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软交换技术介绍

合集下载

ip交换技术的原理和实际应用

ip交换技术的原理和实际应用

IP交换技术的原理和实际应用1. IP交换技术的概述IP交换技术是一种基于Internet协议(IP)的数据交换技术。

它是一种通过将数据以数据包(Packet)的形式在网络中进行路由和交换的方式,使得数据能够高效地传输到目标地址。

在当前互联网基础设施中,IP交换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种网络设备和应用场景中,为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提供了便利。

2. IP交换技术的原理IP交换技术的实现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IP数据包的封装与解封装IP数据包的封装是指将上层应用数据按照一定规则进行封装,形成符合IP协议格式的数据包。

封装过程包括将数据加入IP协议头部和尾部校验等相关信息。

解封装是指将接收到的IP数据包从网络层解析出应用数据。

2.2 数据包的路由和交换数据包的路由是指在网络中根据路由表信息,选择合适的路径将数据包发送到目标地址。

路由表中包含了各个网络的连接关系以及相应的出口接口信息。

数据包的交换是指在网络中根据目的地址将数据包转发到下一跳路由器。

2.3 数据包的转发与转发表在IP交换技术中,数据包的转发是通过交换机实现的。

交换机内部有一张转发表,用于保存目的地址和相应转发接口的映射关系。

根据目的地址,交换机会查询转发表,找到最佳的出口接口,并将数据包转发到该接口。

3. IP交换技术的应用场景IP交换技术在现代网络中有广泛的应用场景,以下列举了几个典型的应用场景:3.1 企业网络在企业内部网络中,IP交换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局域网(LAN)的搭建和管理。

通过使用IP交换技术,企业可以建立高效的网络通信基础设施,实现内部各个部门和办公楼之间的数据通信。

3.2 云计算和数据中心在云计算和大型数据中心中,IP交换技术被用于构建虚拟化网络。

通过将物理网络资源虚拟化为逻辑网络,IP交换技术能够更好地满足云计算和大数据处理的需求,提高网络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3.3 电信运营商网络在电信运营商网络中,IP交换技术被用于承载大量的互联网流量。

软交换技术原理全解

软交换技术原理全解
• 增加RTP头、UDP头、IP头后,成为VOIP分组包。
语音编码种类
• G.711:64Kb/s(无压缩) • G.729a:8Kb/s • G.723.1:5.3kbit/s或6.3kbit/s(可跟据网络情况自动调整速
率)
语音编码技术(2)
语音静荷大小:一个语音分组所包含语段信息 的时间长度,单位一般为ms。
软交换机的功能分工
软交换机其功能可以分为电话呼叫服务器、SIP 服务 器等
• 电话呼叫服务器:通过媒体网关控制协议实现对所属中继网 关和接入网关的控制,实现基于分组承载网络的 PSTN/ISDN 业务特性。部分设备制造商将这类服务器再细 分为汇接(长途)层面的呼叫服务器、端局层面的呼叫服务 器和移动呼叫服务器。
• 通过API开放业务,由Application Server或第三方业务平台 放业务逻辑, Softswitch负责业务具体的实施;
• Softswitch充当SSP,通过 INAP 和智能网中已有的 SCP 通信, 重用目前已经存在的智能业务;
• 直接在 Softswitch 本机上提供增值业务(如800号、移机不 改号)
1. 软交换设备技术要求 2. 媒体网关设备技术要求 3. 信令网关设备技术要求
媒体网关(Media Gateway)功能与协议
PSTN交换局
模拟用户
V5.2用户 PBX用户 ISDN用户 ADSL用户 无线用户
软交换设备
协议处理功能


资源控制和管理功能



功 能
维护和管理功能
接 入 功
语音压缩功能
PSTN端局
中继网关 接入网关
“A”主用 “B” 备用

第八章.IP交换技术

第八章.IP交换技术

8
IP 与ATM融合的两种模式(2) 融合的两种模式( ) 融合的两种模式
集成模型的优点是综合了第三层路由的灵活性和第二层交 换的高效性,IP分组的传输效率高,可以充分发挥ATM面向连 接的全部优点;缺点是协议较为复杂,与标准ATM技术不兼容, 从技术特点上来看,集成模型更像多层交换技术。目前,IP over ATM的主流是采用集成模型,它适合于组建大型IP骨干网。 集成模型主要包括Ipsilon公司的IP交换技术(IP Switching), Cisco公司的标签交换技术(Tag Switching),IETF制定的多协议 标记交换技术标准MPLS(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也属于 此类。
ATM 面向连接 53 字节
IP over ATM方案是传统电信运营商构建宽带IP网的主要选择之 一。在IP over ATM方案中,IP层主要实现多业务汇聚和数据的封装, ATM层负责提供端到端的QoS。 IP与ATM技术相结合的主要难点在于:ATM是面向连接的技术, 而IP是无连接的技术,并且两者都有自己的编址方案和选路规程,相 互间的协调配合较复杂。
六、IP交换技术 交换技术
1
主要内容
IP技术与 技术与ATM技术的融合 技术与 技术的融合 Ipsilon公司的 交换技术 公司的IP交换技术 公司的 标签( 标签(Tag)交换技术 ) 多协议标记交换(MPLS) 多协议标记交换(MPLS)技术
2
1、IP技术与 、 技术与ATM技术的融合 技术的融合 技术与
IP交换控制器 交换控制器:驻存了控制软件的高性能处理机 交换控制器 控制软件:选路软件+扩充软件(流的判别、Ipsilon流管理协议、 控制软件 通用交换机管理协议) 流的判别:用来判别通过ATM连接传送的数据流。 流的判别 Ipsilon流管理协议(IFMP):IP交换节点之间的协议,用于2 流管理协议( ) 流管理协议 层标记(VCI)的分配,一个节点通过该协议通知相邻节点将某一标 记与特定的IP流相关联。 通用交换机管理协议(GSMP):是IP交换机内部IP交换控制器 通用交换机管理协议( ) 与ATM交换器之间的通信协议,用于IP交换控制器控制ATM交换器的 工作。 ATM交换器 交换器:ATM交换结构+输入/输出端口 交换器

软交换技术

软交换技术

软交换技术软交换技术是一种用于电话通信系统的技术,它可以在数字网络中实现电话通信的传送和交换。

软交换技术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电话网络结构和通信方式,为我们带来了更多便利和高效的通信体验。

软交换技术采用软件定义的方式来实现电话交换功能,相对于传统的硬件交换机,软交换技术更具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传统的硬交换机需要大量的物理设备和复杂的线路连接,而软交换技术则可以将交换功能全部集中在一台或多台服务器上,通过软件控制实现电话的接续、转接、呼叫转移等功能。

软交换技术的核心是软交换服务器,它负责处理电话通信中的各种功能和信号。

软交换服务器可以对电话信号进行数字化处理,并通过互联网协议(IP)将信号传送到目标用户。

而在传统的电话网络中,电话信号是通过模拟信号传输的,需要经过多次的模拟-数字转换和数字-模拟转换,信号质量容易受到传输距离和线路质量的影响。

软交换技术的优势在于其高度的可扩展性。

传统的硬交换机需要建设大量的交换中心和线路,成本较高且扩容困难。

而软交换技术则可以通过简单地增加或减少服务器的数量来实现扩容或缩容,大大降低了系统的运维成本和维护难度。

此外,软交换技术还能方便地与其他通信系统进行集成,实现电话与互联网、电视、视频会议等多媒体通信的无缝连接。

软交换技术也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灵活性和创新性。

通过软交换技术,企业可以实现统一通信,将电话、电子邮件、短信、即时通信等多种通信方式集成在一起,提高了办公效率和沟通质量。

此外,软交换技术还支持虚拟专用网(VPN)功能,可以实现远程办公、呼叫中心等应用,提高了企业的业务灵活性和扩展能力。

然而,软交换技术也存在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软交换技术对网络的要求较高,特别是对带宽和网络延迟的要求较为敏感。

如果网络质量不好或者带宽不足,会导致语音质量下降、呼叫延迟增加等问题。

其次,软交换技术在规模化应用时需要考虑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以避免系统崩溃或故障导致的通信中断。

软交换技术原理

软交换技术原理
通话。
信令协议介绍及作用
01
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一种基于文本的协议,用 于建立、修改和终止多媒体会话。它支持语音、视频和数据等多 种业务,并具有灵活、可扩展和易于实现的特点。
02
H.323:一种ITU-T推荐的多媒体通信协议栈,包括H.225呼 叫信令协议、H.245控制协议和RTP/RTCP媒体传输协议等。 H.323协议栈支持在分组网络上提供音频、视频和数据通信 服务。
软交换网络架构支持多种协议和接口 标准,可以与各种异构网络进行互联 互通。
模块化结构
软交换网络架构采用模块化设计,各 功能模块相互独立,便于灵活配置和 扩展。
关键网元功能描述
软交换机(Softswitch)
负责呼叫控制、资源管理、协议转换等功能,是软交换网络的核心网 元。
媒体网关(Media Gateway)
开放接口与标准协议
采用开放接口和标准协议,便于与各种业务和应用 进行集成。
分布式架构
采用分布式架构,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处理能 力。
多业务支持
支持语音、数据、视频等多种业务,满足了用户多样化 的通信需求。
应用领域与市场需求
应用领域
软交换技术广泛应用于固定电话网、移动电话网、宽带接入 网等领域,为企业和个人用户提供丰富的通信服务。
1 2
开放API接口的重要性
通过开放API接口,第三方开发者可以基于软交 换平台开发丰富的业务应用,提升平台的业务提 供能力。
API接口设计原则
包括接口的统一性、易用性、安全性等方面的设 计原则。
3
典型API接口介绍
如呼叫控制API、媒体处理API、用户管理API等 典型API接口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软交换网络的主要设备

软交换网络的主要设备

软交换网络的主要设备软交换网络是一种基于IP技术的通信网络,它的主要设备包括软交换服务器、IP电话、路由器、交换机和网关等。

软交换服务器是软交换网络的核心设备,它负责呼叫控制、媒体处理、信令传输和接入接口等功能。

软交换服务器可以根据网络规模和业务需求进行灵活配置,提供高性能的呼叫处理能力。

IP电话是软交换网络中最常见的终端设备,它可以通过IP协议进行语音通信。

IP电话可以直接连接到软交换服务器,实现语音通信和多媒体业务。

路由器和交换机是软交换网络中的关键设备,它们负责数据包的转发和路由。

路由器用于在不同网络之间进行数据包的转发和路由,而交换机则用于在本地网络中进行数据包的交换和转发。

网关是软交换网络中连接不同网络的重要设备,它可以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互连和数据格式的转换。

网关可以连接到传统的电话网络、移动通信网络和互联网等,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语音通信和数据传输。

总之,软交换网络的主要设备包括软交换服务器、IP电话、路由器、交换机和网关等,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通信网络系统,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语音通信和多媒体业务。

软交换网络是一种基于IP技术的先进通信网络,它的主要设备包括软交换服务器、IP电话、路由器、交换机和网关等。

这些设备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通信网络系统,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语音通信和多媒体业务。

软交换服务器作为软交换网络的核心设备,在整个网络结构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处理着呼叫控制功能,包括信令传递、媒体处理、接入接口等,同时还负责路由和转发数据流量,满足不同用户和业务的需求。

软交换服务器的性能直接影响着整个网络的运行效率和通信质量,因此对于软交换服务器的配置和管理需要有良好的设计和规划。

IP电话是软交换网络中最为常见的终端设备。

它能够直接连接到软交换服务器,实现语音通信、视频通话和多媒体业务。

IP电话的使用极大地方便了用户进行跨地域、跨国界的通信,降低了通信成本,并且提高了通信质量。

在软交换网络中,路由器和交换机也是至关重要的设备。

什么是软交换?软交换十大功能介绍

什么是软交换?软交换十大功能介绍

什么是软交换?软交换⼗⼤功能介绍什么是软交换?软交换⼗⼤功能介绍什么是软交换?软交换⼗⼤功能介绍利⽤把呼叫控制功能与媒体⽹关分开的⽅法来沟通公⽤电话交换⽹(PSTN)与IP电话(V oIP)的⼀种交换技术。

软交换(SS)概念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在IP电话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是在通信⽹由窄带向宽带过渡,由电路交换向分组交换演进的过程中逐步完善的。

它继承了电信⽹集中控制的架构和可靠的信令技术,采⽤分层的机构实现了呼叫控制和媒体处理相的分离原则。

软交换是⼀种功能实体,为下⼀代⽹络NGN提供具有实时性要求的业务的呼叫控制和连接控制功能,是下⼀代⽹络呼叫与控制的核⼼。

软交换是⼀种正在发展的概念,包含许多功能。

其核⼼是⼀个采⽤标准化协议和应⽤编程接⼝(API)的开放体系结构。

这就为第三⽅开发新应⽤和新业务敞开了⼤门。

软交换体系结构的其它重要特性还包括应⽤分离(de-couplingofapplications)、呼叫控制和承载控制。

软交换技术三个基本要素是:1)开放的业务⽣成接⼝。

软交换提供业务的主要⽅式是通过API与应⽤服务器配合以提供新的综合⽹络业务。

与此同时,为了更好地兼顾现有通信⽹络,它还能够通过INAP与IN中已有的SCP配合以提供传统的智能业务。

2)综合的设备接⼊能⼒。

软交换可以⽀持众多的协议,以便对各种各样的接⼊设备进⾏控制,最⼤限度地保护⽤户投资并充分发挥现有通信⽹络的作⽤。

3)基于策略的运⾏⽀持系统。

软交换采⽤了⼀种与传统OAM系统完全不同的、基于策略(Policy-based)的实现⽅式来完成运⾏⽀持系统的功能,按照⼀定的策略对⽹络特性进⾏实时、智能、集中式的调整和⼲预,以保证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作为分组交换⽹络与传统PSTN⽹络融合的全新解决⽅案,软交换将PSTN的可靠性和数据⽹的灵活性很好地结合起来,是新兴运营商进⼊话⾳市场的新的技术⼿段,也是传统话⾳⽹络向分组话⾳演进的⽅式。

IP软交换技术及应用

IP软交换技术及应用

软 交 换 的 基 本 含 义 是 : 呼 叫 控 制 功 能 从 传 输 把 层 ( 体 网 关 ) 分 离 出 来 , 过 服 务 器 上 的 软 件 实 媒 中 通 现基 本 的 呼 叫控 制 功能 , 括 呼 叫选 路 、 理 控 制 、 包 管 连 接 控 制 ( 立 会 话 、 除 会 话 ) 信 令 互 通 ( 从 建 拆 和 如 No 7到 I 。其 结 果 就 是 把 呼 叫 传 输 与 呼 叫 控 制 分 . P) 离 开 , 控 制 、 换 和 软 件 可 编 程 功 能 建 立 分 离 的 平 为 交 面 , 业 务 提 供 者 可 以 自 由 地 将 传 输 业 务 与 控 制 协 使
I 软 交 换 技 术 及 应 用 P
章 卫 , 万鹏 李
00 5 ) 1 0 0 ( 蒙古 华 信 商 贸有 限 责 任 公 司 , 蒙古 呼 和 浩 特 内 内 摘 要 : 章 阐 述 了软 交 换 技 术 的 概 念 、 点 , 绍 了软 交 换 技 术 在 固 网和 移 动 网络 中的 组 网应 用 。 文 特 介
第 l 期 总第 24期 2 1
21 0 0年 6月
内 蒙 古 科 技 与 经 济
I n rM o g l ce c c n lg n e n oi S in eTe h oo y& Ec n my a oo
No .12。t 4 h is e he 21 t s u
Jn 2 1 u.00
1 软 交 换 概 述
交 换 机 在 成 本 方 面 具 有 更 j 势 。传 统 交 换 网 络 优 中 的软件 、 件 和应用 等往 往 只能使用 同一 厂商 的 , 硬 用 户 受 制 于 供 应 商 , 有 选 择 的 空 间 , 现 和 维 护 的 没 实 费 用 很 高 而 基 于 软 交 换 的 网 络 , 户 可 以 向 多 个 厂 用 商 购 买 各种 层 次 的产 品 ( 提 是 这些 厂 商 的产 品是 前 基 于 开 放 标 准 的 ) 这 样 用 户 可 以 在 每 一 类 产 品 中选 , 择 性 价 比最 好 的 来 构 建 自己 的 网 络 。 2 软 交 换 在 固 网 中 的 应 用 如 果 说 传 统 电 信 网 络 是 基 于 程 控 交 换 机 的 网 络 , 么 下 一 代 分 组 语 音 网 络 则 是 基 于 软 交 换 的 网 那 络 。 交 换 是 传 统 网络 与 新 型 网 络 实 现 融 合 的 枢 纽 , 软 即 实 现 P TN 与 分 组 网 的 融 合 , 最 终 实 现 向 分 组 S 并 交 换 网 的 演 进 , 分 组 交 换 网 在 继 承 原 有 电 路 交 换 使 网中 丰富 的业务 功能 的 同时 , 提供各 种新业务 。 可 软 交 换 在 演 进 网 络 中 的 位 置 如 图 1所 示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程控交换机曾经是个很受欢迎的通信设备,因为有了它,电话进入了各个企业,人们的通信变得更流畅。

这几年传统电缆被光纤取代,传统通信逐渐淡化,传统的程控交换机市场份额逐渐减少,慢慢被新型的IP软交换语音所取代。

那么什么是软交换呢?软交换就是利用软件技术,通过光纤网络,进行语音传输的一种技术。

软交换可以安装在任何服务器上,像软件一样进行安装,需要有标准的通信协议,例如SIP语音协议;软交换采用模块化的方式,可以和IAD 语音网关通过IP网络连接,通过IAD网关上行通过IP方式和软交换服务器进行IP连接,下行可以出模拟电话线,接入传统的模拟话机。

或者可以利用IP话机,直接通过IP网络注册到软交换服务器。

IAD+传统话机和IP话机这两种方式我们如何选择呢?这主要看我们软交换的综合布线方案,如果我们软交换综合布线有电话线的设计,那么可以采用IAD+传统话机的方式,将IAD部署在楼层机房,减少布线的距离,降低成本。

如果我们综合布线的方案采用全部网线的方式,我们可以完全不用电话线,通过
IP话机的方式进行安装部署,直接通过网络和软交换进行连接。

软交换选择哪种方式?主要还是看客户的预算和最终想要的效果。

软交换除了IP化,在组网和终端接入上有很大优势外。

在增值应用和信息化扩展方面也有很多传统程控机不具备的优势。

例如软交换可以和客户现有信息化系统进行对接,可以通过手机APP和PC端软件实现软电话功能(软电话就是通过软件客户端代理传统固话功能)。

可以这么说,软交换是实现统一通信、融合通信的必备基础。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IP软交换系统逐渐进入了各大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传统的系统。

如果说有企业主需要这类系统,建议找专业的公司安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