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和能》单元检测题一
热和能单元测试

20、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将2kg的水倒掉一半剩下的水的比热容是 J/(kg・℃);水结冰后它的比热容将(填“改变”或“不变”)。
21、有一台汽油机在一个工作循环中消耗了10g汽油(热值为4.6×107J/kg),这些汽油完全燃烧产生的热量是 J。
若这台汽油机的效率为30%,则一个工作循环中输出的有用功为 J。
22、常见的内燃机有和两种。
四冲程内燃机的一个工作循环是由、、和四个冲程组成的。
在一个工作循环中,曲轴转动周,燃气对活塞做功次。
三、实验,探究题23、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如图所示的两个实验说明通过做功方式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图甲中空气被压缩时内能,图乙中用打气筒向瓶内充气,空气推动瓶塞跳起,瓶内空气的内能。
24、某同学在做“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时,使用相同的电加热器给水和煤油加热,用加热时间的长短来表示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
他得到如下数据物质次数质量m/kg 升高的温度Δt/℃加热的时间t/min水1 0.1 10 22 0.2 10 4煤油3 0.1 10 14 0.2 10 2(1)分析第1、2次或第3、4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种物质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的有关。
(2)分析第1、3次或第2、4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25、为了比较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小王做了如下图示的实验,在2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初温都相同的水和煤油,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并用相同的两支温度计分别同时测量水和煤油的温度变化,实验数据如下图:(1)在此实验中,为比较水和煤油吸热能力的大小,我们可以加热相同的时间,观察的不同;也可以。
(2)分析下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吸热的热量多,表明的吸热能力大。
(3)如果加热相同的时间,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升高的温度更高。
四、计算题26安全、清洁、方便的太阳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广泛利用.如图所示,一太阳能热水器内装有质量为250kg,温度为20℃的水,阳光照射一段时间后,水温升高到80℃.[c水=4.2×103J/(kg・℃)](1)水吸收的太阳能是多少?(2)这些能量相当于完全燃烧多少千克干木柴放出的热量? [q干木柴=1.2×107J/kg]27 用煤气灶把1kg、初温为20℃的水烧到70℃,消耗了10g煤气。
热和能单元测试题及其答案

热和能单元测试题及其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1.下列有关热的理解正确的是()A.从冰箱冷藏室中取出的饮料瓶外壁上出现的水珠是空气遇冷液化形成的B.把一杯酒精倒掉一半,剩下的酒精比热容不变,热值变为原来的一半C.冬季用暖水袋取暖,是利用做功的方法使内能增加D.天热时,狗常把舌头伸出来,实际上是利用蒸发致冷2.下列现象中,不可能发生的是()A. 水的沸点低于或高于100℃B. 湿衣服放在温度低的地方比放在温度高的地方干得快C. 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D. 一小块-5℃的冰块放在一大盆0℃的水中吸热熔化3.下图所示四种情景中,能说明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4.核电站的能量转化情况是A.核能→机械能→电能B.核能→内能→机械能→电能C.核能→化学能→电能D.化学能→内能→电能5.一杯酒精用掉一半,剩下一半的质量、比热容、热值:A.质量、热值、比热容都不变B.质量变为原来的一半,热值、比热容都不变C.质量、热值、比热容都变为原来的一半D.质量不变,热值、比热容都变为原来的一半6.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0℃的冰可从0℃的水中吸热B.100℃水的内能比0℃水的内能大C.水的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D.物体的内能不会为零7.小红根据表一、表二、表三所提供的几种物质的比热容、密度和熔点,得出以下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表一几种常见物质的比热容物质比热容c/[J⋅(kg⋅℃)-1]物质比热容c/[J⋅(kg⋅℃)-1]水4.2×103冰2.1×103酒精2.4×103铝0.88×103水银0.14×103铜0.39×103表二几种常见物质的密度(常温常压下)物质密度ρ/(kg⋅m-3)物质密度ρ/(kg⋅m-3)水1.0×103冰0.9×103酒精0.8×103铝2.7×103水银13.6×103铜8.9×103表三几种常见物质的熔点(在标准大气压下)物质熔点/℃物质熔点/℃固态酒精-117冰0固态水银-38.8铝660锡232铜1083A.质量相等的铝块和冰块,冰块的体积是铝块体积的3倍B.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吸收相等的热量后,水升高的温度小于酒精升高的温度C.固体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固体的比热容小于液体的比热容D.南极的冬季气温一般都在-45℃左右,测量南极冬季气温应选择水银温度计8.关于内能、热量和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会升高B.汽油机在做功冲程中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C.汽车发动机用水做冷却物质,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D.早晨煮好的牛奶冷却一会后,虽然温度降低但是内能并没有改变9.小红同学阅读了下表后,得出了一些结论,其中正确的是水 4.2×103干泥土0.84×103冰 2.1×103铜0.39×103煤油 2.1×103铅0.13×103A.同一物质发生物态变化后,比热容不变B.一桶水的比热容比一杯水的比热容大C.质量相等的铜块和铅块,降低相同的温度,铜块放出的热量多D.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温度都升高1℃,水吸收的热量多10.在“生活处处有物理”的观察实践活动中,小明同学细心观察了厨房里的设备。
热和能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热和能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热能的传递方式主要有三种,分别是:A. 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B. 热传导、热对流、热交换C. 热传导、热辐射、热交换D. 热对流、热辐射、热交换答案:A2. 以下哪个不是热能的单位?A. 焦耳(J)B. 卡路里(cal)C. 米(m)D. 千瓦时(kWh)答案:C3. 热机效率是指:A. 热机输出的有用功与输入的热量之比B. 热机消耗的热量与输出的有用功之比C. 热机输入的热量与消耗的热量之比D. 热机输出的有用功与消耗的热量之比答案:A4. 以下哪个现象不属于热辐射?A. 太阳照射到地球B. 电热器加热空气C. 微波炉加热食物D. 红外线照射到人体答案:B5. 热传导的速率与以下哪个因素无关?A. 材料的导热系数B. 温度差C. 物体的厚度D. 物体的颜色答案:D6. 热对流主要发生在:A. 固体内部B. 液体和气体中C. 真空中D. 固体和液体中答案:B7. 物体的温度升高,其内能:A. 一定增加B. 一定减少C. 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D. 保持不变答案:A8. 以下哪个不是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表述?A. 能量守恒定律B. 能量不能被创造或消灭C. 能量可以相互转换D. 能量转换具有方向性答案:D9.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表述是:A. 热量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B. 热量总是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C. 能量转换具有方向性D. 能量转换过程中存在损失答案:A10. 以下哪个现象是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体现?A. 水往低处流B. 电能转化为机械能C. 机械能转化为电能D. 热量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热能的三种传递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2. 热机效率的计算公式是________。
答案:η = W / Q_in3.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式是________。
第十六章热和能单元检测卷和答案

η =W 有
c 牛=( c 水 m水Δ t 水 )/( m牛Δt 牛 )=3360 J/(kg ·℃ ).
实验 答案: 1.( 1) 98(2)多( 3)不 实验中没有保持二者质量和升高的温度相同
2. ( 1 )不正确 (1 分 ) ;因为完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相同的时间,放出的热
12. 一台单缸四冲程柴油机,飞轮转速为
3600 转 / 分,该柴油机活塞 1s 对外做功次。
若 其 效 率 为 40%, 消 耗 5kg 的 柴 油 转 化 成 的 机 械 能 是 J 。 (q 柴 油 =4.3 × 107J/kg)
1/6
二、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1.一个物体的温度升高,则它的
四 .实验题
1.用图甲所示装置“比较不同液体吸热升温特点”.在两个相
同烧杯中分别加入初温、体积相同的水和食盐水,用相同酒精
灯加热直到沸腾.
( 1)分别测量出水和食盐水的沸点,发现食盐水的沸点比水
℃
高.其中水沸腾时温度计的局部放大图如乙图所示,水的
100
沸点为℃.
( 2)实验中加热食盐水到沸腾需要的时间长,说明食盐水吸
然,因为花的 ________加剧了 .
4. 电熨斗通电后,热了起来,这里的“热”是指
________;今天天气很热,这里的
“热”是指 ________;物体吸热,温度升高,这里的“热”是指
________;摩擦生热,这
里的“热”是指 ________.( 填“温度”“内能”“热量”或“热现象” )
热和能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热和能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热能传递的方式有哪三种?A. 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B. 热传导、热对流、热交换C. 热传导、热辐射、热交换D. 热对流、热辐射、热交换答案:A2. 下列哪种物质的比热容最大?A. 水B. 铁C. 铜D. 铝答案:A3. 热机的效率是指什么?A. 热机输出的有用功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之比B. 热机输出的有用功与热机输入的热量之比C. 热机输入的热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之比D. 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与热机输入的热量之比答案:A4. 绝对零度是多少?A. -273.15℃B. -273.15KC. 0℃D. 0K答案:B5. 热力学第一定律表明能量守恒,其数学表达式是?A. ΔU = Q + WB. ΔU = Q - WC. ΔU = W - QD. ΔU = Q + P答案:B6.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开尔文表述是什么?A. 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取热量,使之完全变为有用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B. 不可能使热量由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而不产生其他影响C. 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取热量,使之完全变为有用功且不产生其他影响D. 不可能使热量由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而不产生其他影响答案:A7. 以下哪种情况是熵增加的过程?A. 冰块融化B. 气体压缩C. 液体沸腾D. 固体升华答案:A8. 热力学第三定律指出什么?A. 在绝对零度时,所有纯物质的完美晶体的熵为零B. 在绝对零度时,所有纯物质的完美晶体的熵不为零C. 在绝对零度时,所有纯物质的完美晶体的熵为负无穷D. 在绝对零度时,所有纯物质的完美晶体的熵为正无穷答案:A9. 热力学温标与摄氏温标之间的关系是什么?A. T(K) = t(℃) + 273.15B. T(K) = t(℃) - 273.15C. T(K) = t(℃) + 273D. T(K) = t(℃) - 273答案:A10. 热力学中的熵是用来描述什么的?A. 物质的内能B. 物质的混乱程度C. 物质的比热容D. 物质的热传导性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热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5章《热和能》测试题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5章《热和能》测试题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1.在夏季,鲜花开遍城市的大街小巷,人们在街上散步时能闻到花香,这种物理现象叫做,它说明了.2.水不易被压缩,说明水分子间存在着力;若将一滴红墨水滴入一盆清水中,后来整盆水都变红了,这是现象;将3 cm3水和3 cm3酒精注入一个量杯,摇晃后发现,水和酒精的总体积小于6 cm3,这说明分子间有.3.把两块表面很平且干净的铅压紧,两块铅就结合在一起,甚至下面吊一个重物都不能把它拉开,这一现象说明.4.用热水袋使身体变暖,是利用的方法使人身体的内能增加;给自行车打气时,打气筒会发热,这是通过的方法使打气筒的内能增加.5.下面四句话里“热”字表示什么物理量(选填“温度”“内能”或“热量”)①天气真热②摩擦生热③物体放热④电炉很热6.比热容反映了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吸收的热量的特性.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则在一标准大气压下,10 kg 20 ℃的水温度升到沸点时,需要吸收的热量是 J.7.有甲、乙两物体,质量之比m甲∶m乙=5∶3,比热容之比c甲∶c乙=2∶1,如果它们放出相同的热量,则它们降低的温度之比Δt甲∶Δt乙= .8.完全燃烧 kg酒精能产生1.5×107 J的热量.(酒精的热值是3.0×107 J/kg)9.焦炭的热值为3.0×107 J/kg,它的物理意义是.完全燃烧 kg的焦炭放出的热量能把200 kg的水温度升高50 ℃.10.热机是把能转化为能的机器.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水很难压缩,其原因是A.分子间存在斥力B.分子间存在引力C.分子的质量很小D.分子间不存在相互作用力2.关于分子的下述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虽小,但可以用肉眼看见B.扩散现象证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C.气体容易被压缩,说明分子力很大D.分子力即分子引力3.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 ℃的冰内能为零B.两个物体温度相同,它们之间就不能发生热传递C.物体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D.50 ℃水的内能一定比10 ℃水的内能多4.物体温度升高时,它的内能将A.增大B.减小C.不变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5.下列实例中,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钻木取火B.两手相互摩擦使手变热C.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变热D.将食物放入冰箱内冷却6.沿海地区的气温不如内陆地区的气温变化显著,主要是因为水比砂石具有较大的A.热量B.密度C.比热容D.内能7.用两个酒精灯分别给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加热,若在相等的时间内,它们吸收的热量相等,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乙两种物质的比热容一定相等B.甲、乙两种物质的温度变化一定相等C.温度变化大的物质比热容大D.温度变化大的物质比热容小8.水的比热容是煤油比热容的2倍,若水和煤油的质量之比为1∶2,吸收的热量之比为2∶3,则水和煤油升高的温度之比为A.3∶2B.2∶3C.4∶3D.3∶49.关于燃料和热值,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燃料热值与燃料的燃烧情况无关B.容易燃烧的燃料,热值一定大C.煤的热值大于干木柴的热值,燃烧煤放出的热量比燃烧木柴放出的热量一定多D.为了提高锅炉的效率,一定要用热值高的燃料10.单缸四冲程内燃机工作时,依靠飞轮惯性来完成的是A.只有吸气和压缩两个冲程B.只有压缩和排气两个冲程C.只有排气和吸气两个冲程D.有吸气、压缩和排气三个冲程三、实验题(每空2分,共10分)1.如图15—1为气体扩散的演示实验,两个瓶中分别装有空气和二氧化氮气体,其中空气密度小于二氧化氮气体的密度.那么,为了增加实验的可信度,下面一只瓶里装的气体应是;此实验说明.图15—1图15—22.如图15—2所示,在气缸A中密封有压缩空气,B是一种被销钉K锁住的活塞,C是一个温度计.若活塞与气缸壁间没有摩擦,当把销钉拔出后,将看到的现象:(1)活塞将向运动;(2)温度计的示数将,因为.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1.经测试,一只装水2 kg的家用保温瓶,经过24 h,瓶内的水温从95 ℃降低到65 ℃.问这段时间内,瓶内水的内能减少了多少?2.天然气是一种清洁能源,完全燃烧1 m3的天然气放出的热量相当于完全燃烧多少千克的焦炭放出的热量?(天然气的热值为8.7×107 J/m3,焦炭的热值为3.0×107 J/kg)答案一、1.扩散;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2.斥;扩散;间隙3.分子间有引力4.热传递;做功5.温度;内能;热量;温度6.不相同;3.36×1067.3∶108.0.59.1 kg焦炭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3.0×107 J;1.410.内;机械二、1.A 2.B 3.B 4.A 5.D 6.C 7.D 8.B 9.A 10.D三、1.二氧化氮气体;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2.右;降低;气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小,温度降低四、1.2.52×105 J2.2.9 kg。
《第十六章热和能》单元测试及答案1

人教版《第十六章热和能》单元测试及答案1一、填空题1. ______________ 物质是由_______ 构成的。
______ 的运动。
___ 的斥力引力。
2 •当分子间的距离小于平衡时的相互距离,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________ 力;当分子间的距离大于平衡时的相互距离,而小于分子直径的10倍,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___________ 。
3 •当一个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它的分子运动_______ ,它的内能 ______ 。
4. _____________________ 摩擦生热是利用 ____ 的方法使物体的曾加。
5. 用热量、温度两个物理量填入下面的空格内:(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天天气真热,这里的“热”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体吸热升温,这里的“热”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根钢棒放在火炉内加热,主要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钢棒内分子运动快,内能增加, 温度升高。
而用锯锯木头时,主要是人通过_______ 锯条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7. __________________ 扩散现象说明____________ ,温度越高扩散就越o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国际单位制中热量的单位是o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1所示,水蒸气膨胀时对软木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消耗了水蒸气的 _____ ,____ 能增加。
九年级物理热和能单元检测试卷(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热和能单元检测试卷班级姓名得分一、填空题(共16分,每空1分)1、在封闭的场所里,只要有人吸烟,场所内的其他人就会闻到烟味,从而损害他人健康。
从物理学角度来看,场所里烟雾弥漫属于_______现象,这个现象表明____________ 。
2、水与酒精混合,总体积会变小,是因为分子间有___,分别在冷水杯和热水杯中滴一滴墨水,热水中的墨水扩散快,说明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快慢与_____有关.3、生活中的“热”含义非常丰富. 物理学中,“天气很热”中的“热”是指高;“两手相互摩擦手会发热”中的“热”是指增加.4、如图1是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请根据图像中提供的信息判断,液体的比热容大;如果要你在甲、乙两种液体中选择一种作为汽车的冷却液,你认为选择液体更好。
5、截至目前,中国第一大地热发电站西藏羊八井地热电站已累计发电超过24亿千瓦时.分析图2,从地下井→汽轮机→发电机,其能量转化过程是:内能→能→能.6、图3是某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可以判断:物体t2时的内能8、上海世博会的主题馆和中国馆利用了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年均发电近300万度,这意味着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吨(设标准煤完全燃烧,q煤=3.0×107J/kg).太阳能光伏发电的优点是________ (写出一条即可)。
二、选择题(共20分,9~12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第13、14小题为不定项选择,每小题有一个或几个正确答案,每小题4分,全部选择正确得4分.不定项选择正确但不全得1分,不选、多选或错选得0分)()9、用细线把很干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记住测力计的读数。
使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玻璃板,如图4所示。
则弹簧测力计的读数A.不变 B变大 C.变小 D.变大()10、下列城市中,年平均昼夜温差较大的是A.南昌 B.海口 C.厦门 D.珠海()11、南极是世界上最冷的地方,常年平均气温是-25º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和能》单元检测题一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把正确选项前面的字母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选对的得3分,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
1.固体、液体和气体的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从弱到强的排列顺序()
A.固体、液体、气体 B.液体、气体、固体
C.气体、固体、液体D.气体、液体、固体
2.下列现象中属于固体扩散现象的是()
A.小树一年比一年长高
B.铁块放久后生了锈
C.打开醋瓶能迅速闻到醋的酸味
D.长期放石灰的墙角有相当厚的一层墙壁染上了白色
3.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吸收了热量B.物体放出热量时,温度一定降低
C.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D.物体内能增加时,温度一定升高
4.水具有比热容大的特点,下列现象及应用与此特点无关的是()
A.海边昼夜温差比内陆小 B.夏天在教室地面上洒水,感觉变凉爽
C.冬天的暖气设备用热水供暖D.用水来冷却汽车发动机
5.下列事例中,属于热传递改变内能的是()
A.夏天,柏油马路在烈日下会被晒热B.冬天,两手相互搓一搓就会暖和
C.流星在大气层中穿行会发光发热D.用打气筒给轮胎打气,筒壁会发热
6.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相同物态下,同一物体温度降低,它的内能会减少
B.物体内能增加,一定要从外界吸收热量
C.温度为0℃的物体没有内能
D.温度相等的1kg水和100g水内能相同
7.下列属于通过做功途径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在火炉上烧水,水温升高B.感冒发烧,用冷毛巾敷额头
C.用气筒给轮胎打气,气筒壁发热D.炎热的夏天,柏油路面温度升高
8.如图为汽油机工作时各冲程的示意图,其中表示做功冲程的是()
9.从人类生存的环境考虑,未来用于汽车的理想燃料是()
A.天然气B.煤C.氢气D.石油
10.某同学从下表提供的信息中,得出以下几个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A.汽车发动机用水来冷却效果比较好
B.液体的比热容都比固体大
C.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比热容值不同
D.质量相等的铜和铅,升高相同的温度,铜吸收的热量多
11.初温相同的铜和铅,它们的比热容之比是3:1,质量之比是2:3,若它们吸收相等的
热量,铜升高的温度与铅升高的温度之比是()
A.1:2B.2:1C.2:9D.9:2
12.把一瓶酒精倒去一半,则剩下的酒精()
A.比热和燃烧值均变为原来的一半 B.比热变为原来的一半,燃烧值不变
C.燃烧值变为原来的一半,比热不变D.比热和燃烧值均不变
13.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温度高的物体比温度低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
B.温度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
C.热量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
D.热量从热量多的物体向热量少的物体传递
14.用两个相同的加热器,分别对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加热,忽略热量的损失,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由图可以看出()
A.甲的比热容比乙大B.甲的比热容比乙小
C.甲和乙的比热容相同D.在开始加热时,甲和乙的比热容为零
15.用酒精灯给试管加热,如图所示,试管口软木塞冲出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蒸气对软木塞做功,水蒸气内能增大
B.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软木塞的机械能
C.能量的转化与热机压缩冲程能量转化相同
D.试管口的“白气”是水蒸气汽化形成的
二、填空题(本题21空,每空1分,共21分)
16.“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
”这是宋代诗人陆游《村居书喜》中的一句诗。
诗中描述的“花气袭人”现象表明:分子在。
17.“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将破镜合起来时,镜子断裂处的绝大多数分子间距离较,分子之间几乎没有的作用。
18.两小滴水银靠在一起,就会变成一大滴水银,这说明水银分子间存在________力;水银不易被压缩,这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_力。
19.公园的湖水在盛夏对市区气温起着很好的调节作用,这主要是因湖水面大,水量多,更重要的是因水的__________比陆地的大,太阳晒了水的__________变化比陆地小。
20.“钻木取火”是用的方法增加物体的内能;冬天用热水袋取暖,是用方法增加物体的内能。
21.妈妈在厨房炖排骨汤,小雪还没进门就闻到了排骨汤的香味,这是一种现象。
妈妈把菜刀放在磨石上磨了几下,发现菜刀的温度升高了,这是用的方法在改变物体的内能。
22.生活中的“热”含义非常丰富,物理学中,“天气很热”中的“热”是指高;“两手相互摩擦手会发热”的“热”是指增加。
23.很多化学反应需要在加热的条件下进行。
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加热是通过的方式增加反应物的内能,反应物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选填“快”或“慢”)。
24.质量一定的某种物质,它的温度变化越大,则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就_______;当它吸收的热量为原来的二分之一时,升高的温度为原来的______,比热容为原来的_______倍。
25.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负责制造的20辆氢燃料电池轿车,作为公务用车在世博会投入运营。
1kg氢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1.4×108J,相当于完全燃烧kg的标准煤所释放的能量(标准煤的热值为3.0×107J·kg-1,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6.汽油的热值为 4.6×107J/kg,现有汽油2kg,选其中一半完全燃烧,其放出的热量是J,剩余汽油的热值是J/kg。
三、实验探究与设计题(第27小题4分,第28小题4分,第29小题4分,第30小题10分,共22分。
)
27.如图把分别盛有热水和冷水的两个玻璃杯放在桌面上,小心地向杯中各滴入一滴红墨水,不要搅动。
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该实验说明。
28.如图甲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一小团棉花,把活塞迅速压下去,棉花会燃烧起来。
这个实验说明了;图4乙所示是一个滚摆的演示实验,它说明了。
29.用细线把干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记住测力计的示数。
使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玻璃板。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会?原因是。
30.某同学在做“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时,使用相同的电加热器给水和煤油加热,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1)实验中,记录加热时间的目的是:。
(2)分析第1、2次或第3、4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种物质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的有关;分析第1、3次或第2、4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吸收的热量不同。
(3)如果加热相同的时间,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温度升高的多。
(4)该实验采用了控制变量法,下列探究过程中也采用了一这方法的是()
A.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B.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C.探究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是什么样的
四、计算题(12分)
31.如图是某太阳能热水器,向其中注入50kg水,阳光照射一段时间后,水温从10℃升高到50℃。
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
试求:
(1)这段时间该热水器中的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2)如果这段时间该太阳能热水器接收到太阳辐射的热量是 2.8×107J,则这段时间该热水器的效率是多少?
(3)若用煤燃烧来提供2.8×107J的热量,需完全燃烧多少千克煤?(煤的热值约为3.5×107J/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