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烯腈安全周知卡

合集下载

丙烯腈(氰基乙烯)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丙烯腈(氰基乙烯)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称:
2-丙烯腈[稳定的]
EC No.:
203-466-5
化学品英文名称:
2-acrylonitrile,stabilized| acrylonitrile|cyanoethylene
CAS No.:
107-13-1
化学品别名:
丙烯腈|乙烯基氰|氰基乙烯
分子式:
C3H3N
免责声明
本安全技术说明书格式符合我国GB/T16483和GB/T17519要求,数据来源于国际权威数据库和企业提交的数据,其它的信息是基于本人目前所掌握的知识。尽量保证其中所有信息的正确性,但由于信息来源的多样性以及本人所掌握知识的局限性,本文件仅供使用者参考。安全技术说明书的使用者应根据使用目的,对相关信息的合理性做出判断。我们对该产品操作、存储、使用或处置等环节产生的任何损害,不承担任何责任。
危险性类别:
易燃液体,类别2;急毒性-口服,类别3;急毒性-皮肤,类别3;皮肤腐蚀/刺激,类别2;皮肤敏化作用,类别1;眼损伤/眼刺激,类别1;急毒性-吸入,类别3;特定目标器官毒性-单次接触:呼吸道刺激,类别3;致癌性,类别2;危害水生环境-急性毒性,类别2;危害水生环境-慢性毒性,类别2。
预防措施:
环境危害:
本品对水生生物有毒。本品对水生生物有毒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详见第十二部分。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物。用大量肥皂水和清水冲洗皮肤。如有不适,就医。
眼睛接触:
用大量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如有不适,就医。
吸入:
立即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保持呼吸畅通。如果呼吸困难,给于吸氧。如患者食入或吸入本物质,不得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如果呼吸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立即就医。

安全周知卡--丙烯腈

安全周知卡--丙烯腈

危险物品安全周知卡
原料名称:丙烯腈
类别:易燃液体;有毒品
分子式:CH2﹦CH--CN
理化性质:无色、有桃仁气味液体,沸点77.3℃,相对水的密度0.81,相对空气密度1.83,引燃温度480℃,爆炸极限(V%)2.8—28.0,稳定性良好。

禁配物:强氧化剂、碱类、酸类
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易引起燃烧,并放出有毒气体。

与氧化剂、强酸、强碱、胺类、溴反应剧烈。

在火场高温下,能发生聚合放热,使容器破裂。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特殊防护服,在掩蔽处操作。

灭火剂: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

用水灭火无效,但须用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

丙烯腈安全技术说明书

丙烯腈安全技术说明书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丙烯腈(抑制了的)化学品英文名:acrylonitrile储存企业名称:宁波青峙化工码头有限公司地址:宁波市北仑区青峙工业区富山路8号邮编:315803传真号码:8企业应急电话:电子邮件地址:技术说明书编码:08生效日期:2005年1月国家应急电话: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纯品√混合物×有害物成分浓度CAS No.丙烯腈(抑制了的) ≥99%107-13-1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第3.2类中闪点易燃液体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健康危害:本品在体内析出氰根,抑制呼吸酶;对呼吸中枢有直接麻醉作用。

急性中毒表现与氢氰酸相似。

急性中毒:以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主,伴有上呼吸道和眼部刺激症状。

轻度中毒有头晕、头痛、乏力、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胸闷、手足麻木、意识蒙胧及口唇紫绀等。

眼结膜及鼻、咽部充血。

重者除上述症状加重外,出现四肢阵发性强直抽搐、昏迷。

液体污染皮肤,可致皮炎,局部出现红斑、丘疹或水疱。

慢性中毒:尚无定论。

长期接触,部分工人出现神衰综合征,低血压等。

对肝脏影响未肯定。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严重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易燃,高毒,为可疑致癌物。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或5%硫代硫酸钠溶液彻底冲洗至少20分钟。

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呼吸心跳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勿用口对口)和胸外心脏按压术。

给吸入亚硝酸异戊酯,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用1:5000高锰酸钾或5%硫代硫酸钠溶液洗胃。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易引起燃烧,并放出有毒气体。

与氧化剂、强酸、强碱、胺类、溴反应剧烈。

在火场高温下,能发生聚合放热,使容器破裂。

常用危险化学品应急手册(丙烯腈)

常用危险化学品应急手册(丙烯腈)

AJR 常用危险化学品应急手册(丙烯别名:筑基乙烯:乙烯基眾火灾扑救注意:闪点很低,用水灭火无效火火剂:干粉、二氧化碳、抗溶性泡沫•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将容器移离火场•筑堤收容消防污水以备处理,不得随意排放•不得使用直流水扑救储罐、公路/铁路槽车火灾•尽可能远距离火火或使用遥控水枪或水炮扑救•用大最水冷却容器,直至火灾扑灭•容器突然发出异常声音或发生异常现象,立即撤离•切勿在储罐两端停留急救•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或概硫代硫酸钠溶液彻底冲洗。

就医1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淸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10〜15min e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勿用口对口)和胸外心脏按压术。

就医•食入:如患者神志淸醒,催吐,洗胃。

就医I •解毒剂:1(1)“亚硝酸钠一硫代硫酸钠”方案①立即将亚硝酸异戊酯1〜2支包在手帕内打碎,紧贴在想者口鼻前吸入。

同时施人工呼吸,可立即缓解症状。

每1〜2min令患者吸人1支,直到开始使用亚硝酸钠时为止②缓慢静脉注射3%亚硝酸钠10〜15mL,速度为2. 5〜5. OmL/min,注射时注意血压,如有明显下降,可给予升压药物③用同一针头缓慢静脉注射硫代硫酸钠12.5〜25g(配成25%的溶液)。

若中毒征象重新出现,可按半量再给亚硝酸钠和硫代硫酸钠。

轻症者,单用硫代硫酸钠即可(2)新抗氣药物4-DMAP方案轻度中毒:口服4-DMAP(4-二甲基氨基苯酚)1片(180mg)和PAPP(氨基苯丙酮)1片(90mg)中度中毒:立即肌内注射抗包急救针1支(10%4-DMAP2mL)重度中毒:立即肌内注射抗氛急救针1支,然后静脉注射50%硫代硫酸钠20mL。

如症状缓解较慢或有反复,可在1小时后重复半量。

丙烯腈安全技术说明书

丙烯腈安全技术说明书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产品名称: 丙烯腈按照GB/T 16483、GB/T 17519 编制修订日期: 2019年7月15日版本: 1.0最初编制日期: 2019年7月15日第1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丙烯腈化学品英文名: Acrylonitrile产品编号: -企业名称:上海百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企业地址:上海奉贤区柘林镇联业路918弄26号邮编: 201400传真:联系电话:电子邮件地址:企业应急电话: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工业及科研用途。

第2部分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高度易燃液体和蒸气。

吞咽会中毒。

皮肤接触会中毒。

造成皮肤刺激。

造成严重眼损伤。

可能导致皮肤过敏反应。

吸入会中毒。

可引起呼吸道刺激。

可能致癌。

对水生生物有毒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

GHS危险性类别:易燃液体类别 2急性经口毒性类别 3急性经皮肤毒性类别 3皮肤腐蚀 / 刺激类别 2严重眼损伤 / 眼刺激类别 1皮肤致敏物类别 1急性吸入毒性类别 3特异性靶器官毒性一次接触类别 3致癌性类别 1B危害水生环境 ——长期危险类别 2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危险危险性说明:H225 高度易燃液体和蒸气H301 吞咽会中毒H311 皮肤接触会中毒H315 造成皮肤刺激H318 造成严重眼损伤H317 可能导致皮肤过敏反应H331 吸入会中毒H335 可引起呼吸道刺激H350 可能致癌H411 对水生生物有毒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防范说明:预防措施:—— P210 远离热源/火花/明火/热表面。

禁止吸烟。

—— P233 保持容器密闭。

—— P240 容器和装载设备接地/等势联接。

—— P241 使用防爆的电气/通风/照明/设备。

—— P242 只能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

—— P243 采取防止静电放电的措施。

—— P280 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 P264 作业后彻底清洗。

—— P270 使用本产品时不要进食、饮水或吸烟。

丙烯腈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ESH资料班

丙烯腈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ESH资料班

丙烯腈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ESH资料班标识中文名:丙烯腈英文名:acrylonitrile;cyanoethylene分子式:C3H3N 分子量:53.06 CAS 号:107 —13 —1危规号:32162理化性质性状:无色液体,有桃仁的气味。

溶解性:微溶于水,易溶于多数有机溶剂。

熔点(°C):—83.6沸点(C):77.3相对密度(水= 1):0.81临界温度(C):246临界压力(MPa): 3.5相对密度(空气= 1):1.83燃烧热(KJ/mol):1757.7最小点火能(mJ):饱和蒸汽压(KPa):13.33 (22.8C)燃烧爆炸危险性燃烧性:易燃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氰化氢。

闪点(C):—5聚合危害:聚合爆炸下限(%): 2.8稳定性:稳定爆炸上限(%): 28.0最大爆炸压力(MPa):引燃温度(C):480禁忌物:强氧化剂、酸类、碱类。

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易引起燃烧,并放出有毒气体。

与氧化剂、强酸、强碱、胺类、漠反应剧烈。

在火场高温下,能发生聚合放热,使容器破裂。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特殊防护服,在掩蔽处操作。

灭火剂: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干砂土。

用水灭火无效,但必须用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

毒性接触限值:对人体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肤吸收。

健康危害:本品在体内析出氰根,抑制呼吸酶;对呼吸中枢有直接麻醉作用。

急性中毒表现育氢氰酸相似。

急性中毒:以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主,伴有上呼吸道和眼部刺激症状。

轻度中毒有头晕、头痛、乏力、意识朦胧及口唇紫绀等。

眼结膜及鼻、咽部充血。

重者除上述症状加重之外,出现四肢阵发性强直抽搐、昏迷。

液体污染皮肤,可致皮炎,局部出现红斑、丘疹和水泡。

急救皮肤接触:立即脫去被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或5%硫代硫酸钠溶液彻底冲洗至少20分钟。

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丙烯腈-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丙烯腈-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第1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丙烯腈化学品英文名:AcrylonitrileCAS:107-13-1分子式:C3H3N分子量:53.06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工业及科研用途。

第2部分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高度易燃液体和蒸气。

吞咽会中毒。

皮肤接触会中毒。

造成皮肤刺激。

造成严重眼损伤。

可能导致皮肤过敏反应。

吸入会中毒。

可引起呼吸道刺激。

可能致癌。

对水生生物有毒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

GHS危险性类别:易燃液体类别2急性经口毒性类别3急性经皮肤毒性类别3皮肤腐蚀/刺激类别2严重眼损伤/眼刺激类别1皮肤致敏物类别1急性吸入毒性类别3特异性靶器官毒性一次接触类别3致癌性类别1B危害水生环境——长期危险类别2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危险危险性说明:H225高度易燃液体和蒸气H301吞咽会中毒H311皮肤接触会中毒H315造成皮肤刺激H318造成严重眼损伤H317可能导致皮肤过敏反应H331吸入会中毒H335可引起呼吸道刺激H350可能致癌H411对水生生物有毒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防范说明:•预防措施:——P210远离热源/火花/明火/热表面。

禁止吸烟。

——P233保持容器密闭。

——P240容器和装载设备接地/等势联接。

——P241使用防爆的电气/通风/照明/设备。

——P242只能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

——P243采取防止静电放电的措施。

——P280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P264作业后彻底清洗。

——P270使用本产品时不要进食、饮水或吸烟。

——P261避免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P272受沾染的工作服不得带出工作场地。

——P271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处使用。

——P201使用前取得专用说明。

——P202在阅读并明了所有安全措施前切勿搬动。

——P273避免释放到环境中。

•事故响应:——P303+P361+P353如皮肤(或头发)沾染:立即脱掉所有沾染的衣服。

用水清洗皮肤/淋浴。

丙烯腈安全技术说明书

丙烯腈安全技术说明书
·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或明火有燃烧爆炸危险
·燃烧产生有毒烟雾或气体
·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
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受热或引发剂存在条件下能发生剧烈的聚合反应



健康危害
·职业接触限值:PC-TWA 1mg/m3(皮)(G2B):PCSTEL 2mg/m3(皮)(G2B)
环境影响
·对水生生物有毒性作用,能在水环境中造成长期的有害影响
·在土壤中具有很强的迁移性
·具有中等强度的生物富集性
·易挥发,是有害的空气污染物
·有氧状态下,在低浓度时易被生物降解







理化特性
·无色透明液体。微溶于水。强碱或酸能引发丙烯腈的剧烈聚合反应。受高热分解能生成剧毒的氰化氢气体
·沸点:77.3℃
·IDLH:85ppm
·急性毒性:大鼠经口LD5078mg/kg;大鼠经皮LD50148mg/kg;大鼠吸入LC50333ppm(4h)
·剧毒化学品。抑制呼吸酶
·可经呼吸道、胃肠道和完整皮肤进入体内
·急性轻度中毒出现头痛、头昏、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手足麻木、胸闷、呼吸困难、腱反射亢进、嗜睡状态或意识模糊。重度中毒出现癫痫大发作样抽搐、昏迷、肺水肿
·食入:如患者神志清醒,催吐,洗胃。就医
I·解毒剂:
1(1)“亚硝酸钠一硫代硫酸钠”方案
①立即将亚硝酸异戊酯1~2支包在手帕内打碎,紧贴在患者口鼻前吸入。同时施人工呼吸,可立即缓解症状。每l~2min令患者吸人1支,直到开始使用亚硝酸钠时为止
②缓慢静脉注射3%亚硝酸钠10~15mL,速度为2.5~5.0mL/min,注射时注意血压,如有明显下降,可给予升压药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