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林古树树体现状及保护措施
狮子林

狮子林1.背景资料狮子林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城区东北角的园林路23号,开放面积约14亩。
狮子林是苏州古典园林的代表之一,2001年被列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拥有国内尚存最大的古代假山群。
湖石假山出神人化,被誉为“假山王国”。
狮子林始建于元代。
公元1341年,高僧天如禅师来到苏州讲经,受到弟子们拥戴。
元至正二年(1342年),弟子们买地置屋为天如禅师建禅林。
天如禅师因师傅中峰和尚得道于浙江西天目山狮子岩,为纪念自己的师傅,取名“师子林”,又因园内多怪石,形如狮子,亦名“狮子林”。
天如禅师谢世以后,弟子散去,寺园逐渐荒芜。
明万历十七年(1589年),明性和尚托钵化缘于长安,重建狮子林圣恩寺、佛殿,再现兴旺景象。
至康熙年间,寺、园分开,后为黄熙之父、衡州知府黄兴祖买下,取名“涉园”。
清代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黄熙高中状元,精修府第,重整庭院,取名“五松园”。
至清光绪中叶黄氏家道衰败,园已倾纪,惟假山依旧。
1917年,上海颜料巨商贝润生(世界著名建筑大师贝幸铭的叔祖父)从民政总长李钟钰手中购得狮子林,花80万银元,用了将近七年的时间整修,新增了部分景点,并冠以“狮子林”旧名,狮子林一时冠盖苏城。
贝润生1945年病故后,狮子林由其孙贝焕章管理。
解放后,贝氏后人将园捐献给国家,苏州园林管理处接管整修后,于1954年对公众开放。
狮子林自元代以来,几经荒废,几经兴旺。
历次的重修都打上了深深的历史烙印,反映了当时的历史、文化、经济特征。
2.实习目的(1)了解中国古典园林的环游式布局以及假山堆叠艺术。
(2)学习狮子林中山石、水体、建筑、亭廊之间的竖向组织形式与手法。
3.实习内容3.1空间布局狮子林的布局采用环游式布局,以求小中见大,达到多方胜景的艺术观赏效果。
环游式布局往往在中心布置一个形态曲折的核心水池;然后沿水池的四周或高或低、或大或小、或内或外、或实或虚地布建各类厅堂、水榭、石舫、轩馆、亭阁等建筑,并间以叠山,植以花木,尽量留大中部的空间,使其显得尽可能的空灵。
古树的保护措施和方法

古树的保护措施和方法古树是一种珍贵的自然资源,它们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和文化的遗产。
然而,由于人类的活动和自然环境的变化,古树正面临着严重的威胁。
为了保护这些宝贵的资源,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和方法。
一、法律保护法律保护是保护古树的最基本的手段。
我国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来保护古树,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植物保护法》等。
这些法律法规规定了古树的保护范围、保护措施和处罚措施,对于保护古树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科学管理科学管理是保护古树的重要手段。
古树需要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和处理病虫害、枯死枝条等问题。
同时,还需要对古树的生长环境进行管理,保证其生长环境的稳定和良好。
科学管理可以有效地保护古树的生长和发展。
三、宣传教育宣传教育是保护古树的重要手段。
通过宣传教育,可以提高公众对古树的认识和保护意识,增强公众对古树的保护意识和责任感。
同时,还可以通过宣传教育,让更多的人了解古树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从而更好地保护古树。
四、科学研究科学研究是保护古树的重要手段。
通过科学研究,可以深入了解古树的生长和发展规律,探索古树的生态环境和文化价值,为古树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同时,还可以通过科学研究,发现和解决古树面临的问题,为古树的保护提供更好的保障。
五、社会参与社会参与是保护古树的重要手段。
古树的保护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都可以参与到古树的保护中来,共同保护古树。
通过社会参与,可以形成全社会的保护力量,为古树的保护提供更好的保障。
综上所述,保护古树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和方法,包括法律保护、科学管理、宣传教育、科学研究和社会参与等。
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更好地保护古树,让它们永远生长在我们的身边。
古树名木现状及保护对策

古树名木现状及保护对策古树名木是指树龄在100年以上、具有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或生态环境价值的树木。
这些古老的树木见证了我们的历史,承载着生灵之气,是人们心灵的寄托和文化的载体。
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大,古树名木的数量和质量也受到了严重威胁。
为了保护古树名木,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保护措施。
1.数量稀少由于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大,许多古树名木已被砍伐、毁坏或遗失,其数量越来越少。
据统计,目前我国保存的古树名木数量不足10万棵,其中真正有价值的比例极小。
2.环境恶劣城市和工业化的发展使得城市周围的环境变得恶劣,这也对古树名木的生长和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
大气污染、土地质量恶劣、气候变化等因素也对古树名木的生存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3.保护意识淡薄由于对古树名木的认识不足或是对它们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许多人都不知道如何保护古树名木。
一些人甚至无意中会对古树名木造成破坏。
人们应该意识到古树名木的重要性,并积极加强对它们的保护工作。
应该加强宣传教育,让更多人知道古树名木的价值,从而提高大众对古树名木的保护意识。
2.完善法律法规政府应该出台更加完善的法律法规,保护古树名木的权益,加强对违法砍伐、破坏古树名木的惩罚力度,同时加大对古树名木保护工作的投入。
3.科学管理古树名木的管理是一项复杂而严谨的工作。
为了更好地保护古树名木,需要采取科学管理的方法,包括定期的检查和修剪,为古树供应充足的水和营养,以及防治病虫害等。
4.建立保护基地应当建立古树名木保护基地,并加强对基地的保护和管理,以确保古树名木得到充分的保护和发展。
5.开展科学研究对古树名木的研究有助于加深人们对古树名木的认识和保护,提高古树名木的生态、文化、艺术等价值。
因此,需要加强对古树名木的科学研究,并拓展古树名木的利用途径,将古树名木的价值发挥到最大。
三、结论古树名木是生态环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生命之根的象征。
世界文化遗产苏州古典园林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世界文化遗产苏州古典园林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苏州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园林的代表,其独特的园林布局、建筑风格和植物景观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
苏州古典园林以其精巧的设计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受到了全球的关注和保护。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苏州古典园林的保护面临着诸多挑战。
城市化进程给园林的保护带来了压力,如环境污染、游客过多等问题逐渐显现。
园林管理和维护的不足也使得园林的原貌受到了破坏和影响。
对于苏州古典园林的保护问题,有必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找出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以确保古典园林能够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
【2000字结束】。
1.2 问题意识在保护世界文化遗产苏州古典园林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正视存在的问题,才能更好地制定解决对策和方案实施。
目前,苏州古典园林保护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如管理混乱、文物损坏、游客过多等。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园林的原有风貌和历史文化价值,也对园林的长久保护和传承造成了一定的威胁。
我们需要深刻认识到这些问题的存在,引起足够的重视,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以保护好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
只有通过持续地关注和解决这些问题,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弘扬苏州古典园林的文化精髓,让其得以永久保存,造福后人。
【字数:218】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分析苏州古典园林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可行的解决对策,从而有效保护这些世界文化遗产的珍贵历史和文化价值。
通过研究,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当前苏州古典园林保护的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针对这些问题寻找合理的解决方案,并提出可行的方案实施措施。
目的在于推动苏州古典园林保护工作的持续发展和进步,使这些园林能够得到更加有效的保护和管理,同时增强社会对苏州古典园林文化的认知和重视,促进园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希望能为苏州古典园林保护工作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为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做出积极贡献。
考察苏州狮子林设计报告

考察苏州狮子林设计报告1. 引言苏州狮子林是一座古老而著名的园林,位于中国江苏省苏州市。
作为中国传统园林的代表之一,苏州狮子林吸引了众多游客和设计师的关注。
本报告旨在对苏州狮子林的设计进行考察和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以进一步提升其景观和游客体验。
2. 概述苏州狮子林的设计融汇了中国古代园林的设计理念和技巧。
它以其独特的园林布局、美丽的景色和精心设计的园林元素而闻名。
然而,随着游客数量的不断增加,狮子林的设计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游客流量管理、环境保护和文化传承等方面。
3. 设计考察3.1 布局设计狮子林的布局设计以“有弹性”的路径为主要特征,游客可以在这个迷宫般的路径中自由探索各个景点。
然而,目前的设计在游客流量管理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在特定的旅游季节和节假日,游客人数超过了园林的容量,导致了拥堵和不良游览体验。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建议引入预定和门票限制制度,限制每天的游客数量,并通过引导游客流向和优化路径设计来改善游览体验。
3.2 植物布置狮子林以其精心设计的植物布局和园林元素而闻名。
然而,在当今环境保护的背景下,我们应该更加重视植物的选择和植物保护。
狮子林设计应该考虑引入更多的本地植物品种,以提高在地生物多样性,并降低外来物种引入的风险。
此外,应该建立一个有效的植物保护和更新系统,以保持园林的美观和可持续性。
3.3 游客设施为了提升游客体验,狮子林应该进一步改善游客设施。
例如,增加更多的休息区域和座椅,为游客提供舒适的休息环境。
此外,应该增加更多的指示标志和地图,方便游客自主游览。
同时,应该引入更多的解说服务和导游,为游客提供更深入的园林文化和历史知识。
3.4 智能科技应用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科技应用为园林的设计和管理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狮子林可以考虑引入智能导览系统,通过手机应用程序提供导游服务、互动体验和多媒体解说。
此外,利用智能科技可以更好地管理游客流量,提高园林的安全性和效率。
4. 结论苏州狮子林作为中国传统园林的代表之一,在设计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古树名木现状及保护对策

古树名木现状及保护对策古树名木是指树龄在100年以上,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特殊树木。
古树名木不仅是自然界的瑰宝,也是历史的见证和文化的传承。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类活动的扩张,古树名木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砍伐、开发和破坏,现状愈发堪忧。
为了保护古树名木,需要制定相应的对策和措施,加强对古树名木的保护和管理工作。
古树名木的现状古树名木在中国具有丰富的资源,如巨型银杏、千年古柏、榕树、龙柏等树种。
这些古树名木不仅是景观资源,也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由于城市化、工业化和人口增长等因素的影响,古树名木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古树名木受到砍伐和开发的威胁。
在城市化进程中,为了开发土地和建设房屋、工厂,许多古树名木被大规模砍伐或移除。
古树名木受到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的影响。
空气污染、土壤污染和气候变暖等现象,对古树名木的生长和发育造成了严重影响。
古树名木的管理和保护存在薄弱环节。
由于管理部门的资源有限和社会对古树名木的认识不足,导致了对古树名木的管理和保护工作不够到位。
为了有效保护古树名木资源,需要采取综合性的对策和措施,加强对古树名木的保护和管理工作。
应加强对古树名木的认识和宣传。
政府部门和媒体应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对古树名木价值的认识,增加公众对古树名木保护的关注度。
应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明确古树名木的保护范围和保护措施,加强对古树名木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应加强对古树名木的科学研究和监测。
加大对古树名木资源的科学研究和监测力度,了解古树名木的分布、数量和生长状态,为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加强对古树名木资源的保护和修复。
加大对古树名木资源的保护和修复力度,恢复古树名木的生长环境,加强对古树名木的日常管理和护理。
古树名木的保护事业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政府部门、科研机构、社会组织、企业和个人都应积极参与到古树名木保护事业中来,共同努力,共同建设美丽乡村和城市。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保护好古树名木这一珍贵的自然资源,让古树名木得到有效的保护和管理,为后人留下更多的绿色遗产。
狮子林古木景观分析

狮子林古木景观分析摘要:狮子林作为苏州四大名园之一,以其“假山王国”闻名,既有私家园林的特色,又保留有寺庙园林的诸多文化内涵。
随着历史的兴衰演变,狮子林的植物造景也屡有变迁。
本文通过对狮子林古木造景的多角度鉴赏,探讨古木在狮子林造园风格营造中所起的作用。
关键词:狮子林;植物造景;古木1狮子林历史变迁1.1历史变迁狮子林原为菩提正宗寺的后花园。
元朝至正元年,高僧天如禅师来到苏州讲经,受弟子拥戴。
翌年,弟子们买地置屋为禅师建造禅林。
园始建于元代至正二年(公元1342年),初名“狮子林寺”,后易名“菩提正宗寺”、“圣恩寺”。
后又因天如禅师得法于浙江天目山狮子岩,故名“狮子林”。
万历十七年,长洲知县江盈科重建旧景,改称圣恩寺。
康熙乾隆年间,园主分别为张士俊和黄兴祖,黄兴祖将其更名为“涉园”。
咸丰年间,狮子林年久失修,惟有假山依旧。
其后几经变迁,于1917年被富商贝润生收购并花费将近七年的时间扩建重修。
解放后贝氏家族将园捐献给国家,苏州园林管理处接管整修后,于1954年对公众开放。
如今的狮子林作为苏州四大名园之一,已经成为向公众开放的世界文化遗产。
1.2类型演变狮子林自建园伊始,至今已有近六百多年的历史,在元、明、清、民国各个时期都屡有增建。
总的来说,狮子林经历了禅宗丛林——寺庙——后花园——私家花园——文化遗址的类型变化,期间还曾一度为早期的公众活动场所。
园主的更替和类型的变化,使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风貌和造园艺术在园林中得到反映与保留。
1.3造园手法传承狮子林原址本是宋代官员的花园旧址,占地约十亩,屋不过二十间,竹林茂密,并遗有大批太湖石。
据记载,出于禅宗的传统,林内建有禅窝、卧云室、立雪堂,又在遗留的梅树、柏树旁分别建了问梅阁与指柏轩,共十二景。
元末明初,江南著名文人纷纷在此题诗作画,其中倪瓒的《狮子林图》描绘记录了园内全景。
明万历十七年,江盈科重建旧景,但对原来的空间布局有较大改动,在元代狮子林之南创建山门、大殿与经阁,原来湖石林立之区为后花园。
浅谈苏州狮子林的兴衰变迁

桥 ,景 色十 分 秀 丽 。 主花 园 的 建筑 主 要 分 布在 北 部 ,前后 锚 落 , 形 式 多变 ,是 园 中坐南 朝 北 的造 型 最 丰 富 的建 筑 群 落 。西 山虽 属 贝 氏新 建部 分 但 飞瀑 亭 、问梅 阁 、立 雪 堂则 与 瀑 布 、寒 梅 、修 竹 相互 呼 应 点 题 喻 意 ,令 人 回 味无 穷 。 扇 亭 、文 天 样碑 亭 、御
碑 亭 由一 长 廊贯 串 打破 了南 墙 的平 直 、高 峻感 。而 长 廊 即 围合
出 山水 空 间 也 有 机地 组 织 了游 览线 路 ,构成 了狮 子 林 造 景 、布 局 和交 通流 线 的特色 。 总 的来 说 ,狮 子 林 大体 继 承 了原 有 的 布 局 和手 法 ,但 由于 建
儒巷。 到 民 国 时 期 .贝 式 家族 循 故 址 、复 旧 观 并 在 园 旁 建 贝 氏 家 祠 ,; 肾大 门 改 在 园 东 周 筑 高 墙 园 三 面 环 以长 廊 。 增 建 燕 誉 堂 、 小方 厅 、九 狮 峰 湖 心 亭 、九 曲桥 、石舫 、荷 花 厅 、见 山 楼 、牛 吃蟹 等 景 点 。今 天 的狮 子 林 园貌 ,基 本是 贝 氏重 修 后 的格
化 ,期 间还 曾一 度 为早 期 的公 众 活 动场 所 。 园 主 的更 替 和 类型 的 变 化 ,使 各 个 不 同历 史 时 期 的文 化 风貌 和 造 园 艺术 在 园 林 中得 到
个半 亭 ,互 相 对 比 ,交 锚 而 出 突 出 石峰 。这 种 通过 院落 层 层 引
入 .步 步展 开 的 手 法 ,使 空 间变 化 丰 富 ,景 深 扩 大 .为主 花 园起 到 绝 好 的铺 垫 作 用 。主 花 园 内荷 花 厅 、真 趣 亭 傍 水而 筑 ,后 有 复 廊 由亭 中 向外 望 去 ,石 峰 重叠 ,树 木葱 茏 一 弯 池 水 几 曲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狮子林 既有私家 园林 的特 色 , 又保 留有寺庙 园林的诸 多文化 内涵 ,00年被联 合国教科 文组织列入 《 20 世界遗产名录》 。 …
古树是狮子林 园林景 观和 园林遗产 的重要组成 部分 , 本
研 究探讨狮 子林 古树 生长 现状并提 出保护措施 , 旨在使狮子
表 1 狮子林古树树种 、 科属 、 树龄及栽植位置
女贞, 占总株数的 6 % 。树干木质 已部分腐 烂 , 0 树干上有条 带
收稿 E : 1 — 4 0 1 2 1 0—1 期 0 基金项 目: 江苏省 苏州市科技发展计划 ( 编号 :S 8 5 ) S 00 5 。 作者简介 : 胜林 ( 9 8 ) 男 , 魏 1 5 一 , 安徽巢湖人 , 博士 , 教授 , 主要从事苏
(. 1 苏州大学金螳 螂建筑 与城市环境学 院, 江苏苏州 2 5 2 ;. 1 13 2 江苏省苏州市 园林和绿化管理局 , 江苏苏 州 2 50 ; 10 6 3 苏州 大学药学 院 , . 江苏苏州 25 2 ) 存古树的生长现状进 行 了调 研 , 中长势 良好 的古 树有 1 , 6 .6 ; 要 其 O株 占 6 6 % 需 重点保护 的古树有 5株 , 3 .3 , 中树 干需要 进行防腐保护技术措施 的古 树有 3株 , 2 % , 占 33% 其 占 0 需进 行树势 复壮综 合措施 的古树 有 2株 , 1 .3 占 3 3 %。并针对性地提 出了保 护措施 。
州园林设计 和园林植 物研究 。E—ma :le@sd .d . n i s i u a eu e 。 l w
状活树皮连通树体 的古树有 3株 , 树种是 圆柏 , 占狮子林古 树 总株数 的 2 %。主蔓木质 已腐烂 , 0 部分 木质仍 在继续腐蚀 , 有 真菌着生 的古树 2株 , 树种 是 紫藤 , 占狮 子林 古树 总株 数 的 1 .3 。主干粗壮 , 33% 主干上 三主枝被 截顶 , 截顶 处显 木质腐
关键 词 : 狮子林 ; 古树 ; 保护 中图分 类号 : 77 5 ¥ 2 . 文献标 志码 : A 文章编号 :0 2—10 (0 2 0 0 5 0 10 32 2 1 2— 12— 3 J
江 苏 省 苏 州 市 狮 子 林 始 建 于 元 朝 , 由 高 僧 惟 则 是 (2 6 3 4年) 建的一座寺庙园林 , 18 —15 所 是狮 子林菩提正宗 寺
~
12一 5
江苏农 业科学 2 1 0 2年第 4 0卷第 2期
魏胜林, 茅晓伟 , 肖湘东 , 等.狮子林 古树树体现状及保 护措 施[ ] J .江苏农业科学 , 1 , ( ) 1 2 15 2 24 2 :5 — 5 0 0
狮子林古树树体 现状及保 护措施
魏胜 林 ,茅晓伟 ,肖湘 东 ,付 哓渝 重 阳 ,张
2 狮 子 林 古 树 树 体 现 状
2. 树 冠 现 状 1
则成为私人别墅 , 子林 开始脱离寺庙 , 狮 独立成园 。现在狮子 林 的格局和风貌是 由贝润 生 ( 8 0 14 17 - 95年 ) 奠定 。从 元 所
朝 的狮林寺到清朝的私人别墅 , 特别是贝氏修建后狮 子林 , 由 寺庙 园林变为私家园林 , 由前寺 后 园的格局变 为东祠西 园的 格局 , 狮子林充满禅 意的内涵基本没 变。“ ” 园” 禅 和“ 的结 合
林 的古树遗产得到科学 的保护 。
1 狮 子 林 古 树 概 况
_
的后花园。狮子林菩 提正宗寺从建成至明末 一直是寺 和林合
一
的整体 , 至清初 , 寺和林 之间始筑墙隔开 , 原寺部分划 出, 林
狮子林现有古树 1 5株 , 树种 , 6个科 8个 属。树 8个 属
龄从 10~ 0 2 6 0年不 等( 1 。 表 )
是佛教 中国化 的特点 , 也是 我 国寺庙 园林 的特点 。今 日苏 州
树冠枝叶分布均匀、 叶生长与叶色正常 、 枝 树冠生长 良好
的有 1 , 3株 分别是银杏 、 白皮松 、 木瓜 、 桂花 、 女贞 、 紫藤 , 占总 株数的 8 .7 。树冠顶梢 已枯死 , 1侧有侧 枝成活 , 66% 仅 侧枝 叶色翠绿 , 生长正常 的有 2株 , 为圆柏 , 占总株数的 1 .3 。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