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试卷第二十二卷附答案

合集下载

《易错题》人教版初中九年级物理下册第二十二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测试卷(有答案解析)(3)

《易错题》人教版初中九年级物理下册第二十二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测试卷(有答案解析)(3)

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风力发电机可以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B.用热水袋取暖是热水的化学能转化为身体的内能C.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和提高,永动机是有可能实现的D.内燃机的做功冲程把燃料燃烧释放出来的内能全部转化为机械能2.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A.家庭电路中选择最粗的保险丝B.将磁铁靠近手机、电视等家电C.用太阳能集热器为住户提供热水D.家中的照明灯全部用大功率的白炽灯3.下列能量形式与运动形式对应正确的是()A.汽车的运动——机械能B.空气的运动——内能C.分子的运动——电能D.原子的运动——核能4.人类利用太阳能的实质,是将太阳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供人们使用。

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时,将太阳能转化为()A.内能B.机械能C.电能D.化学能5.如图中所示的发电设备利用的是()A.风能B.光能C.太阳能D.水能6.关于信息、能源和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无线电广播、卫星电视、移动电话都是靠电磁波传递信息的B.在倡导“节能环保”“低碳生活”的今天,人类特别重视化石能源的利用C.光纤通信利用电信号传递信息D.干电池和DVD光碟都应用了磁性材料7.能源的开发利用提倡节能环保,下列行为中符合绿色发展节能减排的是()A.生活废水直接排入河流中B.交通工具选择燃油汽车C.道路照明采用太阳能路灯D.外出吃饭使用一次性筷子8.生活在能量的世界里,现实生活中时时刻刻都离不开能量。

生活中的绝大部分能量都来源于A.发电站B.汽油或煤油C.天然气D.太阳9.为打赢“蓝天保卫战”喜迎“超马”,市区各单位组织了以“节能降耗,保卫蓝天”为主题的宣传活动。

本次活动倡导绿色消费,低碳生活理念,下列做法与此理念不符合的是()A.骑“共享单车”出行B.使用一次性餐具C.人走关灯、少开空调D.对垃圾进行分类10.2016年11月3日,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在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

发射卫星的火箭使用的燃料主要是液态氢,这是利用了氢燃料的A.比热容大B.热值大C.密度大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11.关于能源、信息和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核电站的核心设备是核反应堆,其中发生的核聚变是可控的链式反应B.石油、煤炭、天然气、核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C.超导材料可应用于电饭锅和远距离输电线D.激光在光导纤维传播过程中会在拐弯处泄漏出去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果电池供电时,将内能转化为电能B.干电池给灯泡供电时,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C.核电站供电时,将电能转化为核能D.太阳能电池供电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13.生活中能量转化的实例很多,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来看,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燃料燃烧主要是把化学能转化为内能B.摩擦起电时主要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C.手机电池充电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D.电动机带动水泵把水升到高处是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14.下列关于能量转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电动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发生的能量转化主要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B.电风扇工作时,扇叶的机械能是由电能转化来的C.干电池给小灯泡供电时,发生的能量转化主要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D.在被阳光照射时,太阳能电池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15.一桶汽油用去一半,剩下的半桶汽油不变的物理量是A.热值,内能 B.比热容,密度C.质量,体积 D.热量,温度二、填空题16.今年,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宣布在渤海湾发现了大型油田,经证实该油田储量大、油品好、产能高。石油属于______(选填“一次能源”或“二次能源”),属于______(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石油液化气是通过______的方法使气体液化装入钢瓶中的。17.打开香皂盒会闻到香味,这是_______现象。

(必考题)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第二十二章选择题专项基础卷(答案解析)

(必考题)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第二十二章选择题专项基础卷(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关于能源和信息,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导体中电流的迅速变化会在空间激起电磁波B.北斗卫星导航是通过光纤传递信息C.太阳能、风能、水能、核能都属于可再生能源D.能量在转化或转移过程中总量保持不变,所以不必担心能源危机A解析:AA.导体中电流的迅速变化会在空间激起电磁波,故A正确;B.北斗卫星导航是通过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故B错误;C.太阳能、风能、水能、属于可再生能源,而核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C错误;D.虽然能量在转化或转移过程中总量保持不变,但能量的转化和转移有方向性,所以人类可利用的能量不断减少,故D错误。

故选A。

2.生活中能量转化的实例很多,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来看,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燃料燃烧主要是把化学能转化为内能B.摩擦起电时主要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C.手机电池充电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D.电动机带动水泵把水升到高处是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C解析:C【解析】燃料燃烧放热是把化学能转化为内能,故A正确;摩擦起电主要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故B正确;手机电池充电时,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故C错误;电动机带动水泵把水送到高处是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故D正确,故选C。

3.以下是小王在生活中联想到的物理知识,其中正确的是A.炒菜时加盐有咸味,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的作用力B.我们不敢大口地喝热气腾腾的汤,是因为汤含有的热量较多C.旋转按钮台灯变亮,是因为电路中的电阻变小,导致通过灯的电流变大D.烧水时,壶盖被水蒸气顶起,是机械能转化成内能C解析:C【解析】A、炒菜时加盐有咸味,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并不能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故A错误;B、我们不敢大口地喝热气腾腾的汤,是因为热汤的温度高,故B错误;C、旋转按钮台灯变亮,是因为电路中的电阻变小,导致通过灯的电流变大,实际功率变大,故C正确;D、烧水时,壶盖被水蒸气顶起,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D错误。

故选:C。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弹爆炸属于原子核聚变B.在太阳内部,太阳核心每时每刻都在发生核聚变C.化石燃料、水能、地热能都属于新能源D.做功冲程中,热机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B解析:BA、原子弹爆炸属于原子核裂变.故A不正确;B、在太阳内部,氢原子核在超高温作用下发生聚变,释放巨大的核能.因而太阳具有巨大的能量.故B正确;C、化石燃料、水能是常规能源,地热能是新能源.故C不正确;D、热机的压缩冲程中,活塞的机械能转化成燃气的内能;在做功冲程中,高温高压燃气推动活塞做功,内能转化成活塞的机械能.故D不正确.5.能源、信息、材料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超导材料可用来制作电饭锅的发热体,且发热效率更高B.太阳能、核能等新能源都属于可再生能源C.手机的芯片使用的材料主要是半导体D.卫星导航是利用超声波来定位导航C解析:CA.超导体是指某些材料当温度降低某个值时,电阻突然为零,所以电流经过超导体不发热,即不能用来制作电饭锅的发热体,故A错误;B.太阳能是可再生能源,核能是不可再生能源,故B错误;C.手机的芯片主要由二极管、三极管组成,而二极管是由半导体材料做成的,故C正确;D.超声波属于声波,传播需要介质,在真空中不能传声,所以不能用于卫星与地面通讯,卫星与地面是靠电磁波进行通讯,故D错误.6.如图所示是一种简易烧水器具,具有加热快、节省燃料的特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此器具几乎封闭,减少了能量损失B.此器具底部呈倒扣碗状,可以增大受热面积C.此器具中燃料燃烧时将内能转化成化学能D.此器具通过热传递增加水的内能,提高水的温度C解析:CA.由图可知,此器具几乎封闭,减少了因为汽化而损失的热量,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此器具底部呈倒扣碗状,可以增大受热面积,提高燃料的利用率,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燃料燃烧时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不是内能转化成化学能,故C错误,符合题意;D.燃料在此器具燃烧,通过热传递增加水的内能,提高水的温度,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典型题)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第二十二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典型题)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第二十二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风能、水能、太阳能,都属于一次能源B.太阳向外辐射的能量,来源于内部原子核发生的裂变C.核电站利用核聚变反应发电D.能量的转化与转移都是有方向的,因此,能量守恒定律不成立2.关于能源、材料和粒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保险丝常用电阻率比较大、熔点比较低的材料制成B.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量C.铁块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D.核能和化石能源均属于可再生能源3.2020年12月26日,株洲智轨一期的第一次试跑在河西段完美落幕。

智轨列车融合了有轨电车和公共汽车的优势,零排放、无污染。

智轨列车的动力系统在输出动力的过程中()A.内能转化为机械能B.电能转化为机械能C.机械能转化为电能D.机械能转化为内能4.下列关于能源及其利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目前人类使用的能源主要是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B.木柴、石油、天然气、核能、潮汐能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C.风能、水能、太阳能、地热能、电能都属于二次能源D.核电站是利用裂变和聚变两种途径发电的5.“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们要推进绿色发展,着力解决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系统的保护,建设美丽中国。

下列关于能源利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煤、石油、太阳能都是不可再生能源B.风能、太阳能是可再生能源,应大力开发利用C.大量的燃烧煤炭、石油对环境不会造成负面影响D.能量在转化过程中是守恒的,所以能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6.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不懈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21世纪各国的任务。

能源可按不同方式分类,如图,下列四组能源中,能归入图中阴影部分的一组是()A.煤炭、沼气B.太阳能、风能C.水能、天然气D.石油、核能7.为打响蓝天保卫战,能源问题已成焦点,全球能源将发生巨大变革。

下列关于能源问题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天然气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会加剧地球温室效应B.太阳是人类的“能源之母”,煤、石油、风能、水能等能源都是间接来自太阳能C.我国最大的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的核反应堆应用了核聚变的原理D.能量的转化或转移具有方向性,在转化或转移过程中总量保持不变8.关于四冲程汽油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汽油属于可再生能源B.做功冲程靠飞轮的惯性来完成C.压缩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D.冷却液要用比热容较大的物质9.下列能源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A.煤炭B.石油C.核能D.太阳能10.以下是小王在生活中联想到的物理知识,其中正确的是A.炒菜时加盐有咸味,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的作用力B.我们不敢大口地喝热气腾腾的汤,是因为汤含有的热量较多C.旋转按钮台灯变亮,是因为电路中的电阻变小,导致通过灯的电流变大D.烧水时,壶盖被水蒸气顶起,是机械能转化成内能11.生活中能量转化的实例很多,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来看,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燃料燃烧主要是把化学能转化为内能B.摩擦起电时主要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C.手机电池充电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D.电动机带动水泵把水升到高处是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12.下列事例中,能表示能量转化或转移具有“方向性”的事例是A.电能可以转化为机械能,机械能也可以转化为电能B.热量可以自发从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却不能自发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C.动能可以和重力势能相互转化D.机械能可以转化为内能,内能也可以转化为机械能二、填空题13.核电站是利用核______的能量来发电的;核能属于______再生能源。

(人教版)长沙市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第二十二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检测卷(答案解析)

(人教版)长沙市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第二十二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检测卷(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关于能源、材料和粒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保险丝常用电阻率比较大、熔点比较低的材料制成B.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量C.铁块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D.核能和化石能源均属于可再生能源2.能源、信息和材料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太阳能、石油、风能都属于可再生能源B.我国已建成的核电站是利用核聚变来发电的C.条形码扫描器中的光敏二极管使用的材料是超导材料D.火电厂提供的电能是二次能源3.下列主要是由于水被污染而产生后果的是()A.城市地表下降B.河流干涸C.河中鱼虾绝迹D.水土流失4.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总离不开能量及其转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提高能量利用中的转化效率是节能问题的核心B.全自动洗衣机工作时,电能全部转化为机械能C.水力发电,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D.用燃气灶烧水,只要调大火力,燃气灶的加热效率就提高5.如图中所示的发电设备利用的是()A.风能B.光能C.太阳能D.水能6.为打响蓝天保卫战,能源问题已成焦点,全球能源将发生巨大变革。

下列关于能源问题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天然气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会加剧地球温室效应B.太阳是人类的“能源之母”,煤、石油、风能、水能等能源都是间接来自太阳能C.我国最大的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的核反应堆应用了核聚变的原理D.能量的转化或转移具有方向性,在转化或转移过程中总量保持不变7.根据卢瑟福的原子结构模型理论,在原子中绕核高速旋转的是()A.分子B.电子C.质子D.中子8.关于信息、能源及可持续发展,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电磁波与声波都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手机之间信息的传递是由电磁波在空中的传播来完成的C.质量较大的原子核发生分裂能释放出惊人的能量,人类由此建成核电站,有百利而无一害D.核能属于可再生能源9.如今,已兴起新能源汽车的开发和投产,再过些年,常规汽车将停产,也将不允许再销售。

你对这种趋势的分析,比较赞同的是A.使用新能源汽车有利于减弱城市热岛效应B.新能源汽车显著减小体积有利于出行方便C.新能源汽车能够更智能化,更方便使用D.常规汽车的更新换代受限,不适应市场10.原子核由哪些粒子组成()A.质子和电子B.中子和电子C.质子和中子D.质子、中子和电子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弹爆炸属于原子核聚变B.在太阳内部,太阳核心每时每刻都在发生核聚变C.化石燃料、水能、地热能都属于新能源D.做功冲程中,热机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果电池供电时,将内能转化为电能B.干电池给灯泡供电时,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C.核电站供电时,将电能转化为核能D.太阳能电池供电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二、填空题13.“嫦娥”问月、“北斗”指路,2019 年中国航天发射次数将达 34 次,连续两年成为全球年度航天发射次数最多的国家。

(人教版)大连市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第二十二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检测卷(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大连市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第二十二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检测卷(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

下列方式可能造成空气污染的是()A.风车发电B.焚烧秸秆C.洒水增湿D.温室育苗2.下列关于材料、信息及能源的说法正确的是()A.电话的话筒内有一个电磁铁B.同种材料制成的导体,其电阻大小只与长度有关C.我国海域深处蕴藏的大量“可燃冰”属于可再生能源D.用手机收看“名师课堂”的直播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3.前段时间,“加水就能跑的神车”事件一度成为舆论热点,该汽车实际是利用车内水解制氢技术获得氢气,通过氢燃料电池给车提供动力(该技术成本很高,目前仍处在试验阶段),但被曲解为“加水就能跑”。

下列对该事件的看法错误的是()A.对于热点事件要遵从科学原理,不能盲从,更不能以讹传讹B.该车行驶的能量最终来源于水,所以说水是一种能源C.水解技术制取氢气的过程一定要消耗其它能量D.氢燃料电池是将氢气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4.能源、信息和材料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核电站利用的核能与太阳能的产生方式相同B.光纤通信是激光利用光的折射原理来传递信息的C.煤、石油和天然气是一次能源,也是不可再生能源D.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定位系统,主要是用超声波来传递信息的5.下列能量形式与运动形式对应正确的是()A.汽车的运动——机械能B.空气的运动——内能C.分子的运动——电能D.原子的运动——核能6.人类利用太阳能的实质,是将太阳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供人们使用。

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时,将太阳能转化为()A.内能B.机械能C.电能D.化学能7.为打赢“蓝天保卫战”喜迎“超马”,市区各单位组织了以“节能降耗,保卫蓝天”为主题的宣传活动。

本次活动倡导绿色消费,低碳生活理念,下列做法与此理念不符合的是()A.骑“共享单车”出行B.使用一次性餐具C.人走关灯、少开空调D.对垃圾进行分类8.手机扫描二维码是一种短距离通信的无线电技术,它传递信息是利用A.红外线B.超声波C.次声波D.电磁波9.原子核由哪些粒子组成()A.质子和电子B.中子和电子C.质子和中子D.质子、中子和电子10.2016年11月3日,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在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

郑州市第四十七中学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第二十二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检测卷(包含答案解析)

郑州市第四十七中学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第二十二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检测卷(包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下列主要是由于水被污染而产生后果的是()A.城市地表下降B.河流干涸C.河中鱼虾绝迹D.水土流失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酒精燃烧时,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但内能不会自发转化为酒精的化学能B.人们对太阳能的开发和利用,说明能量可以凭空产生C.吸收热量多的物体比热容和质量一定都大D.做功的实质是能量的转化,所以如果物体发生了能量变化,则该物体一定做了功3.如图所示,关于能量转化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摩擦生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B.能量转化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但是各种形式的能量之间不能自由的相互转化C.随着技术的发展,电灯通电后可以全部转化为光能D.燃料燃烧时,将化学能转化为光能和内能4.关于能源和信息,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导体中电流的迅速变化会在空间激起电磁波B.北斗卫星导航是通过光纤传递信息C.太阳能、风能、水能、核能都属于可再生能源D.能量在转化或转移过程中总量保持不变,所以不必担心能源危机5.大力开发可再生能源,是当今人类社会的共识。

下列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A.太阳能B.石油C.煤炭D.天然气6.下列有关材料、能源、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A.天然气属于不可再生能源B.手机充电过程中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C.手机通话是利用超声波传送D.超导体材料可制成二极管、三极管等元件7.能源的开发利用提倡节能环保,下列行为中符合绿色发展节能减排的是()A.生活废水直接排入河流中B.交通工具选择燃油汽车C.道路照明采用太阳能路灯D.外出吃饭使用一次性筷子8.如图是一款太阳能LED灯,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LED灯是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B.太阳能电池板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C.太阳能是可再生能源D.太阳能是太阳内部发生核裂变释放的能量9.关于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B.原子是由分子和电子组成的C.原子核和电子都带负电D.原子核外的电子都是静止的10.关于能源、信息和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太阳能、核能等新能源都属于可再生能源B.LED灯的核心元件发光二极管是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C.电热器中的发热体是由超导材料制成的D.北斗卫星导航是利用超声波进行定位和导航的11.关于能源、信息和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核电站的核心设备是核反应堆,其中发生的核聚变是可控的链式反应B.石油、煤炭、天然气、核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C.超导材料可应用于电饭锅和远距离输电线D.激光在光导纤维传播过程中会在拐弯处泄漏出去12.2018年11月19日2时7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及远征一号上面级),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四十二、四十三颗北斗导航卫星,这两颗卫星属于中圆地球轨道卫星,是我国北斗三号系统第十八、十九颗组网卫星.北斗导航卫星(如图所示)传递信息是利用A.超声波B.次声波C.激光D.电磁波二、填空题13.在声音共鸣中,与声源发生共鸣的物体吸收了随声波传播来的___________;家庭所用电力部分来自火力发电厂,火力发电厂燃烧的煤炭是上亿年的植物形成的,植物里储存的能量来自___________14.核电站是利用原子______释放的能量工作的,该能源属于______(填“可”或“不可”)再生能源。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物理第22章测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物理第22章测试卷及答案

第 1 页 共 7 页 第二十二章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满分:100分,限时:45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2018云南昆明中考)如图22-5-1所示设施中,用于发电的能源属于可再生的是()图22-5-1A.风能和水能B.风能和煤的化学能C.风能和核能D.煤的化学能和核能1.答案 A 风能、水能可以从自然界里源源不断地得到补充,属于可再生能源,故A 正确;煤的化学能和核能不能短时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B 、C 、D 错误。

故选A 。

2.(2017贵州黔南中考)下列现象或应用,对应物理知识正确的是( )A.核潜艇的主要能量来源——核聚变B.闻其声而知其人——音调C.天气回潮,有时玻璃镜面湿湿的——凝华D.空气开关——电磁铁2.答案 D 核潜艇的主要能量来源是重核裂变,故A 错误;“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辨别的,故B 错误;天气回潮,有时玻璃镜面湿湿的,是由于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为小水滴,故C 错误;空气开关的核心是电磁铁,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原理工作的,当电路中电流过大时,电磁铁的磁性将变强,吸引衔铁,自动切断电路,起到保险作用,故D 正确。

3.(2018湖南长沙开福北雅中学期中)如图22-5-2所示是湖南大学内的“风能太阳能互补”节能灯,它“头顶”小风扇,“肩扛”太阳能电池板,“腰插”蓄电池。

关于节能灯的设计解释合理的是( )第 2 页 共 7 页图22-5-2A.节能灯工作时是将电能转化成机械能B.小风扇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C.太阳能电池板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D.蓄电池储存能量的过程是将电能转化成机械能和太阳能3.答案 C 节能灯工作时,消耗电能,产生光能和内能,所以是将电能转化为光能和内能的过程,故A 错误;图中的小风扇工作时,消耗风能,产生电能,故是把风能转化为电能,故B 错误;太阳能电池板消耗太阳能,产生电能,故是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故C 正确;蓄电池储存能量的过程是充电过程,即消耗电能,产生化学能,所以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故D 错误。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第二十二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测试卷(答案解析)(5)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第二十二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测试卷(答案解析)(5)

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风能、水能、太阳能,都属于一次能源B.太阳向外辐射的能量,来源于内部原子核发生的裂变C.核电站利用核聚变反应发电D.能量的转化与转移都是有方向的,因此,能量守恒定律不成立2.以下行为符合“绿色低碳、文明出行”生活理念的是()A.放学后,未关闭教室内的日光灯B.教室的电脑显示器周末处于待机状态C.选择自行车或公共交通出行D.夏天上课时,将教室内的空调温度调得很低3.下列各组物体分类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金属、盐水、橡胶都属于导体B.电热水壶、洗衣机、电视机都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C.煤、石油、天然气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D.微波、超声波、可见光都属于电磁波4.下列能量形式与运动形式对应正确的是()A.汽车的运动——机械能B.空气的运动——内能C.分子的运动——电能D.原子的运动——核能5.中国的创新发展战略使科技领域不断取得新成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量子卫星是通过次声波与地面控制系统交流B.北斗卫星导航是通过光纤传递信息C.无人自动驾驶汽车行驶不需要消耗能量D.用5G手机上网是通过电磁波传递信息6.能源的开发利用提倡节能环保,下列行为中符合绿色发展节能减排的是()A.生活废水直接排入河流中B.交通工具选择燃油汽车C.道路照明采用太阳能路灯D.外出吃饭使用一次性筷子7.关于信息、能源及可持续发展,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电磁波与声波都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手机之间信息的传递是由电磁波在空中的传播来完成的C.质量较大的原子核发生分裂能释放出惊人的能量,人类由此建成核电站,有百利而无一害D.核能属于可再生能源8.如图所示是一种简易烧水器具,具有加热快、节省燃料的特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此器具几乎封闭,减少了能量损失B.此器具底部呈倒扣碗状,可以增大受热面积C.此器具中燃料燃烧时将内能转化成化学能D.此器具通过热传递增加水的内能,提高水的温度9.手机扫描二维码是一种短距离通信的无线电技术,它传递信息是利用A.红外线B.超声波C.次声波D.电磁波10.关于能源、信息和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太阳能、核能等新能源都属于可再生能源B.LED灯的核心元件发光二极管是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C.电热器中的发热体是由超导材料制成的D.北斗卫星导航是利用超声波进行定位和导航的11.原子核由哪些粒子组成()A.质子和电子B.中子和电子C.质子和中子D.质子、中子和电子12.下列有关热和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吸收热量时,自身的温度一定升高B.燃料的热值越大,燃烧时放出的热量越多C.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递到内能小的物体D.物质的比热容与其吸收的热量、质量及温度的变化无关二、填空题13.太阳能、水能、天然气、地热能、风能、潮汐能中,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物理试题22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以下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
正确的)
1.下列各物理量的单位,属质量单位的是( )
A.牛顿B.千克C.焦耳D.帕斯卡
2.家庭电路中安装的电能表是用来( )
A.测量电流的B.测量电功的 C.测量电压的D.测量电阻的
3.物体带负电,说明该物体上( )
A.有多余的电子 B.有多的质子 C.失去了电子 D.失去了质子
4.利用凸透镜不能得到( )
A.放大的虚像B.放大的实像 C.缩小的虚像D.缩小的实像
5.如图1所示电阻箱的示数是( )
A. 427Ω B. 1111Ω C. 7240Ω D. 13Ω
6.如图2所示为光线通过透镜后的光路图,其中正确的是( )
7.下列现象不能用惯性来解释的是( )
A.汽车紧急刹车时,乘客向前倾倒
B.熟了的苹果从树上掉下来
C.松了的锤头,把锤柄在地面上撞几个
D.百米跑道终点要留一段距离
8.下列几种减弱噪声的方法中,错误的是( )
A.有棉团塞住耳孔
B.在摩托车排气管上加消声器
C.在马路和住宅区之间种植花草树木
D.使装有噪声源的厂房门窗面向居民区
9.关于大气压的变化,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大气压随高度的升高而减小
B.大气压随高度的升高而增大
C.大气压与高度无关
D.大气压是固定不变的
10.下列现象中,能说明物体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砂石从山坡上滚下来
B.汽车过后,尘土飞扬
C.炒莱时,远处都能闻到香味
D.江河中的水,流入大海
11.下列过程中,属于动能转化为势能的是( )
A.雪撬从山坡上滑下
B.玩具弹簧枪将“子弹”射出去
C.弹簧门在推开后自动关门
D.向上抛出的小球上升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小
12.晾干湿衣服的下列措施中,干得最快的是( )
A.将湿衣服堆放在通风的阳台上
B.将湿衣服展开挂在室内
C.将湿衣服展开挂在通风的地方
D.将湿衣服展开挂在通风,且有阳光照射的地方
13.下列情形中,能产生感应电流的是( )
A.电路中的部分导体沿磁感线运动
B.电路中的部分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C.闭合电路中的部分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D.闭合电路中的部分导体沿磁感线运动
14.下面的做法符合安全用电常识的是( )
A.在输电线上晾晒湿衣服
B.用湿毛巾擦洗家庭电路中的开头、插座
C.安装维修用电器时,首先把电路断开
D.发现有人触电,直接用手去把他拉开
15。 如图3,闭合电键S后,将滑动变阻器触头P 向右移动时,电流表、电压表示数变化
情况是( )
A.V 的示数减小,A 的示数增大
B.V的示数增大,A 的示数减少
C.V 、A 的示数增大
D.V 、A 的示数都减小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7分)
16.温度是反映物体____程度的物理量,摄氏温度是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__℃,
把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_℃。
17.内能的应用之一是用来_____;应用之二是用来____。
热机就是利用内能来_的机器。
18.如图4所示,甲用F1 =100N的力向右推车,乙用F2=80N的
力向右拉力,两个力沿同一直线,则它们的合力大小为___N。
19.起重机匀速提升重为1×104N的货物时,先上升5m后,又沿水平方向移动8m,在这一
过程中起重机对货物做的功是_____J。
20.如图5所示的电路中,闭合电键S后,V1的示数为3V,V2的示
数为1.5V,则总电压为_V。
21.通电螺线管相当于条形磁铁,当增大通过的电流时,它的磁性
_;当减少线圈的匝数时,它的磁性___;当在螺线管中插人
铁芯时,它的磁性___(填“增强”或“减弱”)。
22.如图6所示,是“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实验中两表的示数,则电流表读数为__A,
电压表读数为___V,该电阻的阻值为___Ω。
23.在标准大气压下,将质量为2kg、温度为
20℃的水加热至沸腾,需要吸收的热量是__
J[ C 水=4.2×103J/(kg·℃)]。
24.在打捞库尔斯克潜艇时,潜水员要潜人100m
深处的巴伦兹海底作业,这时潜水员须承受水
的压强为____Pa(ρ水=103kg/m3,g=ION/kg)。
三、作图题(共20分,其中第25,26小题各4分,第27、28小题各6分)
25.如图7所示,某同学用6N的力将图钉按在墙上,画出图钉受到的压力的图示
26.如图8,光线从空气斜射向水面,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请在图中作出它的反射线和
折射线,并角β标明反射角、用γ 明折射角。
27.如图9(a)所示,钢丝钳是电工常用工具,它的用途广泛,并应用了许多我们所学的物理
知识,请根据题中要求解答以下各题。(1)钢丝钳是根据杠杆原理制成的,它是一种___
杠杆(填“省力”或“费力”),它的刀口做得很薄,这是为了___压强(填“增大”或“减
小,’)。
(2)钢丝钳钳柄上的套管必须用___材料制成,带电作业时才不会触电;钳柄套管上一般
都刻上花纹,这是为了____摩擦(填“增大”或“减小)。
(3)图9(b)是钢丝钳剪断钢丝时单侧钳柄的受力示意图,请在图中作出动力F1 的力臂L1 和
阻力F2的力臂L2。

28.如图10(a)给出了几种电路元件,要求将灯L1和L2组成串联电路,用开关控制整个电路,
用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1)请在图10(b)的方框内画出电路图;
(2)用细实线表示导线,把(a)中的元件连接成所要求的电路。

四、计算题(5分)
29.李明同学的家距学校7. 2km,他骑自行车上学,早晨7:20出发,7:50到达学校,则他
在这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多少米/秒?

五、计算题(5分)
30.家用电熨斗的电阻为70Ω,工作电流为3A时,每分钟产生的热量为多少焦耳?
六、计算题(6分)
31如图11,体积为2×10-4m3的实心铜块,吊在细线上再浸没在水中,试求:
(1)铜块所受的浮力大小;
(2)细线对铜块的拉力大小(ρ铜 =8 .9×103 kg/m3 g=l0N/kg)。
七、计算题(7分)
32.如图12所示电路中,灯L标有“12V,12W”字样,R2 =12Ω 当S1、S2都闭合时,
电流表示数为1.2A,这时 灯L正常发光, 求:
(1)电源电压U等于多少?
(2)电阻R1 的阻值是多大?
(3)当S1S2都断开时,灯L消耗的功率PL是多少?

中考物理试题答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