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自己从哈佛摇篮开始
哈佛学霸的超强自律 考上哈佛的励志故事

哈佛学霸的超强自律考上哈佛的励志故事哈佛大学,对于普通中国学生而言,似乎是一个遥远而不真实的存在。
但对于另外一群人而言,这所全球最知名的高校却即将成为他们今年秋天将要去学习的地方。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考上哈佛的励志故事,供大家参阅!考上哈佛的励志故事:90后学霸获小佛爷昵称1991年出生的李柘远最近又获得一个新昵称小佛爷,因为他既是哈佛学生又有耶鲁(谐音爷)学历。
2013年毕业于耶鲁经济学系的他在工作两年后,还是决定继续读书,并成功申请到哈佛商学院奖学金,就读工商管理硕士(MBA),成为哈佛商学院今年入学的最年轻学生之一。
工作期间,他也会写点小文章,并选一些青春励志类文章发在微博上,以这样的方式与90后对话。
7月11日,李柘远在微博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写给所有80、90和00后:这七大毛病,99.9%的年轻人都会有至少一个》的文章,列举了现在年轻人的一些通病,比如拖延症、迟到、熬夜、看不进长文章和纸质书,并统称为年轻人自身的大bugs。
相当于把自己的伤口揭开给自己看。
文章发表后,很多网友留言,觉得有同感、共鸣,希望我能分享些书单和读书的小技巧,李柘远想,既然这是许多人诉求的话,可以在微博上发起这样的活动,于是,7月下旬李柘远发起了100天读10本书的活动,号召大家一起来完成这项并不难,却很有意义的活动。
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这篇文章引起了挺大的影响,微博发出后陆续70多所高校的官微及一些文化大号纷纷转发,#100天10本书#一直名列新浪微博读书频道的热门话题榜上。
李柘远直言,其实最后能读完多少本不重要,重要的是重新意识到读书的重要性,爱上严肃阅读。
虽然是名理科生,李柘远却十分爱阅读,读书很杂,就像我吃东西一样,没有忌口,既有些经典文学作品,也有些人物传记。
文学方面,比如日本川端康成、村上春树的作品,国内的读余华、王晓波,人物传记的话不是文字见长,而是内容见长,读一些成功人物的故事能知道他们的路是怎么走的,规避一些问题和教训,吸取经验。
哈佛摇篮,态度转变开始的地方

《哈佛摇篮,态度转变开始的地方》今天下午,陈园长讲的态度决定成败,真不假。
一个人没有好的态度一切就免谈。
有的时候会害怕或者退缩,这是每个人都会有的,一个人的成长都经历过这样那样的挫折和不安,只有克服生理上的不安,才会有一个成功的开始。
但是不是每个人都能跨过那一步,他们每天都在找借口说:没事儿,机会还会有很多,这次没跨那下一次跨就行了,经常给自己心理安慰:下一次吧!下一次吧!之后就又后悔了为什么没有抓住这次机会呀!为什么有的时候就退缩了呀!唉,真是百思不得其解。
所以那就拿出相信自己的态度吧!坚持下去!。
哈佛凌晨四点半读书笔记(精选20篇)

哈佛凌晨四点半读书笔记哈佛凌晨四点半读书笔记(精选20篇)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书笔记了。
但是读书笔记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哈佛凌晨四点半读书笔记,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哈佛凌晨四点半读书笔记篇1凌晨四点半时的太阳,自凌晨四点半那一刻升起。
——题记并没有华丽的词藻,并没有生动的手法,没有风,没有雨,只是平淡朴实的文字点点滴滴在心中翻波涌浪。
超级勤奋:一勤天下无难事它并不会告诉我勤奋的含义,却诠释出最优秀的人,往往是最努力的人。
是的,天底下没有天才,没有可以不劳而获的果实,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的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科尔的成功不在一日,不在一周,也不在一月,三年内所有的星期天足够成就一个人。
的确,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只有不断向前付出更多努力的人。
才可能成功。
我也因此铭记那条哈弗校训中的一条:“假如你想在毕业后,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如鱼得水,并且得到大众的欣赏,那么你在哈弗求学期间,就不会拥有闲暇的时间去晒太阳。
“没错,今天课上流的口水将会是明天留下的眼泪。
无敌自信:我相信,我能做到即使到了高中,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证自信的存在。
但也会失落,如果青少年缺乏应有的自信,便很难获得理想中的成功,即在自卑的的世界凡事皆”不可能“,但只有将”不可能“驱逐出境,将”可能“拥入怀中。
那么自信心就会像成功的催化剂,让我看到自己的潜力所在,展现最佳的自己。
或许人生可以在这本书后改变,因为它的确教给我太多太多,高度热忱,速度执行,勇闯学海,突破创新,管理时间,自律自控。
这种种真理、经验、方法,无不给我以方向、动力、目标。
一篇篇震撼人心的小故事下,是励志,同时也是启发,一个个伟人身上的闪光点,也值得去赞赏,去学习。
即使无法向他们一样成功,也至少让自己人生增添许多价值。
此书,不知是写给哪类社会群体,但对于我们青少年,这处在凌晨四点半的太阳,仿佛点燃了什么,或在蓄力一发,想要拥有更美的日出,期待更有意义的一天。
从改变自己开始

从改变自己开始
作者:王庄林
来源:《青少年科技博览(中学版)》2020年第03期
如果无法改变环境,就努力改变自己。
如果能从改变自己开始并用接纳的心态面对一切,就会对世界以及自己的人生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
这是一种很受益的人生智慧。
心理学家莫顿·多伊奇善于运用有效的方法帮助别人,他的女儿乔伊娜12岁时,进入一所贵族中学就读。
由于贵族子女都习惯于懒散悠闲,乔伊娜的学习成绩也一度落后。
一天,多伊奇带着女儿散步,突然他指着一个地方问:“乔伊娜,你看,脏土中为什么能长出鲜花?”
乔伊娜循着父亲手指的方向看去,只见一片脏兮兮的土中,竞长出了一枝鲜红的小花,小花与脏土构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脏土中为什么能长出鲜花呢?”乔伊娜问。
“那片脏土,就是那枝小花生存的环境。
对一枝小花来说,它无力去改变那片脏土,但在肮脏的环境中,它没有自甘堕落,而是不断地净化自己,使自己美丽起来,高洁起来,所以这枝小花在人们的心目中,才会那么惊艳和美丽。
”多伊奇最后对女儿说,“孩子,有时我们无力去改变环境,但我们可以试着去改变自己。
”
乔伊娜若有所悟,从此她奋发学习,成绩不断提高,多年后顺利获得了哈佛大学心理学硕士学位。
乔伊娜认为,改变别人是事倍功半,改变自己是事半功倍;而且,很多时候我们会遇到不能改变的事——改变不了这个世界和社会上的许多东西,但是我们可以从改变自己开始,改变自身的质量和心灵的质量,这样我们就可以稳穩地站在这个世界上,不被风或其他什么吹倒或打翻。
我们必须明白,通过改变自己来改变处境是最有效的方法。
相信自己吧,美好生活从改变自己开始!。
哈佛摇篮让我头脑更清醒

《哈佛摇篮让我头脑更清醒》
今天是培训的第二天,热情过后开始冷静,开始思考。
上午张总为我们分享了怎么做一个优秀的员工。
张总很幽默,很有才,在一个轻松的氛围下给我们讲了很多道理。
他让我知道,迷茫时,浮躁时,要想想你是谁?你要去哪里?我还知道做什么事都要有一个好心态,要耐得住寂寞,抵得住诱惑。
做事要积极,而且还是要多读书!下午我们迎来了我们集团的雅典娜女神陈园长,她端庄,优雅,让人为之注目。
她为我们分享了职业意识与核心技能,让我懂得“给”,我自己要“给”的“给”出去,才能“要”到我们想“要”的。
遇到事情时,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要向内归因。
要注重细节,因为态度决定行为,行为决定成果。
做任何事,我们都要做到定向然后行动,最后做好总结。
最后的视频,我感触也很深,我觉得没有坏学生,只有笨老师,老师的心态,态度,处事方法对幼儿的成长发展很重要,我们要多理解孩子,多鼓励他们,信任他们,那么他们每一个都是冠军。
以后我一定努力提升自己,做一个孩子喜欢的老师!加油!。
哈佛摇篮常青园李亚茹《两个百年梦想与幼儿园园长》读后感

传递幸福幼教正能量——读《两个百年梦想与幼儿园园长》有感《两个百年梦想与幼儿园园长》是一本用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生命唤醒另一个生命的中国幼教梦之宣言。
如果说哈佛摇篮是潘总“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梦想的现实版,该书就是引领中国幼教这部现实童话的最美和弦。
透过凝练质朴却又痛快淋漓、热情纯净的文字,表达对这个世界、对中国学前教育汹涌的爱意所致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以及直面灵魂的反思与追问。
翻阅此书,心中有许多感慨。
曾经“在幼教工作中走出幸福人生”的一个讲座中,有这样的感慨:幼儿园里有着最美的工作环境,最青春亮丽的工作群体,还有着最天真可爱的工作对象,做着最富有创造性的工作内容,面对这样的工作,幼儿园老师应该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可是,我们为什么没有感受到幸福?或者,为什么有许多人在工作中找不到幸福感?记得当时一场报告还让台下六七百幼教工作者听得很是激情昂扬了一番,可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中国幼儿教师的幸福感未升反降,一连串的虐童事件更是把这个行业群体推到了风头浪尖,在世人将怀疑指责目光投向这个群体时,也引发了这个群体工作者对于行业工作状态的酸苦倾诉与理解呼吁,在网上看了一位幼儿教师的心声,现在又在报纸上看到关于幼儿教师生存状态的调查报道,总结为一个字:苦!再一个字:难!加在一起是:苦难!这就引发了另一个问题:这里纷纷指责幼儿教师的残忍,那里又不断报道幼儿教师的苦难,将来还有谁敢来从事这样的行业?难道幼儿教师就没有内在活生生的美感与幸福?!这个问题提得好!若幼儿教师这个行业可以取消,那么,无论是因为行业德律的失范或是因为行业生存的苦难,都是可以毫不犹豫地令它萎缩或干脆取缔的。
但现实偏偏不是。
现实问题是,现在的家长对幼教越来越重视、越来越渴求,恨不得孩子一生下来就能够送到这样那样的早教机构,托附老师来早日开发;而当前的政府也是越来越被社会需求所迫,而快马加鞭地大力兴办幼儿园,以解决入园难收费贵问题,这就需要快速催生越来越多的幼儿教师来任职;而商家更是不甘寂寞,大家都凑着这样的市场热闹拼命地想投资创办幼儿园,整得现在许多地方都园舍难求,自然,一园创建,便都需要幼儿教师才能正常运转。
风雨哈佛路观后感(15篇)

风雨哈佛路观后感(15篇)风雨哈佛路观后感1“我不愿做一个傻瓜,我要上学!”一位十五岁的女生靠着这样一句话,用自己的双手托起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试问,如果是你可以做到吗?八岁的她本该在父母怀里撒娇,却过早的撑起了家庭的重担;十五岁的她本该在学校里读书,却已在街头流浪。
直到母亲去世,生命中唯一的牵挂和温暖也消失时,她孤坐在楼台上看着这座繁华的都市,回顾自己的人生,却没有一点一滴是值得铭记的。
她要改变,不能让自己像母亲一样,连一块墓碑都没能留下!几经周折她又重返校园,当时她已经十七岁,可她不想读完高中就已经二十岁。
于是她起早贪黑,打算只用两年时间就完成四年的课程,老师都说她是疯了,但是她做到了!甚至凭借着优异的成绩得到了去哈佛大学参观的机会。
正是这次出行,开启了她另一段崭新的人生。
当她第一次站在哈佛校园里,她的心就对这片圣地充满了渴望,却不知道自己有没有这样的幸运成为其中的一员。
“虽然这只是一个渴望,但也不是没有可能。
”老师看到了她眼中火焰和犹豫,对她说了这样一句话。
她看着老师没有言语,可望着眼前的一切,心中对哈佛无限渴求的.火焰已愈燃愈烈。
她开始为自己找一切能取得奖学金的机会,功夫不负有心人,她取得了《纽约时报》的一等奖学金,让她获得了哈佛大学的通行证!可能是可以实现的。
就像她说的:“我知道我很聪明,我需要的只是一个机会。
”永远不能放弃学习知识的机会,改变自己改变命运的机会。
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改变,才能加快前进的步伐,才能给未来增添一点光亮,才能为自己撑起一片天空!风雨哈佛路观后感2还记得那是高三的一天,八校联考结束,窗外已然暮色降临,教室内却嘈杂骚动——在结束了两天高强度的联考后,年级主任组织学生看电影。
那并不是我第一次看《风雨哈佛路》,但是却是印象最深刻的一次。
可能因为是在高三那样的环境下,可能是因为60多名老师和同学都在我身边,而当时的我们都在为一个目标而努力着。
那时候我所向往的就是高考成功,进入到理想的大学,离开自己生活的小城市。
汶上园《两个百年梦想与幼儿园园长》刘丽读后感

两个百年梦想与幼儿园园长都后感汶上国际园刘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很霸气的语言,好现实的话语。
人的一生只要慢下来,静心去体会,方知你人生之求为何。
正如潘总书中所讲北极熊的故事,虽简短带给我们的却是心灵的震撼,让我陷入了深深的思索......让我们慢下来去体味人生、慢下来去感受生活,你会发现更多值得你去珍惜、去爱护的东西,不要到了失去了才懂得曾经的拥有是如此的幸福。
我们尊敬的潘跃勇先生一直心怀着对祖国的爱,对中华的爱,对孩子的爱,把自己的一生与这种大爱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胸怀天下、心系祖国命运。
他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作为儿童教育工作者,我们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当下之中国,实现两个百年的伟大梦想是大命,剩下的都是小命;在幼儿园世界里,可爱的孩子是大命,剩下的都是小命;在园长的管理世界中,教育理念和教师队伍是大命,剩下的都是小命”。
他将这些用真正的实践来证明,他将这些作为使命与责任一直延续至现在以及未来,从未间断和放弃。
提出“双轮驱动、双树联动”的伟大战略,在“树人”的同时肩负着“树木”的责任。
哈佛摇篮正因为有着潘总这样如此胸怀天下的大命,才有了众多人的追捧、认定与强大;也正因为潘总给予我们的这种精神与思想层面的引领与指导,才有了让人认可的教育理念与那么多的优秀人才。
这是多少人可望而不可得的啊。
他不求名,而现在却闻名于教育之中;他不求利,而现在却已获得双赢。
“树木先树人,育人先育己”。
想要改变世界,首先要从改变自己做起。
潘总常告诉我们,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
因为善于借鉴是成功的阶梯,善于借鉴的人是最聪明的人,因为这条阶梯上充满着智慧,生活的智慧以及科学的智慧。
人的一生会遇到很多人、很多事,是痛苦与幸福交加的。
而我认为,最为庆幸的是我遇到了哈佛摇篮并有幸走进这个大家庭,在这里共同经风雨、沐阳光。
这里是我人生的另一个起点,也是我改变的开始。
因为有你而感到幸福;因为有你而感到骄傲。
因为从这里开始,我开始了蜕变的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改变自己从哈佛摇篮开始》
5月26日,培训的第二天,很累但很充实。
张总问:“你们现在这样的热情可以保持多久?”是啊,我问自己可以保持多久,我自己也不知道答案。
但是,我们能做的是摆正心态,活在当下,该激情时充满激情,该默默工作时默默工作,不是吗?而且,我们要耐得住寂寞,挡得住诱惑,要敢于担当,学会表现自己,学会接受所不能接受的。
陈园长说,我们正在从学生转变为老师,在角色转变中:一,我们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做到学会接纳,清理,转换自己的情绪。
二,态度决定行为,行为创造成果。
我们虽然不能改变环境,但是我们可以改变面对环境的态度,我们要摆正态度。
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用心做,用心的事情坚持做!出了问题,我们要从自身找原因,不能推卸责任,要学会向内归因。
这样才能完善自己。
最后的视频让我明白:老师对孩子的态度将会影响孩子的一生,我们要学会看到孩子的进步,学会赞美孩子,让孩子充满自信,要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冠军,而且我们要学会处理好和孩子之间的关系,没有一个孩子会向自己不喜欢的老师学习!这些经验,我们都要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