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语法化角度看德语将来时态的语义演变

合集下载

德语时态:将来时

德语时态:将来时

将来时第一将来时(Futur I)第一将来时由时间助动词werden加上行为动词的不定式构成,助动词werden 承担人称变位,行为动词不定式放在句末。

带情态动词的第一将来时:werden +……动词不定式+ 情态动词原形.Sie wird die Arbeit vermutlich in einem Jahr beenden koennen.==》从句:Ich weiB nicht,ob man das wirklich so wird machen koennen.第一将来时的被动态:werden +……第二分词+ werdenDas Umweltproblem wird nicht so schnell geloest werden.==》从句:Ich glaube,dass das Umweltproblem nicht so schnell wird geloest werden.2. 用法:1)表达将来某一时刻会发生的事。

(注:如有表示时间的副词和名词,常常用现在时代替第一将来时)Ich werde seinen Brief bald erhalten.Am Dienstagabend haben wir eine Vorlesung.2)表示说话人对某一事物的观点、许诺或意图,具有“会”“要”等意义。

Ich werde dir eine Geschichte erzaehlen.3)猜测现在或将来发生的事,常用gewiss,sicher,bestimmt,wohl,vermutlich,wahrscheinlich等情态小品词连用。

Sie wird wohl 30 Jahre alt sein.Frau Wang wird bestimmt im Buero sein.4)用于表达对第二人称(单、复数)的一种不容回避的要求==》muessen Ihr werdet jetzt arbeiten gehen.Du wirst mit uns zu Hause bleiben.第二将来时(Futur II)第二将来时表示将来完成的含义1. 构成:werden+……第二分词+ haben/ sein2. 用法:1)表达在将来的某个时间里将会完成的事情。

德语第一虚拟式知识讲解

德语第一虚拟式知识讲解

德语第一虚拟式第一虚拟式一. 构成1. 现在时(动词词根加上第二虚拟式词尾,强变化弱变化动词皆为原词干)(黑体部分形式与直陈式形式相同,为区分,可以用第二虚拟式来替代)sein的第一虚拟时:sei sei(e)st sei seien seiet seien2. 将来时(werden的虚拟式形式+动词原形)3. 过去式(haben和sein的虚拟式形式+第二分词)二. 用法1. 间接引语(表示客观的概括的转述他人的话;一般只转述重要内容,会省略称呼和口头惯语等;表示转述人不对转述的话负责;可由dass引导;有时会适当改变时间地点状语;如果原文有第二虚拟式需要保留。

)z.B.: Er sagt …Wir können stolz sein auf unseren Erfolg.“Er sagt, dass sie stolz auf ihren Erfolg sein könnten.Er fragt, …Gehst du morgen zur Party?“Er fragt, ob ich morgen zur Party ginge.Er fragt, …welche Partei willst du wählen?“Er fragt, welche Partei ich wählen wolle.(间接引语中的祈使句表示客气请求时用mögen 表示要求命令时用sollen) z.B. …Reg dich doch bitte nicht so auf!“Er bat mich, ich möge mich nicht so aufregen.…Hört jetzt endlich auf!“Er befahl uns, wir sollten aufhören.。

德语句子的语法怎么分析

德语句子的语法怎么分析

或词组的意义,进行一定的分析和联想,从而理解整个句子的意思,进而理解篇章的内容。

这是因为英语不同。

德语是一种综合语,有着丰富的屈折现象(简单的说,就是词形的变化)。

在德语中词与词之间的语法关系主要是通过这些词形的变化体现出来的,语序则起相对次要的作用。

(也正因为如此,德语的语序才允许比较灵活。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Den Mann beißt der Hund. 和Der Hund beißt den Mann.这两句话在语义上是一样的,都是“狗咬这个男人”的意思,并不因为语序变化而有所改变。

这一点,相信初学者也能很好的理解,因为句子中的der Hund就是第一格作主语,den Mann就是第四格,在句子中作宾语,这是由他们的冠词的变化而决定的,并不因为语序而起变化。

而在英语或者汉语中,主语和宾语是由他们的位置决定的,主语在动词前而宾语在动词后,因此汉语中“狗咬人”和“人咬狗”的意思截然相反。

德语的这个特点也可以运用与句子的理解上,对句子进行一定的语法分析将有助于句子内容的理解。

更确切的说,语法分析是句子这一层面语义理解的关键。

对初学者来说,有意识地进行这方面的训练可以为阅读技能的提高打下扎实的基础。

第一节句子的组成和成分这里介绍的是一种以动词为中心的分析方法。

我们知道,动词需要和其他的成分一起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意思。

所以,对句子进行分析的中心,就是找出在句子中和动词搭配的各种句子成分,并对他们的作用进行分析。

一个德语句子从形式上看是由一连串的词构成的,但如果加以进一步的分析,就可以发现,每个词和词之间,并不是完全平等的。

它们之间存在的是一种分层次的结构关系。

很多词都和其他词一起构成一个短语,而实际上真正担当句子成分的是这些短语而不是单个的词。

常见的短语可以分成下面几类:名词短语名词短语是以名词为中心词的短语,也是出现频率最高的一类短语,其基本结构是:(限定词)+(形容词)+名词其中限定词部分通常是定冠词、不定冠词、指示代词、无主代词或不定代词等;形容词部分为一个或几个并列的形容词,他们一起修饰中心名词,作它的定语。

德语各个时态的区别

德语各个时态的区别

德语各个时态的区别无论何种文字,一个动作都与时间概念相连。

汉语通过加字来体现时间。

如:“火着着”,“火着了”,“火着过”中的“着”,“了”,“过”三字,就表示火燃烧这个动词不同的时间状态。

德文则主要通过改变动词的字型来体现动词的不同的时间状态,动词的这种体现动作的状态或发生的时间的字型的改变,称为时态。

德文有六种时态:现在时他住在上海。

Er wohnt in Shanghai.现在完成时他刚把门打开。

Er hat die Tür gerade geöffnet.过去时九五以前他住在上海。

Er wohnte vor 1995 in Shanghai.过去完成时在你敲门之前,他已经把门打开了。

Er hatte die Tür geöffnet, bevor du klopftest.(第一)将来时我要写一篇论文。

Ich werde einen Aufsatz schreiben.(第二)将来时/将来完成时明天我就会写好那篇论文的。

Ich werde denAufsatz bis morgen geschrieben haben.我们发现,德文没有“正在进行”的时态。

那么德文是如何表达“他正睡着”这句话呢?它用现在时和过去时来表达现在或过去“他正睡着”的状态:Er schläft (sehr spät jeden Tag).他(每天都很晚)睡觉。

Er schlät (im Augenblick).他(现在)正睡觉。

Er schlief sehr viel als er noch jung war.他年轻时好睡觉。

Er schlief gerade als ich ihn gestern besuchte.我昨天看他时,他正睡觉。

下面来具体分析每个时态间的区别:1) 现在时 = (主语) + 动词现在时形式a) 表示目前的情况或习惯性动作,普遍真理,规律,自然现象等Er wohnt in Shanghai.他住在上海。

德语各个时态的区别

德语各个时态的区别

德语各个时态的区别无论何种文字,一个动作都与时间概念相连。

汉语通过加字来体现时间。

如:“火着着”,“火着了”,“火着过”中的“着”,“了”,“过”三字,就表示火燃烧这个动词不同的时间状态。

德文则主要通过改变动词的字型来体现动词的不同的时间状态,动词的这种体现动作的状态或发生的时间的字型的改变,称为时态。

德文有六种时态:现在时他住在上海。

Er wohnt in Shanghai.现在完成时他刚把门打开。

Er hat die Tür gerade geöffnet.过去时九五以前他住在上海。

Er wohnte vor 1995 in Shanghai.过去完成时在你敲门之前,他已经把门打开了。

Er hatte die Tür geöffnet, bevor du klopftest.(第一)将来时我要写一篇论文。

Ich werde einen Aufsatz schreiben.(第二)将来时/将来完成时明天我就会写好那篇论文的。

Ich werde denAufsatz bis morgen geschrieben haben.我们发现,德文没有“正在进行”的时态。

那么德文是如何表达“他正睡着”这句话呢?它用现在时和过去时来表达现在或过去“他正睡着”的状态:Er schläft (sehr spät jeden Tag).他(每天都很晚)睡觉。

Er schlät (im Augenblick).他(现在)正睡觉。

Er schlief sehr viel als er noch jung war.他年轻时好睡觉。

Er schlief gerade als ich ihn gestern besuchte.我昨天看他时,他正睡觉。

下面来具体分析每个时态间的区别:1) 现在时 = (主语) + 动词现在时形式a) 表示目前的情况或习惯性动作,普遍真理,规律,自然现象等Er wohnt in Shanghai.他住在上海。

德语各种时态动词变位

德语各种时态动词变位

德语各种时态动词变位(全)直陈式现在时 = (主语) + 动词现在时形式直陈式现在时弱变化:动词词干加人称变化词尾:e,st,t,en,t,en• 备注:
1) 词干t, d, ffn, chn,dm,tz结尾的,第二人称单、复数及第三人称单数要在变位词尾前加个e 2) 词干s, ss, x, z, tz结尾的,第二人称单数变位词尾省去s,只要t直陈式现在时强变化:动词词干加人称变化词尾,单数第二和第三人称词干元音发生变音或换音
如:e – ie ;e - i ;a - ä ; au - äu直陈式现在时混合变化词:尾变化同弱变化规则直陈式过去时(主语) + 动词过去时形式(强变化动词词干元音要发生变化)1)弱变化词尾:-te ,-test ,-te ,-ten ,-tet ,-ten2)强变化词尾:- ,-st ,- ,-en ,-t ,-en 备注:弱变化词干以t, d, ffn, chn,dm,tz结尾的,词干和词尾之间要加个e。

如:arbeitete3)过去时混合动词变化:同强变化规则直陈式现在完成时 = 主语+ 助动词haben/sein + 动词过去分词形式1)用haben作助动词,在现在完成时中的变位形式:habe ,hast ,hat ,haben,habt ,haben
2)用sein作助动词,在现在完成时中的变位形式:bin ,bist ,ist ,sind ,seid ,sind• 注:
1)用haben作助动词的动词有:及物动词反身动词不表示方向和状态变化的不及物动词
2)用sein作助动词的动词有:表示方向、目的和状态变化的不及物动词;动词sein,bleiben,warden直陈式过去完成时主语 + 助动词haben/sein的过去时形式 + 动词过去分词形式1)用haben作助动词,在过去完成时中的变位形式: hatte ,hattest, hatte, hatten ,hattet,hatten2)用sein作助动词,在过去完成时中的变位形式:war ,warst ,war ,waren ,wart ,waren第一将来时主语 + werden + 不带zu的动词不定式werden在第一将来时中的变位形式:werde,wirst, wird, werden ,werdet ,werden第二将来时(将来完成时)主语 + werden + 动词过去分词形式 + haben/seinwerden在第二将来时的变位形式:werde ,wirst ,wird ,werden ,werdet ,werden条件式现在时(第一条件式)werden的条件式现在完成时(第二条件式)werden的过去时虚拟式+动词过去分词+haben/seinwerden的过去时虚拟式变位形式:würde, würdest ,würde ,würden ,würdet , würden过去时虚拟式+动词不定式第一虚拟式现在时动词词干+虚拟式的人称词尾(强变化动词和弱变化动词一样,动词虚拟式的词干元音不出现换音或变音)虚拟式的人称词尾:-e ,-est ,-e ,-en ,-et ,-en第二虚拟式过去时1)弱变化动词:动词词干+人称变化词尾(同直陈式过去时完全一样)-te ,-test ,-te ,-ten ,-tet ,-ten2)强变化动词:动词过去时词干(经常需要变音)+人称变化词尾-e ,-est ,-e ,-en ,-et ,-en第一虚拟式现在完成时haben/sein 的虚拟式+动词过去分词haben的虚拟式变位形式:habe ,habest ,habe ,haben ,habet ,haben sein的虚拟式变位形式:sei ,seiest ,sei ,seien ,seiet ,seien第一虚拟式过去完成时haben/sein的过去时虚拟式+过去分词haben的过去时虚拟式变位形式:hätte ,hättest ,hätte ,hätten ,hättet , hätten
sein的过去时虚拟式变位形式:wäre ,wärest ,ware ,wären ,wäret ,wären虚拟式将来时werden的虚拟式+动词不定式werden的虚拟式变位形式:werde ,werdest ,werde ,werden ,werdet ,werden虚拟式第二将来时werden的虚拟式+过去分词+haben/seinwerden的虚拟式变位形式:werde ,werdest ,werde ,werden ,werdet ,warden命令式1)单数第二人称命令式的构成:动词词干+ -e 例:• 强变化动词:Lerne fleißig! 勤奋学习!• 弱变化动词:Bleibe ruhig! 保持安静!• 但强变化动词中词干带元音e者,e变成i或ie,不加词尾-e: nehmen ---Nimm davon! 从中拿吧! lesen---Lies deutlich! 读清楚!2)复数第二人称命令式的构成:动词词干+-t
举例: Lernt fleißig!(你们)勤奋学习吧!3)尊称Sie命令式的构成:动词+Sie(句末加惊叹号)
举例: Lernen Sie fleißig! 请您勤奋学习!4)动词直陈式现在时+wir: Gehen wir über die Straße! 让我们穿过马路去! ;现在分词过去分词。

德语语法中的语法规则

德语语法中的语法规则

德语语法中的语法规则德语是一门广泛使用的语言,它有着丰富的语法规则。

了解和掌握这些规则对于学习和运用德语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德语语法中的基本规则和常见结构,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德语。

1. 词性和词序德语中的词性有名词(Nomen)、动词(Verb)、形容词(Adjektiv)、副词(Adverb)等。

名词和形容词的性(Genus)有三种:阳性、阴性和中性。

名词和形容词的格(Kasus)有四种:主格(Nominativ)、属格(Genitiv)、与格(Dativ)和宾格(Akkusativ)。

在德语中,词序非常重要。

一般情况下,德语的基本词序是主语-谓语-宾语,即SVO结构。

但是,在特殊情况下,词序会发生变化,比如在疑问句中,谓语动词会移到句首。

2. 冠词和名词的变化德语中的名词和冠词都有词形变化。

名词的变化包括性、格和数的变化。

冠词的变化包括性、格、数和属格的变化。

在德语中,名词的性和格决定了冠词和形容词的变化形式。

例如,阳性名词的不定冠词为"ein",阴性名词的不定冠词为"eine",中性名词的不定冠词为"ein"。

而在属格中,阳性名词的定冠词为"des",阴性名词的定冠词为"der",中性名词的定冠词为"des"。

3. 动词的变位和时态德语中的动词有多种时态,包括现在时(Präsens)、过去时(Präteritum)、完成时(Perfekt)等。

动词的变位取决于人称和数。

在现在时中,动词的变位比较简单。

例如,第一人称单数的变位为"-e",第二人称单数的变位为"-st",第三人称单数的变位为"-t",复数的变位为"-en"。

在过去时中,动词的变位较为复杂。

例如,第一人称单数的变位为"-te",第二人称单数的变位为"-test",第三人称单数的变位为"-te",复数的变位为"-ten"。

德语语法总结

德语语法总结

德语语法总结德语是一种属于西日耳曼语族的语言,作为一门较为复杂的语言,其语法规则与英语和其他欧洲语言有很大的差异。

本文将对德语的基本语法进行总结。

一、名词:1.性别:德语中的名词有三种性别,即阳性、阴性和中性,这不一定与物体的真实性别相符。

2.单复数:除阴性名词以外,德语名词一般有单数和复数两种形式。

3.格:德语中的名词有四种格,即主格、属格、与格和宾格,用于表示名词在句子中的不同功能。

二、代词:1.人称代词:德语的人称代词包括主格、属格、与格和宾格四种形式,不同格代词在句子中扮演不同的角色。

2.指示代词:德语中的指示代词包括这/那和这些/那些等,用于指示与说话者相关的人或物。

3.相互代词:德语中的相互代词用于表示句子中的两个或多个人或物之间的关系。

三、动词:1.时态:德语中的动词有多种时态,包括现在时、过去时、将来时等,在句子中用来表示不同的时间。

2.语态:德语动词的语态有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两种形式。

3.语气:德语的动词有四种语气,分别是陈述语气、祈使语气、虚拟语气和条件语气。

四、形容词:1.性、数和格:德语中形容词的性、数和格与名词一致。

2.比较级和最高级:德语中的形容词比较级和最高级有不规则变化和规则变化两种形式。

五、副词:1.用法:德语中的副词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或其他副词,表示程度、时间、地点等。

2.比较级和最高级:与形容词类似,德语中的副词也有比较级和最高级形式。

六、介词:1.用法:德语中的介词用于表示方向、位置、时间等关系。

2.带格动词:一些德语动词需要与特定的介词搭配使用,形成带格动词。

七、连词:1.并列连词:德语中的并列连词用于连接两个或多个并列的词、短语或句子。

2.从属连词:德语中的从属连词用于引导从句,表示时间、原因、条件等关系。

八、句子结构:1.主谓宾结构:德语中的基本句子结构是主谓宾结构,与英语类似。

2.其他句子结构:德语中还有其他复杂的句子结构,如倒装句、疑问句等。

以上是对德语基本语法的总结,德语的语法规则相对复杂,需要学习者进行深入学习和实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语法化角度看德语将来时态的语义演变
作者:靳晟
来源:《大观》2017年第02期
[本文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课题“多语言言语识别基础理论与建模方法”(2015-2022年)德语子项目组]
摘要:作为德语将来时标记的werden在德语发展的历史中经历了诸多形式和意义的变化,成为德语中特有的语言现象。

同时,werden的语义演变也是一个语法化问题,是语义向更加抽象方向演变的一种常见结果。

本文从语法化的历时角度,梳理了德语第一将来时态的语义演变过程。

关键词:德语将来时;语义演变;语法化;历时语言学
一、德语将来时态概述
德语将来时态分为第一将来时与第二将来时:其中,第一将来时由时间助动词werden加上行为动词的不定式组成,werden作为谓语的第一部分进行人称变位,行为动词不定式置于句尾;第二将来时也称作将来完成时,由werden和行为动词的第二分词加上助动词haben或sein的不定式复合组成。

本文将从认知角度探讨德语中的第一将来时。

作为将来时标记的werden在德语发展的历史中经历了诸多形式和意义的变化,成为一个德语中特有的语言现象,被称为“多变化助动词”(Szczepaniak,2011:137)。

词汇形式方面看,它从古德语时期的werdan,经过历时作用语音嬗变形成werden和第二虚拟式würden (Saussure,1967:171);语义方面看,它从最初的动词逐渐成为将来时标记,最后引申出主观化的用法。

同时,德语将来时的语义发展也是一个语法化问题,语法化是指从实意词项状态变为语法词素状态,是语义向更加抽象方向演变的一种常见结果。

当句子主语控制力逐步衰减时,语法化程度就逐步增高。

经过历时的发展,werden最初的形式werdan已消失,但保留了“状态变化”这一原型语义作为一致式,和其他几种语义演变的用法同时存在于现代德语中(Diewald,1997:3)。

二、werden作将来时态标记的词汇来源
通过跨语言的比较和类型学研究可以得出,不同语言中将来时的词义发展具有高度的规律性。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语言学家Bybee et al总结的两条将来时的发展规律:(a)渴望——意愿——意图打算——预测;(b)系表动词“是”——表示占有——义务——前目标——意图打算——表示将来时态(石毓智/白解红,2007:33-34)。

由上述规律可知,它们的共同点在于动词在发展成为将来时态的标记之前,都经过了“意图”这一语义。

德语中werden作为将来时态标记所经过的语义发展规律应归类为规律(b)。

根据词源学记载,现代德语中的werden在古德语中形式为werdan,原义为“转动”,来源于印欧语系中的*werþan,与荷兰语中的worden,瑞典语中的varda和拉丁语中的vertere同源。

公元8世纪下半叶,德语中的werdan开始发生词义演变,从具体的行为动词“转动”转变为相对抽象的语义“产生,发生”,这也是该词语义发展的重要转折点。

在现代德语中,虽然werdan的形式已不存在,但作为行为动词的词义在诸如Es werde Licht或Das wird schon这样的短句中保留下来。

三、werden的语义衍演变过程
werden语义发展的第一步是从完全动词到系表动词的发展,语言学家普遍认为,应当将werden作为动态系动词表示变化意义的用法看作werden语法化的起点。

werden语义发展的第二步包括被动语态、将来时态和虚拟式三种用法,几乎在同一历时时期平行进行,它们以werden作原型动词或系动词的空间运动经验为基础,把空间距离概念映射到时间概念上,因而产生将来之意。

werden被动式是17世纪才出现的语言现象。

在此之前,德语中的被动语态都以sein被动式形式来表示。

语言学家Fritz(1994:3)曾统计了古高地德语、中古高地德语和现代德语时期两种被动式的使用比例,得出结论:随着历时发展,werden被动式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张,逐渐替代了sein被动式的位置,在现代德语中已成为被动态的主要形式并固定下来。

werden作为表示意图性的助动词是其隐喻过程的转折点,从语法形式来讲,衍生的将来时态标记意义和人际语法隐喻意义也均是助动词功能;从语义角度来讲,突显了概念中的主观意识和意图,隐含了愿望将在未来实现的时态意义(Szczepaniak,2011:140)。

经过了“意愿”的语义发展并建立在此基础之上,原本表达状态变化的系表动词发展为表示意愿的具有情态特点的助动词,继而发展出作为将来时标记的用法。

四、结语
Bybee认为,将来时态的概念义包含“意图”和“预测”两大要素,两者共同构成将来时的语法意义(石毓智/白解红,2007:35)。

本文梳理的德语中werden的语义发展过程也验证了这一点。

werden作为将来时标记,经由历时发展生成不同语义,经常同时具有“意图”或“预测”的语义。

将来时所描述的都是尚未发生的事件,而义素“意图”和“预测”都与说话者的主观认识相关。

这一语义演变过程符合一般的认知规律。

【参考文献】
[1]石毓智/白解红. 将来时的概念结构及其词汇来源[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1): 33-42.
[2]Diewald, Gabriele. Grammatikalisierung: Eine Einführung in Sein und Werden grammatischer Formen [M]. Tübingen,1997.
[3]Fritz,Thomas.Passivformen in Otfrids Evangelienbuch [J]. In: Sprachwissenschaft ,1994.
[4]Renata, Szczepaniak.Grammatikalisierung im Deutschen: Eine Einführung [M]. 2. Auflage. Tübingen,2011.
[5]Saussure, Ferdinand de. Grundfragen der allgemeinen Sprachwissenschaft [M]. 2. Auflage. Berlin,1967.
作者简介:靳晟(1988.08-),女,山东济南人,汉族,北京外国语大学、德国国家语言研究院(Institut for German Language)双博士在读,从事会话分析、社会语言学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