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事业单位时政热点:尸位素餐是另一种“吃空饷”

合集下载

尸位素餐典故是怎样的

尸位素餐典故是怎样的

尸位素餐典故是怎样的【成语】:尸位素餐【拼音】:shī wèi sù cān【解释】:尸位:空占职位,不尽职守;素餐:白吃饭。

空占着职位而不做事,白吃饭。

【成语故事】:尸音史,是古代祭礼中的一个代表神像端坐看而不须要做任何动作的人。

《书经》有句道:太康尸位。

尸位就是源出于此,用来比喻一个有职位而没有工作做的人,正如祭礼中的尸,只坐在位上,不必做任何动作一样。

素餐也是出于《诗经》: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后人于是用素餐来比喻无功食禄的人。

把尸位和素餐两者连合成为一句成语,应该说是出于《汉书》,因为该书的朱云传里: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

整句成语的意思,也是和上述的尸位和素餐相同。

有些机关、社团、商店的冗员,凭看人事或其它特殊的关系,只知道每月按期领取薪金,每日吃喝闲坐,而不做任何工作,这种人都可以说是尸位素餐。

此外,有些工作能力很差的人,虽然已经尽了自己的能力服务,但事情总是做不好,毫无成绩可言,这种人能够保持职位,不是靠自己的本领,而是凭着特殊关系,因此也可以说尸位素餐。

又如某人向朋友说,自己本来没有什么本领,幸蒙东主的照顾,得到解决生活,但自己尸位素餐,良心上也有点内疚。

这样说,又成为很得体的谦话了。

【现实表现】尸位素餐现实表现为“为官不为”。

为官不为绝不是小事,在人民群众心目中,“喝茶看报纸”成了公务员的日常工作,政府仿佛是“闲置机构”,纳税人的钱都养了一群“闲人”[2] 。

不得不承认,许多机关单位工作人员养成了“铁饭碗砸不破”的坏习惯,能闲则闲、有事推脱,既损坏了各级党和政府形象,也使许多工作难以有效开展;一些“无为”干部甚至是签签到、露露脸就自行脱岗,可谓是又一种“吃空饷”。

“清茶报纸二郎腿”绝不仅仅只是作风问题。

所谓“治党先治吏、治吏必从严”,作风不抓严,干部就还是“老派头”,一切得过且过。

其实深究起来,尸位素餐者无非是乐于安稳,认为干不干事都能拿“俸禄”,亦或怕担责、怕损害个人利益,有的干部则身在其位,力不从心,也不愿意学习专业技能知识,造成“无事能干、索性不干” 。

2014江西事业单位面试热点:吃空饷岂能一退了之

2014江西事业单位面试热点:吃空饷岂能一退了之

1 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中公教育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2014江西事业单位面试热点:吃空饷岂能一退了之【热点概述】河南省濮阳市委组织部通过抽查发现,大学生村官吃空饷现象在基层时有发生。

很多大学生村官不熟悉村情,村民们连他们的名字都不知道;有些大学生一边当村官一边在市里打工,拿两份工资;有些乡镇长期借用大学生村官,致使他们很少有时间到村开展工作;还有一些大学生村官长期请假,存在脱岗现象。

【相关评论】@齐鲁晚报:村官是中国行政系统最末端的神经元,他们在感知基层民生民情方面,原本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但大学生村官“吃空饷”,切断了基层干部与百姓之间的联系,淤塞了民意和政策上传下达的通道,实质上是一种既欺上又瞒下的恶劣行径,不仅会虚耗财政资金,也会消解中央鼓励大学毕业生下基层锻炼的良好初衷【模拟题】现在,大学生村官“吃空饷”现象在基层时有发生。

很多大学生村官不熟悉村情,村民们连他们的名字都不知道;有些大学生一边当村官一边在市里打工,拿两份工资;有些乡镇长期借用大学生村官,致使他们很少有时间到村开展工作;还有一些大学生村官长期请假,存在脱岗现象。

对于上述现象,你是怎么看的?【中公教育解析】大学生村官深入农村、深入基层,为农村、为基层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付出了自己辛勤的汗水,推动了农村和基层的发展。

然而,近年来在某些地方大学生村官乱象频发,吃空饷现像严重,影响了人民的利益和基层公共秩序的治理,切断了基层干部与百姓之间的联系,淤塞了民意和政策上传下达的通道,实质上是一种既欺上又瞒下的恶劣行径,不仅会虚耗财政资金,也会消解中央鼓励大学毕业生下基层锻炼的良好初衷。

对于这种现象,我(京佳教育老师杨同仕)认为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第一、求职动机以及角色认知出现了偏差。

很多大学生报考村官,并不是出于服务基层、奉献基层的意识,而是把村官当做一个跳板,把服务基层的履历当作自己日后报考事业单位或公务员定向招录中“优待”条件,是自己职业生涯中的一颗棋子、一个跳板而已,所以,在具体的工作中就不能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014年公务员时政热点:为了爹妈当公务员有些“愚孝”

2014年公务员时政热点:为了爹妈当公务员有些“愚孝”

华图网校: 2014年公务员时政热点:为了爹妈当公务员有些“愚孝”他在年近中年时才考上公务员,之前在广东打工,月收入在5000到10000元之间,进入机关工作后,他的月收入是1000多块,一名叫“县区公务员”的网友发帖晒公务员工作餐,称考上公务员是为完成父母的心愿。

(2月27日中国新闻网)这名网友晒出的8元工作餐,不是茅台酒装矿泉水,不是公款大吃大喝;而据媒体同一天报道,此次两会期间,政协委员们都将喝上“实名制”的矿泉水,而会场不会再提供沏茶服务。

基层公务员的8元工作餐与两会上的“实名制”矿泉水形成一个遥相呼应,其实这才是我们所乐见的正常状态。

这位网友本来月收入5000到10000元,却因为遵从父母的意愿,考上“县区公务员”,造成自己收入锐减,这种事情并非孤案,以前曾有准丈母娘逼着开豪车有钱的准女婿考上公务员才把女儿嫁给他的新闻。

这名叫“县区公务员”的发帖人算是个孝子,他父亲甚至说过他若不考公务员,自己会死不瞑目。

老一辈的人思想传统,孩子虽然在外当白领收入不低,但其父亲可能认为给人打工并不是件很光彩的事,才说出“死不瞑目”的狠话。

其实时移世易,世界变化很大,一些老一辈的人并没能跟上世界变化的节奏,现在早已不是官本位的时代,曾荫权在竞选香港特首时曾说“我会打好这份工”,当官其实也不过是打份工,铁饭碗、吃皇粮即将成为过去,这份工打得不好,照样会丢掉工作。

子女尊重父母的意愿也并没什么不好,只是他人的意见只能作为参考,一个人的路还须自己走。

从“县区公务员”的帖中来看,他还是很怀念过去“打工”的岁月,那时因为收入较高,想买什么买什么,而现在工资大缩水,很多想买的东西不能买,现在还房贷的钱都要靠老婆打工来还。

如果公务员这份工作,是他自己所梦寐以求,正是自己的理想工作,自己也会乐在其中,但显然,他干这份工作,还是有些被逼无奈。

随着中央反腐工作的深入推进,大力压缩三公消费,公务员的隐性福利锐减,到了一些习惯于一杯茶一张报,习惯于收受灰色收入的公务员重新认识自己工作的时候。

公务员面试热点:让“吃空饷”成为“空想

公务员面试热点:让“吃空饷”成为“空想

【背景链接】-“吃空饷”事件频频曝光2014年6月,有网友反映,陕西米脂县水资源管理办王某吃空饷十余年,还在县里的联通公司兼职,领双份工资。

米脂县纪委以“长期在外兼职、从事第二职业”,决定给予王某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该县水资源管理办一位负责人表示,“多年来,单位安排的工作,王某均能顺利完成,只是偶尔会提前下班”,“王某的妻子没有工作,家庭情况困难,所以才利用其他时间赚取外快”。

此事一出,引起网友热议。

2014年1月,陕西省渭南市委全会通报称,大荔县副县长任某在其他县任副县长期间,利用职务之便,为正在上学的儿子办理了工资关系,从2011年11月至2013年5月累计领取财政资金4.5万余元。

事件最终处理结果是,违规领取的工资全额上缴,任某被给予党内警告处分。

【标准表述】-治理“吃空饷”关键在于规制公权力[政府官员吃“空饷”危害]家庭困难,当然值得同情,但这种同情,不能成为违规兼职的借口,更不能成为从轻处罚的理由。

家庭困难和违规兼职原本是完全不相干、不容混为一谈的两码事。

频频曝光的吃空饷事件,不仅严重增加财政负担,而且败坏着社会风气。

一是对在岗人员不公平。

只占编制不做事,只领工资不干活,让在岗人员工作量增大,心里的怨气增加,攀比心理滋生,长此下去,不利于国家公职人员队伍规范健康发展。

二是对纳税人不公平。

吃空饷者的工资和福利全部来自于纳税人。

一个没有为纳税人做出贡献的人随便拿纳税人的钱,这是对辛辛苦苦贡献税收的纳税人最大的不公平。

三是对公平正义的社会原则不公平。

公平正义是各级党委政府正在努力维护和构建的社会原则,吃空饷,不管出于什么原因,都违反了这一原则。

如果任由此现象蔓延,将对本就脆弱的公平正义环境产生巨大冲击中公.教育版权。

[原因分析]一是部分官员诚信缺失和道德底线失守。

“吃空饷”是严重违背公平公正价值观的权力腐败,是与“多劳多得,少劳少得,有劳动能力不劳不得”分配原则相背离的。

部分官员为了自身利益,用身份特权将人员编制变为自家的自留地,把诚信和道德丢到一边。

2014安徽事业单位考试时政热点:地方餐馆小吃暗藏腐败

2014安徽事业单位考试时政热点:地方餐馆小吃暗藏腐败

【导读】安徽事业单位招聘网为您提供:2014安徽事业单位考试时政热点:地方餐馆小吃暗藏腐败。

更多信息请关注安徽人事考试网
♦推荐阅读
2014年安徽下半年事业单位面试网校课程2380元不过全退
2014年安徽下半年事业单位面试面授课程
胡辣汤是一种大众小吃,一碗卖几元钱,如今在一些地方却卖到几百元甚至上千元。

原来,一些餐馆为给公职人员大吃大喝打掩护,量身打造一款套餐——喝胡辣汤送鲍鱼。

胡辣汤里藏腐败,一些人可谓挖空心思。

天价小吃的背后,隐藏的是作风之垢。

一般老百姓喝不起这种高价汤,需要遮遮掩掩的多是公职人员。

吃喝这些“小”事,折射着作风大事,群众尤其反感。

近一年多来,各种改作风的措施出台,紧盯着吃吃喝喝这些具体事,管住了干部的嘴和手,赢得了广大群众的点赞。

但仍有少数干部,抱怨管得太细太死,或是认为吃点拿点不算什么事,或是认为风头一过没啥了不起。

有想法便会有变通,于是,有人千方百计进行“风险试探”,这里钻个洞,那里凿个眼,总想把头上的紧箍松一松。

天价胡辣汤应运而生。

作风顽疾不会自愈。

建制度、抓监管才能管长远。

《西游记》里的孙猴子浑不吝,就怕师父念紧箍咒,这就是一种制度设计。

现在,“紧箍”已经戴在干部头上,关键得常念咒,让人“疼在头上记在心里”。

老百姓本就担心改作风只是一阵风,痛恨改头换面死灰复燃,像“胡辣汤里的鲍鱼”,得认真查查谁在吃。

少一些糊弄群众的做法,多一点管束干部的辛辣,好作风才能生根落地。

更多内容请查看:安徽公务员考试网、芜湖人事考试网。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多少“无中生有”潜藏急功近利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多少“无中生有”潜藏急功近利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多少“无中生有”潜藏急功
近利
时事政治:近期,许多“无中生有”的事情集中显现了出来。

先是“大师”王林种种“无中生有”的技法被曝光,传说中的“神奇”瞬间崩塌,原来只不过是雕虫小技;接着以造谣传谣“闻名”网络的“秦火火”被刑拘,此前许多耸人听闻的网络热点原来是凭空捏造。

在舆论对这些“无中生有”的生产者进行批判的同时,我们也需要反思一下,为何会有许多人对这样的“无中生有”失去判断、心甘情愿地成为其忠实听众甚至是膜拜者,而这恐怕不只是单纯的猎奇心理可以解释的问题。

通过“无中生有”,“大师”们的成功变得容易,这给许多人一个错觉。

与踏踏实实的努力奋斗相比,只要自己也掌握了“神术”、有一个“干爹”,成功和幸福就会不费吹灰之力。

于是许多人乐衷“走捷径”,不付出就想收获、少付出想多收获,“无中生有”的背后潜藏着多少不劳而获的急功近利。

除了个人,在许多地方政府的发展口号中,也能看到为数不少的“无中生有做什么”的口号。

这种口号或许可以解释为能体现当地千方百计谋发展的决心和信心,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往往会演变成盲目大上项目、不尊重规律谋发展的急功近利的行为。

当下,每个人都梦想自己能够拥有更好的生活,每个地方政府都希望实现良好的发展,但在此过程中,去除“无中生有”的功利心也同样重要。

文章来源:中公教育北京分校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html/guojiagongwuyuan/。

2014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事故通报语焉不详是另一种瞒报

2014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事故通报语焉不详是另一种瞒报

华图网校: 2014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事故通报语焉不详是另一种瞒报近日,北京市旅游委发布通告,决定在全市旅游行业给予香山公园通报批评,并责令其对存在的问题限期整改。

香山公园被通报批评的原因,是在今年清明小长假期间发生了一起游客摔伤事故,但公园并未报告。

其实,这已经不是香山公园第一次瞒报事故。

去年9月份,香山公园就曾发生过一名游客从缆车掉下经抢救无效死亡的事故。

作为全国知名的旅游景区,香山公园不仅在短短半年后又发生同类事件,而且仍然没有报告行业主管部门。

其表现出的责任意识不强、教育培训不到位等问题,确实应该得到惩处。

如果问题仅仅到此为止,这就是一起再普通不过的安全事件。

但事情新闻并没有这么简单。

通报中对于事故有这样的描述:“4月7日16时26分,2名乘客(1男1女)在香山公园索道乘坐观光吊椅时跳下受伤。

”相关部门对事故报告再惜墨如金,也不应增添公众的疑问:游客如果是“跳下”受伤,与安全管理有什么关系?与这次事件不一样的是,香山去年9月份的安全事故,是因为游客“掉下”身亡。

再不钻牛角尖的人,面对今年报道中的“跳下”这个词,恐怕都会犯起嘀咕。

道理很简单,所谓“掉下”,是当事人的一种被动行为,让人“掉下”的原因往往由别人造成,是有必要追究一下原因的;而“跳下”则更多是一种主动行为,当事人往往要对事件承担主要责任,比如有人选择跳楼、跳桥来自杀,恐怕就不能追究盖楼、修桥者的责任。

“掉下”和“跳下”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对于事故的性质界定却有天壤之别。

如果真如通报中所说,游客是主动“跳下”时受伤,旅游景区承担的责任就要小很多很多。

毕竟,个人主动选择危险行为时,已经清楚知道是要自己为自己负责。

对于缆车管理部门来说,这只能算是意外事故,并不能说是安全事故。

而如果不是安全事故,又为何如此兴师动众的公开点名批评呢?其实,无论是“掉下”还是“跳下”,公众最为关心的,不仅仅是有关部门的惩处是否得当,更是通过这个小小的疑点,质疑相关部门是不是还有瞒报的成分。

尸位素餐的意思是什么

尸位素餐的意思是什么

尸位素餐的意思是什么
尸位素餐[shī wèi sù cān] 的意思:
尸位:空占职位,不尽职守;素餐:白吃饭。

空占着职位而不做事,白吃饭。

【出处】:《汉书·朱云传》:“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


【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指白吃饭不干活
单字解释
【原义】:尸者,古人坐之状也,后加以“死”,乃成“屍”,以为死者之体也。

故“尸位”者,其坐之人,以代其职。

尸,这个字,原来是象形文字,就像是一个人坐着的样子。

后来,在“尸”字下面加了个“死”字,用来表达死去人的躯体。

所以说“尸位”的意思,就是坐在这个位子上的人,用来指代职位。

【现义】:吃空饷
近义词:不劳而获饱食终日
反义词:分秒必争克勤克俭
词语造句:
1、在旧时的官场里,尸位素餐,不办事只拿钱是普遍的现象。

2、企业改革后,原来那些尸位素餐的人现在不得不自谋生路。

3、这些尸位素餐的人和泥塑木雕又有什么区别?
4、我们不能搞尸位素餐那一套,能干就干,不能干就让比你能干的人顶上来。

5、这些人尸位素餐,和泥塑木雕没有两样。

6、说来惭愧,我只不过是尸位素餐,哪里称得上有功。

7、许多民众都要求政府撤换那些尸位素餐的官员,以提高施政效率。

8、现在尸位素餐的专家学者太多。

9、坐在那个位子上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就是尸位素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事业单位时政热点:尸位素餐是另一种“吃空
饷”
文章来源:安徽事业单位招聘/anhui 随着反“四风”的成绩单近日公布,专项整治中共清理清退“吃空饷”人员16.2万多人的数据引发关注。

毫无疑问,数量巨大的“吃空饷”行为背后隐藏着利益输送和制度漏洞。

然而不能忽视的是,一些公职岗位的工作人员甚至是领导干部,长期尸位素餐,拿着薪水混日子,这本身也是一种“软腐败”,其危害不亚于“吃空饷”。

长期以来,一些政府官员习惯上认为,在已有职务上稳稳熬到时间,自然会被提拔;如果太冒头工作,反而会有“出事”的可能,影响晋升。

因此他们对上级要求落实的政策敷衍了事,对群众的迫切呼声草草而过,“一杯茶一包烟一张报纸过一天”“点点鼠标翻翻网页到下班”。

这种爱做“太平官”“不求无功,但求无过”的思想和行为,成为不少人的为官之道。

此类尸位素餐行为造成的严重后果显而易见,尤其在当前国家大力推行各项改革,群众普遍期待政策落地惠民的重要关头,尸位素餐已经不仅仅是不良官场作风,而是关切到改革落实成效的重大责任问题。

尤其对一些事关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的基层官员来说,尸位素餐无疑会造成改革的“肠梗阻”,是渎职。

相比较来说,“吃空饷”易查,尸位素餐则更具有隐秘性。

恰恰是这种隐秘性,导致当前部分政策落实环节多、进度慢,一些部门重布置轻落实,推诿扯皮;部分干部遇到困难“躲着走”、不敢担当,甚至搞选择性落实、象征性执行。

改变这类现象,无疑需要严格的监督体系和问责制度,需要完善包括法律在内的制度构建。

要在政策的落实中去检验干部的成色,对群众呼声无动于衷,对政策落实一再敷衍的部门,要追究其负责人的领导责任,依法依规追责问责,不能让问责成为“橡皮筋”。

用反腐一样的魄力和手段,惩治尸位素餐,彻底消除这种不良现象产生的土壤。

尤为关键的是,在与尸位素餐现象作斗争时,要充分发动群众,让群众广泛参与。

晒出政府部门岗位、人员、职责,让政绩考核在阳光下运行,在推进改革、落
实政策中,列出清单,明确时限,落实责任,用最广泛的民意监督,严把改革督查关,督促官员廉洁勤政,确保改革改有所进、改有所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