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美刻花耀州瓷赏析

合集下载

耀州窑青瓷艺术特征及其成因探讨

耀州窑青瓷艺术特征及其成因探讨

【文物博论】 A Theory of Cultural Relics048Vol.181耀州窑位于陕西西安的铜川市黄堡镇,窑址以黄堡为中心,包括上店、立地坡、玉华、陈炉及塔坡一带。

在宋朝这个地方归耀州管辖,因此得名耀州窑。

随着经济的发展,耀州窑成为北方著名的瓷窑场,以其独特的刻花和印花风格,成为北方青瓷的代表,后来又成为耀州窑系的中心窑场及代表。

耀州窑青瓷精品是宋代经济文化繁荣的产物,也是宋代工艺技术水平和社会审美意识的反映。

耀州窑在唐代创烧,五代成熟,宋代繁荣,金元延续,在15世纪末明中叶结束,有800多年的连续烧制历史。

1 耀州窑青瓷的发展简析耀州窑位于陕西省铜川市黄堡镇。

因铜川在五代后唐同光元年(923)以降隶属耀州管辖,所以才有了这个名字。

经过多年不断的考古和研究,我们对耀州窑青瓷的发展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

耀州窑青瓷始于唐代,在五代时期慢慢发展,宋代是耀州窑青瓷发展最鼎盛的时期,元代因蒙古军队入驻,他们不懂青瓷的烧制技术,导致耀州窑青瓷日渐没落。

“巧如范金,精比琢玉”是北方青瓷最典型的特点,耀州窑青瓷工艺精湛、造型优美,深受世人的喜爱,在当时广为流传。

1.1 唐代耀州窑青瓷耀州窑主要是从唐代开始烧制的,这个时期的耀州窑烧制水平明显不高,而且青瓷烧制的数量也不会很多,还处于烧制技术的摸索阶段。

这一时期青瓷的釉色不够纯净,色调也普遍单一,往往都呈现为土黄色。

唐代的耀州窑青瓷没有任何的修饰,主要是以很朴素的土黄色为主色调,造型浑圆饱满,处在初期烧制技术的摸索阶段。

到了唐代中叶,耀州窑的青瓷有了一定的发展,这一时期耀州窑的青瓷器普遍多了精美的装饰。

在经济繁盛的唐代,人民的生活水平普遍比较高,他们对耀州窑青瓷的烧制工艺也有了更多的要求。

这时候的耀州窑青瓷已普遍应用在上层社会的饮茶文化中。

1.2 五代耀州窑青瓷进入五代时期,很多地方都陷入了战乱,国家也是四分五裂的,但耀州窑的瓷业却依然不断发展。

这时的耀州青瓷技术在学习南方越窑技术和北方的定窑工艺之后,成功创造出了天青釉瓷。

耀州窑青瓷艺术特征及其成因探讨

耀州窑青瓷艺术特征及其成因探讨

天工|2021年第2期文 关汉文[摘 要]在我国的陶瓷发展史上,耀州窑的地位和影响是极为重要的,耀州窑独有的青瓷装饰和青瓷印花技术,记录了时代装饰审美的演变和发展历程。

平面和立体相结合让耀州青瓷独具魅力,对于我国的青瓷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耀州窑;青瓷;艺术特征;工艺技艺[中图分类号]J527 [文章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5-7556(2021)2-0112-02 本文文献著录格式:关汉文.耀州窑青瓷艺术特征及其成因探讨[J].天工,2021(2):112-113.耀州窑青瓷艺术特征及其成因探讨历经多年的考古挖掘和科学研究,我们对于耀州窑青瓷发展历程有了深入的认识,耀州青瓷烧制最早开始于唐代,后在宋朝时期达到巅峰,但是在元代之后又开始走向衰落。

耀州窑的青瓷“巧如范金,精比琢玉”,是我国北方青瓷中的典型代表,深受世人所喜爱,而且青瓷技术在全世界得到较为广泛的传播,同时对世界陶瓷领域有重大的影响。

一、耀州窑青瓷的概述耀州窑地处陕西西安,位于铜川市的黄堡镇,该窑以黄堡为中心,向周围的县市辐射,由于此地在宋朝的时候属于耀州管辖范围之内,所以该窑被命名为耀州窑。

耀州窑所出产的青瓷精品,是在宋朝经济文化高度发展的情况下产生的,也反映了宋朝的工艺技术和社会审美意识。

耀州窑出产的青瓷立体感强,其外形以曲线为主,在瓷釉选择上主要是采用橄榄绿作为主色调,在器物的底部和端口多以黄色为主。

在耀州青瓷的装饰上,历代工匠会采用刻花和印花的装饰手法进行青瓷制作,或者是直接使用三角刀直刀进行轮廓雕刻和线条刻画,这样一来,就会让耀州青瓷的纹理装饰变得更加明显。

青瓷表面的纹理装饰,往往可以体现出古代雕刻工匠的精湛雕工和技术。

表面所浮现出来的纹理,不仅让青瓷更具立体感,而且可以给青瓷表面的淡青色釉面增加一种特别的光晕。

综观中国所有的传统陶瓷造型作品,耀州青瓷的花纹造型、釉色烧制技艺都有着自身的特色,跟其他传统陶瓷相比毫不逊色。

地域文化-耀州窑

地域文化-耀州窑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课程论文课程名称:地域文化(专)分校(工作站) 专业学号学生姓名年月摘要:耀州窑作为我国古代六大名窑之一,在中国陶瓷史上甚至世界陶瓷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其典型的装饰手法青瓷刻花工艺在北宋晚期达到鼎盛,更是被誉为“宋代青瓷刻花之冠”。

本文从分别介绍了耀州窑的概况、并对其现状与历史地位以及对耀州窑的发展做了一些浅显的分析与设想,期望能有更多人认识到耀州窑的文化价值,更好的保护和发展耀州窑文化艺术。

关键词:耀州窑陶瓷文化传承铜川耀州窑的历史和保护耀州窑位于西安以北一百多公里的铜川市黄堡镇。

宋时属于耀州,故命名为“耀州窑”。

始烧于唐代,成熟于五代,北宋中期达到鼎盛,也是在这一时期,发展成为一个自成窑系的北方著名窑场,终于元代。

主要烧制唐三彩、白瓷、青瓷、黑瓷和酱色釉瓷等品种,以青瓷最负盛名。

一、耀州窑的起源与发展(一)耀州窑的地域概况作为中国陶瓷史上著名窑场之一的耀州窑,以其独特的装饰技法闻名于世,在我国陶瓷文化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耀州窑之所以取得如此大的成就,有助其发展的有利因素。

1.地理优势。

耀州窑位于今陕西铜川市的黄堡镇,唐宋时属耀州治,故名耀州窑。

《同官县志》载道:“南北沿河十里,皆其陶冶之地,所谓十里窑场也”。

可知当时陶瓷规模的宏大。

并且临河而建,说明水资源也非常丰富,交通便利。

2.资源丰富。

陶瓷即“土的艺术品”,然而此处位于关中平原北部,储藏着陶瓷所需的大量瓷土原料以及用于配釉的瓷土原料。

同时在古代这里有丰富的森林植被资源,为唐五代三百多年窑场烧瓷提供了燃料。

此处还蕴藏了丰富的煤炭资源,为宋代使用煤烧造瓷器提供了条件。

享誉中外的耀州窑,就是在此基础上创烧和发展起来的。

(二)耀州窑烧制艺术的缘起与发展耀州窑至少创于唐,盛于宋,在宋代已与“汝。

官、哥、钧、定”五大名窑齐名,是中国古代北方青瓷的代表。

耀州窑在唐代开始烧陶瓷,经五代、宋、元几朝。

早期唐时主要烧制黑釉、白釉、青釉、茶叶末釉和白釉绿彩、褐彩、黑彩以及三彩陶器等。

五代耀州窑、北宋汝窑及南宋官窑青瓷釉的比较研究

五代耀州窑、北宋汝窑及南宋官窑青瓷釉的比较研究

五代耀州窑、北宋汝窑及南宋官窑青瓷釉的比较研究五代耀州窑、北宋汝窑及南宋官窑青瓷釉的比较研究中国的陶瓷历史悠久,其中的青瓷釉器在世界陶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五代耀州窑、北宋汝窑及南宋官窑分别代表了不同历史时期的陶瓷制作艺术,它们在釉色、质地、装饰等方面呈现出差异,值得进行比较研究。

首先,五代耀州窑的青瓷釉器以色泽婉约、质地细腻而著称。

其独特的青瓷釉色受石英含量的影响,常呈现出浓郁的青灰色或灰绿色,整体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

釉面细腻光滑,如玉质般的质感令人赞叹。

在装饰方面,主要采用雕刻、划花等技法,图案简约而雅致,给人一种深沉内敛的美感。

其次,北宋汝窑的青瓷釉器以釉色浑厚、白中透绿为特点。

其青瓷釉呈现出一种温润的绿色,透着一股清新的气息。

釉面通常较厚,给人一种丰满、饱满的感觉。

在装饰上,多采用刻花或施琉璃等技法,图案丰富多样,充满生气和活力。

最后,南宋官窑的青瓷釉器以色泽浓艳、质地细致著称。

其青瓷釉色通常呈现出淡绿或深蓝,细腻且富有层次感。

釉面光滑如玉,晶莹剔透。

在装饰上,主要运用刻、雕、绘等多种技法,图案精美繁复,富丽华美,给人一种奢华高贵的感觉。

通过对这三种青瓷釉器的比较研究可以看出,它们在釉色、质地和装饰方面都有独特之处。

五代耀州窑的青瓷釉器以色泽婉约、质地细腻为特点,北宋汝窑的青瓷釉器以釉色浑厚、白中透绿为特点,南宋官窑的青瓷釉器则以色泽浓艳、质地细致闻名。

每种窑口的青瓷釉器均彰显了不同的制作风貌和时代特色。

除了在釉色、质地和装饰方面的差异,这三种青瓷釉器在历史背景、制作工艺和器形等方面也有所不同。

五代耀州窑起源于五代十国时期,制作工艺受制于战乱,所以表现出朴实宁静的特点。

北宋汝窑兴起于北宋时期,工艺得到了更为完善的发展,尤其是雕刻、装饰等方面的技法,呈现出更为精致的艺术风格。

南宋官窑则代表了南宋时期陶瓷工艺的巅峰,巧夺天工的创作技法和华丽的装饰形式成为瓷器制作的典范。

总之,五代耀州窑、北宋汝窑和南宋官窑的青瓷釉器在釉色、质地、装饰等方面呈现出明显的差异。

论耀州窑古陶瓷的造型与装饰设计

论耀州窑古陶瓷的造型与装饰设计

论耀州窑古陶瓷的造型与装饰设计作者:赵清萍来源:《天工》2018年第04期青花瓷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也最被大众熟知。

青花瓷属于釉下彩瓷,釉下彩顾名思义是指蓝花纹饰在彩釉之下,青花绘制所用的颜料是含氧化钴的钴矿,为防止高温灼烧变黑,必须在釉下绘制,因而形成了独特的审美特征。

笔者自从业以来,主攻釉下青花图案和釉上粉彩,在前辈老师的精心指导下,熟练掌握了釉下青花的技巧。

现就釉下青花的制作及特征,浅谈几点自己的体会。

一、釉下青花制作过程简述瓷胎是一切形式陶瓷的原始载体,一件釉下青花瓷的成型,也要首先从制胎开始,经过拉坯、晾坯、定型、修坯等环节,将泥坯定型并修刮整齐匀称,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瓷器制作中,瓷胎的制作是基础性工作。

泥坯成型后,还要进行“荡内釉”的环节,提前在没有图案的坯体内部浇上釉水。

晾干后,先运用钴料在瓷坯上描绘各式各样的青花纹样,然后再施一层透明釉,放入窑中,用1300℃以上高温烧制,才可成型。

值得说明的一点是,制作灿烂锦绣的青花纹样,所用的钴料有几十种之多,常用的有苏勃泥青、回青、石子青、珠明料青、浙料青等,每种都由不同的成分组成。

受原料性质的影响,绘制在泥胎的纹样在烧制前并不一定是青蓝色,而呈现出黑、灰褐色等多种色彩,这需要设计师熟悉原料的属性,预先构思所要表达的色泽,选用合适的颜料进行创作。

二、传统釉下青花图案的选材传统青花瓷器的图案,可分为主体图案、辅助图案两大种类。

(一)主体图案主体图案分为人物、动物、山水、花鸟、植物等几大类,创作题材丰富,既可以借鉴传统人文画的特点,绘制青花山水、花鸟画,也可以用以表达历史典故、神话传说、宗教故事等题材,历史上名作很多。

例如,最为大众熟知的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图罐”,就是青花历史人物画的经典之作;而植物题材的青花瓷“如意垂肩折枝花果纹梅瓶”更是拍出了1.69亿港币的高价,一时成为收藏界关注的焦点。

(二)辅助图案传统釉下青花瓷器多搭配辅助图案,位于瓶口、瓶底等部位。

宋瓷2 民窑中之名窑宋代诸民窑简介及名作鉴赏 中国陶瓷简史

宋瓷2 民窑中之名窑宋代诸民窑简介及名作鉴赏 中国陶瓷简史

耀州窑
耀州窑_宋代名窑之一,在唐代就是中国陶瓷烧制的著名产地,宋代更进一步 达到鼎盛,成为我国“六大窑系”中最大的一个窑系,其产品则成为北方青瓷的代 表。
耀州窑始于唐代,当时烧黑、白、青瓷,宋代青瓷得到较大发展,北宋末为鼎 盛期。其窑址位于陕西省铜川市黄堡镇,旧称同官,宋代时属耀州,故名“耀州 窑”,包括陈炉镇、立地镇、上店镇及玉华宫等窑在内。是宋代北方民间青瓷的主 要产区之一。
耀州窑凸花莱菔尊
高24.2厘米、口径5.1厘米、底径13.4 厘米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耀州窑始于唐,宋代最盛,金元时持
续生产,到明代停止。它是中国北方重 要的产瓷区,主要生产日用瓷,北宋中 后期,曾为宫廷烧制瓷器。耀州窑以烧 制青瓷为主,也有少量黑瓷、白瓷。青 瓷釉色偏绿,近似橄榄色,装饰多用刻 花和印花。北宋中期青瓷刻花技术日臻 成熟,由于刀锋深,施釉后刀痕处积厚 釉,使装饰花纹的边缘呈现阴影,富有 立体感。耀州窑瓷器样式较多,仅瓶就 有十几种样式。这件莱菔尊是仿古尊制 成的折肩瓶,瓶体修长,短颈卷口,形 似莱菔,是耀州窑特有瓶式。
[明] 磁州窑白地黑花鹤鹿同春纹罐
高33.4厘米 口径9.8厘米 底径11.5厘米 赤峰市喀喇沁旗博物馆藏
喇叭状口,细长颈,大鼓腹,圈足。
瓶通体施白釉,白中闪黄,圈足露胎, 胎上较粗,呈黄色。腹部剔刻缠枝牡丹 纹,花纹繁缛,自然流畅。白色花纹与 黄色地形成鲜明的对比,为元代磁州窑 系上乘之作。
高15cm 口径14.5cm 底径10.8cm
耀州窑宋代晚期以青瓷为主,胎薄质坚,釉面光洁匀静,色泽青幽,呈半透 明状,十分淡雅。装饰有刻花、印花,结构严谨丰满,线条自由流畅。纹饰多满布 器内外,种类繁多,有牡丹、菊花、莲花、鱼、鸭、龙凤等,风格粗放健美,生动 自然。器形有碗、盘、瓶、罐、壶、香炉、香熏、盏托、注子温碗、钵等。

青瓷刻花提梁倒灌壶

青瓷刻花提梁倒灌壶

漏柱与水相 隔 , 而倒灌正 流则是这 件提
梁倒灌壶的神来之笔和耐 人寻 味之 处 , “ 倒灌壶 ” 因而得其 名 。 经 实 际测试 ,
该 壶可 盛 水9 10 毫 升 。 ,
壶通 体施 以橄榄青 色釉 , 光 泽莹 润 , 釉下刻花 , 属典型的 “ 耀州窑” 产
品。 今陕西省铜川市在宋时属耀州 , 史
银器 的遗痕 。 釉 色淡青略泛 灰 白 , 主要 是 施化妆 土 的原 因 , 增加 了釉色 的清亮度 ,
形成 了 晶莹 、 柔和 、 滋 润 、 淡雅 的美感 ,
这 也 是 五 代 时期 的一 个特 征 。 这件提粱倒灌壶构思 十分巧妙 , 让
人称奇 ,
具有创造性 ,
在外型 、
结构上
可谓煞费苦心 , 显示 了古代工 匠大师才
透亮,
如冰似玉 , 造型 古朴庄 重 , 纹 饰富丽多
姿,
构图严谨生动 。
其釉色 、
造型及纹
饰格调一 致 , 和谐完美 , 使人感 到风清
骨 俊 , 遍 体光 华 , 被古人赞誉 为 “ 巧 若
范金 , 精 比琢 玉 ” 。 耀 州 窑青 瓷 刻花 工
艺线条流畅 , 刀锋犀利洒脱 , 质朴率
真 , 热情奔放 , 展示 了黄土 高原 的鲜明
孔 , 这是 除壶嘴外唯一 能进入 壶 内部 的
通道 , 经 专 家研 究 , 认 为该 孔 即为注水
口 。 灌水时需首先将 壶倒置 , 从底部 的
梅花孔注水 , 直至 水从壶嘴溢 出为满 ;
令 人称奇的是 , 将壶正 过来 以后 , 梅花
孔滴水不漏 , 水可从壶嘴能正 常的倒 出。 原来这是古人利用 了 “ 连通 容器 内 液面等高” 物理 原理 的范例 , 壶 内装有

中国古代陶瓷鉴赏小结作文

中国古代陶瓷鉴赏小结作文

中国古代陶瓷鉴赏小结作文第一篇提起中国古代陶瓷,那可真是一段绚丽多彩的历史。

咱就先说说青花瓷吧。

青花瓷那可是大名鼎鼎,就像周杰伦唱的“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那种淡雅的蓝色,优美的线条,让人一眼就爱上了。

比如元代的青花瓷,那工艺,那质地,简直绝了!有一件“鬼谷子下山图罐”,画的人物栩栩如生,仿佛在讲述着一段惊心动魄的故事。

还有唐三彩,那色彩斑斓的样子,就像一个热闹的集市。

有马、有骆驼,造型生动,活灵活现。

据说当年唐三彩可是达官贵人的心头好,放在家里那是倍儿有面子。

中国古代陶瓷啊,每一件都像是一个时光宝盒,打开它,就能看到古人的智慧和生活。

咱得好好欣赏,好好传承这宝贵的文化遗产!第二篇咱来聊聊中国古代陶瓷,这可是个了不起的宝贝!你看那宋代的五大名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定窑,个个都是精品。

汝窑的瓷器,温润如玉,据说皇帝都特别喜欢。

还有官窑的,那工艺精湛得没话说,每一个细节都处理得恰到好处。

给您讲个小故事,曾经有个收藏家,得到了一件宋代官窑的瓷瓶,视若珍宝。

有一天不小心摔了一跤,差点把这宝贝给砸了,可把他给吓得够呛!再说那粉彩瓷,颜色鲜艳,图案精美。

就像一个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小姑娘,让人忍不住多看几眼。

中国古代陶瓷,就是这么迷人,让咱们越了解越喜欢!第三篇要说中国古代陶瓷,那真是让人大开眼界!比如说磁州窑,它的瓷器上画的图案特别有趣,有花鸟鱼虫,还有民间故事。

就好像是老百姓生活的写照,充满了烟火气。

还有德化白瓷,那洁白的颜色,就像冬天的雪一样纯净。

曾经有个外国商人,看到德化白瓷,惊为天人,非要带回去好多,结果在他们国家引起了轰动。

陶瓷不仅是艺术品,更是历史的见证者。

每一件陶瓷背后,都有着无数的故事和情感。

咱们欣赏古代陶瓷,就是在和古人对话,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

第四篇中国古代陶瓷,那可是咱们的骄傲!像耀州窑的青瓷,那绿色浓郁得像春天的树叶,生机勃勃。

上面的刻花工艺,简直巧夺天工。

再比如建盏,黑釉中闪烁着神秘的光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美刻花耀州瓷赏析
时间:2014-11-07 10:46:37 来源:大洋网-广州日报


宋耀州窑青釉刻花海水三鱼纹碗

耀州窑是宋代北方著名青瓷窑场之一,在我国宋代一些历史文献,如《清异录》、《清波杂志》、
《老学庵笔记》、《元丰九域志》等书内,都有关于耀州窑烧瓷的记载。在该窑附近发现的宋元丰七年
(公元1084年)所建《德应侯(窑神)碑》则是目前发现存世最早的一块瓷窑碑记。
耀州窑窑址以陕西铜川市的黄堡镇为代表,还包括陈炉镇、立地坡、上店和玉华宫等地,这一带宋时
属耀州,故称耀州窑。耀州窑的烧造历史,上限至唐,宋、金时期为其盛烧期,下限延续至清代以至民国
时期。耀州窑生产的瓷器品种除代表性的青瓷之外,还有白釉、黑釉、酱色釉等品种。
五代晚期至宋初时,受越窑青瓷影响,耀州窑创烧了其著名的青瓷刻划花品种。宋人陆游著《老学庵
笔记》中即有:“耀州出青瓷器,谓之越器,以其类余姚县秘色也”的记载。北宋中期是耀州窑的鼎盛期,
其青瓷装饰无论是刻花、划花或印花技法都十分成熟,其中以刻花最为精美。耀州窑的刻花刀法宽阔有力,
刀锋犀利,技巧精熟,线条流畅。由于交错使用排线刀,并刮出叶脉纹理(篦纹),不仅形成深浅分明,层
次清楚的图案,而且纹饰凸起于器壁,立体感强,具有浅浮雕的艺术效果。耀州窑青瓷印花工艺的出现虽
然晚于刻划工艺,但其印花图案普遍清晰,构图亦匀称合理。而在器物造型上,耀州窑产品的造型均非常
规整,像瓜棱、葵瓣、菊瓣、委角等复杂器皿,制作得都很成功,绝无扭曲变形的现象出现。诚如《德应
侯(耀州窑神)碑记》中所云:“耀州青瓷,巧如笵金,精比琢玉。始合土为坯,转轮就制,方圆大小,皆中
规矩……击其声,铿铿如也,视其色,温温如也……”
高超的制瓷工艺,精美的刻花青瓷使得耀州窑青瓷具有自身独特的艺术风格,并对同一时期其他瓷窑
的生产产生了广泛影响,如北方河南地区的临汝窑、宜阳窑、宝丰窑、新安城关窑、禹县钧台窑、内乡大
窑店窑等也生产耀州窑类型的青瓷,甚至当时南方地区的广州西村窑和广西永福窑、容县窑等,也曾专门
仿烧耀州窑刻花青瓷用以外销。

宋耀州窑青釉刻花双耳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