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子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合集下载

转子发动机

转子发动机

转子发动机简介转子发动机(rotary engine)又称米勒循环发动机,是20世纪50年代出现的一种结构新颖的内燃机,由德国人菲加士·汪克尔(Wankel)博士发明。

与往复式活塞发动机的活塞做直线运动不同,转子发动机采用三角转子的旋转运动来控制燃气压缩和排放,将转子的旋转运动直接转化为曲轴的功率输出。

转子发动机的功率范围大体在几十到几千马力,被广泛应用到导弹、无人机、汽车、坦克的动力装置上。

工作原理转子发动机的基本工作原理与活塞式发动机相同,工作循环过程都是由进气、压缩、作功和排气4个行程组成。

但是转子发动机取消了活塞的直线运动,转子的旋转运动直接转化为曲轴的旋转运动,从而提高了发动机的作功密度。

在转子发动机上,三角形转子被安置在缸体中,转子的3个顶点紧贴发动机缸体内壁。

缸体内部空间被分成3个工作室,这些工作室随着转子的转动,在缸体的不同位置完成进气、压缩、作功(燃烧)和排气4个过程。

三角形转子的轨道由安装在转子中心孔内侧的内齿圈和安装在偏心轴上的外齿轮所组成的相位齿轮机构所确定,内齿圈和外齿轮齿数比为3∶2。

由于这一齿数比,转子和轴之间的转速比被限定为1∶3。

螺旋桨组件安装在偏心轴的输出端上,转子转动带动偏心轴以3倍于转子的转速输出功率。

和偏心轴相比,转子有较长的转动周期,偏心轴转动3圈、转子转动1圈。

当发动机转速为3000转/分时,转子的速度只有1000转/分。

技术特点汪克尔型转子发动机与往复式活塞发动机、小涡喷涡扇发动机相比,有如下优点:(1)结构简单、零件少。

转子发动机的运动部件很少,仅有转子、主轴而没有往复运动件、进排气阀及其他旋转机构。

它与同功率活塞发动机相比,重量只有后者的50%~70%,体积小30%~50%,零件总数少20%~40%,其中运动件的数量少40%~60%。

(2)体积小、重量轻、功重比高。

转子发动机结构简单紧凑、体积小,重量相当于同功率活塞发动机的2/3,也小于同功率的小涡喷涡扇发动机。

转子发动机工作原理

转子发动机工作原理

转子发动机工作原理转子发动机是一种高效、节能的发动机,它通过转子的旋转运动来驱动机械设备,具有独特的工作原理。

本文将从转子发动机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和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介绍。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转子发动机的结构特点。

转子发动机由转子、定子、机壳、轴承和冷却系统等部件组成。

其中,转子是转子发动机的核心部件,它由多个叶片组成,通过转子的旋转运动来产生动力。

定子则是用来固定转子,并提供电力供应。

机壳则是用来保护转子和定子,同时起到隔离和散热的作用。

轴承则是用来支撑转子的旋转运动,保证其稳定性。

冷却系统则是用来降低发动机温度,保证其正常运行。

其次,我们来了解一下转子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转子发动机的工作原理主要是利用转子的旋转运动来产生动力。

当电力供应到定子上时,定子会产生一个旋转磁场,这个旋转磁场会作用于转子上的叶片,使得转子开始旋转。

随着转子的旋转,叶片会不断地与气体进行相互作用,从而产生动力。

这种动力可以用来驱动风扇、涡轮机、发电机等机械设备,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最后,我们来探讨一下转子发动机的应用领域。

由于转子发动机具有高效、节能的特点,因此在航空航天、能源、交通运输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航空航天领域,转子发动机可以用来驱动飞机的动力装置,提供动力支持。

在能源领域,转子发动机可以用来驱动发电机,产生电能。

在交通运输领域,转子发动机可以用来驱动高速列车、地铁等交通工具,提供动力支持。

总之,转子发动机是一种高效、节能的发动机,具有独特的工作原理。

通过对其结构特点、工作原理和应用领域的介绍,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一领域的技术,为相关领域的发展和应用提供参考。

希望本文能够对您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转子发动机原理

转子发动机原理

转子发动机原理
转子发动机,也称为旋转活塞发动机,是一种内燃机的类型。

它的工作原理是利用转子的旋转运动来产生压力,驱动曲轴并最终产生功率。

转子发动机的核心部分是转子,通常由两个或多个叶片组成。

转子通常是在一个类似于梳子的外壳中旋转,这个外壳也被称为定子。

在转子内部有一个密封的腔室,内部与外界完全隔离,并且几乎不能泄漏。

发动机工作时,进气门打开并注入燃料和空气混合物到转子腔室内。

然后,随着转子的旋转,压缩气体被排除出转子腔室,进一步增加了压力。

当气体被压缩到足够高的压力时,点火引起了燃烧,驱动转子继续旋转。

转子的旋转产生的动力通过连杆传递给曲轴,然后转换为机械功。

曲轴带动车辆的传动系统,驱动车轮进行行驶。

转子发动机的优点是紧凑、轻便、效率高,因此在航空和汽车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它比传统的活塞发动机更平滑、更具可靠性,并且在达到相同功率输出时,更节省燃料。

然而,由于技术上的挑战和成本问题,目前转子发动机在市场上的推广还面临一些困难。

总之,转子发动机通过转子的旋转运动来产生压力,从而驱动汽车或飞机进行工作。

它具有紧凑、高效、可靠的优点,但在市场上的推广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转子发动机工作原理

转子发动机工作原理

转子发动机工作原理转子发动机是一种热力机械,利用内燃机工作原理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

它是一种高效、功率密度大的发动机,被广泛应用于飞机、直升机等航空领域,也在汽车、船舶等领域有所应用。

转子发动机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四个部分,进气、压缩、燃烧和排气。

首先,进气阶段。

在转子发动机中,空气通过进气口进入发动机内部。

进气过程中,气体被压缩并提高温度,这为后续的燃烧过程奠定了基础。

进气阶段的关键是确保足够的空气进入发动机内部,以满足燃烧所需的氧气。

其次,压缩阶段。

在进气阶段结束后,活塞开始向上运动,将进入气体压缩至高压状态。

压缩过程中,气体的温度和压力都会显著增加,这有利于提高燃烧效率。

压缩阶段的关键是确保气体被充分压缩,以提高燃烧效率和功率输出。

接着,燃烧阶段。

在气体被压缩至一定程度后,燃料被喷入气缸内,与压缩空气混合并点燃。

燃烧过程中,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热能,使气体温度和压力进一步增加。

燃烧阶段的关键是确保燃料与空气充分混合并燃烧,以提供足够的能量驱动发动机。

最后,排气阶段。

在燃烧结束后,废气通过排气阀排出发动机。

排气阶段的关键是确保废气能够顺利排出,以为后续的进气过程提供清洁的工作环境。

总体来说,转子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不断循环的进气、压缩、燃烧和排气过程,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

这种工作原理使得转子发动机能够高效地输出功率,并在航空、汽车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通过对转子发动机工作原理的深入理解,可以为发动机的设计、优化和维护提供重要的参考,有助于提高发动机的性能和可靠性。

在实际应用中,转子发动机的工作原理需要与其他系统协调配合,如燃料供给系统、点火系统、冷却系统等。

只有各个系统协调配合,才能确保发动机的正常运行。

因此,对转子发动机工作原理的深入理解,有助于优化整个动力系统,提高整体性能。

总之,转子发动机作为一种高效、功率密度大的发动机,其工作原理包括进气、压缩、燃烧和排气四个关键阶段。

通过对这些阶段的深入理解,可以为发动机的设计、优化和维护提供重要的参考,有助于提高发动机的性能和可靠性。

转子发动机工作原理

转子发动机工作原理

转子发动机工作原理转子发动机是一种使用气体或液体作为工作介质的发动机,其工作原理可以简单分为吸入、压缩、燃烧和排放四个阶段。

首先,转子发动机通过转子的旋转运动来吸入工作介质。

当转子旋转时,空气或燃料-空气混合物会被引入转子的吸气室。

转子上有凸起的叶片,当转子旋转时,这些叶片就会不断地将工作介质拉入转子内部。

接下来,工作介质被转子压缩。

当工作介质被拉入转子后,转子会不断地旋转将工作介质逐渐压缩。

转子上的凸起叶片会不断地挤压工作介质,使得其体积减小,从而增加其密度和压力。

这个过程将导致工作介质的温度上升。

然后,工作介质通过与燃料的混合物进行燃烧来释放能量。

在燃烧室中,燃料-空气混合物被点燃,产生高温高压的燃烧气体。

由于转子的旋转运动,燃烧气体会在转子内部进行爆炸式扩张,从而产生的高压气体能够推动转子旋转,并将能量传递给转子。

最后,剩余的燃烧废气被排出发动机。

当燃烧气体推动转子旋转时,转子会将剩余的燃烧废气排出发动机,通过排气管排出。

同时,新的工作介质将被吸入转子,循环开始。

总结起来,转子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转子的旋转运动来实现吸入、压缩、燃烧和排放等工作过程。

这种结构和工作原理使得转子发动机具有高效、高功率和低振动噪音等优点,适用于航空、汽车和发电等领域。

转子发动机作为一种独特的动力装置,在工业和交通运输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既具有高效能、高功率的特点,又能够减少振动噪音,是燃烧力学和流体力学结合的产物。

下面将进一步探讨转子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领域。

首先,转子的旋转运动是转子发动机工作的核心。

通过转子的旋转,工作介质可以被吸入、压缩、燃烧和排出。

转子发动机通常由转子、燃烧室、排气系统和控制系统等组成。

转子上有凸起的叶片,当转子旋转时,这些叶片将工作介质逐渐拉入转子内部,形成吸入过程。

与此同时,压缩腔内的介质通过转子的压缩,密度逐渐增大,体积缩小。

然后进入燃烧室,在燃料的燃烧下产生高温高压气体。

转子发动机工作原理

转子发动机工作原理

转子发动机工作原理转子发动机是一种独特的内燃机,其工作原理不同于传统的活塞式发动机。

本文将详细介绍转子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并探讨其在现代交通工具中的应用。

一、转子发动机概述转子发动机是一种热机,通过燃烧燃料产生的热能转化为机械能,驱动车辆运动。

与活塞式发动机不同,转子发动机没有活塞,在一个相对运动的螺旋形转子内,通过燃料的燃烧使转子转动,从而传输动力。

二、转子发动机工作原理1. 化油器供油转子发动机的工作原理类似于活塞式发动机的供油阶段。

化油器中通过喷嘴喷射燃料和空气的混合物进入转子腔体。

2. 压缩气体转子发动机的第一转子引入混合燃料气体,然后通过旋转将其压缩到最高点。

随后,混合气被推送到第二个转子,再次压缩。

这个过程会不断重复,直到气体完全压缩。

3. 燃烧和爆炸当混合气达到最高点时,由于压力差,火花塞将触发点火,点燃混合气。

燃烧后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推动转子,使其继续旋转。

在燃烧过程中,排放出的废气通过转子内的通道排出。

此时,第二个转子处于排气状态,将废气排出,在此过程中,新的混合气被引入到第一个转子中。

5. 动力输出转子发动机的转子继续旋转,产生的动力通过输出轴转化为车辆的运动动力。

这使得转子发动机适用于各种交通工具,如汽车、直升机等。

三、转子发动机的优势与应用1. 较高的功率密度:转子发动机在相同体积下能够产生更大的功率,具有良好的动力输出性能。

2. 平顺运行:由于没有活塞运动,转子发动机的振动和噪音较小,运行更加平稳。

3. 轻量化和紧凑:与传统的活塞式发动机相比,转子发动机结构更为简化,减轻了发动机重量,提高了整车的有效载荷。

4. 环保与高效:转子发动机在工作过程中的燃烧更加充分,热效率更高,排放更清洁,能够满足现代环境保护的需求。

转子发动机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车辆,特别是那些对动力性能和重量要求较高的交通工具。

近年来,转子发动机在航空、汽车等领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应用。

本文详细介绍了转子发动机的工作原理,从供油、压缩气体、燃烧爆炸、排气到动力输出等各个方面进行了解析。

汽车 转子发动机工作原理

汽车 转子发动机工作原理

汽车转子发动机工作原理
转子发动机(也称旋转式发动机)是一种热力机械,它利用可燃气体的燃烧来产生动力。

与传统的往复式发动机不同,转子发动机采用旋转的内燃系统,以实现能量转换。

转子发动机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四个步骤:进气、压缩、燃烧和排气。

1. 进气:转子发动机通过进气门进入空气。

进气门会打开,使外部空气进入发动机内部。

2. 压缩:转子发动机有两个旋转的三角形型转子,内外壳之间的空间是一个压缩腔。

当转子旋转时,腔内的空气被压缩,使其温度和密度增加。

3. 燃烧:在旋转式发动机的压缩过程中,燃油会被喷入压缩腔,并且与压缩的空气混合。

当内部的压力和温度达到一定程度时,燃油会自燃,产生高温和高压气体。

4. 排气:排气门会打开,将燃烧产生的废气排出。

这些废气通过排气管被排出发动机外部。

以上步骤循环进行,形成连续的能量转换过程,从而提供动力给汽车行驶。

由于转子的连续旋转,在引擎的整个旋转过程中,压力和功率都能保持相对平稳,从而使得转子发动机具有高效率和较低的振动和噪音。

转子发动机工作原理

转子发动机工作原理

转子发动机工作原理
转子发动机是一种具有传统汽油发动机特性的机械发动机,具有运行稳定、噪声小、功耗低等优点。

它在航空航天领域、汽车行业以及各种电子产品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那么,它是如何工作的呢?
首先,转子发动机基本由转子、轴承和外壳等组成,其中转子是其重要部件之一。

转子内部布有电磁继电器,转子长方形截面中心部分一定是横向电磁铁。

每个电磁铁的一端已安装好电磁线圈,而另一端则可以转动。

其次,当电源导通时,经过回路控制,线圈就会产生磁场,转子上每个电磁铁都会极化,这可以使转子整体旋转。

此时,当某个铁磁板通过外部永久磁体时,由于互相排斥的作用,就会使发动机的转子快速转动,当另一个电磁铁接触到外部永久磁体,磁体的位置又会发生变化,从而使转子继续转动。

这样,转子可以持续不停的运转,流经发动机的电动机就会像汽车发动机一样,最终发出动力,供人们使用。

最后,转子发动机体积小、安装简便、动力大,适用于不同环境,是当今使用较广泛的发动机类型。

不仅可以用于汽车、电动自行车和打印机等普通机器,还可以用于一些特殊机器,例如用于剃须刀、风扇等电器类机器中。

总而言之,转子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充分说明了它是如何运行的。

从外壳、轴承、转子以及线圈电磁继电器等部件的结构来看,它的工作原理是转子上的电磁铁产生的磁场排斥力与外部永久磁体的磁力相互作用从而使其运转。

转子发动机的优点是运行稳定、噪声小、功耗低,可以用于汽车、电子产品以及航空航天领域等众多场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转子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在过去的400年中,许多发明家和工程师一直都想开发一种连续运转的内燃机。

人们希望有朝一日往复活塞式内燃机将被优雅的原动力引擎所取代,它的运动轨迹应该非常接近人类伟大的发明之一:轮子。

实际上,在十六世纪末期,在出版物中首次出现“连续运转内燃机”的说法。

连杆和曲柄机构的发明人沃特詹姆斯 (1736-1819),也曾研究转子式内燃机。

特别是在过去的150年里,发明者提出了许多关于转子发动机结构的提案。

在1846年,人们画出了当今转子发动机工作室的几何结构,设计了使用外旋轮线的第一辆概念发动机。

但是,这些概念都没有实用化,直到汪克尔菲加士博士在1957年研制出汪克尔转子发动机。

汪克尔博士通过研究和分析各种转子发动机类型的可行性,找到了旋轮线壳体的最佳形状。

他对飞机发动机上所用的回转阀以及增压器的气密性密封机构具有深刻的了解,这些机构在其设计中的使用,使汪克尔型转子发动机得以实用化。

现代的转子发动机由茧形壳体(一个三角形转子被安置在其中)组成。

缸体内部空间总是被分成三个工作室,转子转动这些工作室也在运动。

依次在摆线型缸体内的不同位置完成进气、压缩、作功(燃烧)和排气四个过程。

转子和壳体壁之间的空间作为内部燃烧室,通过气体膨胀的压力驱动转子旋转。

和普通内燃机一样,转子发动机必须在其工作室
中相继形成四个工作过程。

如果将三角形的转子放置在圆形壳体的中心部,工作室将不会随着壳体内部转子的旋转而在体积上发生变化。

即使空燃混合气在那里点燃,燃烧气体的膨胀压力也仅作用在转子的中部,不会产生旋转。

这就是为什么壳体的内侧圆周被设计成旋轮线外形并和安装在偏心轴上的转子组装在一起的原因。

因此,每转一圈,工作室的体积变化两次,从而实现内燃机的四个工作过程。

在汪克尔型转子发动机上,转子的顶点随着发动机壳体内圆周的椭圆形壳体而运动,同时保持与围绕在发动机壳体中心的一个偏心轨道上的输出轴齿轮的接触。

三角形转子的轨道是用一个相位齿轮机构来规定的。

相位齿轮包括安装在转子内侧的一个内齿圈和安装在偏心轴上的一个外齿轮。

如果转子齿轮在其内侧有30个齿,轴齿轮将在其外原周上有20个齿,由此得到其齿数比为3:2。

由于这一齿数比,转子和轴之间的转速比被限定为1:3。

和偏心轴相比,转子有较长的转动周期。

转子转动一圈,偏心轴转动三圈。

当发动机转速为3000 转/分时,转子的速度只有1000 转/分。

与传统往复式发动机的比较
往复式发动机和转子发动机都依靠空燃混合气燃烧产生的膨
胀压力以获得转动力。

两种发动机的机构差异在于使用膨胀压力的方式。

在往复式发动机中,产生在活塞顶部表面的膨胀压力向下推动活塞,机械力被传给连杆,带动曲轴转动。

对于转子发动机,膨胀压力作用在转子的侧面。

从而将三角形转子的三个面之一推向偏心轴的中心(见图中力PG)。

这一运动在两个分力的力作用下进行。

一个是指向输出轴中心(见图中的Pb)的向心力,另一个是使输出轴转动的切线力(Ft)。

壳体的内部空间(或旋轮线室)总是被分成三个工作室。

在转子的运动过程中,这三个工作室的容积不停地变动,在摆线形缸体内相继完成进气、压缩、燃烧和排气四个过程。

每个过程都是在摆线形缸体中的不同位置进行,这明显区别于往复式发动机。

往复式发动机的四个过程都是在一个汽缸内进行的。

转子发动机的排气量通常用单位工作室容积和转子的数量来
表示。

例如,对于型号为13B的双转子发动机,排量为"654cc × 2"。

单位工作室容积指工作室最大容积和最小容积之间的差值;而压缩比是最大容积和最小容积的比值。

往复式发动机上也使用同样的定义。

如图中所示,转子发动机工作容积的变化,以及与四循环往复式发动机的比较。

尽管在这两种发动机中,工作室容积都成波浪形稳定变化,但二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不同。

首先是每个过程的转动角度:往复式发动机转动180度,而转子发动机转动270度,是往复式发动机的1.5倍。

换句话说,在往复式发动机中,曲轴(输出轴)在四个工作过程中转两圈(720度);而在转子发动机中,偏心轴转三圈(1080度),转子转一圈。

这样,转子发动机就能获得较长的过程时间,而且形成较小的扭矩波动,从而使运转平稳流畅。

此外,即使在高速运转中,转子的转速也相当缓慢,从而有更宽松
的进气和排气时间,为那些能够获得较高的动力性能的系统的运行提供了便利。

汪克尔型转子发动机的特点
体积小重量轻:转子发动机有几个优点,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减小了体积和减轻了重量。

在运行安静性和平稳性两方面,双转子RE相当于直列六缸往复式发动机。

在保证相同的输出功率水平前提下,转子式发动机的设计重量是往复式的三分之二,这个优点对于汽车工程师们有着无比的吸引力。

特别是近年来,在防撞性(碰撞安全)、空气动力学、重量分布和空间利用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严格的情况下。

精简结构:由于转子发动机将空燃混合气燃烧产生的膨胀压力直接转化为三角形转子和偏心轴的转动力,所以不需要设置连杆,进气口和排气口依靠转子本身的运动来打开和关闭;不再需要配气机构,包括正时齿带、凸轮轴、摇臂、气门、气门弹簧等,而这在往复式发动机中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综上所述,转子发动机组成所需要的部件大幅度减少。

均匀的扭矩特性:根据研究结果,转子发动机在整个速度范围内有相当均匀的扭矩曲线,即使是在两转子的设计中,运行中的扭矩波动也与直列六缸往复式发动机具有相同的水平,三转子的布置则要小于V型八缸往复式发动机。

运行更安静,噪音更小:对于往复式发动机,活塞运动本身就是一个振动源,同时气门机构也会产生令人讨厌的机械噪音。

转子发动机平稳的转动运动产生的振动相当小,而且没有气门机构,因此能够更平稳和更安静的运行。

可靠性和耐久性:如前所述,转子的转速是发动机转速的三分之一。

因此,在转子发动机以9000 rpm的转速运转时,转子的转速约为该转速的三分之一。

另外,由于转子发动机没有那些高转速运动部件,如摇臂和连杆,所以在高负荷运动中,更可靠和更耐久。

在1991的勒芒汽车赛中的大获全胜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相对于往复式发动机的比较,转子发动机有如下缺点,耗油量比较大。

这主要是转子发动机燃烧室的形状不太有利于完全燃烧,火焰传播路径较长,使得燃油和机油的消耗增加。

而且转子发动机只能用点燃式,不能用压燃式,也就是不能采用柴油。

功率输出轴位置比较高,令整车布置安排不便。

另外,转子发动机的加工制造技术高,成本比较贵,推广困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