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学习两个纲要心得体会-范文模板 (3页)

合集下载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学习两个纲要心得体会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学习两个纲要心得体会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学习两个纲要心得体会按照上级党委的统一部署,最近集中学习了《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

通过学习,我感到,贯彻落实“两个纲要”,党员干部要加强自身修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所谓政绩观,就是指领导干部对如何履行自身职责及取得何种政绩的根本认识和态度。

领导干部的政绩观是否正确,不仅会影响到一个单位或地方的发展,也会影响到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建设,乃至影响到党的事业兴衰成败。

因此,胡锦涛同志强调:“要把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作为新时期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内容”,这是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意义的。

能否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归根到底取决于领导干部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有什么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会有什么样的政绩观。

因此共产党人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就必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必须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和荣辱观,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增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自觉性。

一、树立忠于理想,坚定信念的世界观。

人应当有理想和信念,理想是人生追求的目标,信念是人生实现追求的动力。

理想和信念是世界观、人生观的核心内容。

毛泽东同志曾经以明确的语言概括了共产党人的理想,“我们共产党人从来不隐瞒自己的政治主张。

我们的最高纲领,是要将中国推进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去的,这是确定的毫无疑义的,我们党的名称和我们的马克思主义的宇宙观,明确地指明了这个将来的,无限光明的,无限美妙的最高理想”。

共产主义这一人类社会最高理想,激励了几代共产党人前赴后继,不惜赴汤蹈火而为之奋斗。

在今天,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坚定信念,仍然是我们各级领导干部的精神支柱。

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决心为之而奋斗终身,是我们各级领导干部坚定自身理想信念的首要条件。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处在这一历史使命,必须把理想同现实的奋斗目标结合起来,把坚定的信念同踏实的工作结合起来,既要坚信共产主义事业胜利的历史必然性,又要充分认识到共产主义前进道路上的曲折性和长期性。

学习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心得体会

学习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心得体会

学习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心得体会政绩是政府官员或组织所取得的成绩和表现,通常是以具体的政策实施和社会发展成果为基础来评价的。

对于一位政府官员来说,正确的政绩观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工作态度、责任意识以及对公众利益的认识和追求。

因此,我深入学习和思考了如何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并在实际工作中付诸实践。

首先,树立正确的政绩观需要正确认识政绩的本质。

政绩不仅仅是一纸奖状或一条新闻标题,更重要的是实实在在地让人民群众得到实惠,解决实际问题。

政绩的本质是为人民服务,关注民生,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政府官员应当把人民群众的需求和利益放在首位,从而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其次,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要注重长远考虑。

政绩不应仅仅追求眼前的利益和短期的成果,而应有着长远的战略眼光和发展思维。

政府官员应当具备全局观念,将自己的工作融入到国家、地方的发展大局中去。

只有关注长远,才能在工作中做出正确的决策和布局,从而取得可持续的政绩。

第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需要强化责任意识。

政绩的取得和工作的结果是有直接关系的,唯有担当起自己的责任,努力工作,才能取得好的政绩。

政府官员应当勇于承担责任,解决问题,推动工作落实。

同时,政绩观要与廉洁从政观相结合,官员需自觉抵制各种形式的不正之风,真正做到为民服务,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

第四,树立正确的政绩观需要注重团队合作。

政府的工作通常是集体行动的结果,只有团结协作、密切配合,才能共同克服困难,取得良好的政绩。

政府官员应当注重团队建设,在工作中鼓励和倾听不同的声音,注重集思广益,通过团队合作实现共同目标。

第五,树立正确的政绩观需要秉持服务宗旨。

政府官员应该时刻将为人民群众服务、为社会谋利益作为自己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只有真正站在人民群众的角度思考问题,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才能取得真正的政绩。

因此,政府官员要具备质朴朴诚的品质,才能树立起正确的政绩观。

通过学习和实践,我深刻体会到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对于政府官员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学习心得体会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学习心得体会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学习心得体会一、引言作为一名政治学专业的本科生,我对政绩观有着浓厚的兴趣。

政绩观对于一个政府的执政能力和廉洁风采至关重要,也直接关系到政府的信任度和社会稳定。

在学习过程中,我深刻意识到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对于一个政治学专业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分享我在学习过程中对政绩观的理解和认知,以及对树立正确政绩观的心得体会。

二、政绩观的定义与内涵政绩观是指对政府官员在执政过程中所取得的成就和成绩的评价观点和态度。

政绩观是人们对政府官员的价值评判标准,其内涵包括政府官员的能力、廉洁和贡献。

一个政府官员的政绩观是他的政治形象的一部分,也是他的政治生命线,它直接关系到政府的声誉和影响力。

三、政绩观的树立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是每个政治学专业学生必须面对的一项重要任务。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要有正确的价值观。

政治学专业学生要时刻保持自己的价值观是正确的,理想的,正义的。

要相信人民是创造历史的主体,相信人民是最高的判断标准,相信人民的利益是至高无上的。

要坚持人民的立场,坚持人民的目标,坚持为人民谋幸福的价值观。

其次,要有较高的能力素质。

政府官员在担任职务时要具备较高的能力素质,包括政治能力、管理能力、沟通能力、判断能力等。

只有具备了这些能力素质,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真正做到为人民办实事、为人民解难题。

再次,要提高自身的廉洁素质。

一个政府官员要想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必须具备高尚的廉洁操守。

廉洁是一种基本品质,是政府官员不能丢失的精神,是架构政绩观的关键要素。

廉洁不仅体现在政府官员个人行为上,更体现在政府的整体形象和工作作风上。

只有政府官员做到廉洁奉公,才能真正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最后,要注重深入实际。

政治学专业学生应该注重实践,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不断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工作水平。

只有在实践中不断磨练自己,才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政绩观的内涵和要求,更好地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心得体会范文(通用篇)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心得体会范文(通用篇)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心得体会范文(通用篇)一、引言政绩是指政府或政府官员在一定期限内所取得的具体工作成果和社会影响。

作为官员,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对于履行职责、促进社会进步至关重要。

然而,在现实中,由于各种诱因的影响,不少官员出现了偏离正确政绩观的现象,导致了一系列问题的发生。

为了树立正确的政绩观,需要从自身出发,坚守原则,注重实效,合理评估政绩,为人民群众办实事,促进发展稳定,推动国家繁荣。

二、当前存在的问题1.功利主义倾向日益严重。

一些官员追求个人利益和政绩积累,只追求一时成就,并忽视长远发展和社会效益。

这种功利主义的政绩追求,导致了很多问题的发生,例如盲目地推动项目,损害生态环境,忽视民生问题等。

2.政绩成果指标化导致的评估失真。

对政绩的评价通常依赖于指标化的评估体系,这样容易导致一些政绩的实际效果被忽视,或者被忽视的问题被指标所掩盖。

这样的评估体系容易导致政绩观偏差,追求表面成果而无视实际效益。

3.个人政绩过重导致责任推卸。

一些官员过于追求个人政绩,将责任推卸给下属或其他相关部门。

这种现象严重影响了工作效能和责任担当,导致问题难以解决,责任无法追究。

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的关键1.坚持人民至上。

政府的职责是为人民服务,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必须始终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中心,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需求,关心民生问题,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2.注重可持续发展。

政绩不是一时的成就,而是持久地服务于社会发展和长远的利益。

官员应该思考如何在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中取得成绩,推动各项工作迈向更高水平,解决根本问题。

3.推进改革创新。

政绩观的树立需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勇于推进改革创新。

官员应该关注新问题、提出新思路、采取新办法,使政府工作在适应新形势、满足新要求的同时取得更好的成绩。

四、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的实践路径1.建立科学的政绩评价体系。

政绩的衡量应当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包括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以及对人民群众的实际影响等等。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心得体会范文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心得体会范文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心得体会范文政绩观是指在政治、管理和领导工作中,个人对于自己政绩的价值判断和追求。

正确的政绩观是指根据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国家发展战略和人民的根本利益,通过正确的思想认识和实际工作,实现自己的政绩追求,以实际行动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多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效益。

在长时间的工作实践中,我逐渐树立了正确的政绩观,以下是我的心得体会。

首先,正确的政绩观要以人民为中心。

作为一名政府干部,我们的最终目标是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福祉。

政绩不仅仅是数字上的增长,更重要的是人民的满意度提升。

因此,我在工作中始终将人民的需求和利益放在首位,以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作为政绩评价的重要指标。

其次,正确的政绩观要有长远眼光。

不能只追求眼前的利益和短期的政绩,而应该从全局出发,着眼于长远发展。

在决策和执行过程中,要综合考虑战略规划、资源配置、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等因素,注重解决当前问题的同时,着眼于长远的发展需求,为未来留下更好的发展基础。

第三,正确的政绩观要注重质量而非数量。

政绩追求不能一味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的快,更重要的是增加经济的质量和效益。

要注重以创新驱动发展,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的增长质量和效益。

此外,在民生工作中,不能只看数量指标,更要注重提高民生质量,促进人民群众的全面发展。

第四,正确的政绩观要重视良好政治生态。

政绩不应建立在腐败和违纪违法的基础上,而应始终保持良好的政治生态。

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决反对和遏制腐败,始终保持为人民服务的纯洁品质。

只有在良好政治生态的基础上,才能真正体现自己的政绩。

第五,正确的政绩观要注重目标导向。

在工作中,要根据党委和上级领导的要求,制定明确的工作目标和任务,并通过切实的工作措施和方法,全力以赴完成任务,实现目标。

同时,要从群众需要和社会发展的角度,进一步明确自己的价值追求和工作发展的目标,建立规划和评估机制,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质量和效果。

总之,正确的政绩观对于党员干部来说至关重要,它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和威信,也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学习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心得体会

学习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心得体会

学习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心得体会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是每一位政府官员和政治工作者的必修课。

政绩观是对政府工作的评价标准和价值取向,决定了政府官员的行为规范和工作动力。

正确的政绩观应该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中心,坚持科学发展观,注重长期利益和可持续发展,遵循法治原则,推动政府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民主化。

在我个人的实践中,我逐渐认识到,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对政府官员的职业修养和道德观念塑造有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政绩观要以人民的利益为中心。

政府官员的职责是为人民群众提供公共服务和保障,应该根据人民的需求和利益来衡量政绩。

政府官员应该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联系,了解人民群众的诉求和需求,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促进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让人民真正受益。

其次,政绩观要坚持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进行科学概括和理论总结的基础上形成的重大战略思想,是解决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指导方针和方法。

政府官员应该从科学发展观的高度认识和把握工作中的正确方向,注重宏观调控和均衡发展,在经济、社会和环境中取得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不能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忽视社会公平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在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政府官员要注重长期利益和可持续发展。

政府官员的任期有限,但政府的责任和使命是长期的。

政府官员不能只关注眼前的短期成绩,应该站在长远的战略高度,着眼于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为后续工作奠定基础。

政府官员应该具有全局意识和系统思维,不断提升战略思维和战略眼光,更好地把握发展大势,推动政府工作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此外,政绩观要遵循法治原则。

法治是治理现代社会的基本原则,任何政府行为都必须在法律框架内进行,不能超越法律的界限。

政府官员要守法用权,依法履职,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增强政府的法治意识和能力。

政府官员要不断提升法律知识和法律素养,用法治思维和法治观念解决问题,维护人民的权益和社会的稳定。

最后,政绩观要推动政府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民主化。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学习两个纲要心得体会范本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学习两个纲要心得体会范本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学习两个纲要心得体会范本《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是一篇重要的文章,强调了政务人员在任职过程中应该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以实际行动为人民群众谋福祉、解难题。

我从文章中学到了两个纲要心得和体会,接下来我将分别进行阐述。

首先,我学到了政绩观应该注重民生。

无论是在任职的省级、市级、还是基层单位,政务人员都应该将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以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为己任。

作为决策者和执行者,我们应该积极探索创新,加强政策宣传和贯彻落实,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关切的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等问题。

可以通过制定扶贫政策、减轻税费负担、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等方式,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增进民生福祉。

其次,文章强调政绩观应该注重实效。

政务人员不能仅仅追求短期的表面胜利,而应该注重长远发展和可持续性。

在推动经济发展方面,我们应该注重产业结构优化、创新引领、适度城市化等重点工作,为经济增长提供坚实的基础。

同时,我们还应该加强环境保护、生态建设,为后代子孙留下一个美好的家园。

此外,政务人员还应该注重政务公开,加强与人民群众之间的沟通和互动,促进公众参与,实现民主决策,提高政务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通过学习这篇文章,我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政务人员,应该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将民生和实效放在首位。

在实践中,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改进自己。

首先,加强学习。

政务工作是一项复杂而庞大的工作,需要我们不断学习新知识、了解新动向。

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才能更好地解决人民群众的问题,推动社会发展。

为此,我将加强自己的学习意识,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

其次,加强沟通和互动。

作为政务人员,与人民群众之间的沟通和互动非常重要。

要做到这点,我将主动加强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关注他们的需求和困难,及时采取行动。

通过建立良好的反馈机制,我将能更好地了解和解决人民群众的问题,提高政务工作的满意度。

最后,注重创新。

政务工作需要不断创新,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潮流。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学习两个纲要心得体会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学习两个纲要心得体会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学习两个纲要心得体会
学习两个纲要,首先需要理解正确的政绩观。

政绩观是指对政府或领导者的工作成果和效果的评价标准和观念。

一个正确的政绩观应当注重社会全面进步、人民群众的利益和幸福、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考量,而不是仅仅以经济增长、统计数据等狭窄指标来衡量。

下面是我对学习两个纲要的心得体会:
1. 关注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

一个合格的领导者必须时刻关注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为人民谋利益,而不是只关注自身的政绩和形象。

在学习两个纲要的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政府的首要任务是为人民群众提供服务和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只有真正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才能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2. 着眼于长远发展和可持续性。

政绩观不能仅仅关注眼前的成绩和短期的利益,还需要着眼于长远的发展和可持续性。

学习两个纲要教导我们,政府应当注重维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等方面的工作。

这要求领导者要有长远眼光,制定并执行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不仅在经济发展上取得成就,还要保护环境和人民的利益。

总之,学习两个纲要让我认识到了一个合格领导者应该具备的正确的政绩观。

政府的工作应当以人民为中心,关注人民群众的需求和利益;同时,要有长远发展的眼光,注重可持续性和综合效益。

只有树立起这样的正确政绩观,才能更好地为人民群众谋福祉和实现社会进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学习两个纲要心得体会
课件
按照上级党委的统一部署,最近集中学习了《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

通过学习,我感到,贯彻落实“两个纲要”,党员干部要加强自身修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所谓政绩观,就是指领导干部对如何履行自身职责及取得何种政绩的根本认识和态度。

领导干部的政绩观是否正确,不仅会影响到一个单位或地方的发展,也会影响到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建设,乃至影响到党的事业兴衰成败。

因此,胡锦涛同志强调:“要把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作为新时期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内容”,这是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意义的。

能否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归根到底取决于领导干部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有什么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会有什么样的政绩观。

因此共产党人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就必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必须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和荣辱观,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增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自觉性。

一、树立忠于理想,坚定信念的世界观。

人应当有理想和信念,理想是人生追求的目标,信念是人生实现追求的动力。

理想和信念是世界观、人生观的核心内容。

毛泽东同志曾经以明确的语言概括了共产党人的理想,“我们共产党人从来不隐瞒自己的政治主张。

我们的最高纲领,是要将中国推进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去的,这是确定的毫无疑义的,我们党的名称和我们的马克思主义的宇宙观,明确地指明了这个将来的,无限光明的,无限美妙的最高理想”。

共产主义这一人类社会最高理想,激励了几代共产党人前赴后继,不惜赴汤蹈火而为之奋斗。

在今天,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坚定信念,仍然是我们各级领导干部的精神支柱。

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决心为之而奋斗终身,是我们各级领导干部坚定自身理想信念的首要条件。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处在这一历史使命,必须把理想同现实的奋斗目标结合起来,把坚定的信念同踏实的工作结合起来,既要坚信共产主义事业胜利的历史必然性,又要充分认识到共产主义前进道路上的曲折性和长期性。

我们领导干部唯有树立远大理想和信念才能够在胜利时不骄不躁,谦虚谨慎,才能够在挫折和困难面前不悲观失望,才能够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砥砺意志,坚定信念,奋斗不息,不断前进。

共产党人的理想和信念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上的。

我们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和处理问题,反对一切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思想,用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去支撑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去指导我们的改革实战,从而推动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发展。

二、树立甘于奉献,淡泊名利的价值观。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尤其是经济和分配上多元化的现状,促使人生价值成为人们思考和争论的热点问
题。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特别是领导干部的价值观错位的状况屡见不鲜。

他们
把人生价值定位在权力之中或金钱之中或享乐之中或绝对自由之中等等。

显然
这些都是错了位的价值方向。

马克思主义以为,价值是一种关系,它体现的是
一种主客观之间的关系,价值观是人们对外界事物能否满足个人和社会某种需
要的评判标准。

党的干部无论职位高低,其自身价值必须体现在甘于奉献,淡
泊名利之中。

党员干部应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鞠躬尽瘁,先人后己。

任长霞和牛玉儒二位同志是我们新时期党员领导干部的楷模,他们
的事迹虽然不同,但他们所表现出的心系人民群众,用满腔的热情和高度的
责任感为民排忧解难,置个人安危于不顾,用生命的代价换取人民的利益,他
们都表现出了领导干部真心为民的高尚的思想品德。

相比之下,有些领导干部
对共产党人的价值观产生了动摇,甚至怀疑否定,产生了极端个人主义思想,
他们片面强调个人价值的实现,以是否对个人有利作为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的
唯一标准,争名于朝,争利于市。

他们置党纪国法不顾,只顾自己名利官位,
以权谋私。

王怀忠,肖作新等都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三、树立立党为公,掌权为民的权力观。

以权谋私行为的发生,都是对权
力的滥用。

而造成滥用权力的一个很重要原因,是缺乏正确的权力观。

腐败分
子之所以有腐败行为。

关键在于他们脱离了立党为公,掌权为民的权力观,视
权力为谋私的手段和工具。

于是大权在握,头脑发昏,权欲膨胀,胡作非为,
结果必然自食其果,在官位上摔下来,落个被世人唾弃的下场。

权力观是世界
观的一部分,是指对权力的性质,作用和运行机制的基本看法。

受不同权力观
的支配,必然产生不同的行为结果。

共产党人的权力观是立党为公,掌权为民。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但由于我国现在还处在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没有发展到由社会成员的大多数或全体来管理国家和社
会事务的程度,人民只能通过少数代表来掌握和行使国家权力。

由于我们党是
工人阶级先锋队,是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和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以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分配宗旨的,人民便把这些权力赋予我们党,委托我们
各级领导干部来行使权力,也就是说权力的主体是人民群众,如果说领导干部
对人民给予的权力拥有使用权的话,那么,这种权力只能用来为人民服务。


是我们每一位领导干部必须掌握的常识。

权力既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义务。

作为领导干部,人民给予的权力越多,职位越高责任也就越大。

因此,各级领
导干部无论在什么岗位上掌权,用权,都要想人民所想,急人民所需,为人民
谋利益,坚定不移地维护人民群众的权益,无私无畏地同一切损害群众利益的
行为作斗争,永葆人民公仆的本色。

四、树立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荣辱观。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共产党人的
荣辱观,主要体现在艰苦奋斗,廉洁奉公之中。

以艰苦奋斗,廉洁奉公为光荣,以侈奢浪费,以权谋私为耻辱。

励精图治,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我们党密切联系群众的法宝。

邓小平同志多次
强调:“艰苦朴素的教育今后要抓好,一直要抓60—70年”。

“我们国家越发展,越要抓艰苦创业”。

“提倡艰苦创业精神,也有助于克服腐败现象”。

然而,改革开放以来,在相当一部分党员干部中丢掉了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出
现了讲排场、摆阔气,追求奢侈豪华的不良风气。

有的人沉溺于灯红酒绿之中,狂吃豪赌;有的人全身珠光宝气,豪华在年年翻新,招摇过市,令人眼花缭乱
目不暇接,一个比一个威风,已经使一部分领导干部意志衰退,有的甚至跌入
了犯罪的泥坑,我们应当引以为戒,人民群众对我们党的态度如何、关系亲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