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
四年级语文上册《巨人的花园》教案8篇

四年级语文上册《巨人的花园》教案四年级语文上册《巨人的花园》教案8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四年级语文上册《巨人的花园》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四年级语文上册《巨人的花园》教案1【设计理念】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自读自司自学探究为基础,大力提倡自主探究的合作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注意培养学生对事物有正确的情感态度,我使朗读成为学生学习探究的重要手段,让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学习,自主地读说,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读懂这篇目意蕴深刻的童话,让每一位学生都受到心【教学目标】1、认识8生字,会写12字。
正确读写“鲜花盛开、绿树成阴、鲜果飘香、洋溢、允许、围墙、告示牌、隆冬、孤独、狂风大作、雪花飞舞、草翠花开、训斥、覆盖、凝视、火辣辣、冷酷、愉快、拆除”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课文内容想象画面。
3、读懂课文,明白快乐应当和大家分享的道理,愿意和同学交流阅读的感受。
【课前准备】1、多媒体。
(制作动画片)2、生字卡。
3、搜集神秘花园的音乐带。
【教学时间】二教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1、情境:播放多媒体:童话那动人的故事和优美的语言,总能把我们带入美好的情境,使我们受到真、善、美的熏陶。
今天就让我们进入那美妙的世界中。
2、齐读课题,你有什么想问得吗?学生可能提出以下问题巨人是个怎样的人?巨人的花园里发生什么事了?花园有什么特点?3、教师揭题:古人云:学贵生疑,疑则进也。
解疑的最好方法就是读书。
今天我们一起来读《巨人的花园》。
二、初读感知1、教师出示自读要求:画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读准字音,查字典或者联系生活经验理解词语,读通句子读完以后,想想自己能解答同学们提出的哪些问题2、学生自主读书。
3、检查自学:出示生字卡片,检查认读生字情况。
《巨人的花园》四年级教学设计(精选7篇)

《巨人的花园》四年级教学设计(精选7篇)《巨人的花园》四年级教学设计(精选7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巨人的花园》四年级教学设计(精选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巨人的花园》四年级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一)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理清文章的结构,概括各部分的内容。
(二)体会爱心能给世界也能给自己带来美好和欢乐,自私则会给世界也给自己带来不幸和痛苦的道理。
(三)能体会文中拟人句的效果,并释读以下字词:栖息聆听肆意咆哮翩翩起舞乐不可支。
二、课时安排两课时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活动导引1、课前预习,要求如下:①读准音,注意查找工具书。
②读顺文,注意声情并茂的朗读。
③读懂意,指文章大意,圈出感兴趣的内容。
2、开课导语有一首歌这样唱到:只要人人都付出一点爱,世界将变得更美好。
把爱拿走,我们的地球就变成一座坟墓。
诗人白朗宁也曾这样说。
那么,英国作家王尔德又是怎样诠释爱心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他的童话《巨人和孩子》。
活动过程1、正因活动下列加点的字该怎样读(以多媒体显示,或小黑板显示,学生提问后随时补上)栖息、聆听、肆意、咆哮、翩翩起舞、乐不可支2、听读活动(1)听的要求①课文给我们描绘了一个怎样动人的故事巨人的花园有过几次花园②你在预习时对本文的立意,已有初步感受,请再听听老师的诵读,进一步加深感受。
(2)读的要求教师在钻研教材,把握特点基础上,为课文选配适当的背景音乐,范读力求做到:音(清晰,准确,优美)的示范,情(欢快与苔闷)的感染,意(天真,稚趣〉的导引,发挥教师范读的多重隐性教育功能。
这种面对面的互动是其他名人的诵读录音替代不了的。
3、思考活动(1)学生活动要求:将自己读的感受与听老师读的,感受结合起来,思考听读前老师提出的两个问题,形成自己的看法并备足理由。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巨人的花园》教案【三篇】

巨人的花园二 教学目标: 1、多种形式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想象画面。
品味课文生动、形象、准确的语言。
2、明白快乐应当和大家分享的道理,愿意和同学交流阅读感受。
3、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励学生成为一个有爱心的人。
教学重点:想象画面,体会巨人在行动上和心理上的变化。
激发学生阅读童话的兴趣。
教学难点:体会这篇童话在表达上的突出特点。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课前游戏: 老师知道大家都很喜欢童话故事,那么我们来做个跟童话有关的小游戏,好不好看图片猜童话。
请你认真看图片,然后猜一猜,这是来自哪篇童话(课件出示:图片) 你们知道得真多!是呀,童话伴随着我们成长,我们快乐着! 老师发现今天的你们格外精神,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张开想象的翅膀再一次飞进王尔德笔下的《巨人的花园》。
(板书课题、生齐读。
) 二、趣中探疑 1、一提到花园,在你的脑海中会出现怎样的画面,用你积累的词句描述一下。
啊!太美了,那么巨人的花园又是什么样呢? 2、指名读文,你觉得故事中的这个花园怎么样? 3、交流个体感悟。
(可能:漂亮、神奇、变化多端) 谁能带我们走进巨人漂亮的花园(交流后课件出示:那里,春天鲜花盛开,夏天绿树成阴,秋天鲜果飘香,冬天白雪一片。
) 4、集体朗读:好美的花园呀,让我们一起去美美地享受这花园的美丽。
(齐读) 5、范读想象:这一次有了新的要求,同样读这几句话,脑海里要浮现出画面。
请把眼睛闭上,静静地聆听。
(教师范读)你仿佛看到什么了?闻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6、感受欢乐:当学生说听到了孩子们的欢笑声时,出示:“花园里常年洋溢着孩子们欢乐的笑声。
” 过渡:看,花园四季交替多正常啊!可巨人的加入就使这个花园发生了变化。
花园是怎么变的,请大家用心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句子。
7、读文思考:(课件出示) 当巨人外出,孩子们玩耍时,花园。
而当巨人回来,禁止孩子们玩耍时,花园却。
当巨人拆除围墙时,花园又。
《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精选6篇)

《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精选6篇)《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精选6篇)作为一名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精选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1、通过边读边感悟,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美好的东西应该与别人共同分享。
2、认识本课6个会认字,能正确规范地写好4个字。
3、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进行识字,掌握个字的正确书写。
三、教学难点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懂得美好的东西应该与别人共同分享。
四、教学准备电脑课件、生字生词卡片。
五、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课题导入,进入情境。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题目是什么呀?(巨人的花园)。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自由读文,借助拼音认读生字,标出自然段。
2、出示电脑课件,认读生字。
(单人读、集体读)3、请同学读全文,进一步熟悉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
(三)细读全文,边读边感悟。
1、阅读思考,请学生想一想:(1)巨人不让小孩来花园玩,他做了什么?请一个同学读读第一、二自然段。
(巨人把孩子们赶跑了,又沿着花园垒了一道围墙。
)(2)小孩子不来花园后,花园什么样?请一个同学读读第三自然段。
(花园里,鸟儿不愿唱歌,树木也不肯开花,陪伴巨人的还是那厚厚的积雪。
)(3)孩子们来到花园后,花园又是什么样呢?请同学们读读第四自然段。
(孩子们走到哪里,哪里就开出鲜艳的花朵,鸟儿也唱起动听的歌。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读文。
(4)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花园里有孩子玩和没有孩子玩时景色有什么不同。
(花园里没有孩子玩时,鸟儿都不愿唱歌,树木也不肯开花,陪伴巨人的还是那厚厚的积雪。
而有孩子玩时孩子们走到哪里,哪里就开出鲜艳的花朵,鸟儿也唱起动听的歌。
巨人的花园教案(4篇)

巨人的花园教案(4篇)《巨人的花园》优秀教案篇一一、背景分析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的课堂也渐渐地发生着变化。
作为一线老师,在教学中应挖掘和利用学生的创新思维,巧妙地将课堂教学引向生活,注重课堂之源――生活。
在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巨人的花园》的教学中,我以文本教材为载体,让课堂教学贴近生活,联系实际,引导学生懂得生活,学会生活,改造生活,赋予课堂以生命和活力,让语文课堂因生活而精彩。
二、案例描述《巨人的花园》是一篇非常有趣的童话。
文章通过生动有趣的对话,给孩子们讲述了一个寓意深刻、贴近生活的故事。
有名人曾说,学童话应该让课堂充满童趣,还孩子一份童真,不能让唯一、标准的答案来框定学生的思想。
案例中我对教学的处理体现了我对童心的珍爱、对童趣的珍视以及联系实际生活,让学生懂得生活,学会生活的观念。
师:同学们,当巨人每次见到孩子们在花园里玩耍很生气的时候,(出示课件:巨人很生气)你会对巨人说些什么呢?(生思维活跃,争相发言)生:巨人你不要生气,好东西应该和大家一起分享。
生:你错了,知错能改还来得及。
生:巨人你太讨厌了,瞧你把可爱的孩子们吓得!(正当我倾听于学生对巨人的批评之言时,一位学生一直把手高高举起着,他也想说一说他的看法)生:老师,我觉得巨人有善良的一面。
师:(师一愣,然后充满好奇疑惑)说说你是怎么想的?生:他见到孩子们在花园里玩耍,错误地认为是孩子们会破坏花园,所以大声把孩子们赶走,并没有去伤害那些孩子。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频频点头,众说纷纭)生:我觉得巨人很可爱,他不明白春天为什么会消失的时候我可以想象出他那种样子。
生:老师,我觉得巨人很聪明,因为他能看懂小男孩的眼神。
(这个时候有两个学生在开小差窃窃私语,师灵机一动)师:恩,有道理。
聪明的巨人能看懂小男孩的眼神,同学们也很聪明,应该能看懂老师的眼神。
(师把眼光移向说话的学生,所有学生同时把目光移向该生,学生脸上火辣辣地,红着脸低下了头)生:现在我能够体会到课文当中巨人在看了小男孩眼神之后脸上火辣辣的感觉了。
巨人的花园教案(优秀6篇)

巨人的花园教案(优秀6篇)《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篇一设计意图:《巨人的花园》是中下体验式课程《秘密花园》中的一个活动,将的是一个巨人看到孩子们在自己的花园里玩,很生气,他在花周围建起了高墙,将孩子们拒于门外。
从此,园里花不开,鸟不语,一片荒凉,春、夏、秋都不肯光临,自由冬天永远留在这里。
故事以“巨人外出、巨人回来、巨人醒悟”三个环节为主线,故事中运用了大量的对比,巨人砌墙与拆墙后花园情景的对比,巨人砌墙与拆墙后态度的对比、感觉的对比。
正是这些对比中,使故事情节变得跌宕起伏,故事所揭示的道理也自然地显现出来。
因此,在活动中运用图示,通过直观的对比进行梳理,从而帮助幼儿理解和感悟,知道有分享、有宽容、才会有快乐的道理。
活动目标(一)倾听并理解故事内容,感受童话的美妙。
(二)愿意和大家分享快乐。
活动重难点:重点:倾听并理解故事内容。
难点:理解“快乐是需要分享的”的道理。
活动准备:记号笔,白板,美丽花园和残墙的图卡。
幼儿用书第3册第22~27页语言CD(《巨人的花园》)。
活动过程:(一)远方的花园。
1、导入故事,想象巨人的花园。
很远的地方,有个巨人,他有一个大大的花园,你们觉得会是一个怎样的花园呢?(幼儿自由猜测。
)(二)花园里的故事。
1、倾听故事第一遍,初步了解故事内容。
2、有一个巨人,经常到外地去旅游……·(教师用优美的语言完整地讲述故事一遍。
)(第一遍完整地讲述故事,有助于幼儿整体感受童话作品的艺术性。
)(三)走进巨人的花园1、阅读幼儿用书第22页。
巨人出去旅游的时候,谁喜欢来花园做客?那时巨人的花园是一个怎样的花园?(教师在白板上画下孩子的笑脸,旁边贴上美丽的花园图卡。
)2、阅读幼儿用书第23页。
多么美丽的花园,多么美好的春天。
可是,巨人欢迎花园里的小客人吗?(教师在白板上画下巨人生气的脸)他是怎么说的?又是怎么做的?3、阅读幼儿用书第24页。
春姑娘来了,她有把美丽的春天送到巨人的花园吗?巨人的花园变成了什么样子?巨人感到怎么样?(教师在巨人生气的脸旁贴上残墙的图片)春姑娘为什么不把春天送给巨人?4、阅读幼儿用书第25页。
《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优秀5篇)

《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优秀5篇)《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方案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人物态度的变化、感觉的变化和花园情景的变化,通过想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白快乐应当和大家分享的道理。
3、能根据课文内容想象画面,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进行拓展写话训练。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在读的过程中,体会巨人在行动上和心理上的变化,懂得快乐要和大家分享的道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正确读写“鲜花盛开、绿树成荫、鲜果飘香、洋溢、草翠花开、火辣辣”等词语。
2、感知花园情景的变化,有感情朗读,并初步感受变化的原因。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题1、导入语:同学们,你们平时爱看童话吗?说说你看过的童话。
童话那动人的故事和优美的语言总能把我们带入一个美好的情境。
今天,老师带你们再次走进童话世界。
2、揭题,齐读课题。
(出示课题:巨人的花园)3、据题质疑:看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呢?(学生一边质疑,教师一边梳理板书)预设问题:巨人的花园是怎么样的?巨人是个怎么样的人?二、粗读感知,疏通课文1、自读课文,要求:读通课文,读准字音,遇到难读的词句划一划,多读几遍。
2、交流反馈,出示词语,指名朗读正音:鲜花盛开、绿树成荫、鲜果飘香、狂风大作、雪花飞舞、草翠花开(形容天气)洋溢、允许、火辣辣、覆盖、训斥3、指名朗读句子。
(投影出示)三、交流释疑,整体感知童话内容交流据题质疑的问题:1、这是一座怎么样的花园?预设学生的回答会是:⑴这是一座美丽的花园,也是一座荒凉的花园:①指名回答,交流课文的语言信息,投影出示:“那里,春天鲜花盛开,夏天绿树成荫,秋天鲜果飘香,冬天白雪一片。
”“不久,北风呼啸,隆冬来临,刺骨的寒风吹起雪花。
”“巨人的花园里仍然是冬天,天天狂风大作,雪花飞舞。
”“鲜花凋谢,树叶飘零,花园又被冰雪覆盖了。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巨人的花园》教案三篇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巨人的花园》教案三篇篇一设计理念:引导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在学生个性朗读,想象画面,心理体验的过程中,获得思想启迪,领悟深刻的道理。
教学目标:1、认识“溢、添”等8个生字,会写“墙、牌”等1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课文内容想象画面。
3、明白快乐应当和大家分享的道理,愿意和同学交流阅读感受。
教学重点:想象画面,体会人物在行动上和心理上的变化。
教学难点:体会童话采用对比方法展开故事情节、揭示道理的突出特点。
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粗知课文内容。
1、板书课题。
2、检查学生预习生字词的情况,分两组出示词语。
分组对比读,读准字音。
鲜花盛开绿树成阴鲜果飘香草翠花开狂风大作雪花飞舞冰雪覆盖鲜花凋谢3、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练习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设计意图:童话采用了对比的方法展开故事情节,课前检查生字预习时,教师也将两组词语对比出示,给学生感觉上以直观的暗示,为下一步的学习作好铺垫。
)二、对比读文,充分想象,强化体验。
1、(课件演示):花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
引导学生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画面。
教师相机板书:鲜花盛开绿树成阴鲜果飘香引导学生想象:在这样美丽的花园里,你会做些什么?心情如何?教学预设:学生可能会说:在花园里捉蝴蝶,看蜜蜂采蜜,听小鸟鸣叫等。
心情无比舒畅。
带着自己无比欢乐的心情朗读课文1、2自然段。
2、巨人回来了,但是花园却完全变了样,指名有感情地朗读第6自然段。
此时的花园用什么词来形容最恰当?板书:狂风大作雪花飞舞(课件演示):花园周围砌起了高大的围墙,上面竖起一块写有“禁止如内”四个大字的告示牌。
指导“牌”字的写法。
同学们,看到这个告示牌,你有什么想法?从高高大大的围墙边走过,你又是什么样的心情?(设计意图:本文教学的难点就在于体会对比的表达方法,为了突破这一教学难点,组织学生进行第一次对比学习,把鲜花盛开、绿树成阴的花园与狂风大作、雪花飞舞的花园相对比,把孩子们前后截然不同的心情相对比,让学生触景生情,情景交融,感受文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进奇妙的童话故事
——《巨人的花园》
教学内容: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巨人的花园》、
语文主题学习丛书:《快乐王子》
教学目标:
1.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童话故事的奇妙。
学习作者运用对比、拟人、夸张的写作方法。
2.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激发学生的表达兴趣。
3.朗读课文,感受快乐王子、小燕子为了拯救人类不畏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明白快乐应该和大家分享、做人不能太自私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了解巨人的花园、快乐王子的故事内容,激发他们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
难点:学习学习作者运用对比、拟人、夸张的写作方法,进行童话故事续编。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课前小游戏:播放图片,回忆童话故事
说一说:童话故事的特点:童话故事多采用夸张、拟人等表现手法去编织奇异妙的情节。
童话故事最大的特征是用丰富的想象力,赋予动物、植物等物体人的感情,运用对比的写法突出人物或景物的特点。
同时每个童话故事会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让我们受到真、善、美的熏陶。
一、复习导入
1.出示自主学习单,检查预习。
师: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个童话故事,老师要来检查一下你们的预习情况
①介绍作者
②检查生字词
③回顾课文内容
师:词语掌握得非常好,相信你们的课文学得更棒!来说说这篇童话故事的主要内容:主要讲的是一位巨人刚开始发现(),心里(),把孩子们(),从此,()的花园变成了()的花园。
直到有一天,巨人明白了(),巨人把花园(),花园又()。
2.师:通过叙述课文的主要内容,我们知道了花园发生了很多奇妙的变化,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感受它的奇妙。
二、研读课文,体会童话故事的奇妙
出示阅读导航:
·巨人的花园发生了哪些奇妙的变化?引起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找到相关语句,体会一下。
(一)感受花园的两次变化,在对比中去体验花园的奇妙
师:谁来说说你找到了哪些奇妙的变化?
“春天终于来了,村子里又开出美丽的鲜花,不时传来小鸟的欢叫。
但不知为什么,巨人的花园里仍然是冬天,天天狂风大作,雪花飞舞。
”
1.自由地读读这两句话,说说这两句话分别给你怎样的感受?
2.同一个村子,同一个春天,景色却截然相反,这是一种对比的写作方法,对比是把对立的意思或事物、放在一起作比较,让读者在比较中分清好与坏、美与丑,给人极鲜明的形象和极强烈的感受。
3.让我们一起读原著的一个片段,看看是不是更有趣?
“由于看不见孩子们,小鸟也不愿意去那里歌唱,树儿也忘了开花。
有一次,一朵花儿从草中探出头来,却看见了那块告示。
它为那些小孩子感到难过,于是又把头缩回地里,继续睡觉去了。
只有雪和霜对此乐不可支。
“春天已忘记了这座花园,”他们叫喊着,“这样我们就可以一年四季住在这儿了。
”雪用她那巨大的白色斗篷把草地盖得严严实实,霜也把所有的树木涂上银色。
随后他们还邀来北风和他们同住。
”
师过渡:原著中作者不光用了对比,还用了拟人和夸张的写法,这个故事简直太奇妙了。
学生说一说:用拟人和夸张的手法说话。
回到课文中,还有哪儿写了奇妙的变化?
4.“巨人激动地跑到花园,他看到花园里草翠花开,有许多孩子在欢快地游戏他们大概是从围墙的破损处钻进来的。
孩子们的欢笑使花园增添了春意。
可是巨人又发脾气了“好容易才盼来春天,你们又来胡闹,滚出去!”孩子们听到可怕的训斥,纷纷逃窜。
与此同时,鲜花凋谢,树叶飘落,花园又被冰雪覆盖了。
5. 多么鲜明的对比啊,有孩子,花园里便生机勃勃;没有孩子,花园里便一片荒凉,让我们去读出这两种不同的感觉吧。
练习朗读
(1)自由练读。
(2)配乐读
(3)师生配合读
(二)寻找变化的原因,感受巨人的自私
师:这花园的变化这么迅速,这么奇妙,引起变化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巨人对待孩子们的态度)
1.大家都关注到了这三句话,出示:
“谁允许你们到这儿来玩的!”
“好容易才盼来春天,你们又来胡闹,滚出去!”
“喂!你赶快滚出去!”
2.请大家注意观察一下,这几句话都用上了什么标点符号。
3.感叹号一般用来表达什么样的语气?(强烈的语气)
4.你能读出这种强烈的语气吗?这三句话的语气一样吗?(一次比一次严厉)
边读边采访为什么这么生气?你心里在想什么?(这是我的花园……)
(1)他见到孩子们在花园里玩耍,很生气,心里想:,
想到这里,地说:“谁允许你们到这儿来玩的!都滚出去!”说着。
(2)可是巨人又发脾气了,心里想:,想到这里,说
:“好容易才盼来春天,你们又来胡闹。
滚出去!”说着。
(3)巨人不解地看看四周,突然发现桃树底下站着个小男孩。
心里想:,想到这里,说::“喂!你赶快滚出去!”说着。
5.从巨人的语言中,我们知道了这是一位怎样的巨人?他过着怎样的生活?
(三)感受巨人的变化,懂得道理
师:我们知道,是巨人的任性、冷酷才让花园变得荒凉、寂寞,那么想让花园重新焕发生机,只有巨人改变他的态度。
这一切都在奇妙的童话故事中发生了,小男孩的出现,让这个故事变得美好。
他做了什么?
“小男孩用他那会说话的眼睛凝视着巨人。
”
巨人终于明白了,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
他发自肺腑地说——
齐读:“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要不是你提醒,春天将永远被我赶走了。
”
说话训练:
巨人拆除了围墙,把花园还给了孩子们。
顿时,花园里......
总结:通过课文的学习,同学们不仅感受了童话故事的奇妙,而且体会到了童话故事的特点。
其实我们收获的还有心灵上的感动,这个故事都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快乐要一起分享。
让我们带着这份感动继续我们的童话之旅吧。
三、语文主题学习丛书《快乐王子》
师:我们今天学习的《巨人的花园》原名《自私的巨人》,是王尔德写的最短小的一个童话故事,被收录到《快乐王子故事集》当中。
我们接下来就再来读一读这本书的另一个童话故事——《快乐王子》。
出示《快乐王子》共学案:
方法提示学习内容
整体感知品内容
这个童话故事主要讲了快乐王子看到()。
于是,他拜托小燕子把()全送给了()。
后来,小燕子(),快乐王子也(),但他们永远地生活在天堂中了。
关注细节悟品质1、画出快乐王子和小燕子前后变化对比的句子,感受它们的精神品质。
2、课文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动?为什么?
3、自由组合,分角色朗读对话,体会快乐王子的急切之心和小燕子的不忍之情。
1.自主学习,回顾学习所得
2.小组内交流
3.全班讨论
四、作业布置:
喜欢讲故事的我——把自己喜欢的童话故事讲一讲喜欢画画的我——把自己喜欢的童话人物画一画
喜欢写作的我——把自己喜欢的故事情节写一写推荐丛书:《夏洛的网》
五、板书设计:
童话故事
对比生动
夸张想象拟人形象
奇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