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交频分复用技术

合集下载

无线wifi的信道复用方式

无线wifi的信道复用方式

无线wifi的信道复用方式无线WIFI的信道复用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频分复用(FDM):频分复用是将无线信号分成多个子信道,每个子信道可以承载不同的数据流。

在WIFI系统中,802.11a和802.11g采用了OFDM(正交频分复用)技术,将射频信号分成52个子信道,从而实现多个数据流的复用。

2.时分复用(TDM):时分复用是将时间分成若干个时间段,每个时间段可以分配给不同的用户使用。

在WIFI系统中,采用多路复用技术,如CDMA(码分多路复用)和OFDM(正交频分复用),在同一频段上实现多个用户的同时传输。

3.码分复用(CDM):码分复用是利用不同的编码方式将多个数据流分开,从而实现多路复用。

在WIFI系统中,采用CCK(互补编码)和QPSK(正交相移键控)等编码方式来实现多路复用。

4.空间复用:空间复用是通过多个天线或信号传输路径来实现多路复用。

在WIFI系统中,采用MIMO(多输入多输出)技术,通过多个天线同时发送和接收多个数据流,提高系统容量和覆盖范围。

5.动态信道分配(DCA):动态信道分配是一种自适应信道分配策略,根据无线环境的变化,动态地分配信道给各个接入点。

DCA技术可以有效避免信道干扰,提高系统性能。

6.信道捆绑(CB):信道捆绑是将多个相邻的信道绑定在一起,提高整体传输速率。

在802.11n协议中,采用频道捆绑技术,将多个5GHz信道捆绑在一起,实现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

综上所述,无线WIFI的信道复用方式主要包括频分复用、时分复用、码分复用、空间复用、动态信道分配和信道捆绑等技术。

这些复用技术在WIFI系统中相互配合,实现多个用户的同时传输,提高系统容量和覆盖范围,满足日益增长的无线通信需求。

ofdm信号时域表达式和频域表达式以及仿真

ofdm信号时域表达式和频域表达式以及仿真

ofdm信号时域表达式和频域表达式以及仿真OFDM信号(正交频分复用信号)是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广泛使用的调制技术。

它通过将高速数据流分成多个低速数据流,并在频域上将这些数据流正交地传输以提高频谱利用率。

OFDM信号的时域表达式可以通过逆离散傅里叶变换(IDFT)得到。

假设OFDM信号的符号数为N,子载波数为M(M=N),每个子载波的频域信号为X(k),则OFDM信号的时域表达式可以表示为:x(n) = ∑[X(k) * e^(j2πkn/N)],n=0,1,2,...,N-1其中,k表示子载波的索引,n表示离散时间。

以上式子表示了OFDM信号在时域上的波形。

OFDM信号的频域表达式可以通过离散傅里叶变换(DFT)得到。

将上述时域表达式进行傅里叶变换,可以得到OFDM信号的频域表达式:X(k) = (1/N) * ∑[x(n) * e^(-j2πkn/N)],k=0,1,2,...,N-1其中,X(k)表示OFDM信号在频域上的谱。

可以看出,OFDM信号在频域上是将子载波的频域信号叠加得到的。

为了更好地理解OFDM信号的时域和频域特性,可以通过仿真来展示。

以下是一个OFDM信号的时域和频域仿真示例。

假设OFDM系统的参数为:子载波数量N=64,子载波间隔为Δf=15kHz,采样率为Fs=1MHz,每个子载波的符号数目为K=48。

首先生成一个长度为K=48的复数信号,表示OFDM信号的频域信号。

然后将这个频域信号通过逆离散傅里叶变换(IDFT)转换为时域信号。

得到的时域信号为长度为N=64的序列。

接着,对时域信号进行离散傅里叶变换(DFT),得到OFDM信号的频域表达式。

通过将频域信号的幅度谱和相位谱分别绘制出来,可以观察到不同子载波的频域特性以及信号的总体频谱分布。

最后,可以绘制OFDM信号的时域波形,通过观察时域波形的幅度、波形间的间隔等特征,评估OFDM信号的性能。

通过以上仿真,可以更好地理解OFDM信号的时域和频域特性。

正交频分复用技术的优势与不足

正交频分复用技术的优势与不足

正交频分复用技术的优势与不足正交频分复用技术(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简称OFDM)是一种多载波调制技术,可以在有限的频谱上传输更多的数据。

OFDM技术在无线通信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Wi-Fi、4G和5G等。

它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OFDM技术的优劣进行全面评估。

1. 优势(1)高效利用频谱资源OFDM技术能够将频谱分成若干个子载波,每个子载波可传输少量数据,但所有子载波叠加在一起,总的数据传输量却是非常可观的。

这种频谱的高效利用,使得OFDM技术能够在有限的频谱范围内实现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

(2)抗多径衰落在无线通信中,多径效应是一个常见的问题,会导致信号衰落和失真。

由于OFDM技术将原始信号分成多个子载波进行传输,因此即使某些子载波受到了多径效应的影响,其他子载波仍然可以正常传输数据,从而提高了信号的抗多径衰落能力。

(3)易于实现和解调OFDM技术的调制和解调过程相对简单,能够利用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和逆快速傅里叶变换(IFFT)实现高效的信号调制和解调,这使得OFDM技术在实际应用中更加容易实现和部署。

2. 不足(1)对频率同步要求高由于OFDM技术使用了大量的子载波进行数据传输,对于接收端来说,需要对这些子载波的频率进行精确的同步,如果同步出现偏差,就会导致子载波之间相互干扰,从而降低了系统性能。

(2)对射频前端性能要求高在实际应用环境中,OFDM技术对射频前端的性能要求较高,尤其是对动态范围和线性度等参数的要求。

如果射频前端的性能无法满足要求,就会导致信号失真和误码率增加。

(3)容易受到窄带干扰由于OFDM技术对频谱进行了高度分割,因此在频谱内出现窄带干扰时,往往会影响多个子载波,从而导致整个系统性能下降。

总结OFDM技术作为一种高效的多载波调制技术,在无线通信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

正交频分复用

正交频分复用

正交频分复用(OFDM)是多载波传输技术之一,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

目前,这项技术已在许多高速信息传输领域得到应用,并且有可能成为下一代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物理层传输技术。

本讲座将分3讲来介绍OFDM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第1讲首先介绍OFDM的基本原理,第2讲介绍OFDM中的相关信号处理技术,第3讲介绍OFDM中的多址方式及其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情况。

1 引言近些年来,以正交频分复用(OFDM)为代表的多载波传输技术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多载波传输把数据流分解为若干个独立的子比特流,每个子数据流将具有低得多的比特速率。

用这样低比特率形成的低速率多状态符号去调制相应的子载波,就构成了多个低速率符号并行发送的传输系统。

OFDM是多载波传输方案的实现方式之一,在许多文献中,OFDM 也被称为离散多音(DMT)调制。

OFDM利用逆快速傅立叶变换(IFFT)和快速傅立叶变换(FFT)来分别实现调制和解调,是实现复杂度最低、应用最广的一种多载波传输方案。

除了OFDM方式之外,人们还提出了许多其他的实现多载波调制的方式,如矢量变换方式、基于小波变换的离散小波多音频调制(DWMT)方式等,但这些方式与OFDM相比,实现复杂度相对较高,因而在实际系统中很少采用。

OFDM的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末期。

60年代,人们对多载波调制作了许多理论上的工作,论证了在存在符号间干扰的带限信道上采用多载波调制可以优化系统的传输性能;1970年1月有关OFDM的专利被首次公开发表;1971年,Weinstein和Ebert在IEEE杂志上发表了用离散傅立叶变换实现多载波调制的方法;80年代,人们对多载波调制在高速调制解调器、数字移动通信等领域中的应用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但是由于当时技术条件的限制,多载波调制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90年代,由于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和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进步,OFDM技术在高速数据传输领域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OFDM基本原理(详细全面)

OFDM基本原理(详细全面)

峰均比降低技术
峰均比定义
峰均比(PAPR)是指OFDM信号的最大振 幅与平均振幅之比。高PAPR会导致信号的 功率放大器出现失真,从而引起频谱扩展 和带内干扰。因此,降低PAPR对于提高 OFDM系统的性能至关重要。
VS
峰均比降低技术
为了降低PAPR,可以采用多种技术,如限 幅滤波、编码、概率密度函数变换等。其 中,限幅滤波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它 通过限制信号的最大振幅来降低PAPR。然 而,限幅滤波会引入带外干扰和带内失真,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权衡各种因素。
物联网与智能家居
OFDM技术有望在物联网和智能家居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支持各种 低功耗、低速率的无线通信需求。
频谱共享与认知无线电
通过频谱共享和认知无线电技术,OFDM系统可以更好地利用频谱 资源,提高频谱利用率和系统容量。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04 OFDM系统性能分析
频域均衡性能分析
频域均衡原理
频域均衡通过在频域上对信号进行预处理,补偿信道对信号 造成的畸变,从而减小信号的误码率。
频域均衡性能影响因素
频域均衡的性能受到信道特性、均衡器设计参数以及信号质 量等因素的影响。
误码率性能分析
误码率定义
误码率是衡量数据传输系统性能的重 要指标,表示接收端错误解码的比特 数与总比特数的比值。
多径干扰抑制
多径干扰
在无线通信中,多径效应会导致信号的传播路径变长,从而引起信号的延迟和衰减。这种延迟和衰减 会导致OFDM子载波之间的正交性被破坏,从而引起多径干扰。为了抑制多径干扰,可以采用频域均 衡技术,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滤波处理,以减小多径效应的影响。
信道估计与均衡
信道估计技术用于获取信道的冲激响应,而频域均衡技术则通过调整接收信号的权重,使得信道的畸 变最小化。在实际应用中,通常会采用基于导频的信道估计方法,并在频域中进行均衡处理。

认知无线电系统中ofdm多用户资源分配算法

认知无线电系统中ofdm多用户资源分配算法

认知无线电系统中ofdm多用户资源分配算法1. 引言认知无线电技术是一种能够有效利用无线电频谱资源的技术,它能够实现对频谱的智能感知和动态分配。

OFDM(正交频分复用)是一种在认知无线电系统中常用的调制技术,它通过将信号分成多个子载波进行传输,提高了频谱利用率和抗干扰性能。

多用户资源分配算法是认知无线电系统中的关键问题之一,它需要在多个用户之间合理地分配子载波资源,以实现高效的数据传输和频谱利用。

本文将介绍OFDM多用户资源分配算法的研究进展,并对其中涉及到的关键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2. OFDM技术及其在认知无线电系统中的应用2.1 OFDM技术原理2.1.1子载波和子带宽2.1.2 前导序列设计2.1.3 时、频域抗干扰性能2.2 OFDM技术在认知无线电系统中的优势2.2.1高效频谱利用2.2.2抗多径衰落能力2.2.3适应动态信道环境2.3 OFDM技术在认知无线电系统中的应用案例2.3.1无线通信系统2.3.2无线传感器网络2.3.3车联网3.认知无线电系统中多用户资源分配问题3.1问题描述3.2资源优化目标3.2.1最大化系统吞吐量3.2.2最小化功率消耗3.2.3均衡用户服务质量4.基于功率控制的OFDM多用户资源分配算法研究进展4.1功率控制原理4.2功率控制算法4.2.1最大功率控制算法4.2.2最小功率控制算法4.2.3功率分配优化算法5.基于子载波分配的OFDM多用户资源分配算法研究进展5.1子载波分配原理5.2子载波分配算法5.2.1均匀子载波分配算法5.2.2动态子载波分配算法6.基于用户优先级的OFDM多用户资源分配算法研究进展6.1用户优先级定义与计算方法6.2用户优先级排序方法7.基于混合策略的OFDM多用户资源分配算法研究进展7.1混合策略定义与设计7.2混合策略实现方法7.3混合策略性能评估与优化8.结论8.1 OFDM技术在认知无线电系统中的重要作用8.2 多用户资源分配算法的研究现状与展望8.3未来研究方向与挑战。

3.6正交频分复用技术全解

3.6正交频分复用技术全解
应的子载波,从而构成多个并行的已调信号,经过 合成后进行传输。其基本结构如图2-66所示。
图2-66 多载波系统的基本结构
在单载波系统中,一次衰落或者干扰就可以导 致整个传输链路失效,但是在多载波系统中,某一 时刻只会有少部分的子信道会受到深衰落或干扰的 影响,因此多载波系统具有较高的传输能力以及抗 衰落和干扰能力。
3.6 正交频分复用技术 (OFDM)
学习目标
理解正交频分复用技术(OFDM)的基本原理 了解其与MIMO(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相结合的应用
多载波调制
多载波传输系统
多载波传输首先把一个高速的数据流分解为若 干个低速的子数据流(这样每个子数据流将具有低 得多的比特速率),然后,每个子数据流经过调制
(符号匹配)和滤波(波形形成g(t)),去调制相
分布式系统将分配给一个用户的子载波分散到整个带 宽,从而获得频率分集增益。但这种方式下信道估计 较为复杂,也无法采用频域调度。设计中应根据实际 情况在上述两种方式中灵活进行选择。
在未来的宽带无线通信中,存在两个最严峻的挑战 :多径衰落信道和带宽效率。因此,802.11n计划采 用MIMO与OFDM相结合,使传输速率成倍提高。 这是因为,OFDM通过将频率选择性多径衰落信道在 频域内转换为平坦信道,减小了多径衰落的影响;而 MIMO技术能够在空间中产生独立的并行信道同时传 输多路数据流,这样就有效地提高了系统的传输速率 ,即在不增加系统带宽的情况下增加频谱效率。因此 ,OFDM和MIMO相结合,就能达到两种效果:一 种是实现很高的传输速率,另一种是通过分集实现很 强的可靠性。
实现框图如图3-31和图3-32所示。用DFT和 IDFT实现的OFDM系统,大大降低了系统的复杂 度,减小了系统成本,为OFDM的广泛应用奠定 了基础。

ofdm通信中的厄米特对称

ofdm通信中的厄米特对称

ofdm通信中的厄米特对称1. 引言1.1 概述概述:OFDM(正交频分复用)是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调制技术,它通过将高速数据流分成多个较低速的子流进行传输,以提高频谱效率和系统吞吐量。

OFDM通信中的厄米特对称是一种重要的特性,它在传输过程中确保信号能够在复数域上实现对称性。

厄米特对称是指在OFDM通信系统中,信道的时域和频域响应满足对称性。

具体来说,即信道在正频率上具有相等的幅度和相位,同时在负频率上也具有相等的幅度和相位。

这种对称性使得信号可以在不同子载波之间进行独立传输,从而实现高效的频谱利用和抗多径干扰的能力。

OFDM通信中的厄米特对称对系统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首先,厄米特对称可以减少临近子载波之间的干扰,提高系统的容量和可靠性。

其次,厄米特对称还能够简化信号的处理和检测算法,降低系统的复杂度。

此外,厄米特对称还可以提高系统的功率效率,延长终端设备的电池寿命。

本文将重点探讨厄米特对称在OFDM通信中的应用和研究进展。

具体内容包括厄米特对称的概念和定义,厄米特对称在OFDM系统中的优势和挑战,以及目前关于厄米特对称的研究方向和未来发展趋势。

通过深入了解和探讨厄米特对称的相关内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重要特性,提高OFDM系统的性能和效率。

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们将首先介绍厄米特对称的概念和定义,包括其在时域和频域上的表述方式。

然后,我们将深入探讨厄米特对称在OFDM通信系统中的应用和优势,以及可能面临的挑战和解决方案。

最后,我们将总结文章的主要内容,并对未来关于厄米特对称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内容: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即引言、正文和结论。

引言部分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

在概述中,将介绍OFDM通信中的厄米特对称的概念和重要性。

然后,介绍文章的结构,指明各部分的内容和安排顺序。

最后,明确文章的目的,即通过研究和探讨厄米特对称在OFDM通信中的应用,以提高通信系统的性能和效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引言
(ABC) 在传统的频分复用 系统中, 总带宽被分成 . 个互 不重叠的子信道,每一子信道被不同的载波所调制,实现 . (E.E) 个子信道的频分复用。为了消除信道间干扰 , 在子信道 的频谱间加入了保护带,这样, . 个子信道的频谱就互不重 叠。但是保护带的加入降低了频谱利用率, 这对于宝贵的频 率资源来说是一种浪费。为了克服这个缺点, 可以用 . 个相 互重叠的子载波,每个子载波传送的数据速率是 ’ W /,子载 (见 波间的频率间隔也是 ’ W /, 因而, 子载波间是相互正交的 (@ABC) 。这就是正交频分复用 技术。接收端可以利用 图 ’) 子载波间的正交性进行相干解调。
(上接第 W! 页 )
V 结论
卷积 DJLb7 码具有非常优异的译码性能, 但同时其译码 算法的复杂度以及译码时延问题是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响卷积 DJLb7 码广泛使 用的因素。随着对卷积 DJLb7 码的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入的研 究, 在译码性能上有提高或在译码复杂度上有降低的修正译 码算法不断提出,卷积 DJLb7 码在现在和今后的通信系统中 有着更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上接第 W0 页 ) 功率时出现非线性,会产生子载波间的交调干扰和带外辐 射。 因此, 要求功率放大器的线性范围大, 这样就降低了功放 的效率。降低 #$#% 的方法有选择映射法、峰值消除和符号 加扰技术等。 (& ) 同步问题 同步对于 ’()* 系统非常重要, 同步误差会引起 +,+, 进 而影响符号同步。同步的解决办法分两类。一类是利用导频 符号或训练序列完成 ’()* 载波同步,这种方法的性能较 好, 但会造成带宽和功率的损失。 另一类是盲估计方法, 最简 单的是直接判决法, 也可以利用空闲载波进行盲估计。另外 还有利用循环前缀同步法、载波频偏的最大似然估计法 子空间方法 和基于导引子载波的定时恢复法等。
【摘
(@ABC) 要 】增加数据传输速率和提高频谱利用率是对现有通信系统提出的新要求。正交频分复用 技术不
但能满足这两方面的需要, 而且还具有抗多径干扰能力强等优点。着重介绍了 @ABC 系统的基本原理及其系统模型, 指出了 @ABC 系统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关键词 】正交频分复用 码分多址接入 多载波 .BCD
,’* j ""? +=== , &"""\ @U 00 X >@ ! i94 *I E1276OK %? e6OL3 G i985 ;348a98O2 D9H5 G A7QQ94: EQL538 G EQ51OLJH +HQJ6P5 %3897 S7L i9L565PP *J6O9Q65 G $115PP ,7HHJ4913 G O974P? +=== DL34P31O974P 74 ,7HHJ4913O974P, &"""\ W> ] W ^ U V0T X VT" V *3::97 _, %J6Y7‘ C I %5::9349 B? #P5J87 G ,237O91 D9H5 A7QQ94: (7L ei; +HQJ6P5 %3897? +=== DL34P31O974P 74 ,9L1J9OP 348 ENPO5HP: (J483H54O36 D257LN 348 $QQ6913O974P, &""@\ W> ] @& ^ U @W&W X @W/! 0 =P29H3 dI A3P5 cI ’7H7L9 EI !" #$% * G 3LN ei; ENPO5H eP94: i36P2 ,785P? ei;ED &""&I &""&U /0 X W" > E7H3N3KJ6J <? *J6O9Q65 $115PP #5LS7LH3415 94 ei; ENPO5HP eP94: D9H5 A7QQ94: ‘P? )9L51O E5MJ5415 EQL53894:? +===&""&I &""&U 0!> X 0V& T (75LPO5L Z? D25 #5LS7LH3415 7S 3 )9L51O G E5MJ5415 EQL538 e6OL3 G a985b348 ENPO5H 94 O25 #L5P5415 7S *J6O9Q65I C3LL7a b348 +4O5LS5L G 5415I 348 *J6O9JP5L +4O5LS5L5415? ei;ED &""&I &""&U >0 X T@
(EA7) 来实现。另外, 也可以 正交调制可以用傅立叶反变换 ,再通过低通滤波的方式产生 @ABC 用离散傅立叶变换(BA7) 信号。总之, 也是一种复用技术。 @ABC 既是一种调制方式,
# @ABC 的基本原理
首先将码周期为 /0 的串 @ABC 的基本原理如图 # 所示。 行信号 1( 转换成 . 路并行低速子数据流,转换后的并行信 再使用一组子载波构成的子信道来传 号周期为 / ? / X ./0 > , 输各个子数据流, 子载波的频率满足 2( 3 2$ Y ( W ? ./0 > - ( X 即子载波的频谱相互正交, 发射信号为: $- ’- … - . & ’ ,
.4’ .4’
(5##2(6 ) (5##2$ ) (5## 3 8UO 0 3 "1(8UO "1(8UO
( 3 $ ( 3 $
( ) ?’> 6 ./0
用 6 3 7/0 ? 7 X $- ’- … - . & ’ > 对进行采样可得到 . 个样值: (5##2$ ) (5## (7/0 ) 07 3 8UO 1(8UO " ./0 ( 3 $ 图 ’ 正交频谱图 (5##2$ ) (5## (7 ) (7 3 $, 3 8UO , 1(8UO ’…, . 4 ’) " . ( 3 $
!"#$%&%’() *"+,-+’./ 012131%’ 4-)#15)+61’& 4%7-)(#1%’ 8+.$’%)%&/
!"#$ %"&’&#(’ ! )& *+( ! ,& !"+-$(’ "
? ! E1F+G/452+1 H .+//0123452+1 I1;2188G21; .+::8;8 J4GK21 I1;2188G21; L12M8G625<- J4GK21 #$$$N" > ? " .+/O058G H .+15G+: .+::8;8 J4GK21 L12M8G625< +F P8328138 H 78391+:+;<- J4GK21 ’=$$$’ >
( $%&’ 信号的产生
基于上述讨论, $%&’ 信号的产生方法可归结如下: # 个输入符号经 ) 填充后得到个符号,再进行 ,%%-。 ,%%- 的输出即为 $%&’ 基带信号。 # 由于多径信号间有时延,需要选择特定的保护间隔, 然后把 $%&’ 信号中与保护间隔相应的后几个样值复制到 $%&’ 符号的前端。 # $%&’ 符号经升余弦窗虑除子载波的带外功率。 $%&’ 信号的发送和接收系统如图 0 所示。
如何设计更好的调制方式,使其具有较大的离散谱线的间 隔、较低的抗检测 g 低截获 B#) g + 能力和对现有无线系统造 成的影响较小是人们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 ,254 h,d9359 E? *7471N165 E23Q5P S7L e6OL3 i985b348 ENPO5H? +E,$E &""&I &""&\ @U !T0 X V"" & A3H3639454 *I A7‘9454 <I +943OO9 Z !" #$% +4 G ;348 +4O5LS5L5415 #7a5L ,3JP58 bN )9SS5L54O d948P 7S ei; E9:436P 3O e*DE g i,)*$ (L5MJ541N ;348P? %$i,’C &""@I &""@U T0 X @"" / i56b7L4 * B? ENPO5H ,74P985L3O974P S7L e6OL3 G i985b348 i9L565PP C5Oa7LYP? %$i,’C &""@I &""@U ! X > W B= *3LO5O , ZI _93443Y9P _ ;? $66 G 89:9O36 #$* +HQJ6P5 %3897 S7L *J6O9Q65 G $115PP O2L7J:2 (L5MJ541N G E5651O9‘5 HJ6O9Q3O2? _B’;= G
#$$% 年第 ’$ 期 总 第 ’!# 期




*+, ’$-
#$$%
.+//0123452+16 78391+:+;<
*+, ’!#- 7+54::<
正交频分复用技术
赵曙光! 卢鑫! 胡智勇"
(! 哈尔滨工程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哈尔滨 ’=$$$’ > ? " 哈尔滨理工大学计算机与控制学院, 哈尔滨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