇妙的自然界习题课件 华东师大级上册自然科学课件

说明种子需要适宜温度。所以可以得出阳光不是种子萌发 的必要条件。
15.你知道吗?使用我们身边随时可得的物品可进行各种探究 活动,下面让我们用大家熟悉的鸡蛋来做几个有趣的实验。 (1)把一个生鸡蛋和一个熟鸡蛋放在一起,用手分别使它们 旋转起来现象不一样,熟鸡蛋转得快,请对现象提出问 题。________为__什__么__熟__鸡__蛋__比__生__鸡__蛋__转__得__快________?
答案显示
14 A
(1)为什么熟鸡蛋比生鸡蛋转得快 15
(2)鸡蛋慢慢浮起来;鸡蛋为什么会浮起来呢
16 筷子在水中看上去为什么是折断的
习题链接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答案显示
(1)两张白纸相互靠拢(或两张白纸相互分开)
17 (2)两张白纸相互靠拢 (3)为什么两张白纸会相互靠拢
(1)蛆是腐肉变成的(或蛆是蝇在腐肉上产生的)
(2)把一个生鸡蛋放进盛有清水的杯中,然后逐渐向水里加 盐,注意观察会发生什么现象____鸡__蛋__慢___慢__浮__起__来_____。 并对现象提出有意义的问题____鸡__蛋__为__什__么__会__浮__起__来__呢__?
16.某同学将筷子放入水中见到如图所示现象,请你提出一个 有意义的问题:______筷__子__在__水__中__看__上__去__为__什__么__是__折__断?的
10.观察可分为两种,不需要测量具体数据的观察叫定性观 察;需要测量具体数据的观察叫定量观察。那么用放大 镜观察蜗牛属于______定__性__观__察,用尺子测量课桌高度属 于_____定__量__观_。察
【点拨】用放大镜观察蜗牛时不需要测量具体数据属于定 性观察,用尺子测量课桌高度需要测量具体数据属于定量 观察。

华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上册走近科学ppt课件

华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上册走近科学ppt课件
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册
科 学 优质教学课件
走近科学
第一节 第二节 探索奇妙的自然界 什么是科学探究
第三节
第四节
建立你的健康信息档案
几个重要的科学概念
第五节
本章复习
走进科学
科学以自然为研究对象。自然中存在无穷的奥秘, 科学好像一把开启自然奥秘之门的“金钥匙”,希望你喜 欢科学。
浩瀚的太空
神秘的海底世界
证明:推开窗户,发现其他 楼层都亮着灯。
结论1:小区没停电, 问题出在自己家里。 2、保险丝可能烧断了? 证明:走到另一个房间, 打开开关,电灯亮了
结论2:保险丝没断, 问题出在灯炮上
结论4:灯泡坏了。
小明思考:为什么灯泡坏了?他仔细观察 了灯泡,发现灯丝断了。爸爸告诉他: 灯泡通电后,灯丝会发热,如果这时灯泡 晃动时,灯丝就很容易断裂;另外灯泡使 用时间长,灯丝会变细,也容易断裂。 小明终于明白电灯熄灭的原因。
冥王星与其卫星
冥王星与其卫星
美国2001年发 射,并于2006 至2008年访问 冥王星的宇宙 飞船
如何用探究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1、观察和提出问题
2、建立猜想和假设 3、收集证据,检验假设 4、得出结论,进行解释
下面以灯灭了为例,进行探究解决生活问题
1、小区可能停电了?
3、可能接触不良? 证明:拧动灯泡,发现 电灯仍然不亮。 结论3:接触没问题, 问题出在灯泡上。 4、灯泡可能坏了? 证明:换了一个新灯泡, 灯亮了。
1. 小红同学用最小刻度为厘米的刻度尺测量课 桌,下面的数据记录中,肯定不合理的是 A 2.589m, C 2.587m, A B B 2.5897m, D 2.586m; C D
练习
2. 用刻度尺测量一根木棒,所得结果是5.95m正 确,这个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 A 厘米, C 毫米, A B分米,

七年级科学上册 走近科学 1 探索奇妙的自然界课件2 华东师大级上册自然科学课件

七年级科学上册 走近科学 1 探索奇妙的自然界课件2 华东师大级上册自然科学课件
(guānchá
: 息。 )
实验:仅仅研究自然发生的现象还不够(bùgòu), 人为控制条件下再现自然现象。
12/9/2021
第九页,共十七页。
生活 小现象 (shēnghuó)
1、让明信片竖直(shù 下落 zhí)
一边下落,一边绕水 平对称轴翻转 12/9/2021
第十页,共十七页。
生活 小现象 (shēnghuó)
生活 小现象 (shēnghuó)
4、液体(yètǐ)的变化
12/9/2021
第十四页,共十七页。
生活 小现象 (shēnghuó)
5、肥皂泡 空气 压力 (kōngqì)
肥皂膜收缩 光的干涉
12/9/2021
第十五页,共十七页。
总结(zǒngjié)
• 通过(tōngguò)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 获?
2、奇怪(qíguài)的滚动
好象往上滚了
12/9/2021
第十一页,共十七页。
2、奇怪的滚动
12/9/2021
重心 重心降低 (zhòngxīn)
(jiàngdī)
实际是由高向低滚动
第十二页,共十七页。
生活 小现象 (shēnghuó)
3、植物(zhíwù)的生长
12/9/2021
第十三页,共十七页。
探索(tàn suǒ)奇妙的自然界
12/9/2021
第一页,共十七页。
探索自然的重要方法
一、观察
(guānchá)
刮风、下雨、雷雨、闪电;还有植物在生长、 动物(dòngwù)在奔跑、日出日落
这些现象你仔细观察过吗?
观察能使我们获得有关自然现象的信息。
12/9/2021
第二页,共十七页。

七年级科学上册走进科学长的测量课件(新版)华东师大版

七年级科学上册走进科学长的测量课件(新版)华东师大版
第十二页,共35页。
2、会放:
错的
第十三页,共35页。
2、会放:零刻度线或某一数值刻度线对齐待测物 的起始端,使刻度尺有刻度的边贴紧待 测物体,与所测长度(chángdù)平行,不 能倾斜。
第十四页,共35页。
3、会看:视线(shìxiàn)与刻度尺尺面垂
第十五页,共35页。
练习(liànxí)
第二十二页,共35页。
注意:1.误差是不可避免(bù kě bì miǎn)的,
误差不可能消
除,只
能 2.尽减量小的误减差小的。办法(bànfǎ):减小误差的措
施比较多,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是常用方法。
3.误差不是错误: 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或 读取、记录测量结果时粗心等原因(yuányīn) 造成的。错误是不应该发生的,是可以避免 的.
测量(cè liá ng)示意 图: 表格(biǎogé)及数 据:
实验次数 长度/cm
第一次
第二次
宽度/cm
厚度/cm
第三次
请问每一张纸的厚度?
第二十五页,共35页。
平均值
方法(fāngfǎ)一、 累1积、测法单张纸的厚度(hò udù )
2、测量细铜丝的直径
注意:测出的一张纸(或细铜丝)的精确度要 尽量和刻度尺本身的精确度保持一致。
第四页,共35页。
螺旋(luóxuán)测
游标卡尺(yóub
皮尺
国单其位际他:(的gu长ój度ì)单米位:符(f号úhào):m
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 km dm cm mm μm nm
第五页,共35页。
1km=1000m=103m 1dm=0.1m=10-1m 1cm=0.01m=10-2m 1mm=0.001m=10-3m 1μm=0.000001m=10-6m 1nm=0.000000001m=10-9m

华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走进科学课件

华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走进科学课件
17
知识回顾
• (4)读数:被测物质量=所用砝码总质量+游码指导的刻度值(注意标尺的最小刻度值;读游 码左侧所指的刻度值);
(5)称量完毕整理天平,及时用镊子将砝码放回到砝码盒内。 注意:①潮湿的物品或化学药品直接放在天平托盘上(可在两个盘中都垫上大小质量相等的两张纸
或两个玻璃器皿)。 ②液体质量的测量:先称出空烧杯质量,再把液体加入烧杯,称出总质量,用总质量减去空烧杯质
2
知识回顾
• 建立你的健康信息档案
• 1、健康信息档案基本包括身高、体重、体温、心率等内容。 • 2、长度的测量:(1) 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 其他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um),纳米(nm) 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106微米=109纳米 (2)长度的测量工具:刻度尺(直尺、米尺、卷尺、皮尺等) (3)认识刻度尺:①零刻度线②量程:测量的最大范围
• 12.下列是初中生熟悉的事物,你认为哪项数据估测是合理的( B )
• A.鞋长约0.7m
B.体重约500N
• C.跳远约10m
D.物理课本质量约2kg
26
当堂检测
• 13.如图是用刻度尺测长度的实验,所记录的测量结果正确的是( C )
• A.5.3cm B.5.25cm
C.3.25cm
D.3.3cm
③最小刻值:每一最小格所表示的长度。 测量所能到达的准确程度是由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决定的
3
知识回顾
• (4)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 • ① 放正确: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刻度尺的刻度要紧贴被测物体。
(倾斜造成读数偏大) • ②看正确:视线要与尺面垂直。(视线偏左读数偏大,视线偏右读数偏小) • ③读正确:先读被测物体的准确值,即读到最小刻度值,再估读到最小刻度

华师版七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复习专项(一)ppt课件

华师版七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复习专项(一)ppt课件

夯实基础·巩固练
10.【2018·盘锦】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D )
A.胆矾研碎
B.木棒折断
C.衣服晒干
D.食物发酵
此页为防盗标记页(下载后可删)
教师课堂用语在学科专业方面重在进行“引”与“导”,通过点拨、搭桥等方式让学生豁然开朗,得出结论,而不是和盘托 出,灌输告知。一般可分为:启发类、赏识类、表扬类、提醒类、劝诫类、鼓励类、反思类。
夯实基础·巩固练
7.图甲中物体的长度是__3_0_.0____mm,图乙中圆的直径 是__1_.0_0____cm。
夯实基础·巩固练
8.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_热__胀__冷__缩___的原理工作的。气象 人员按气象要求测得某地一天三个不同时刻的气温数值 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当日的最大温差(最高温与最低温之 间的差距)为__1_2__℃___。
一、启发类
1. 集体力量是强大的,你们小组合作了吗?你能将这个原理应用于生活吗?你的探究目标制定好了吗? 2. 自学结束,请带着疑问与同伴交流。 3. 学习要善于观察,你从这道题中获取了哪些信息? 4. 请把你的想法与同伴交流一下,好吗? 5. 你说的办法很好,还有其他办法吗?看谁想出的解法多? 二、赏识类
1. 你虽然没有完整地回答问题,但你能大胆发言就是好样的!
夯实基础·巩固练
11.台州某公司通过提取玉米中的某种营养成分,加工 成可以承受110 ℃高温的“玉米杯”。玉米杯在自 然环境中降解的产物只有水和二氧化碳,既安全又 环保。玉米杯加工流程如图所示。
夯实基础·巩固练
(1)从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上分析,玉米的果实属 于_器__官_____。 (2)如图物质循环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C_____。 A.发酵 B.降解 C.加工成型

七年级科学上册走近科学4几个重要的科学概念课件1(新版)华东师大版

七年级科学上册走近科学4几个重要的科学概念课件1(新版)华东师大版
但判断的最根本的依据是有没有生成 新的物质。
4.几个重要的科学概念
第1课时
一.物质
1.自然界由各种物质组成.
植物由物质组成
一.物质
1.自然界由各种物质组成.
动物由物质组成
一.物质
1.自然界由各种物质组成.
岩石由物质组成
一.物质
1.自然界由各种物质组成.
大海由物质组成
一.物质
1.自然界由各种物质组成.
云彩由物质组成
一.物质 自然界由各种物质组成.
石灰水变浑浊,铁生锈 火柴燃烧
根本区别: 变化中有没有新的物质生成
联系: 化学变化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中不一定有化学变化
物质变化 变化前后的物质 理化变化
冰山消融 冰→水
物理变化
钢铁生锈 铁→铁锈
化学变化
灯泡发光 灯丝→灯丝
物理变化
木炭燃烧 碳→二氧化碳
化学变化
生成沉淀、颜色改变、气体产生、 温度变化、性质变化、发光发热、PH 变化、状态变化等都能帮助我们判断 发生的变化。
磁铁将铁屑 吸起,留下 砂粒
变化后的 物质
液态的水 灯丝(钨丝)
铁屑、砂粒
1、物理变化是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2、物理变化是物质的形态、状态发 生的变化。
发生 的变化
镁带 的燃烧
变化 前的物质
银白色 的金属镁
变化时 发生的现象
变化 后的物质
燃烧,发出 白色的 耀眼的白光 氧化镁粉末
3、化学变化是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1.自然界的不同物体可能是由不同的物质组成。 2.自然界的不同的物体可能含有相同的物质
二、物பைடு நூலகம்在不断运动和变化之中
冰雪消融

七年级科学上册走进科学几个重要的科学概念课件(新版)华东师大版

七年级科学上册走进科学几个重要的科学概念课件(新版)华东师大版
第三十一页,共41页。
生活(shēnghuó)节电常识:
• 冷气机——冷气设定温度每提高1℃ 可省电 6%,温度以设定在26~28℃为宜。
• 电冰箱——食物应先冷却降温再放入冰箱, 减少开门次数,电冰箱门每开一次,压缩机 需多运转十分钟才能恢复低温状态。
• 洗衣机——洗衣前宜先浸泡20分钟。 • 照明灯——选用有「节能标章」的萤光灯管。
第二十八页,共41页。
我国主要能源(néngyuán)使用现状
20世纪90年代末起,我国能源开始供不应求,并且在未来几年可能呈现愈演愈烈的趋势。同时,过 度依赖化石能源、能源资源分布不均衡、发电输电效率低下等因素加剧能源供应紧张的态势程度, 我国高速发展的经济正面临“动力”不足的困境 。 一、工业化、城市化推动能源需求节节攀升 2004年,全国能源消耗总量达到19.7亿吨标准煤,比2003年增长16%。 2003年和2004年夏天,能 源供应短缺导致全国约2/3的省份实行轮流停电或定额供电 。 二、严重(yánzhòng)影响环境
我国发电行业存在的突出问题之一就是效率不高。如燃煤发电,2004年,我国燃煤发电机 组的标准发电煤耗为379克/千瓦时,而日本的发电煤耗为332克/千瓦时。
第二十九页,共41页。
—— 节约能源 选择
(xuǎnzé)
无污染
的清洁能源
第三十页,共41页。
[小组讨论2]
为了节约能源保护环境, 分小组讨论,在学习生活 (shēnghuó)中可以有哪些 具体措施?
量程:天平能测量的最大质量. 感量:天平能称出的最小质量.
第十三页,共41页。
(2)、质量(zhìliàng) 的天测平量(tiānpíng)的
使用
(2)调:把游码移到标尺(biāochǐ)左端的零刻度线上;再调 节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 梁平衡.调平衡螺母的原则是“左偏右调,右偏左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 B
习题链接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答案显示
(1)不会;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仅仅是形状改 17 变不影响所含物质的多少,所以应当不变
(2)橡皮泥
18 (1)是。 (2)SARS病源在哪里? (3)假设 (4)略。 (5)略。
习题链接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答案显示
(1)将四种不同金属两两相连,同种金属与同种金属间
也相连,共组合成10组导线接头。把它们共同放置在
室外某处,经过一段时间的风吹雨淋之后,再观察它
19 们生锈的情况。(2)几个月后出现的现象应分别是:不
同种金属的接口处锈蚀比较严重。
(3)尽量减少电路中不同种金属导线相连接,并且尽量
不让导线暴露在风雨中。
1.泡沫混凝土是一种新型的建筑材料,具有轻质、多孔、保 温、隔热、隔音、减震等优点,同学们对此很好奇,围绕 其保温、隔热的性能,提出了以下的问题,你认为较有价 值且可探究的问题是( C ) A.它为什么能防火、保温? B.它的轻质特点对减震有什么影响? C.厚度的变化对保温、隔热性能有什么影响? D.多孔结构对隔音性能有什么影响?
华东师大版 七年级上
走近科学
阶段专项复习(一)
习题链接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1C
5C
2B
6B
3B
7C
“西汉美酒” 4 的成分是什么 9 C
答案显示
(1) 温 度 对种 子 的 萌 发有影响吗? (2) 温 度 对种 子 的 萌 8 发有影响 (3) 温 度 (4) 对 照 (5)适宜的温度
习题链接
是光,因此在设计对照组时必须遵照光是唯一的变量这一 原则来进行设计。而表格中光照不同、土壤潮湿度也不同, 有两个变量,不符合对照实验的要求。因此纸盒左右两侧 均应放置湿润的土壤,只有变量光不同。
【答案】B
7.为了探究影响大棚作物产量的因素,某校生物科技 小组在三个大棚内,按下表要求进行了种植实验: (其他条件均相同)对该种植实验分析错误的是( )
花盆 适量加入
各植入
每天滴加 每天观察 并记录



土壤浸出液 __①__
10株相同的玉 米幼苗
2.5 mL含2.5% 的维生素B1溶

幼苗的生长状 况
__②__
2 mL含1.5%的 维生素B1溶液
请回答: (1)本实验探究的变量是__维__生__素__B_1____。 (2)表格中的①应填 ___等__量__的__土__壤__浸__出__液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应填__3__m__L_清__水__(_或__蒸__馏__水__) ________。
6.下表为某同学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的 初步设想,其中存在不合理之处,下列改进建议正 确的是( )
鼠妇数量 光照
土壤潮湿度
纸盒左半部 10只
明亮
干燥
纸盒右半部 10只
阴暗
湿润
A.纸盒左右两侧各放1只鼠妇即可 B.纸盒左右两侧均应放置湿润的土壤 C.纸盒左右两侧均应设置明亮的条件 D.纸盒左右两侧均应设置阴暗的条件 【点拨】本题运用控制变量法解答。设置对照实验时, 要根据所要探究的条件,要设置以探究的条件为唯一变 量的对照组。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变
【点拨】我们要根据现场情景和学过的相关知识或信息提 示提出问题,提出的问题要符合题目信息的主题。 根据打开盖子酒香扑鼻,内盛有26 kg青绿色液体,专家认 定是2000多年前的“西汉美酒”。这是我国考古界、酿酒 界的一个重大发现。可联想到的问题是:“西汉美酒”的 主要成分是什么?
5.科学探究是研究和学习生物学的重要方法。关于 “探究烟草浸出液对金鱼呼吸次数的影响”实验的 分析,正确的是( C ) A.实验探究的变量是金鱼的条数 B.实验进行一次即可,不需要重复实验 C.实验中起对照作用的是烧杯中盛有清水的一组 D.实验结论是烟草浸出液能加快金鱼的呼吸频率
D.以上做法都可以 【点拨】根据一般身材的人身高与脚印大小有一定的关系。 脚印深度和其本身重力有关系,故应选C。
【答案】C
11.第二十九届吉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孙宁 岳同学凭借“维生素B1对玉米幼苗的生长有影响” 等研究成果获得金奖。 某兴趣小组为验证该研究成果,制订了实验方案, 探究过程如下表所示(实验的装置相同)。
(3)制订计划:①实验材料:2个相同的馒头、2个塑料袋、 冰箱、线绳、记录纸、笔。 ②实验步骤:将2个馒头分别装入塑料袋,用线绳扎紧袋 口,一个放在温暖的地方,另一个放在冰箱里。每天观
察一次,连续观察5天,并记录看到的现象。 (4)记录实验结果如下:
第1天 第2天 第3天 第4天 第5天
温暖 没有发 少许霉 很多霉 非常多 长满了
(1)小柯实验选取的测量工具有电子秤和_刻__度__尺___。 (2)比较三次实验序号_1_、__2_、__3_(_或__4_、__5_、__6_或__7_、__8_、__9_)_,可
2.科学家在云南的蝴蝶谷做了一个实验:在两棵树之间挂四 根长度、粗细、材质均相同的草绳,四根草绳分别在白酒、 糖水、盐水和清水中浸泡过,几个小时后,观察到白酒中 浸泡过的草绳上停留的蝴蝶最多。这个实验可以研究的问 题是( B ) A.蝴蝶喜欢什么颜色的光 B.蝴蝶喜欢什么种类的食物 C.蝴蝶喜欢什么样的温度环境 D.蝴蝶喜欢什么材质的草绳
潮湿



霉菌 霉菌
பைடு நூலகம்
低温 没有发 没有发 没有发 没有发 没有发
潮湿





(5)此实验中的变量是_____温__度_________。 (6)得出结论: 温__度__越__低__,__霉__菌__越__不__容__易__繁__殖__(_或__温__度__越__高__,__霉__菌__越__多__)_。
【答案】C
10.统计结果显示,一般身材的人身高与脚印大小有一定的 关系。下列关于刑侦人员为估计涉案人员高矮和体重的 做法正确的是( ) A.获得脚印的大小,可以估计涉案人员的体重 B.获得在松软地面上脚印的深浅,可以估计涉案人员的 高矮
C.获得在松软地面上脚印的大小和深浅,可以估计涉案 人员的高矮和体重
大棚



二氧化碳浓度 0.03% 0.1% 0.1%
温度
30 ℃ 30 ℃ 20 ℃
A.甲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二氧化碳浓度 B.乙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温度 C.甲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 D.可以构成两组对照实验,变量分别是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
【点拨】本题运用对照实验法解答。为了保证实验结果 的不同只能是由某个条件引起的,采取对照实验。在研 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个条
8.某校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探究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的实验,其实验记录如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装置 种子数 空气
A
30粒 充足
B
30粒 充足
水 温度 实验结果 适量 2 ℃ 0粒萌发 适量 20 ℃ 28粒萌发
(1)该实验要探究的问题是 ___温__度__对__种__子__的__萌__发__有__影__响__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为该小组做出相应的假设 ___温__度__对__种__子__的__萌__发__有__影__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这一实验中,变量是___温__度_______。 (4)该实验中,设置B装置的目的是___对__照___作用。 (5)该实验结论:种子萌发需要__适__宜__的__温__度__。
(3)完善探究过程后,预期结果得出结论。 a.如果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花盆甲、丙中玉 米幼苗的平均长势比花盆乙的好,则实验结论是 _维__生__素__B_1_对__玉__米__幼__苗__的__生__长__有__影__响___。 b.如果实验结论与孙宁岳同学得出的研究成果 不相符合,则实验结果是 花__盆__甲__、__乙__、__丙__中__的__玉__米__幼__苗__平__均___长__势__相__同___。
14.【2017·陕西】小柯在课外活动时,偶然将两个弹性球叠 放在一起同时自由下落,发现上面小球反弹的高度大于 下落的高度。于是,他想探究同一个上面小球反弹的高 度与哪些因素有关,为此,他提出了三个猜想:①与两 个弹性球下落的高度有关;②与下面弹性球的质量有关; ③与下面弹性球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猜想:小柯选取了质量为10 g的A球作为上面 的反弹小球,用体积相同的B、C、D三个球分别作为下 面的弹性球,B、C两球质量相同但材料不同,C、D两 球材料相同但质量不同,小柯在同一水平地面上做了多 次实验,实验数据如表:
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这个 条件即实验变量。由表可知,该实验可以构成两组对照实 验,一组是甲和乙构成的对照实验,变量是二氧化碳浓度; 另一组是乙和丙构成的对照实验,变量是温度。甲和丙有 二氧化碳浓度和温度两个变量,不能构成对照实验。可见, 选项C的实验分析是错误的。
【答案】C
12.为了探究细菌对植物遗体具有分解作用,某初中学校生 物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将同一棵树的部分落叶进行灭菌处理后,分成甲、乙两 组,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接种细菌后,也放在无 菌条件下。实验过程中,添加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湿润。 请根据上述实验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应做出的假设是 ___细__菌__对__植__物__遗__体__具__有__分__解__作__用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组对照实验的实验变量是__细__菌____。 (3)按照该方案进行实验,最可能获得的实验结果是 ___乙__组__的__树__叶__会__腐__烂__,__甚__至__会__消__失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