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2教育学习资料】2017_2018学年高中物理第三章电磁技术与社会发展第五节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协

合集下载

高中物理 第三章 电磁技术与社会发展 3.1 电磁技术的

高中物理 第三章 电磁技术与社会发展 3.1 电磁技术的

知识精要 典题例解 迁移应用
【例题】 近代电磁技术是在什么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简答:奥斯特经过多年的研究于1820年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法
拉第坚信:电能生磁,磁一定能生电.他又经过11年的研究,终于发现 了电磁感应定律.在此理论的基础上电磁技术才引发了第二次工业 革命.
知识精要 典题例解 迁移应用
2.20世纪中期发明的电脑和20世纪末期出现的互联网技术,正以 人们无法预料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这是电磁技术对人类 的又一重大贡献.
知识精要 典题例解 迁移应用
1.1800年,意大利科学家伏打发明了电池,使人们第一次获得了稳 定持续的电流,为电现象的研究打下了基础,并直接推动了电解、 电镀等电化学工业的发展.
目标导航 预习导引
一二三
二、近代电磁技术与第二次工业革命 1.1800年,意大利科学家伏打发明了电池,使人们第一次获得了稳
定持续的电流,为电现象的研究打下了基础,并直接推动了电解、 电镀等电化学工业的发展.
2.1827年,美国科学家亨利发明了实用的电磁铁,为人们研究磁现 象开辟了新的途径.
3.1866年,德国科学家西门子发明了自激式直流发电机,为电能的 大规模利用开辟了新的途径.
第一节 电磁技术的发展
目标导航 预习导引
学习 目标
重点 难点
1.了解古代人们对电磁的认识,知道指南针在促进人类文 明发展中的作用. 2.了解人类通信的发展历程,以及电磁技术的发展对人类 文明的促进作用.
重点:电磁技术的发展. 难点:电磁技术的利用.
目标导航 预习导引
一二三
一、古代对电磁的认识 1.公元前585年,古希腊的哲学家泰勒斯(Tales,公元前624—公元 前547)就记载了用木块摩擦过的琥珀能够吸引碎草等轻小物体的 现象. 2.我国早在殷商时代的甲骨文中就有“雷”字;西周时代的青铜器 上发现刻有“电”字,西汉末年就有经过摩擦的玳瑁能吸引轻小物体 的记载;东汉王充已把琥珀被摩擦后吸引轻小物体,与磁石吸引轻 小物体的现象同时提出. 3.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指南针,可以说是电磁领域的第一个 重大发现,极大地推动了人类航海事业的发展,促进了世界的文化 交流.

高中物理第三章电磁技术与社会发展第1节电磁技术的发展教案粤教版选修1-1

高中物理第三章电磁技术与社会发展第1节电磁技术的发展教案粤教版选修1-1

第一节电磁技术的发展一、教法建议【抛砖引玉】教师可向学生介绍人们对电磁现象的认识过程。

在古代,人们把电和磁当作是两种独立的自然现象。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又发现电和磁有某些现象很相似。

例如:磁体能吸引铁磁性物质,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磁体间同名磁极互相推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而同种电荷互相推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把电和磁形成一个整体的学科的是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

1820年、有一天奥斯特在大学讲课时,无意中把通电的直导线放到一个和小磁针平行的位置上,小磁针立即转动产生了出人意料的现象。

就是这个现象揭示了电和磁的联系,后来人们把这个实验叫做奥斯特实验。

这个现象使奥斯特产生灵感,是在他丰富的学识的基础上诱发出顿悟思维,发现了电流的磁场。

这个科学史实给人以深刻启迪。

【指点迷津】本章的重点:⑴对电流磁场的认识。

⑵直线电流周围的磁感线分布的情况。

⑶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感线分布的情况。

⑷磁感线方向的确定。

本章的难点:⑴安培定则的熟练掌握,并运用定则解决一些具体问题。

⑵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提高和识图能力的提高。

二、学海导航【思维基础】⒈物体具有________铁钴镍的性质叫_________。

⒉能够在水平方向自由转动的磁体,自由静止时,指南的一端叫______用符号_______表示。

指北的一端叫_______用符号_________表示。

⒊同名磁极相互_______,异名磁极相互__________。

⒋我们把磁体周围存的一种特殊的物质叫_______。

磁体的磁感线都从磁体_______出来,回到磁体的________。

⒌通电螺线管内插入铁心时,由于铁心被______,磁场大大增强。

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_______和_______无关。

⒍电磁铁的磁性有无可以由_______来控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可以由_______来控制,电磁铁的南北极可以由_______来控制。

思维基础参考答案:⒈吸引,磁性。

⒉南极,S,北极,N。

高中物理 第三章 电磁技术与社会发展 3 第四节 电磁波的技术应用 第五节 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协调

高中物理 第三章 电磁技术与社会发展 3 第四节 电磁波的技术应用 第五节 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协调
图 3-4-3
2.无线电波的接收 (1)电谐振:当接收电路的固有频率跟接收到的电磁波的频率相 同时,接收电路中产生的振荡电流最强.这种现象叫做电谐振. 调谐:使接收电路产生电谐振的过程. 调谐电路:能够调谐的接收电路. (2)检波:从接收到的高频振荡电流中“检”出所携带的信号. 解调:检波是调制的逆过程,也叫解调.
休息时间到啦
同学们,下课休息十分钟。现在是休息时间,你们休息一 看看远处,要保护好眼睛哦~站起来动一动,久坐对身体
3.关于无线电视的流程图 3-4-4. 图 3-4-4
即时应用
(即时突破,小试牛刀)
1.为了使各个电台发射的电磁波互不干扰,每个电台都只能 使用________频率的电磁波.
答案:特定
一位观众在某剧场观看演出,他的座位离扬 声器有 20 m 远;另一位观众在家里的电视机旁收看实况转播, 他的家离剧场 20 km 远,那么,他们两人谁先听到演员的歌声? (声速约为 340 m/s) 解析:在剧场的观众听到歌声所需的时间: t1=vs11=32400 s=0.059 s=5.9×10-2 s 在电视机旁听到歌声所需的时间: t2=sc2=32.00××110038 s=6.7×10-5 s t2<t1,即在电视机旁观众首先听到歌声. 答案:电视机旁观众首先听到
图 3-4-1
为什么不能把声音和图像信号分别通过声电转换器、光电转换 器转为电信号直接发送出去?
提示:转换的电信号频率都很低,有效发射电磁波则需要频率 足够高,所以不能直接向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发送.
二、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协调 1.科学技术推动社会发展 科学技术成就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极大地提高了人 们的生活质量,推动着社会向前飞速发展. 2.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科学技术带来的工业文明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对人类 和自然界也产生了种种负面影响.如:电磁污染 、环境污染 等.

高中物理第三章电磁技术与社会发展3.1电磁技术的发展素材粤教版选修1-1(new)

高中物理第三章电磁技术与社会发展3.1电磁技术的发展素材粤教版选修1-1(new)

第三章 电磁技术与社会发展主干知识:知识点一: 电磁技术的发展简史项目 发明时间 发明人电池 1800年 伏打(意大利)电流的磁效应 1820年 奥斯特(丹麦)实用的电磁铁 1827年 亨利(美国)直流电动机 1829年 亨利(美国)电磁感应定律 1831年 法拉弟发电机 1866年 西门子(德国)电话 1876年 贝尔(美国)电灯 1879年 爱迪生(美国)电磁波 1887年 赫兹(德国)交流输电技术 19世纪80年代末 特斯拉(南斯拉夫) 电视 1931年 兹沃雷金(美国) 知识点二:热机:依靠工作物质(如水蒸气、空气或燃烧气体)完成热功转换。

电机电机的发明,使人们获得了高效清洁的电能,同时使各种能源可以以电能为中介相互转换,拓宽了能源利用的渠道。

电能的利用,使人类真正进入了电气化时代.知识点三: 传感器 发电机是把 能转化为 能定义:敏感元件 热敏电阻和金属热电阻(温度传感器) 光敏电阻(光传感器) 霍尔元件(霍尔传感器)知识点四: 电磁波的技术应用:无线电广播、电视、雷达和移动电话尊敬的读者:本文由我和我的同事在百忙中收集整编出来,本文档在发布之前我们对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如有疏漏之处请指正,希望本文能为您解开疑惑,引发思考。

文中部分文字受到网友的关怀和支持,在此表示感谢!在往后的日子希望与大家共同进步,成长。

This article is collected and compiled by my colleagues and I in our busy schedule. We proofread the content carefully before the release of this article, but it is inevitable that there will be someunsatisfactory points. If there are omissions, please correct them. I hope this article can solve your doubts and arouse your thinking. Part of the text by the user's care and support, thank you here! I hope to make progress and grow with you in the future.应用温度传感器(电熨斗、电饭锅、温度报警红外线传感器(干手机、自动门、家电遥生物传感器(味敏传感器、酸度计)。

高中物理第3章电磁技术与社会发展单元测试2粤教版选修

高中物理第3章电磁技术与社会发展单元测试2粤教版选修

第三章电磁技术与社会发展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18世纪末,莫尔斯发明了电报,贝尔发明了电话.B、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C、马可尼发明了无线电通信.D、互联网是电磁技术对人类的又一重大贡献.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我国发明的指南针是电磁领域的第一个重大发明。

B、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是在我国发明指南针之前。

C、古希腊是最早用文字记录电磁现象的国家。

D、电磁铁是根据电磁感应定律发明的3、关于电磁场和电磁波的正确说法是 ( )A、电场和磁场总是相互联系的,它们统称为电磁场B、电磁场由发生的区域向远处的传播就是电磁波C、电磁波传播速度总是3×108m/sD、电磁波是一种物质,可以在真空中传播4、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恒定电流能够在周围空间产生稳定的磁场B、稳定电场能够在周围空间产生稳定的磁场C、均匀变化的电场能够在周围空间产生稳定磁场D、均匀变化的电场和磁场互相激发,形成由近及远传播的电磁波5、建立完整的电磁场理论并首先预言电磁波存在的科学家是 ( )A、法拉第B、奥斯特C、赫兹D、麦克斯韦6、某电磁波从真空中进入介质后,发生变化的物理量有 ( )A、波长和频率B、波长和波速C、频率和波速D、频率和能量7、当电磁波的频率增加时,它在真空中的速度将 ( )A、减小B、增大C、不变D、以上都不对8、为使发射的电磁波的波长增为原来的两倍,可以将振荡电路的电容 ( )A、变为原来的两倍B、变为原来的一半C、变为原来的4倍D、变为原来的1/49、电磁波和机械波相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电磁波传播不需要介质,机械波传播需要介质B、电磁波在任何物质中传播速度相同,机械波波速大小决定于介质C、电磁波、机械波都不会产生衍射D、电磁波和机械波都不会产生干涉10、关于电磁波传播速度表达式v=λf,下述结论中正确的是( )A、波长越大,传播速度就越大B、频率越高,传播速度就越大C、发射能量越大,传播速度就越大D、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与传播介质有关11、下列关于核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核能是属于新能源。

[配套K12]2018版高中物理 第3章 电磁技术与社会发展章末分层突破学案 粤教版选修1-1

[配套K12]2018版高中物理 第3章 电磁技术与社会发展章末分层突破学案 粤教版选修1-1

第3章电磁技术与社会发展章末分层突破[自我校对]①磁效应②电磁感应③白炽灯④电话⑤无线电⑥电信号1.内,电阻值随温度上升而增加的是正温度系数(PTC)热敏电阻器;电阻值随温度上升而减小的是负温度系数(NTC)热敏电阻器.2.热敏电阻器可按电阻温度特性、材料、结构、工作方式、工作温度和用途进行分类.热敏电阻器的分类3.制温度和元件、器件、电路的温度补偿;(2)利用非线性特性完成稳压、限幅、开关、过流保护作用;(3)利用不同媒质中热耗散特性的差异测量流量、流速、液面、热导、真空度等;(4)利用热惯性作为时间延迟器.将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数字电流表、电源按图3­1连接,将烧杯装入2/3的水,用铁架台固定在加热器上.闭合开关S,当热敏电阻未放入水中时,电流表示数为I1,放入温水中时,电流表示数为I2,热敏电阻放在热水中,若示数为I3,则I1________I2________I3(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图3­1【解析】温度越高,热敏电阻阻值越小,则电路中电流越大.【答案】小于小于电话、电报,在现代,人们借助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电磁波借助光纤、卫星与微波等通信技术与设备组成高速的信息传输通道.人们利用移动电话还可以随时随地与亲友交流,互联网几乎渗透到人们生活、学习、工作、交往的各个方面.地面指挥人员可以通过“天地语音系统”和宇航员进行通话.“天地语音系统”的地面设备有通信设备、数据传输设备、光纤网、分组交换设备和地面卫星通信站等,飞船上则配备了无线通信、视频传输及数据记录等设备,航天员之间、航天员与指挥中心随时都可进行信息交流.根据上述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多媒体信息的远距离实时传输提供了可靠保证B.较之文字信息来说,声音和画面信息的存储不需要太大空间C.上述“天地语音系统”既包括硬件设备又包括软件系统D.现代信息技术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交流方式,打破了时空限制【解析】根据题目材料知,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多媒体信息的远距离实时传输提供了可靠保证,选项A正确;上述“天地语音系统”既包括硬件设备又包括软件系统,选项C 正确;现代信息技术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交流方式,打破了时空限制,选项D正确;较之文字信息来说,声音和画面信息的存储需要很大空间,选项B不正确.【答案】 B1.关于传感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传感器是将非电学量转换为电学量的装置B.压力传感器是将力学量转换为电学量的装置C.光敏电阻在有光照时,电阻会变大D.传感器广泛应用于信息采集系统【解析】由传感器的定义和特点知ABD正确,光敏电阻在有光照时,电阻会变小,C 错误.【答案】 C2.当电冰箱的电路接通或断开时,可从附近的收音机中听到“喀喀”的杂音,这是因为( )【导学号:75392108】A.电路通、断时,发出的声音被收音机所接收B.电路通、断时,发出的电流被收音机所接收C.电路通、断时,发出的电磁波被收音机所接收D.电路通、断时,发出的振荡电流被收音机所接收【解析】当电冰箱的电路接通或断开时,会产生一定频率的电磁波,当被收音机接收到就会听到“喀喀”的杂音.【答案】 C3.电磁波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关于电磁波及其应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磁波不会产生污染B.电磁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C.电饭煲是利用电磁波来加热食物的电器D.雷达是利用电磁波测定物体位置的无线电设备【解析】电磁波会污染人类生活空间,给人类带来麻烦,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故A 错误.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B错误.电饭煲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C错误.雷达是利用电磁波工作的,D正确.【答案】 D4.关于甲、乙两部移动电话之间的通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导学号:75392109】A.甲、乙发出的信号直接被对方收到B.甲、乙发出的信号被基站接收到后直接传输到对方C.只有主叫方发出信号,被叫方不发出信号,只能接收信号D.甲、乙发出的信号都要由基站接收,送到移动交换中心再由移动交换中心转送到基站,由基站发送到对方【解析】每一部移动电话既是无线电发射台,又是接收台,但它们之间不能直接通话,移动电话跟其他用户的通话要依靠基站,通话过程中,移动台与附近的基站建立联系,再由基站与移动业务交换中心连接,通过基站、移动业务交换中心和中继线转接传输信号,就可以实现任意两个移动用户之间的通信联系,从而构成一个自成体系的移动电话网,故D正确.【答案】 D5.某雷达探测高空的一颗人造卫星,如果从雷达发射的电磁波反射回来用的时间是0.16 s,这颗卫星距雷达的距离是( )A.24×103 km B.2.4×103 kmC.24×106 km D.2.4×106 km【解析】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电磁波传播到人造卫星所用的时间t =0.08 s,由s=ct=3×108×0.08 m=2.4×107 m=2.4×104 km.【答案】 A。

【配套K12】2018版高中物理第3章电磁技术与社会发展第1节电磁技术的发展第2节电机的发明对能源利

【配套K12】2018版高中物理第3章电磁技术与社会发展第1节电磁技术的发展第2节电机的发明对能源利

第一节电磁技术的发展第二节电机的发明对能源利用的作用[先填空]1.公元前585年,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有对用木块摩擦过的琥珀能够吸引碎草等轻小物体的现象的描述.2.(1)我国西汉末年,有对经过摩擦的玳瑁吸引微小物体的记载.(2)东汉王充把琥珀被摩擦后可以吸引微小物体,与磁石吸引针的现象同时提出.(3)我国古代利用磁石指南的特性发明的指南针,是电磁领域的第一个重大发明.3.1800年,伏打发明了电池.4.1820年,奥斯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5.1831年,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定律.6.1866年,西门子发明实用的自激式直流发电机.7.19世纪80年代末,特斯拉等发明交流输电技术.8.19世纪末期,莫尔斯发明的电报和贝尔发明的电话,开始改变人类的信息交流方式,随后马可尼发明了无线电通信.20世纪早期,出现了广播和电视,彻底改变了人们传递信息的方式.9.20世纪末期出现的互联网是电磁技术对人类的又一重大贡献.[再判断]1.白炽灯是爱迪生发明的.(√)2.亨利在1827年发明了实用的电磁铁.(√)[后思考]发展电磁技术有何现实意义?【提示】建立在电磁技术基础上的电力工业,信息产业,电子电器制造业等早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没有电磁技术就没有现代化.1.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记载了用木块摩擦过的琥珀能够吸引碎草等轻小物体的现象.2.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的指南针,可以说是电磁领域的第一个重大发现,极大地推动了人类航海事业的发展,促进了世界文化交流.3.近代电磁技术的伟大发明、发现,催生了电力工业,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引发了第二次工业革命.4.20世纪对人类生活影响最大的20项工程技术成就:电气化技术、汽车、飞机、供水和配水系统、电子器件、无线电和电视、农业机械化、计算机、电话、空调和制冷技术、高速公路、航天器、互联网、成像技术、家用电器、医疗技术、石油和石化技术,激光和光纤技术、核技术、高性能材料.1.关于古代人类对电和磁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记载了用木块摩擦过的琥珀能够吸引碎草等轻小物体B.我国在殷商时代的甲骨文中就有“雷”字和“电”字C.西汉末年就有经过摩擦的玳瑁能吸引微小物体的记载D.中国古代利用磁石指南的特性发明了指南针【解析】西周时代的青铜器上发现了刻有“电”字.故B选项错误.【答案】 B2.近代电磁技术的发展,催生了电力工业,引发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下列关于电磁领域一些重大发明的人和事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导学号:75392086】A.发明白炽灯的是爱迪生B.发明交流输电技术的是特斯拉C.发明实用电磁铁的是兹沃雷金D.发明实用的自激式直流发电机的是西门子【解析】发明实用的电磁铁的是美国科学家亨利.【答案】 C3.世界上最早实现无线电通信的科学家是( )A.贝尔B.马可尼C.赫兹D.麦克斯韦【解析】马可尼最早实现无线电通信.【答案】 B[先填空]1.按基本形态分类能源可分为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一次能源是指自然界天然存在、不改变其形态就可直接利用的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水力、风力、太阳能等.二次能源是指由一次能源进行加工转换而得到的能源产品,如蒸汽、电力、煤气、石油制品等.2.按再生性分类可将能源分为再生能源和非再生能源.再生能源主要有水力、风力、太阳能等,非再生能源主要有煤炭、石油、天然气等.3.按应用的广泛程度能源又可分为常规能源和新能源,属于常规能源的有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而太阳能、核能等属于新能源.4.发电机发电机是把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成电能的装置.5.电动机电动机是把电能转变为机械能的装置.[再判断]1.电能是一次能源.(×)2.电动机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后思考]随着电磁技术与社会的发展,就连在偏僻的农村,电动自行车也逐渐代替了笨重的摩托车.你知道二者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吗?电动自行车有什么优点?【提示】区别:摩托车由内燃机驱动,电动自行车由电动机驱动.优点:轻便、清洁、高效、无污染.1.按基本形态分类⎩⎪⎨⎪⎧一次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水力、风力、太阳能等二次能源⎩⎪⎨⎪⎧蒸汽、电力煤气、石油制品等2.按再生性分类⎩⎪⎨⎪⎧再生能源:水力、风力、太阳能非再生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等3.按应用的广泛程度分类⎩⎪⎨⎪⎧常规能源:煤、石油、天然气等新能源:太阳能、核能等 4.电机⎩⎪⎨⎪⎧发电机: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变成电能电动机:把电能转变成机械能一次能源可以通过转换成电能再加以利用. 5.电机把一次能源转换成机械能的过程如下:6.电能是应用最广泛的能源,通过电机可使电能与其他形式的能相互转换.4.“能源危机”是当今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问题.对此,以下措施可行的是( ) A .人人都要自觉做到节约用水、节约用电,不浪费和人为毁坏物品 B .关闭现有的火力发电站 C .各地都要新建水力和风力发电站D .停止使用石油资源,而以核能和太阳能取代【解析】 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可以有效地应对能源危机,故A 正确;风力、水力发电受地域环境的限制,不能推广,因而不能关闭火力发电站,故B 、C 错误;核能和太阳能受技术等条件的限制,还不能大规模利用,也不能停止使用石油,故D 错误.【答案】 A5.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导学号:75392087】①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的最初来源可追溯到太阳能②汽油是一种清洁能源 ③水能是可再生能源 ④煤、石油等常规能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解析】石油、天然气都是古代动、植物经地壳的变迁转化而来的,植物的叶子在阳光的作用下,吸收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变成植物的化学能,植物又是动物的饲料,动物把植物的化学能转变成动物的化学能,故煤、石油、天然气实际上是地球储存的太阳能,它们的储量是有限的,故①正确,④错;汽油燃烧会引起一些化合物的产生,生成一些有害气体,②错;水能是可再生能源,③正确.【答案】 C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导学号:75392088】A.电动机的发明,实现了机械能向电能的大规模转化B.发电机是利用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的原理制成的C.电磁感应说明电流通过感应能产生磁D.水电站的发电机,工作时把水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解析】电动机是利用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的原理制成的,电动机的发明,实现了电能向机械能的转化.发电机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制成的,水电站的发电机,工作时把水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电磁感应说明利用磁场能够产生电能.故D正确.【答案】 D。

高中物理第3章电磁技术与社会发展章末归纳提升课件粤教版选修1-1

高中物理第3章电磁技术与社会发展章末归纳提升课件粤教版选修1-1

信息的传递
在古代,人们利用声音、光等传递信息,到了近代,人们开始利用电信号 传送信息,如电话、电报,在现代,人们借助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电磁波借助 光纤、卫星与微波等通信技术与设备组成高速的信息传输通道.人们利用移动 电话还可以随时随地与亲友交流,互联网几乎渗透到人们生活、学习、工作、 交往的各个方面.
知 识 网 络 构 建
综 合 测 评
专 题 归 纳 提 升
热敏电阻的型号及其特点
1.热敏电阻器(thermistor)是电阻值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敏感元件.在工作温 度范围内,电阻值随温度上升而增加的是正温度系数(PTC)热敏电阻器;电阻值 随温度上升而减小的是负温度系数(NTC)热敏电阻器.
2.热敏电阻器可按电阻温度特性、材料、结构、工作方式、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节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协调
1.人体长期受到过量的电磁辐射后,可能没有的症状是( ) A.头晕B.失眠
C.消化不良D.记忆力减退
答案:C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电力、电子设备都向外辐射电磁波
B.在飞机上使用手机、电脑会干扰飞机的通信系统
C.电磁污染对生物体不可能有损害
D.电能是当今社会的主要能源
答案:C
3.下列不是电磁辐射污染源的是( )
A.变电站B.电视台
C.微波炉D.电冰箱
答案:D
4.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任务是( )
A.环境保护B.能源开发
C.发展经济D.消除贫困
答案:A
5.下列设备不属于电磁辐射污染源的是( )
A.高压变电站B.电视发射塔
C.移动电话发射塔D.电灯
答案:D
6.下列属于无污染可再生的清洁能源的是( )
A.天然气B.煤炭
C.风能D.石油
答案:C
7.下列设备不具有电磁污染的是( )
A.医院的高频设备B.电视台的发射设备C.家庭中的照明设备D.通信设备
答案:C
8.下列不属于火力发电厂的污染的是( )
A.排放导致温室效应的气体
B.废渣污染水土
C.酸雨
D.破坏大气臭氧层
答案:D
9.验钞机发出的“光”能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家用电器上的遥控器发出的“光”用来控制电视机、空调机等,对于它们发出的“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验钞机发出的“光”是红外线
B.遥控器发出的“光”是红外线
C.验钞机发出的“光”是X射线
D.遥控器发出的“光”是X射线
解析:验钞机借助紫外线的荧光效应来检验水印,故发出的“光”是紫外线;遥控器利用的是红外线遥感技术,故发出的“光”是红外线,因此A、C、D选项错误,B选项正确.答案:B
10.下列过程中,没有直接利用电磁波的是( )
A.用电冰箱冷冻食物
B.用手机通话
C.用微波炉加热食物
D.用收音机收听广播
解析:手机和收音机是利用了电磁波中的无线电波部分,微波炉利用了电磁波中的微波部分,电冰箱冷冻食物则没有利用电磁波,故选A.
答案:A
11.(多选)下列家用电器中,会产生电磁辐射的是( )
A.白炽灯B.手电筒
C.日光灯D.电视机
解析:日光灯能产生紫外线,电视机能产生高频的电磁波,这些都是频率高、能量大的电磁波,都具有较强的电磁辐射,故选C、D.
答案:CD
12.(多选)下列关于电磁污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电磁污染主要是指电磁辐射
B.电磁辐射会干扰其他仪器的正常工作
C.电磁辐射对人体和动植物都有危害
D.频率越高的电磁波,电磁辐射危害越小
答案:ABC
13.(多选)关于电磁技术的发展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公元前585年,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记载了用木块摩擦过的琥珀能吸引碎草等轻小物体的现象
B.法拉第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
C.特斯拉发明了白炽灯
D.19世纪莫尔斯发明的电报和贝尔发明的电话,改变了人类的信息交流方式
解析: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故B错误;爱迪生发明了白炽灯,特斯拉发明了交流发电机,故C错误.
答案:A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