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文化与舞蹈审美》复习

合集下载

隆荫培、徐尔充《舞蹈艺术概论》(修订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隆荫培、徐尔充《舞蹈艺术概论》(修订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目 录第1章 舞蹈的本质和审美特征1.1 复习笔记1.2 课后习题及详解第2章 舞蹈的艺术特性2.1 复习笔记2.2 课后习题及详解第3章 舞蹈的社会功能3.1 复习笔记3.2 课后习题及详解第4章 舞蹈的种类4.1 复习笔记4.2 课后习题及详解第5章 舞蹈的起源5.1 复习笔记5.2 课后习题及详解第6章 舞蹈的发展6.1 复习笔记6.2 课后习题及详解第7章 舞蹈作品与社会生活7.1 复习笔记7.2 课后习题及详解第8章 舞蹈作品的内容和形式8.1 复习笔记8.2 课后习题及详解第9章 舞蹈美的构成和形态9.1 复习笔记9.2 课后习题及详解第10章 舞蹈思维和舞蹈形象创造10.1 复习笔记10.2 课后习题及详解第11章 舞蹈作品的意境创造11.1 复习笔记11.2 课后习题及详解第12章 舞蹈的形式结构12.1 复习笔记12.2 课后习题及详解第13章 舞蹈语言13.1 复习笔记13.2 课后习题及详解第14章 舞蹈构图14.1 复习笔记14.2 课后习题及详解第15章 舞蹈创作的审美规范15.1 复习笔记15.2 课后习题及详解第16章 舞蹈表演的审美规范16.1 复习笔记16.2 课后习题及详解第17章 舞蹈交流17.1 复习笔记17.2 课后习题及详解第18章 舞蹈传播18.1 复习笔记18.2 课后习题及详解第19章 舞蹈美感19.1 复习笔记19.2 课后习题及详解第20章 舞蹈欣赏20.1 复习笔记20.2 课后习题及详解第21章 舞蹈评论21.1 复习笔记21.2 课后习题及详解第22章 新中国舞蹈艺术50年启示录22.1 复习笔记22.2 课后习题及详解第23章 沿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23.1 复习笔记23.2 课后习题及详解第1章 舞蹈的本质和审美特征1.1 复习笔记一、舞蹈的艺术本质1艺术的本质(1)主要学派主要学说有两大派,即“艺术是现实的模仿再现”和“艺术是人的情感表现”。

舞蹈欣赏知识点总结

舞蹈欣赏知识点总结

舞蹈欣赏知识点总结一、舞蹈的基本概念舞蹈是一种通过身体运动来表达情感、思想和意境的艺术表现形式。

在舞蹈的表演中,舞者通过节奏和动作的配合,展现出身体的柔美与力量,表达出各种情感和情绪,传达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舞蹈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具有丰富的内涵和表现力,能够吸引人们的目光,激发人们的情感,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

二、舞蹈的历史发展舞蹈作为古老的艺术形式,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

早在史前时期,人类就已经开始通过舞蹈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信仰。

在古代文明中,舞蹈被视为一种重要的礼仪和娱乐方式,被广泛应用于宗教仪式、社会庆祝活动和战争表演等场合。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舞蹈艺术逐渐形成了各种不同的流派和风格,产生了许多经典的舞蹈作品和著名的舞蹈家。

三、舞蹈的表演技法舞蹈的表演技法是舞者用来展现舞蹈艺术的基本手段,它包括了舞姿、步法、身段、节奏和表情等方面。

舞者需要通过不断的训练和练习,掌握各种技术动作和表现技巧,才能够在舞台上展现出高超的舞蹈技艺和个性化的表演风格。

在舞蹈的表演过程中,舞者需要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灵活的舞蹈能力,同时还需要注重情感表达和舞台感染力,才能够吸引观众的注意和欣赏。

四、舞蹈的风格流派舞蹈的风格流派是指舞蹈作品在表现形式和内容上的不同特点和风格特征。

在舞蹈的历史发展中,出现了许多不同的舞蹈流派和风格,如古典舞、现代舞、民族舞、芭蕾舞、爵士舞和街舞等,每种舞蹈流派都有其独特的艺术特点和表演风格,受到了广大观众和舞者的喜爱和追捧。

不同的舞蹈流派代表着不同的文化传统和艺术理念,每一种流派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吸引力,给人们带来了丰富多彩的舞蹈艺术体验。

五、流行舞蹈的欣赏流行舞蹈是指在时代背景下流行起来的、深受大众喜爱的舞蹈形式。

在当今社会,随着文化交流和全球化的发展,流行舞蹈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融合了各种不同的舞蹈元素,包括了音乐、时尚、娱乐和体育等多种要素,给人们带来了新颖的舞蹈艺术享受。

舞蹈文化与舞蹈审美复习

舞蹈文化与舞蹈审美复习

1、西方现代舞开山之母——伊莎多拉.邓肯2、芭蕾舞剧《天鹅湖》的作曲是柴可夫斯基,柴可夫斯基还创作哪些舞剧音乐?3、民间舞审美特征(1)载歌载舞,自由生动(2)巧用道具,技艺结合(3)形象鲜明,情节生动(4)自娱性和表演性统一4、傣族民间舞蹈舞者多保持半蹲的舞姿,重拍向下,均匀的节奏中,膝部的屈伸带动身体上下颠动和左右轻摆;脚步重起,轻落,全脚掌平稳着地。

孔雀、大象、水为傣族人民喜爱,因此傣族舞蹈的内容多于它们有关。

5、《两棵树》的舞蹈编导6、芭蕾舞的美学原则是开、绷、直、立7、“锅庄”,是有舞必歌、以歌伴舞的形式。

流传于西藏牧区、半农半牧区,气势磅礴,技巧性强。

8、堆谐:俗称“踢踏舞”,是脚下打点的踢踏舞,多在乐曲的重拍或前半拍时抬起,弱拍或后半拍是踢踏打点,膝部松弛并富有弹性。

9、弦子是西藏典型的农业区的歌舞,舞蹈优美,歌词秀丽,“拖步”、“点步慢转”是常用的步法。

10、蒙古族的“筷子舞”以肩的动作见长,一般由男性表演。

舞者右手握筷,不时击打手、腿、肩、脚等部位,有时还击打地面或台面。

11《孔雀飞来》的编导12、《踏歌》的编导13、交响编舞法:在舞蹈创作中借鉴交响音乐的思维逻辑,以舞蹈特有的规律为主,力求达到音乐与舞蹈高度统一的一种编舞方法。

14、现代舞的审美特征(1)背离传统(2)不断创新(3)抽象表现(4)紧跟时代15、圆润谐和有人把中国古典舞蹈归结为“划圆的艺术”是很有道理的。

无论是静态的“三道弯”,还是动态的“云肩转腰”都有一个共同点:万变不离其“圆”。

一是调度轨迹的“圆”。

二是动作轨迹的“圆”。

三是静态造型的“圆”。

16、简述北方蒙古族舞蹈的风格特征,并从气候特征、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历史人文等方面分析形成该风格的原因。

17、在芭蕾舞《天鹅湖》“三大天鹅舞”的舞蹈片段中,三位舞者用舞蹈语言展现三只大天鹅。

(1)三位舞者展现的大天鹅具有什么样的性格特征?(2)她们如何运用舞蹈语言表现三大天鹅的性格特征?18、舞蹈《海那边》表达了海峡两岸同胞的思念之情以及盼团圆、盼统一的愿望。

2.《舞蹈审美与鉴赏》专题教案

2.《舞蹈审美与鉴赏》专题教案

这一艺术手法。那“反串”的男人如何模仿女性的体态呢?于是
就有了寸子。在这样的鞋子上,重心就会不稳,身体就会自然模
仿女性婀娜多姿的体态。
“三道湾”的现象在中国的汉族舞蹈里面屡见不鲜,比较典
型的是安徽花鼓灯、山东胶州秧歌和东北秧歌。
二、“圆流周转”与“开绷直立”
路易十四命宠臣建造了世界上第一所皇家芭蕾舞学院,并制 定了一套严格的规则,这个规则就是“开绷直立”,还有芭蕾舞中
舞蹈作品《中国妈妈》的赏析,从拉井绳这样的劳动动作汲
取出来的舞蹈创作动机元素,把它艺术化处理,去呈现中国女性
那种劳动中的淳朴和质朴,那份善良的内心世界,都是通过这样
的一个很自然的生活劳动场景的动作进行演化传递出来的。
放映当代舞蹈艺
通过两个实例,使学生感受到劳动不仅仅产生于古代,今天
的舞蹈艺术仍然充满了劳动的情趣。
从甲骨文的“舞”,到金文的“舞”以及“舞”字通“巫”字 所蕴含的文化含义,可以看到舞蹈的舞的历史变迁的脉络,从简 单一直走到今天,我们看到的舞蹈的舞字如此的丰富,如此的蕴 含了舞蹈艺术本体的内在力量。
通过分析书法作品的“舞”字与不同舞种的内在联系,由此 我们就可以看到当今世界艺术和艺术之间是没有界限的,书法艺 术跟舞蹈艺术都可以如此的关联,比如说像诗歌、像美术,音乐 就更不用说了,它跟舞蹈之间的关联性就更加的密切了。所以这 一讲我们从汉字文化的舞蹈的舞字衍生出来对舞蹈发展的一种认 知。
动作等方面的分析,使学生理解艺术创作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
的原则。
舞蹈作品《进城》的赏析,它高度凝练了这些农民工兄弟们
他们在刚走进大都市,之后的那样一种心情、心境、心态,以及
发现许多原来没有见过的事务的时候那种情感的表达。通过对主

舞蹈的知识点总结大全

舞蹈的知识点总结大全

舞蹈的知识点总结大全一、舞蹈的概念和起源舞蹈是一种通过身体动作、姿态和肢体语言来表现情感、思想和故事的表演艺术,它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人类早期社会的原始宗教仪式和庆祝活动。

舞蹈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史前时代,人类早期社会以舞蹈来祈求风调雨顺、庆祝丰收、纪念祖先、追求爱情等,逐渐演变成了一种独特的表演艺术形式。

二、舞蹈的分类和类型舞蹈的类型多种多样,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比如按照风格和表现方式可以分为古典舞、现代舞、民族舞、街舞等;按照舞蹈动作和形态可以分为芭蕾舞、拉丁舞、爵士舞、民族舞等;按照表演场所和目的可以分为舞台舞蹈、宴会舞蹈、礼仪舞蹈等。

三、古典舞和民族舞古典舞是西方舞蹈的一种主要类型,它以芭蕾舞为代表,源自欧洲宫廷舞和宫廷芭蕾舞。

而民族舞则是不同民族文化的体现,它流传于各个国家和地区,以其独特的风格和表现形式吸引着观众。

四、现代舞和爵士舞现代舞是20世纪兴起的一种新兴舞蹈类型,它摒弃了传统舞蹈的限制和规范,强调个性和创新,注重舞者的身体表现和情感抒发。

爵士舞则是一种源自非洲和美洲的舞蹈形式,具有强烈的节奏感和表现力,是一种充满活力和激情的舞蹈类型。

五、舞蹈的技巧和表现形式舞蹈是一种高度技巧性的表演艺术,舞者需要具备一定的身体条件和技能,比如优美的身材、灵活的肢体、协调的动作和优秀的表演能力。

同时,舞蹈还强调情感的表达和内化,舞者需要通过肢体语言和表情来传达特定的情感和意念。

六、舞蹈的教学和传承舞蹈是一门需要长期学习和不断磨练的艺术,因此舞蹈的教学和传承显得非常重要。

各地的舞蹈学校和舞蹈团队都致力于培养新一代的舞蹈人才,为舞蹈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做出贡献。

七、舞蹈的艺术价值和社会意义舞蹈是一种高雅的艺术表现形式,它不仅可以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还可以引发对生活、情感和情感的深刻思考。

同时,舞蹈还在社会和文化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比如促进文化交流、增进民族团结、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等。

总结起来,舞蹈是一门古老而又不断创新的艺术,它融合了身体、音乐、情感和思想,是一种充满魅力和感染力的表演艺术形式。

舞蹈真正的知识点总结

舞蹈真正的知识点总结

舞蹈真正的知识点总结舞蹈的基本元素包括舞蹈动作、音乐和表情。

舞蹈动作是舞者通过身体姿势和动作来表达故事和情感的方式。

音乐是舞蹈的伴奏,能够帮助舞者保持节奏和表达情感。

表情是舞者通过面部表情和眼神来展现角色的情感状态。

舞蹈的演出通常包括舞蹈技巧和表演艺术两个方面。

舞蹈技巧包括舞者的身体控制、柔韧性、力量和平衡等方面的技能。

表演艺术则包括舞者的表演技巧、表情和情感表达能力。

舞者需要全面的训练和练习,才能够在舞台上展现出优秀的舞蹈技巧和表演艺术。

舞蹈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

在古埃及和古希腊,舞蹈是一种重要的宗教仪式和社会活动。

在中国,舞蹈也有着悠久的历史,从古代宫廷舞到民间舞蹈,都有着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

随着时间的推移,舞蹈在世界各地不断发展和演变,形成了许多不同的舞蹈风格和形式。

舞蹈的发展也与音乐和剧场艺术息息相关。

舞蹈与音乐结合在一起,可以更好地表达情感和故事,激发观众的共鸣。

而在剧场艺术中,舞蹈通常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能够为剧情增添戏剧性和视觉效果。

在现代社会,舞蹈已经成为一种受人们喜爱的艺术形式。

从古典芭蕾舞到现代舞蹈、从迪斯科舞到街舞,舞蹈的表现形式非常多样化,每种舞蹈风格都有着自己的精彩之处。

随着世界的变化和文化的交流,舞蹈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为人们带来了更多的艺术享受和文化交流的机会。

舞蹈的学习和教育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许多学校和艺术机构都开设了舞蹈课程,培养了许多优秀的舞蹈人才。

同时,舞蹈比赛和演出也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激励着年轻的舞者们不断努力和进步。

总的来说,舞蹈是一种非常具有魅力和表现力的艺术形式。

它不仅可以带给人们快乐和美好的体验,还可以激发人们的情感和想象力。

舞蹈是一种超越语言和文化的艺术语言,能够为人们带来更多的艺术享受和文化交流的机会。

希望舞蹈能够继续发扬光大,为世界带来更多的美好和感动。

《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复习要点

《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复习要点

舞蹈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是以人体为表演中介的动态艺术,它不受语言文字的局限,可以沟通感情,使舞者和观从心灵共振,可以积淀古代文化,传承民族审美心理,通过舞蹈者的表演展示时代精神,孕育新的创造。

尽管如此,我们要探索舞蹈文化的内涵及其文化特征时,还必须借助语言文字的文献资料,因此,作为中国民间舞蹈文化的研究,就必须充分注意舞蹈具有语言文字与非语言文字两种文化的特殊性。

本教程,则是舞/研/堂以此为基本原则进行编写的,因此讲授时必须分注意舞蹈化的这种特殊性。

一、课程的目的与要求本课程,是以仍在流传的中国各民族民间舞蹈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其目的是使学习者系统地、完事地了解中国民间舞蹈文化传承的特点、文化类型的划分,并掌握舞蹈文化的探索方法,以用于民间舞蹈的学习、研究和艺术实践。

舞研堂以《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作为教材,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结合舞蹈实例讲授,亦可补充相应民族的民间舞蹈资料;而且庆利用录象、幻灯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力求生动活泼。

二、课程内容的安排第一章舞蹈的文化探索本章要点:首先明确文化的两种类型,结合实例分析舞蹈文化的特殊性,弄懂舞蹈非语言文字文化的基本特点;理解《前言》中第一段文字论述的内涵,明确民间舞蹈是属于传统文化中的“下层文化”范畴。

对于“ 20 字舞蹈文化探索法”,应予充分重视并运用于舞蹈化的探索与艺术实践中。

第二章民间舞蹈的概念与文化特征本章要点:结合实例分析民间舞蹈的“六种特性”,明确由它们所概括的“民间舞蹈的概念”;分析“五种文化特征”的内容及其相互的关系,进而思考哪一种是最根本的特征。

复习思考题:1 、民间舞蹈的概念及其特征2 、如何理解民族舞蹈与民间舞蹈两者之间的关系。

3 、民间舞蹈具有哪几种舞蹈特征,其中哪一种是最根本的,为什么?第三章中国民间舞蹈的概况与文化类型本章要点:中国是地域辽阔,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由于各民族的历史文化,居住环境,社会结构之不同,以及各民族的社会经济发展之不平衡,所以中国民间舞蹈中涵括有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文化因素,从而具有中国风格与民族特色的,纷繁多彩的艺术形式。

舞蹈基础相关知识点总结

舞蹈基础相关知识点总结

舞蹈基础相关知识点总结一、舞蹈的起源与发展历史1. 舞蹈的起源舞蹈是人类最早的艺术形式之一,它的起源可以追溯至远古时代。

早期的舞蹈常常与宗教仪式、社会活动或战争有关。

人们借助舞蹈来表达对神灵的敬畏,或是在庆祝丰收、追求爱情等社会活动中进行舞蹈。

在这些活动中,舞蹈被视为一种神圣的仪式,是与人类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

2. 舞蹈的发展随着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舞蹈也不断演变和发展。

在古代中国和印度,以及古希腊和罗马等地区,都有独特的舞蹈形式,它们在当时的社会生活和文化传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而在中世纪欧洲,舞蹈则成为了骑士团的一种训练项目,同时也是贵族社交活动的一部分。

在近代,随着舞蹈教育、专业团体的产生,舞蹈开始成为一种专业艺术形式。

从芭蕾舞到现代舞,再到爵士舞和街舞,舞蹈迅速发展并且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认可。

二、舞蹈的分类1. 在内容与形式上可分为古典舞蹈和民间舞蹈。

古典舞蹈指的是那些经过长期发展、在专门的学校和舞蹈团体中教授和演绎的舞蹈形式,如芭蕾舞、现代舞等。

而民间舞蹈则是流传在人民群众中的舞蹈形式,它们通常是根植于当地的习俗和传统,如中国的民族舞、印度的印度舞等。

2. 在艺术特色上可分为芭蕾舞、现代舞、爵士舞、街舞等。

芭蕾舞是一种通过优美的身体动作来表达情感和展现形体美的舞蹈形式,是舞蹈中最为经典和纯粹的一种。

而现代舞则更加注重情感表达和肢体语言的多样性,具有很强的现代感。

而爵士舞和街舞则更加注重动感和奔放的舞蹈形式,是现代青年人最为喜爱的一种舞蹈风格。

三、学习舞蹈的基础知识1. 舞蹈训练的基本功学习舞蹈首先需要掌握一定的基本功,如柔韧性、平衡性和力量等。

柔韧性是指身体的柔软和伸展性,能够让舞者展现出更多样的动作和姿态;平衡性是指舞者在跳跃、旋转和站立时能够保持身体平衡;而力量则是指舞者需要具备一定的肌肉力量来支撑和运动身体。

2. 芭蕾舞的基本动作学习芭蕾舞需要掌握一系列基本的动作和表现方式,如立定姿势、扑捉动作、抬腿动作、旋转动作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西方现代舞开山之母——伊莎多拉.邓肯
2、芭蕾舞剧《天鹅湖》的作曲是柴可夫斯基,柴可夫斯基还创作哪些舞剧音乐?
3、民间舞审美特征
(1)载歌载舞,自由生动
(2)巧用道具,技艺结合
(3)形象鲜明,情节生动
(4)自娱性和表演性统一
4、傣族民间舞蹈舞者多保持半蹲的舞姿,重拍向下,均匀的节奏中,膝部的屈伸带动身体上下颠动和左右轻摆;脚步重起,轻落,全脚掌平稳着地。

孔雀、大象、水为傣族人民喜爱,因此傣族舞蹈的内容多于它们有关。

5、《两棵树》的舞蹈编导
6、芭蕾舞的美学原则是开、绷、直、立
7、“锅庄”,是有舞必歌、以歌伴舞的形式。

流传于西藏牧区、半农半牧区,气势磅礴,技巧性强。

8、堆谐:俗称“踢踏舞”,是脚下打点的踢踏舞,多在乐曲的重拍或前半拍时抬起,弱拍或后半拍是踢踏打点,膝部松弛并富有弹性。

9、弦子是西藏典型的农业区的歌舞,舞蹈优美,歌词秀丽,“拖步”、“点步慢转”是常用的步法。

10、蒙古族的“筷子舞”以肩的动作见长,一般由男性表演。

舞者右手握筷,不时击打手、腿、肩、脚等部位,有时还击打地面或台面。

11《孔雀飞来》的编导
12、《踏歌》的编导
13、交响编舞法:在舞蹈创作中借鉴交响音乐的思维逻辑,以舞蹈特有的规律为主,力求达到音乐与舞蹈高度统一的一种编舞方法。

14、现代舞的审美特征
(1)背离传统
(2)不断创新
(3)抽象表现
(4)紧跟时代
15、圆润谐和
有人把中国古典舞蹈归结为“划圆的艺术”是很有道理的。

无论是静态的“三道弯”,还是动态的“云肩转腰”都有一个共同点:万变不离其“圆”。

一是调度轨迹的“圆”。

二是动作轨迹的“圆”。

三是静态造型的“圆”。

16、简述北方蒙古族舞蹈的风格特征,并从气候特征、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历史人文等方面分析形成该风格的原因。

17、在芭蕾舞《天鹅湖》“三大天鹅舞”的舞蹈片段中,三位舞者用舞蹈语言展现三只大天鹅。

(1)三位舞者展现的大天鹅具有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2)她们如何运用舞蹈语言表现三大天鹅的性格特征?
18、舞蹈《海那边》表达了海峡两岸同胞的思念之情以及盼团圆、盼统一的愿望。

(1)该作品开场和结尾的队形有何寓意?
(2)在该作品5分40秒的地方,所有舞者排成两纵队依次拥抱,形成作品的最高潮。

请从舞蹈队形、舞台空间、舞蹈节奏、舞台灯光、舞蹈音乐等方面对该作品的舞蹈片段(5分40秒到6分50秒)进行分析鉴赏。

19、简述藏族舞蹈“一顺边”动作的形成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