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类文本李子柒阅读练习及答案

合集下载

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九年级语文期中试卷第一部分(1-4题 21分)1.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共6分)近日,李子柒引发了舆论广泛关注。

一则因为..她荣膺由成都文旅局颁发的“成都非遗推广大使”称号;二则因为她的生活激起了许多国家的人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甚至还引发了许多网友对文化输出的讨论。

毋庸置疑,李子柒的作品具有浓浓的中国风。

这些作品可以让人们回味中国古人的衣食寝居,畅想一种超脱于消费社会的亲近自然的生活方式,在全球化裹挟..的现代性问题袭卷世界之时,这种生活方式很容易引起各国网友的共名。

事实上,;当然,从结果上看,。

(1)这段文字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2分)①应改为②应改为(2)给这段文字中加点的词语注音。

(2 分)①因为( ) ②裹挟( )(3)在这段文字横线上填入下列两个句子,正确的顺序是 (只填序号)。

(2分)①她的作品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落地不同文化语境,传递出精致的、文明的、可亲的、具有烟火气和人情味的中国形象②她只是用自己的勤奋和智慧展示山村生活的美好部分,以期获得观众的认可和关注2.古诗词默写。

(7分)(1)浮光跃金,。

(2),在乎山水之间也。

(3)春蚕到死丝方尽,。

(4)《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运用典故,抒发诗人归来时人事全非、恍若隔世的悲痛怅惘之,。

(5)仰望夜空中高悬的明月,轻声吟出苏轼《水调歌头》中“,”,为远方的亲人祝福,那一刻,你不再孤独。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近年来,各地大力推进无障碍环境,为广大残疾人过上幸福美好生活提供了便利。

B.在大力强调创新的今天,解决并重视创新的底层运营维护工作就显得极为重要。

C.“刷脸”技术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存在隐患,所以规范使用人脸识别,避免不滥用至关重要。

D.尽管历史的风雨浩瀚汹涌,但仍无法冲淡人们对英雄的敬仰、无法冲走人们对英雄的怀念。

4、阅读下面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5分)材料一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备战2022高考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综合检测(含解析)部编版必修上册不分版本

备战2022高考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综合检测(含解析)部编版必修上册不分版本

备战2022高考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综合检测(含解析)部编版必修上册不分版本第四单元综合检测时间:150分钟总分值: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此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这几天,一个叫“李子柒〞的名字和她的故事真的火了。

据称,李子柒不仅在微博拥有2000多万粉丝,抖音拥有3000万粉丝,甚至还火到了海外。

截至目前李子柒虽然在YouTube只发布了104个视频,但总播放量却到达了让人瞠目的9.6亿!而且这些视频连英文字幕都没有,也就是说各国老外虽然看不太懂却也深感“画面太美〞。

这绝对称得上自媒体时代的一个奇迹。

然而这次李子柒的火却是缘于人们对她针锋相对的争议。

一种观点认为,李子柒的视频如此深受世界各地的粉丝喜爱,每年还能赚几百万美元,是非常成功的文化输出。

而另外一种观点那么认为:中国不需要这样的文化输出,因为李子柒镜头里展示的不是真实的中国,而是“落后〞的农耕文化,会给国外造成一种“中国落后〞“中国人都在务农〞的印象,因此是一种负面文化输出。

另一方面,李子柒的视频也没有像有些人说的那样不堪,好似展示的都是中国负面、落后甚至腐朽的糟粕吧?与此相反,人们更多听到的是对她和她的视频人美、景美、意境更美的溢美之词。

纵使在有些人看来有些“太假〞,或是背后有团队操盘,但对于一种商业视频制播来说也无伤大雅,人家拍的又不是纪录片。

诚然,李子柒作为一种“现象样本〞确实值得关注和探讨,但没必要将其上纲上线或妖魔化。

她和前段时间同样引发热议的“口红一哥〞李佳琦一样,就是自媒体和直播风口上崛起的一个成功网红,是互联网多元文化的引领者和商业浪潮的一个弄潮儿。

(摘编自《对李子柒现象不必上纲上线》,东方网,2019年12月12日)材料二美食视频博主李子柒的视频让李子柒在海外圈粉无数,激起了许多国家的人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甚至还引发了许多网友对文化输出的讨论。

李子柒是不是一种文化输出?有种看法认为,她传播的是偏生活化的简单意象,过于浅薄、过度娱乐,而且向外界展示的是一种“落后〞的乡土生活,不能反映一个立体的中国。

2020年高考语文时事热点:李子柒相关考试题作文+现代文阅读(含范文详解)

2020年高考语文时事热点:李子柒相关考试题作文+现代文阅读(含范文详解)

作文题1【原题回顾】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最近,90后视频博主李子柒在网络走红。

采桃花酿成桃花酒,摘枇杷制成琵琶酥,手工造纸,养蚕巢丝,制作各种精美家常食品……她的视频取材于中国农家的衣食住行,流动着烟火气和田园气息,把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农村生活拍摄得很有诗意。

有人认为李子柒的视频体现了对生活、家乡、文化的热爱,是她追求美好的真实写照;有人认为她的视频让数百万外国人爱上了中国,在文化传播方面做出了贡献;也有人认为她视频中的乡村太过于“虚幻”和“理想化”,并不是农村生活的真实反映,有炒作之嫌。

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谈谈自己的感想与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要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立意】这是一篇任务驱动型(更具体说是时评类)作文,审题方面不难。

语料中的“有人认为”、“有人认为、”“也有人认为”三种看法,可以很快打开考生思路。

所以从策略上说,考生从三种看法选取一种展开论述即可。

当然,除此之外,考生能够提出其他看法的,也值得鼓励。

第一种看法,可以从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的角度立意。

从“诗意的生活”“慢生活”等角度也可以。

第二种看法认为李子柒视频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传统农村生活的美好,是成功的文化输出。

相关立意有:积极展示自我,才能拥有成功;好酒也怕巷子深;把中国故事讲好要当仁不让……等等。

第三种看法则是批判李子柒视频里展示的生活图景与现代文明之间的乖离。

考生可以联系同类项事件,例如之前人们也认为张艺谋的很多电影并不符合中国真正的现实,仅仅是迎合了一些“歪果仁”对中国“落后”的刻板印象而已,从而就事说理。

【范文展示】展示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这份“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淡定从容,诚然让人颐然生羡、肃然起敬;但在崇尚效率、充满竞争的现代社会,“酒香”了,要卖得快,卖得好,也“怕巷子深”,酒好也得吆喝。

2021年高三材料题作文“短视频博主李子柒”原题解析及优秀范文

2021年高三材料题作文“短视频博主李子柒”原题解析及优秀范文

2021年高三材料题作文“短视频博主李子柒”原题解析及优秀范文2021年高三材料题作文“短视频博主李子柒”原题解析及优秀范文作文原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日出而作,日落而;三月桃花开,采来桃花酿成酒;五月樱桃季,开始酿樱桃酒、煨樱桃酱、烘樱桃干;从手工造纸,养蚕缫丝,再到制作各种家居物……知名短视频博主李子柒的作品,多以中国传统乡村生活及其中独特的物产为中心,充满着浓郁的烟火味。

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主流媒体评论认为,她的视频蕴藏着脉脉温情,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热爱。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感悟或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标题,明确文体,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新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

所给材料是一则时事、时评。

解答此类题目,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就事论事,就是对时事本身进行直接的评论。

一般有三种类别:一是赞扬式,即对新闻中的人物、事件、工作方法等表示肯定,然后阐释肯定的理由;二是批评式,即对新闻中的人物、事件、工作方法等进行否定,然后从法律、道德等方面找出反对的根据;三是建议式,即提出自己对新闻事件中某个问题的建设性意见。

【审题】本题作文材料取自我们当今现实社会中的真实事例,对于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关注自我具有良好的作用。

李子柒的视频体现了对生活、家乡、文化的热爱,充满了正能量。

正如主流媒体的评论:她的视频蕴藏着脉脉温情,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热爱。

考生可以抓住这一角度进行立意写作。

参考立意:1.生活,就是做好简单的事。

2、找寻生活的美。

3、真正的美源于至简和朴素。

4、认真对待生活的人,生活必然不会亏待你。

5、对诗意生活的向往;6、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参考素材:1、最近,美食视频播主李子柒在海外走红的现象引发热议。

在国外视频网站上,这个四川女孩拥有几百万粉丝,她的视频作品动辄收获上百万乃至上千万的浏览量。

2、李子柒为什么这么火?不妨先看看她的作品。

北京市丰台区2020-2021学年高三3月综合练习(一)语文试题

北京市丰台区2020-2021学年高三3月综合练习(一)语文试题
A.短视频具有“碎片化”的特点,用户可以利用生活中零碎的时间进行观看。
B.短视频的沉迷者主要是青少年,其原因有着深刻的社会心理机制和传播机制。
C.文中的具体数据说明,短视频的用户规模不断增长,已进入蓬勃发展的阶段。
D.短视频拍摄存在的侵犯知识产权、影响公共秩序等问题,引发了社会担忧。
4.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D.则亦不俟乎援天以神之 纷纷乎急于自疏其非篡也
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其变穷而无所复入:风俗改变到了尽头就再也无法返回了
B.人之喜文而恶质与忠也:喜欢文华的人就像厌恶质朴忠诚一样
C.而其祖宗既已为之累数十世者:那些人的祖宗已为他们积累几十代了
D.既又惧天下之民不己悦也:接着又害怕天下的百姓不喜欢自己
三、名著阅读
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回答问题。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为政》)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子路》)
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季氏》)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近年来,制作美食短视频的网红博主李子柒,从国内红到国外,热度持续攀升。在短视频中,李子柒身着中式服装,制作精美物品,打理田园生活,如用青梅制作各种美味佳肴,手工打造笔墨纸砚等等,富于中国传统韵味。李子柒的短视频成为“讲好中国故事”的典范。
短视频要把故事讲好,既需要素材生动有内涵,也需要精心构思、剪辑,向受众传递信息、情感、思想。综观李子柒的短视频作品,几类元素-美食、风景、乡村生活、传统技艺等得到充分展现。喜欢美食的人可以看到种子种下到食物出锅的全过程;倾心风景的人可以在她忙碌身影间发现远处的山丘和雨雾;对手工制作感兴趣的人可以一睹纯手工打造精品的过程……聚合了丰富的元素,感染了不同的受众群体,使人观后有感可发、有话想说。而且在不同元素之上,有一个“田园生活”的中华传统审美意象统领,所以观看起来具体又不失雅致,简短又不失深刻。在讲求“用户定制”的互联网时代,李子柒的短视频是具有明确用户意识的互联网产品。

2020年湖南省常德市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0年湖南省常德市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常德市2020年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网民通过微博、跟帖等介入公共事务、关注政府决策、跟踪名人举动,显示了网络舆论的力量,也使公权部门和名人感到无处不在的约束和监督。

但是也要看到,网络也是谣言、谎言、辱骂等不良话语和负面情绪蔓延的地方。

网民在讨论社会热点时,往往会过度解释、宣泄情绪,这无益于自由讨论的氛围和理性平和心境的构建。

网络传播者动辄刻意追求集中火力的哄骂效应。

一些社会现象在获得真相之前便迅即在网络上引起一片讨伐之声,落井之石铺天盖地。

在炮轰与起哄之后,还原话语真相和语境真实的努力已经变得脆弱无力。

事情缘何发生,在怎样的条件下进展的,矛盾是如何升级的;这话是谁说的,在什么情况下说的,是怎么说的,是怎样传播和扭曲的,这些看似细枝末节的问题实质上关系到批判的意义和价值。

媒体和网络的兴师问罪,放大了负面效应,激化了矛盾冲突。

网络媒体对各种怪现象、各种雷人事件有一种潜在的需求。

苍蝇总是要叮有缝的蛋。

即使稀松平常的事件,媒体也会想办法用哗众取宠的雷人标题吸引眼球。

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

一些急于出名(包括出恶名)的人瞅准了这一点,故意制造雷人话语,以此来吸引公众注意力。

对惊人之语的过度消费是当下媒体和网络之病,也是舆论让乌合之众为之疯狂的圈套和陷阱。

事实上,一些雷人话语确实出自一些素质不高的人之口,但也确实有一些雷人话语有其特定的语境和情绪背景,也有一些雷人话语则是网络推手空穴来风凭空炮制的。

我们如果整日周旋在这些雷人话语之中,势必会影响思想的深刻和社会的宽容,也会白白消耗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资源和情感资源。

有人认为,虽然一些网络事件是人为推动的,但所体现的社会心理却是真实的,譬如对腐败愤怒、对教育现状不满、对贫富差距拉大担忧等等。

问题是,真实的社会问题要想得到真正解决,必须建立在全面的调查、确凿的数字、具体的解决方案之中,决不会在商业目的的掺杂下亦真亦假的话语事件中得到解决。

高二语文综合性练习试题

高二语文综合性练习试题

4.25 高二语文综合性练习试题一阅读下面的文字 , 完成下面小题(共 19 分)材料一:这几天, 一个叫“李子柒” 的名字和她的故事真的火了。

据称, 李子柒不仅在微博拥有2000 多万粉丝, 抖音拥有3000万粉丝,甚至还火到了海外。

截至目前李子柒虽然在YoUTUbe只发布了104个视频,但总播放量却达到了让人瞠目的9.6 亿!而且这些视频连英文字幕都没有, 也就是说各国老外虽然看不太懂却也深感“画面太美”。

这绝对称得上自媒体时代的一个奇迹。

然而这次李子柒的火却是缘于人们对她针锋相对的争议。

一种观点认为,李子柒的视频如此深受世界各地的粉丝喜爱,每年还能赚几百万美元,是非常成功的文化输出。

而另外一种观点则认为:中国不需要这样的文化输出,因为李子柒镜头里展示的不是真实的中国,而是“落后”的农耕文化,会给国外造成一种“中国落后”“中国人都在务农”的印象,因此是一种负面文化输出。

另一方面,李子柒的视频也没有像有些人说的那样不堪,好像展示的都是中国负面、落后甚至腐朽的糟粕吧?与此相反,人们更多听到的是对她和她的视频人美、景美、意境更美的溢美之词。

纵使在有些人看来有些“太假”,或是背后有团队操盘,但对于一种商业视频制播来说也无伤大雅,人家拍的又不是纪录片。

诚然,李子柒作为一种“现象样本”确实值得关注和探讨,但没必要将其上纲上线或妖魔化。

她和前段时间同样引发热议的“口红一哥” 李佳琦一样,就是自媒体和直播风口上崛起的一个成功网红,是互联网多元文化的引领者和商业浪潮的一个弄潮儿。

(摘编自《对李子柒现象不必上纲上线》,东方网,2019 年12 月12 日)材料二:美食视频博主李子柒的视频让李子柒在海外圈粉无数,激起了许多国家的人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甚至还引发了许多网友对文化输出的讨论。

李子柒是不是一种文化输出?有种看法认为,她传播的是偏生活化的简单意象,过于肤浅、过度娱乐,而且向外界展示的是一种“落后” 的乡土生活,不能反映一个立体的中国。

实用类文本李子柒阅读练习及答案

实用类文本李子柒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李子柒,“现象级”网红。

这位美食博主,以中国传统美食文化为主线,用时间跨度极大的镜头记录了春耕夏种、秋收冬藏,三时三餐、四季流转的农家生活,创造了一幅田园牧歌的美好画卷。

令人惊叹的是,她的视频在Youtube上备受追捧,收获735万粉丝,影响力堪比CNN,无数外国粉丝留言“她让我爱上中国文化”“求英文字幕跟进”。

不过,相较于外网的齐声点赞,国内网友则质疑颇多,很多人觉得她的视频总在中国农村的旧式耕作生活上打转转,是展示中国的“落后”,是负面文化输出。

落后还是先进,很多时候只是相对概念。

持有这类看法的网友,其实是在潜意识中将叙事背景设定为超现代的工业社会,选择的参照系大概也是发达国家的大城市。

礼赞工业成果无可厚非,可讴歌田园生活就是展示“落后”吗?事实上,工业文明和农业文明,只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并无绝对意义上的先进与落后。

至于有人质疑李子柒镜头下的农家生活不真实,其实更无必要。

艺术源于生活必然高于生活,田园牧歌不一定要唯浑身污泥才是真实,美学大家朱光潜早就说过,完全依葫芦画瓢把现实复制到艺术作品里,难有美感。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草原,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城堡。

”养蚕、缫丝、刺绣、竹艺、木工、做纸……李子柒的故事何以无障碍地跨越地理,让不同文明之间实现交融和对话?与其说是迎合了外国人对中国旧式田园生活的想象,不如说是戳中了在钢铁森林中栖居太久的人类对田园诗意的怀念与畅想。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返璞归真,爱生活、爱家乡的朴素情感,往往具有穿透时空的力量,让不同肤色、语言、文化背景的人们心生共鸣、心有慰藉。

当然,李子柒的爆火并非偶然。

在视频高点击量的背后,其实是西方世界对崛起的中国之好奇。

他们以这位网红博主的视频为窗口,探寻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奥秘与魅力。

从这个角度来看,李子柒至少是丰富的中华文化对外传播中的一个剪影。

崛起中的东方古国,不仅有高楼大厦、大国重器,还有“一箪食一瓢饮”的田园诗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李子柒,“现象级”网红。

这位美食博主,以中国传统美食文化为主线,用时间跨度极大的镜头记录了春耕夏种、秋收冬藏,三时三餐、四季流转的农家生活,创造了一幅田园牧歌的美好画卷。

令人惊叹的是,她的视频在Youtube上备受追捧,收获735万粉丝,影响力堪比CNN,无数外国粉丝留言“她让我爱上中国文化”“求英文字幕跟进”。

不过,相较于外网的齐声点赞,国内网友则质疑颇多,很多人觉得她的视频总在中国农村的旧式耕作生活上打转转,是展示中国的“落后”,是负面文化输出。

落后还是先进,很多时候只是相对概念。

持有这类看法的网友,其实是在潜意识中将叙事背景设定为超现代的工业社会,选择的参照系大概也是发达国家的大城市。

礼赞工业成果无可厚非,可讴歌田园生活就是展示“落后”吗?事实上,工业文明和农业文明,只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并无绝对意义上的先进与落后。

至于有人质疑李子柒镜头下的农家生活不真实,其实更无必要。

艺术源于生活必然高于生活,田园牧歌不一定要唯浑身污泥才是真实,美学大家朱光潜早就说过,完全依葫芦画瓢把现实复制到艺术作品里,难有美感。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草原,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城堡。

”养蚕、缫丝、刺绣、竹艺、木工、做纸……李子柒的故事何以无障碍地跨越地理,让不同文明之间实现交融和对话?与其说是迎合了外国人对中国旧式田园生活的想象,不如说是戳中了在钢铁森林中栖居太久的人类对田园诗意的怀念与畅想。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返璞归真,爱生活、爱家乡的朴素情感,往往具有穿透时空的力量,让不同肤色、语言、文化背景的人们心生共鸣、心有慰藉。

当然,李子柒的爆火并非偶然。

在视频高点击量的背后,其实是西方世界对崛起的中国之好奇。

他们以这位网红博主的视频为窗口,探寻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奥秘与魅力。

从这个角度来看,李子柒至少是丰富的中华文化对外传播中的一个剪影。

崛起中的东方古国,不仅有高楼大厦、大国重器,还有“一箪食一瓢饮”的田园诗意。

与其纠结李子柒的视频算不算文化输出,或许我们更该思考的是:怎样才能更好地进行文化输出。

任何一种文化,要想被理解,首先得动人。

记得在李子柒做“古法长安纸”的视频下,很多外国人惊诧不已,然后有中国人用英语给他们科普这是中国古老的造纸术。

文化输出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长期过程,仅凭一人之力肯定无法传递全部,还期待更多“李子柒”,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向全世界展示一个既富有独特的传统文化内涵,又不断向现代化前行,丰富、多样、精彩的中国。

(取材于《北京日报》2019年12月11日)材料二:毋庸置疑,李子柒的作品具有浓浓的中国风,三月桃花开,她采来酿成桃花酒;五月枇杷熟,她摘来制成枇杷酥,还有养蚕、缫丝、刺绣、竹艺、木工等,无不具有鲜明的中华传统文化意象,加之视频后期制作采用的低沉悠扬的传统曲风,成功塑造了一种诗意的山居生活情境。

这些作品可以让人们回味中国古人的衣食寝居,畅想一种超脱于消费社会的亲近自然的生活方式,在全球化裹挟的现代性问题席卷世界之时,这种生活方式很容易引起各国网友的共鸣。

【甲】李子柒的海外走红,与其说是一种“文化输出”,不如说是一种文化现象。

“文化输出”似乎带有一种预设的目的和动机,带有不同文明竞逐高下的“文明冲突论”意味。

【乙】李子柒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女孩,她没有可能承担起“文化输出”的重任,事实上,她只是抓住了短视频发展历史机遇的一个创业者,用自己的勤奋和纤巧展示山村生活的美好部分,以期获得观众的认可和关注。

【丙】当然,从结果上看,李子柒的作品很好地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落地不同文化语境,传递出精致的、文明的、可亲的、具有烟火气和人情味的中国形象,这是一个全媒体时代传承与传播中华文化的生动案例,其中具有值得总结的文化传播规律。

文化的融合和文明的传播是一个奇妙的旅程,常常暗合“无心恰恰用,用心恰恰无”的规律。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内在的价值理念也具有很多面向,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继承和发展其中符合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需要的价值理念。

【丁】李子柒的作品不是宏大叙事,其记录的是一个普通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但却恰恰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而这正是中华文化与世界文明对话的重要价值共识。

(取材于《经济日报》2019年12月10日)材料三: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文化输出”是文创领域高大上的、有着强烈使命感的一种行为,需要很强大的包装能力。

所以当《功夫熊猫》这部充满中国元素但却是由外国人制作的电影火爆市场时,很多人为之遗憾——中国有许多很好的文化资源,但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并开始感叹,做文化输出是一件很讲究技术实力的工作。

套用上面这种逻辑,李子柒显然不算文化输出,她只是误打误撞,让很多外国人了解到中国的乡村生活和美食文化。

而且,客观地说,外国网友关注她可能有着复杂的动机,文化好奇心只是其中一部分,更多的人是带着某种治愈的目的,尤其是那些在都市强压力之下生活的人们,需要在这样的童话世界里寻找慰藉。

对于他们而言,李子柒来自哪不重要,重要的是看到她的视频能获得愉悦,得到放松,仅此而已。

那些认为李子柒不算文化输出的观点中,还有一种非常普遍的说法,即李子柒把中国落后的一面展示给了外国人,“中国人不是这样生活”,李子柒这样做其实是中国人的罪人。

准确地说,这种观点并非否定李子柒是文化输出,而是认为李子柒不是我们所需要的文化输出。

那么这里所要讨论的就是另外一个问题,也就是我们到底需要怎样的文化输出?呈现中国真实甚至落后的一面到底对不对,这个问题几十年前就有过讨论。

1972年,享誉世界的电影大师安东尼奥尼曾受中国政府之邀来到中国,拍摄了一部名为《中国》的大型纪录片。

但因为认为《中国》并没有展现中国最好的一面,国内并不欢迎此片。

而按照安东尼奥尼的说法,“其实《中国》是一部关于中国人的电影”。

并表示“我没有坚持去寻找一个想象中的中国,而是把自己交付给了能看到的现实,我觉得是做对了”。

这部电影后来获得了很多大奖,一直被视为国外了解中国的窗口,即便到今天,它仍然是那个年代重要的影像资料,极具历史价值。

如今《中国》已经不再敏感,它成了怀旧的珍贵素材,很多人因此感激安东尼奥尼的工作。

从对有关《中国》评价的变迁不难看出,一些陈旧过时的观点正逐渐被抛弃,只是时不时还会冒出来吓唬人。

从《中国》到李子柒,这些成功的案例表明,表现普通人的生活也能打动人感染人,文化输出需要打破过去的条条框框。

李子柒用唯美的风格讲述乡村故事,她的拍摄讲究商业技巧,但这只是提升了消费体验,她所讲述的那些故事,其“剧本”来自真实的乡村生活,这才是很多人喜欢她的一个主要原因。

澄清争议,走出误区,李子柒呈现给国外网友的东西,这种小而美的中国故事所获得的共鸣,相信会激励更多的李子柒,因为这是文化输出,而且是我们所需要的文化输出。

(取材于新媒网2019年12月07日)1.根据材料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李子柒的作品在海外异常火爆,但在国内却受到冷落,不断遭到众多网友的质疑。

B.国内网友质疑李子柒的原因是认为其作品展示了中国落后的一面,而且不够真实。

C.作者认为李子柒作品是否是文化输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对文化输出的深层思考。

D.文章采用了驳立结合的论证结构,先反驳网友的观点,然后正面阐述自己的看法。

2.下面一句话放回材料二中,最恰当的位置是(3分)楼宇烈先生曾指出,“与西方文化相比,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是中国文化最根本的精神,也是一个最重要的特征”。

A.【甲】 B.【乙】 C.【丙】 D.【丁】3.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二认为李子柒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创业者,她的作品虽然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落地不同文化语境,但算不上真正的文化输出。

B.《功夫熊猫》的例子是为了证明,中国有非常丰富的文化资源,只要充分开发和利用,便可以为世界各国文化的交融贡献中国智慧。

C.安东尼奥尼拍摄的《中国》最初并不受欢迎,但是因为它的真实性,最终获得了广泛认同,这种经历与李子柒的作品很相似。

D.材料三认为,李子柒的成功会激励更多的人主动承担文化输出的责任,真实记录日常生活,以小而美的中国故事让世界了解中国。

4.根据三则材料,概括李子柒的作品能够火爆的原因。

(3分)5.综观三则材料,李子柒的故事对中国文化输出有怎样的启示?(6分)1.A (材料一第一段“她的视频在Youtube上备受追捧,收获735万粉丝,影响力堪比CNN”第二段“相较于外网的齐声点赞,国内网友则质疑颇多……是展示中国的“落后”,是负面文化输出”,可看出“在国内却受到冷落”没有依据,而只是相对“外网的齐声点赞”“质疑颇多”)2.D3.A(“李子柒的海外走红,与其说是一种“文化输出”,不如说是一种文化现象”说明A项正确;B《功夫熊猫》的例子为了证明,很多人认为““文化输出”是文创领域高大上的、有着强烈使命感的一种行为,需要很强大的包装能力”“文化输出是一件很讲究技术实力的工作”;C“这种经历与李子柒的作品很相似”于文无据;D逻辑混乱,原文说“这种小而美的中国故事所获得的共鸣,相信会激励更多的李子柒,因为这是文化输出,而且是我们所需要的文化输出。

”这表明“李子柒的成功”会激励的是“更多的人记录真实日常生活,以小而美的中国故事让世界了解中国”,而非“主动承担文化输出的责任”)4.①创造了一幅田园牧歌的美好画卷,具有浓浓的中国风;②满足了西方世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奥秘与魅力的好奇;③能够给那些在都市强大压力之下生活的人们带来慰藉。

(每条1分,共3分)5.①文化输出要有独特的传统文化内涵,体现中华传统中的人文精神;②不一定是宏大叙事,普通人的故事同样感人;③要打破过去的条条框框,要敢于展示真实的文化现状;④在输出方式上首先要做到“动人”,要能引发不同国家人们的共鸣;⑤文化输出是个长期过程,需要更多人加入向世界展示中华传统文化的大军;⑥文化输出不要太过刻意,融合过程要符合“无心恰恰用,用心恰恰无”的规律。

(每点1分,共6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