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江苏省常州市金坛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常州市金坛区第一中学25届高三摸底检测语文试卷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一(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小题。
材料一:近年来,影视作品与城市之间的联系越发紧密。
2023年初,电视剧《狂飙》热播,江门作为拍摄地迅速“出圈”。
电视剧《繁花》播出后,上海黄河路成为剧迷们追捧的热门景点。
最近热播的电视剧《我的阿勒泰》又将新疆北部城市阿勒泰展现于公众视野。
“一部剧带火一座城”。
越来越多的城市意识到影视作品对城市形象和文化推广的重要性,纷纷加大对影视创作的支持力度。
这种“双向奔赴”的态势,对推动文化繁荣、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摘编自《一座城成就一部剧,一部剧带火一座城》《光明日报》2024年6月19日)材料二:“古城,变没变?”面对笔者的问题,常年从事文保工作的方楚兰答得直接:“格局一直没变。
”潮州是从历史中走来的古城。
站在城墙上望去,韩江、韩山立于前,“850多岁”的广济桥横卧江面,老城内街巷纵横,一条牌坊街成为古城文旅特色区的“中轴线”……高处有城楼城墙,近处有江水古桥,内里有小巷老厝,从高到低、由远及近、自外而内,古城格局充满了“立体感”,尽显魅力。
漫步广济桥,上面的部分亭台楼阁被开辟为潮州非遗展室,非遗传承人在室外开展常态化演示,增强与市民游客的互动。
62岁的郭金耀生于斯长于斯,见证了古城的点滴变化。
在他看来,牌坊街的每一个牌坊都有故事,讲好文化故事能让游客感受深厚底蕴。
文化根脉的跳动是实现活化利用的驱动力。
一座城、一条街,要促进文旅发展、商业繁荣,就必须做好文化这篇大文章,让更多人知道文化的根、感受文化的脉。
“晚上没事了,沿着古城走一走,真是有灵气!”茶入盖碗,沸水冲泡,郭金耀一边展示潮州工夫茶,一边笑谈日常生活。
要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放在第一位,同时要合理利用,让传承千年的文化浸润在城市肌理中,如此,古城定会绽放新光彩,持续“潮”起来。
(摘编自李洪兴《保护传承和活化利用的“原汁原味”》《人民日报》2024年6月18日)材料三:灯光渐暗,音乐渐起,江西南昌方言传承基地——贵林社老茶馆里座无虚席。
重庆市第一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秘密★启用前【考试时间:1月12日7:40—10:10】2023年重庆一中高2024届高二上期期末考试语文测试试题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或粘贴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法治的主体主要限于国家权力,礼治的主体几乎包括所有人。
法治的“治”,其主体一般是国家机构,包括法院、政府、议会等;礼治的“治”,其主体要广泛得多,既包括国家机构,也包括社会力量,乃至为人父母及一切尊长者。
不仅君主有权依据礼治理天下,诸侯或地方长官有权根据礼制及皇帝意志治理一方水土,而且宗族长辈、家长等一切上位者对其下位者均有“治”的权力。
由于社会等级秩序严明,人人活在礼的关系网中,任何人都有与其对应的上位者,绝大多数人也都能成为别人的上位者,因此任何违反礼制的行为都有人管,都可能被其上位者惩罚(最上位者之君主只受天罚)。
即使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臣子,也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而一个底层村民虽受官府、族长、长辈层层管束,但在家里也有“当面教子、背后教妻”的权力,其妻对子女也有一定的管理和惩罚权。
“沿袭先秦宗法传统社会而来的,包容性、弥散性极强的礼制”,满足了当时政府正式机构“郡县”以下“乡里”组织的“家族·乡土”社会结构的需要。
在中国传统农业社会国家力量有限的情况下,由于借助了“礼”的形式,社会权力系统(家族、宗族)的运作有效地调动了各种管理主体的积极性,维护了当时社会秩序的稳定。
但社会权力的泛化,也有很大的副作用,人人有管制他人之权,几乎人人失去自由,社会失去活力。
(摘编自马岭《辨析差别:礼治与法治之异同》)材料二:儒家也同样重视自治的社会组织,鼓励社会组织积极主动地发挥协调民间秩序的作用。
这种自治的社会组织就是儒家礼治在理论上所认可的社会基本单位——宗族,以及在宗族的基础上发展或派生出的各类同业行会或乡绅阶层。
江西省赣州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模拟语文试题(含答案)

赣州一中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开学模拟试卷高三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青年是最能反映时代特征的群体,青年的思想动态也直接映射出社会的前沿思潮。
从改革之初的迷茫,到满怀对高物质生活、高社会地位的向往和奋力拼搏的精神,再到对职场的厌倦、对竞争的排斥,到今天寻找化解时代困境的途径,追求世俗眼光之外的人生价值,这一过程展示出青年正走向创新与变革,也从单纯的抱怨走向了对文明的传承和发展,进一步融入了国家发展大局。
从表面上看,这是青年在面对激烈社会变迁时的应对策略;更深层次地分析,这些变化展现了中国青年集体情绪的转变。
青年集体情绪的形成与其面临的社会挑战有直接联系。
虽然在一些时期内,青年的集体情绪中出现了“躺平”“佛系”等逃避心理,还出现了精神内耗的加重、“脱不下孔乙己的长衫”等不良现象。
但纵观整个发展历程,青年对时代的挑战并没有采取消极颓废的行为实践。
其实,“佛系”与“躺平”更多是一种自我嘲讽和心理安慰,通过口头的摆烂来缓解内心的焦虑与不安。
“精神内耗”的出现也从侧面反映了青年在应对社会压力、寻求自我实现方面所做的努力,以及突破困境限制的坚韧品质。
当今的青年正在尝试平衡物质满足与精神满足:既希望实现物质生活的提升,也很看重个人实现、事业和理想。
“集体情绪”是社会情绪的一种形式,是指同一世代的社会群体经历了相同的历史事件、社会结构、政策引导后,形成共同的、持续的、有价值导向的社会心理反应,尤其是对个人发展、目标追求、人生价值的情绪表达。
它与群体情绪的不同之处在于:群体情绪是具有同质性或存在于同一时空环境下的群体,针对某一突发事件或历史事件,在瞬时间爆发出的群体心理冲动,在一个时间段内可能会因不同事件形成多个群体情绪;集体情绪则是一个世代群体的整体心理动态,能够维持较长时间,对孤立社会事件的敏感性更弱。
(摘编自陆士桢、蔡康鑫《改革开放以来青年集体情绪的转变与政策因应——从寻求物质满足到精神满足的平衡》)材料二:“精神内耗”不能简单地跟抑郁、焦虑画等号,但可以说如果一个人长期处于“精神内耗”状态,没有及时觉察并采取有效的应对方法,就很可能导致抑郁、焦虑等心理障碍。
江西省鹰潭市余江区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余江一中2025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高考范围。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一、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你对于某个问题没有调查,就停止你对于某个问题的发言权。
这不太野蛮了吗?一点也不野蛮。
你对那个问题的现实情况和历史情况既然没有调查,不知底里,对于那个问题的发言便一定是瞎说一顿。
瞎说一顿之不能解决问题是大家明了的,那么,停止你的发言权有什么不公道呢?许多同志都成天地闭着眼睛在那里瞎说,这是共产党员的耻辱,岂有共产党员可以闭着眼睛瞎说一顿的吗?要不得!要不得!注重调查!反对瞎说!二、调查就是解决问题你对于那个问题不能解决吗?那么,你就去调查那个问题的现状和它的历史吧!你完完全全调查明白了,你对那个问题就有解决的办法了。
一切结论产生于调查情况的末尾,而不是在它的先头。
只有蠢人,才是他一个人,或者邀集一堆人,不作调查,而只是冥思苦索地“想办法”“打主意”。
须知这是一定不能想出什么好办法,打出什么好主意的。
换一句话说,他一定要产生错办法和错主意。
许多巡视员,许多游击队的领导者,许多新接任的工作干部,喜欢一到就宣布政见,看到一点表面,一个枝节,就指手画脚地说这也不对,那也错误。
这种纯主观地“瞎说一顿”,实在是最可恶的。
他一定要弄坏事情,一定要失掉群众,一定不能解决问题。
许多做领导工作的人,遇到困难问题,只是叹气,不能解决。
他恼火,请求调动工作,理由是“才力小,干不下”。
重庆市第一中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定时作业语文试卷

初2024届2022-2023学年度上期定时作业语文试题(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注意事项:1.试题的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不得在试卷上直接作答。
2.作答前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3.考试结束,由监考人员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虬.枝(qiú)蹒.跚(pán)辟.邪(pì)摩肩接踵.(zhǒng)B.绢.本(juàn)遒.劲(qiú)蜕.皮(tuō)不折不挠.(náo)C.琐屑.(xuè)纤.维(qiān)蔷.薇(qiáng)恹恹..欲睡(yān)D.倔.强(jué)轩.榭(xuān)遏.制(è)惟妙惟肖.(xiào)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推崇仲裁巧妙绝伦重峦叠障B.泄气销毁为富不仁眼花缭乱C.蔓延开垦诚惶诚恐因地治宜D.狼藉濒临长途拔涉春寒料峭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3分)A.他潜心研究诗词歌赋,妙手偶得....许多佳句,发表在最近一期的《诗刊》上。
B.课堂上神游天外时,忽地被数学老师抽问,他顿时张目结舌....,不知所云。
C.正逢国庆长假,三峡博物馆门前游人摩肩接踵....,十分拥挤。
D.“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度,而在于厚度……”先生的一席话入木三分....,让我深受教育。
4.下列选项中没有语病的是()(3分)A.据知情人士透露,他祖籍是广西百色人,是抗倭名将“瓦氏夫人”的后裔。
B.在袁隆平的一生中,无处不以朴实的作风和非凡的才学震惊于世。
C.我无时无刻都想念着我的祖国,仿佛有一种声音在灵魂深处召唤我归去。
D.几千年来,儒家的先贤哲人们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灿烂辉煌的精神财富。
5.请参照示例,从下面两个话题中选择一个....进行仿写,要求句式与例句相同。
江苏省扬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开学考试 语文 Word版含答案

江苏省扬州中学暑期练习高三语文2024.8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文学的自觉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它贯穿于整个魏晋南北朝,经过大约三百年才实现。
所谓文学的自觉有三个标志。
首先,文学从广义的学术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一个门类。
汉朝人所谓的文学是指学术,特别是儒学,《史记》中“赵绾、王臧等以文学为公卿”,所说的文学显然是指学术。
到了南朝,文学有了新的独立于学术的地位,宋文帝立四学,文学与儒学、玄学、史学并立。
同时又有文笔之分,刘勰《文心雕龙》言:“今之常言,有文有笔,以为无韵者笔也,有韵者文也。
”梁元帝萧绎对文笔之分有进一步说明:“至如不便为诗如阎纂,善为章奏如伯松,若此之流,谓之笔。
吟咏风谣,流连哀思者,谓之文。
”萧绎所说的文笔之别已不限于有韵无韵,而强调了文之抒发感情以情动人的特点,并且更广泛地注重语言的形式美,他所说的“文”已接近我们今天所说的文学了。
其次,对文学的各种体裁有了比较细致的区分,更重要的是对各种体裁的体制和风格特点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
文体辨析可以上溯至《汉书·艺文志》,更为明晰而自觉的文体辨析则始自曹丕的《典论·论文》,他将文体分为四科,并指出它们各自的特点: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
《文赋》进一步将文体分为十类,对每一类的特点也有所论述。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将诗和赋分成两类,并指出“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的特点。
到了南朝,文体辨析更加深入、系统。
《文心雕龙》和《文选》对文体的区分更系统,讨论更深入。
《文心雕龙》上篇的主要篇幅讨论文体,分33大类。
其《序志》说:“原始以表末,释名以章义,选文以定篇,敷理以举统。
”对每种文体都追溯其起源,叙述其演变,说明其名称的意义,并举例加以评论。
《文选》是按文体编成的一部文学总集,当然对文体有详细的辨析。
四川省内江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2024—2025学年内江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入学考试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道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随着人类活动的扩大和环境污染的加剧,保持生物多样性已经成为全人类不容忽视的问题。
为了保持和延续生物的多样性,世界许多国家已经开始采取有效措施。
在我国,有着自己的植物诺亚方舟——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在英国,有一个名叫千年种子库的保护中心,珍藏了来自各大洲的众多稀有物种;在挪威,有一个目前最安全的种子基因——“斯瓦尔巴全球种子库”,其基因储备是全球粮食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为确保生物多样性提供了无限可能。
抢救和保存农作物的遗传资源如种子,可以维护农作物的多样性。
现在世界各国高度重视,大多有了自己农作物的基因库。
有的种子基因库搞得非常好,但有的因缺乏经费、位置不合适或管理不到位等,还不能确保粮食种子的安全。
特别是遭遇大的天灾人祸,如地震或战争时,当地的基因库就可能被毁于一旦。
所以,为了做到永久安全地保护全世界农作物的多样性,就需在地球上最安全的地方备份人类所有的优良农作物种子,以防万一。
即使当地种子库被毁了,也可再用这些异地储藏的种子重新启动当地的农业生产。
“斯瓦尔巴全球种子库”,是确保全球粮食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被称为“末日种子库”。
当前世界农作物多样性保护形势并不乐观,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正在使农业失去良好的基础,也使人类面临着更加饥饿的严重威胁,首当其冲的就是穷人,所以为全世界提供优质廉价的粮食无比重要。
重庆市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试英语试题

18. In the movie, Jocy thinks his life is ________.
A. boring B. interesting C. exciting
19. Joey wakes up ________ and then starts an exciting journey.
重庆一中初2025届初二秋季学期暑假作业完成质量抽查
英语试题
(全卷共十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温馨提示:
1.全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请把第Ⅰ卷的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把第Ⅱ卷的答案用黑色或是蓝色中性笔书写在答题卷上。
2.考试结束,由监考人员将答题卡收回。
第Ⅰ卷(共85分)
Ⅰ.听力测试.(共30分)
A. were; wasB. was; wereC. were; wereD. was; was
14. —Hello! This is Dahu Hot-pot. ________?
—Hello, I’d like to order a hot-pot for 5 people.
A. How’s it goingB. Who are youC. How about youD. How can I help you
听第一段材料,回答第13和14小题。
13. The man orders ________.
A. beef noodles and orange juice B. tomato noodles and a cup of coffee C. beef noodles and a cup of coffe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秘密★启用前重庆一中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语文试题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第I卷1至6页,第II卷7至8页。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考试结束,将机读卡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丁忧与守制古代作品中,时有关于某官丁忧、某官守制的记述,如《儒林外史》第四回:“先母见背,遵制丁忧”,《寓圃杂记》:“成化初,(陈)缉熙守制于家”,等等。
什么是“丁忧”呢?《尔雅·释诂》:“丁,当也。
”《日知录·期功丧去官》注:“古人凡丧皆谓之忧。
”可知丁忧是值丧、居丧的意思。
丁忧一词源于《书经·说命》:“王宅忧”。
王宅忧就是商王居父丧,宅忧就是丁忧。
古时候,不管是兄弟丧、姊妹丧,还是从父母丧、从兄弟丧,都可以称之为“忧”。
只是到了后来,丁忧才特指遭父母丧或承重祖父母丧(所谓承重,是指长房长孙)。
《日知录·奔丧守制》上说:“《记》曰:奔丧者自齐衰(丧服)以下。
以是古人于期功之丧无有不奔者。
”“期”,指一年的丧服,可见古人遇有祖父母丧、伯叔父母丧、兄弟姊妹都要奔丧。
陶渊明《归去来辞》自序“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职”即是一例。
后来又将奔丧限制在期服(即一年的丧服)的范围之内。
至明朝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才废除了期年奔丧的制度,认为祖父母、伯叔父母兄弟均为一年的丧服,如果都让奔丧守制,有的一个人连遭数丧,或者道路数千里,那就会导致居官日少,更易频繁,旷官废事,于是决定“今后除父母及祖父母承重者丁忧外,其余期服不许奔丧。
”自此以后,相沿成习,奔丧丁忧仅限于父母丧或陌生祖父母丧。
那什么是守制呢?所谓守制乃是指遵守居丧的制度,其主要内容是:一、一般人要谢绝应酬事务,做官的则要解除职务,在家守孝二十七个月(不计算闰月)。
官员隐匿亲丧,被认为是“大不孝”,要受到严厉的惩罚。
如后唐明宗天成三年(928年)闰八月,滑州掌书记孟升因隐匿母丧被大理寺断为流刑,而明宗则认为“将复投荒,无如去世”,于是赐其自尽。
二、禁止婚娶。
丧中婚娶被认为违背礼制的。
《春秋》文公二年(前625年)冬记载:“公子遂入齐纳币。
”纳币之事照例是不必记载的,史官为什么要大书特书呢?原来这年冬天,文公的父亲僖公死了才不足二十五个月,而文公在居丧期间,竞张罗着送彩礼,所以史官乘笔直书而加以讽刺。
三、禁止饮宴。
儒家认为,“夫君子之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论语·阳货》),所以饮宴也是在禁止之列的。
在居丧期间因宴饮而被责罚的事例也不少。
如唐宪宗元和九年(814年)四月癸未,陆赓故世,其子慎余、其兄博文在居丧期间着华丽的衣裳穿街过市,并饮酒食肉,结果都被打了板子,慎余流放至循州,博文被递解原籍。
四、禁止赴考。
起初限制极严,即使是缌丧(是五服中最轻的一种,仅三个月的丧服)也不准赴考。
宋天禧年间,举人郭稹冒缌丧赴考,被同辈告发,被交付御史台劾问(见《日知录·缌丧不处赴举》)。
到了明朝限制放宽,除了服三年之丧的不得赴考外,余者皆不限。
对于守制在家的官员,皇帝一般都要派遣官员慰问,并赐给钱米等物。
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正月命吏部:“凡官员丁忧,已在职五年,廉勤无赃私过犯者,照名秩给半禄终制;在职三年者,给三月全禄。
”(《日知录·奔丧守制》)清初,只有满族大臣居丧,皇帝才派官赐给茶酒。
至康熙年间,汉大臣陈廷敬有母丧,康熙皇帝便命令阁员查阅《明实录》中有关慰问的条例,并派遣内阁学士屯泰、翰林掌院事学士喇沙前往赐给茶酒。
从此以后,慰问之典便成为定例。
丁忧和守制,从字面上是有区别的:丁忧就是居丧而言,守制则是就遵守居丧的制度而言。
但在具体使用时二者的意思并无严格的区别,既可以说某官丁忧,也可以说某官守制。
(张庆《丁忧与守制》)1、下列关于“丁忧”“守制”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书经·说命》“王宅忧”,宅忧就是丁忧,王宅忧就是商王居父丧。
丁忧一词发源于此。
B、由于奔丧守制有旷官废事之弊,明朝在洪武年间进行了改革,规定除了父母丧和祖父母丧,其余期服不许奔丧。
C、《春秋》文公二年记载:“公子遂入齐纳币”。
纳币指的是送婚聘的彩礼,《春秋》之所以直书此事,是因为“公子”违背了当时居丧的制度。
D、《论语·阳货》:“夫君子之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
”可以看出,在儒家观念里,居丧期间是应该饮宴的。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古时候,期功之丧,都可以称之为“忧”,都要奔丧。
陶渊明“程氏妹丧于武林”,“情在骏奔”,说明了这一点。
B、守制指遵守居丧的制度,其内容包括谢绝应酬、解除职务、禁止婚娶、禁止饮宴、禁止赴考等等。
C、按照居丧的制度,父母之丧,官员须在家守考二十七个月,但特殊情况下,实际守孝期会更长。
D、对守制在家的官员,皇帝都会遣人慰问,并视情形赐予不等的财物。
3、根据原谅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儒林外史》第四回:“先母见背,遵制丁忧。
”守制和丁忧并提,是由于二者虽然字面上不同,但在实际使用时可以通用。
B、在古代,不遵守居丧的制度,会受到不同程度的责罚或舆论的谴责。
C、明代在丁忧守制上进行了一些改革,相关的制度规定较前代更加务实、开明。
D、清朝,汉族官员居丧,皇帝不会派官员慰问。
只有满族大臣居丧,皇帝才派官赐给茶酒。
二、古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戚继光,字元敬,世登州卫指挥佥事,继光幼倜傥负奇气。
家贫,好读书,通经史大义。
嘉靖中嗣职,用荐擢署都指挥佥事,备倭山东。
改佥浙江都司,充参将,分部宁、绍、台三郡。
三十六年,倭犯乐清、瑞安、临海,继光援不及,以道阻不罪。
寻会俞大猷兵,围汪直余党于岑港。
久不克,坐免官,戴罪办贱。
已而倭遁,他倭复焚掠台州。
给事中罗嘉宾等劾继光无功,且继光至浙时,见卫所军不习战,而金华、义乌俗称剽悍,请召募三千人,教以击刺法,长短兵迭用,由是继光一军特精。
又以南方多薮泽,不利驰逐,乃因地形制阵法,审步伐便利,一切战舰、火器、兵械精求而更置之。
“戚家军”名闻天下。
四十年,倭大掠桃渚、圻头。
继光争趋守海,扼桃渚,败之龙山,追至雁门岭。
贼遁去,乘虚袭台州。
继光手歼其魁,蹙.余贼瓜陵江尽死。
而圻头倭复趋台州,继光邀击之仙居,道无脱者。
先后九战皆捷,俘馘一千有奇.,焚溺者无算。
浙东平,继光进秩三等。
明年,倭大举犯福建。
是时宁德已屡陷。
距城十里有横屿,四面皆水路险隘,贼结大营其中。
官军不敢击,相守逾年。
闽中连告急,宗宪复檄继光剿之。
先击横屿贼。
人持草一束,填壕进。
大破其巢。
斩首二千六百。
乘胜至福清。
捣败牛田贼,覆其巢,余贼走兴化。
继光为将号令严,赏罚信,士无改不用命。
与大猷均为名将。
操行不如,而果毅过之,大猷老将务持重,继光则飚发电举,屡摧大寇,名更出大猷上。
自嘉靖以来,连墙虽修,墩台未建,继光巡行塞上,议建敌台。
略言:“蓟镇边垣,延袭二千里,一瑕则百坚皆瑕。
比来..岁修岁圮,徒费无益,请跨墙为台,睥睨四达。
台高五丈,虚中为三层,台宿百人,铠仗糗粮具备。
令戍卒来地受工,先建千二百座。
然边卒木强,律以军法将不堪,请募浙当是继光在镇十六年,边备修饬,蓟门宴然。
继之者,踵.其成法,数十年得无事。
亦赖当国大张希皋等复劾之,竟罢归。
居三年,御史傅光宅疏荐,反夺俸。
继光亦遂卒。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蹙.余贼瓜陵江尽死 蹙:使发愁B 、俘馘一千有奇.奇:零数,零头C 、比来..岁修岁圮,徒费无益 比来:近来D 、踵.其成法 踵:效法5、对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浙兵三千至陈/郊外天大雨/自朝至日昃/植立不动边军/大骇自是/始知军令B 、浙兵三千至/陈郊外/天大雨/自朝至/日昃植立/不动边军/大骇/自是始知军令C 、浙兵三千至/陈郊外/天大雨/自朝至日昃/植立不动/边军大骇/自是始知军令D 、浙兵三千至陈/郊外天大雨/自朝至/日昃植立不动/边军大骇/自是始知军令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戚继光初入浙,广募义乌金华人,科学训练,因地制宜,重视军备,部队战斗力迅速提升B 、嘉靖四十一年,福建倭患,胡宗宪檄令戚继光剿灭。
戚家军人持束草,填壕以进,最终不辱使命,先后挫败了牛田、横屿的倭寇。
C 、和同时期的名将俞大猷相比,戚继光在操行方面不如俞大猷,但比俞大猷果敢勇毅。
戚继光办事雷厉风行,屡立奇功,声名超过了俞大猷。
D 、无论是在东南抗倭,还是北方戍边,戚继光都展示了杰出的军事才能。
但最终由于政治原因,悒悒而死。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方按问,旋以来汪直功复官,改守台、金、严三郡。
(5分)(2)居正殁半岁,给事中张鼎思言继光不宜于北,当国者遽改之广东。
(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完成8-9题。
酬严司空荆南①见寄 【唐】武元街金貂再入三公府,玉帐连封万户侯。
帘卷青山巫峡晓,烟开碧树渚宫②秋。
刘琨坐啸风清塞,谢脁题诗月满楼③。
白雪调高歌不得,美人南国翠蛾愁。
【注】①荆南:地名,包括今湖北江陵、秭归、宜昌等地。
②渚宫:本指楚国的宫名,代指江陵等南方地区。
③刘琨,谢脁:分别是西晋、南齐著名的文学家。
8、简要概括严司空的形象。
(5分)9、《唐诗摘钞》盛赞此诗颔联的写景,说说颔联写景的妙处。
(6分)(三)名篇句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将月亮人格化,抒发诗人对朋友怀念与关心之情。
(2)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形象地描写了被子又冷又破的情形。
(3)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莺燕的活动来传达春天来临的信息并表达自己喜悦之情。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列的文学,回答(1)—(4)题。
横田少佐①【新加坡】希尔尼我站在海山街口②,东张西望。
这一带的景物,对我来说,熟悉又陌生。
对于蹲在五脚基、忙着拍照的横田先生来说,这一切,陌生又熟悉。
四十年前,我的祖父,蹲在这里,等待过关,过后,当他登上夜行军车,就不再回来了。
横田先生的祖父那一伙人呢?当年这一群无辜命运的主宰者!今天我们前来拍摄的,是要印证历史的冷漠?“没有什么好拍的!”我拉了横田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