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教程】2013高考生物一轮课件 第四单元单元综合提升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第4单元 第2讲 人类遗传病课件

海、海南,2012江苏、安徽、广东
实验:调查常见的 2014广东,2013江苏
人类遗传病
1.(2014·新课标Ⅰ,5)下图为某种单基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病的系谱图(深色代表的个体是该遗传病患者,其余为表现型正 常个体)。近亲结婚时该遗传病发病率较高,假定图中第Ⅳ代 的 两 个 个 体 婚 配 生 出 一 个 患 该 遗 传 病 子 代 的 概 率 是 1/48 , 那 么,得出此概率值需要的限定条件是( )
2.下列关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叙述,合理的是( ) A.该计划的实施将有助于人类对自身疾病的诊治和预防 B.该计划是人类从细胞水平研究自身遗传物质的系统工 程 C.该计划的目的是测定人类一个染色体组中全部DNA序 列 D.该计划的实施不可能产生种族歧视、侵犯个人隐私等 负面影响 答案 A 解析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目的是测定人类基因组的全部 DNA序列,是从分子水平上研究自身遗传物质;该项计划的实 施对于人类疾病的诊断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所以A项正确。
1.某遗传病的遗传涉及非同源染色 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已知Ⅰ-1基因 型为AaBB,且Ⅱ-2与Ⅱ-3婚配的子 代不会患病。根据以下系谱图,正确 的推断是( )
A.Ⅰ-3的基因型一定为AABb B.Ⅱ-2的基因型一定为aaBB C.Ⅲ-1的基因型可能为AaBb或AABb D.Ⅲ-2与基因型为AaBb的女性婚配,子代患病的概率 为 答案 B
1.先天性疾病都是遗传病吗? [提示] 不一定都是,有些疾病是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受到 一些遗传因素以外的因素的影响(没有引起遗传物质的改变), 这种先天性疾病不属于遗传病。 2.胎儿的色盲或者色弱可以进行产前诊断吗? [提示] 不能。目前没有办法确定胎儿的基因,但可以通 过遗传咨询加以判断。 3.人类基因组计划有何重要影响? [提示] (1)对人类自身的了解第一次达到全基因组的水 平,从而对人类自身的健康和医学产生深远影响。(2)人类作为 最重要的模式生物,将为其他所有物种的深入研究提供思路。
实验:调查常见的 2014广东,2013江苏
人类遗传病
1.(2014·新课标Ⅰ,5)下图为某种单基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病的系谱图(深色代表的个体是该遗传病患者,其余为表现型正 常个体)。近亲结婚时该遗传病发病率较高,假定图中第Ⅳ代 的 两 个 个 体 婚 配 生 出 一 个 患 该 遗 传 病 子 代 的 概 率 是 1/48 , 那 么,得出此概率值需要的限定条件是( )
2.下列关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叙述,合理的是( ) A.该计划的实施将有助于人类对自身疾病的诊治和预防 B.该计划是人类从细胞水平研究自身遗传物质的系统工 程 C.该计划的目的是测定人类一个染色体组中全部DNA序 列 D.该计划的实施不可能产生种族歧视、侵犯个人隐私等 负面影响 答案 A 解析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目的是测定人类基因组的全部 DNA序列,是从分子水平上研究自身遗传物质;该项计划的实 施对于人类疾病的诊断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所以A项正确。
1.某遗传病的遗传涉及非同源染色 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已知Ⅰ-1基因 型为AaBB,且Ⅱ-2与Ⅱ-3婚配的子 代不会患病。根据以下系谱图,正确 的推断是( )
A.Ⅰ-3的基因型一定为AABb B.Ⅱ-2的基因型一定为aaBB C.Ⅲ-1的基因型可能为AaBb或AABb D.Ⅲ-2与基因型为AaBb的女性婚配,子代患病的概率 为 答案 B
1.先天性疾病都是遗传病吗? [提示] 不一定都是,有些疾病是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受到 一些遗传因素以外的因素的影响(没有引起遗传物质的改变), 这种先天性疾病不属于遗传病。 2.胎儿的色盲或者色弱可以进行产前诊断吗? [提示] 不能。目前没有办法确定胎儿的基因,但可以通 过遗传咨询加以判断。 3.人类基因组计划有何重要影响? [提示] (1)对人类自身的了解第一次达到全基因组的水 平,从而对人类自身的健康和医学产生深远影响。(2)人类作为 最重要的模式生物,将为其他所有物种的深入研究提供思路。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第4单元 第1讲 生物的变异课件

解析 本题考查可遗传变异的概念、类型及遗传规律的细 胞学基础。甲图属于非同源染色体易位,属于染色体变异;细 胞分裂中,观察染色体的最好时期是细胞分裂的中期;如果不 考虑其他染色体,该男子理论上能产生如图(1)2种精子。其中 图(2)为正常配子,可以与正常卵细胞结合形成染色体组成正常 的后代。
课前基础回扣
B.染色体缺失有利于隐性基因表达,可提高个体的生存 能力
C.染色体易位不改变基因数量,对个体性状不会产生影 响
D.通过诱导多倍体的方法可克服远缘杂交不育,培育出 作物新类型
Hale Waihona Puke 答案 D解析 本题考查染色体变异原理和应用。染色体结构变异 包括重复,缺失、倒位、易位,变异是不定向的,对生物的影 响结果可能是有利、有害,也可能无影响。故A、B、C均错 误;通过诱导多倍体的方法可克服远缘杂交不育,培育出作物 新类型,D正确。
2.概念
由于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__替__换__、__增__添__和__缺__失____,而
引起的__基__因__结__构__的改变。
3.时间
主要发生在有丝分裂间期或_减__数__第__一__次__分__裂__前__的__间__期__ 。
4.诱发因素(连线)
①物理因素
a.亚硝酸、碱基类似物等
②化学因素
走向高考 ·生物
人教版 ·高考总复习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必修二 遗传与进化 第四单元
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
第四单元 第一讲 生物的变异
考情考点探究
课前基础回扣
方方法法警技示巧探警究示
核心考点突破
课时作业
考情考点探究
考纲要求
三年考情
基因重组及其意义Ⅱ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四单元 第1讲 细胞的增殖 新人教版比修1

提示:该细胞为高度分化的细胞,不再分裂。 5.人的胚胎干细胞和成熟的红细胞染色体数目均可呈周 期性变化。(×) 提示:人的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周期。
课件ppt
[核心讲解] 1.细胞周期 (1)只有 连续分裂的细胞才有细胞周期,有些细胞分裂结 束后不再进行分裂,它们就没有周期性。如下图甲细胞就无 细胞周期,而乙细胞进行连续的细胞分裂,具有细胞周期。
【答案】 C
课件ppt
由细胞周期可联系的知识 (1)联系基因突变:在细胞分裂间期,DNA 复制时容易受 到内外因素的干扰而发生差错,即发生基因突变。 (2)联系染色体变异:在细胞分裂前期,秋水仙素或低温 都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出现多倍体细胞。 (3)联系细胞癌变:用药物作用于癌细胞,在分裂间期, DNA 分子不能复制,可抑制癌细胞的无限增殖。
提示:分裂间期时期长。
课件ppt
2.(2013·浙江高考)细胞周期中 S 期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已 增加一倍。(×)
提示:S 期进行 DNA 复制,染色体数没有加倍。 3.(2013·浙江高考)用秋水仙素处理细胞群体,M 期细胞 的比例会减少。(×) 提示:对 M 期细胞数目无影响。
课件ppt
4.(2012·上海高考)由细胞形态判断,此细胞 能连续 分裂。(×)
课件ppt
蚕豆根尖细胞中无叶绿体,在细胞分裂过程中,高尔基 体与新细胞壁的形成有关,线粒体为分裂过程提供能量,所 以高尔基体和线粒体在根尖细胞分裂过程中活动旺盛,A 项 错误。
【答案】 D
课件ppt
2.下表是实验测得的四种植物分生组织的细胞周期,下
列叙述正确的是( )
植物
细胞周期的时间/h
a 时期
课件ppt
(2)生物体有细胞周期的细胞有:受精卵、干细胞、分生 区细胞、形成层细胞、生发层细胞、癌细胞(不正常分裂)。
课件ppt
[核心讲解] 1.细胞周期 (1)只有 连续分裂的细胞才有细胞周期,有些细胞分裂结 束后不再进行分裂,它们就没有周期性。如下图甲细胞就无 细胞周期,而乙细胞进行连续的细胞分裂,具有细胞周期。
【答案】 C
课件ppt
由细胞周期可联系的知识 (1)联系基因突变:在细胞分裂间期,DNA 复制时容易受 到内外因素的干扰而发生差错,即发生基因突变。 (2)联系染色体变异:在细胞分裂前期,秋水仙素或低温 都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出现多倍体细胞。 (3)联系细胞癌变:用药物作用于癌细胞,在分裂间期, DNA 分子不能复制,可抑制癌细胞的无限增殖。
提示:分裂间期时期长。
课件ppt
2.(2013·浙江高考)细胞周期中 S 期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已 增加一倍。(×)
提示:S 期进行 DNA 复制,染色体数没有加倍。 3.(2013·浙江高考)用秋水仙素处理细胞群体,M 期细胞 的比例会减少。(×) 提示:对 M 期细胞数目无影响。
课件ppt
4.(2012·上海高考)由细胞形态判断,此细胞 能连续 分裂。(×)
课件ppt
蚕豆根尖细胞中无叶绿体,在细胞分裂过程中,高尔基 体与新细胞壁的形成有关,线粒体为分裂过程提供能量,所 以高尔基体和线粒体在根尖细胞分裂过程中活动旺盛,A 项 错误。
【答案】 D
课件ppt
2.下表是实验测得的四种植物分生组织的细胞周期,下
列叙述正确的是( )
植物
细胞周期的时间/h
a 时期
课件ppt
(2)生物体有细胞周期的细胞有:受精卵、干细胞、分生 区细胞、形成层细胞、生发层细胞、癌细胞(不正常分裂)。
2013届高考生物选修ⅲ人教新课标一轮复习课件第4讲生物技术.

会通过食物链传递到人体内
D.转基因生物所带来的环境安全问题是可以解决的
17
解析:抗虫棉固然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但外源基因可 能通过花粉逸散到近缘的其他植物,从而造成基因污染。 答案: B
18
考点二
生物技术的伦理问题
本考点多涉及当前热点及社会争论焦点,
考情 解读 设计试管婴儿直接关乎宗教、信仰,同时冲击 人们的伦理观念,相关内容往往作为信息材料 题型呈现于非选择题中,预计2013年涉及的可 能性较大。
22
[解析]
(1)试管婴儿也是由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的受
精卵发育而来的,在生殖方式上它属于有性生殖。 (2)试管婴儿的培育过程为:
23
(3)若获得同卵双胞胎可运用胚胎分割移植技术,即在 囊胚期,将内细胞团均分成两份,每一份经培养移植 后均发育成一个个体,这样每个个体的细胞都是由同
一个受精卵经有丝分裂而产生,所以均含有相同的遗
德 符合
伦理 道德
滥用设计试管婴儿技术,如设计婴儿的性别
①设计试管婴儿是为了救人,是救治患者的最好、 最快捷的办法之一;②提供骨髓中造血干细胞并
不会对试管婴儿造成损伤;③脐带血乃试管婴儿
的“身外之物”
29
观点
中国 政府
理由 使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及其衍生技术必
须获得卫生部的批准证书
观点
30
[关键一点] (1)试管婴儿与设计试管婴儿都是体外受精,体外早期 胚胎发育,再进行胚胎移植,从生殖方式上应为 有性生殖。
(
)
(2)“试管婴儿”的形成用到了下列哪些技术?________(填
序号),
①体外培养 ②人工授精 ③胚胎移植 ④核移植
21
(3)要得到“同卵双胞胎”,采用的技术是________,双胞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人教版)精品课件1-2-4

解析: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 答案:B
(
题型一 细胞中糖类与脂质 【例 1】 下列关于糖类物质对应正确的是 ) ①存在于DNA而不存在于RNA的糖类 ②细胞的重要能源物质 ③存在于叶绿体而不存在于线粒体的糖类 ④存在于动物乳汁而不存在于肝脏细胞的糖
类
A.核糖、纤维素、葡萄糖、糖原 B.脱氧核糖、葡萄糖、葡萄糖、乳糖 C.核糖、葡萄糖、脱氧核糖、糖原 D.脱氧核糖、纤维素、葡萄糖、糖原
Hale Waihona Puke 变式训练 2 (2011· 启东模拟 ) 下列关于生物 大分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蛋白质是以氨基酸为基本单位构成的生 物大分子 B .核酸是储存遗传信息、控制蛋白质合成 的生物大分子 C .淀粉、糖原、纤维素和核糖都是生物大 分子 D .多糖、蛋白质、核酸等是以碳链为骨架 的生物大分子
解析:淀粉是植物细胞中重要的储存能量的 物质;糖原是动物细胞中重要的储存能量的物质; 葡萄糖是动植物细胞的重要能源物质;纤维素是 植物细胞壁的组成成分。 答案:D
二、细胞中脂质的种类及功能
种类 功能 分布
脂肪
主要的储能物质(对于 高等动物和人);保温 大量存在于某些植物的 、减少器官之间的摩擦 种子、果实及动物体的 ,缓冲外界压力以保护 脂肪组织中 内脏器官
解析:淀粉、糖原、纤维素、核酸等都是以 碳链为骨架的生物大分子,其中淀粉、糖原、纤 维素都是多糖,其基本单位是葡萄糖;蛋白质的 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 酸,而核糖是单糖,为小分子化合物。 答案:C
归纳总结 糖和脂的比较:①单位质量的脂肪与糖类相 比,其所含元素氧化时的耗氧量的特点是前者含 C 、 H 多,氧化时耗氧多,产生的化学能多,生 成的ATP多。②并非所有的糖类、脂质都是细胞 的能源物质,如核糖、脱氧核糖和纤维素、磷脂 等。
2013高中生物一轮复习课件(人教版)

突
循环的方向和状态
破
高
考
同时进行,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共同把生态系统各组分
命 题
联系
把 脉
联系成一个统一整体 高
考
真
题
重
组
课 时 规 范 训 练
基 础 知 识 梳 理
感
悟
考
【思维拓展】
点 透
析
生态系统三大基本功能的重要性
实
验
专
任何生态系统都具有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它们是
题 突
破
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三者密不可分,但各有不同。
基 础 知 识 梳 理
2.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感 悟 考
点
A.任何生命形式,如果没接收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
透 析
实
力,就无法适应环境
验
专
题
B.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不仅可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也可
突 破
高
对有害动物进行杀灭
透 析
(2)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 有限 的。
实 验
专
题
2.解读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突 破
高
(1)种类
考 命
题
①抵抗力稳定性:生态系统抵抗 外界干扰 并使自身的结构与功
把 脉
高
能 保持原状 的能力。
考 真
题
②恢复力稳定性:生态系统在受到 外界干扰 因素的破坏后恢复
重 组
课
到原状的能力。
时 规
范
训
练
基 础 知 识 梳 理
实 验
专
题
单向流动,逐 循环运动,反
突 破
【课堂领航】高考生物一轮课件 第四单元单元综合提升 新人教版

解析 (1)癌细胞具有无限增殖的特性,所以图中代表癌 细胞生长曲线的为a。癌细胞由于细胞膜上粘连蛋白的减少, 所以具有易扩散转移的特性。(2)这些不同于正常细胞的蛋白质, 能引起机体免疫应答,所以这些蛋白质会成为抗原,裂解靶细 胞的为效应T细胞。(3)实验目的:研究端粒酶与细胞癌变的关 系,实验材料中有端粒酶抑制剂,由此可知,实验变量为端粒 酶抑制剂的有无,因此可确定实验组别。第一步分组标号,第 二步强调两组之间的实验变量,其他因素相同。第三步记录处 理实验结果。由相应结果推测相应结论。(4)治疗癌症的新思路; 由(2)题意可知,可从特异性免疫角度回答,由(3)题意可知,可 从抑制癌细胞中端粒酶的活性角度回答。
【强化训练】 1.如图是某生物(2n=4)的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叙 述正确的是
A.由于不存在同源染色体,图甲正在进行减数第 二次分裂
B.图乙中①和②上相应位点的基因A、a一定是基 因突变产生的
C.图乙细胞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数量分别 为2、4、4
D.图甲中有两个染色体组,图乙中有一个染色体 组
答案 C
二、探究、验证性实验的设计思路
【理论指导】 1.明确实验目的 实验目的是实验的核心,通过思考要明确“探究什 么”,其中把握三个要素,即(1)探究验证的因素;(2)探 究验证的对象;(3)观察的指标。
2.理清实验原理 实验原理是完成实验所用到的理论依据,有的是已有的理论 知识,有的在题目中作为条件出现。 3.确认自变量和设置对照 自变量与对照是实验设计的灵魂。
(5)BC DE 4 4
题型研析 一、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图像的辨析
【典例剖析】 【例题】(2012·南京质检)下图表示某雄性动物体内处 于不同分裂状态或时期的细胞,请据图回答问题:
导学教程高考生物一轮-第二单元单元综合提升-新人教版市公开课获奖课件省名师示范课获奖课件

【解析】 蔗糖无还原性,在水浴条件下,斐林试剂与 其发生作用无砖红色沉淀产生;甲基绿使DNA呈绿色;在常 温条件下,核糖核酸与吡罗红作用呈现红色。
【答案】 C
【技能提升】
试验 名称
淀粉 旳鉴 定
还原 糖旳 鉴定
脂肪 鉴定
蛋白质 鉴定
试剂
碘液
斐林试剂
苏丹Ⅲ(或Ⅳ) 染液
双缩脲 试剂
叶绿
颜色
生物 材料
【答案】 C
【例5】蛋白质旳消化产物被人体所吸收并转化为
组织蛋白旳过程中,共穿过旳磷脂分子层数是
A.4
B.8
C.7
D.14
【解析】 食物中旳蛋白质在消化道中被蛋白酶和
肽酶分解成氨基酸,主要在小肠中被吸收,其吸收过程
如图所示。
肠腔中旳氨基酸经过小肠绒毛上皮细胞(2层膜)+绒毛 内毛细血管壁(2层膜)+组织处毛细血管壁(2层膜)+组织细胞 膜(1层膜)=7层膜;而1层膜由2层磷脂分子构成,所以共穿 过14层磷脂分子层。
备注
蓝色
脱色旳 叶片
砖红色沉淀
橘黄(或红)色 紫色
苹果或梨匀 现配现用、水浴
浆等
加热
花生种子 切片
需用高倍镜观察
豆浆、稀蛋 先加A液,后加
清等
B液,摇匀使用
加入二氧化 硅是为了研
【强化训练】 1.下列有关试验现象中出现旳颜色论述正确旳是 A.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旳色素,能够观察到滤纸 条上出现4条色素带,其颜色从上到下依次是黄绿色、橙 黄色、蓝绿色和黄色 B.将斐林试剂加入到蔗糖溶液中,加热后出现砖红 色沉淀 C.脂肪能够被苏丹Ⅲ染液染成紫色 D.橙色旳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能与乙醇发 生化学反应,变成灰绿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规范 解答
(1)c 次级精母细胞 (2)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彼此分开 乙→丙 CD (3 DE 4 4
题型研析 一、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图像的辨析
【典例剖析】 【例题】(2012·南京质检)下图表示某雄性动物体内处 于不同分裂状态或时期的细胞,请据图回答问题:
②A组加入端粒
酶抑制剂,B组不加,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培养
③记录并比
结果预测及分析:A
组比B组增殖代数减少,说明端粒酶与细胞癌变(连续分裂)
有关;A组仍然无限增殖,说明端粒酶与细胞癌变(连续分
裂)无关 (4)抑制癌细胞中端粒酶的活性(或抑制细胞分裂)或免
疫治疗(输入淋巴因子、DNA疫苗)
(4)请根据上述内容,提出一种治疗癌症的新思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癌细胞具有无限增殖的特性,所以图中代表癌
细胞生长曲线的为a。癌细胞由于细胞膜上粘连蛋白的减少, 所以具有易扩散转移的特性。(2)这些不同于正常细胞的蛋白质, 能引起机体免疫应答,所以这些蛋白质会成为抗原,裂解靶细 胞的为效应T细胞。(3)实验目的:研究端粒酶与细胞癌变的关 系,实验材料中有端粒酶抑制剂,由此可知,实验变量为端粒 酶抑制剂的有无,因此可确定实验组别。第一步分组标号,第
增殖代数
端粒酶活性
正常体细胞
50~60 无限
无
癌细胞
有
实验目的:探究端粒酶与细胞癌变的关系。
实验材料:癌细胞、端粒酶抑制剂、细胞培养液等。
实验步骤: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预测及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强化训练】 1.如图是某生物(2n=4)的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叙 述正确的是
A.由于不存在同源染色体,图甲正在进行减数第
二次分裂 B.图乙中①和②上相应位点的基因A、a一定是基
因突变产生的
C.图乙细胞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数量分别 为2、4、4 D.图甲中有两个染色体组,图乙中有一个染色体 组
单元综合提升
题型归纳 非选择题答题技巧——有关细胞分裂综合应用的案例
答卷投影 思维方法
(1)题干中关键信息解读:①“某基因型为 AaBb的雄性动物(2N=4)”,只能考虑精子 的形成过程,故甲细胞只能考虑次级精母细 胞而不能考虑第一极体;2N=4,故只要细胞 内染色体数为8一定为有丝分裂后期,为2一 定为减Ⅱ某时期的图像。②“图三为每条染 色体上的DNA含量变化曲线”,纵坐标只能 为1或2,下降的原因是着丝点断裂,对应的 时期为减Ⅱ后期或有丝分裂后期,与细胞中 DNA变化数量(2N、4N)不同,下降的原因和 时期也不相同(平均进入两个子细胞,一定为 末期)。 (2)题目中关键信息解读:①第(2)小题 “Ⅱ→Ⅲ”变化对应图二中的也应是两个细 胞之间的变化;②第(4)小题绘制“下一个时 期的图像并标注基因”,下一个为减Ⅱ后期 ,只能为次级精母细胞(回扣题干雄性个体); ③看清要求是图一还是图二还是图三。
色体的是⑥。
答案 C
二、探究、验证性实验的设计思路
【理论指导】 1.明确实验目的 实验目的是实验的核心,通过思考要明确“探究什 么”,其中把握三个要素,即(1)探究验证的因素;(2)探 究验证的对象;(3)观察的指标。
2.理清实验原理 实验原理是完成实验所用到的理论依据,有的是已有的理论 知识,有的在题目中作为条件出现。 3.确认自变量和设置对照 自变量与对照是实验设计的灵魂。 直接从实验目的中得到 (1)确认自变量的方法根据实验原理推出 从给出的材料用具中得到启发 (2)对照实验的设置, 要确保一个实验自变量对应一个可观测的因 变量,尽可能避免无关变量的干扰。
细胞增殖(DNA合成)有促进作用;如果乙组CRD与甲组基本 相同,说明X对Y细胞增殖(DNA合成)无影响;如果乙组CRD
明显低于甲组,说明X对Y细胞增殖(DNA合成)有抑制作用。
(3)碱基T为DNA特有碱基,若用 3H-TdR来培养细胞,则可 知细胞的放射性来自于细胞内新合成的DNA。CRD越高,证 明细胞增殖速度越快。
(1)B细胞正处于________分裂________期,细胞内有染 色体________条、染色单体________条。 (2) 图 中 D 细 胞 的 名 称 为 ________ , 其 细 胞 核 中 含 ________个DNA分子。 (3)图中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________(用字母表示); 含有染色单体的细胞有________(用字母表示);含4个染色体 组 的 是 ________( 用 字 母 表 示 ) , 含 2 个 染 色 体 组 的 有 ________(用字母表示)。
的蛋白质,这些蛋白质会成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引起机体的免疫应答,在应答中直接使癌细胞裂解的免疫 细胞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端粒酶是与染色体末端结构相关的一种细胞组分。
表中数据显示细胞癌变可能与端粒酶的活性有关,请完成 下面的探究实验:
细胞类型
审 题 指 导
(1)审题导致失误:①考生由于未审准题干关键信
错 因 归 类
息“雄性动物”,而将甲细胞错答为“次级性母 细胞或极体”,也导致第(4)小问中“下一个时 期的图像”答成了两种可能。②由于未能看到图 三中纵坐标的含义,错误的将“每条染色体中 DNA含量”想当然的理解成“细胞核内DNA的 含量”,进而导致将“Ⅱ→Ⅲ变化”和丙图所示 时期都理解成了发生在BC段。 (2)生物学术语未规范利用:①考生由于语言表 述能力的欠缺和对知识掌握的不准确,将 “Ⅱ→Ⅲ变化相当于图二中的乙→丙”答成 “乙”。②考生由于对核心术语名词书写不准确 而出错,将“交叉互换”写成“交换”。 (3)知识盲点:①由于对基因分离定律的内容和 适用范围理解不到位,而错误的认为只要是等位 基因的分离就是基因的分离定律。②由于考生对 同源染色体和染色体组概念的理解不到位而将丙 中的相关数目计算错误。 (4)识图析图能力不到位:对图一、二、三中包 含的与细胞分裂有关的信息、解读不清,导致 (1)、(2)、(5)小题出错。
5.预测结果,得出结论 (1)探究性实验可能出现的结果作出判断, 实验的结果是不 确定的,一般分为三种情况: 1正相关——促进 2负相关——抑制 3不相关——无影响 (2)验证性实验结果只能是一种,即支持实验目的、原理。
【例题】(2011·高考浙江卷)为了探究某物质(X)的作用, 研究者提出了以下实验思路:
(1)实验分组:
甲组:培养液+Y细胞+ 3H-TdR(3H标记的胸腺嘧啶 脱氧核苷)+生理盐水
乙组:培养液+Y细胞+3H-TdR+X(用生理盐水配制)
每组设置若干个重复样品。 (2)分别测定两组的CRD(细胞内的放射性强度),求每
组的平均值。
(3)将各样品在适宜条件下培养合适时间后,测定CRD, 求每组平均值并进行统计分析。 (要求与说明:答题时用X、CRD、3H-TdR表示相关 名词:Y细胞是能增值的高等动物体细胞) 请回答: (1)实验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预测实验结果及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实验中采用3H-TdR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4)将上图中A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精细胞的过程按分
裂的顺序连接起来(用字母和箭头表示)________。
解析
审题——雄性动物体内;只考虑有丝分裂和精子
形成的减数分裂;确定各细胞的分裂方式及分裂时期,进而 确定细胞名称、子细胞名称及染色体、染色单体、DNA数量。 答案 (3)ABD CD (1) 有 丝 B AD 后 8 0 (2) 初 级 精 母 细 胞 8 (4)A→D→C→E
A.图中不含同源染色体的细胞为③⑤⑥ B.②③④为减数分裂,分别为第一次分裂的前、 中、后期 C.④⑥分别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减数第二次 分裂后期 D.②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④⑤染色体
数目暂时加倍
解析
由图可知,②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
时期,有2对同源染色体,③是有丝分裂中期,有2对 同源染色体,④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有2对同源 染色体,⑤是有丝分裂后期有4对同源染色体,⑥是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无同源染色体,因此不含同源染
解析
(1)该实验的变量为某物质(X)的有无,因变量为
细胞内的放射性强度的强弱。 3H-TdR是用来合成DNA的原
料,若细胞分裂旺盛,则细胞内的放射性强度的平均值(CRD)
就比较高。所以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X对Y细胞增殖(DNA合 成)的影响。(2)X对Y细胞增殖(DNA合成)的影响可能是促进、
抑制或无任何作用。如果乙组CRD明显高于甲组,说明X对Y
赤道板上(图4~6);③后期图像:同源染色体或姐妹染色
单体分离,(图7~11)。
2.辨认分裂图像的关键是识别同源染色体。一般情
况下,同源染色体是形状、大小相同的一对染色体,相当 于数学中的两个“全等形”,其中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 自母方(常用不同颜色表示,如图C、D所示)。A组两条染 色体大小不同;B组两条染色体的形状(着丝点位置)不同, 因此A、B两组中的染色体都不是同源染色体 。
二步强调两组之间的实验变量,其他因素相同。第三步记录处
理实验结果。由相应结果推测相应结论。(4)治疗癌症的新思路; 由(2)题意可知,可从特异性免疫角度回答,由(3)题意可知,可
从抑制癌细胞中端粒酶的活性角度回答。
答案
(1)a
易扩(分)散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