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穿条纹睡衣的男孩》有感
穿条纹睡衣的男孩影评3篇

穿条纹睡衣的男孩影评3篇穿条纹睡衣的男孩影评3篇穿条纹睡衣的男孩影评1影片中还是有点杂了。
反而让我觉得孩子的视角不够突出。
其他角色没有真正进入到布鲁诺的主线里,只是零碎的影响,就显得剧情很松散了甚至有点多余。
集中营的画面也没有很大的冲击,还不如开头布鲁诺在接到游玩的时候各种长镜头所展示的柏林街头令人印象深刻。
那个犹太小孩也很不对劲,他都体验了集中营的可怕了还叫布鲁诺进来和他找爸爸?就算这是童真,那也是可怕的童真。
布鲁诺童真无知还可以说是大人的隐瞒和欺骗,这犹太小孩也这样那算什么?联想到犹太小孩被布鲁诺背叛过,结局确实能感到犹太小孩恶意,能让人哪怕联想到丁点这恶意,那么这个结局这个电影就是极大的失败了。
这样的一个悲剧倒是还会让我沉闷感叹一下的。
穿条纹睡衣的男孩影评2【作为文学作品改编的电影】没有比这部小说更适合改编成电影的了,在众多反应二战的题材中,或激烈,或偏执,视角各异,有的以宏大著称,有的以奇诡出位,但如论及故事的浑然天成,对人性冲击的独辟蹊径,以及无法释怀的过失,这部围绕奥斯维辛犹太人集中营但并无任何超凡申要却足以震撼人心的文学作品当之无愧,原作以绝妙的机巧在08年脱颖而出,不足五万(译文)字白描却引发了极为深刻的思考,本片作为改编电影完美再现了那种阴差阳错与极端平和,不动声色,触动每个人的心弦。
本片在改编的时候增加了几场戏,主人公布鲁诺这样的儿童角色在尊重原著的同时更显张皇与世故,但很遗憾,影像没有能够如文字般营造更多无因的想象,所以如果仅限于小说中的情节,纵使长达80分钟的铺垫也略显平淡,并不能让观众完全认同布鲁诺在片尾进而想要同铁丝网内犹太朋友的转变,为了令故事更加合理,编剧添设了一场关于布鲁诺的军官父亲捏造集中营纪录片的戏,纪录片中饶有生活情趣的假象给了布鲁诺接下来令观众无比绝望与揪心的冒险以充分动因,布鲁诺也因自己在之前关键时刻的背叛而心存愧疚,但这一切在他隐约察觉到自己可能走进一个并不如自己想象的陌生世界时灰飞烟灭,他开始慌乱、惊惧、惶然不知所措,并试图搪塞离开,但承诺终于令他走向毁灭。
《穿条纹睡衣的男孩》观后感范文400字(通用4篇)

《穿条纹睡衣的男孩》观后感范文400字(通用4篇)《穿条纹睡衣的男孩》观后感范文400字当认真看完一部作品后,这次观看让你有什么领悟呢?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观后感了。
但是观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精心整理的《穿条纹睡衣的男孩》观后感范文400字,欢迎大家分享。
《穿条纹睡衣的男孩》观后感1我看着这篇电影,就仿佛来到这位男孩身边,与他同生共死。
这篇电影就是讲述了一位名叫约翰·布鲁诺的小男孩是一位德国人,它的爸爸是一位军官。
有一次,他爸爸升职了,被派到乡下去管理犹太人。
于是,布鲁诺只好离开了他心爱的伙伴,跟随爸爸来到乡下,但是在那里没有伙伴,他的妈妈只让他在院子里玩,布鲁诺很喜爱探险,经常院子探险。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找到了一位正在修车的军官,向他要一个轮胎做秋千,他跟着一名穿条纹睡衣的犹太人,来到后花园的储藏室里拿到了一个轮胎,并且发现只用爬出窗户,就可来到一片树林。
这片树林正是布鲁诺探险的好地方。
可仅有八岁的布鲁诺怎么会知道,穿过这片树林就是犹太人的集中营。
他趁大人不注意的时候进了树林,穿过小溪,看到了犹太人的集中营。
正巧一位叫萨廖尔的男孩坐在那。
不久就成了朋友,都把自己的心事告诉对方。
后来,布鲁诺知道了萨廖尔的爸爸已经失踪三天了,希望布鲁诺帮忙来找。
第二天,布鲁诺也穿着条纹睡衣进了集中营。
布鲁诺与萨廖尔万万没想到的是这堪称集中营的地方,竟是一座“杀人工厂”烟囱里的黑烟却是毒气。
后来,布鲁诺的爸爸命令把犹太人关在一间屋子里,往里面放毒气,他和犹太人都死在这间屋子里。
八岁的布鲁诺完全不知道,自己的凶手竟是自己的爸爸。
这位布鲁诺的爸爸是多么无情、冷酷,布鲁诺的死应该就是对他爸爸的报复。
战争是多么可怕,不仅摧毁了孩子们幼小的心灵,还让那么多的孩子无家可归,甚至失去生命,请杜绝战争!远离战争!《穿条纹睡衣的男孩》观后感2这是一部描写战争的电影。
影片一开头,醒目的希特勒标志和一大批军官气势汹汹的押着犹太人,迅速与小主人公布鲁诺把自己当做飞机,快乐的跑回家的场景形成鲜明的对比。
穿条纹睡衣的男孩优秀观后感(精选5篇)

穿条纹睡衣的男孩观后感穿条纹睡衣的男孩优秀观后感(精选5篇)品味完一部作品后,这次观看让你有什么领悟呢?这时候,最关键的观后感怎么能落下!快来参考观后感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穿条纹睡衣的男孩优秀观后感(精选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穿条纹睡衣的男孩观后感1我看着这篇电影,就仿佛来到这位男孩身边,与他同生共死。
这篇电影就是讲述了一位名叫约翰·布鲁诺的小男孩是一位德国人,它的爸爸是一位军官。
有一次,他爸爸升职了,被派到乡下去管理犹太人。
于是,布鲁诺只好离开了他心爱的伙伴,跟随爸爸来到乡下,但是在那里没有伙伴,他的妈妈只让他在院子里玩,布鲁诺很喜爱探险,经常院子探险。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找到了一位正在修车的军官,向他要一个轮胎做秋千,他跟着一名穿条纹睡衣的犹太人,来到后花园的储藏室里拿到了一个轮胎,并且发现只用爬出窗户,就可来到一片树林。
这片树林正是布鲁诺探险的好地方。
可仅有八岁的布鲁诺怎么会知道,穿过这片树林就是犹太人的集中营。
他趁大人不注意的时候进了树林,穿过小溪,看到了犹太人的集中营。
正巧一位叫萨廖尔的男孩坐在那。
不久就成了朋友,都把自己的心事告诉对方。
后来,布鲁诺知道了萨廖尔的爸爸已经失踪三天了,希望布鲁诺帮忙来找。
第二天,布鲁诺也穿着条纹睡衣进了集中营。
布鲁诺与萨廖尔万万没想到的是这堪称集中营的地方,竟是一座“杀人工厂”烟囱里的黑烟却是毒气。
后来,布鲁诺的爸爸命令把犹太人关在一间屋子里,往里面放毒气,他和犹太人都死在这间屋子里。
八岁的布鲁诺完全不知道,自己的凶手竟是自己的爸爸。
这位布鲁诺的爸爸是多么无情、冷酷,布鲁诺的死应该就是对他爸爸的报复。
战争是多么可怕,不仅摧毁了孩子们幼小的心灵,还让那么多的孩子无家可归,甚至失去生命。
请杜绝战争!远离战争!穿条纹睡衣的男孩观后感2一个德国军官的孩子—八岁,叫布鲁诺。
一个生活在如牢笼般集中营的孩子—也是八岁,叫希姆尔。
两个身份迥然不同的人,因缘巧合之下,命运竟奇迹般交集了。
《穿条纹睡衣的男孩》观后感

《穿条纹睡衣的男孩》观后感说起来,这部电影看完真是让人心里堵得慌。
它讲的是二战时期,一个纳粹军官的儿子布鲁诺,和集中营里的犹太男孩什穆埃尔的故事。
整部电影色调灰蒙蒙的,就像笼罩在战争阴霾下的人们的心情。
布鲁诺一家从柏林搬到了乡下,他超级无聊,因为新家附近啥也没有,连个能一起玩的小伙伴都找不到。
他偶然发现远处有个“农场”,里面的人都穿着“条纹睡衣”。
好奇心爆棚的布鲁诺偷偷溜了过去,认识了穿着“条纹睡衣”的什穆埃尔。
他们隔着一道铁丝网成了朋友。
布鲁诺完全不知道什穆埃尔是个犹太囚犯,“农场”其实是集中营。
他天真地以为,大家只是穿着一样的衣服玩游戏。
他经常给什穆埃尔带吃的,和他聊天,就像对待任何一个普通朋友一样。
两个小男孩的友谊,纯真又脆弱,在残酷的战争背景下显得格外让人心疼。
布鲁诺的妈妈一直试图掩盖集中营的真相,她告诉布鲁诺那些人是“坏人”。
布鲁诺根本不理解这些,他只知道什穆埃尔是他的朋友。
什穆埃尔的爸爸失踪了,布鲁诺决定帮他寻找。
他换上“条纹睡衣”,钻进了集中营……电影的结局,怎么说呢,真是让人意想不到,又让人无比悲伤。
我就不剧透了,大家自己去看吧。
反正看完之后,我半天缓不过神来。
这部电影最打动我的地方,是它用孩子的视角展现了战争的残酷。
布鲁诺和什穆埃尔,他们都只是孩子,对战争、对种族仇恨一无所知。
他们之间的友谊,就像黑暗中的一点微光,却又如此轻易地被战争的巨轮碾碎。
电影的画面很美,虽然大部分场景都是灰暗的,但一些细节的处理非常到位,比如布鲁诺透过窗户看到的集中营,就像一个巨大的牢笼。
音效也很棒,压抑的配乐让人感到窒息。
电影的节奏有点慢,有些人可能会觉得有点闷。
而且,有些情节的设计也略显刻意。
但瑕不掩瑜,这仍然是一部值得一看的电影。
这部电影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人性的善与恶。
它让我们思考,战争究竟带给人们什么?是仇恨,还是毁灭?我们又该如何守护人性的光辉,不让悲剧重演?如果你想看一部让人深思的电影,我强烈推荐《穿条纹睡衣的男孩》。
20120915电影《穿条纹睡衣的男孩》观后感

1、刘夏宇纳粹,犹太,人性,生命——观《穿条纹睡衣的男孩》有感犹太人和普通人有什么区别?民族不同罢了,就像汉族人和回族人的区别一样。
世界上所有人都是相同的,大家都有终其天年的权利,只要你的良心不坏。
二战时期,德国的奥斯维辛集中营里,有600万犹太人遭到屠杀,被结束了生命。
《穿条纹睡衣的男孩》讲的就是这件事情。
一个叫布鲁诺的小男孩的父亲升官了,他们全家都搬到了奥斯维辛集中营旁住下。
布鲁诺由于孤独,无意间发现了一条通往后面的通道。
他来到了一巨大的电网前,电网后面有一个穿条纹睡衣的男孩,名叫希姆尔,他们成了好朋友,布鲁诺经常来这儿送东西给希姆尔吃。
布鲁诺的妈妈有一天无意中知道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秘密,于是大骂他爸爸没人性,残忍。
他们决定搬离这个地方。
这时希姆尔的爸爸已失踪三天了,布鲁诺决定穿上睡衣,化装成犹太人进去帮他找爸爸。
可是,无情的命运跟这个九岁的小男孩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他的生命也从此画上句号。
正巧在这一天,希姆尔所在的这个宿舍的人遭到屠杀,布鲁诺也不能幸免。
当黑色毒气齐克隆B从天上喷洒下来后,两个好朋友的手紧紧地握到了一起……妈妈跪在电网前,抱着布鲁诺换下的衣服放声大哭。
爸爸和姐姐噙着眼泪,站在凄风苦雨中,……讽刺,这就是讽刺。
希特勒认为,犹太人使这个世界不得安宁。
所以,犹太人一定要杀。
那位军官,当你的儿子被当做犹太人处死时,你醒了吗?你体会到亲友儿女的痛苦了吗?你看见了自己的残忍狠毒了吗?当你以那种表情站在天地之间时,我知道你领悟了。
任何人都不应该遭到屠杀。
即使他们是十恶不赦的犹大的后代,也不应该受到如此对待。
人性是不会遗传的,生命是不会重来的。
法西斯永远是法西斯,纳粹永远是纳粹,屠杀者永远也看不到被屠杀者的内心,但被屠杀者时时刻刻都能看到屠杀者的内心。
布鲁诺的经历告诉我们,屠杀者的人性实际上已经被被屠杀者杀死了。
当纳粹的人性活过来,犹太人的生命也就活过来。
2、蒋逸兴《穿条纹睡衣的男孩》观后感这个周末看了一部电影——《穿条纹睡衣的男孩》,这部电影讲了主人公布鲁诺一家搬到了纳粹集中营的地居住,因为是孩子只有9岁,许多人间的事情他并不懂,孩子非常天真,将许多事情想得非常简单。
穿条纹衣服的男孩读后感(优选6篇)

穿条纹衣服的男孩读后感(优选6篇)穿条纹衣服的男孩读后感600字篇一翻过最后一页,“布鲁诺还是紧紧地握着什穆埃尔的手,这个世界上再没什么能把他们分开了。
”我用一下午的时间读完了《穿条纹衣服的男孩》这本书,复杂的情绪填满了我整个心。
这个故事讲了男孩布鲁诺因为军官父亲的任务,所以一家人从柏林搬到了波兰。
有一天,他到后院玩,看到离这不远的“农场”,里面有许多穿着条纹衣服的人,他就去那边探险。
在那边他认识了一个坐在“农场”内的小男孩什穆埃尔。
有一天,什穆埃尔的爸爸不见了,布鲁诺知道了,他很善良地钻进“农场”和什穆埃尔一起找他的爸爸。
最后被军人赶进了毒气室。
故事在最后戛然而止,我为布鲁诺的善良而感动,也为他的遭遇而叹惜。
他们隔着铁丝网讲着彼此的心事,成了好朋友,但最后却成了战争的牺牲品。
本书以德国法西斯迫害犹太人的历史为背景,以儿童为视角来描写。
语言平实,表达也很舒缓。
书中没有任何纳粹迫害犹太人的惨烈景象,却能让读者感到深深的窒息。
哎!战争多么可怕,多么残酷啊!成王败寇,成功了就青史留名,但只要失败了,就会成为别人的奴隶,永远被嘲笑、侮辱。
只要有战争,就会搭上许多无辜的性命。
这么多无辜的犹太人被德国纳粹军人屠杀了,这种行为是反人类的,它将被世人所唾弃!现在,国外还有一些国家在发生着战争,人们流离失所,无家可归。
没人能过上正常的生活,没人种地,没人出生,只会面临死亡。
我想过不了多久,这个国家就会灭亡了吧?反观我们的祖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一片欣欣向荣,我们很庆幸生活在了和平年代。
和平是多么的珍贵啊,没有和平,国家就不会发展,人们当然也过不上好的生活。
书中最后这样写到:“这一切都发生在很久很久以前,这样的故事也不会重演了。
在如今这个时代不会重演了。
”牢记历史,珍惜和平!我想应该是我们每个人该做的!穿条纹衣服的男孩读后感600字篇二《穿条纹衣服的男孩》是由作家爱尔兰约翰·伯恩写的一部长篇小说,讲述一位8岁男孩布鲁诺搬到乡下后发生的故事。
穿条纹衫的男孩观后感(精选7篇)

穿条纹衫的男孩观后感(精选7篇)穿条纹衫的男孩观后感【篇1】我花了整整一个下午读完它,然后就是就一股冲动要马上写读后感,非这样不可。
小说的结构不同于一般的小说,它是由一个个相对独立的故事组合而成的,故事之间并没有按照某种叙述顺序排列,看似没有逻辑关系,却在内部紧密相连。
这大概是作者约翰。
伯恩的匠心独运,试图模仿一个九岁男孩思维模式,天马行空的想象和回忆。
但这样的手法并不影响读者的理解,相反我们比主人公自己更知道他处在怎样的世界,怎样的时代。
主人公布鲁诺一个说不清自己父亲职业的孩子,他只能说父亲很有前途,元首派给他重要的任务,当然他父亲总床这非常炫目的军装。
父亲总是要他和姐姐向他一样敬礼高呼,没错,他出生在纳粹家庭。
由于“这是一项重要的任务”他们必须搬到一个叫“out·with”的地方,一个孩子不懂什么是奥斯维辛集中营,只是按照近音理解他是“一起出去”。
从此布鲁诺开始不同往日的生活,他要告别柏林美丽的街道,商店,告别柏林家众可以不断发现的新角落和神秘的小洞。
以及他的三个挚友。
布鲁诺梦想当个探险家,过去他常常能载自己家里探出点东西,可是“out·ith用武之地”在这里他也找不到朋友。
他总是透过房间的窗子看见网墙那边穿条纹一股的人们,他是个天生的探险家,甚至开始探寻很多秘密,比如那片空地是什么地方,它不是农场,比如他的父亲经常到那边去,他为什么不可以,为什么来家里的人都传军装,而没有穿条纹衣服的等等。
于是他会不顾禁令玩“那个”地方跑去,会趴在父亲的办公室门上偷听他们的谈话。
断断续续的谈话,一个小男孩当然听不懂。
他越是觉得要探索清楚。
就是这样的“探险”让他收获了一份珍贵的友谊同时卷入无边的黑暗。
布鲁诺度过的数告诉他,探险家载大多数情况下,发现早已存在却不为人知的事物像美洲大陆,其他时候发现的东西还不如不发现就像橱柜里的死老鼠。
网墙那边的朋友希姆尔属于前者,至于“后者”好心的作者没有让他发现,当读者心知肚明。
《穿条纹睡衣的男孩》观后感优秀6篇

《穿条纹睡衣的男孩》观后感优秀6篇《穿条纹睡衣的男孩》观后感精选篇1我们无法躲避黑暗的降临,在尤为艰难的岁月里,只有纯真的童年,教会了你什么是最纯的爱。
尽管害怕胆小尾随而来,但我们分辨世界的好坏是靠着我们最纯最的感情。
剧中小男孩儿布鲁克由于父亲的工作搬迁到了关押犹太人营地的附近公寓中,父亲的纳粹党角色在剧中出演是较为成功的,他把纳粹党的心狠手辣演出来了,加之在他的中尉身上他也没有放过,而男孩儿对于这样的父亲全然不知,只知父亲是他心目中伟大的士兵,是为着祖国而存在的士兵。
不过无论他怎样的心狠手辣,他的父爱还是存在的甚至是伟大的。
布鲁克由于乔迁新居,又由于父亲的工作特殊,所以他不可以出去玩不可以出去上学,甚至不能出大门一步,对于一个童年时代的人来说这无疑是最大的痛苦了。
但是他透过房间的窗户看到了一群穿条纹睡衣的人,布鲁克的梦想一直都是当一名探险家,这无疑使他全身上下都充满了求知欲,于是机缘巧合的他发现了后门可以通往那里,他偷偷的跑了出去,一直跑着跑着,就像一名探险家一样,终于跑到了那里,那是一个被铁栅栏禁锢的地方,那里的人们都穿着条纹睡衣,布鲁克看到了一个和他年龄相仿的男孩儿希姆尔,他非常惊喜,他们透过栅栏每天交流玩耍,但是每次警报声一响,希姆尔就不得不推着小车回去,希姆尔的条纹睡衣上还有一串号码,布鲁克则认为这是他玩游戏的号码,但希姆尔说这不是游戏,这里的每个人都有。
两个单纯的小男孩儿成为了好朋友,但这里发生的一切他们却全然不知。
布鲁克的父亲请来了家庭教师来教布鲁克和姐姐上课,老师教的是历史,而布鲁克只对冒险感兴趣,在这里他就不如姐姐说的津津有味了。
有一次布鲁克找姐姐,说着条纹睡衣的神奇故事,姐姐告诉布鲁克说,他们是犹太人,他们是最坏的人,布鲁克却不愿意相信这些,希姆尔不是,他家的佣人帮他包扎伤口也不是,但是老师却和姐姐的说辞一样,他不知道该相信谁,可是他看到的绝不是像他们说的那样。
布鲁克带着疑问来找希姆尔了,希姆尔说他不喜欢士兵,而布鲁克说他觉得士兵很伟大,因为他的父亲就是一名士兵,希姆尔说父亲都是伟大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使与魔鬼
——观《穿条纹睡衣的男孩》有感在黑暗的理性到来之前,用以丈量童年的是听觉、嗅觉以及视觉——约翰贝哲曼
故事以一群小男孩在大街上自由在在地奔跑拉开序幕。
布鲁诺回到家被告知因为爸爸的一纸调令,他们全家要搬到别的地方居住。
他带着满腹的不舍与不开心,随同爸爸妈妈姐姐来到了新家,却失望的发现,新家并没有像妈妈所说的那样,有更多的小朋友,有大大的花园,所谓的新家,只是一座豪华的孤门别院,没有邻居,没有城市里的一切。
布鲁诺从他房间的窗户望出去,发现了一座“农场”,那里有很多大人和小孩,只是奇怪的是他们全都穿着“条纹睡衣”。
没有一个朋友的布鲁诺非常想和“农场”里的小孩子一起玩,却被妈妈制止,房间窗户也被木条钉死,透不出一丝的光线。
无聊至极的小布鲁诺总是想着法儿地找些新花样打发时间。
他做了一个秋千,还发现了后院,那是一个“探险”的好去处,只是,后院也被妈妈列为了禁地。
人总是这样,越不让做什么越想做什么,何况布鲁诺是一个好奇心很强烈的孩子呢?终于有一天他等到了机会,来到后院,爬过小窗户,穿过一片葱绿的丛林。
他奔跑着,跳跃着,心灵上的自由与愉悦和自然界新鲜的空气一样,让他开心不已。
此时,眼前出现了那片“农场”,发现了一个同样是穿着条纹睡衣的小男孩,他面黄肌瘦,又瘦又小的身子推着手推车,走起来摇摇晃晃地十分吃力。
这个孩子叫希姆尔。
经过交谈,他们成了朋友。
布鲁诺从此有了牵挂,时常从家里拿一些吃的和玩的,偷偷溜出去找希姆尔,两个人在一起的时光美好而快乐。
有一天布鲁诺在家中碰见希姆尔在擦杯子,时常听身边的人痛斥“犹太人是德国人的敌人”的他此时也分不清敌友,拿点心给饥饿的希姆尔吃,却被凶恶的军官发现。
希姆尔说点心是布鲁诺给的,他们俩是朋友,却遭到布鲁诺的否认,害的希姆尔得到一顿暴打。
布鲁诺十分内疚,幸好这是两个纯真的孩子,他们很快和好如初。
两人在一起的时候,时常会聊聊彼此的生活、父母,只是不是一个世界的人,彼此都难以理解,尤其是布鲁诺,天真地以为“农场”是一个很快乐的地方。
他一直这么以为,在偷看爸爸他们拍摄的宣传片之后更坚定了“农场是一个不用整日劳作,有很多娱乐活动的,开心的幸福的地方,美好的让人向往”的想法。
妈妈已经知道这个地方真正的作用了,她无法忍受两个孩子继续受到家庭教师、生活环境和那些军官的影响,也无法忍受终日浓浓的烟与糟糕的气味,其实,她是无法忍受这样惨
无人道的屠杀。
她要求带着孩子们离开。
分别在即,希姆尔说他爸爸找不到了。
布鲁诺想到可以在电网下挖个坑钻过去,穿上“条纹睡衣”,一起帮他找爸爸。
于是,在他要离开的当天上午,悲剧发生了。
他们奔跑着,寻找希姆尔的爸爸,这边妈妈也焦急的寻找着布鲁诺。
布鲁诺在营场看见了很多人,却完全不是在影片中讲述的那样。
他退却了,胆怯了,想回家了,然而这怎么可能呢?他们被集中起来。
而妈妈在后院发现了踪迹,一路追寻,找到了他们挖坑的地方,看见他换下里的衣服,顿时明白了一切。
天下起了大雨,世界变成了灰蒙蒙的一片,妈妈焦急地奔跑着,而布鲁诺和希姆尔被赶到一个房间却天真的以为是为了避雨,他们被要求脱衣服却天真的以为是要洗澡。
房间的门关上了,父亲和母亲焦急地奔跑,希望能制止惨剧的发生,然而毒气已经放出来了,一切都晚了,所有人都死了。
母亲痛彻心底的哭声和父亲空洞的眼神,还有那扇毒气室的大门,众多件“条纹睡衣”成了影片最无声却最有力的注脚!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世上最悲的事莫过于把最美好的东西撕碎给人看。
在众多反映二战题材的影片中,《穿条纹睡衣的男孩》是从孩子的角度观照战争对人类与人性的荼毒的,两个小男孩之间单纯美好的友谊却成了葬送生命的屠刀,其实,真正的刽子手是战争,是惨绝人寰的法西斯、希特勒。
千万不要以为小孩子什么都不懂,其实他们不说并不代表他们不知道,一切都被他们看在眼里。
奶奶对于爸爸那身嗜血的军装和从事的杀戮工作的厌恶与痛恨,姐姐与那个凶恶的军官之间的暧昧关系,母亲在知晓一切真相后的崩溃与悲伤,爸爸的无动于衷和面无表情,削土豆老头的善良与悲惨,布鲁诺都记在心上。
只是他还小,小到没能把这一切联系起来,小到即使看到悲剧在眼前发生却没有意识到真相究竟是什么,小到他根本无法理解世界上怎么会有这样的事情,以致于他对即将到来的命运毫不知情。
影片在表现主题的时候,经常将布鲁诺和姐姐的表现、态度作对比,尤其是在面对家教所传授的知识时,姐姐与小男孩的反应截然不同。
在问到国家形势的时候姐姐说她经常在爸爸的指导下看报纸,并从那位军官那里了解到一些当下的事态,相比之下,布鲁诺则更多关心探险。
家教说他应该远离那些小说,而将眼光更多的投入到当前的时代中来,并推荐他们看《德国年鉴》。
之后布鲁诺去地下室找皮球,惊讶地发现那些被丢弃的娃娃,赶紧去和姐姐说,然而姐姐却说:“玩偶是给小女生玩的,现在不是玩那些蠢玩具的时候,正有人为了我们的国家而牺牲。
”而不久前姐姐的房间里还摆满了玩偶。
能单纯地说姐姐变坏了么?这一切还不都是法西斯思想的浸化与荼毒,这一切还不都是战争的熏陶与异化,这一切的受害者,其实正是姐姐。
能单纯地说布鲁诺没有变坏么?8岁的孩子,生活在一个人人都厌恶痛
恨贬斥犹太人的家庭里,生活在一个把犹太人不当人、肆意屠杀的社会中,他不自觉地接受了这些意识,不自觉地把内心的小邪恶暴露出来,他同样也是这场战争中的受害者。
天使与魔鬼总是一线之隔,布鲁诺是善良的,可是他在面对凶恶的军官的时候却说了谎,害了希姆尔。
同样,在那个黑色恐怖的时代,杀戮、血腥、恐怖、硝烟,却依旧有澄澈的友谊和清明的童真,依旧有未泯的人性与珍贵的真诚,依旧有天使一般的布鲁诺,闪着清澈的大眼睛,流露出好奇、喜悦、内疚与幸福,依旧有天使一般的希姆尔,即使生活在冷怖的集中营却依然有颗明媚的心,依然愿意相信这个世界上的感情。
影片没有为了突出战争的残酷而一味的美化孩子、丑化军官,相反,它充分尊重了人性的复杂与多面性,其实,在二战中,没有真正的赢家,所有参与和被卷入到这场战争中的人,无论是囚犯还是士兵,他们都彻彻底底地输了,就像那个凶恶的军官,在大声叱喝犹太老头的同时,自己也要遭受长官的怀疑,最终被迫上了前线,他在压迫他人的同时本身也在被他人压迫着。
影片最出彩的就是整个情节的安排。
从影片一开始轻松、自由地奔跑开始,到压抑、无聊的生活,逐渐接近残酷的现实,最终逃不过命运的戏弄,两个孩子都死了。
而观众的心,也随着影片情节的步步推进而起了波澜,内心翻腾的浪越来越激猛,冲突越来越强烈,直至最后,揪在一起,暗自落泪。
最终,谁也没有逃离命运翻云覆雨的掌心,莫不是善恶终有报,法西斯的罪孽竟然让两个稚嫩的孩子用生命承担,观众的心实在是受了震撼,久久不能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