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英汉对比之综合与分析

合集下载

英汉语言对比研究论文

英汉语言对比研究论文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经济全球化,各国人们之间的交流已是一个必然趋势,我们对外交往中,跨文化的言语交际也显得愈发重要。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差异反映到语言层面上则表现为语言差异,不同的国家和民族的语言表现出的文化背景和思维模式都有所不同,因此我们有必要把英语与母语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认识英语和母语的特性与差异,从而促进文化交际。

本文将从语言与文化、综合语与分析语、刚性与柔性、形合与意合,四个角度对英汉两种语言进行对比与分析,从细节之处去感受两种语言的微妙差别,从而对英语的学习有更深刻的认识。

关键词:语言与文化综合语与分析语刚性与柔性形合与意合英汉两种语言内容一、引言二、教材篇1.语言与文化2.综合语与分析语3.刚性与柔性4.形合与意合三、课堂篇四、疑惑篇五、结语英汉对比研究语言是一面镜子,它反映着一个民族的文化,揭示该民族文化的内容;语言既是社会的产物,又是人类历史和文化的结晶。

同时语言与文化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理解文化必须了解语言。

汉语和英语则是在不同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形态中形成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语种,本质上都浸透着各自民族文化的特征,但是由于东西方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又使得汉英两种语言在交流中产生了碰撞。

本文将从语言与文化、综合语与分析语、刚性与柔性、形合与意合,四个角度对英汉两种语言进行对比与分析,进一步认识英语和母语的特性与差异从而对英语的学习有更深刻的认识,进而促进文化交际。

一、教材篇1.语言与文化语言和文化之间有着必不可分的内在联系:一方面,语言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另一方面,文化的许多要素需要借助语言来表达,即: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是语言的管轨。

语言是文化的基石——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语言又受文化的影响,反映文化。

可以说,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它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经济全球化,各国人们之间的交流已是一个趋势和必然。

《英汉对比研究》笔记

《英汉对比研究》笔记

《英汉对比研究》笔记《英汉对比研究》笔记综合语与分析语聚集与流散形合与意合繁复与简短物称与人称被动与主动静态与动态抽象与具体间接与直接替换与重复第一章综合语与分析语综合语为“运用形态变化来表达语法关系”,如拉丁语、德语及古英语。

分析语为“用词序及虚词来表达语法关系”,如汉语。

英语为“综合-分析语”,表现为1.形态变化;2.固定的词序及丰富的虚词;英语为拼音文字,有语调(intonation);汉字为形声字,有声调(tone)表达语法意义的三大手段:形态变化、词序和虚词。

(一)形态变化,即词的形式变化。

1.构词形态,词缀变化(affixation),包括前缀(prefix)和后缀(suffix)。

英语有,汉语没有,所以英汉互译时,要改变词性、转换词类。

2.构形形态,即词形变化,包括人称代词,名词单复数和时态。

New factories are being built all over the country.全国到处都在兴建新工厂。

(二)词序形态变化越多的语言,词序越灵活,反之亦然。

英语词序比汉语灵活的一个表现就是英语中的倒装句。

原因就是“形态变化”和“连接词”;而中文缺乏形态变化,少用或不用连接词,词序较固定。

形态变化规则要求句中词语之间保持语法关系一致,只要词语之间前后呼应,就容易灵活安排;汉语无这种一致的关系,只能按照表意的需要排序词序。

a)He had to quit the position and went in exile, having beendeprived of his power.他被剥夺了权力之后,只好离职,流落他乡。

b)a very important questiona question of great importance一个很重要的问题c)at an unprecedented speedat a speed unprecedented以空前的速度d)There is no inconsistence in what he said.There is nothing inconsistent in what he said.他说的话并没有前后矛盾之处。

汉英语言对比 第三讲 分析与综合

汉英语言对比 第三讲 分析与综合

古英语为综合语 英语发展过程中主要受综 合语的影响 现代英语属于综合现代英语属于综合-分析 语
古汉语为分析语 汉语发展过程中主要受次 级综合语(粘着语)影响 现代汉语属于分析语
形态变化,但不复杂 词序灵活,但相对稳定 虚词较多,使用频繁
没用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 化 词序地位重要位置固定
八个常见的语法范畴
(六)式(mood) mood) 表示句子的语气或情态的语法范畴。 一般通过动词的形态变化来区分陈述 式、命令式、虚拟式、愿望式等。 英语有虚拟式。但如果只是通过句子 的语调或虚词等表示语气或情态,一 般不看成式范畴。
(七)人称(person) (七)人称(person) 表示动词与主语在人称上的一致关系的语法范畴 一般通过动词的形态变化来区分第一人称、第二 人称和第三人称。如俄语、法语等动词都有三种 人称形式。 英语一般动词的现在时单数有第三人称的形式变 化:加后缀化:加后缀-(e)s,动词be的现在时单数则有 ,动词be的现在时单数则有 三种人称形式:am、are、is。 三种人称形式:am、are、is。 各语言中人称代词都有人称的区别,但代词的人 称一般不属语法范畴,因为没有形态变化。如汉 语的“我、你、他” 语的“我、你、他”。
(八)级(grade) (八)级(grade) 表示性质状态的程度的语法范畴 一般通过形容词、副词的形态变化来 区分原级、比较级和最高级。 英语单音节形容词和一部分副词一般 用词尾变化区分这三种级多音节词则 一般用前加虚词more、less、better、 一般用前加虚词more、less、better、 worse表示比较级,most、least表示 worse表示比较级,most、least表示 最高级。
(二)数 主要与名词相关的语法范畴 一般用名词(或代词)的词形变化区别单数和复 数或单数、双数和复数(大于二的数)。 有些语言中动词、形容词或冠词也有数的形态变 化,与名词的数在形式上保持一致。

第二章 英汉语言的对比分析

第二章 英汉语言的对比分析

翻译技巧:英译汉时,在大多数情况下可译成句尾封闭式;汉译英时, 要把汉语的句尾封闭译为句首封闭。
第二节 英汉语言的不同点
〔例1〕 I am very happy and grateful to receive your message of greetings. 〔译文〕接到你们的贺函,我十分愉快和感谢。 〔分析〕在表示原因的句子中,英语表态在前,叙事在后;汉语则往往相反, 叙事在前,表态在后。
[译文] 声明宣称:国际经济秩序必须改变,否则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 之间的差距将继续加大。
[分析] 上述译文采用顺译法,语序与原文相差无几,只是用了一个冒号 ,切开原文的长句,使译句层次了然。
第一节
英汉语言的共同点
[例3]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s been one of the most spectacular phenomena of our generation. It has revolutionized our way of living—and possibly also our way of dying. You may not realize what is happening because it is a piecemeal process. But you can feel the increasing convenienctelevision, telephones, and even insect killers. There is hardly anything that we see, hear, feel or eat that hasn’t been changed b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译文] 科技的发展是我们这一代人最为惊异的现象之一。它使我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 革命性的巨变,可能还改变了我们的死亡方式。你也许意识不到其中的变化——因为 这一切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但你能感受到飞机、电视、电话甚至杀虫剂所带来的越来 越多的方便与舒适。我们所看到、听到、感觉到和吃到的,几乎没有一个不是科技变 革的结果。

英汉词语表达的分析性和综合性差异与互译实践.ppt.Convertor

英汉词语表达的分析性和综合性差异与互译实践.ppt.Convertor

英汉词语表达的: 分析性和综合性analytic expression and synthetic expressionOutlineAnalytic & synthetic expression related to degree of lexicalizationFactors for the occurrence of lexicalizationDifferent degree of lexicalization in word-formationDifferent degree of lexicalization in parts of speechImplications for C-E and E-C translationAnalytic & synthetic expressionSynthetic expression (i.e., one word) is often sufficient to combine what analytic expression can only achieve by using multiple words.Synthetic expression characterized by high degree of lexicalization while analytic by lower degree of lexicalization.Factors for lexicalization1. Grammar2. Condensing3. Frequency4. CultureGrammarChinese –the tendency of analytic: limited affixes; disyllables; single morpheme words in decline; various predicate structuresEnglish – the tendency of synthetic:free morpheme (-ful /full –less/leas -ship/shape)mouthful/ spoonful/ eventful/ hopeful…fruitless/ sleepless/ useless/ homeless…friendshi p/ partnership/ membership/ citizenship…Condensing物色——绢帛之类贵重丝品——用物色来寻求、交易——寻求(王灿龙2005)帝思其贤,乃物色求之。

Lecture 2 英汉对比

Lecture 2 英汉对比

没有外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就连续做匀速直线运动。
H
7
树状与竹状
英汉语言对比
树状 竹状
汉语 英语
H
8
Example:
The boy, who was crying as if his heart would break, said, when I spoke to him, that he was very hungry because he had had no food for two days.
H
30
15. 晚年生活 Elderly in daily life
H
31
16. 洗澡时间 Bathing hour
H
32
17. 领导 The Boss
H
33
18. 时尚 What’s trendy?
H
34
19. 孩子 The child
H
35
20. 心目中的彼此
H
36
风俗习惯
英汉文化对比
他说的我不信。
➢ I did not remember a single point discussed at the meeting.
会上讨论了什么我一点都没记住。
➢ 王先生我认识。
I know Mr. Wang.
➢ 唱歌,他是最棒的。
He is the best singer.
H
4
英汉语言对比
Asia? Four little tigers of
Asia!
H
15
英汉文化对比
文化价值
英汉文化价值取向差异表
抽象问题
具体问题
时间 空间 观念 观念

英汉语言对比研究及对比分析综述

英汉语言对比研究及对比分析综述

英汉语言对比研究及对比分析综述摘要:对英汉语言对比研究及对比分析进行了综合性论述,其中包括研究的性质、范围与方法, 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及研究的宗旨与目的。

从近百年英汉语言对比研究的历史中,归纳了十个重要的研究目的。

关键词:英汉语言对比研究对比分析综述一、英汉语比较研究的性质、范围与方法1.英汉语比较研究的性质英汉语比较研究属于语言学之下的比较语言学的一个分支。

2. 英汉语比较研究的范围英汉语比较研究的范围大致可分为两类:第一类为语言本体或纯语言研究, 也指英汉语本身的层次结构研究,不涉及其他外在因素[1];钱冠连称之为“语言实体”的研究[2];萧立明称之为“语言符号系统”的研究。

萧立明将语言符号系统总结性地划为十大层次:(1)区别性特征;(2)音位;(3)音节;(4)词素;(5)词;(6)词组;(7)从句;(8)句子;(9)句群;(10)语篇[3]。

第二类为语言综合研究, 即结合社会、文化、心理、国情等外在因素研究语言[4], 钱冠连称之为语言实体附着因素的研究[5]。

从目前所研究的趋势来看,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的学者们对语言本体和语言综合研究都很重视, 尤其是对语言综合研究。

事实上,语言综合研究不仅更加符合语言本身的意义和存在,也可以促使人们加深对语言的认识—这种认识包括对语言的发展规律、语言发展规律的生成机制、语言个性与共性的并存、语言发展未来趋势等方面的了解。

3.英汉语比较研究的方法英汉语比较研究的方法, 首先应该注意三个结合即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共时性研究与历时性研究相结合个性(差异性、异质性)与共性(普遍性、同一性)相结合。

但是, 以汉语为主体还是以英语为主体的方法论问题,目前暂时还没有达成一致的共识。

从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多数还是以英语为主体, 以英语语言或语法理论为参照系统作英汉语比较研究。

当然,也还是有强调应以汉语为主体的[6]。

关于主体性问题, 笔者认为在排除意识形态干扰的基础上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考虑从语言材料来看, 应当是双向研究, 因为涉及到英、汉两种语言。

英汉对比与翻译分析解析

英汉对比与翻译分析解析


associated with the shape of its body and
wings.
▪ 译文:从某种程度上说,飞机的速度与机身和机翼的形

状有关。
Conclusion: 1. 英语重形态,汉语轻形态
▪ 英语词汇(主要是实词)有词形变化,而汉语词 汇一般来说并无词形变化。
▪ 如英语名词有人称、数、格的变化;动词有人称、 时态、情态、语气和非谓语动词变化;形容词和 副词有级的变化;代词则有人称和格的变化;许 多实词还可通过词缀引起词义和词性的变化等等。
▪ 译文:侵略有多种形式:单方面废除条约与国际义务,干涉 别国内政,对弱小邻国进行威胁,强迫实行不平等关系,赤 裸裸地武装进攻别国领土和肢解别国,征服殖民地民族,否 认自决权和基本人权等。
Conclusion:
▪ 2. 英语静态(Static)语言;汉语动态 (Dynamic)语言 英语的名词、介词、形容词、副词表达能力 强,是英语组句的骨干词汇,它们由谓语动 词统领,造成了英语的“静态语势”。汉语 组句主要依靠动词词组和短句,造成了其ation about risks.
▪ 译文:从核安全到食品添加剂等自相矛盾又令人困惑

的危险信息纷至沓来。
例5
▪ 原文:本地区严禁砍伐松林。
▪ 译文:No one is allowed to clear-cut the pine forest
in this region. /Pine tree felling is prohibited here!
Conclusion:
▪ 3. 英语多被动(Passive);汉语多主动(Active)
▪ 英语多使用被动语态,汉语则较少使用。英语使用被动 语态主要是为了强调句子的动作承受者;不知道或没必 要说出动作的执行者;为了行文准确客观。英语的论说 文体特别是科技文章,使用被动结构的概率有时可多达 75%以上,因为西方人在陈述道理时推崇“客观性”, 而十分忌讳主观推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英 语 构 词 形 态 变 化
①He moved astonishingly rapidly . ②He moved with astonishing rapidity. ③His movements were astonishingly rapid. ④His rapid movements astonished us. ⑤His movements astonished us by their rapidity. ⑥The rapidity of his movements was astonishing. ⑦The rapidity with which he moved astonished us. ⑧He astonished us by moving rapidly. ⑨He astonished us by his rapid movements. ⑩He astonished us by the rapidity of his movements.

#
安排语序
• His being neglected • 借助语序调整反映英 by the host added 语的被动语态。 to his uneasiness. • 主人对他的忽略使他 更加不舒服。
#
利用词语隐含意义
• The book is said to have been translated into many languages. • 据说此书已译成多种 语言。 • 利用词语的隐含意义 来翻译原文的被动语 态
#
汉译英
• 第一批电子计算机于1945年投入使用。 • The first electronic computers went into operation in 1945. • The first electronic computers was put into service in 1945.
• (由于)受到了这种鼓 励,他们为第二年制定 了一个更大胆的计划。
encouraged的被动,以 及其做状语表示原因的 语法意义; • 借助“更”表达原文中 bolder的比较级。
#
Try it! • When the ends of a copper wire are joined to a device called an electric cell a steady stream of electricity flows through the wire. 当把一根铜线的两端连接到一种叫做 电池的电器上时,就会有稳定的电流通 过该铜线。
#
• 7. ...When he has taken his exercise and is drinking his tea or his beer, and lighting his pipe…
(George Santayana, The Weather in His Soul)
• 在他运动之余品茶或喝酒,并点着烟斗 时……
• • • • • •
I gave him a book. 我给他一本书。 He has given me two books. 他已给我两本书 His father often gives him books. 他爸爸常常给他一些书。
I---me 我
he---him---his 他
gave---given---gives 给
• 如果一个民族不能自由地决定其政治地位,不能自由 地保持其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要享有其基本权 利,即使不是不可能,也是不容易的。这一论断,几 乎是无可置辩的了。
#
• It was difficult for a people, if not impossible, to enjoy its basic rights unless it was able to determine freely its political status and to ensure freely its economic, social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The assertion was now scarcely contested. • The assertion was now scarcely contested that it was difficult for a people, if not impossible, to enjoy its basic rights unless it was able to determine freely its political status and to ensure freely its economic, social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 The assertion that unless a people was able to determine freely its political status and to ensure freely its economic, social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it was difficult for it, if not impossible, to enjoy its basic rights was now scarcely contested #
book---books 书
#
小 结
•英语通过形态变化,一个词可以表达多种词 性和语法意义。但现代英语的名词等已经失 去了古英语的若干形态变化(阴/阳性的变 化),所以我们称英语是正不断由综合型语 言向分析型语言发展的语言。
•汉语总体上来说,没有形态变化,所以汉语 是典型的分析语。

英译汉翻译要点
#
汉语词尾变化
汉 语 构 词 形 态 变 化 • 但汉语也有一些词尾变化。如词尾“X子”可 以指人:孩子、瞎子、胖子;也可以指物: 箱子、刷子、椅子;还可以指时间,日子等。 • 类似的还有“X儿”、“X员”、“X们”、 “X者”、“X家”、“X了”、“X着”、“X 过”、等等。 • 但汉语利用词缀构词仍处于发展中。所以我 们说汉语几乎没有构词形态的变化。
• 二十岁那年,我就逃出了父亲的家庭。直到现在还 是过着流浪的生活。(萧红《永久的憧憬和追求》) • When I was twenty, I fled home. Since then I have been wandering around like a hobo. • When I was twenty, I fled home. And so far I still live the life of vagrant.
#
2 对比与翻译
#
分 析 语
• An analytic language is characterized by a relatively frequent use of function words, auxiliary verbs, and changes in word order to express syntactic(句法的) relations, rather than of inflected form. • 所谓分析型语言,是指这种语言中的句法 关系主要不是通过词本身的形态来表达, 而是通过虚词、语序等手段来表示。
#
其他办法
• Oxford has, and had fewer students than the University of Toronto. • 牛津大学的在校学生 数无论现在还是过去 都比多伦多大学少。 • 通过变换说法来翻译 原文中的两个“有”。
#
汉译英翻译要点
汉译英时,应特别注意对汉语进行分 析,把汉语中通过词汇或暗含形式表 达的时态、语态、情态、语气等用英 语的形态变化表达出来。
#
• 4. In every game, they were bested by the visitors. –每场比赛他们都败在客队的手下。(best有打 败,胜过的意思) • 5. He realizes that he is not as healthy as he was. -他意识到自己现在已不像过去那么健康了。 • 6. They told me that Professor Liu would have been teaching here for twenty years by this winter. -他们说到今年冬天刘教授在这里教书就(要) 满二十年了。
Lecture 2
综合语与分析语
Synthetic vs. Analytic
contents
• 1 综合语与分析语概述 • 2 对比与翻译 • 2.1 形态(构词形态/构形形态) • 2.2 语序 • 2.3 虚词 • 2.4 声调语言与语调语言
#
1 综合语与分析语概述 • 英语:综合-分析语(syntheticanalytic language) • 汉语:分析语 (Analytic language)
#
2.1 英语形态变化,即词的形式变化, 主要有两方面: • 1.构词形态变化,即起构词作用的词缀 形 变化(affixation),包括大量的前缀 态 (prefix)和后缀(suffix)的变化。
变 化
(词性/词义转变)
• 2.构形形态变化,即表达语法意义的词 形变化。
#
构 词 形 态 变 化 对 比
• 英语通过词形变化,改变词性,用这 些词灵活组句,可以表达一个几乎相 同的意思。 • 汉语词形变化比较少,利用词缀构词 仍处于发展中,不能表达同样多的意 思。
#
他行进的速度快得令人惊讶。
英 语 • Move — movement 构 词 • Rapid---rapidly---rapidity 形 • Astonish—astonishing---astonishingly 态 变 灵 化 活 组 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