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课文写作文

合集下载

《爱莲说》跟着课文学写作

《爱莲说》跟着课文学写作

《爱莲说》跟着课文学写作《爱莲说》是一篇经典的古文,作者通过描绘莲花来表达自己对于美好品德的追求和崇高人格的向往。

下面我们将从写作技巧、语言运用和思想表达三个方面来学习这篇文章。

一、写作技巧1.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爱莲说》中,作者以莲花为载体,通过描绘莲花的形态、特点,赋予其人格化的象征意义,表达了自己对于美好品德的追求。

这种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写作技巧,可以让读者通过直观的形象理解作者所要传达的意义。

2.对比衬托,突出主题文章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菊花、牡丹等花卉与莲花进行对比,突出了莲花的高贵品质。

这种对比衬托的写作技巧,可以更加突出主题,让读者对主题有更深刻的理解。

3.语言简练,意蕴深厚《爱莲说》的语言简练明快,却意蕴深厚。

每个字、每个词都有其独特的含义和韵味,需要仔细品味才能理解其中的深意。

这种简练而意蕴深厚的写作技巧,可以让读者在品味语言的过程中,感受到文章的魅力。

二、语言运用1.用词精准,描绘形象《爱莲说》中的用词非常精准,如“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等词语,都形象地描绘出了莲花的形态特点。

这种用词精准的语言运用,可以让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莲花的形态和特点。

2.修辞手法多样,表达生动文章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排比、对比等,使得文章的语言更加生动有趣。

例如,“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运用了比喻和对比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莲花的高贵品质。

三、思想表达1.崇高的人格追求《爱莲说》中,作者通过描绘莲花的美好品德,表达了自己对于美好人格的追求。

他认为一个人应该具备像莲花一样的高尚品质,如正直、廉洁、清纯等。

这种崇高的人格追求,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依然具有启示意义。

2.对世俗价值观的批判文章中通过对菊花、牡丹等花卉的描绘和批判,表达了作者对于世俗价值观的不满和批判。

他认为世俗的价值观过于功利化,而真正的价值观应该是追求内在的美好品德和人格的完善。

这种思想表达,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也有很大的启示意义。

三年级上册语文跟着课本去旅行作文

三年级上册语文跟着课本去旅行作文

三年级上册语文跟着课本去旅行作文
嘿,我跟您讲讲跟着课本去旅行的事儿。

有一次,我们学到了一篇关于长城的课文。

看着课本上那雄伟的长城图片,我心里就想,要是能亲眼去看看该多好啊。

没想到,爸爸妈妈居然答应带我去了。

到了长城脚下,我抬头一看,哇,那长城就像一条巨龙蜿蜒在山上。

我兴奋地往上爬,一开始还跑得挺快。

可是没一会儿,我就累得气喘吁吁。

这台阶有的高,有的低,我差点摔倒。

我看到旁边有个小朋友,一边爬一边哭着说:“我爬不动啦。


我给自己打气:“我可不能输给他。


终于爬到了一个烽火台,我往下一看,风景美极了。

从长城回来,我对课本上的描写理解得更深刻啦。

跟着课本去旅行,太棒啦!。

跟着课本去旅行作文600字初中

跟着课本去旅行作文600字初中

跟着课本去旅行作文600字初中示例文章篇一:《跟着课本去旅行》我常常想,课本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打开了一扇扇通往不同世界的大门。

每一篇课文,都是一段奇妙的旅程的邀请函。

这不,我就跟着课本开始了一场超级有趣的旅行。

在课本里,我读到了“桂林山水甲天下”。

哎呀,那桂林的山水到底是啥样的呢?我满脑子都是疑问,就像小猫咪好奇地盯着一个新玩具。

我仿佛看到课本里的文字都变成了一艘艘小船,载着我驶向桂林。

到了桂林呀,那山可真怪!有的像大象在河边吸水,鼻子长长的,好像能把河水都吸干;有的像老人背着篓子,好像在山上采药呢。

那水呀,绿得就像一块巨大的翡翠。

我和爸爸妈妈在漓江的竹筏上,江水轻轻拍打着竹筏,就像在跟我们说悄悄话。

我兴奋地大喊:“这和课本里说的一模一样啊!”爸爸笑着说:“是呀,课本可不会骗人呢。

”妈妈也在一旁说:“看,这山这水,真是大自然的杰作。

”我心里美滋滋的,就像吃了一大罐蜂蜜。

课本里还有那雄伟的长城呢。

长城就像一条巨龙,蜿蜒盘旋在崇山峻岭之间。

我站在长城脚下,抬头望去,哇,长城好高好长啊!我感觉自己就像一只小蚂蚁。

我努力地往上爬,一步一步的。

这时候,我看到一个小朋友累得气喘吁吁,他的爸爸对他说:“宝贝,加油呀,当年修建长城的人可比咱们辛苦多了。

”我也给自己打气:“我可不能输给古人。

”当我终于爬上一个烽火台的时候,风呼呼地吹着我的脸,我往下看,那景色真是壮观极了。

我想,课本里描写的“不到长城非好汉”,我现在算是体会到了。

还有那美丽的西双版纳,课本里说那里有好多奇特的植物和动物。

我一到西双版纳,就像进入了一个神秘的绿色王国。

那些热带植物长得高高的,叶子大大的,就像一把把绿色的大伞。

我看到了会跳舞的草,我轻轻地对着它唱歌,它的叶子真的就微微晃动起来,就像在跳舞一样。

我惊讶得嘴巴张得老大,就像能塞下一个大苹果。

我问当地的小姐姐:“这草怎么这么神奇呀?”小姐姐笑着说:“这是大自然给我们的宝贝呢。

”我还看到了可爱的小猴子在树上跳来跳去,它们的眼睛亮晶晶的,就像两颗小星星。

三年级下册语文课文11赵州桥仿写作文

三年级下册语文课文11赵州桥仿写作文

三年级下册语文课文11赵州桥仿写作文全文共6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这是一个阳光灿烂的周末,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郊游。

我们先是乘车到了镇上,然后步行沿着一条小路往前走。

"咦,前面好像有座桥呀!"妈妈指着前方说。

"对哦,是赵州桥!"爸爸认出了那座小桥。

我们走近一看,桥下是一条小河,河水哗哗地流淌着,河边有几棵大树,树荫凉快。

桥很小,就是用几块大石头垒成的,看上去有些陈旧了。

"赵州桥可有名了,"爸爸给我们讲起了这座桥的故事,"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人叫赵州,他非常有智慧。

有一天,赵州路过这里,看到几个人在修桥,就主动去帮忙。

干了一会儿,赵州突然停下来,对大家说:'大家太辛苦了,让我来修一修吧。

'说着就把已经垒好的石头全部推到河里,搞得大家超级生气。

""啊?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啊?"妈妈惊讶地说。

"后来赵州解释道:'我是想给大家减轻负担,重新动工的话,就不用那么费力气了。

'"爸爸笑着说,"别人都被他的举动气糙糙了,只有一个人看懂了赵州的心意,就跟着他学习做个有智慧的人。

""原来如此,真是有意思的故事啊。

"妈妈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我们三人就坐在河边的大树底下,靠树干乘凉歇息。

我看着这座破旧的小桥,心里想:虽然是座不起眼的桥,但它却有着独特的历史传说,让人印象深刻。

突然,我看到一个小男孩在河里玩水,不小心滑倒了,扑通一声掉进了河里!"救命啊!有人掉河里了!"我大声喊着。

爸爸赶紧冲过去,把小男孩从河里拖了出来。

小男孩吓坏了,直哭个不停。

"别怕别怕,你没事了。

"爸爸安慰着他。

"太危险了,孩子你怎么就自己乱跑呢?"妈妈责备道。

小男孩缩着脖子,低头不语。

"孩子,告诉我们,你父母在哪里?"爸爸循循善诱地问。

三年级上册语文跟着课本去旅行作文

三年级上册语文跟着课本去旅行作文

三年级上册语文跟着课本去旅行作文全文共9篇示例,供读者参考三年级上册语文跟着课本去旅行作文篇1语文书第十课,讲的是关于阿炳在二泉旁拉出不朽的经典——《二泉映月》的故事。

一直很好奇这个人,这个产生伟大音乐的地方。

今天我终于跟着爸爸妈妈一起来到了无锡的'锡惠公园找寻阿炳的足迹。

一进入公园,一阵阵音乐传入我的耳中。

眼前是一群一群的老爷爷老奶奶伴随着音乐在广场上跳舞。

人人脸上洋溢着微笑。

他们好像年轻了20岁!继续向前走,又看到了一些老爷爷吹着竹笛,操着胡琴,打着手鼓;一些老奶奶亮出美丽的歌喉,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世界万物都是那么美秒。

让人沉醉在一种清幽旷远的气氛中。

我们乘着缆车直达惠山山顶。

周围是绿树,而绿树正掩住了一阵阵乐声,由远及近。

这里承载着阿炳的爱好——音乐,相信阿炳葬在这里也不会孤单。

缆车中段,让我大饱眼福。

无锡城展现在眼里,一片绿色上,有高楼、有白塔、有庙宇、有小亭子,高低错落,十分好看。

再加上一些云雾,就像一片树林上方的海市蜃楼。

在顶上玩了一会儿又坐缆车下山,这一次就好玩了,不是因为别的,而是因为树的形状。

最好玩的有两种树,第一种树上的叶子低垂着,很像晒衣架,又像晒咸鱼的杆子。

又过了一会儿,又看了这样的树,不过是倒着的,就像被施了法的倒挂金钩!我一路看着树,一路咯咯地笑着,笑到了山底下。

看完了二泉,找了好久,终于在一个僻静的小洞门里找到了阿炳墓。

墓前是阿炳的铜像。

阿炳闭着眼睛,深情地拉着二胡。

这里很安静,我不怎么喜欢,不过,阿炳苦难了一生,是该静静了!三年级上册语文跟着课本去旅行作文篇2标题:跟着语文课本去旅行大家好,我是小明。

暑假里,我可高兴了,因为爸爸妈妈带我去了很多地方旅游。

可是,最让我高兴的是,我们这次旅行都是跟着我的语文课本去的。

语文课本上有很多有趣的地方,我们这次都去看看。

首先,我们去了北京。

北京是我们的国家首都,有很多博物馆和名胜古迹。

我们先去了故宫博物院。

故宫里面金碧辉煌,到处都是雕梁画栋,真不愧是"万园之园"啊。

跟着课文学写作《紫藤萝瀑布》

跟着课文学写作《紫藤萝瀑布》

1. 跟着课文学写作《紫藤萝瀑布》一、主题内容《紫藤萝瀑布》:这是一篇描写春天景色的作文,作者通过对春天舒展的自然景色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美好和生命活力。

作文语言优美,表现技法灵活多变,情感真挚。

二、文章评估《紫藤萝瀑布》是一篇以春天景色为主题的作文,内容丰富,语言优美。

在撰写文章时,我将从简到繁,由浅入深地探讨这篇作文的主题,并根据主题文字展开多角度的分析和思考,使文章具有丰富的内容深度和广度。

三、撰写过程1. 对作文中的自然景色进行描写和整体概括,以简要介绍《紫藤萝瀑布》的主题内容。

2. 从作者对春天自然景色的描写角度入手,逐步分析作文中的细节描写,如紫藤萝、瀑布等,呈现出春天的美好和生机。

3. 通过对作文语言、表现技法和情感的分析,展现出作者对春天景色的真挚感情和独特见解。

4. 结合个人观点和理解,对作文内容进行回顾性总结,深刻理解《紫藤萝瀑布》作为一篇描写春天景色的文章所蕴含的意义和价值。

四、个人观点与理解《紫藤萝瀑布》这篇作文,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写,展现了大自然的美妙和生命的活力。

在我看来,作者的描写方法和表现技法都十分出色,使得整个作文充满了生机和情感。

作文中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也深深吸引了我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景色的向往。

五、结语通过撰写这篇文章,我全面、深刻地理解了《紫藤萝瀑布》这篇作文所描绘的春天景色。

在逐步分析作文内容的过程中,我通过从简到繁、由浅入深的方式,对作文的主题内容和表现形式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结合个人观点和理解,使得对《紫藤萝瀑布》的感悟更加丰富和深刻。

“紫藤萝瀑布” 是一篇美丽绝伦的作文,通过对春天自然景色的描写,展现了大自然的美妙和生命的活力。

在撰写这篇文章时,我对作文进行了全面、深刻的分析和思考,结合个人观点和理解,使得对《紫藤萝瀑布》的感悟更加丰富和深刻。

文章中作者对春天自然景色的描写让人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和生机。

紫藤萝盛开的花朵在阳光下散发出迷人的香气,使人沉浸在春天的气息中。

跟着课本去旅行这个话题初中作文

跟着课本去旅行这个话题初中作文

跟着课本去旅行这个话题初中作文作文一
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想过,我们的课本其实是一张神奇的旅行地图呀!
每次翻开课本,就好像打开了一扇通往奇妙世界的大门。

比如说,当我们学到《桂林山水》这篇课文时,我仿佛就看到了那如诗如画的漓江,清澈的江水像镜子一样,两岸的山峰形态各异,有的像大象,有的像骆驼,真的太神奇啦!于是我就特别想去桂林,亲眼看看那里的美景。

还有《长城》这一课,书里说长城像一条巨龙蜿蜒在群山之间。

我就在想,这得是多么壮观的景象啊!我真想去摸摸那古老的墙砖,感受一下古人的智慧和力量。

跟着课本去旅行,就像是带着一位知识渊博的好朋友一起出发。

它能让我们看到书本里描写的真实画面,让那些文字都变得活灵活现起来。

所以呀,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跟着课本去旅行,去探索更多的美好吧!
作文二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课本可不仅仅是用来读的,它还能带着我们去旅行呢!
就拿《济南的冬天》来说吧,读着课文,我眼前就出现了一个温暖又可爱的济南城。

那山呀,像是被阳光晒着,都暖和起来了。

那水呀,不但不结冰,还冒着热气呢!我真想马上飞到济南,去感受一下那种温暖的冬天。

还有《苏州园林》,课文里把园林里的亭台楼阁、花草树木描写得太美啦!我好像能看到那些精美的假山、清澈的池塘,闻到那阵阵花香。

我多想去苏州园林里走一走,看看是不是真的像课文里写的那么美。

跟着课本去旅行,真的是一件超级有趣的事情。

它能让我们在现实中找到课本里的精彩,小朋友们,咱们一起出发吧!。

跟随着课本去旅游作文

跟随着课本去旅游作文

跟随着课本去旅游作文
嘿呀,大家知道不,课本可真是个神奇的东西呀!它就像一个能带我到处去玩的魔法宝盒。

就说有一次,我学到了一篇关于桂林山水的课文。

哎呀妈呀,那里面描写的漓江山水简直太美啦!我这心里就跟猫抓似的,特别想去看看。

于是呢,我就真的拉着爸爸妈妈去了桂林。

到了桂林,哇塞,那景色真的和课本里写的一模一样!漓江的水呀,绿得就像一块大翡翠,清得能看见江底的沙石。

两岸的山也是奇形怪状的,有的像大象,有的像骆驼,太有意思啦!我们坐着船在江上漂呀漂,我就感觉自己像是进入了一幅画里。

我不停地跟爸爸妈妈说:“看呀,看呀,这就是课本里说的那个景色!”一路上我都兴奋得不行,一会儿指指这儿,一会儿指指那儿,嘴里还不停地念叨着课文里的句子。

等游玩结束回到家,我再翻开那篇课文的时候,感觉可不一样啦!那些文字好像都活了起来,我仿佛又回到了美丽的桂林。

真的呀,课本就是这么神奇,它能带着我去好多好多好玩的地方旅游呢!以后我还要跟着课本去更多的地方,去发现更多的美好!嘿嘿!
怎么样,大家是不是也觉得课本很有趣呀,可以跟着它去领略各种不同的风景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描写景物,讲究层次——跟着课文学作文本文转载自永远的守候《跟着课文学作文-1:描写景物,讲究层次》古人云:一切景语皆情语。

一般文章作者笔下的景物描写都是为抒情达意服务的。

在我们所学的课文中,有很多借助于景物描写,营造氛围,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好文章。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跟着课文学作文,学习如何有层次地描写景物。

一、课文示范:1.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里带着些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

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

——朱自清《春》2.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

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

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老舍《济南的冬天》请阅读上面的两段文字,谈谈你的感受。

师生对话交流,教师适时归纳小结:朱自清先生以诗的笔调,细致入微地描绘了一幅幅春光秀丽的画卷,春花在争奇斗艳,春风和煦醉人,动静结合,色彩绚丽。

老舍先生为读者呈现了美态纷呈的济南雪景。

薄雪覆盖下的山,不仅仅描写了雪的光、色、态等这些显性美,而且是使人深切地体悟到雪的情韵和隐性美。

二、写作指津:阅读上面三段文字,我们发现作者笔下的一草一木皆有情,通过精巧的点染,景物的描写富有层次感,构成立体的画面,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第一段中,作者按照空间顺序,从“树上”到“花下”再到“遍地”,采用了由上到下的顺序,符合读者的观察习惯,很自然地展现生机勃勃的春花图。

在色彩的组合和映衬方面,红色、粉色、白色,色彩缤纷,艳丽而淡雅,具有强力的视觉冲击力。

由“花里带着甜味儿”打通了视觉和嗅觉联系,进而联想到果实,虚实结合,富有意蕴。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动感十足。

该段综合运用了通感、虚实、动静、高低结合等手法,层次清晰,辞格多样,富有美感。

春风是无形的,作者从人的感官的角度,分别从触觉、听觉、嗅觉分层次加以拟人描写。

“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状写春风的温暖;“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湿润的空气里酝酿”,从味觉的角度写春风;春鸟的歌唱、牧童的笛音,“与轻风流水应和着”,从听觉的角度写春风。

这样,多方位描写春风,语言优美,使春天形象化、人格化。

第二段中,老舍先生不仅是语言大师,更是一位丹青高手。

在描写薄雪覆盖下的山时,寓情于景,流露出作者对冬天济南深深的赞美之情。

精心安排景物的层次,井然有序,从山上、山尖、山坡一直到山腰,轻描淡写,笔下生花。

“镶”使用精准,形象地写出了白色的山尖连接着蓝天,就像是一道银边围在蓝天边缘的景观。

“忽然害了羞”用拟人的方法描绘了夕阳斜照下雪色娇美的情态。

这样,既符合叙述的逻辑顺序,又适应读者的视觉需要,生动形象,情景交融。

作品中描写景物是凸显人物活动的环境,使读者身临其境,抒发自己的感情。

人的情感与自然景物有机融合。

适当地描写物景不仅可以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更能够推动情节发展,刻画人物性格。

把握好写景的顺序,理清景物描写的思路,就像剥春笋一样,一层深似一层地揭示文章的主旨。

像本单元我们所学的这几篇写景抒情的文章,作者都非常巧妙地运用了分层写景的手法。

本节课我们就跟着课文学习运用分层写景的手法来进行作文。

首先是紧扣中心。

景物描写不是可有可无,也不能游离于中心。

写景应该围绕中心,为文章的主题服务。

这是分层写景的前提,也是归宿。

其次是描写有序。

同学们在平时注意观察和积累,养成好的习惯。

选择好观察点之后,按一定的顺序描写描绘了景物的千姿百态。

可以是时间顺序,空间顺序,也可以是感官顺序等等。

定点换景法、定景换点法、移步换景法交互使用。

再次是讲究文采。

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准确地运用动词、形容词等等,形象生动地突出景物的鲜明特点。

最后是寓情于景。

描绘景物时融入作者强烈的主观感情,同样的景物在不同作者的笔下情感迥异,使得情与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三、写作现场: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暮归的老牛是我同伴,蓝天配朵夕阳在胸膛,缤纷的云彩是晚霞的衣裳。

荷把锄头在肩上,牧童的歌声在荡漾,喔呜喔呜喔喔他们唱,还有一支短笛也在吹响。

笑意写在脸上,哼一曲乡居小唱,任思绪在晚风中飞扬。

无论是我们生活繁华的都市里,还是生活在乡村里,乡村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那些迷人的牛哞,袅娜的炊烟,质朴的身影……都那么令人向往和留恋,看不到城市的车水马龙,听不到城市的各种音响喧闹,但却充满神秘。

到乡村去,到自然中去,寻找心灵的安逸、闲适和宁静,让心灵的栖息地这里。

请以“迷恋乡村的”写一篇文章。

要求:1.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内容。

2. 景物描写要有层次3.不少于600字左右的文章。

范文引路:(一)迷恋乡村的早晨喜欢乡村,说是那种自在、悠闲的生活在吸引我,倒不如说是那一片片风景在把我迷恋。

一座座俊朗的大山,一排排古老的瓦房,清澈的的小溪,更何况那苍天的古树,芬芳的花香……乡村的早晨是宁静的。

千山初醒,朝云出鲉。

乳白色的云纱飘游山腰在翩翩起舞,又似乎在追逐嬉戏。

捣蛋的太阳像车轱辘那么大,像融化的铁水一样鲜红,带着喷薄四射的光芒,蹲在东方的岭梢上,用手撩开了轻纱似的薄雾。

有云的日子里,炊烟的存在就显得稍有那么点多余和不自信,风轻云淡的仿佛是云的弃浪儿,更似云尾下的小点缀,是云下画蛇添足旁逸斜出多余出来的足,显得有它无它天空都是一样的多姿又多彩。

踏着乡间的青石板路,悠悠地走着,一切都显得那么安静,也只有早起的云雀在那半明半暗的云空高啭着歌喉。

呼吸着清新的空气,踩踏着金银剔透似的露珠,浸润在沾湿的栀子花的氤氲香气中,聆听耳畔的鸟语呢喃……抚摸着乡村的一草一木,感受着乡村吹佛下的微风所带来的宁静,恬然,质朴与平凡。

好希望时间的指针就此停止转动,让我美美的享受一番,深深去体味,哪怕就这样一直的走着,一直的走着,踏着乡间的青石板路……。

或许是早已疲惫了城市里整日的车水马龙与霓裳高歌,才更加向往着乡村里所特有的安宁。

有人曾说过:“在远离熟悉的城市与人群的地方,灵魂不再受到任何束缚”。

一个农家里的孩子,整日地忙碌奔波,穿梭在陌生的闹市街头,凭对冷眼责备,笑对斥骂嘲讽,是疲惫了,更是厌倦了。

时间如流水般转动的飞快,太阳不知不觉中升的老高老高,锐利的光芒照在颤抖着得荷叶上,一颗颗水珠如珍珠般泛着光……思路点拨:开篇运用排比的列举乡村早晨给读者总的印象,古老的瓦房、清澈的小溪、苍天的古树引人入胜,令人向往。

乳白色的云纱、捣蛋的太阳、轻纱似的薄雾、袅袅炊烟,交织成一幅宁静的图画。

云雀歌喉、剔透的露珠、栀子花的氤氲香气、鸟语呢喃,从视觉、听觉等角度表现了乡村早晨的恬然和质朴,使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

(二)迷恋乡村的春天早晨的鸟叫声,把我从梦中唤醒。

我习惯性的踹了踹被子,双手搭在床头上。

然后猛一翻身跳下床。

真舒服,什么都洗漱完了。

我穿好了鞋子,走出门。

“天,这是我眼睛看到的吗?”我索性地摇了摇头。

哦。

差点忘了,是在爷爷家,在乡村。

再仔细一看,每一座山都是绿的,路边都是一些花花草草,我数了数,红的黄的白的粉红的紫色的蓝色的,各有各的姿色,各有各的独特,各有魅力。

光是这春天的花花草草,树木就把我吸引得入迷。

“咦,这是什么声音?这么美妙。

”而且四面八方都有这声音,我闭上眼睛,欣赏着这美妙的声音。

这是鸟的声音,而且有不同的情绪混杂在里面,我好像听到了有的鸟在欢迎春天说:“春天来了,我要畅游春天”。

有的鸟在为春天的到来唱欢迎歌,而有的鸟在跳欢迎舞。

我听到还有鸟在为我唱歌,我不得不说,春天真是太神秘了,春天真是太美妙了,春天真是太有趣了。

因为春天的到来,我爷爷家的小狗也变得活泼起来,在冬天时,一天呆在窝里,动都不肯动一下,无论你怎么怎他,他都不会理睬你,如果把它怎得烦了,它就会直接装死来忽悠你,可到了春天,我爷爷家的小狗变得活泼起来了,每天在小路上跑来跑去,根本就跑不烦的,冬天是小狗讨厌我打扰他睡觉,春天是我讨厌小狗整天缠着我。

“不,快逃,小狗跑过来了。

”我喜欢春天,我爱春天。

要是一年都是春天就好了,每天都可以听到小鸟的美妙歌声,每天都可以闻到清新的空气,每天都可以看都美丽的花草树木。

我爱春天,我爱乡村的春!思路点拨:花花草草色彩鲜艳,各有各的姿色,各有各的独特魅力。

鸟儿为春天的到来歌唱,爷爷家的小狗也变得活泼起来,春天给人们带来了活力,带来了快乐。

无论是色彩斑斓的花儿,还是婉转啼叫的鸟儿,甚至是调皮的小狗都留恋迷人的春天。

视觉,听觉交叉使用,拟人的手法形象可感,春天永远停驻在人们的心田里。

四、佳作展台:落叶赞歌太阳无语,却放射出光辉;高山无语,却体现出巍峨;落叶无语,却显露出无私……度过一星期紧张而忙碌的学习生活,星期天的我,生活得似乎惬意了些。

我放慢了脚步,停下手中写作业的笔,舒缓一下紧绷的神经。

静静地坐在写字台前,双手拖着下巴,朝一旁的窗外看去。

转眼,又是一个生机盎然的六月,窗外的那几棵白杨树如今已是绿叶葱茏了。

一阵风吹过,把那一片片巴掌大小的树叶吹得“哗哗”作响。

这样的场景,让我不由得回到了去年的秋天。

同样是星期天,同样是坐在窗前。

那天,我做完作业,便对着窗外发呆。

忽然,一阵凉爽的秋风吹过,真是令人倍感惬意。

同时,那几棵大杨树上金黄的叶子被吹得哗哗响,随后,无数片树叶就象下雨似的从那几棵杨树上落下来,它们的姿势是那么的飘逸:旋转着,飞舞着……就仿佛是一个个芭蕾舞演员在空中表演,最后,飘飘悠悠地落到了地上。

整个降落过程是如此地协调优美。

在那一刹那,我真感觉那是一个美的享受,不由得说了声:“好美!”但一番欣赏过后,我的心又一下子空了起来,一种莫名的伤感涌上心头。

我陷入了沉思:那些叶子从一开始的萌芽,到成长;从变绿,到变黄,经历了一段美丽充实的生活,最后从树枝上凋落,它们得到了什么呢?是别人的赞赏,还是自身的快乐?后来我知道,这些都不是。

虽然它们没有得到什么,但它们的生存却是有意义的,因为在它们落地后,都会变成养料包围着树根,滋润着大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