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信息与计算机

合集下载

计算机文化基础 山东省教育厅主编 课件 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第1章

计算机文化基础  山东省教育厅主编 课件 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第1章

计算机文化基础
16
1.2.2.1 计算机的特点
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结束 返回
1)运算速度快: 浪潮的“天梭”系列高性能计算机,其
运算速度已达到1.075 2万亿次/秒。 2)存储容量大:计算机的存储性是计算机区别于其他
计算工具的重要特征。 3)通用性强:通用性是计算机能够应用于各种领域的
基础,任何复杂的任务都可以分解为大量的基本的算术运
2019/11/21
1. 早期的计算方法或工具:结绳、垒石、枝条 、算盘、 计算尺、计算器。 2. 计算机诞生的理论基础:1854年,英国数学家布尔 (提出了符号逻辑的思想;19世纪中期,英国数学家巴 贝奇(被称为“计算机之父”)提出了通用数字计算机 的基本设计思想。 3. 埃尼克ENIAC: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数字电子计算机, 是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alculator的缩 写。它于1946年2月在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大学正式投入 研制成功并运行,ENIAC共使用了约18 800个真空电子 管,重达30吨,耗电174千瓦,占地约140平方米,用十 进制计算,每秒运算5 000次加法。它没有今天的键盘、 鼠标等设备,人们只能通过扳动庞大面板上的无数开关 向计算机输入信息。ENIAC的诞生奠定了电子计算机的 发展基础,开辟了信息时代的新纪元,是人类第三次产 业革命开始的标志。(参见下图)
6.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
利用通讯技术,将不同地理位置的计算机互联,可 以实现世界范围内的信息资源共享,并能交互式地交流 信息。正所谓“一线联五洲”,Internet的建立和应用 使世界变成了一个“地球村”,同时深刻地改变了我们 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方式。
计算机文化基础
21

第1章信息技术试题有答案

第1章信息技术试题有答案

第1章信息与计算机文化试题(课本外)一.单项选择题1.第三代计算机的主要逻辑元件是( A )。

A.中小规模集成电路 B.大规模或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C.晶体管 D.电子管2.CSTnet是指( A )。

A.中国科技网 B.中国金桥网 C.中国互联网 D.中国教育科研网3.数值在计算机中的表示一般用8421BCD码,那么十进制45的8421BCD码的表示为( B )。

A.10101011 B.01000101 C.11011111 D.1101111014.在多媒体技术中,最复杂但最重要的是音频信息和( D )的处理技术。

A.文字信息 B.动态图像 C.静态图像 D.视频信息5.下列程序中,( B )不是语言处理程序。

A.解释程序 B.翻译程序 C.编译程序 D.汇编程序6.数码相机拍摄图像的绝对像素数取决于( D )上光敏元件的数量,数量越多分辨率越高,所拍图像的质量也就越高。

A.CF卡 B.镜头 C. SM卡 D.CCD芯片7.第四代计算机的主要逻辑元件是( B )。

A.电子管 B.大规模或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C.中小规模集成电路 D.晶体管8.第三代互联网是指( D )。

A.Web B.阿帕网 C.传统互联网 D.网格9.标准ASCII码表示( B )个不同字符。

A.256 B.128 C.72 D.51210.下列存储设备中,不属于外存的是( D )。

A.硬盘 B.光盘 C.优盘 D.RAM11.主频是计算机CPU在单位时间内发出的脉冲数,它的单位是( B )。

A.MIPS B.Hz C.BIPS D.BPS12.我国1958年研制出第一台( C )。

A.巨型机 B.集成电路计算机 C.电子管计算机 D.晶体管计算机13.信息论的创始人是美国数学家( C )。

A.冯·诺伊曼 B.维纳 C.香农 D.比尔·盖茨14.已知X=156D,Y=10010110B,Z=240O,则三个数的正确排序为( C )。

01专升本考试计算机基础第一章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文化

01专升本考试计算机基础第一章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文化

专升本考试计算机基础第一章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文化2019-1. 第一代电子计算机采用的电子元器件是()A.晶体管B.电子管C.集成电路D.大规模集成电路2019-3.关于数据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数据可以是数字,文字、声音图像B.数据可以是数值型数据和非数值型数据C.数据是数值、概念或指令的一种表达形式D.数据就是指数值的大小2019-4.通过按下键盘上的()按键可以将屏等而面复制到剪贴板。

A. PrintScreenB. Al+PrintScreenC. Cirl+DeleteD. Shif+PrintScreen2019-5.下列不属于系统软件的是()A.数据库管理系统B.操作系统C.程序语言处理系统D.电子表格处理软件2019-6.计算机软件系统中,最核心的软件是()A.操作系统B.数据库管理系统C.语言和处理程序D.诊断程序2019-17.汉字信息交换码()是我国颁布的国家标准。

A.GB2312-80B. UTF-8 C 原码 D.补码2019-18.将十进制数56 转换成二进制数是()A.11000B.00111C.101010D.1001112019-27. 下列关于计算机语言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 计算机可以直接执行的是机器语言程序B.汇编语言是一种依赖于计算机的低级讲言C.高级语言可读性好、数据结构丰富D.与低级语言相比,高级语言程序的执行效率高2019-51.计算机的特点主要有()A 具有记忆和逻辑判断能力B.运算速度快,但精确度低C.可以进行科学计算,但不能处理数据D.存储容最大、通用性强2019-52 下列选项中,属于微机主要性能指标的有()。

A 运算速度 B.内存容量 C.能配备的设备数量 D.接口数2019-55.下列属于输入设备的是()A.显示器B.打印机C.鼠标D.扫描仪2019-56.相对于外部存储器,内存具有的特点是()A.存取速度快B.容量相对大C.价格较贵D.永久性存储2019-63. 微型计算机中的总线包含地址总线、____和A.内部总线B.数据总线C.控制总线D.系统总线2019-69.下列选项中,属于多媒体操作系统的是()A. AuthorwareB. LinuxC. WindowsD. PhotoShop2019-71.事务处理、情报检索和知识系统等是计算机在科学计算领域的应用。

计算机复习资料

计算机复习资料

计算机文化基础知识点大全第 1 章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文化1.1信息与信息技术1.信息与数据➢信息是在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活动中普遍存在的一切物质和事物的属性。

⏹姚明、鹿晗——帅➢数据,是指存储在某种媒体上可以加以鉴别的符号资料。

⏹文字⏹字母⏹数字⏹图形⏹图像⏹音频⏹视频➢信息的符号化就是数据,数据是信息的具体表示形式➢数据是信息的载体➢信息是对数据进行加工以后的结果➢同一个信息可以有不同形式的数据表示➢信息是数据抽象出来的逻辑意义,数据是信息的物理表示。

⏹判断题:一切信息必须依靠数据而存在。

(×)⏹信息可以独立存在。

2.信息技术是指人们获取、存储、传递、处理、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的相关技术。

➢判断题:信息技术就是计算机技术。

(×)⏹信息技术是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包含通信技术、传感技术、网络技术、电子技术等在内综合技术。

➢IT(Information Technology)3.信息社会也称信息化社会,是继工业化社会以后,以信息活动为社会发展的基本活动的新型社会形态。

4.文化的核心是: 观念和价值。

基本属性:广泛性、传递性、教育性、深刻性。

5.计算机文化➢计算机文化是以计算机为核心,集网络文化、信息文化、多媒体文化为一体,并对社会生活和人类行为产生广泛、深远影响的新型文化。

➢计算机文化是人类文化发展的四个里程碑之一(前三个分别为:语言的产生、文字的使用与印刷术的发明)。

➢最早于20 世界80 年代瑞士洛桑第三届世界计算机教育大会上提出。

⏹计算机文化自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出现后就被提出了。

(× )1.2计算机技术概论1.埃尼克ENIAC: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电子计算机,是 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And Calculator 的缩写。

➢1946 年2 月➢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大学➢主要元器件:电子管➢十进制➢2.计算机的特点:➢运算速度快➢计算精度高➢存储容量大➢具有逻辑判断能力➢工作自动化➢通用性强 3.计算机的发展按主要元器件不同,分为 4 代:4.计算机的分类➢按处理对象分:模拟计算机、数字计算机、混合计算机⏹现代计算机按处理对象不同可分为模拟计算机和数字计算机两类。

第1章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

第1章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

1
2
3
4
小石头
算筹
算盘
计算尺
大学计算机基础(慕课版)
第一章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
1.1.2 机械计算机和电机计算机的发展
机械计算机就是由一些机械部件,如齿轮、杆、轴等来构成的计算机。机械计算机 的发展历程中有5位代表人物,达芬奇、什卡尔、帕斯卡、莱布尼兹、巴贝奇。达芬奇 曾经设计了加法器,但最终未能实现。德国人什卡尔1623年发明了计算器,但遗憾的 是,当计算机快研制成功的时候毁于大火。帕斯卡1642年发明了加法器,利用一个有 10个齿的齿轮表示1位数字,几个齿轮并排起来表示一个数,通过齿轮与齿轮之间的关 系来表示数的进位,这是世界上第一个研制成功的加法器。莱布尼兹是德国著名的数学 家、哲学家,在1674年发明了能直接进行乘法运算的乘法器。以前数学用表是人工手 动计算的,巴贝奇想使用机器计算而避免人工计算错误。
C O M P U T E R
大学计算机基础(慕课版)
第一章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
慕课版
目录
CONTENTS
1.1
计算机的发展
1.2
1.3 1.4
计算机的基本概念
科学思维 计算机中的信息表示
大学计算机基础(慕课版)
第一章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
1.1.1 早期的计算工具
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来讲,早期的计算工具有4种。
大学计算机基础(慕课版)
第一章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
1.1.3 电子计算机的发展——探索奠基期
探索奠基期主要的事件。
技术基础 的建立
理论基础 的建立
ABC计算 机
Colossus 计算机
ENIAC计 算机
、EDVAC 方案

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文化41300

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文化41300
返回
2024/7/11
第一章 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文化
4
数据的定义
所谓数据,是指存储在某种媒体上可以加 以鉴别的符号资料。这里所说的符号,不 仅指文字、字母、数字,还包括了图形、 图像、音频与视频等多媒体数据。
信息与数据的区别
在一般用语中,信息与数据并没有严格的 区分。但是,从信息科学的角度来看,它 们是不等同的,数据是信息的具体表现形 式,是信息的载体,而信息是对数据进行 加工得到的结果,它可以影响到人们的行 为、决策,或对客观事物的认知。
返回
2024/7/11
第一章 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文化
23
4. 智能化 计算机智能化是指使计算机具有模拟人
的感觉和思维过程的能力。智能化的研究包 括模拟识别、物形分析、自然语言的生成和 理解、博弈、定理自动证明、自动程序设计、 专家系统、学习系统和智能机器人等等。
返回
2024/7/11
第一章 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文化
表2 计算机的分类
按处理的对象 模拟计算机、数字计算机和混
划分
合计算机
根据计算机的 专用计算机和通用计算机两种 用途划分
根据计算机的 巨型机、大型机和中型机、小
规模划分
型机、微型机和工作站等
返回
2024/7/11
第一章 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文化
16
1.2.3 计算机的应用
1. 科学计算
科学计算是指科学和工程中的数值计算。 与理论研究、科学实验一起成为当代科学研究 的三种主要方法。
数据处理 广泛应用到 各个领域
面向对象 的高级语

网络时代
2024/7/11
第一章 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文化
14
1.2.2 计算机的特点及分类

计算机基础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计算机基础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1.1信息技术与计算机信息(Information)的定义:⑴信息是不确定性的减少或消除⑵信息是控制系统进行调节活动时,与外界相互作用、相互交换的内容⑶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状态变化的方式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IT。

信息技术的定义就是能够提高或扩展人类信息能力的方法和手段的总称。

包括信息的产生、获取、检索、识别、变换、处理、控制、分析、显示及利用的技术等等。

信息技术三大核心技术: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信息化社会的基本特征:⑴信息、知识、智力日益成为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⑵信息技术、信息产业、信息经济日益成为科技、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因素。

⑶信息劳动者、脑力劳动者、知识分子的作用日益增大。

⑷信息网络成为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

1946年2月,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诞生于美国宾州大学,取名“电子数值积分计算机”(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alculator),简称ENIAC。

这台计算机使用了17468个真空电子管,耗电174千瓦,占地170平方米,重达30吨,价格40多万美元,是一个昂贵耗电的“庞然大物”。

由于ENIAC采用了电子线路来执行算术运算、逻辑运算和存储信息,从而大大提高了运算速度,每秒可进行5000次加法运算。

ENIAC存在着不能存储程序、使用的是十进制数且在机外用线路连接的方法来编排程序等明显的弱点。

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IEEE)提出的,它根据计算机的规模和处理能力可以把计算机分为以下6类:巨型计算机小巨型计算机大型主机小型计算机工作站微型计算机计算机的主要特点:处理(运算)速度快计算精度高具有超强的“记忆”功能具有可靠的逻辑判断能力高度的自动化及人-机交互功能计算机的应用已经渗透到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第1章 信息技术与计算机基础

第1章 信息技术与计算机基础
U盘、光盘、硬盘的使用使人类的信息存储能力得到 了很大程度的延伸。
3 信息的处理
随着市场的蓬勃发展,电信、医疗、银行、证券、 保险、制造、商业、科研、教育等行业已广泛采用先进 的计算机分析技术,从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并将应 用于市场营销、运营决策和信用风险管理等领域。
它涉及统计科学、科学计算及程序设计和图像处理 等技术。信息时代的核心无疑是信息技术,而信息技术 的核心则在于信息的处理与存储。
5 信息的传输
信息的传输包括发送、传输、接收等环节。 现代的信息传输除了包括传统的有线通信和无线通 信外,还包括卫星通信和光纤通信等新兴技术。
1.1.2 信息技术的应用
在国家大力推动下,信息化建设已在各行各业广泛 开展。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广 泛地渗透到社会、经济和生活的各个方面。
我国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1956年,开始研制计算机。 1958年,研制成功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1964年,研制 成功晶体管计算机;1971年,研制成功以集成电路为主 要器件的DJS系列机。 1983年,我国第一台亿次巨型计算机-“银河”诞生。 1995年,第一套大规模并行机系统-“曙光”研制成功。 1999年,“神威”并行计算机研制成功。 2001年,成功研制我国第一款通用CPU-“龙芯”芯片。 2002,年,我国第一台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龙腾”服 务器诞生。 2005年,联想并购IBM PC。
无人驾驶的汽车, 电子看门人
1、人工智能技术(专家系统,神经计算机)
2、多媒体技术 (多样化、交互性和集成性)
3、光纤技术 (频率高、损耗低、频带宽、容量大)
4、卫星通讯 (通信频带宽、容量大、距离不受限制、 组网灵活)
1.2 计算机的概述
1. 计算机概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1.2】 (11010.101)2=1×24 +1×2 3 +1×22 +1×2 1 +1×2 0 +1×2 -1 +1×2 -2 +1×2 -3 =16+8+0+2+0+0.5+0+0.125 =(26.625)10 (B7A.8) 16=B×162+7×161+A×160+8×16-1 =11×256+7×16+10×1+8×0.0625 =(2938.5)10 (275.04)8=2×82+7×81+5×80+0×8-1+4×8-2 =2×64 + 7×8 +5×1+0+0.0625 =(189.0625)10
第1章>>1.3节>>1.3.1
1.3.1 信息在计算机中的表示
2.信息存储单位
位( bit ),简记为 b ,是计算机内部存储信息的最小 单位。一个二进制位只能表示 0 或 1
字节( byte ),简记为 B ,是计算机内部存储信息的基本单位。 一个字节由 8 个二进制位组成,即 1 B = 8 b 字( word ),一个字通常由一个字节或若干个字节组成,是计算 机进行信息处理时一次存取、加工和传送的数据长度。字长是衡 量计算机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字长越长,计算机一次所能处理 信息的实际位数就越多,运算精度就越高,最终表现为计算机的 处理速度越快 单位换算: 1B=8b,1KB=1024B,1MB=1024KB,1GB=1024MB,1TB=1024GB
2.第二代计算机(1955—1964)
• 用晶体管代替电子管来作开关元件,具有速度快,寿命长,轻、 小、省等优点。 • 普遍使用磁芯存储器为主存储器。 • 汇编语言更普遍,高级语言也开始投入使用。
第1章>>1.2节>>1.2.1
1.2.1 计算机发展概论
3.第三代计算机(1964—1(11111.11)2
第1章>>1.3节>>1.3.3
1.3.3 数制及其转换
常用的数制
• • • • K=10为十进制,可使用0,1,…,9共10个数字符号; K=2 为二进制,可使用0,1共2个数字符号; K=8 为八进制,可使用0,1,…,7共8个数字符号; K=16为十六进制,可使用0,1,…,9,A,B,C,D,E,F 共16个数字符号。
2.基本特点
第1章>>1.2节>>1.2.3
1.2.3 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发展方向
(1)巨型化 (2)微型化 (3)网络化 (4)智能化 (5)多媒体化 (6)未来计算机
• 生物计算机 • 电子计算机 • 量子计算机
第1章>>1.2节>>1.2.4
1.2.4 计算机在信息社会中的应用
第1章>>1.2节>>1.2.2
1.2.2 计算机分类及基本特点
1.计算机常见分类方法
(1)主机 (2)小型机 (3)个人计算机 (4)巨型机 (5)小巨型机 (6)工作站 (1)处理速度快 (2)运算精度高 (3)存储能力强 (4)具有逻辑判断能力 (5)可靠性高
第1章>>1.3节>>1.3.2
1.3.2 信息编码
定义
用按一定规则组合而成的若干位二进制码来表示数或 字符
分类
1.数字编码
• 定义:是指用若干位二进制代码来表示一位十进制数 • BCD码用四位权为8421的二进制数来表示等值的一位十进制 数 • 【例1.1】(731)10 =(?) BCD; (731)10 =(011100110001) 2
第1章>>1.3节>>1.3.3
1.3.3 数制及其转换
二进制数转换成(十六)进制数
转换方法:以小数点为中心向两边,每 三 (四) 位分成一组(首 尾不足者补0),将每组二进制数写成与之对应的八(十六)进制 数。 【例1.6】(11110.11101)2 = (?)8 转换过程如下所示: 先将(11110.11101)2写成(011110.111010)2,然后按: 求得( 11110.11101)2 = (36.72)8
1.科学计算 2.数据处理 3.实时控制 4.计算机辅助系统
(1)计算机辅助设计 (2)计算机辅助制造 (3)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4)计算机辅助测试 (5)计算机辅助教学
5.人工智能 6.计算机模拟
第1章>>1.3节
1.3 信息在计算机中的表示与编码
本节主要内容
数制的书写格式
• 二进制数可以用后缀B表示,也可以用括号和下标2表示。例 如,1010B与(1010)2 • 八进制用后缀Q,十六进制用后缀H,也可以用括号和下标表 示,例如:271Q,(271)8 ,1C2FH,(1C2F) 16
第1章>>1.3节>>1.3.3
1.3.3 数制及其转换
二、十六、八进制数转换为十进制数
第1章>>1.1节>>1.1.3
1.1.3 信息科学
信息科学的定义
信息科学是以信息为主要的研究对象,以信息的运动 规律和应用方法为主要的研究内容,以计算机等技术 为主要研究工具,以扩展人类的信息功能为主要目标 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
信息科学的发展
数学家香农创立信息论,为信息科学奠定初步基础 信息和控制是信息科学的基础和核心 知识工程,专家系统,自然语言理解系统,智能机器
第1章>>1.3节>>1.3.3
1.3.3 数制及其转换
十进制数转换为二(十六、八)进制数
整数转换规则
• 【例1.3】(13)10=(?)2 例子 • 十进制整数转换为二进制整数的规则:除2取余,直至商为0, 结果为从下向上。 • 十进制整数转换为八(十六)进制整数的规则为:除8(16) 取余,直至商为0,结果为从下向上。
• 二进制数在物理上最容易实现,如电压的“低”与“高”恰好 表示“ 0 ”和“ 1 ” • 二进制数运算简单,如采用十进制数,有 55 种求和与求积的 运算规则,而二进制数仅有 3 种(0+0=0,0+1=1,1+1=10和 0×0=0,0×1=0,1×1=1) • 二进制数的“ 0 ”和“ 1 ”正好与逻辑命题的两个值“否”和 “是”或称“假”和“真”相对应,为计算机实现逻辑运算和 逻辑判断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重点难点
信息,信息技术,信息科学的定义 几次信息革命
第1章>>1.1节>>1.1.1
1.1.1 信息
信息的定义
信息是指音讯,消息,情报 信息是在通讯的任何可逆的重新编码或翻译中那些不 变的东西 信息是我们适应外部世界,并且使这种适应为外部世 界感觉到的过程 从概率的角度看,信息是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 信息是系统的组织程度或有序程度的标记 信息是数据处理的结果 信息是以物质能量在时空某一不均匀分布的整体形式 所表达的物质状态
三个层面:文化素养,信息素养,信息技能
第1章>>1.2节
1.2 计算机的发展及应用
本节主要内容
1.2.1 1.2.2 1.2.3 1.2.4 计算机发展概论 计算机分类及基本特点 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计算机在信息社会中的应用
重点难点
冯 诺依曼计算机的主要特征 按元器件划分,各代电子计算机的特征 计算机分类
第1章>>1.1节>>1.1.2
1.1.2 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的定义
凡是能扩展人的信息功能的技术都是信息技术。包括 感测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控制技术
五次信息革命
语言的使用 文字的创造 印刷术的发明 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应用 计算机的普及应用及计算机与现代通讯技术的结合
第一章
信息与计算机
1.1 信息与信息科学
1.2 计算机的发展及应用 1.3 信息在计算机中的表示与编码 1.4 微型计算机系统 1.5 计算机软件系统
第1章>>1.1节
1.1 信息与信息科学
本节主要内容
1.1.1 信息 1.1.2 信息技术 1.1.3 信息科学 1.1.4 信息化社会与信息素养
2.字符编码
• ASCII码;有7位和8位的两种
第1章>>1.3节>>1.3.2
1.3.2 信息编码
3.汉字编码
• 汉字输入码 • 汉字机内码 • 字形输出码 —点阵图形码
4.Unicode编码
• 它用两个字节表示一个字符,因此允许表示 65536 个字符, 世界上几乎所有的书面语言都能用单一的 Unicode 编码表示 • 前 128 个 Unicode 字符是标准 ASCII 字符,接下来的是 128 个扩展的 ASCII 字符,其余的字符供不同的语言使用

第1章>>1.2节>>1.2.1
1.2.1 计算机发展概论
“图灵机”为计算机的发明奠定了理论基础
“图灵机”不是一种具体的机器,而是一种理论模型, 可用来制造一种十分简单但运算能力极强的计算装置。
计算机理论之父 A.M Turing
第1章>>1.2节>>1.2.1
1.2.1 计算机发展概论
未来研究方向
信源理论和信息的获取,信息的传输,储存,检索, 变换和处理,信号测量分析处理显示,模式信息处理, 知识信息处理,决策和控制
第1章>>1.1节>>1.1.4
1.1.4 信息化社会与信息素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