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病患者先天出生及后天发病时的五运六气分布特点分析

合集下载

五运六气与体质:

五运六气与体质:

五运六气与体质:一个人先天的体质是跟五运六气相关的。

五运六气就是你出生的时候,秉受的天地之气!“五运六气”五运六气,简称"运气"。

"运"指丁壬木、戊癸火、甲己土、乙庚金、丙辛水五个阶段的相互推移; "气"指厥阴风木、少阴君火、少阳相火、太阴湿土、阳明燥金、太阳寒水六种气候的转变。

运气学说的基本内容,是在中医整体观念的指导下,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基础,运用天干地支等符号作为演绎工具,来推论气候变化规律及其对人体健康和疾病的影响。

《内经》中说:“人与万物浮沉于生长之门。

”人与自然界是一个动态变化着的整体。

中医学认为,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经历着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的规律,它对人体的脏腑、经络、气血、阴阳均有一定的影响。

人和植物、动物一样都是大自然的孩子。

我们出生时受到天气和地气的影响,也造就了先天的体质。

中医认为“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也是这个意思。

“生辰决定体质”一个人的健康除了与先天父母遗传和社会环境有关外,更重要的是自然遗传,自然遗传是由出生时间和地点所决定的。

打个比方就是,你出生时的运气情况已经决定了你的身体情况,也就是你出生时就给你盖了个戳,你就是这个时间来到这个世界上的,由于这个时间环境中的“气”的特点,你的先天体质就具有一定的特征。

先天的体质可以从出生年尾数来看(注:以农历出生年份为准)。

逢尾数1 年份出生的体质:岁水不足(如少汗,经量少),肾水不养肝木。

补肾入手,多吃黑色(芝麻、黑豆、黑木耳等)。

比如81年、91年、01年、11年出生的小朋友,他们的体质是什么样的,岁水不及,容易肾虚。

还有女性的经量少其实都是肾虚的先天体质造成的。

肾水不足也会造成肝水不足,调理的话要多吃黑色的食物,芝麻、黑豆、黑木耳、何首乌等,或者六味地黄丸、乌鸡白凤丸。

逢尾数2 年份出生的体质,属于木太过,容易脾虚、肝火旺,风气重,比较容易有风湿,偏头疼。

平时的调养适合吃一些甘淡的食物补土,白色的食物,比如百合、银耳、山药、地瓜。

六气五运临床应用

六气五运临床应用

六气五运临床应用中医六气五运理论在临床上的应用中医六气五运理论自古以来便被奉为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学中的重要基础理论之一,对于诊断和治疗疾病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中医临床实践中,六气五运理论被广泛应用,能够有效指导临床医生进行辨证施治,提高治疗效果,得到了广泛认可和应用。

下面将从六气五运的概念、病因病机、辨证施治等方面对其在临床中的应用进行介绍。

一、六气五运的概念六气指的是寒、热、暑、湿、风、火六种气候因素,五运指的是金、木、水、火、土五种运行规律。

中医认为,自然界的气候变化和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密切相关,六气五运是自然界阴阳气候和人体五行阴阳相互作用的体现。

因而,六气五运理论贯穿于中医的诊断与治疗始终,为中医诊疗提供了理论基础。

二、六气五运的病因病机在中医理论中,疾病的发生发展与六气五运密切相关。

六气包括寒热暑湿风火,不同的气候因素会对人体造成不同的影响,引发或加重疾病。

如暑湿之邪易伏热病,湿邪容易导致湿热病;寒邪易侵袭人体而引发寒痛病等。

而五运即金、木、水、火、土五行,五运的失调也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比如五行克制关系失衡,相生相克不当等。

三、六气五运对辨证施治的指导作用中医六气五运理论对于辨证施治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临床中医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结合六气五运理论进行诊断,进而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如在夏季湿热交蒸的时节会容易导致湿热病的发生,医生需注意清热燥湿的方法进行治疗。

若患者体内水液不足,可选用滋阴润燥的药物进行调理,恢复体内的阴液平衡。

在阴虚火旺的情况下,需要清热滋阴,以平衡阴阳,达到治疗的目的。

总之,六气五运理论贯穿于整个辨证施治过程,为医生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四、六气五运在不同病症中的应用在不同的疾病中,六气五运理论也具有不同的应用。

例如在风寒感冒的治疗中,当以温解表散寒,祛风散寒为主;在夏季暑湿病的治疗中,需以清热燥湿为主;在冬季阴虚火旺的情况下,需以滋阴清热为主。

五运六气详解

五运六气详解

五运六气详解------------------------------------------作者xxxx------------------------------------------日期xxxx五运六气详解第一节基本知识五运:金、木、水、火、土六气:厥阴风木、少阴君火、少阳相火、太阴湿土、阳明燥金、太阳寒水五运六气与时间的关系:①天干地支歌诀:甲己化土乙庚金,丁壬化木尽成林。

丙辛具是三江水,戊癸南方火炎侵。

子午少阴君火心,丑未太阴湿土临。

寅申少阳相火位,卯酉阳明属燥金。

辰戌太阳寒水是,巳亥厥阴风木寻。

②注解:甲己化土,甲土太过己不及;乙庚化金,庚金太过乙不及;丁壬化木,壬太过丁不及;丙辛化水,丙太过辛不及;戊癸化火,戊太过癸不及。

子午:少阴君火。

丑未:太阴湿土。

寅申:少阳相火。

卯酉:阳明燥金。

辰戊:太阳寒水。

巳亥:厥阴风木。

③节气化分所主六气:大寒到春分,天气为湿,属厥阴风木为主气。

春分到小满,天气为湿,属少阴君火为主气。

小满到大暑,天气为燥,属少阳相火为主气。

大暑到秋分,天气为湿,属太阴湿土为主气。

秋分到小雪,天气为燥,属阳明燥金为主气。

小雪到大寒,天气为燥,属太阳寒水为主气。

“相火之下,水气承之。

”是五运的由来。

元气主天,五运为地,二者结合,恰好完整刻画了一个生物某个时候的主要生存环境。

第一节五运六气平面图帝曰:善。

愿闻地理之应六节气如何?歧伯曰:明显之右,君火之位也;君火之右,退行一步,相火治之;复行一步,土气治之;复行一步,金气治之;复行一步,水气治之;复行一步,木气治之;复行一步,相火治之。

相火之下,水气承之;水位之下,土气承之;土位之下,风气承之;风位之下,金气承之;金位之下,火气承之;君火之下,阴精承之。

帝曰:何也?歧伯曰: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外列盛衰,害则败乱,生化大病。

《素问·六微旨大论篇第六十八》①纵向呈相克关系:五运、五行纵向相克。

②横向呈相生关系:六气、五行横向相生。

五运六气(五运六气必背口诀)

五运六气(五运六气必背口诀)

原创不容易,【关注】店铺,不迷路!中医的五运六气是什么?您好!感谢您的关注!我们一起传播大健康理念……我们一起普及大健康知识……我们一起分享大健康产品……我们一起传递正能量……我们一起行善积德……谢谢您……什么是中医的五运六气?五运六气是客观存在的天地之阴阳。

【五运】以十天干的甲己配为土运,乙庚配为金运,丙辛配为水运,丁壬配为木运,戊癸配为火运,统称五运【六气】以十二地支的巳亥配为厥阴风木,子午配为少阴君火,寅申配为少阳相火,丑未配为太阴湿土,卯酉配为阳明燥金,辰戌配为太阳寒水,叫做六气从年干推算五运,从年支推算六气,并从运与气之间,观察其生治与承制的关系,以判断该年气候的变化与疾病的发生。

这就是五运六气的基本内容。

然而怎样用子甲相合的定数来推算天地阴阳变化,怎样实际操作观察天地阴阳变化呢?这有一套精密的法则。

主要是:第一,确认六气为天气,五运为地气。

天地合气,气寓形质中即是五运六气。

天气主宰地气,阴阳统帅五行。

第二,客气为天气,主气为地气。

因为主气的六步是年复一年固定不变的,犹如大地山河是稳固不变的;而客气为难以预测的气候即天气变化,所以客气为天气,主气为地气。

第三,司天为天气,在泉为地气。

在客气当中,每年的五六月为三之气,有一个值年的司天气化加临于主气少阳相火之上,方位在正南上方,主司全年的客气变化,尤其是主宰上半年的客气变化,故司天为天气。

而每年的十一月和十二月为终之气,有一个值年的在泉气化加临于主气太阳寒水之上,方位在正北下方,主宰下半年的客气变化,而且对明年的气化会有影响,故在泉为地气。

总之,六气为天气,五运为地气;客气为天气,主气为地气;司天为天气,在泉为地气。

天地合气,六节分而万物化生矣。

六气轮转,也就是把一年分为六季,风季、热季、暑季、湿季、燥季、寒季,每年固定六步不变,称为“主气”。

此外,每年还有变动不居的六步客气与主气相加临,客气就会对主气有调节作用。

一是主客同化,二是主客相生,三是主客相克相侮。

中医如何从五行理论诊断和治疗脾胃病

中医如何从五行理论诊断和治疗脾胃病

中医如何从五行理论诊断和治疗脾胃病在中医的理论体系中,五行理论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五行即木、火、土、金、水,它们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并与人体的五脏六腑相对应。

其中,脾胃在五行中属土。

通过五行理论,中医能够对脾胃病进行独特的诊断和治疗,下面我们就来详细探讨一下。

五行相生相克是中医五行理论的核心概念。

相生指的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的循环关系;相克则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的制约关系。

在人体中,五脏六腑也遵循着这样的生克规律。

从五行理论来看,脾胃属土。

脾为阴土,主运化,胃为阳土,主受纳腐熟。

脾与胃互为表里,共同完成饮食的消化、吸收和输布。

当脾胃功能正常时,人体能够正常地摄取营养,维持生命活动。

但如果脾胃出现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身体的健康。

在诊断脾胃病时,中医会从五行的生克关系入手。

例如,如果一个人肝气过旺(木克土),就可能会克制脾土,导致脾胃功能失调,出现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等症状。

此时,除了脾胃本身的症状外,还可能伴有情绪急躁、易怒、两胁胀痛等肝气郁结的表现。

另外,如果心火过旺(火生土太过),也可能会影响脾胃。

表现为心烦、失眠、口舌生疮,同时伴有胃脘灼痛、口臭、消谷善饥等胃火亢盛的症状。

反之,如果脾胃虚弱(土不生金),则可能会影响肺气的生成和宣降,出现气短、乏力、咳嗽、自汗等肺气不足的症状。

在治疗脾胃病时,中医也会依据五行理论来制定治疗方案。

如果是肝气犯胃,治疗时不仅要调理脾胃,还要疏肝理气,使肝气得以疏泄,不再克制脾土。

常用的方剂如柴胡疏肝散等。

如果是心火亢盛影响脾胃,治疗时需要清心泻火,同时清胃降火。

比如使用泻心汤之类的方剂。

而对于脾胃虚弱导致肺气不足的情况,治疗时则要在健脾益胃的基础上,补肺气。

可以选用参苓白术散等方剂进行加减。

除了药物治疗,中医还强调饮食调理。

在五行中,脾土与肝木相克,因此,脾胃不好的人要少吃酸味食物,以免助长肝气,克制脾土。

同时,可以多吃一些甘味食物,如山药、大枣、粳米等,以健脾益胃。

中医五运六气基础知识详解

中医五运六气基础知识详解

中医五运六气基础知识详解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引言部分用于介绍本篇文章的主题——中医五运六气的基础知识。

五运六气是中医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对于中医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文将围绕五运六气的概念及其相关知识进行详细阐述,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理论。

首先,文章将从概念入手,介绍五运和六气的基本含义。

五运指的是天地万物的运动变化,分别为金、木、水、火、土五个方面,它们互相制约、相生相克,构成了宇宙万物的变化规律。

而六气则是指天地之间的能量流动,包括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气候因素,它们在不同季节交替变化,影响着人体的健康。

接下来,文章将深入探讨五运的概述。

具体包括五运相克、相生的关系,以及五运与人体脏腑、经络、病症的联系。

五运的运行规律不仅反映了自然界和人体的变化,还能够用于指导中医的诊断和治疗。

通过对五运的研究,可以了解宇宙万物的运动变化规律,进而运用于中医临床实践中。

然后,文章将详细介绍六气的概述。

具体包括六气的特征及其对人体的影响。

不同的六气会产生不同的病理反应,对人体的健康产生不同的影响。

通过了解六气的特征和规律,可以帮助人们合理调节自身的体质,预防和治疗一些与六气相关的常见病。

最后,文章将总结中医五运六气的重要性,并展望其应用前景。

五运六气理论是中医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医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五运六气理论有望与现代医学相结合,发挥更大的作用,推动中医学的发展。

通过本文的详细阐述,读者将对中医五运六气有着更深入的理解,能够更好地应用于实际生活和临床实践中,从而提升医疗效果,改善人们的健康状况。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是指文章的组织框架,有助于读者理解和掌握文章的内容。

在本文中,为了全面介绍中医五运六气基础知识,文章结构如下:1. 引言1.1 概述在引言部分,我们将简要介绍中医五运六气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引起读者的兴趣并提出问题。

《黄帝内经》解析五运六气

《黄帝内经》解析五运六气

《黄帝内经》解析五运六气普及艾灸、刮痧、拔罐等中医传统保健方式,提供专业的养生保健知识,值得学习。

五运指:金、木、水、火、土,即五大行星对地球的影响。

六气指:三阴三阳,风、寒、暑、湿、燥、火,也可以说是一阴二阴三阴一阳二阳三阳,简称三阴三阳。

一阴又叫厥阴,属风;二阴又叫少阴,属火;三阴又叫太阴,属湿;一阳叫少阳,属火;二阳叫阳明,属燥;三阳叫太阳,属寒水。

古人用天干地支描述五运六气,甲己代表土运,乙庚代表金运,丙辛代表水运,丁壬代表木运,戊癸代表火运,十个天干中,奇数为阳,甲、丙、戊、庚、壬,代表的运气过旺,偶数为阴,乙、丁、己、辛、癸,代表运气不足。

2017年丁酉年,是木运不足的年份,《黄帝内经》记载“岁木不及,草木晚荣,肃杀而甚,刚木辟著,悉萎苍干,上应太白星。

民病中清,月去肋通,少腹痛,肠鸣溏泄,凉雨时至,上应太白星,其谷苍”。

木气不足,金来克,金代表燥金,金主寒凉,干燥。

木主肝胆,木受克制,人的肝气不足,两肋腋下容易疼痛,木克土,土主人的脾胃,土气过旺,人的脾胃消化功能就容易出问题。

丁酉年,酉代表阳明燥金,金代表金气,燥气,寒凉之气,木气不足,金气克木,《黄帝内经》中描述“上临阳明,生气失政,草木再荣,化气乃急,上应太白镇星,其主苍早。

复则炎暑流火”。

就是说在这样的年份,容易长痱子生热疮,秋天干燥,寒气来得早,容易出现虫灾,从人体来说,脾胃受邪,引起咳嗽,鼻子容易出血等。

2017年天气干燥,草木晚荣,肃杀之气来得早,春夏干旱,夏天炎热,脾胃容易受寒凉侵袭,夏秋易出现热疮,肝血不足,眼睛干涩,女子容易导致经血不足,乳腺增生等。

用五运六气分析全年基本情况,是说这一年容易生这些疾病,并非所有人都会生这些病,中医研究病因,有两个因素,一个叫气机,一个叫神机,合起来叫病机,思机就是三阴三阳的变化,气机作用于人体时,需要人的神机跟外在的气机发生作用,人与人之间是不同的,这由内在的神机决定,气机在作用于人体时,因每个人的神机不同而产生不一样的结果。

脾胃系病证概述

脾胃系病证概述

脾胃系病证概述脾胃系病证概述一、脾胃的生理功能与特点生理脾——主运化,主升清,主统血,主肌肉、四肢胃——主受纳、腐熟水谷,主通降,与脾相表里。

脾胃——共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四肢百骸、五脏六腑皆赖以养生理特点:胃主纳,脾主化。

脾主升清,胃主降浊一纳一化,一升一降→生化气血脾喜燥而恶湿,为太阴湿土之脏胃喜润而恶燥,为多气多血之腑二、脾胃的病理特征脾胃的病理主要表现在收纳、运化、升降、统摄等功能的异常脾病多虚,胃病多实。

脾运化水谷功能减退→机体运化吸收功能失常→便溏、腹胀、倦怠、消瘦运化水湿功能减退→水湿内停→湿、痰、饮→泄泻→胃收纳、腐熟水谷及通降功能失常→食欲不振→中气不能运行→胃痛、痞满、便秘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嗳气、恶心、呕吐、呃逆三、脾胃与其它脏腑的关系肾脾虚化源不足→五脏之精少而肾失滋养肾阳虚衰→脾失温煦,运化失职→泄泻肝生理:肝木疏土,助其运化脾土营木,利其疏泄病理:肝郁气滞→乘脾犯胃→胃痛、腹痛四、治疗要点1.根据脾胃的生理特点组方遣药常用甘凉滋润之剂①生理胃为阳土,喜润恶燥病理燥热易伤胃阴慎用辛香燥热之药脾为阴土,喜燥恶湿湿易伤脾——多用醒脾化湿之剂少用甘润滋腻之品②生理脾气主升——脾以升为健病理常用健脾益气升提之品胃气主降——胃以降为和多用和中、益胃、降逆之药③实则阳明——胃病多实、多热——多用消导、和胃、泄热之品虚则太阴——脾病多虚、多寒——常用健脾、行气温中之品④六腑以通为用,传化物而不藏——治疗胃肠病证,常以通为主法2.久病注意活血通络久病入络,久痛入络——脘腹久痛、噎膈——注意活血通络、散结消瘀3.注意整体治疗由他脏病变引起之脾胃病证——全面考虑,注意整体治疗肝郁克脾——疏肝扶脾脾肾阳虚——温补脾肾心脾两虚——补益心脾脾胃有病也可波及其它脏腑,见于其它系统疾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脾胃病患者先天出生及后天发病时的五运六气分布特点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脾胃病患者先天出生及后天发病时的五运六气分布特点。方
法:选择2017年10月—2018年10月医院收治的100例脾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
对患者先天出生及发病时的五运六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脾胃病患者先天出生
时的天干分布、岁运分布、主气分布、客气分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
病时的主气分布、客气分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发病时的天干分布、
岁运分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胃病患者出生时及发病时的司天分布均
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引发脾胃病先天出生及后天罹患的运气模式
均为寒湿。
【关键词】脾胃病;五运六气;司天
【中图分类号】R25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7-8231(2018)35-0144-02
在中医学的“天人合一”学术思想中,人体所有的生命活动变化均和天时气象
具有密切的关系[1]。五运六气理论认为自然界中气候周期性的变化对人体的生理
和病理影响,均是“天人合一”的体现,指导中医学对疾病进行了解、预测及防治。
目前,越来越多的学者对五运六气与人体先、后天疾病罹患的关联性给予关注。
由于脾胃为人体的后天之本,故本文旨在探讨脾胃病患者先天出生及后天发病时
的五运六气分布特点。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选择2017年10月—2018年10月医院收治的100例脾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性62例,女性38例。对每位患者的出生时的年、月、日和发病时的年、
月、日信息进行采集。时间信息记载不清或不全者不予以纳入本研究中。
1.2 数据处理
(1)出生日期的干支转化:依据万年历,把每位脾胃病患者出生时的日期
和发病时的日期进行天干地支转化,并依据“天干纪运,地支纪气”来推演五运六
气。(2)出生日期的五运分类:依据十天干来划分五运,其中甲己之岁,土运
统之;乙庚之岁,金运统之;丙辛之岁,水运统之;戊癸之岁,火运统之。逢阳
干的甲、丙、戊、庚、壬均为岁运太过之年,逢阴干的乙、丁、己、辛、癸均为
岁运不及之年。(3)出生日期的六气分类:依据十二年支对六气进行划分,六
气主要包括主气与客气。主气的划分方法:从立春开始,立春到清明为初之气,
即厥阴风木;清明到芒种为二之气,即少阴君火;芒种到立秋为三之气,即少阳
相火;立秋到寒露为四之气,即太阴湿土;寒露到大雪为五之气,即阳明燥金;
大雪到立春为终之气,即太阳寒水。客气的划分方法:客气包括在泉、司天、上
下左右四间气。依据年支对司天之气进行判定,按顺序行六气轮转,为:厥阴-少
阴-太阴-少阳-阳明-太阳。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本研究数据统计分析,描述性统计观察脾胃病患
者在出生及发病时的干支运气分布,采用χ2检验研究其分布差异是否具有统计
学意义(P<0.05)。
2.结果
2.1 脾胃病患者先天出生的五运六气分布
脾胃病患者先天出生时的天干分布、岁运分布、主气分布、客气分布均无统
计学意义(P>0.05);脾胃病患者出生时的司天分布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出生在太阳寒水司天、太阴湿土客气者的罹患率最高,详情见表1。
表1 脾胃病患者先天出生的五运六气分布

3.讨论
人在生命之初会被自然界打上五运六气的烙印,使人体内存在运气秉赋信息,
而后天运气产生的疾病会反映到人体的秉赋上,最好以疾病罹患的倾向而体现[2]。
目前,关于疾病与运气模式的研究主要包括先天五运六气和后天五运六气:先天
运气是探讨人出生时的五运六气与其后天罹患疾病间的关系,也为生辰运气论;
后天五运六气是探讨人发病时和当时的五运六气气候变化间的关系,也为运气发
病论。掌握脾胃病患者先天出生及后天发病时的五运六气,能够为脾胃疾病的防
治提供依据。
本研究结果显示,脾胃病患者先天出生时的天干分布、岁运分布、主气分布、
客气分布均无统计学意义;发病时的主气分布、客气分布均无统计学意义,但发
病时的天干分布、岁运分布具有统计学意义;出生时及发病时的司天分布均具有
统计学意义。结果说明:司天之气是使脾胃病罹患率增加的先天运气因素;对于
脾胃病的罹患,患者出生时及后天发病时的年份运气影响大于时段运气。脾胃病
患者在寒湿运气之年易发病,且脾胃病患者多出生于寒湿运气之年。因此推测,
在寒湿运气之年出生的人的先天脾胃禀赋相对较弱,所以后天更易罹患脾胃疾病
[3]。
综上所述,脾胃病患者的发病率与先天出生及后天发病时的五运六气分具有
关联性,因此应警惕脾胃病发生,加强预防工作,注意脾胃养生。

【参考文献】
[1]张轩,刘忠第,贺娟.脾胃病患者出生与发病时间的干支运气模式研究[N].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9(9):764-768.
[2]张轩,刘一玄,颜隆,等.北京地区332例脑出血患者出生日期的五运六气
分析[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5,17(12):2547-2552.
[3]陆佳,朱红俊.2014甲午年急诊留观患者发病规律与五运六气关系探析[J].
中国中医急症,2015,24(12):2130-213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