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为何常失意 3

合集下载

文言文多文本阅读:子欲居九夷(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文言文多文本阅读:子欲居九夷(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文言文多文本阅读:子欲居九夷(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子欲居九夷。

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选自《论语·子罕篇》) 材料二孔子疾道不行于中国,志①恨失意,故欲之九夷也。

或人难之曰:“夷狄之鄙陋无礼义,如之何?”孔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言以君子之道居而教之,何为陋乎?问之曰:孔子欲之九夷者,何起乎?起道不行..于中国,故欲之九夷。

夫中国且不行,安能行于夷狄?“夷狄之有君,不若诸夏之亡。

”言夷狄之难,诸夏之易也。

不能行于易,能行于难乎?且孔子云:“以君子居之者,何谓陋邪?”谓修君子之道自容乎?谓以君子之道教之也?如修君子之道苟自容,中国亦可,何必之夷狄?如以君子之道教之,夷狄安.可教乎?禹入裸国,裸入衣出,衣服之制不通于夷狄也。

禹不能教裸国衣服,孔子何能使九夷为君子?或孔子实不欲往,患.道不行,动发此言。

或人难之,孔子知其陋,然而犹曰“何陋之有”者,欲遂已然,距或人之谏也。

实不欲往,志动发言,是伪言也。

“君子于言无所苟矣。

”如知其陋,苟欲自遂,此子路对孔子以子羔也。

子路使子羔为费宰,子曰:“贼夫人之子。

”子路曰:“有社稷焉,有民人焉,何必读书,然后为学?”子曰:“是故恶夫佞者。

”子路知其不可,苟欲自遂,孔子恶之,比夫佞者。

孔子亦知其不可,苟应或人。

孔子、子路皆以佞也。

(节选自王充《论衡·问孔篇》) 材料三守仁以罪谪龙场。

龙场,古夷蔡②之外。

人皆以予自上国③往,将陋其地,弗能居也。

而予处之们月,安而乐之。

始予至无窒以止居于丛棘之间则郁也。

迁于东峰,就石穴而居之,又阴以湿。

予尝國于丛棘之右,民相与伐木阁之材,就其地为轩以居.予。

予因而翳之以桧竹,莳之以卉药,琴编图史,学士之來游者,亦稍稍而集。

于是人之及吾轩者,若观于通都焉,而予亦忘予之居夷也。

因名之曰“何陋”,以信孔子之言。

夷之民,方若未琢之璞,未绳之木,虽粗砺顽梗,而椎斧尚有施也,安可以陋之?斯孔子所为欲居也欤?(节选自王守仁《何陋轩记》) 【注】①患:愤恨,怨恨,怨情。

《女诫》原文及译文

《女诫》原文及译文

《女诫》原文及译文《女诫》原文及译文班昭是东汉文学家班彪之女,修《前汉书》的班固、"投笔从戎"的班超之妹。

班昭家学渊博,行止庄正且文采飞扬,她以训喻的方式写给自家女儿的家训《女诫》,是女子如何立身处世的品德规范,被时人争相传抄,成为中国历代直至民国初年女子教育的启蒙读物,班昭也被誉为"女人当中的孔夫子"。

班昭教导女子当以柔弱为美,以恭顺谦让为德,天行健,地势坤,大道有阴阳,世人分男女,《女诫》中说"阴阳殊性,男女异行。

阳以刚为德,阴以柔为用,男以强为贵,女以弱为美","夫妇之道,参配阴阳,通达神明,信天地之弘义,人伦之大节也。

"同时,文中也指出阴阳不调,夫妇不合,则恩义俱废,离心离德,"夫不贤,则无以御妇;妇不贤,则无以事夫。

夫不御妇,则威仪废缺;妇不事夫,则义理堕阙。

"古代女子大多不从事社会工作,以家庭为主,所以班昭认为女人要晚睡早起,辛勤洒扫,专心纺织,烹调美食以奉宾客。

与夫家的父母、兄妹相处要谦顺忍让,宽容和睦,不要强争是非曲直,矛盾是不可避免的,要多从自已这方面找原因:"自非圣人,鲜能无过!故颜子贵于能改,仲尼嘉其不贰,而况妇人者也!谦则德之柄,顺则妇之行。

凡斯二者,足以和矣。

"近代"女权"运动兴起,尤其是文化大革命以后强调男女都一样,班昭的《女诫》被批判为封建礼教的精神枷锁,许多女人追求"解放",个性强势逼人,背离了上天赋予女人的柔美特性,好比以己之短比男人之长。

我们经常听到有男士在抱怨:我想娶的是女人,可她呢,即不温柔体贴,也不扫地做饭,一整天在外面跑,说话比我还声大,有理就不饶人,你说我要她干什么?由此女人便失去丈夫的爱护与尊重,有苦难言,家庭不和谐,还要在社会上拚搏,最后弄的身心疲惫。

传统女子以恭顺柔弱为美,顺天道故而生生不息,演绎了不朽的传说,繁荣了璀璨的华夏文明,班昭与蔡文姬、卓文君、李清照并列为古代四大才女,她十四岁嫁给曹世叔,夫妻谦让互补,育有几个子女,生活幸福美满,在哥哥班固死后独立续写《汉书》,被请到宫中尊为皇后与嫔妃的老师。

问一得三_《论语》_原文注释翻译解读延伸

问一得三_《论语》_原文注释翻译解读延伸

问一得三【原文】陈亢(1)问于伯鱼(2)曰:「子亦有异闻(3)乎?」对曰:「未也。

尝独立,鲤趋(4)而过庭。

曰:『学《诗》乎?』对曰:『未也』。

『不学《诗》,无以言。

』鲤退而学《诗》。

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

曰:『学《礼》乎』?对曰:『未也』。

『不学《礼》,无以立。

』鲤退而学《礼》。

闻斯二者。

」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

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5)其子也。

」(《论语·季氏第十六》)【注释】(1)陈亢:亢,音「抗」,即陈子禽,孔子的弟子。

(2)伯鱼:孔鲤,孔子的儿子。

(3)异闻:特别的教诲。

(4)趋:疾走。

(5)远:音「院」,不偏爱。

【翻译】陈亢问伯鱼说:「你有没有听到你父亲特别的教诲呢?」伯鱼答说:「没有。

有一次,父亲一个人站在厅堂,我很快地走过庭院,父亲就对我说:『你学《诗》了吗?』我说:『还没有。

』父亲就说:『不学《诗》,怎么能心平气和地和人讲话呢?』我就退下去学《诗》。

有一天,父亲又一个人站在厅堂,我很快地穿过庭院,父亲说:『你学过《礼》了吗?』我又回答:『没有』。

父亲就说:『不学《礼》,怎么在社会上立身处世呢?』我就退下去学《礼》。

我所听到的教诲,就只有这些。

」陈亢退下,很高兴地说:「我问一件事,反而得到了三件:知道学《诗》的道理,又知道学《礼》的道理,还知道君子对自己的小孩也没有特别偏私。

」【评析】本章言学《诗》及学《礼》的重要。

为什么孔子说《诗经》就可以懂得和人交往谈话呢?朱熹在《论语集注》中说:「事理通达,而心气平和,故能言」。

《诗经》记载包括自然、政治、宗教、昆虫等多方面的事物,所以学习之后,自然明白事理并懂得与人交往。

那为什么学《礼记》可以懂得立身处世之道呢?因为《礼记》记载各种礼节的道理和规矩,详加了解,便能对涵养品德产生潜移默化之效,自然处世稳重。

此外,由文中可知孔子教育学生和儿子的态度并无二心,真不愧是无私的教育家。

【延展】1、陈亢为什么会问伯鱼那些问题?你曾经有类似的经验吗?现在想一想是什么心态下的体现?2、古人「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你觉得现代的人要学习什么才懂得「言」与「立」的分际?。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7课《陋室铭》对比阅读练习(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7课《陋室铭》对比阅读练习(含答案)

《陋室铭》对比阅读练习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一、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1—5题。

(19分)【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乙】吾室之内,或栖于椟①,或陈于前,或枕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

吾饮食起居,疾病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

宾客不至,妻子不觌②,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

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辄自笑日:“此非吾所谓巢者邪!”乃引客就观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日:。

“信乎其似巢也!”(《陆游筑书巢》)注释:①椟:dú,木柜、木匣,这里指书橱。

②觌:dí,相见。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4分)①有仙则名.:________________ ②无案牍之劳.形:________________③妻子..不觌:________________ ④未尝.不与书俱:________________2.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4分)①孔子云:“何陋之有?”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甲]文填空:(3分)【甲】文在写法上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后人常用“芝兰之室”来喻指贤士居所。

【甲】文中的“陋室”以及文中提到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都称得上是“芝兰之室”。

《醉翁亭记》阅读答案_文言文阅读答案

《醉翁亭记》阅读答案_文言文阅读答案

《醉翁亭记》阅读答案_文言文阅读答案《醉翁亭记》阅读答案_文言文阅读答案无论在学习或是工作中,许多人都需要跟阅读答案打交道,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此类题型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大家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规范的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醉翁亭记》阅读答案_文言文阅读答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醉翁亭记》阅读答案_文言文阅读答案11.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字。

(1)环滁皆山也环:__________(2)醉翁之意不在酒意:__________(3)野芳发而幽香发:__________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选文第1段在总写滁州山景后,由远及近依次写了“西南诸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醉翁亭”等景物。

4.概括选文第2段的内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下面这段文字说明了什么?欧阳公记①成;远近争传……凡商贾②来,亦多求其本,所遇关征③,以赠官,可以免税。

[注]①记:指《醉翁亭记》。

②商贾:商人。

③关征:查税征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1)围绕(2)情趣(3)开放2.给它起名的是谁?是太守用自已的别号来称它的。

2024年中考语文好题多练——句子排序

2024年中考语文好题多练——句子排序

2024年中考语文好题多练——句子排序一.试题(共25小题)1.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目光如星如月,如夜行的火把,而且异常质朴和厚实。

②这奇崛诡异的眼球生长神话,仿佛带给人几分温暖的灼痛感。

③三星堆青铜纵目面具的那对眼球肯定是最特异的,保准会让你过目不忘。

④只觉得它蕴涵着人类童年的艰辛和希望,让人惊讶赞叹不已!⑤因为那对眼球呈柱状从眼眶中伸出来,像操纵柄一样可以用手握住,而中部还有一道箍,似带了个镯子。

A.③⑤①②④B.③⑤②①④C.⑤③②①④D.⑤③①②④2.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一个人说话的能力怎样训练?②我们总是羡慕那些口若悬河、即兴演讲的人,喜欢那些文采飞扬、出口成章的人。

③我觉得最直接的途径就是朗读。

④如果我们面对一篇现成的文字尚不能大声、流利地读出来,又怎么能即兴说出流利的话呢?⑤但是人的口才不是天生的,它是练出来的。

A.②④⑤①③B.②⑤①③④C.④②⑤①③D.①③②⑤④3.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诗画有意境,就有了灵魂。

②古人说“缘物寄情”,写景就是写情。

③三首词分别体现了山的崇高、气势和力量,这里并没有直接描写人,实际上都有力地歌颂了人,歌颂了人的英雄气概。

④毛主席的诗句,意境是很深的。

⑤如《十六字令三首》,每一首都是写景,每一字都是说山,但每一首、每一字又都充分表达了人的思想感情。

A.②④⑤③①B.②⑤③④①C.④⑤③②①D.④⑤③①②4.下列语句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①与舞蹈一样,画中烟波浩渺的江河、层峦起伏的群山,都充满了韵律美。

②舞蹈演员们眉眼锋利,绛唇高髻,利落甩袖,仿佛化作《千里江山图》中的山峦,舞出山水相依之感,舞出明月般存在千年的灵魂。

③正如“诗画本一律”,舞者和画者对这千里江山也必定有文化理解上的共鸣,《只此青绿》将文化传承中的“艺术通感”发挥得淋漓尽致,彰显了中国人特有的浪漫。

④春晚节目《只此青绿》是以舞蹈的形式对古代名画《千里江山图》进行了意境还原。

新教材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基础过关训练:11.1 过秦论 含解析

新教材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基础过关训练:11.1 过秦论 含解析

基础过关训练16过秦论一、基础巩固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错误的一组是()A.膏腴.(yú)藩.篱(fān)黔.首(qián)B.逡.巡(jūn) 锋镝.(dí) 蹑.足(niè)C.谪.戍(zhé) 鞭笞.(chī) 囊.括(nánɡ)D.隳.名城(huī) 户牖.(yǒu) 棘.矜(jí)2.下面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于是秦人恭手而取西河之外B.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候已困矣C.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D.毁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3.对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爱:爱护)B.委命.下吏(命:性命)C.才能不及中人..(中人:平常的人)D.且夫天下非小弱..也(小弱:变小变弱)4.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因.遗策(沿袭、承袭)B.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凭借)C.于今无会因.(原因)D.因.击沛公于坐(趁机)5.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B.蒙故业,因遗策C.合从缔交,相与为一D.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6.对下列各句加点字用法归类正确的是()①天下云.集响.应②外连衡而斗.诸侯③却.匈奴七百余里④履.至尊而制六合⑤且夫天下非小弱..也⑥序八州而朝.同列⑦囊.括四海⑧数目.项王A.①②③/④⑧/⑤⑥⑦B.①⑦/②⑥⑧/③④/⑤C.①⑦/②③④⑤/⑥⑧D.①⑦/②③⑥/④⑧/⑤7.下列句中加点词古今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A.然秦以区区..之地B.且夫天下..非小弱也C.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D.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8.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秦有余力而制其弊,,,流血漂橹;,,分裂山河。

强国请服,弱国入朝。

(2)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吞二周而亡诸侯,,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3)(陈涉)蹑足行伍之间,,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赢粮而景从。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练习及答案(15篇)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练习及答案(15篇)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练习及答案(15篇)《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练习及答案(15篇)《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练习及答案1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选自《送东阳马生序》)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4分)⑴走送之,不敢稍逾约⑵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⑶俟其欣悦,则又请焉⑷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7.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B.当余之从师也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C.以是人多以书假余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D.足肤皲裂而不知佣者笑而应曰(《陈涉世家》)8.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6分)⑴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3分)翻译:⑵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

(3分)翻译:9.下列各项内容全都体现作者学习生活艰苦的一组是()(3分)①家贫,无从致书以观②足肤皲裂而不知③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④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⑤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⑥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A.①②③⑤ B.②④⑤⑥C.①②④⑥ D.①③④⑥【答案】6.走—跑卒—最终、终于俟—等待援—提出(1词1分,共4分)7.B(B项均为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君子为何常失意
当今社会,为何小人常得志,而君子却多失意,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其实很简单,当然这也是我血和泪的教训。

很矛盾的是,身为君子在现实社会中无法脱俗的隐居生活,只能生活在残酷现实的战场上,他们不穿战袍和盔甲,更不使用武器去厮杀,“因为他们感觉自己是君子”。

可这个社会是大大小小的圈子组成的,每个圈子都有阶级,而每个人每个团体都渴望成功,于是不管是哪个圈子都会存在竞争,这是自然法则。

可这个世界是残缺美,沙子多于金子,小人多于君子的世界,于是不正当的竞争被披上一层正义光环后成为一种竞争的主流。

只有君子们每天思考人生,看淡世俗,思考和平。

当欲望强大的小人为了达到目的时,会最先出手厮杀,铲除一切阻碍他的绊脚石,他们宁错杀一万不会错放一个。

他们绞尽脑汁,用尽心机,耍尽手段,会装,会演,会藏,把挑拨离间,栽赃嫁祸,造谣生事,借刀杀人,让替罪羊做无辜的枪子,而自己却渔翁得利。

而君子深处这样的环境里,还沉迷在君子的悠闲精神世界,而在小人的世界,早已是血雨腥风的厮杀战场,空中弥漫着血腥味,而这一切的一切,君子毫无觉察,这就是最可怕的没有硝烟的战争。

所以人们常感慨君子斗不过小人,事实上并非君子不够聪明不能干,而是因为他们身在战场,却不是一名战
士。

什么年龄做什么年龄的事,只有退出战争的退役士兵才有资格选择放弃战斗,享受平静生活。

奋斗的年轻人在奋斗的年龄,不管内心多么渴望和平,现实毕竟是现实。

君子不欺善,所以君子对小人的反击不是罪恶,而是替天行道。

君子得志才有机会真正的回报社会,君子得志才能建立民主的国度,君子得志才会最大可能的平息小人们的猖狂,所以君子肩负责任重大,更不能软弱投降,而是让自己做一名勇敢的战士,一个为正义而战的战士,穿上战袍,披上盔甲,拿着武器前进,前进,再前进。

针对这一切,纵然如此,我还是想说,做为一个人,始终要保持高尚的品德,保持自己滚烫的赤子之心,历经风雨依然可以做到“这些”的人,才是内心强大的人,才是真正的成功者,才是内心永远光明可以得到真正快乐的人,才是永远心安的人。

所以不管发生了什么,千万不要改变自己善良的天性,否则变成了小人就算事业成功了,也无法弥补人生其他的遗憾和损失,无法得到人生的真谛和生命真正的快乐。

清泉绕青山
2013-11-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