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森林资源现状
中国森林资源背景概况

中国森林资源背景概况沙漠化侵袭城市λ水土流失、水灾、旱灾、生态问题十分严重λ解决人类生存环境,迫在眉睫λ一、我国森林资源现状中国资源匮乏,其中以森林资源最为紧缺,在建国初期拥有112亿立方米,几十年来因为人口膨胀、毁林造田而砍伐了100亿立方米,剩余的12亿仅够维持6年。
(中国煤炭剩余储量900亿吨,可供开采不足百年;中国石油剩余储量23亿吨,可供开采14年。
)我国国土面积960万平方公里(折合143.9928亿亩),约占世界总量的7%,人口13亿,约占世界总量的22%,而森林面积仅占世界的4.6%。
我国森林总面积15894.1万公顷(折合23.94亿亩)λ林木总蓄积量不足世界总量的3%λ森林蓄积量为112.7亿立方米λ森林覆盖率为16.55%,排世界第142位λ人均森林面积0.128公顷,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5,排世界120位λ人均森林蓄积量9.048立方米,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8,排世界第121位λ年人均消费木材0.22立方米,而世界平均水平是0.65立方米,比我国高近3倍多,差距十分明显。
λ由于多种原因,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水灾、旱灾等生态问题十分严重,生态建设任重道远。
目前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367万平方公司,占国土面积38.2%,而且每年以3436平方公里(相当于一个中等县的面积)的速度在不断扩展,总体上仍呈恶化趋势。
我国水土流失面积267万平方公司,占国土面积的27.8%,每年还在以100万公顷的面积增加。
二、市场需求据调查,我国现有人工林中,杨树林只有1200万亩,其中30%是防护林,8年树龄的只占30%,即240万亩,年可采伐量不足300万立方米,远远不能代替其他木材,满足市场需求。
三、我国森林资源消耗情况中国是世界第二大木材消耗国λ人造板、纸浆、纸张及纸板消费居世界第二位。
原木消费居世界第二位λ我国能采伐的用材林年生长量不足1亿立方米,商品材年耗森林资源1.5亿立方米,用材林资源赤字严重,房地产业的迅速发展,加剧了木材需求。
节约用纸调查报告

节约用纸调查报告篇一:纸张节约问题调查报告纸张节约问题调查报告调查背景:1、我国森林资源现状:我国现有森林面积1.34亿公顷,总蓄积量101亿立方米,居世界第五位。
但森林覆盖率仅为13.92%,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7%,居世界第104位;人均森林面积0.11公顷,人均森林蓄积量8.6立方米,分别为世界平均水平11.7%和12.6%,属于世界上森林资源贫乏的国家之一。
同时,森林资源还存在这样几个问题:一是森林资源质量不高,中幼龄林比重大,其面积占全国林分面积的71%,而人工林中的中幼龄林比重高达87%。
二是森林资源分布不均,主要分布于东北、西南、东南地区,而西北、华北地区森林资源稀少,风沙危害严重。
三是森林资源破坏严重,乱砍滥伐现象比较普遍,近年来全国每年超限额采伐3400多万立方米,天然森林资源面临严重威胁。
四是森林灾害较为频繁,1996年全国发生森林火灾5000多次,受害面积18.67万公顷,火灾受害率为0.75%。
,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662万公顷。
看了这份资料你有什么感想。
对!我国森林资源非常贫瘠,我们需要节约森林资源。
而其中,造纸所用去的木材在木材消耗中占很大的比例——请看下面一份资料:2、世界造纸业现状:世界观察研究所的两位研究人员在新发表的一份报告中指出:如果工业化国家能够减少纸张的消耗,提高造纸效率,增加使用回收纸和不用木材纤维造纸,那么全世界用于造纸的木材消耗量就可以减少50%。
报告指出,自1950年以来,全球纸张消耗量增加了6倍多,造纸业用去了世界采伐木材的1/5。
专家强调,目前尚有57%的废纸没有得到回收和利用,而提高纸张的回收利用率对于保护环境和增加利润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我估算了一下,作为一名学生,平均一个学期至少有15本书,10本练习本,以平均一本书100页,练习本28页计算,则一个学生一学期,至少使用100﹡15+28*10=1780页纸,还不包括考试卷,还有学校下发的通知等,我校有学生1800多名,则1780*1800=3,204,000页纸!!由此可见,学校的用纸量是极其庞大的。
浅析林业资源现状与林业造林技术

浅析林业资源现状与林业造林技术林业资源是国家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对于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不断加剧,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林业资源现状进行浅析,并探讨当前的林业造林技术。
一、林业资源现状1.森林覆盖率我国森林资源丰富,是世界上拥有森林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
截至目前,我国森林覆盖率约为23%,位居全球第四。
尤其是我国西南、华东和东北地区的森林资源较为丰富,其中以西南地区的云南、贵州、四川森林资源最为广泛。
2.森林品种我国森林植被种类繁多,分布广泛。
主要包括针叶林、阔叶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等多种类型。
森林植被类型多样化,为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的维护提供了重要支持。
3.林业资源利用我国林业资源利用主要分为木材利用、非木材利用和生态功能利用三个方面。
木材利用主要包括家具、造纸、建筑材料等方面;非木材利用主要包括药材、食用菌、草药等;生态功能利用主要包括水土保持、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保护等。
二、林业造林技术现状1.育苗技术育苗技术是林业造林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造林的成活率和质量。
目前,我国对于苗木的育苗技术已经取得了许多进步,主要包括温室育苗、播种育苗、嫁接育苗等多种技术手段。
2.树种选择树种选择是林业造林中的关键环节,不同地区的土壤、气候、地形都会对树种的选择提出不同的需求。
针对不同地区的特点,我国进行了大量的树种试验和引种工作,并且不断进行树种改良,以适应当地的生长环境。
3.造林技术造林技术主要包括地面整理、抚育管理、栽植等方面。
目前,我国主要采用机械化造林技术,可以大大提高造林效率和质量。
三、问题与挑战尽管我国的林业资源及其造林技术已经取得了很多进步,但是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主要包括:1.森林资源的破坏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森林资源遭受到了采伐、过度利用、森林火灾等威胁,导致森林资源的损失和破坏。
2.林业造林技术的不足尽管我国在林业造林技术方面取得了不少的成就,但是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技术研发不足、人才队伍不足、科技支撑不足等方面。
森林资源调研报告

森林资源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当前森林资源状况,包括森林覆盖率、森林类型、森林面积等信息,以及对森林生态环境现状进行评估和分析,为制定保护森林资源的措施和政策提供依据。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实地考察和数据收集相结合的方法,其中实地考察主要是对具体地区的森林景观进行观察和记录,数据收集主要是通过查询相关统计数据和文献资料来获取相关信息。
三、调研结果1.森林覆盖率根据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森林覆盖率达到58.1%,其中北方地区的森林覆盖率较低,而南方地区的森林覆盖率较高。
具体来说,北方地区的森林覆盖率在30%左右,而南方地区的森林覆盖率超过60%。
2.森林类型我国森林主要分为针叶林和阔叶林两大类。
针叶林分布主要集中在北方地区,如黑龙江、内蒙古等地;而阔叶林则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如云南、贵州等地。
3.森林面积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的森林面积为2.22亿公顷,其中经济林面积为1.5亿公顷,生态公益林面积为0.7亿公顷,特殊保护林面积为0.02亿公顷。
四、调研分析1.森林覆盖率不均衡从调研结果可以看出,我国森林覆盖率在地域上存在较大差异,北方地区的森林覆盖率较低是由于气候条件和人类活动对森林的影响较大所致。
因此,应加大北方地区森林资源的保护力度,加强植被恢复和生态修复工作。
2.森林类型分布合理我国的针叶林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这与北方地区的气候条件相符。
而南方地区的阔叶林分布较广,与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相适应。
这种分布合理的森林类型对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积极意义。
3.森林面积存在争议与森林覆盖率相比,我国森林面积相对较小,面积的增加主要得益于林地的扩张和人工造林。
但是,由于统计数据的影响,森林面积的真实性存在争议。
因此,需要加强对森林面积数据的核查和监测,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五、建议措施1.加大北方地区森林资源的保护和恢复力度,加强森林植被恢复和生态修复工作,提高森林覆盖率。
2.加强对森林面积数据的核查和监测,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并及时公布相关数据,增强公众对森林资源保护的认知。
我国森林资源现状

生态经济学精品课程
2、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工程。该工程涉及
云南、贵州、四川、甘肃、青海等13个省(区)的 645个县(市),总面积约160×104 km2。1989年国 家批准了《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第一期工 程总体规划》。该工程在保护好现有森林资源的 同时,大力植树造林,增加森林面积2 000×104 hm2。其中1989—2000年营造林1 210×104 hm2, 新增有林地面积666×104 hm2。第1期工程建成后, 森林覆盖率由1988年的20%提高到40%左右,水 土流失面积下降40个百分点以上,土壤年侵蚀量 减少4×108 t。
生态经济学精品课程
生态林业的基本经营方针
• 变“木材利用”为 “生态利用” • 分类经营 • 发展方针要因地制宜,山区采取以林为主的综合发展,并立足本
地产品和资源,形成多层次、多品种、粗精结合的加工工业体系 ;林区则采取以封为主封造结合,实行轮封、轮造、轮放办法, 使眼前与长远利益结合。要建成立体林业。 • 目的是:提高森林综合生产能力;提高森林对调节生态环境的整 体功能;充分发挥森林效应和互补作用;保护资源永续利用的动 态平衡;提高系统各资源单位面积产量,缩短生产周期;形成商 品生产能力,提高经济效益;发展加工工业,实现多次增值;协 调同有关各业的互利关系,维护生态功能与经济效益的同步性。
我国森林资源现状:
• 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表明,我国森林资源进 入了快速发展时期。森林面积净增2054.30万公顷,全 国森林覆盖率由18.21%提高到20.36%。活立木总蓄 积量净增11.28亿立方米,森林蓄积量净增11.23亿立 方米。
• 目前,我国森林资源总量不足,森林覆盖率只有全球 平均水平的2/3,排在世界第139?位。人均森林面积 0.145公顷,不足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人均森林蓄 积量10.151立方米,只有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7。
三大林区 四大牧场

非季风区:
受夏季风影响小, 雨水少 多为干旱、半干旱 适合小型植物的生长 如:草原
非季风区
季风区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冈底斯山脉—巴颜喀拉山脉
“三北”防护林的作用:
防止北方风沙危害,减少水土流失
长江中上游防护林的作用:
防止河道两岸水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流失,避免下游河床抬高
四大牧区:
我国草场资源:世界第二位,仅次于澳大利亚 我国人均草场面积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 总量大 人均少
草原的分布:
大兴安岭—阴山—青藏高原东麓一线以西、以北
四大牧区:
1、新疆牧区 2、内蒙古牧区 3、西藏牧区 4、青海牧区
第一大林区
东北林区:我国的木材生产基地 以针叶林为主
东南林区
第二大林区:
西南林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种类多 问题:交通不方便,不利于林业的经营
第三大林区:
东南林区:阔叶林为主 人工林 次生林
人工造林:
人工林保存面积居世界首位
两大重点地区:
一、“三北防护林”:东北西部、
华北北部 西北地区
二、长江中上游防护林
三大林区 四大牧场
我国森林资源的现状:
树木种类繁多,我国目前森林资源不足, 人均森林面积很少,成片的原始森林难觅踪影
我国森林资源的分布:
主要分布: 东北 、西南和东南
受自然条件影响,气候干旱
森林资源较少地区: 1、西北地区
2、人口稠密、 经济发达的华北地区和长江、 人为原因,人口多,破坏严重 黄河下游地区
森林资源调查[精选]
![森林资源调查[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13d6e121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0f.png)
二、森林调查技术理论基础
6、标准地的测量与设置
标准地的境界测量 是指在地面上标出标准地的范围。通常用罗盘仪测 角,皮尺或测绳量水平距(林地坡度大于5°时,要将 斜距改算为水平距离)。要求境界闭合差不得超过 1/200。为使标准地在调查作业时保持有明显的边界, 应将测线上的灌木和杂草清除,同时在边界外缘树木的 胸高处,朝向标准地内标出明显记号,以示界外。为了 方便核对和检查,在标准地四角设临时标桩。如为固定 标准地,要在标准地四角埋设一定规格的标桩。标桩上 标明标准地号、面积和调查日期等。
标准地的形状和面积 1 标准地的形状 一般为正方形或矩形,并尽可能使面积为整数,以便于测 量、调查和计算。 2 标准地的面积 为了充分反映林分结构规律和保证调查结果的精度,标准 地内必须要有足够数量的林木株数,因此,应根据要求的林 木株树确定其面积大小。我国一般规定:在近熟林和成过熟 林中,标准地内至少应有200株以上的林木;中龄林250株以 上;幼龄林300株以上。在林相整齐的人工林中也不能少于 150株。
二、森林调查技术理论基础
2、全国森林资源清查
(简称一类调查) 是全国或大林区为调查对象,要求在保证一定精度的 条件下,能够迅速及时地掌握全国或大区域森林资源总的状 况和变化,为分析全国或大区域的森林资源动态,制定国家 林业政策、计划,调整全国或大区域的森林经营方针,指导 和控制全国的林业发展提供必要的基础数据。森林资源的落 实单位在国有林区为林业局,集体林区为县,也可以为其他 行政区划单位或自然区划单位。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面积、 蓄积量、生长量、枯损量以及更新采伐等。一般在国家林业 局的组织下定期实施,复查间隔期一般为5年。
森林资源调查技术
我国林业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现状分析

我国林业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现状分析1. 引言1.1 林业资源的重要性林业资源是我国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林业资源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稳定气候、保护水土、维护生物多样性,对维护生态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林业资源是重要的生产资料,提供了木材、竹材、果实等丰富的产品资源,可以满足人们的生活和生产需求。
林业资源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林业产业可以创造就业机会,促进农民增收,推动乡村振兴。
林业资源还具有重要的文化和社会功能,可以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文化传承和发展。
林业资源在我国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保护和利用好林业资源对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 我国林业资源现状我国林业资源丰富,具有重要的生态、经济和社会价值。
我国森林覆盖率逐年提高,森林面积持续扩大,森林资源结构逐渐优化。
据统计,我国森林覆盖率已超过23%,森林蓄积量居世界第四,森林资源总面积达到2.22亿公顷,占全国总面积的23.04%。
我国林业资源种类多样,包括天然林、人工林、林果、竹类等,林木品种丰富。
我国的天然林资源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和西南等地区,人工林资源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华北地区和西南地区等地。
我国林业资源现状良好,但仍面临诸多挑战和问题。
部分地区的天然林资源砍伐过度,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林业资源开发利用方式不合理,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等。
我国林业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亟待加强,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措施,加大技术创新和投入力度,推动我国林业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工作取得更大成效。
【字数:238】2. 正文2.1 我国林业资源保护现状我国林业资源保护是林业工作的首要任务之一。
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林业资源的保护力度,取得了一定成效。
我国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明确了对林业资源的保护政策和措施。
我国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加大了对违法砍伐及乱种乱采行为的查处力度,有效遏制了非法活动对林业资源的破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森林资源现状
地球物理学家说:森林是地球的肺;人类学家说:森林是人类的摇篮。
地球不能没有森林,人类更不能没有森林。
绿色森林与地球和人类息息相关。
按世界绿色和平组织不久前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表明,森林被毁的必然结果是:陆地生物的90%将消失;全世界90%的淡水将白白流入大海,人类将出现严重的用水危机;地球上风速将增加70%,亿万人将毁于风灾、洪灾,农田、道路、房屋、工厂将被洪水浸蚀;亿万人将得不到柴炭和林副产品,从植物中制取药品将成空谈;空气污染、噪声污染、太阳辐射热增加,人类将难以生存。
在万里无云的日子,有人乘飞机鸟瞰大地,发现凡贫穷地区都黄土、黄沙一片,而富裕地区都是山青水秀林木葱茏,因此得出了绿化是文明富裕象征的结论。
这些地区开发不忘保护,保护促进开发,达到既富且绿的良性循环。
伟大的思想家恩格斯曾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声音“人类对自然征服的每一次胜利,反过来都会受到自然的惩罚”。
因此,毁害森林,就是毁灭地球,毁灭人类自己。
世界是一个地球村,我们都是地球村的村民,我们居住的区域,则是地球村的一个院落,大家都有责任管好这个地球。
地球可以毁灭,也可以挽救。
保护挽救地球,当前首要任务是保护森林,发展林业。
《中国21世纪议程》提出:力争
在进入21世纪之际,有21个省、区、市基本实现消灭宜林荒山,把全国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5%左右。
到时中国将拥有更多的绿色森林,为挽救地球作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