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最经典摄影作品赏析
世界顶级摄影作品赏析

世界顶级摄影作品赏析【篇一:世界顶级摄影作品赏析】1、苏珊.温丝特[美]纽约 1997年-世界著名摄影作品赏析11998年世界摄影大奖赛获奖作品只要有两个小时不注射海洛因,戈罗瑞娜就会发狂。
发狂的戈罗瑞娜看上去很可怕,她会不停的撕扯自己身上的衣服,并在胸前的皮肤上留下斑斑血痕。
她嘴里发出野兽一般的声音,扭曲的面孔上涕泪横流,有时还会在垃圾堆里不顾一切地滚来滚去。
不难想象,在这种时候,戈罗瑞娜已不是朋友们所熟悉的那个戈罗瑞娜了。
2、杰达.杰克本森[美] 1997年1998年世界新闻摄影比赛获奖作品迈克.泰森在拳击场上将对手埃文德.霍利菲尔德的耳朵视为猎物而肆无忌惮地撕咬下一大块,就此泰森再次扩大了知名度。
事故发生在1997年6月28日拉斯维加斯举行的一场重量级拳击赛的第三局。
泰森受到取消比赛资格、罚款、禁赛等处罚,他还不得不退还3000万美元的酬金。
目前霍利菲尔德受损的耳朵已由外形整容师进行了补治。
9、(美国)斯坦利.福尔曼 1975年作者是《波士顿先驱美国人报》记者,听到火警后,他连忙开车赶到现场。
一边朝火场跑,一边把携带的两台相机调好光圈和快门,同时观察着着火房屋的情况。
紧张中,一名消防队员正跨到太平梯上,想帮助已经站在太平梯上,想帮助已经站在太平梯上等待救援的两个女孩——19岁的黛安娜和3岁的蒂亚娜。
作者用镜头密切地注意每一个下落的东西,没想到却拍摄到了这桩惨剧的全过程。
第二天,这组照片见报后,波士顿居民大为震惊。
人们被激怒了,强烈要求当局采取措施,检修这些不太平的太平梯。
波士顿政府在24小时之内对全城的楼房进行了检修,以使人们的生命得到可靠的保障。
这幅触目惊心的照片,令人目睹了惨剧的过程,显示了摄影纪实警示社会的强大力量。
这组照片荣获了美国普利策新闻照片奖。
其中这一幅在世界新闻摄影比赛(wpp)年度赛中被评为最佳新闻照片。
10、美国洛高.莫洛比托 1967年事情发生在美国佛罗里达州。
7月17日早晨,电线工人兰度.赞比安到杰克逊维尔市进行例行检查时,碰到了一根活的高压线,立刻被电击得不省人事。
世界顶级摄影作品赏析

世界顶级摄影作品赏析
摄影是一门艺术,它是用光线、色彩、构图等手段记录和表现世界的方式。
在这个充满美的世界中,有许多摄影师通过自己的镜头,记录下了一些令人惊叹的作品。
第一件作品是Anders Petersen的《Cafe Lehmitz》。
这张照片是在德国汉堡的一家酒吧里拍摄的。
照片中的人物生动、深刻,他们的表情和姿态都让人不禁联想到他们的生活。
第二件作品是William Eggleston的《Untitled, Memphis》。
这张照片是在美国田纳西州的孟菲斯拍摄的。
照片中的画面非常简单,但却充满了生活气息。
画面中的颜色和构图都凸显了作者对细节的关注。
第三件作品是Richard Avedon的《Dovima with Elephants》。
这张照片是在法国巴黎的一个马戏团里拍摄的。
照片中的女模特Dovima身着华丽的礼服,站在两头大象中间。
这张照片成为了时尚摄影的代表作之一,也成为了当代艺术的经典之作。
在这些作品中,每一张照片都有着独特的魅力。
这些照片给我们带来了不同的感受和启示,让我们对这个世界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
- 1 -。
世界经典摄影作品赏析

世界经典摄影作品赏析【篇一:世界经典摄影作品赏析】1、苏珊.温丝特[美]纽约 1997年-世界著名摄影作品赏析11998年世界摄影大奖赛获奖作品只要有两个小时不注射海洛因,戈罗瑞娜就会发狂。
发狂的戈罗瑞娜看上去很可怕,她会不停的撕扯自己身上的衣服,并在胸前的皮肤上留下斑斑血痕。
她嘴里发出野兽一般的声音,扭曲的面孔上涕泪横流,有时还会在垃圾堆里不顾一切地滚来滚去。
不难想象,在这种时候,戈罗瑞娜已不是朋友们所熟悉的那个戈罗瑞娜了。
2、杰达.杰克本森[美] 1997年1998年世界新闻摄影比赛获奖作品迈克.泰森在拳击场上将对手埃文德.霍利菲尔德的耳朵视为猎物而肆无忌惮地撕咬下一大块,就此泰森再次扩大了知名度。
事故发生在1997年6月28日拉斯维加斯举行的一场重量级拳击赛的第三局。
泰森受到取消比赛资格、罚款、禁赛等处罚,他还不得不退还3000万美元的酬金。
目前霍利菲尔德受损的耳朵已由外形整容师进行了补治。
9、(美国)斯坦利.福尔曼 1975年作者是《波士顿先驱美国人报》记者,听到火警后,他连忙开车赶到现场。
一边朝火场跑,一边把携带的两台相机调好光圈和快门,同时观察着着火房屋的情况。
紧张中,一名消防队员正跨到太平梯上,想帮助已经站在太平梯上,想帮助已经站在太平梯上等待救援的两个女孩——19岁的黛安娜和3岁的蒂亚娜。
作者用镜头密切地注意每一个下落的东西,没想到却拍摄到了这桩惨剧的全过程。
第二天,这组照片见报后,波士顿居民大为震惊。
人们被激怒了,强烈要求当局采取措施,检修这些不太平的太平梯。
波士顿政府在24小时之内对全城的楼房进行了检修,以使人们的生命得到可靠的保障。
这幅触目惊心的照片,令人目睹了惨剧的过程,显示了摄影纪实警示社会的强大力量。
这组照片荣获了美国普利策新闻照片奖。
其中这一幅在世界新闻摄影比赛(wpp)年度赛中被评为最佳新闻照片。
10、美国洛高.莫洛比托 1967年事情发生在美国佛罗里达州。
7月17日早晨,电线工人兰度.赞比安到杰克逊维尔市进行例行检查时,碰到了一根活的高压线,立刻被电击得不省人事。
经典影像作品赏析

1.约翰汤姆逊是如何展现他的东方视角约翰·汤姆逊(John Thomson)是第一个最广泛拍摄和传播中国的西方摄影家,是第一个对中国早期摄影术进行珍贵记录的摄影家,是第一个在拍摄中国人时孜孜追求摄影审美的艺术家和沟通大师,同时还第一个对中国人民表现出广泛友好和同情的西方摄影家。
“街头摄影家”出版了四卷本摄影集《图说中国及其人民》作品:《老妪1868-1870》1868-1870年汤姆逊年虽然是在大街上拍摄的这位老妪,但照片很像一个照相馆的作品。
关于这位老妪和他的丈夫,汤姆逊在照片说明中写道:他们的儿子和孙子已经支撑起了这个家庭,但这位老妪仍然忙着家务。
她针线活很熟练,在别人病倒时是个很好的护士。
她的头发已经变细和发白了,但她每天都精心地梳理和呵护它。
汤姆逊独特的拍摄视角,和老妪独特的姿势产生了巨大的视觉冲击力。
《满族新娘(1871-1872年)》汤姆逊拍摄了大量身着盛装的满族新娘的照片,但他对这些新娘的未来生活并不乐观,甚至和奴隶制相比:富人的孩子一般比穷人的孩子结婚早,但满族少女只有到了十四才能订婚。
一般来说,人们会雇用媒婆来提早安排一桩婚事,但未来的主妇必需符合四个标准:一是要和蔼,二要文静,三要勤快,四要好看。
对比这个新娘的盛装,她忧郁的眼神也许正反映了摄影师的心境。
《福建厦门夫妻》1870-1871年这是身穿传统服饰的一对厦门夫妻。
根据中国习俗,当时的夫妻是不会有这样对望的姿势的,这肯定是沟通大师约翰逊的杰作。
虽然,他们的表情有点勉强,目光也没有完全相对。
汤姆逊有意识地发现平凡生活之美,比如他拍摄了大量中国妇女的发式的特写照片,拍摄了大量妇女头饰的影像,从沿海的香港、厦门、福州到内地北京,从客家农妇到满清格格,这些珍贵的照片对我们研究清末女子头饰和服饰演变提供了珍贵的参考。
纵观汤姆逊拍摄的中国照片,虽然他也拍摄了达官贵人,风景名胜,但他更多是拍摄了大量普通人的生活和街头小景。
在这些照片中,我们看到了很多悠闲的市民小姐,也看到了街边正在享受午餐的"苦力",还有正沉浸在欣赏"西洋景"的孩子们。
摄影作品赏析

摄影作品赏析之《小镇上的霞光》
乌云笼罩着大半的天,但仍就无法阻挡住霞光的脚步,霞光从黑色云边喷射出来,金灿灿地洒满了整个小镇,也铺满了波光粼粼的水面。
看到这张照片,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那金色的霞光。
即使此时的天空乌云压顶,但正是这明与暗的鲜明抗争,使照片体现出了一种对光明的无限追求以及不灭的希望。
《小镇上的霞光》是站在河对岸的所摄之景,因此照片里的景物集中处于远处,而近处是一条宽阔的横向而流的河占了画面的一半,河面的波光粼粼显示出了水的灵动性,与阳光下平静的小镇形成对比。
远处的小镇矗立着高高矮矮远远近近的密集建筑,抬头向小镇的上空而望,呈现的是霞光与乌云的平分之空,一金一黑形成色调上的明暗之比。
金色的霞光是向下空直射放散开来的,而乌云则在上空中沉重的漫延着,给人在质感上也是一轻松活跃一沉重压。
金色的霞光散漫下空,夺人眼球,可以说整个画面是高调的,
因为虽然天空有大片乌云的存在,但是金色的阳光就是光明的象征,希望的象征,带给人一种不屈不挠的,乐观积极向上的情绪。
小镇的霞光,此处的霞光我觉得可以理解为早晨的也可以是傍晚的,当然早晨的则能更轻易地表达出希望这一主题,因为出生的太阳本身就代表着一种新的希冀。
但傍晚的霞光仔细看来则多了一层坚韧的含义,即使即将西下落幕,也觉不言放弃,绝不轻言失败,依然顽强地排除千难险阻。
这种精神也正是我们大家都需要的拼搏精神,就像在面临突然来袭大灾难面前,大家众志成城,不放弃最后一丝希望,竭尽全力地与时间赛跑营救生命。
而现在的我,可以说要即将踏入社会去奋斗自立,一系列问题也是接踵而来,但这些都是我无法避免的和不可推卸的责任,所以不如抱着对光明人生的追求乐观积极的向前迈进。
摄影作品大眼睛的赏析

摄影作品大眼睛的赏析摄影作品《大眼睛》赏析一这幅作品是摄影师解海龙于1991年4月在安徽大别山区拍摄的照片《我要读书》是希望工程的标志。
图中主人公是“大眼睛”苏明娟。
一张黑白照片,一位小姑娘手拿铅笔,睁着一对大眼睛望着前方,正因为这张照片推动了希望工程的发展,改变了数百万贫困家庭孩子的命运。
作者用了长焦镜头,就是视角小、景深短、透视效果差,使用长焦镜头,一般用快速快门,这样才能抓住瞬间。
同时,作者也利用了光线,光线照射到作业本上,反射到小女孩的眼睛里,更加突出了小女孩的眼睛。
通过这张照片使我看到了,贫困家庭孩子的艰辛,从小女孩的眼睛我看到了,她对学习充满了渴望。
的确,在农村普遍文化程度都比较低,但他们的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女儿将来有出息,能给家里争光。
在小女孩所处的年代是不同的,因为那时候是没有社会、各界人士帮助的。
然而在 1990年9月5日,邓小平为“希望工程”题名。
“希望工程”是团中央、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以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少年儿童为目的,于发起的一项公益事业。
希望工程是中国青基会发起倡导并组织实施的一项社会公益事业,其宗旨是资助贫困地区失学儿童重返校园,建设希望小学,改善农村办学条件。
据我了解希望工程自10月实施以来,至2021年15年间累计接受海内外捐款22亿多元,资助250多万名贫困学生上学读书,援建希望小学9508所,在每100所农村小学中,就有2所是希望小学,培训希望小学和农村小学教师2300余名。
到目前为止希望工程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参与最广泛、最富影响的民间社会公益事业。
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认可。
希望工程的实施,也改变了一大批失学儿童的命运,改善了贫困地区的办学条件,促进了基础教育的发展;弘扬了扶贫济困、助人为乐的优良传统,推动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摄影作品《大眼睛》赏析二如果把赏析性文章比做一个人的话,那么一个好的标题无疑就是一个人的眼睛。
通过眼睛可以看到一个人的内心。
《大眼睛》作为希望工程的代表之作,其影响力已经远远超出了影像本身,包含了更多的社会意义。
风光摄影作品赏析500字

风光摄影作品赏析500字风光摄影作品是指以自然景色为主题的摄影作品,通过捕捉自然界中的美丽景色和气息,展现出大自然的壮丽与美丽。
以下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风光摄影作品赏析。
《日出》是一幅经典的风光摄影作品。
摄影师在清晨时分拍摄到了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的瞬间。
整个画面被金色的光芒所笼罩,太阳的光线透过云层洒在大地上,形成了一幅壮丽的景象。
摄影师通过巧妙的构图和运用光线,将这一美丽的瞬间定格下来,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壮丽。
《雪山》是一幅以雪山为主题的风光摄影作品。
摄影师将雪山的高耸和雄伟展现得淋漓尽致。
整个画面被白雪覆盖,雪山的轮廓清晰可见。
摄影师通过运用黑白对比和透视法,营造出了一种宏伟和神秘的氛围。
观赏这幅作品时,人们仿佛置身于雪山之巅,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威力和美丽。
《沙漠》是一幅以沙漠为主题的风光摄影作品。
摄影师捕捉到了沙漠中的一片沙丘,沙丘的纹理和色彩非常丰富。
整个画面被金黄色的沙子填满,给人一种温暖和宁静的感觉。
摄影师通过巧妙的构图和运用光线,营造出了一种神秘和浩瀚的氛围。
观赏这幅作品时,人们仿佛能感受到沙漠中的沉寂和广袤。
《海岸线》是一幅以海岸线为主题的风光摄影作品。
摄影师拍摄到了海岸线上浪花的瞬间。
整个画面被蓝色的海水和白色的浪花所填满,给人一种清新和宁静的感觉。
摄影师通过巧妙的构图和运用快门速度,捕捉到了浪花的细节和动感。
观赏这幅作品时,人们仿佛能感受到海风的清凉和海水的涟漪。
风光摄影作品通过捕捉大自然的美丽和瞬间,展现出了大自然的壮丽与美丽。
观赏这些作品不仅能够欣赏到自然界的美景,还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与宁静。
这些作品给人以启迪和感悟,让人们更加珍惜和保护我们的地球。
艺术摄影作品赏析

艺术摄影作品赏析
摄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已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常见。
不仅是普通人可以随手拍摄,更是有许多专业的摄影师通过自己的镜头,将美丽的瞬间记录下来,创造出了许多令人惊叹的艺术摄影作品。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几件经典的艺术摄影作品。
第一幅作品是一张名为《盐湖》的黑白照片。
照片中的主体是一群从事盐采的工人,他们身穿传统的藏式服装,身处在遍布盐碱的荒原之中。
照片的构图非常精致,利用了对称和重复的手法,将被拆分成多个小块的盐块以及几个工人的身影巧妙地组合在一起。
整张照片的氛围非常凝重,给人一种荒凉和孤独的感觉。
第二幅作品是一张名为《分离的影像》的彩色照片。
这幅照片的主题是一名年轻女子在一座桥上,两侧的景象完全不同,左侧是河流和绿树,而右侧则是一片荒芜的沙漠。
这张照片通过构图的手法,将女子和桥梁放在了画面的中心,而两侧的景象则被分割成了两个完全不同的画面,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对比。
整张照片的色彩非常鲜明,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第三幅作品是一张名为《耳语》的黑白照片。
照片中的主体是一对情侣,他们身处在一间布满了墨镜和帽子的店铺里,两人面对面地低语。
整张照片的色调非常柔和,给人一种温馨和亲密的感觉。
摄影师通过构图的手法,将这对情侣的身影放在了画面的左侧,并利用店铺中的各种道具来填充整个画面。
整张照片非常有情调,令人不禁沉醉其中。
以上三幅艺术摄影作品,不仅令人赞叹它们的构图精妙和色彩鲜明,更是各自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出了摄影师对于生活的独特见解和体验。
它们不仅令人感受到了摄影艺术的魅力,更让我们对生活中的美好和瞬间充满了更多的期待和向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最经典摄影作品赏析[时代广场的胜利日] 这是一张极其经典的照片,作为二战胜利的象征被广为流传,又是人类最美好爱情的见证!当二战结束的消息传到纽约的时代广场,一位狂喜的海军士兵搂过正在身旁的陌生护士热烈地亲吻着她。
旁边的人则报以会心的微笑:毕竟胜利来临了,是值得高兴的事!照片出现于《时代》杂志,是反映战争结束后人们轻松欢乐心情的优秀作品。
它不饰雕琢,清新自然。
40年后,摄影者阿尔夫里德.伊森斯塔特在报上刊登寻人启事找到了当年的这两位照片中的男女,他们已成了子孙满堂的爷爷和奶奶。
[小大人]照片中三位美国女孩在西班牙塞维尔某个地方交谈。
这张照片在一段时间内成为了美国销售第二的明信片。
[最著名的吻]这是有关接吻的著名照片中最早的一张。
面对这张在公共场合抢拍的照片,今天的人们可能会想到肖像权,隐私权这样的字眼,实际上它的确引发了一场肖像权的官司。
但这并没能阻挡它在全世界流传。
[撤退]这是在朝鲜战争中撤退的美国海军士兵。
摄影者大卫.道格拉斯.邓肯别具匠心,真切的表现了当时极度的寒冷,1950年美国海军陆战队在朝鲜作战,冬季来临之前战况一直不错。
当时麦克阿瑟将军的部队高估了自己的实力,以为他们会顺利推进到朝鲜北部,他们都意想不到地受到中国援朝军队的回击。
史密斯将军的话使他们的失利更加出名:“撤退?他*的!我们打错了方向”![温斯顿.丘吉尔]1941年1月27日,刚开完会的丘吉尔来到唐宁街10号的一个小隔间拍摄几张表现坚毅刚强的照片。
然而,抽着雪茄的丘吉尔显得过于轻松,跟卡特所设想的领导神韵不符,于是卡特走上前去,把雪茄从这位领袖的嘴里拿开,丘吉尔吃了一惊,他被卡特的举动激怒了。
就在他怒视卡特的一剎那,卡特按下了快门。
这张照片在世界广为流传,成为丘吉尔照片中最著名的一张。
[奥马伊拉的痛苦] 1985年11月13日,哥伦比亚鲁伊斯火山突然爆发,山上的积雪融化后夹杂着泥石流顺坡而下,几乎吞没了附近的阿麦罗镇,造成了毁灭性的灾难。
火山爆发后的第三天,美联社的法籍摄影记者富兰克福尼尔赶到现场采访。
在现场发现一个叫奥马伊拉的12岁小姑娘被两座房脊卡在中间不能自拔,她的脊椎已被砸伤,尽管福尼尔曾经当过外科医生,但此时也无能为力。
只有在他拍下小姑娘那美丽而坚强的面孔的同时,不时同她交谈。
希望增强她生存的力量和信心。
待救护人员赶到时,她已在泥浆里浸泡了60个小时了。
虽然小姑娘接受了治疗,但还是死了。
福尼尔从始至终守候在奥马伊拉身边,一直拍到小姑娘下葬的最后一个镜头。
翌年这组照片获第29届WPP突发新闻系列一等奖,其中充分表现小姑娘横遭灭顶之灾时仍能保持神情镇定自若的这张被评为1985 年年度最佳新闻照片。
[受伤的女子]这幅照片是摄影史上的经典之作。
一个受伤而只绑绷带裸睡的女子,是那幺安详而不带一丝猬亵。
显示了布拉弗观察事物的智能:摄影是人们经历多年的努力结果,并且会继续开拓下去--摄影必须朝改善人的形象和生于斯的环境而努力。
人和环境是多样性,且经常会改变的,我们要把观点放在上面,才有可能使影像表现永保丰富。
[枪]在纽约105街区,一个小流氓将枪直指摄影家的镜头。
他只有11岁,却学会了一切狰狞。
克莱因回忆说:当然,他手里是一把假枪,他正玩的也不过是美国孩子街头巷尾惯玩的游戏。
但在我看,这一瞬间早已不再是儿童的游戏。
[被打捞的小猫]这并不是一锅小猫靓汤。
8周大的猫咪呼噜噜太想知道主人的晚餐是什么了,他围者着面汤锅打转,直到一头载了进去……[艺境]同样是静物摄影杜瓦诺斯眼中的雕塑则显得写实多了。
[布列松习作]这张照片的题材并不重大,但却是布列松的一幅脍炙人口的名作。
表现一个男孩:两只手里,各抱一个大酒瓶,踌躇满志的走回家去,好象完成了一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照片中的人物,情绪十分自然真实,显示出布列松熟练的抓拍功夫。
抓拍是布列松一生所坚持的基本手段。
他从来不去干涉他的拍摄对象。
[苦难的眼睛] 1948年冬至1949年春,布列松先后采访了中国的北平、南京、上海等城市,这张愁容满面的男孩子照片,是在南京市民买米的队伍中抓拍下来折,照片揭示了中国人民的悲惨和苦难。
布列松是一位善于思考的摄影家。
著名的美国杂志摄影家协会主席B·格林曾说:“看上去,布列松的摄影好象是漫不经心随手拈来。
但实际上他是一个很有思想的人。
”[碎镜]镜子打碎了,两个孩子在拾碎片,其它的孩子则默默看着,像犯了错的大人们那样惶恐。
与此同时,另外的世界则依然各自奔忙,这是1981年出版的《观察的方式》一书,68张系列街头摄影中的第14张,也是作者最得意的作品之一。
[雪地上的狗]从地沟的铁栅上跨过的狗本身不具备任何意义,但它的存在保证了这幅雪景图不至于落入单纯风景照的俗套,并与背景中那些排列整齐的树一起构成这个时刻神秘的宁静气氛。
[旋转的温达]这张照片是杜瓦诺斯1953年在一条大街上拍的。
这期间,他拍摄大量温达的照片。
温达在她父母的马戏团工作,实际上她是一个脱衣舞表演者,被称作“激情的蜗牛”。
对“温达”的着迷来源于她的表演所带来的强烈对比:表演场里黑乎乎的,条件极其简陋,连街头苦力都可以进去看她的表演。
外面则十分明亮。
这明确地显示了公共场所和隐秘场所的对比。
[饥饿的苏丹]这张照片是凯文卡特,赢得九四年普立兹新闻特写摄影奖的作品。
那是一个苏丹女童,即将饿毙跪倒在地,而兀鹰正在女孩后方不远处,虎视眈眈,等候猎食女孩的画面。
这张震撼世人的照片,引来诸多批判与质疑。
当人们纷纷打听小女孩的下落,遗憾的是,卡特也不知道。
他以新闻专业者的角色,按下快门,然后,赶走兀鹰,看着小女孩离去。
在他获颁这一生最高的荣誉,两个月之后,卡特自杀身亡。
道德良心上的遣责,可能是卡特无奈结束生命的原因之一吧?在我们周遭,正有无数这样的图像在形成、在发生,你我是否也仅止于按下人生镜头的快门,然后,漠然地擦肩而过?[拿玩具手榴弹的小男孩] 阿伯斯的风格是一种幻想世界和意识形态世界的不和谐,正如这幅照片中阳光明媚的公园和两棵梨树之间,以及优美的景致和小孩子明显的恐怖而带点残暴的表情。
[铁路边的商店]阿拉巴马州的一个铁路边的商店,再现了美国30年代乡村富有的一面:种类繁多的瓜果和鱼,以及穿戴整齐的商店老板。
[刺杀肯尼迪的凶手被枪杀]“奥斯瓦尔德出现了。
我举起照相机,察觉到有人从人群中挤出来。
他向前迈了三步。
我按下快门。
我直到听到了枪响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当人们向鲁比扑过去时我照了另一张照片。
可是闪光灯不起作用,又来不及充电。
”我一直为第一张照片感到担心。
我有没有过早地按下快门?差不多过了两个小时我才能够从监狱里下班回办公室去把照片洗出来。
快门没有按得过早。
”[陷阱]一个老人牵着狗进了我们的圈套。
[亭亭玉立]1927年,韦斯顿的摄影进入了一个新的领域。
在访问一个画家朋友时,他带回了一批贝壳。
他对它们进行长时间的曝光,试验各种可能想到的组合安排,布光,运用背景。
这些贝壳照片带着一种强有力的形体感和神秘的内在生命。
这使得它们跟以前出现过的静物照片具有了显著的区别。
[模范监狱所见]瘦削的腿脚和手臂竞能从狭窄的铁栅缝里伸出。
怒吼的嘴巴隐约可见,这所“模范监狱”究竟“模范”到了什幺程度,也就可想而知。
布列松善于在日常生活的场景里发现隐藏着的问题和内在矛盾。
他说:“摄影,意味着在若干分之一秒的时间里,同时认识出现象的本质,又能快速地把有含意的形式,严密地组合起来。
这是一种使自己的头脑、眼睛、心灵同时集中在同一个轴心上的活动。
”[玛丽莲·梦露]此照之所摄,是60年代美国好莱坞著名女明星玛丽莲·梦露。
虽然布列松是在梦露不经意时抓拍了此照,但从这一凝固的瞬间里,还是抓住了模特的天生丽质和娴雅风度。
[婚礼上的妒忌]捧花女孩简.斯奇罗特气愤地看着送戒指男孩里基.罗夫忙着和别的女人亲热,即使那女人是新娘。
摄影师准确的抓拍到人物妒忌时的表情。
[穿衣的模特儿和裸画]画家为他穿著大衣的女友画一幅裸画,这是在塞纳河畔由摄影师精心安排的一个“行为艺术”,最初的目的不过是想看看周围的人对此有何反应。
[乡村医生]1948年,史密斯被《生活》杂志派往科罗拉多州的克瑞米林拍一个工作中的医生。
这次史瑞米林之行也促成了史密斯第一本摄影作品集的诞生。
史密斯曾经作为战地摄影记者随美国空军来到了太平洋战争的战场。
但最终,由于他的成果不受编辑的肯定,史密斯被子辞退。
他认为如果使用得当,摄影将促进改良和理解的伟大力量,他认为实事摄影不在于事先如何安排,更重要的是其内容含能被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读者所领悟。
就像这位抽着烟,端着几乎末碰的咖啡的杰瑞亚尼医生那样,史密斯也在捕捉着此际和下一时刻之间的人生的感觉。
[毕加索]“请看这块面包,这是面包师出的主意。
它们只有四个手指,这也是它们被命名为毕加索的原因。
”毕加索如此对杜瓦诺斯说道。
[雕塑家贾柯米蒂]布列松拍摄人物时,经常喜欢在他们的动作过程中下手。
这张意大利现代派雕塑家贾柯朱蒂的照片,就是在他们搬运雕像时抓拍下来的。
抓拍的时机,恰好是贾柯米蒂处于两个塑像之间,而且举步前行的姿态又与前景中塑像的身姿有某些相似之处。
[你先请]猫米特和狗托森正在决定谁先下嘴。
金花鼠吉姆万万没有想到,主人刚离开家自己就要变成这两个“朋友”的晚餐。
它们三个都是马克家喂养的宠物。
在主人面前,它们似乎是亲密无间的伙伴。
[“决定性瞬间”的美学] 这张照片是布列松抓拍艺术中代表性名作。
在前景中跳跃的男子,其身影恰好跟背后招贴广告中跳跃女郎相似,一前一后,互相呼应,相应成趣。
这个拍摄瞬间,也就是布列松心目中的“决定性的瞬间”。
[亲战游行]这位穿戴整齐的游行者所佩的徽章上写着﹕“上帝保佑美国,支持我们在越南的孩子们。
”但事实与他的期望正好相反。
美国越来越深地卷入战争不仅未使北越军队退却,反而让更多的“孩子”命丧异国他乡。
本作品为美国现代艺术博物馆收藏[木偶戏表演]伊森斯塔特清楚地记得这张照片是当时《生活》杂志委托他拍摄一个“伊森斯塔特眼中的巴黎”专辑中的一张。
“这是一件非常困难的工作,以为巴黎曾经被许多人摄入他们的镜头。
后来在帕克得.芝刺索雷斯我发现了一个露天木偶戏表演。
许多孩子在怀着惊奇和兴奋的心情在观看表演。
我找到一个非常好的角度,接连拍了两卷胶卷。
”当伊森斯塔特92岁时,他承认:“在我有关人的表情的作品中,没有哪一幅比这张成功。
”[他们看见了什么]这位绅士跟妻子的注意力显然不在同一幅画上。
这张照片是在一家古玩店里拍的。
"有一天我去美术馆,看到许多人盯着这幅画,并且他们的反应非常有趣。
于是我把照相机放在我的腿上,看我是否能够拍到一些好照片。
因为橱窗的反光作用,路上的行人根本看不清我在做什么。
”杜瓦诺斯把这个情景称作"开地球的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